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botAtom

搜索文档
越疆(02432.HK):协作机器人+具身智能 双轮驱动!
格隆汇· 2025-07-11 02:18
公司概况 - 深圳市越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专注于协作机器人的研发、制造和商业化,2024年成功在港交所主板上市,成为国内协作机器人第一股 [1] - 公司下游覆盖汽车制造、3C电子、医疗、教育科研等行业,服务超过80家世界500强企业,全球累计部署超过8万台设备 [1] - 公司构建了教育为基础、工业为成长引擎、消费为未来战略的三足鼎立业务生态 [1] 产品与业务 - 教育产品与STEAM教育深度融合,增速平稳,形成产业护城河 [1] - 工业领域收入占比最高,汽车、半导体、高端医疗领域需求稳定增长 [1] - 消费领域收入增速最快,展现服务机器人市场的巨大潜力 [1] - 产品线丰富,适用性广泛,未来将继续开拓新场景,增长空间广阔 [1] 竞争优势 - 具备全栈技术自研能力,在核心技术方面实现突破和深厚积累 [2] - 自主研发SafeSkin柔性电子皮肤,技术参数大幅超过国家标准 [2] - 通过行业解决方案定制能力、全球化渠道布局和全生命周期服务承诺,将传统售后服务转化为客户生产力升级的长期伙伴关系 [2] 具身智能发展 - 2025年3月推出全尺寸人形机器人DobotAtom,售价19.9万元起,具备灵巧操作和直膝行走功能 [2] - 通过全栈自研零部件降低成本,并将协作机器人技术积累迁移到具身智能机器人,提高商业化落地效率 [2] - 2025年5-6月与腾讯云展开生态合作,并开启量产交付,商业化进展持续加速 [2] 财务与估值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06、6.74、8.6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72、-0.20、0.62亿元 [3] - 当前市值对应2025-2026年PS分别为40X、30X,估值倍数低于可比公司 [3] - 公司布局协作机器人与人形机器人行业,商业化落地速度快,有望率先受益于行业浪潮 [3] - 多产品持续推进,贡献现金流和收入,随着人形机器人行业成熟,收入和利润有望进入高速增长阶段 [3]
彻底火了,又一板块大爆发!有公司今年已猛涨158%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01 12:17
作 者丨 高慧超 杨乔羽 设 计丨陈珊 郑嘉琪 编 辑丨林曦 刘巷 2 0 2 5年,机器人板块在资本市场彻底"火"了,成为继AI之后又一个爆发点。 据Wi n d统计, 全国目前共有11 5家机器人概念股,2 0 2 5年1月至3月3 1日收盘,机器人概念股普涨,共有9 8家股价实 现增长。 其中,广东机器人概念股表现更为亮眼,股价涨幅排名前三的企业有两家属于广东机器人"七剑客",分别是越疆和巨 轮智能。 作为"协作机器人第一股",越疆(2 4 3 2 .HK)区间涨幅排名第一,高达1 5 7 . 5 9%,总市值达2 4 6 . 7 6亿港元;巨轮智能 (0 0 2 0 3 1 .SZ)涨7 4 . 8 5%,总市值1 9 1 . 1 3亿元人民币。 此外,广东机器人"七剑客"中的优必选(9 8 8 0 .HK)股价今年以来上涨4 3 . 0 4%,总市值3 4 7 . 2 4亿港元;拓斯达 (3 0 0 6 0 7 .SZ)上涨1 7 . 4 2%,总市值1 4 2 . 7 6亿元人民币;汇川技术(3 0 0 1 2 4 .SZ)上涨1 6 . 3 7%,总市值1 8 3 6 . 9 0亿元 人民币。 ...
专家访谈汇总:哪个机器人概念赛道最先反弹?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3-24 20:44
宏观经济与消费行业 - 2025年中国经济政策重点从基础设施投资转向民生和消费,财政政策更注重可持续发展 [1] - 社会保障、教育、就业等领域财政支出将增加,政府在促进消费品升级方面增加1500亿元资金投入 [1] - 经济和社会结构变化为新消费模式提供土壤,经济弹性较弱时消费领域有望展现高成长性 [1] - 2017 - 2019年适合在新时代消费变革中迎合市场需求的公司,港股市场线上零售、旅游平台、教育、娱乐等板块有较好投资机会 [1] - 适合关注通过增加销量实现业绩增长的公司,如A股中的服务消费(文化娱乐、旅游、餐饮)和商品消费(食品、家电等) [1] 歌尔股份 - 最初从事微型声学元器件业务,2010年进入苹果供应链,2015年起实施“零件 + 成品”战略,拓展三大产品矩阵,为全球科技和消费电子行业领先客户提供一站式研发和制造服务 [1] - AI赋能的AR眼镜未来有望成为全场景生活助手,歌尔是全球XR代工龙头,强化核心竞争力,成为头部厂商核心代工厂商 [1] - AI技术提升TWS耳机功能,歌尔与头部客户建立紧密合作关系,零件和整机协同发展助力TWS耳机业务稳定发展 [2] - 公司预计2024 - 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003.86亿元、1064.34亿元、1183.03亿元,同比增长1.84%、6.02%、11.15% [2] - 公司预计2024 - 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6.54亿元、34.79亿元、45.01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143.91%、31.07%、29.39% [2] 人形机器人行业 - 特斯拉上调2025年Optimus人形机器人量产预期,预计生产几千到1万台,2025年在工厂测试,2026年对外销售 [2] - 英伟达打造机器人底层开发生态,与14家人形机器人企业合作,加速人形机器人落地 [2] - 许多科技巨头积极布局人形机器人产业,集中在投资企业、开发模型和应用方向等方面 [2] - 国内一些人形机器人厂商开始小批量生产,如智元机器人预计2025年1月累计下线1000台,傅里叶机器人预计2024年交付100台 [2] - 灵巧手是人形机器人核心硬件之一,技术壁垒较高,是触达真实物理世界的关键部件 [2] - 随着机器人功能提升,手部传感器使用数量和种类将进一步增加,国内企业加大传感器领域研发投入,未来可能取得突破 [2][3] - 人形机器人概念指数年初至今累计上涨48.37%,相较沪深300指数超额收益43.50个百分点 [6] - 杭州宣布加强算力在智能制造等领域应用,推动人工智能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6] - 上海市委书记强调机器人产业迎来战略机遇,需深化产业生态和全产业链发展 [6] - 黑芝麻智能与武汉大学合作,将芯片应用于人形机器人“天问”,提升智能水平 [6] -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发布“一脑多机”具身智能平台“慧思开物”,提升机器人自主决策和执行能力 [6] - 越疆科技发布全球首款“灵巧操作 + 直膝行走”人形机器人DobotAtom,适用于工业和服务场景 [6] - 当前阶段建议关注雷赛智能、兆威机电和丰立智能,其在关键技术领域的创新和进展可能成为产业发展核心驱动力 [6] 智能医疗设备行业 - 预计到2030年,全球医疗AI解决方案市场将从2022年的137亿美元增长至1553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35.5% [5] - AI技术在医疗领域应用深化,在诊断、药物发现和治疗方面大幅提高效率和准确性,带来革命性变革 [7] - AI与多组学结合为复杂疾病机制解析提供全景视角,推动精准医学大规模应用,海外龙头企业已取得突破 [7] - AI技术提升医学影像清晰度与对比度,深度学习算法帮助医生识别和标记病变区域,支持精准诊断 [7] - AI与脑机接口结合提升人机交互效率,推动医疗技术向智能化、人性化方向发展 [7] - 联影医疗在AI技术赋能方面取得显著进展,孵化AI公司推动医疗设备数智化升级,打造全新医疗生态 [7] - 迈瑞医疗发布全球首个临床落地的重症医疗大模型,构建智慧医疗新模式,提升重症医疗服务效率和准确性 [7] - 祥生医疗较早布局AI技术,已发布国内首个取得国家级三类医疗器械检测报告的超声AI产品,处于临床试验阶段 [7]
从一张办公桌到“第一” 越疆科技为机器人产业“筑根基”|洞见价值·港股新质生产力巡礼
证券时报· 2025-03-13 08:25
文章核心观点 越疆科技从深圳创业起步,凭借自主研发在协作机器人领域取得领先地位,产品畅销全球,还通过人工智能打破行业发展天花板,布局人形机器人产业 [2][4][14] 从深圳一张办公桌到自主研发“先锋军” - 2015年公司在简陋环境下研发出第一代桌面级智能机械臂越疆魔术师,解决机器人操作困难问题,产品爆火并获多项大奖 [4] - 因产业供应链空白,公司坚定自主研发决心,如今已实现全技术链整体架构自研,关键零部件自研率超90%、国产化率达100% [5] - 过去十年公司取得超1320项知识产权,专利数量961项,成为全球少数具有全域正向自主研发能力的协作机器人公司 [6] 从机器人的“温度”到全球市场的纵深度 - 全球制造业正从工业机器人向协作机器人转变,2028年全球协作机器人市场份额将突破20%,2024年前三季度中国协作机器人出口数量同比增长52.2% [8] - 公司在产品出海时解决机器人温度问题,认识到细节考验企业对机器人系统工程的理解 [9] - 公司产品赢得众多世界500强企业客户,进入其供应链门槛高但能形成客户资源“护城河”,按2023年出货量计全球市场份额达13%,连续7年中国出口量第一 [10][11] 以人工智能为凿 破开行业发展“天花板” - 公司是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教育领域的“筑基者”,推出多款教育产品,60%收入来自工业领域,未来商业自动化市场有望更大 [15] - 公司建成协作机器人生产基地,产能达10万台,2024年4月率先推出具身智能机器人X - Trainer,人工智能可降低机器人使用成本 [16][17] - 随着人工智能加持,2025 - 2028年全球协作机器人销售规模年增速超25%,2025年中国协作机器人销售规模将超4.3万台,占全球市场份额44.2% [18] “从手到人” 走向人形机器人产业深海 - 3月11日公司推出工业级操作类人形机器人DobotAtom,搭载自研系统,引领具身智能技术落地多元场景 [20] - 公司人形机器人布局源于“从手到人”技术进化论,DobotAtom拟人化设计匹配柔性生产需求,还将开放科研接口 [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