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m Lumex

搜索文档
ARM 放弃 Cortex ,警示 RISC-V 风险
是说芯语· 2025-06-02 08:50
ARM品牌与产品线重组 - 公司宣布放弃沿用多年的Cortex品牌 进行全面产品线重组 采用全新命名体系 旨在提升市场竞争力[1] - 新命名体系将运算子系统按应用领域重新命名 包括基础设施市场的Arm Neoverse PC市场的Arm Niva 移动端的Arm Lumex 汽车市场的Arm Zena 物联网市场的Arm Orbis[2] - 保留Mali作为GPU品牌 并按性能划分为Ultra Premium Pro Nano Pico五个等级 简化开发者选择[2] 对RISC-V架构的竞争分析 - 公司对RISC-V架构发出警示 认为其开源免费特性可能吸引客户转向 对业务构成潜在威胁[3] - RISC-V目前成熟度较低 对先进设计支持不及ARM 但已在特定工作负载表现良好[4] - ARM优势在于庞大客户群体和完善生态系统 但RISC-V生态持续发展可能改变竞争格局[4] 市场战略调整背景 - 品牌重组反映公司对未来市场竞争态势的深刻洞察 旨在更好满足细分市场需求[1] - 新命名体系使产品定位更清晰 提升市场适应性 是应对竞争挑战的重要举措[4] - 行业分析师指出 ARM提价可能导致部分厂商转向更具成本效益的RISC-V方案[4]
Arm宣布:重要转变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5-16 09:31
公司战略转型 - Arm正从组件IP供应商转向平台优先公司,强调提供完整的生态系统以帮助客户扩展AI并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1][4] - 公司引入新的产品命名策略,针对不同终端市场明确平台身份:Neoverse(基础设施)、Niva(PC)、Lumex(移动设备)、Zena(汽车)、Orbis(物联网)[4][9] - 通过简化IP编号(Ultra/Premium/Pro/Nano/Pico层级)和平台代际一致性,提升路线图透明度[5] 市场表现与增长驱动 - 2025财年Q4总收入达12.4亿美元(创纪录),同比增长34%,其中许可收入6.34亿美元(+53%),特许权使用费收入6.07亿美元(+18%)[7] - 增长动力来自Armv9架构部署、CSS采用及智能手机(专利费收入+30% vs 行业出货量+2%)、云基础设施和边缘AI领域[7] - 与全球领先电动汽车制造商达成首个汽车CSS协议,汽车被视为主要增长领域[7][8] 技术优势与行业影响 - Arm芯片设计以低功耗为核心优势,数据中心若采用其方案可缓解电力消耗(当前年耗460太瓦时,预计未来占全球能源25%)[2] - 计算子系统(CSS)提供集成验证系统,缩短芯片上市时间并提升每瓦性能,适用于AI训练/推理工作负载[4][5] - 云服务商(AWS/Google Cloud/Microsoft Azure)扩大基于Arm的AI芯片使用,强化数据中心影响力[8] 生态系统与开发者支持 - 软件工具扩展包括GitHub Copilot免费架构优化代码支持,Kleidi AI软件层设备安装量超80亿次[8] - 现有2200万开发者在Arm平台开发,新品牌架构旨在简化AI工作负载评估与集成[8][11] - 模块化平台设计帮助工程师标准化管道,匹配边缘推理与云端训练需求[11][12] 行业定位与未来方向 - 公司定位为AI全栈基础提供商,覆盖从设备到数据中心的节能计算需求[8][12] - 品牌重塑反映长期战略,通过垂直整合平台满足AI普及对性能与能效的需求[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