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率控制备用(FCR)

搜索文档
借鉴德国平衡市场机制推动我国虚拟电厂发展
中国电力报· 2025-06-26 10:57
虚拟电厂国际比较与机制设计 - 虚拟电厂是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中重要的灵活性调节资源,通过市场化平衡管理机制解决频率不稳定问题 [1] - 德国平衡市场采用三类产品:频率控制备用(FCR)、自动频率恢复备用(aFRR)、手动频率恢复备用(mFRR),分别对应不同响应时间的调频服务 [1] - 德国平衡市场机制允许aFRR和mFRR参与者无需具备绝对值相等的双向调节能力,显著拓宽了可参与资源范围 [2] 德国虚拟电厂运营模式 - 德国平衡市场通过容量市场招标为参与者提供稳定收益保障,降低市场风险,促进虚拟电厂长期投资 [2] - 德国虚拟电厂采用"统一标准"原则而非特殊交易机制,运营商通过公平竞争形成差异化客户群体和签约模式 [2] - 德国虚拟电厂可管理或加入多个平衡结算单元,参与电能量市场和平衡市场,或为其他单元提供技术服务 [4] 中国虚拟电厂发展现状 - 中国虚拟电厂主要通过电力现货市场、需求响应和辅助服务市场获取收益,盈利模式单一且不确定性高 [3] - 当前中国虚拟电厂侧重负荷调控,限制了资源拓展和调节能力,需纳入储能等新型灵活性资源 [6] - 政策已明确虚拟电厂享有平等市场地位,但实操中仍存在准入机制不清晰等问题 [3] 中国市场机制优化建议 - 需建立科学的聚合商资质认证、注册、计量与结算机制,制定统一性能测试标准和参与规则 [3] - 建议借鉴德国容量补偿机制,为特定性能等级辅助服务提供补偿,引导运营商前置性投资 [4] - 应探索跨区域联合优化出清算法,打破省间壁垒,实现调峰调频等资源的跨省优化配置 [5] 资源聚合与技术创新 - 需重点纳入储能、生物质发电等高度灵活性资源,提升虚拟电厂调节能力和精度 [6] - 应研究不同类型资源的响应特性与控制接口,开发针对性控制策略与激励机制 [6] - 德国经验显示,聚合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灵活性机组和负荷可形成有效市场组合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