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ROUTE经颈动脉神经保护系统

搜索文档
抢滩脑中风赛道:颈动脉支架自研、收购、代理三线开火 | MedTech Insight
思宇MedTech· 2025-07-28 18:22
行业概述 - 颈动脉狭窄在中老年人群中较为普遍 50-60岁人群中每1000人有5例严重狭窄 80岁以上人群升至10例 [2] - 全球仅有约10款颈动脉支架产品 多为服役近20年的第一代产品 如雅培Acculink 美敦力Protege等 [2] - 神经介入领域中动脉狭窄领域需求巨大但竞争未饱和 是下一个"蓝海"市场 [4] 国际巨头竞争格局 - 美敦力通过收购Contego Medical获得Neuroguard IEP三合一颈动脉支架系统 集成40μm微孔过滤器 孔径比传统产品缩小3-4倍 [6][8] - Neuroguard系统适用于94%患者解剖结构 术后12个月中风发生率仅1.8% 临床数据优于竞品 [16] - 波士顿科学以11.8亿美元收购Silk Road Medical 获得全球唯一TCAR微创手术设备ENROUTE系统 2023年销售额达1.771亿美元(同比+28%) [10][13] 国产技术突破 - 中天医疗研发国产首款创新颈动脉支架"中天天宓®" 采用单层微孔混合编织技术 网孔面积仅为传统产品1/30 [18] - 该产品首次在支架表面采用保护膜 降低镍离子释放 同时兼具高径向支撑力和低慢性外展力 [18] 政策与市场变革 - 2024年国家集采将颈动脉支架最高限价设定为6000元/个 部分企业利润率从25%降至不足10% 研发投入减少30% [20] - 行业集中度加速提升 企业需通过"并购+自研"策略平衡短期市场扩张与长期技术升级 [20] 技术路线对比 - 自膨式支架为临床主流 开环支架(网孔>7mm²)适应迂曲血管 闭环支架更适合特定病变 [5] - TCAR手术通过血流逆转技术保护大脑 全球累计完成超10万例 正替代传统CEA和CAS术式 [10][13] 行业活动 - 2025年9月将召开第三届全球手术机器人大会 [1][23]
亚洲首植!锥形经颈动脉支架系统
思宇MedTech· 2025-01-26 10:21
核心观点 - 北京安贞医院成功完成亚洲首例经颈动脉血运重建术(TCAR),填补了该技术在亚洲的空白,标志着国内颈动脉狭窄治疗进入微创新时代 [1] - TCAR相较于传统CEA和CAS具有微创性、低风险、恢复快的优势,可降低早期并发症和长期中风风险 [3][11] - Silk Road Medical开创TCAR技术,其EnRoute系统通过血流逆转和滤网设计显著降低术中卒中风险 [10][15] - 健适医疗与Silk Road Medical达成独家合作,将TCAR技术及核心产品引入中国市场 [1] 技术对比(CEA/CAS/TCAR) - **CEA**: - 金标准术式但需10-15cm切口,平均手术时间171分钟,存在颅神经损伤、心脏病发作等风险 [4][6] - 术后颈部遗留明显疤痕,围术期心脏意外风险较高 [4][6] - **CAS**: - 经股动脉路径微创但操作复杂,平均手术时间69分钟,术后30天卒中概率是CEA的2倍 [7][9] - 存在斑块脱落导致脑部微栓塞风险,可能引发认知能力下降 [9] - **TCAR**: - 通过颈部小切口建立体外血流逆转系统,过滤栓子避免脑栓塞 [10][15] - 结合CEA长期疗效和CAS微创优势,学习曲线短且医生易操作 [16][18] TCAR技术细节 - **EnRoute系统核心机制**: - 临时血流逆转使血液从脑部向心脏反向流动,配合200μ滤网捕获栓塞碎屑 [10][18] - 支架系统平衡斑块覆盖与解剖顺应性,适用于高风险和标准风险患者 [13] - **产品组件**: - 包含神经保护系统、支架系统等4种一次性组件,57cm输送系统简化操作 [16][18][21] - 动态流量控制器调节反向血流,静脉回流护套完成血液回输循环 [18] 公司及市场数据 - **Silk Road Medical**: - 2007年成立,专注中风预防器械,2023年完成超2.5万例TCAR手术,累计超10万例 [20] - 2023年收入1.771亿美元,同比增长28%(+3850万美元) [20] - **行业格局**: - 全球龙头包括美敦力、雅培等,中国上市企业含微创医疗、心脉医疗等22家 [22] - 2023年中国创新器械涉及心擎医疗、北芯生命等介入技术企业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