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赤松茸
icon
搜索文档
金融助力田园生金 铜鼓县探索"绿水青山"转化新路径
人民网· 2025-07-07 15:24
江西省铜鼓县林下经济发展 - 铜鼓县凭借88.04%的森林覆盖率优势,创新打造林菌、林药、林游为核心的林下经济体系,并延伸发展休闲农业、精深加工等多元业态 [1] - 金融支持助力生态价值转化,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变 [3] 农旅融合产业 - 江西成圆休闲农业有限公司累计投资1.1亿元打造500亩田园综合体,农行铜鼓县支行提供100万元信用贷款支持其购置互动设施 [2] - 该项目带动永宁镇兴源村集体经济从2020年的5万元跃升至60余万元,并解决41位村民就业 [2] 特色产业升级 - 江西省与山同寿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获得200万元贷款用于购置现代化加工设备,提升赤松茸加工能力并推动产业链向精深加工延伸 [2] 金融支持成效 - 农行铜鼓县支行在2024年至2025年5月末期间投放农户贷款超1.5亿元,惠及农户600余户 [3] - 为23家涉农企业提供授信超7000万元,破解资金瓶颈并激活山林生态价值转化 [3]
四季生“金” 广西灵川食用菌产业绘就共富新图景
央视网· 2025-06-26 14:21
行业升级与现代化生产 - 灵川县食用菌产业实现从传统种植到全自动生产的转型,建成标准化生产基地和多元栽培模式 [2] - 基地配备日产2万棒的全自动菌棒生产、接种一体化生产线,28间智能化恒温养菌车间与出菇房实现全年不间断出菇 [2] - 二期项目预计6月底投产,年产量达3000多吨秀珍菇,年产值约3000万元 [2] 政策支持与技术突破 - 广西农业农村厅通过"种业提升项目""设施食用菌建设项目"提供政策支持,广西食用菌创新团队协助解决生产效率低下、菌种退化等技术难题 [3] - 全县建成9家规模化食用菌工厂和11个周年化出菇基地,工厂年产能突破1万吨 [3] - 3个种植基地计划新扩建138个温控车间,总面积达1 88万平方米 [3] 产业规模与经济效益 - 食用菌产业成为灵川县乡村振兴特色支柱产业,带动9个村集体经济和500多农户参与产业链 [3] - 通过"村集体入股分红"和"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创造2000余个就业岗位 [3] 品牌建设与市场认可 - 灵川秀珍菇、香菇脆获评"国字号"农产品,灵川赤松茸获第三届中国(广西)—东盟现代种业发展大会"好种好品"金奖 [4] - 灵川县实施"品牌强菌"战略,以优质产品为核心扩大"灵川食用菌"品牌影响力 [4]
菌丝织就千村锦 丹心映照万家春——记宝丰弘亚食用菌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曼永峰
搜狐财经· 2025-05-28 16:14
公司发展历程与成就 - 公司董事长曼永峰用十年时间打造年产值过亿元的食用菌王国[1] - 2015年从商贸领域转型进入食用菌行业,专注科技与产业结合[1] - 累计申请国家专利25项,6个产品获中国绿色食品认证[1] - 宝丰羊肚菌、赤松茸被认证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1] 科技创新与核心技术 - 与中国科学院、河南省农科院合作突破羊肚菌航天育种、天麻两菌培育等核心技术[1] - 投资建设国内领先的液体菌种工程中心,缩短菌种培育周期[4] - 引入物联网智能控制系统实现大棚温度精准控制至0.5℃差值[4] - 太空育种培育出耐高温、耐储运的"太空羊肚菌",单产较传统品种提升45%[4] 生态循环与产业模式创新 - 创新菌瓜、菌菜、菌粮等循环种植模式[2] - 开发羊肚菌北方年前出菇、林下生态循环生产等新型栽培模式[2] - 将农业废弃物转化为菌菇基料,菌渣发酵制成有机肥反哺农田[5] - 延伸产业链至精深加工领域,开发"药食同源"产品[5] 产业带动与社会效益 - 构建"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农户参与+科技支撑"产业共同体[7] - 首创"三提供、五统一"模式覆盖产前、产中、产后全链条[7] - 3年培训超5000名农民掌握菌菇种植技术[7] - 帮助农户建设600座食用菌大棚,发展600亩林下珍稀菌种植[7] - 提供1万个就业岗位,从业人员人均年收入3万元[7] - 推行"双向奔赴"帮扶机制和"技术入股"模式[7] - 设立助学基金资助200余名农村学子,培训3000余名留守妇女[7] 行业前景与战略方向 - 食用菌产业具有高附加值、短周期、低资源消耗特性[1] - 菌物作为第三大生物类群发展潜力巨大[1] - 未来将探索珍稀菌类精深加工、农旅融合等新路径[8]
清风为伴产业兴丨“一朵菌”撑起大产业
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 - 云南省南华县龙川镇徐营村食用菌种植基地采用标准化大棚种植赤松茸、羊肚菌等品种,产品可当日发往北京、上海、浙江等地并上架生鲜超市[1] - 南华县纪委监委将食用菌产业纳入乡村振兴专项监督清单,采用"派驻机构+乡镇纪委+'室组地'联动专项监督"模式聚焦全产业链发展[3] - 野生菌交易旺季期间日均保障500余吨鲜菌高效流通,需市场监管、交通运输等多部门联动维护秩序[3] 产业发展中的问题与解决措施 - 河硐村食用菌基地因输水管道漏水导致停水两天,反映职能部门响应滞后问题,县纪委监委当天督办完成抢修并对责任人约谈[2] - 县纪委监委排查发现普遍存在政务服务效率低、技术指导欠缺等问题,涉及责任推诿和作风问题,已建立"三清单"机制推进整改[2][3] - 2023年通过下沉走访累计发现政策落实、资金使用等问题43个,约谈12人次,推动建立质量追溯体系、完善冷链物流等28项措施[3] 政府监督与产业支持 - 县纪委监委通过专项监督压紧压实部门责任,重点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和产业链堵点[3] - 监督机制推动建立食用菌质量追溯体系,强化冷链物流配套建设以提升产业链标准化水平[3] - 针对野生菌交易旺季的流通需求,协调多部门建立高效协作机制保障物流时效[3]
采蘑菇、捉油鸡 这个假期来京郊感受林间野趣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5-04 09:08
北京五一假期京郊旅游活动 - 北京围绕多业态融合消费场景推出1900余场活动,涵盖生态旅游、亲子研学、农事体验等各类活动 [1] - 顺义区龙湾屯镇集体林场100亩赤松茸进入采摘季,吸引市民体验采蘑菇 [3] - 林场新增捉油鸡、栽植玉兰油葵山楂等互动项目,预计假期接待游客近万人次,较往年明显增长 [7] 林场创新经营模式 - 林场延伸消费内容,新增小鸡小鸭小鹅小兔子等萌宠互动项目 [9] - 利用两万亩林地修剪树枝制作培养料种植菌类,既解决环保问题又产出天然蘑菇 [13] - 开发菌菇干货、蘑菇酱、麻酱蛋等加工农产品,丰富游客购物选择 [15] 林下经济发展成效 - 通过菌类种植、油鸡养殖及生态旅游带动村民就业 [17] - 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实现农户增收 [17] - 种植竹荪菌种,预计七八月可开放采摘,持续吸引游客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