Workflow
非血管介入支架
icon
搜索文档
历史首次实现全国编码统一!7类医保医用耗材分类优化,助力价格纠偏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5 22:09
医保医用耗材分类优化核心举措 - 国家医保局对血管介入支架、血管介入球囊、非血管介入支架、非血管介入球囊、吻合器、人工器官、植入式心脏节律管理器等7类医保医用耗材完成分类优化调整 [1] - 优化后的分类能更客观反映耗材功能特征,解决识别难、区分难、管理难问题,提升医保管理标准化和精细化水平 [1] - 本次修订是历史上首次实现全国编码统一,上海等地区已率先落地新数据库,其他省份也在加快推进 [5] 统一编码对行业管理的积极影响 - 依据医疗器械注册备案证信息,将具有相同或相似临床用途、结构组成的医用耗材归入同一分类,赋予统一单元号和医保通用名 [2] - 统一编码可实现通过制定数据提取表在全国招采子系统中提取采购数据,实现对同类型产品价格的精准监测 [2] - 编码投入使用后,已对临床使用量大、社会关注度高的集采耗材开展价格监测,排查异常值,引导企业纠正不公平高价,促使价格回归公允区间 [2] 分类优化对临床创新与应用的推动 - 修订尊重支持创新,对于药监部门已有注册备案但医保编码无合适分类的产品,予以新增相关分类、特征或材质,例如将“无导线心脏起搏器”单独分类 [4] - 优化注重贴合临床需求,对临床使用、医保支付价值差别大但未明确区分的特征或材质进行优化调整,例如将“药物洗脱/非药物洗脱”“覆膜/非覆膜”特征单独体现 [4] - 优化后的分类清除了数据库中冗余分类,使通用名更明确,产品临床应用更清晰,有利于开展大数据信息统计以支持决策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