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干网设备
搜索文档
国盾量子20251009
2025-10-09 22:47
公司概况与市场地位 * 国盾量子是A股市场唯一以量子技术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技术源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业务覆盖量子通信、量子计算和量子精密测量三大领域,全球稀缺[3] * 公司由国资委和中科大主导股权架构,中国电信于2024年入股后成为前三大股东之一,董事长由中国电信高管吕品兼任,原董事长英勇担任总裁,引入央企资源管理能力同时保留核心技术领导力[10]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同比增长74.5%至1.2亿元,毛利率多年维持在50%左右,手持订单超过2.2亿元,未来订单预期乐观[2][3] 财务表现与盈利预测 * 2025年上半年公司亏损收窄,利润同比增加30%,随着新订单在年底确认,有望扭亏为盈[12]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将在0.24亿至0.87亿之间,2026年及2027年利润预期分别为0.36亿和0.86亿元[4][30]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预期分别为1.04亿、1.36亿和1.9亿元(量子通信),以及1.1亿、2.42亿和4.85亿元(量子计算)[29] * 自中国电信入股后,公司销售和管理费用率呈下降趋势,研发投入逐年增加,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约5,000万元,同比增长30%[13][31] 量子通信业务 * 国盾量子是国内最大量子通信网络设备供应商,市占率超90%,已完成20余座城市城域网建设,并参与欧洲和南非等国际项目[2][5] * 国内骨干网(如哈尔滨至广州、上海至成都)铺设已基本完成,当前主要任务是拓展骨干网沿线城市的城域网建设[11] * 中国电信入股后加速城市间组网建设,预计到2030年完成100个城市城域网建设[2][5] * 业务布局涵盖TOG、TOB和TOC端:TOG端提供城域网、骨干网建设及维护,前期设备销售收入占比40%,后期服务性收入占比60%[17];TOB端与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人民银行、工商银行等合作保障数据安全[17];TOC端与中国电信联合推出"量子密话"业务,用户数截至2025年8月突破600万,预计年底达800万,2024年与中电信签订1,200万元订单,2025年提升至1,400万元[17] * 2025年8月和9月,公司与中国电信签订了两笔大额订单以及一笔1,400万元的订单[29] 量子计算业务 * 公司依托中科大技术平台,是唯一参与祖冲之三号超导量子计算机研究的企业,在测控设备、稀释冷机等关键单元领先[2][5] * 2025年上半年该领域营收同比增长近三倍至5,600万元[2][5],产品价值占比达到70%左右,其中稀释冷机和量子计算测控系统是价值占比最高的单元,分别占比30%-40%和30%[8][9] * 已签订多笔大额订单,包括与安徽巢湖明月超导中心签订的4,500万元订单、与中国电信签订的5,400万元订单,以及2025年9月与中国电信签订的一笔280比特、6,300万元(原文亦提及6,400万元)的整机订单,预计明年交付[5][7][29] * 全球量子计算行业处于从实验室向商业化过渡的关键时期,超导量子计算机比特数约100至1,000,保真度基本在10^-3左右[18] 实现商业化需量子比特数超过1万(10^4)且错误率控制在10^-3以下,预计需3至5年[21] * 预计未来五年全球量子企业营收增速平均可达50%,头部效应明显[22] 量子精密测量业务 * 该领域市场规模相对较小但应用广泛,公司冷原子重力仪产品表现突出,其灵敏度比传统方法高出约1,000倍[26][27] * 公司已完成两台冷原子重力仪销售,实现营收856万元,同比增长13%,另有三台未执行订单,预计确认营收约1,000万元[28] 此外还有三笔冷原子钟订单,单价约300万元[2][5] * 未来在矿场勘测和地下结构勘探方面有增长潜力,预计到2035年全球量子重力仪市场规模将达到10.9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接近20%[28] 公司预计该业务未来三年营收分别为0.4亿、0.48亿和0.57亿元[31] 行业动态与竞争环境 * 国内量子通信市场规模稳步增长,基础设施(如"墨子号"卫星、光缆线路)稳步推进,为大规模部署奠定基础,国盾量子技术成熟度全球领先[16] 全球范围内,中国在该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美国、欧洲等地区刚刚起步[16] * 由于涉及国家安全及高佣金领域,海外对国内产品基本完全封锁,这使得国盾量子的国产替代空间非常广阔[6] * 2025年是量子计算发展100周年,技术迭代快速突破,订单落地速度超出预期,科研机构、政府和创新中心的订单在2025年开始集中落地[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