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纯度稀土材料
icon
搜索文档
“稀土之父”徐光宪:让中国稀土从“按吨卖”变成“按克算”!
搜狐财经· 2025-06-23 19:04
行业历史背景 - 中国曾以低价出口稀土资源 再以百倍价格购回外国提炼的高纯度稀土材料 [1] - 稀土资源对国防装备和科技产品至关重要 涉及战斗机护目镜 导弹激光器和尖端战机发动机等关键领域 [5][9][11] - 1972年镨和钕分离被列为军工任务 因化学属性相似成为世界级技术难题 [7] 技术突破 - 徐光宪团队放弃国际低效萃取路线 主攻"萃取法"并通过"摇漏斗"实验摸索工艺参数 单次模拟实验耗时超100天 [16][18] - 徐光宪八次深入包钢工厂 独创"三出口"工艺并建立超100个数学公式的精准数学模型 实现实验室理论到大规模生产的"一步放大" [22][24][26][28] - 技术突破使稀土分离告别传统试错模式 工厂可通过计算机在数小时内计算出最优生产参数 [26] 市场格局变革 - 中国稀土企业凭借成本优势打破西方技术垄断 全球超90%高纯度稀土市场份额被中国企业掌控 [3][35] - 法国 美国和日本等传统稀土巨头因成本竞争力不足被迫减产停产并退出市场 [35] - 中国技术推广引发国际媒体称为"中国冲击" 彻底改变全球稀土产业格局 [33][35] 产业挑战与战略调整 - 国内企业陷入价格战导致稀土以"猪肉价"贱卖 发达国家借机大量低价进口储备资源 [37][39] - 徐光宪于2005-2006年两次上书国务院 呼吁保护内蒙古白云鄂博稀土资源并防止放射性污染 [39][41] - 国家高层高度重视并出台系列政策 将技术优势转化为战略资源保护体系 [43] 人才培养与传承 - 徐光宪自1978年起举办全国讲习班 无偿推广全套稀土萃取理论及计算软件 [30][32] - 其编写的《物质结构》教材全国发行超20万册 沿用四分之一世纪并培养首批放射化学人才 [44] - 技术精神通过学生群体传承 形成立足自主研发和心怀家国的科学理念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