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液相色谱

搜索文档
《分析化学术语》历经22载迎来更新,2025年8月份有313份标准将实施
仪器信息网· 2025-07-31 11:56
新标准实施概况 - 2025年8月将有313份新标准正式实施,涵盖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地方标准,涉及食品安全、环境保护、医药卫生、石油化工、电子电气等多个领域 [2] - 新标准体系以技术创新与安全监管为核心,旨在提升产品质量并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 [5] 重点领域标准分布 农林牧渔及食品 - 占比28%(87份),包括蜂王浆、饲料维生素检测(高效液相色谱法)、保健食品成分测定等 [4] - 具体标准示例:GB/T 45625-2025(蜂王浆羟甲基糠醛测定)、GB/T 17818-2025(饲料维生素D3测定) [6][8] 环境环保 - 20份标准聚焦颗粒物成分检测(离子色谱/气质联用法)、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建筑石膏/玻璃纤维企业)等 [9] - 关键技术:HJ 1413-2025(颗粒物中多糖测定)、GB/T 32151.39-2025(建筑石膏企业碳排放核算) [9] 医药卫生 - 11份标准涉及失禁护理产品测试(GB/T 20405系列)、道地药材生产技术(岷当归)及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处置指南 [9] 石油化工 - 29份标准包括《分析化学术语》更新(22年首次修订,涉及23处术语调整)、塑料性能测试(聚丙烯鱼眼检测)及油气开采材料抗硫化氢要求 [9][10] 电子电气 - 26份标准覆盖人工智能技术指南(TEC预测)、数据安全(GB/T 45230-2025机密计算框架)及激光显示器件性能测试 [10] 其他行业标准亮点 - **汽车制造**:12份标准强化电动汽车充电安全(GB 44263-2024)、轮胎翻新工艺(GB/T 26732-2025) [10] - **机械设备**:20份标准涉及船舶系泊设备(GB/T 45604-2025大抓力锚)、智慧城市交通监测(GB/T 45224-2025) [11] - **能源**:3份标准包括太阳能热发电站集热器测试(GB/T 45234.302-2025)及节水型火电企业评价 [10][11] 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 分析化学领域术语标准更新为跨行业技术应用提供统一规范 [4] - 电子电气领域新增量子随机数发生器(GB/T 45240-2025)和生物特征识别适老化要求(GB/T 45228-2025) [10][11]
国产仪器为何被‘看低’?打破‘偏见’刻不容缓!
仪器信息网· 2025-04-07 14:38
国产仪器行业现状与偏见 - 实验室中进口仪器占据主导地位,国产仪器常被贴上"低端"标签,这种偏见成为制约民族分析仪器产业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 [3] - 国产常规性、基础性仪器市场长期被进口仪器占领,主要原因包括用户对国产仪器的偏见以及行业宣传力度不足 [3] - 实际案例显示,部分国产仪器性能优于进口同类产品(如国产TU-190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噪声、稳定性、准确度等方面优于进口品牌),但用户仍倾向于选择进口产品 [4] 国产仪器技术实力与市场表现 - 光谱仪器:国产UVS年需求量15,000-20,000台,部分产品性能超过进口同类;原子吸收光谱(AAS)年需求6,000台,火焰AAS能满足常规分析要求;原子荧光光度计(AFP)是中国发明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年需求4,000台 [6][7] - 色谱仪器:国产HPLC年需求15,000-20,000台,高端产品已出口美国;气相色谱(GC)年需求20,000台,部分高端产品技术指标与进口品牌相当;薄层扫描色谱(TLC)中国已成为世界三大生产国之一,产品销往多个国家 [7] - 质谱仪器:国产飞行时间质谱实现多项技术突破,动态范围从3个数量级提高到4个,分辨率从1,000提高到10,000,灵敏度达到fmol国际先进水平,已出口美国和德国,单台售价超过300万元 [8][9] 国产仪器与进口产品的差距 - 工艺方面:国产仪器起步较晚(最长75年历史),与国外数百年发展相比存在一定差距 [9] - 附件方面:国产仪器主机性能良好但附件较少,如UVS附件最多30种,而进口产品可达70种以上 [9] - 软件方面:90%用户对国产分析仪器软件不满意,主要体现在功能不足(如早期HPLC缺乏断电保护功能) [10] 行业发展建议 - 需要打破用户偏见,加大国产仪器宣传力度,让用户了解国产仪器已能满足使用要求的真实情况 [3][4] - 应掌握用好分析仪器的关键问题,正确区分仪器故障与使用不当的情况 [5] - 既要看到国产仪器的进步(部分产品已与国际同类抗衡),也要客观认识差距(工艺、附件、软件等方面),实现全方位赶超 [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