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stAGI企业级AI解决方案
搜索文档
两个华为离职员工,今天IPO了,开盘暴涨116%
36氪· 2025-10-28 13:26
上市概况与市场表现 - 公司于10月27日在港交所主板上市,发售价为每股26.66港元,募资金额6.098亿港元 [1] - 本次上市获得7569.83倍超额认购,成为港股主板历史上的"超购王" [1] - 上市首日股价表现强劲,开盘后上涨116.62%,股价达每股57.75港元,市值升至188.63亿港元 [1] - 公司遵循港股第18C章规则上市,该章程主要针对处于初创期或成长期的硬科技企业 [7] 公司业务与产品演变 - 公司成立于2018年,早期业务聚焦于"数据中台"类产品,提供FastData企业级数据智能解决方案 [3] - 2023年末推出FastAGI企业级AI解决方案,基于自研大模型平台为企业提供智能决策与自动化运营服务 [3] - 业务结构发生显著转变,FastAGI解决方案营收占比从2022年的0%快速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55.3%,成为主要营收来源 [3][11] - 公司拥有两大技术基础设施:FastData Foil数据融合平台和Deepexi企业级大模型平台,支持AI应用的规模化商业部署 [15] 财务表现与盈利能力 - 营收呈现高速增长态势,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营收分别为1.00亿元、1.29亿元、2.43亿元、1.32亿元,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同比增速分别为88.3%和118.4% [8][11] - 公司仍处于亏损状态,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亏损额分别为6.55亿元、5.03亿元、12.55亿元和3.08亿元,但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同比收窄51.4% [11] - 盈利能力显著改善,整体毛利率从2022年的29.4%快速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55.0%,主要得益于FastAGI解决方案毛利率从12.8%提升至55.2% [12][13] - 研发开支占营收比重从2022年的93.7%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44.1%,显示运营效率提升 [11] 市场地位与竞争格局 - 在中国企业级AI应用解决方案市场,公司2024年整体市场份额为0.6% [4][8] - 在企业级大模型AI应用细分市场(占整体市场15%),公司2024年收入排名第五,市场份额为4.2%,预计2025年将增长至4.4% [4] - 行业竞争激烈,参与者超过200家,前五名份额合计超30%,头部企业年收入均超10亿元 [8] - 公司与港股上市公司第四范式业务类似,但2024年公司毛利率为51.9%,高于第四范式的42.67%,不过第四范式营收规模为公司21倍多 [13] 客户与供应商分析 - 客户群体分布于消费零售、制造、医疗、交通等领域,知名客户包括中国石油、中国石化、深蓝汽车、上汽通用五菱等 [5] - 客户集中度呈下降趋势,前五大客户销售额占比从2022年的43.3%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31.7% [18][24] - 长安汽车(客户A)是重要客户,连续三年位列前五大客户,2022年对其销售额为2094.6万元,占总营收20.8% [18][19] - 采购主要集中于现场部署服务、数据标注、解决方案测试、软硬件和云资源,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占比在33.7%至43.3%之间 [25][30] 研发与知识产权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研发团队拥有147名成员,占员工总数40.5%,较2022年底的238人有所减少,主要因FastData团队调整 [17] - 公司拥有43项已注册专利,主要集中于数据治理、分布式计算、实时数据处理及AI模型管理等领域,另有41项专利正在申请中 [17] 融资历史与股权结构 - 上市前完成10轮融资与1次股权转让,2022年B2轮融资后估值为9.35亿美元 [31][32] - 股东阵容包括高瓴资本(通过珠海智科持股约6.61%)、五源资本(持股5.9%)、IDG资本(通过Pleasure Focus持股4.83%)等知名机构 [33] - 创始人赵杰辉是公司实际控制人,上市后拥有32.10%的投票权,其拥有华为和阿里云的资深技术与管理背景 [34][35] 资金用途与未来战略 - 募集资金计划40%用于提升研发能力,30%用于扩大销售网络,15%用于海外业务扩张,5%用于潜在的投资和并购机会 [7] - 公司旨在通过提供一站式企业级大模型解决方案,整合模型开发、数据平台和算力优化服务,帮助客户实现大模型业务落地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