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航空发动机自主研制
icon
搜索文档
先生|刘大响:为空天重器造“中国心”
央广网· 2025-10-10 14:30
行业技术发展 - 航空发动机行业从测绘仿制转向自主研制,经过45年努力缩短与国际20多年差距,成为全球少数同时拥有重、中两型四代动力的国家之一[32][33] - 高空模拟试车台实现从0到1突破,使国家成为全球第五个拥有大型连续气源高空台的国家,整体技术达世界先进水平[27] - 下一代混合动力发动机技术预研中,目标2035年实现北京到纽约3小时航程,推动太空飞行普及[34] 研发历程与突破 - 1960年代起突破国外技术封锁,成功将815发动机实心涡轮叶片改为空气冷却叶片,奠定自主研制基础[14] - 1990年自主设计七级高压压气机首次运转,突破临界转速难关,推动航空发动机自主研发信心[32] - 高空台二期工程1981年被列为缓建项目,年度经费从1000多万元降至80万元,通过三年半收尾突击队调试成功[22][23][24] 基础设施建设 - 1970年代在四川西北山区建设首座高空模拟试车台,解决此前需送国外测试导致数据泄露及成本高昂问题[17] - 建设期间克服艰苦条件,使用手摇计算机、三角板绘制雏形,穿山打洞架桥扛设备上山[19] - 高空台直接排大气调试成功及重点型号发动机进气畸变试验完成,为后续型号研发奠定基础[23] 人才培养与传承 - 2013年出资50万元参与发起航空强国中国心教育奖励基金,鼓励后辈接续技术传承[34] - 培养博士生养成严谨治学习惯,科研报告修改达20-30遍,注重每个数据参数准确性[34] - 88岁仍参与国家大项目论证及低空经济推广,保持技术研发一线参与度[34][36]
“亚洲第一台”峥嵘岁月60年:托举中国航空动力翱翔蓝天
中国新闻网· 2025-06-24 10:57
高空台的历史意义与建设背景 - 中国第一座航空发动机高空模拟试车台实现"从0到1"突破,完成近百型现役和在研发动机鉴定试验[1] - 高空台攻克数百项技术难关,全球首个采用"高空台直排大气"创新构型方案[1] - 1965年国务院批准在四川江油松花岭建设高空台,18人团队组建航空喷气发动机研究所[6] - 1977年完成一期建设,1995年通过国家验收,使中国成为全球第五个、亚洲首个拥有连续气源高空台的国家[9][10] 高空台的技术特点与功能 - 高空台模拟航空发动机空中飞行条件,包含15个系统组件,占地100多万平方米[9] - 试验能力覆盖涡喷、涡扇、涡轴、涡桨等多类型发动机,可精准控制0.01毫米间隙和秒级时间[12][15] - 相比飞行试验,高空模拟可降低试飞风险、缩短周期、节约成本,参数测试可控性提升[5] - 汶川地震后重建的绵阳基地试验能力达世界一流,人力节省37.5%,总体效能提升62%[12][13] 高空台的研发成果与产业应用 - 支撑"昆仑""太行""玉龙"等先进发动机研制,1996年获评全国十大科技成就[10][11] - 衍生出数字压力扫描阀、无线遥测系统等测试产品,应用于汽车、船舶等动力装置试验[16] - 新建多座高空舱形成涡喷/涡扇、涡轴/涡桨、新构型发动机验证体系[15] - 建立数值仿真中心等智慧系统,试验技术跻身世界前列[16] 高空台的未来发展方向 - 对标世界一流加速建设,支撑AEF1200大涵道比涡扇、AEP500涡桨等新型号研制[15] - 聚焦全生命周期试验技术,提升进气畸变、结冰等特殊工况模拟能力[16] - 构建自主创新体系,推动中国从航空大国向航空强国迈进[16]
“我国自主研制”,拿证了!
环球网· 2025-06-05 15:21
AES100发动机获颁生产许可证及销售进展 - 我国自主研制的AES100航空发动机获颁生产许可证并签订销售合同[1] - AES100为1000千瓦级先进民用涡轴发动机,具有高安全性、经济性、维护便捷及广环境适应性特点[3] - 可适配5~6吨级双发直升机、3~4吨级单发直升机及倾转旋翼机,适用于运输、观光、救援等任务场景[3] - 生产许可证颁发标志着该发动机工业化制造能力获适航批准[3] - 已签订销售及租赁合同,将作为6吨级倾转旋翼无人运输平台"镧影R6000"核心动力单元,支持低空物流、应急救援等应用,计划2026年交付[6] 通用航空发动机全谱系化发展 - 除AES100外,未来一年内多款自主研制航空发动机将实现首飞及取证,行业进入全谱系快速发展阶段[6] - 基于AES100技术研制的AEP100涡桨发动机功率达900千瓦,适配3~10吨级无人机,已完成首飞且综合性能达国际同级别先进水平[6] - AES20涡轴发动机功率200千瓦,适用于1吨级轻型直升机,目前正开展适航试验,预计2025年底首飞、2026年完成适航取证[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