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天安财险资本补充债
搜索文档
保险行业首例债券违约!天安财险53亿债券无法兑付,给了我们哪些启示呢?
搜狐财经· 2025-10-22 14:12
违约事件概述 - 天安财险发行的53亿元“15天安财险”资本补充债券于9月30日到期 因偿付能力不足无法还本付息 成为保险行业首只违约债券 打破保险债零违约历史 [3] - 该债券发行于2015年9月29日 采用分段计息 前5年票面利率为5.97% 后5年票面利率跳增至6.97% 天安财险在2020年9月选择不行使赎回权 [2] - 利息支付因公司被接管等原因只“挂账”计息而未实际支付 直至近期出现实质性违约 [2] 违约原因分析 - 违约直接原因是债券发行条款规定 公司还本付息后必须保证偿付能力充足率保持在100%的监管红线之上 而天安财险偿付能力不达标 [2] - 根本原因在于公司治理存在严重问题 内部风险巨大 于2020年7月被银保监会依法接管 过去几年均未披露偿付能力报告 违约是长期积累风险暴露的结果 [2] 对受让业务方的影响 - 申能财险成立后受让了天安财险的全部保险业务、资产和负债 天安财险的保险业务已转移至健康的新平台 [6] - 原天安财险的“老壳子”负责处理历史遗留问题 包括53亿元债务 因此申能财险不会受到此次债券违约事件的影响 [6] - 监管部门的风险处置思路是隔离风险、保全业务 旨在保护金融消费者利益 确保保险服务不中断 [6] 对行业与投资者的启示 - 此次违约打破了金融机构债券“刚性兑付”的幻想 明确即便是保险机构发行的债券也存在风险 [7] - 事件促使投资者不能迷信金融机构“牌子” 而需关注发债机构本身的健康状况、公司治理、股权结构及经营稳健性 [9] - 资本补充债设计初衷是吸收损失、补充资本 风险等级高于普通债券 投资者在追求高收益时必须意识到背后潜在的高风险 [10] - 事件是金融市场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 将促使风险定价更精细化 好公司与坏公司的融资成本将拉开差距 有利于资源向优质机构配置 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