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R口述史系统
icon
搜索文档
包子铺“逆袭”背后有套社区治理方案 上海两个案例入选《上海手册》向全球推介
解放日报· 2025-10-27 09:57
记者 戚颖璞 位于上海东明路街道的小吃店"笼铭轩",最近忙着扩店。不久前,它遭遇涨租危机,差点关门,无 奈从主街搬到了房租仅为原来四分之一的冷清支马路上。谁料一个月内就开始盈利,成为三林包子界顶 流,不仅是老外、高校学生的必吃榜单,连知名外企总裁也被圈粉。 "笼铭轩"的逆袭看似是意外,其实有迹可循。店主长期热心于社区公益,困境中,街道社会组织里 的一群年轻人主动伸出援手,用"元宇宙"技术帮店主在网络上推流,促成社区、社会组织和商户三方互 助共生的正向循环。 在昨天召开的2025世界城市日城市可持续发展全球大会上,《上海手册:21世纪城市可持续发展指 南·2025年度报告》发布。今年《上海手册》聚焦"以人为本,智慧城市",收录的21个重点案例中有8个 中国案例入围。 "我们一直在思考,怎么提高年轻人在社区的参与度。"浦东东明汇明心街区发展服务中心理事长刘 璟说。这家由东明路街道孵化的社会组织,工作人员多为在地居民,都有商业公司、大厂工作背景。曾 任职阿里的刘璟和团队想到,不如转战虚拟空间开展社区治理,用年轻人更易接受的数字技术,撬动社 区事务参与热情。 首先是做了一个手机应用。刘璟团队推出了一款社区专属小程序, ...
发动社会力量 参与社区共治
人民日报· 2025-10-27 06:19
社区治理数字化模式 - 公司孵化社会组织“汇明心”,旨在运用社会力量激活社区共治 [1] - 公司研发手机小程序,利用数字孪生技术还原街区地图,为居民及商户提供集成平台 [2] - 通过小程序提供商业服务、街区活动信息和创业支持,增强居民与社区连接 [1][2] 数字化工具的功能与成效 - 小程序开通“数字徽章”功能,居民参与公益活动或提建议可获得积分,解锁“社区达人”数字身份 [2] - 两年来社区居民共提出1287份建议,其中128份进入街道议事会程序,32份落地实施 [2] - 支付平台大数据分析显示灵岩南路商业街人流量位居上海街区前列,平台将继续加大引流和补贴 [1] 社区互动与文化建设 - 公司与上海纽约大学合作推出AR口述史系统,将社区历史转化为可交互的数字叙事 [3] - 居民扫描物理空间中的老建筑或二维码即可触发AR叠加的历史影像与音频 [3] - 社区将荒废杂物堆场改造为公共活动空间,并为商户子女提供托管服务,促进商户参与社区公益 [3] 社区发展计划与行业认可 - 公司开启“六大共生计划”,包括共享空间提升、店铺形象提升、街区引流等,改善环境并加强商户与居民联系 [3] - 该数字社区实践入选《上海手册:21世纪城市可持续发展指南·2025年度报告》 [4] - 行业专家认为数字技术为社区搭建了代际互动平台,提升了社会治理的智慧化水平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