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人形机器人
搜索文档
当双足机器人学会飞行,现实版《机甲纪元》还有多远?
机器人大讲堂· 2025-10-26 18:03
文章核心观点 - 飞行人形机器人技术正从科幻概念走向实验室研究,多个国内外研究团队在推进系统、稳定控制和空地协同移动方面取得关键进展 [5][9][14] - 尽管当前技术面临续航和成本等挑战,但具备空地协同能力的机器人有望在工业、救援和太空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标志着“机甲时代”的起点 [20] 全球研究机构进展 - 浙大湖州研究院在2025IROS大会上展示搭载喷气推进系统的人形机器人方案,其喷气飞行背包使用3组涡喷发动机,以煤油或柴油为燃料,可用于应急救援等场景 [6][8] - 加州理工学院开发多模态机器人LEO,高75厘米重2.58公斤,肩部四个螺旋桨使其能行走兼短暂悬停,实现空地转换移动 [9][11] - 加州理工学院与阿联酋合作开发多机器人系统,人形机器人Unitree G1背负可变形无人机M4,实现步行释放、飞行越障、轮式移动的完整任务链路 [11][13] - 广东工业大学Jet-HR2在腰部和脚部安装四个涵道风扇,以1.17推重比(17公斤/20公斤)实现超1米高度稳定悬停,突破高推重比限制 [14][16] - 意大利理工学院iRonCub3项目在70公斤重机器人平台集成喷气背包(最大推力1000牛)和手臂推进模块,完成稳定起飞与短时悬停,瞄准灾害响应场景 [17][19] 行业企业生态 - 工业机器人领域涵盖埃斯顿自动化、埃夫特机器人、非夕科技等企业 [24] - 服务与特种机器人企业包括亿嘉和、晶品特装、七腾机器人等 [25] - 医疗机器人企业涉及元化智能、天智航、思哲睿智能医疗等 [26] - 人形机器人企业有优必选科技、宇树、云深处、星动纪元等 [27] - 具身智能企业包含跨维智能、银河通用、千寻智能等 [28] - 核心零部件企业覆盖绿的谐波、因时机器人、坤维科技等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