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飞盘高尔夫
icon
搜索文档
世运会破圈,小众运动也有“大生意”
36氪· 2025-08-18 10:23
01 冷门项目崛起:观众与参与者的新热度 成都世运会的最大意外,是让人看见大型赛事可以如此"接地气",如此鲜活。 这份鲜活,来自于运动员本身。世运会的赛场上,有不少人并非职业选手,而是把体育与日常工作并行的"兼职运动员"。他们白天可能是教师、工程师、 公司职员,到了赛场上则换上运动服,与世界各地的对手同场竞技。这样的身份切换,让比赛氛围少了几分紧绷,多了几分生活气息。 也来自接地气的赛道环境——比如定向越野项目,被称为苞谷地里的"国际赛事"。赛场地设在龙泉山高塔村的乡村田野,选手需穿梭于玉米地之间。这 种"赛事进村"的原生态场景,被网友戏称为"世运会真正开到了家门口"。更有趣的是,颁奖台直接搭建在村民家旁的空地上,背景是川西民居与农田,相 映成趣。 时光匆匆,火炬余温尚存,成都世运会已来到尾声。 世运会不像奥运会那样庄严宏大,却意外收获了别样的"烟火气":玉米地里搭赛道,村口的空地上支起颁奖台;没有传统的夺金期待,每一个项目都像是 第一次与公众见面。世运会让人们发现,体育原来可以以这样的方式存在,带着一种久违的新鲜感。 成都世运会没有金牌榜的焦灼,却让冷门运动成为品牌的新赛道。10天里,飞盘高尔夫、荷球、壁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