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阿尔茨海默病治疗
icon
搜索文档
减肥、心脏病、肝病之后,司美还能“抗痴呆”?诺和诺德“寄予厚望”
华尔街见闻· 2025-09-11 11:14
药物研发进展 - 诺和诺德正在测试GLP-1药物司美格鲁肽对阿尔茨海默病的疗效 临床试验结果将于今年秋季公布 [1] - 司美格鲁肽的治疗机制与传统阿尔茨海默病药物不同 通过模拟肠道激素GLP-1减少炎症和改变大脑糖代谢方式发挥作用 [6] - 若试验成功 该药物可能成为首批抗衰老药物之一 并彻底改变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方式 [1][6] 研发背景与依据 - 研究源于丹麦健康登记数据的意外发现 使用诺和诺德上一代GLP-1药物Victoza的糖尿病患者患痴呆症风险比其他治疗方式低约20% [1] - 多项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更容易患痴呆症 这为两者关联提供了合理解释 [6] - 学术界对GLP-1药物在阿尔茨海默病领域的研究将持续 即使诺和诺德研究失败 [2] 市场潜力与财务影响 - 瑞银分析师估计诺和诺德在阿尔茨海默病治疗领域获得成功的概率为10% 若成功每年可带来150亿美元额外销售收入 [1] - 诺和诺德今年两度下调增长预期 面临复配药房竞争和礼来更强效产品的市场压力 [2] - 公司股价过去12个月下跌超58% 远超礼来公司23%的跌幅 [2][4] 临床试验挑战 - 阿尔茨海默病是药物研发公认的"禁区" 数百项研究最终失败 [8] - 试验选择在已检测出淀粉样蛋白的轻度患者中测试药物延缓病程的效果 而非健康志愿者预防性试验 [8] - 挑战在于患者病情可能已发展到晚期阶段 但即使显示轻微益处也可能被用作预防措施 [8] 行业竞争格局 - 当前已获批的阿尔茨海默病药物(如卫材和礼来产品)通过清除β-淀粉样蛋白斑块发挥作用 但效果有限且伴有脑出血等严重副作用风险 [8] - 礼来在GLP-1市场推出更强效产品 对诺和诺德形成竞争压力 [2]
卫材(ESALY.US)向FDA提交仑卡奈单抗皮下注射剂型的滚动补充生物制品许可申请
智通财经网· 2025-09-05 21:23
此次补充生物制品许可申请(sBLA)的提交基于,针对早期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群体开展的18个月核心研 究后、在3期Clarity AD开放标签扩展研究(OLE)的子研究中对皮下(SC)给药方式在多剂量范围内的评 估。 若美国FDA批准仑卡奈单抗IQLIK 500mg皮下给药方案(两次250mg注射),该自动注射剂型可用于每周 一次的起始剂量给药,作为每两周一次静脉注射(IV)的替代方案。这将使患者及照料者能够从治疗初始 到维持阶段在家接受仑卡奈单抗治疗,提供静脉注射与皮下注射两种给药方式的选择。目前每支仑卡奈 单抗IQLIK自动注射剂型的注射时间约为15秒。皮下制剂有望减少与静脉维持给药相关的输液准备和护 士监护等环节,同时简化阿尔茨海默病的整体治疗流程。 智通财经APP获悉,9月4日,卫材(Eisai)和渤健(Biogen)宣布,卫材(ESALY.US)已启动向美国FDA提交 仑卡奈单抗皮下自动注射剂型(SC-AI)IQLIK作为每周起始剂量的滚动补充生物制品许可申请(sBLA), 此前FDA已授予快速通道资格。仑卡奈单抗用于治疗患有轻度认知障碍及轻度痴呆的早期阿尔茨海默病 (AD)患者。 ...
万邦德:在研新药Ⅱ/Ⅲ期临床试验完成首例受试者入组
证券时报网· 2025-08-29 21:10
公司研发进展 - 全资子公司万邦德制药完成石杉碱甲控释片用于治疗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型痴呆的II/III期关键注册临床试验首例受试者入组 [1] - 石杉碱甲控释片采用双相控释技术实现每日一次给药 可平缓药物释放峰谷曲线并延长体内释放时间 从而快速起效并减少不良反应 [1] - 该II/III期临床研究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设计 设置安慰剂和阳性药双对照 是中国目前已知规模最大的阿尔茨海默病注册研究 [1] 产品技术优势 - 石杉碱甲作为胆碱酯酶抑制剂在临床前研究中展现延缓阿尔茨海默病进展潜力 具有降低β淀粉样蛋白 抗炎 抗氧化应激及神经元保护等多重作用 [1] - 石杉碱甲注射液核心成分为国内外首创药物 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和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并在全球获得美国欧洲日本等多国专利 [2] - 公司作为国家药典起草单位参与制定行业标准 且是石杉碱甲注射液的唯一生产厂家 该产品在石杉碱甲制剂市场中以24.37%市占率稳居第二 [2] 临床研究特征 - 临床试验设置双主要终点 探索Aβ-PET影像学观察淀粉样蛋白沉积变化 验证其延缓疾病进展的潜在作用 [3] - 临床研究严格遵循中国CDE最新阿尔茨海默病相关指南要求 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等全国50多家研究机构合作 [3] - 研究旨在全面验证石杉碱甲控释片的综合临床价值和获益 为阿尔茨海默病治疗提供新选择 [3] 公司经营状况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79亿元同比下降23.15% 归母净利润1346.35万元同比下降64.29% [2] - 公司形成医药制造与医疗器械板块双头并进格局 持续拓展石杉碱甲口服液(适用于重症肌无力)和石杉碱甲注射液(适用于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等新剂型研发 [2] - 新适应症与新剂型研发进一步丰富产品矩阵并拓展应用场景 [2]
万邦德:石杉碱甲控释片II/III期临床试验完成首例受试者入组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9 19:08
核心观点 - 万邦德制药自主研发的石杉碱甲控释片完成II/III期关键注册临床试验首例受试者入组 该试验为中国目前已知规模最大的阿尔茨海默病注册研究 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设计并设有安慰剂和阳性药双对照 [1] 药物研发进展 - 石杉碱甲控释片为2.2类新药 用于治疗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型痴呆 [1] - 采用双相控释技术 旨在实现快速起效 减少不良反应 提高患者用药便利性和长期依从性 [1] 临床试验设计 - 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设计 设有安慰剂和阳性药双对照 [1] - 该研究是中国目前已知规模最大的阿尔茨海默病注册研究 [1]
中国空间站完成空间生命科学在轨实验任务 还刷新一项新纪录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8-25 09:52
空间生命科学实验进展 - 天舟九号货运飞船于7月15日携带23项科学实验物资上行中国空间站 开展在轨实验 空间生命科学实验已完成在轨任务 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1][11] - 实验包括探索微重力对人脑类器官结构功能的影响、骨骼肌前体细胞迁移行为及核酸脂质纳米药物细胞内转运规律 深化生物体生理病理认知 [4] - 科研人员通过生物技术实验柜完成自动培养、显微成像、样品固定等操作 航天员实施在轨取样和存储 样品位于低温存储柜 预计下半年随载人飞船返回地面 [13][15] 微重力环境下的科学发现 - 空间环境下脑细胞移动速度更快 可能促进脑组织细胞成熟或衰老 为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系统疾病提供新治疗思路 [2][6] - 骨骼肌前体细胞迁移速度明显变慢 骨骼肌再生时间整体推迟 不利于肌肉修复 [8] - 微重力环境下细胞对核酸药物的摄取效率明显提高 疾病相关蛋白表达水平快速下降 脂代谢疾病药物治疗效果显著提升 [2][8][10] 空间材料科学实验突破 - 中国空间站成功将钨合金加热至超过3100摄氏度 刷新国际空间材料科学实验最高加热温度纪录 [18][24] - 空间站微重力环境使熔融钨形成标准球形 利于精确获取物理化学性质 并避免合金成分分层 实现组织和成分高度均匀 [22] - 该实验验证无容器材料实验柜优异性能 积累超高温材料在轨数据 为钨合金设计及核工业、航空航天领域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26]
热景生物:参股公司阿尔兹海默症小核酸治疗药物靶点专利获得授权
证券时报网· 2025-08-15 08:12
公司动态 - 热景生物参股公司北京尧景基因技术有限公司获得一项针对阿尔茨海默病治疗的小核酸药物专利授权 [1] - 专利名称为"抑制APP基因表达的siRNA及其缀合物和应用" [1] 行业技术 - 专利涉及小核酸药物技术 该技术方向在阿尔茨海默病治疗领域具有应用潜力 [1]
INmune Bio(INMB) - 2025 Q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8-08 05:3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第二季度净亏损约2450万美元 相比2024年同期的970万美元显著扩大 [33] - 研发支出为580万美元 较2024年同期的710万美元有所下降 [33] - 行政管理费用为230万美元 低于2024年同期的280万美元 [33] - 无形资产减值达1650万美元 主要因暂停EXPAREL在阿尔茨海默症领域的进一步开发 [33][3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现金及等价物为3340万美元 预计可支撑运营至2026年 [34]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EXPAREL项目 - 二期MINDFUL试验确认炎症生物标志物≥2个的阿尔茨海默患者为最佳目标人群 约占全部病例的40%-60% [7] - 在目标亚组中观察到EMAC主要终点效应值0.27 神经精神量表(NPI)次要终点效应值0.23 [16] - 未达到整体人群主要终点 因安慰剂组未出现预期衰退 [19][20] - 计划2025年Q4召开二期结束会议 并申请突破性疗法认定 [21][35] Cordstrom项目 - 聚焦于隐性营养不良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RDEB) 计划2026年中提交英美上市申请 [11][35] - 已获得所有类型EB的孤儿药资格 安全性数据支持扩展至其他适应症 [25] - 独特四脐带MSC技术可针对不同疾病定制产品 [26] INKmune项目 - 完成前列腺癌一期试验 证实安全性及门诊给药可行性 [28] - 数据显示仅对NK功能缺陷患者有效 计划转向更早期疾病阶段试验 [30][31]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 - 寻求EXPAREL战略合作伙伴 重点开发罕见病适应症缩短上市路径 [9][12] - 暂停EXPAREL在抑郁症领域开发 重新评估最具成本效益的适应症 [10] - 推动Cordstrom在RDEB的上市进程 同时探索其他EB亚型及骨关节炎等扩展适应症 [24][26] - 计划利用潜在PRV优先审评券加速Cordstrom审批 [12] 管理层评论 - 认为EXPAREL在炎症亚组的数据为三期试验奠定基础 强调其安全性优势(零ARIA事件) [18][22] - 指出免疫疗法需针对早期疾病阶段 INKmune将调整开发策略 [13][31] - 预计《给予儿童机会法案》延长PRV计划将利好Cordstrom审批 [12] - 强调3340万美元现金可支撑至2026年 将谨慎管理资源 [34][36] 问答环节 EXPAREL相关问题 - FDA二期结束会议预计2025年11-12月召开 需先提交简报文件 [41] - AAIC会议反馈积极 专家认可亚组选择逻辑及神经精神症状改善潜力 [42][44] - 潜在合作预计在FDA会议后推进 2026年上半年为可能时间窗 [48][62] - EMAC终点获行业专家支持 已有4家公司采用该指标 [58] Cordstrom相关问题 - 独立统计分析可能强化现有数据 支持MAA/BLA申报 [71] - 开放标签试验计划2027年初启动 作为上市后补充研究 [72][73] 其他问题 - 公司确认无形资产减值反映对EXPAREL合作不确定性的审慎态度 [34] - 新任CEO表达对财务团队及发展路线的信心 [32][36]
Nature重磅:逆转阿尔茨海默病!补充金属锂,恢复记忆丧失,让大脑回到更年轻、更健康状态
生物世界· 2025-08-07 12:02
阿尔茨海默病现状与治疗挑战 - 阿尔茨海默病占痴呆症病例的60%-80%,65岁以上人群约10%受影响,发病前存在长达十年的轻度认知障碍期 [2] - FDA已批准两种抗体疗法靶向β-淀粉样蛋白沉积,但疗效有限且可能引发严重脑损伤副作用 [2] - 全球超过5500万痴呆症患者中多数为阿尔茨海默病,现有疗法仅能减缓认知下降,无法阻止病情或恢复功能 [9] 锂元素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关联性研究 - 哈佛大学团队首次证实大脑天然含锂,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病变区域锂含量显著低于正常区域 [6] - 淀粉样斑块通过带负电荷捕获锂离子,导致神经元锂缺乏并形成恶性循环:锂缺乏→斑块增多→锂进一步流失 [6][7] - 小鼠模型中锂缺乏与tau蛋白缠结积聚、基因活性改变等病理标志物直接相关 [6] 乳清酸锂的治疗潜力 - 乳清酸锂不易被淀粉样斑块捕获,低剂量补充可逆转小鼠记忆丧失并恢复脑组织年轻状态 [6][7] - 机制可能涉及恢复小胶质细胞清除Aβ能力,在阿尔茨海默病和正常衰老模型中均显示认知保护作用 [7] - 对比碳酸锂(易被斑块捕获且临床效果不稳定),乳清酸锂未观察到毒性反应,长期使用安全性更优 [6][9] 锂元素的跨疾病应用前景 - 流行病学显示饮用水含微量锂地区痴呆症发病率较低,双相障碍患者长期补锂可延缓大脑衰老 [5][9] - 无认知障碍人群中高锂含量者记忆测试表现更优,提示乳清酸锂或对双相障碍老年患者更安全有效 [9] - 研究团队认为锂的神经保护作用可能超越阿尔茨海默病范畴,需临床试验进一步验证 [9]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2025AAIC大会总结阿尔茨海默病治疗领域更新-20250804
国信证券· 2025-08-04 21:09
行业投资评级 - 医药生物行业评级为"优于大市" [1][5] 核心观点 - 医药板块本周表现强于整体市场,生物医药板块整体上涨2.95%,化学制药领涨5.01% [1] - 医药板块当前市盈率(TTM)为39.10x,处于近5年历史估值的80.69%分位数 [1] - 2025 AAIC大会聚焦阿尔茨海默病治疗领域,多款药物更新临床数据 [1][11] 阿尔茨海默病治疗进展 - Roche的Trontinemab在Ph1b/2a研究中显示:3.6 mg/kg剂量组91%患者第28周达到Aβ斑块清除,ARIA-E发生率<5% [12][14][17] - Lilly的Donanemab在TRAILBLAZER-ALZ 2研究中:治疗36个月时认知衰退减缓1.2分(CDR-SB评估) [22] - Biogen/Eisai的Lecanemab在4年随访中:认知衰退减缓优势从1.01分(3年)扩大至1.75分(4年) [23][25] - Abbie以14亿美元收购Aliada获得BBB穿透技术平台及ALIA-1758管线 [2][25] 重点公司分析 - 迈瑞医疗:总市值2755亿元,2025E归母净利润124.1亿元,PE 22.2x [4][37] - 药明康德:总市值2670亿元,2025E归母净利润111.6亿元,PE 23.9x [4][37] - 康方生物(9926.HK):总市值1278亿元,2025E扭亏为盈实现净利润0.3亿元 [4][39] - 药明合联(2268.HK):总市值608亿元,2025E归母净利润14.0亿元,PE 43.5x [4][45] 市场表现 - A股医药子板块涨幅:化学制药(+5.01%)>中药(+3.12%)>生物制品(+2.69%) [1][28] - 港股医疗保健板块上涨1.82%,制药子板块领涨(+3.63%) [29] - 个股表现:南新制药(+78.01%)、微创医疗(+25.78%)涨幅居前 [28][29] 估值水平 - 医药生物市盈率39.10x,显著高于全部A股的19.93x [33] - 子板块市盈率:化学制药(48.99x)>生物制品(46.03x)>医疗器械(37.27x) [33] 推荐标的 - 医疗器械:迈瑞医疗、惠泰医疗、开立医疗、澳华内镜 [37][38] - 创新药:康方生物、科伦博泰生物-B、和黄医药 [39][40] - 医疗服务:爱尔眼科、固生堂 [37][41] - CXO:药明康德、药明合联 [37][45]
医药生物周报(25年第30周):2025 AAIC 大会总结:阿尔茨海默病治疗领域更新-20250804
国信证券· 2025-08-04 17:57
行业投资评级 - 医药生物行业评级为"优于大市" [1][5] 核心观点 - 医药板块本周表现强于整体市场,生物医药板块整体上涨2.95%,化学制药子板块领涨5.01% [1] - 医药板块当前市盈率(TTM)为39.10x,处于近5年历史估值的80.69%分位数 [1] - 2025年AAIC大会聚焦阿尔茨海默病治疗领域,多款药物更新临床数据 [1][11] 阿尔茨海默病治疗领域进展 - Roche的Trontinemab在Ph1b/2a研究中显示高剂量组91%患者在第28周达到Aβ斑块清除,ARIA-E发生率低于5% [2][14][17] - Lilly的Donanemab在TRAILBLAZER-ALZ 2研究中显示治疗36个月时认知衰退减缓1.2分(CDR-SB) [22] - Biogen/Easai的Lecanemab在4年随访中显示持续治疗效果,四年时认知衰退减缓1.75分(CDR-SB) [23][25] - Abbie以14亿美元收购Aliada获得BBB穿透技术平台及ALIA-1758管线 [2] 重点公司分析 - 迈瑞医疗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124.1亿元,对应PE 22.2x [4] - 药明康德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111.6亿元,对应PE 23.9x [4] - 康方生物(9926.HK)预计2026年扭亏为盈,归母净利润7.3亿元 [4] - 科伦博泰生物-B(6990.HK)预计2027年实现盈利4.8亿元 [4] 市场表现 - A股医药子板块涨幅:化学制药(+5.01%)、中药(+3.12%)、生物制品(+2.69%)、医疗服务(+2.68%) [1][28] - 港股医疗保健板块上涨1.82%,制药子板块领涨3.63% [29] - 个股表现:南新制药(+78.01%)、利德曼(+46.45%)、微创医疗(+25.78%)涨幅居前 [28][29] 估值情况 - 医药生物市盈率39.10x,高于全部A股市盈率(19.93x) [33] - 子板块市盈率:化学制药48.99x、生物制品46.03x、医疗服务38.50x、医疗器械37.27x [33] 推荐标的 - 医疗器械领域推荐迈瑞医疗、惠泰医疗、澳华内镜 [37][38] - 创新药领域推荐康方生物、科伦博泰生物-B、和黄医药 [39][40] - CXO领域推荐药明康德、药明合联 [37][40] - 医疗服务领域推荐爱尔眼科、固生堂 [3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