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皮鸡枞菌
搜索文档
(乡村行·看振兴)福建屏南乡村唱响“致富菇”的四季歌
中国新闻网· 2025-10-22 17:07
产业发展模式 - 半圳村采用“支部领办、合作社运营、村民参与”模式成立福建屏南圳鑫农业专业合作社,推动产业转型[1] - 合作社投入资金150多万元建成6个智能温控大棚,实现菌菇产业“设施化、智能化、反季节化”升级[1] - 村民可通过务工增收并享受合作社入股分红,实现“家门口就业、多元化增收”[2] 生产与技术升级 - 智能温控大棚将棚内温度控制在9℃至14℃,湿度控制在80%以上,满足赤松茸常年出菇要求[1] - 科技赋能使赤松茸实现“常年可种、品质均衡”,龙爪菇种植从一年两季变为四季可种[1][2] - 通过精准招商引进优质企业、先进设施设备和管理技术,丰富种植品类[2] 生产规模与经济效益 - 半圳村80%以上家庭从事赤松茸种植,目前合作社赤松茸销售额已突破10万元[1] - 龙爪菇今年产量有望突破40万公斤,销售额将达1400多万元[2] - 全村年种植规模近2000万袋,产值达6000万元,形成“一棚多菌、四季有收”的产业格局[2] 未来规划与产业链 - 今年将再投入400万元扩大现代农业产业园规模,打造福建省农科院食用菌产学研合作基地[2] - 产业链环节包括采收后的挑选、称重、装箱,并通过冷链物流发往北京、上海等城市[1] - 产业从“靠天吃饭”到“科技赋能”、从“散户种植”到“集群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