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型多肽

搜索文档
中国博后一作兼通讯Nature论文:为阿尔茨海默病带来颠覆性治疗方法
生物世界· 2025-07-13 11:05
阿尔茨海默病病理机制 - 阿尔茨海默病(AD)是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特征为认知能力逐渐衰退,与tau蛋白和β-淀粉样蛋白(Aβ)的异常聚集密切相关 [2] - Aβ蛋白聚集体在神经元之间形成,而tau蛋白缠结主要在神经元内部形成,tau蛋白异常聚集与AD认知症状及严重程度关联更强 [2] tau蛋白纤维研究突破 - tau蛋白纤维极其稳定,目前尚无有效降解大脑中tau蛋白纤维的药物或方法 [3] -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侯珂团队发现D型多肽可自组装为淀粉样蛋白纤维,通过应力释放导致AD来源的tau蛋白纤维断裂,整个过程无需酶活性和外部能量源 [3] - 该发现为淀粉样蛋白研究引入新范式,有望彻底改变神经退行性疾病治疗格局 [3][15] D型多肽技术优势 - 相比小分子,多肽类解聚剂具有更高特异性和结合亲和力 [8] - D型多肽比L型多肽免疫原性更低,对蛋白酶敏感性更低,体内更不易降解 [8] - D型多肽D-TLKIVWC能分解AD患者脑组织提取的tau蛋白纤维,中和其致病散播能力,并在AD小鼠模型中改善行为缺陷 [8] 作用机制解析 - 研究团队设计测试D-TLKIVWX系列多肽,其中D-TLKIVWI解聚tau蛋白纤维效果最佳 [9] - D型多肽需组装成淀粉样蛋白样纤维才能解聚AD-tau,冷冻电镜显示其具有右手螺旋结构 [12] - 当D型多肽纤维聚集在AD-tau表面时,被限制为左手螺旋产生扭曲应力,应力释放导致tau蛋白分子间氢键破坏 [12][13] 治疗应用前景 - D型多肽化学性质稳定、抗蛋白酶降解、生物相容性良好,能突破血脑屏障且不引发有害免疫反应 [15] - 该技术不仅适用于tau蛋白,还为帕金森病、亨廷顿舞蹈症等淀粉样蛋白聚集相关疾病带来新治疗工具 [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