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鱼线
icon
搜索文档
浙江大哥卖钓鱼装备:年入5.73亿,港股上市,全球第一
36氪· 2025-07-02 20:24
公司概况 - 乐欣户外国际有限公司向港交所更新招股书,寻求在主板上市,冲击港交所"钓鱼第一股"[2] - 公司是中国最大的钓鱼装备制造商,市场份额为25.4%,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钓鱼装备制造商,市场份额为20.4%[3] - 公司隶属于浙江泰普森控股,专注钓鱼领域,产品涵盖鱼竿、鱼轮、鱼线、鱼饵等全系列钓鱼装备[2] - 公司起源于1991年,创始人杨宝庆从生产简陋户外用品起步,2008年组建泰普森控股并成立乐欣户外子公司[2] 财务数据 - 2022年至2025年前四个月,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8.18亿、4.63亿、5.73亿和2.2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6.29%[3] - 同期毛利分别为1.9亿元、1.23亿元、1.53亿元、0.47亿元及0.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0.39%[3]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1.14亿元、0.49亿元、0.59亿元、0.2亿元及0.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7.77%[4] - 公司解释营收和利润大幅缩水的原因是疫情后全球公共娱乐恢复,钓鱼需求减少[4] 商业模式 - 公司以代工模式为主,客户包括迪卡侬、Rapala VMC、Pure Fishing等国际知名品牌,代工收入占营收九成以上[3] 行业标杆 - 全球最大钓具品牌禧玛诺(Shimano)市值为1.8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895亿元),2024年钓具收入105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52.2亿元),净利润109亿日元(人民币5.42亿元)[5] - 禧玛诺创立于1921年,1970年涉足钓具行业,凭借精密机械加工技术占据高端渔轮市场,产品主要用于海钓和竞技[5] 竞争对手 - 山东威海的光威复材是国内首家推出碳纤维钓竿的民营企业,1995年成为全球鱼竿产量冠军[7][8] - 光威复材2024年营收为24.5亿元,净利润7.41亿元,碳纤维材料业务占比较大[8] - 光威复材1998年引进碳纤维预浸料生产线,2005年研制出CCF300级碳纤维,打破国外垄断[8] 行业趋势 - 全球钓鱼人群超过2亿人,国内钓鱼人群接近1.4亿人[9] - 2023年全球钓鱼用具市场规模为1378亿元,预计到2028年将达到1819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5.7%[9] - 疫情后休闲钓鱼复兴,过去五年全球参与垂钓的年轻人增加约25%[9] 区域市场 - 北美是全球最大钓鱼用具市场,约19%的美国人口参加钓鱼活动,年均花费约1500美元,2023年美国钓具市场销售额达87.8亿美元[9] - 淡水垂钓尤其是黑鲈钓鱼在美国流行,相关产品占钓具市场收入50%以上[9] - 欧洲是第二大钓具市场,海钓群体年支出高达105亿欧元,带动抗腐蚀海水钓具需求[10] - 鲑鱼/鳟鱼等冷水鱼种和鲈鱼/鲤鱼等淡水鱼种在欧洲广受欢迎,推动专门装备销售[11] 市场渗透 - 乐欣户外、光威、东明渔具通过代工方式打入欧美钓具市场[12] - 美国钓具市场高端化趋势明显,智能渔线轮、便携鱼群探测器等电子钓具快速普及,用户数量年增长约10%[10]
山东威海钓具“钓”起百亿元产业
行业概况 - 威海市现有钓具生产及配套企业1000多家,从业人员近5万人,全行业年产值100多亿元,主导产品包括钓竿、鱼线轮、导环、仿生饵、鱼线等 [1] - 威海已建立起涵盖原材料、制造设备、配件、成品等全产业链发展体系,成为全球最重要的钓具研发、制造基地 [1] - 威海年产钓竿达4000万支,销量占全球市场份额的60%以上 [3] - 全市1000多家钓具生产及配套企业中,有700多家企业将产品卖往全球市场 [3] 企业表现 - 威海光威户外装备有限公司占据全球1/8的市场份额,去年出口渔具860万支,出口额同比增长18.7% [3] - 山东环球渔具股份有限公司去年出口钓竿800万支,出口额同比增长23.2% [3] - 威海海元渔具有限公司智能化涂装车间的高仿真鱼饵一季度销量比2024年同期增长50%,订单排到10月份 [2] 技术创新 - 威海光威户外装备有限公司每年推出十几款新品,研发费用占销售额的5%,聚焦个性化定制赛道 [1] - 山东汉鼎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实现30多道钓竿生产工序无人化操作,自动化设备使品质提升20%,人力成本节省2/3 [2] - 威海海元渔具有限公司采用高喷数码打印机,鱼饵与真鱼外表实现1∶1还原,提升呈色精度和逼真度 [2] 出口与全球化 - 威海市753家钓具企业去年向30个国家出口35.4亿元产品,同比增长16.9% [3] - 今年一季度出口值达10.6亿元,同比增长21.2% [3] - 威海海关实施"一企一策"打通出口动脉,通过智能审单、绿色通道等政策促进产业链与国际航道衔接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