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bblePal(泡泡伙伴)

搜索文档
对话 Haivivi 李勇:用 AI 做 Jellycat,如何单月营收千万
晚点LatePost· 2025-03-13 23:37
公司发展历程 - Haivivi创业3年 转型AI毛绒玩具1年半 最初获得蓝驰天使轮投资 后获高秉强教授个人投资[3] - BubblePal上市后获红杉中国种子基金 愉悦资本 华山资本等投资 累计融资超千万美元[3] - 单价399元的BubblePal带来单月超千万元收入 直播间曾因涌入数千人导致客服无法应对[3] - CEO李勇为天猫精灵创始人之一 拥有20年硬件经验 曾参与销量超3000万台的天猫精灵项目[5] 产品定位与策略 - 选择3-6岁儿童为目标用户 因其语言能力完善且对世界充满好奇 同时避免与手机手表竞争[13] - 首款产品采用挂件形态 适配存量毛绒玩具市场 降低教育成本 圆形泡泡设计蕴含魔法对话概念[17] - 避开教育硬件赛道 专注情绪价值 避免与在线教育巨头直接竞争[14][29] - 计划推出完整AI+IP毛绒玩具产品线 拓展成年人市场 目标成为"AI friend"[5][31] 技术应用与创新 - 为当时首款发挥大模型能力的玩具 设置细致儿童对话场景 如回答问题 提醒喝水 讲故事等[3] - 跟进多模态 端到端语音 端侧模型等技术 计划实现"玩具总动员"多IP互动模式[8] - 使用DeepSeek-V3模型 主要考量营销流量 成本下降及刺激行业迭代 暂未采用思维链技术[9] - 针对儿童内容进行价值观过滤 规避死亡等敏感话题 采用温暖回应方式[37] 市场拓展与竞争 - 头部毛绒玩具公司儿童产品仅占20% 看好成年人市场潜力 计划通过出海战略应对出生率问题[30] - 与泡泡玛特等玩具公司合作 发挥硬件+软件+算法+情绪价值理解的长链条优势[38] - 认为情绪价值赛道可容纳多公司共存 不同于工具类硬件的赢家通吃特性[38] - 已启动海外销售 将深圳作为出海基地 严格区分国内外数据与合规要求[30] 产品迭代与用户反馈 - 2025年新产品将实现远程交互 解决当前长按唤醒的学习成本问题[21] - 用户主要痛点为联网与APP下载认知不足 反映产品破圈至非科技用户群体[22] - 包装设计强调仪式感 推翻"理工男思维" 由年轻妈妈团队主导产品细节[24][26] - 通过家长端APP提供成长报告 prompt设置等功能 平衡儿童使用与家长付费需求[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