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L3

搜索文档
对外授权交易大单频现中国创新药闪耀全球舞台
证券时报· 2025-06-24 02:44
中国创新药企对外授权交易激增 - 三生制药与辉瑞达成总金额60.5亿美元的PD-1/VEGF双抗授权交易,其中12.5亿美元为首付款创纪录[1][2] - 石药集团与阿斯利康签订53.3亿美元战略研发合作协议,涉及多个靶点临床前候选药物开发[1][3] - 2024年国产创新药BD交易总金额达523亿美元,首付款41亿美元,双双刷新历史纪录[3] 重大BD交易案例汇总 - 信达生物将ADC药物IBI3009授权给罗氏,首付款8000万美元+最高10亿美元里程碑[1] - 和铂医药与阿斯利康合作获1.75亿美元首付款+最高44亿美元里程碑[2] - 联邦制药将GLP-1/GIP/GCG激动剂授权诺和诺德,获2亿美元预付款+18亿美元里程碑[2] - 信诺维将ADC药物XNW27011授权安斯泰来,总金额超15亿美元[2] - 翰森制药HS-20094授权交易含8000万美元首付+最高19.3亿美元里程碑[3] 政策支持创新药发展 - 2015年药品审批改革将新药审核时间从3年缩短至60天[6] - 2024年《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强化价格管理、医保支付等政策保障[6] - 国家药监局拟将临床试验审批时限从60日压缩至30个工作日[7] - 审批提速使企业研发成本降低20%以上[7] 中国创新药研发成果 - 全球首次获批创新药数量从2015年3个增至2024年39个,增长12倍[7] - 2015-2024年中国首次进入临床的原研药达4382个,超过美国居全球首位[8] - 2025年前5个月已有34款国产新药获批,接近2024年全年39款水平[8] 行业发展趋势 - 中国在全球BD规模级交易(首付>5000万美元)占比从2021年5%提升至2025年42%[5] - 跨国药企外部采购管线中中国占比从2020年10%升至2024年31%[10] - 中国在全球药物研发份额接近30%,美国降至48%[10] - 中国创新药研发成本仅为美国30%,临床试验入组速度更快[11] - 中国医药工程师平均月薪2万元,仅为美国同行1/6[12]
中国Biotech硬科技全球突围:不再低调的“原研者”
36氪· 2025-06-13 07:26
中国Biotech企业技术出海 - 百奥赛图自主研发的RenMab®全人抗体小鼠平台获得日本专利局发明专利证书,标志着中国Biotech企业在全球知识产权竞争中取得突破 [1] - 该平台利用超大片段染色体工程技术(SUPCE®)实现小鼠抗体可变区基因整段人源化替换,解决抗体药物开发中人源化改造难题 [2] - 技术平台已与德国默克、强生/杨森、百济神州等海内外龙头企业达成授权合作,衍生"千鼠万抗"工程构建超百万全人抗体库 [4] 全球授权交易与商业化进展 - 信达生物IBI3009(DLL3靶向ADC)与罗氏签署全球许可协议,首付款8000万美元,潜在里程碑付款达10亿美元+双位数销售分成 [5] - 2024年中国创新药License-out交易94起,2025Q1达41起,累计金额超369亿美元,涉及PD-1/VEGF双抗、ADC、TCE等热门领域 [6] - Pfizer以60亿美元(含12亿预付款)获得三生制药双抗授权,Merck以28亿美元获得LaNova PD-1/VEGF双抗全球权益 [6] 技术平台与知识产权布局 - 百奥赛图RenMab平台已在近10个国家获专利授权,40项全球专利申请审查中,"千鼠万抗"工程已产出近200个授权/转让抗体分子 [4] - 行业从"产品出海"转向"平台/IP出海",平台技术涉及基因工程、蛋白设计等复杂领域,要求强化研发基础与法律策略 [7] - 头部企业如百奥赛图、信达生物、康方生物等已在技术原创性和全球专利布局上形成系统性能力 [8] 行业竞争范式升级 - 未来竞争焦点转向技术生态构建,AI药物发现、TCR-T等新技术要求平台具备临床验证能力与产业链协同效应 [9] - 行业从"模仿速度"转向"原创能力"比拼,需建立技术护城河并参与全球研发规则制定 [10] - PD-1/VEGF双抗Ivonescimab在中国III期临床显示优于Keytruda的疗效,ADC领域2024年授权金额近100亿美元 [6]
IDEAYA Biosciences (IDYA) FY Conference Transcript
2025-06-09 23:40
IDEAYA Biosciences (IDYA) FY Conference June 09, 2025 10:40 AM ET Speaker0 Good morning, everyone, and thanks for joining us here at the Goldman Sachs Conference. I'm joined by Yujiro Hata, CEO of IDEA Biosciences. And we're thrilled to have you all with us. Maybe we can start with an overview of there's a lot going on. So maybe you can distill for us what you think of as some of the kind of key value drivers of IDEA, particularly over the next, let's call it, twelve to twenty four months. Speaker1 Yeah, gr ...
医药行业月报 25/05:聚焦 2025ASCO,国产新药再创历史-20250606
银河证券· 2025-06-06 19:4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ASCO年会国产新药入选数量创新高,众多国产重点品种披露核心临床数据引发关注,多款国产新药在肿瘤治疗领域有亮眼表现,如信达生物、泽璟制药等公司的部分管线展示出显著疗效和潜力 [5][7][11] - 医药行业表现弱于沪深300,截至2025年6月5日,医药行业一年滚动市盈率为34.47倍,沪深300为12.56倍,医药板块相对沪深300收益低14.15个百分点 [5][20] - 医药板块经历调整,整体估值低且公募持仓低配,2025年在政策背景下支付端有望改善,创新药械有望获益,看好创新药产业链持续良好表现,建议关注创新药及产业链、创新器械等领域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月度政策及行业更新 2025ASCO年会启幕,国产新药入选数量再创新高 - 2025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于5月30日至6月3日在美国芝加哥举行,由中国学者主导并入选的研究摘要达74项,国产新药入选数量继2024年后再创历史新高,其中最新突破摘要(LBA)数量达11项,众多国产重点品种披露核心临床数据引发资本市场关注 [5][7] 多款国产新药披露亮眼数据,肿瘤治疗领域迎来新突破 - 信达生物PD - 1/IL - 2α双融合蛋白(IBI363)在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晚期结直肠癌、晚期黑色素瘤等方面展现出突破性治疗潜力和长生存获益潜力,如IO经治鳞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3mg/kg Q3W剂量ORR为36.7%等 [11][12][13] - 信达生物CLDN18.2 ADC(IBI343)治疗晚期胰腺癌,6mg/kg剂量ORR为22.7%,已获得NMPA突破性疗法认定,美国Ⅰ期临床同步开展并获FDA快速通道资格 [14] - 泽璟制药DLL3/CD3三抗(ZG006)治疗三线及以上小细胞肺癌,10mg/kg Q2W和30mg/kg Q2W的ORR分别为62.5%和58.3%,具备成为同类最佳疗法潜质 [15] - 迪哲医药LYN/BTK双靶点抑制剂(DZD8586)治疗R/R CLL/SLL,50mg/kg ORR为84.2%,展示出抗肿瘤活性 [16] - 科伦博泰TROP2 ADC(芦康沙妥珠单抗)治疗TNBC和后线EGFR突变NSCLC有良好效果,一线TNBC单药治疗ORR为70.7%,后线EGFR突变NSCLC ORR为45.1% [17][18] - 迈威生物Nectin4 ADC(9MW2821)联合PD - 1治疗一线转移性尿路上皮癌,ORR为80%、CR率为12.5%,优于同靶点的Padcev联合K药方案 [19] 行业数据动态 医药行业表现弱于沪深300 - 截至2025年6月5日,医药行业一年滚动市盈率为34.47倍,沪深300为12.56倍,医药股市盈率相对于沪深300溢价率当前值为174.35%,较2005年以来平均值高6.49个百分点,2023年初至2025年6月5日,SW医药生物指数下跌14.00%,沪深300上涨0.15%,医药板块相对沪深300收益低14.15个百分点 [5][20] 医药制造业收入增速受疫情节奏影响出现下滑 - 近10年医药行业常保持快于GDP增速增长,随着基数增大主营增速放缓,2020年前三季度受疫情冲击收入增速大幅回落,2021年强劲复苏,2022年以来再次回落,2024Q3转负为正,2024Q4同比持平逐步企稳 [23] 门诊费用随疫情上升,住院费用得到遏制 - 从2013年7月至2023年11月,中国三级和二级公立医院次均门诊费用分别从253.2元和166.4元提高到389.5元和252.1元,人均住院费用分别从11,702.1元和5,010.7元提高到12,879.3元和6,425.3元,门诊费用在疫情严重期间上升快,剔除疫情仍呈上升趋势,住院费用上升势头得到有效控制 [26] 2024年诊疗及出院人次提升,体现医疗服务量显著恢复 - 2024年医疗服务增速逐步恢复,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101.1亿人次,同比增长5.8%,出院人次3.1亿,同比增长6.5% [28] 医保基金整体运行平稳 - 2023年医保基金收入33,501.36亿元,同比增长8.34%,支出28,208.38亿元,同比增长14.68%,统筹基金当期结余5,000亿元,累计结余3.4万亿元 - 2024年全国基本医保基金总收入3.48万亿元,同比增长4.4%,总支出2.97万亿元,同比增长5.5% - 2025年1 - 2月,全国基本医保基金总收入5,464.43亿元,同比增长8.35%,总支出3,304.62亿元,同比增长5.51%,支出增速与收入增速协调性增强 [36] 投资建议 - 中长期持续看好创新药及创新药产业链、创新器械、药械出海、第三方医检及细分行业龙头个股,如恒瑞医药、百济神州等创新药企业,华东医药、科伦药业等平台型企业,迈瑞医疗、联影医疗等国产器械企业,金域医学、迪安诊断等医学检验服务企业,天坛生物、上海莱士等生物制品企业,华大智造、诺禾致源等基因测序企业 [40][41][42] - 推荐AI医疗相关标的,如诊断服务、诊断设备、健康管理、制药工艺等领域企业,建议关注新药研发企业 [43]
医药行业月报25/05:聚焦2025ASCO,国产新药再创历史-20250606
银河证券· 2025-06-06 19:2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ASCO年会国产新药入选数量创新高,众多国产重点品种披露核心临床数据引发关注 [5][7] - 多款国产新药披露亮眼数据,肿瘤治疗领域迎来新突破 [5][11] - 医药行业表现弱于沪深300,整体估值较低且公募持仓低配,2025年支付端有望改善,创新药械或获益 [5] - 看好医药行情持续性修复,结构性机会存在,建议关注创新药产业链等标的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月度政策及行业更新 2025ASCO年会启幕,国产新药入选数量再创新高 - 2025年ASCO年会于5月30日至6月3日在美国芝加哥举行,中国学者主导并入选的研究摘要达74项,国产新药入选数量再创历史新高,LBA数量达11项,众多国产重点品种披露核心临床数据引发关注 [5][7] 多款国产新药披露亮眼数据,肿瘤治疗领域迎来新突破 - 信达生物PD - 1/IL - 2α双融合蛋白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结直肠癌、黑色素瘤展示出显著疗效和长生存获益潜力 [11][12][13] - 信达生物CLDN18.2 ADC治疗晚期胰腺癌疗效和安全性良好,已获NMPA突破性疗法认定和FDA快速通道资格 [14] - 泽璟制药DLL3/CD3三抗治疗三线及以上小细胞肺癌抗肿瘤活性优异,有成为同类最佳疗法潜质 [15] - 迪哲医药LYN/BTK双靶点抑制剂治疗R/R CLL/SLL展示出令人鼓舞的抗肿瘤活性 [16] - 科伦博泰TROP2 ADC治疗TNBC和后线EGFR突变NSCLC效果良好,为患者提供新治疗选择 [17][18] - 迈威生物Nectin4 ADC联合PD - 1治疗一线转移性尿路上皮癌疗效优于同靶点海外获批方案 [19] 行业数据动态 医药行业表现弱于沪深300 - 截至2025年6月5日,医药行业一年滚动市盈率为34.47倍,沪深300为12.56倍,医药股市盈率相对沪深300溢价率当前值较历史均值高6.49个百分点 [20] - 2023年初至2025年6月5日,SW医药生物指数下跌14.00%,沪深300上涨0.15%,医药板块相对沪深300收益低14.15个百分点 [20] 医药制造业收入增速受疫情节奏影响出现下滑 - 近10年医药行业保持快于GDP增速增长,随着基数增大增速逐渐放缓,2020年前三季度受疫情冲击增速大幅回落,2021年强劲复苏,2022年以来再次回落,2024Q3转负为正,2024Q4同比持平 [23] 门诊费用随疫情上升,住院费用得到遏制 - 2013年7月至2023年11月,三级和二级公立医院次均门诊费用分别从253.2元和166.4元提高到389.5元和252.1元,人均住院费用分别从11,702.1元和5,010.7元提高到12,879.3元和6,425.3元 [26] - 门诊费用疫情期间上升快,剔除疫情仍呈上升趋势,住院费用上升势头得到有效控制并呈下降趋势,体现医改控费效果 [26] 2024年诊疗及出院人次提升,体现医疗服务量显著恢复 - 2024年医疗服务增速逐步恢复,2023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数达95.6亿人次,同比增长13.5%,出院人数达2.95亿,同比增长20.4% [28] - 2024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101.1亿人次,同比增长5.8%,出院人次3.1亿,同比增长6.5% [28] 医保基金整体运行平稳 - 2023年医保基金收入33,501.36亿元,同比增长8.34%,支出28,208.38亿元,同比增长14.68%,统筹基金当期结余5,000亿元,累计结余3.4万亿元 [36] - 2024年全国基本医保基金总收入3.48万亿元,同比增长4.4%,总支出2.97万亿元,同比增长5.5% [36] - 2025年1 - 2月,全国基本医保基金总收入5,464.43亿元,同比增长8.35%,总支出3,304.62亿元,同比增长5.51%,支出增速与收入增速协调性增强 [36] 投资建议 - 中长期持续看好创新药及创新药产业链、创新器械、药械出海、第三方医检及细分行业龙头个股 [40] - 重视创新药0 - 1的突破,关注管理优良的平台型医药企业及制剂出口企业 [40] - 关注国产器械装备的国产替代及海外出口,受益于DRGs政策的医学检验服务 [40][42] - 关注具有产品壁垒的生物制品,基因测序技术及生命科学上游的国产替代 [42][43] - 推荐AI医疗相关标的,建议关注新药研发相关企业 [43]
科伦博泰SKB264大样本疗效数据有所下滑 肺癌细分适应症仍占据优势 | 2025ASCO
新浪证券· 2025-06-06 13:37
就联合PD-L1一线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而言,临床研究入组既往无系统治疗且无可靶向基因突变的晚期 nsqNSCLC患者。截至2024年12月30日,共81名nsqNSCLC患者入组,结果显示ORR为59.3%,DCR为 91.4%,mPFS为15.0个月。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是全球规模最大、最具权威性的临床肿瘤学会议之一,2025 ASCO年 会于5月30日-6月3日在芝加哥举行,会议摘要的内容已经挂网,国产创新药产品在会上展示一系列高质 量的研究成果。 本届ASCO年会上,多个具有同类首创或同类最佳潜力的国产创新药分子有数据读出,包括信达生物的 PD1xIL2双抗IBI363、科伦博泰的TROP2 ADC SKB264、百利天恒的EGFRxHER3双抗ADC BL- B01D1、三生制药的PD1xVEGF双抗707、泽璟制药的DLL3xCD3三抗ZG006、再鼎医药的DLL ADC ZL-1301、复宏汉霖的PD-L1 ADC HLX43和映恩生物的DB-1311等。 其中,科伦博泰TROP2 ADC芦康沙妥珠(SKB264 ...
信达生物IBI363多项数据入选口头报告 后线治疗肺癌、结直肠癌疗效优于现有竞品 | 2025ASCO
新浪证券· 2025-06-06 13:37
2025 ASCO年会国产创新药研究成果 核心观点 - 2025 ASCO年会上国产创新药展示多项高质量研究成果 多个分子具备同类首创或同类最佳潜力 [1] 重点产品数据 信达生物PD1xIL2双抗IBI363 - IBI363是全球首个采用IL 2α偏向性设计的下一代IO双抗 有望突破传统IO难治/耐药肿瘤治疗瓶颈 [2] - 在I期临床中针对IO耐药NSCLC 黑素瘤 CRC等冷肿瘤取得显著疗效 多项数据入选口头汇报 [2] - 针对晚期NSCLC患者(136名入组 72%接受过2线及以上治疗): - 鳞癌患者3mg/kg组ORR达43 3% DCR达90 0% mPFS为7 3个月 [2] - 腺癌患者3mg/kg组ORR达76 0% DCR达90 0% mPFS为4 2个月 [2] - 非头对头对比显示3mg/kg剂量下疗效优于多西他赛 IL-15联合PD-1等现有疗法 [3] - 在末线CRC治疗中: - 单药组和联合组分别入组68名和73名患者 63 2%和53 4%接受过3线及以上治疗 [5] - 单药治疗取得16 1个月OS 优于标准治疗方案(TAS-102联合贝伐珠单抗10 8个月) [6] 其他国产创新药亮点 - 科伦博泰TROP2 ADC SKB264 百利天恒EGFRxHER3双抗ADC BL-B01D1等产品均有数据读出 [1] - 涉及企业包括三生制药 泽璟制药 再鼎医药 复宏汉霖 映恩生物等 [1]
Zai Lab (ZLAB) 2025 Conference Transcript
2025-06-04 23:30
纪要涉及的公司 Zai Lab(再鼎医药) 核心观点和论据 2025年销售目标及增长预期 - **销售目标**:公司给出2025年销售指引为5.6 - 5.9亿美元,意味着销售增长超40% [5] - **增长驱动因素** - **Vivgart**:2023年获批,2024年正式推出,首年销售额达9300万美元。2025年第一季度销售额1800万美元,环比下降,主要因中国新年季节性因素及Vivgart仅静脉注射剂型可报销,患者需去医院治疗,导致1 - 2月患者使用率低,3月恢复正常,4月创历史最佳 [7] - **新上市产品**:今年有两款新产品OGTYRO和ZACDORO上市,虽预估其表现有挑战,但也是销售增长因素之一 [6] - **季度增长预期**:预计Q2、Q3、Q4季度环比强劲增长,主要得益于Vivgart患者持续治疗的累积效应、中国GMG治疗指南6月更新及新患者加入 [6][14] Vivgart价格调整及新适应症 - **价格调整**:2026年1月将进行两年一次的价格重置,通常9月至12月进行谈判,12月确定价格。根据过往经验,预计价格为个位数下降 [21][25] - **新适应症**:皮下注射版本Hytrulo和新适应症CIDP已获批但未纳入NRDL,需单独谈判定价。CIDP在中国约有5万患者,用药剂量更多、更长期,预计2027年起对销售有显著贡献 [26][29][30] DLL3小细胞肺癌ADC产品 - **ASCO数据**:在二线小细胞肺癌1.6 MPK剂量下,总缓解率达79%,安全性良好,3级及以上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优于竞品Mdaltra [41] - **临床进展**:基于ASCO数据,将启动二线注册研究,有望2026年获得加速批准数据,2027年获得加速批准并转为完全批准 [43][50] - **竞争优势**:与Tarlatumab相比,无需住院治疗,疗效更好;与Idea公司产品相比,领先1 - 1.5年,且数据涵盖中美患者 [51][55] - **一线研究计划**:预计年底有一线剂量优化数据,明年启动一线研究 [69] 其他管线产品 - **IL - 13 31双特异性抗体**:今年将在健康志愿者和特应性皮炎患者中开展一期研究,与Dupi或lebrikizumab相比,有三个潜在差异化因素,即长半衰期可实现每2 - 6个月给药一次、起效快、可能缓解瘙痒 [71][72][73] 商业化策略 - **美国市场**:对DLL3产品,不排除与合作伙伴合作,但有能力组建不超百人的销售团队自行推广;在欧洲和日本市场,需要合作伙伴 [80][84] - **IL - 13 31**:希望与合适合作伙伴合作以生成所需数据 [86] 业务发展战略 - **成功经验**:过去十年在为中国引进药物方面成功率高,能凭借科学直觉和专业知识识别产品 [87] - **未来计划**:未来将积极开展业务发展,利用专业知识进行早期交易,主要聚焦肿瘤学和免疫学领域 [88][90]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Vivgart季节性影响**:中国新年期间,因Vivgart仅静脉注射剂型可报销,患者需去医院治疗,导致1 - 2月患者使用率低,3月恢复正常 [7][8] - **价格谈判简化**:目前有简化续约机制,根据预算影响和初始定价预算数字进行价格重置,过去几年谈判机制有积极改善 [23] - **DLL3竞争情况**:Idea公司产品落后1 - 1.5年,数据主要来自中国,而公司数据涵盖中美患者 [55] - **美国市场销售经验**:过去20次美国药物上市中,前20名中有10个来自此前无商业存在的生物技术公司 [82]
IDEAYA Biosciences (IDYA) 2025 Conference Transcript
2025-06-04 21:12
IDEAYA Biosciences (IDYA) 2025 Conference June 04, 2025 08:10 AM ET Speaker0 Hi everyone. My name is Maury Raycroft and one of the biotech analysts at Jefferies. So it's a great pleasure that I'd like to welcome the IDEA team. We've got Yajiro Hata, CEO, and Josh Blaharski, the CFO. Thanks so much for joining us today. Speaker1 Great. Thanks so much Maury and thank you to Jeffries for the opportunity to participate this year and Josh and I will be talking today. Thanks again. Speaker0 And we're going do fir ...
国信证券:关注国产双抗、ADC等创新分子 看好差异化创新出海
智通财经网· 2025-06-03 16:48
行业趋势 - 国产创新药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力增强 创新药出海趋势持续加强 [2] - 2025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将于5月30日至6月3日在芝加哥举行 会议摘要已公布 国产创新药将展示高质量研究成果 [1] 公司动态 - 三生制药的PD-1xVEGF双抗707与辉瑞达成合作 首付款达12.5亿美元 刷新国产创新药记录 [2] - 年初至今国产创新药对外授权的数量和金额均保持增长 [2] 重点产品 - 信达生物的PD1xIL2双抗IBI363将在ASCO年会展示数据 [1] - 科伦博泰的TROP2 ADC SKB264将在ASCO年会展示数据 [1] - 百利天恒的EGFRxHER3双抗ADC BL-B01D1将在ASCO年会展示数据 [1] - 三生制药的PD1xVEGF双抗707将在ASCO年会展示数据 [1] - 泽璟制药的DLL3xCD3三抗ZG006将在ASCO年会展示数据 [1] - 再鼎医药的DLL ADC ZL-1301将在ASCO年会展示数据 [1] - 复宏汉霖的PD-L1 ADC HLX43将在ASCO年会展示数据 [1] - 映恩生物的DB-1311将在ASCO年会展示数据 [1]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具备高质量创新能力的公司:科伦博泰生物-B(06990)、康方生物(09926)、三生制药(01530)、和黄医药(00013)、泽璟制药-U(688266.SH)、迪哲医药-U(688192.SH)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