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空模拟试车台
搜索文档
先生|刘大响:为空天重器造“中国心”
央广网· 2025-10-10 14:30
行业技术发展 - 航空发动机行业从测绘仿制转向自主研制,经过45年努力缩短与国际20多年差距,成为全球少数同时拥有重、中两型四代动力的国家之一[32][33] - 高空模拟试车台实现从0到1突破,使国家成为全球第五个拥有大型连续气源高空台的国家,整体技术达世界先进水平[27] - 下一代混合动力发动机技术预研中,目标2035年实现北京到纽约3小时航程,推动太空飞行普及[34] 研发历程与突破 - 1960年代起突破国外技术封锁,成功将815发动机实心涡轮叶片改为空气冷却叶片,奠定自主研制基础[14] - 1990年自主设计七级高压压气机首次运转,突破临界转速难关,推动航空发动机自主研发信心[32] - 高空台二期工程1981年被列为缓建项目,年度经费从1000多万元降至80万元,通过三年半收尾突击队调试成功[22][23][24] 基础设施建设 - 1970年代在四川西北山区建设首座高空模拟试车台,解决此前需送国外测试导致数据泄露及成本高昂问题[17] - 建设期间克服艰苦条件,使用手摇计算机、三角板绘制雏形,穿山打洞架桥扛设备上山[19] - 高空台直接排大气调试成功及重点型号发动机进气畸变试验完成,为后续型号研发奠定基础[23] 人才培养与传承 - 2013年出资50万元参与发起航空强国中国心教育奖励基金,鼓励后辈接续技术传承[34] - 培养博士生养成严谨治学习惯,科研报告修改达20-30遍,注重每个数据参数准确性[34] - 88岁仍参与国家大项目论证及低空经济推广,保持技术研发一线参与度[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