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Hybrid vehicles
icon
搜索文档
GlobalData (DATA) Update / Briefing Transcript
2025-07-17 17:00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亚太地区(除中国)汽车行业 - **公司**:GlobalData、Hyundai、Kia、GM Korea、BYD、Sherry、Geely、Renault Korea、Toyota、Daihassu、Mazda、Suzuki、WinFast、Tata、Mahindra、Maruti Suzuki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亚太地区汽车市场整体情况** - 亚太地区(含中国)预计有3%的适度增长,主要由中国和印度的扩张驱动;亚太地区(不含中国)今年生产与去年持平,日本无增长,韩国和东盟下降[4] 2. **美国关税影响** - 美国新关税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影响最大,其次是日本和韩国,尤其明年影响更明显,去年日本和韩国占美国汽车销售的17%[6] - **日本**:预计日本产汽车销量较美国关税前预测下降17 - 18%;2025 - 2028年生产累计影响约110万辆,此前预测每年约810万辆,未来三年预计每年770万辆;影响分直接(出口关税增加)和间接(影响经济和可支配收入)两方面[6][7][8] - **韩国**:一半出口到美国,现代和起亚受影响大;现代能更好缓冲影响,其新工厂今年新增约30万辆产能,潜在可提升至40 - 50万辆;起亚受影响大,计划将部分出口转向加拿大和欧洲;2025 - 2028年生产和出口累计影响约每年20 - 30万辆,出口减少约100万辆;4 - 5月出口已下降16%,今年预计下降9%,明年预计下降13%;美国市场韩国产汽车销量去年接近140万辆,今年预计下降约8%,明年可能高达20%;今年生产预计下降6%,明年预计下降7%[8][10][11][16] 3. **各国家市场情况** - **日本**:今年前四个月销售增长13%,此前受供应问题和生产中断影响;长期受人口老龄化和成熟市场影响,需求和销售将下降;出口目前未受关税影响,但中长期面临全球市场向电动化和BEV转型挑战;今年4月生产增长8%,但受出口影响后期将下降[19][20][22] - **韩国**:市场有韧性,混合动力汽车销售旺盛,BEV销售开始反弹;政府提供消费税减免和报废激励政策;但美国高关税影响经济和市场,出口面临风险[14][15] - **印度**:市场仍在扩张,得益于SUV高需求、低利率和农业收入增加;政治紧张局势缓解,无美国关税直接影响;但存在高库存、政府预算赤字等问题;今年预计生产约600万辆轻型汽车,出口占比14 - 15%,主要运往中东[23][24][26][28][29] - **东南亚市场** - **泰国**:市场自去年以来疲软,主要因经济恶化、信贷缺乏(不良贷款和违约率高);今年销售预计约55万辆,为2009年2月以来最弱;政治不稳定,缺乏政策刺激;农业产出低影响皮卡需求,旅游业下滑;中国品牌销售增加和生产扩张影响未来出口;今年生产预计略低于140万辆[29][30][31][32][33][40] - **印度尼西亚**:信贷收紧影响车辆可负担性,国内经济疲软,车辆价格涨幅高于收入;生产依赖国内市场,市场未从疫情中完全恢复;领导层变更影响消费者和企业信心[33][34] - **马来西亚**:过去三年市场强劲,因政府税收减免和激励政策;今年激励政策到期,市场增速将放缓;融资期限延长至九年,影响长期市场替换周期[35][36][37] - **越南**:销售旺盛,得益于VinFast的政府支持、大幅降价和激励措施;但大量销售流向政府和自身车队,存在可持续性风险;经济表现良好,与美国达成20%的关税协议[37][38] 4. **电动化情况** - 今年BEV销售在去年放缓后有所反弹,全球BEV销售放缓部分因充电基础设施问题和电池价格未下降;混合动力汽车销售在多数市场旺盛,有利于日本制造商;印度BEV今年扩张最快,明年起Maruti Suzuki新BEV将产生显著影响;东盟和日本混合动力汽车占比高,泰国等地区BEV份额增长快于日本;韩国制造商短期内缩减BEV投资,但长期BEV将增长,到本世纪末电动化车辆占比将达80%[42][43][44][45][46][47]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会议结束后将分享幻灯片和会议记录,并进行投票收集反馈[2] - GM Korea受美国关税影响大,90%出口到美国,占其韩国生产的85%,且难以转移生产[12] - 印度市场批发和零售数据差距扩大需关注[28] - 马来西亚税收结构计算变更推迟到明年1月,可能导致今年第四季度销售提前拉动[36]
Top 2 Alternatives To Tesla After The Musk-Trump Breakup
Benzinga· 2025-06-07 01:20
特斯拉股价与市场表现 - 特斯拉股价因特朗普与马斯克的公开争执单日下跌14%,年内累计跌幅达25%,但近三个月反弹11% [1][2] - 德国市场份额同比下滑36%,自动驾驶致死事故报道及马斯克政治活动加剧股价压力 [2] - 摩根大通分析师预测若美国取消电动车税收抵免,特斯拉可能面临20亿美元损失,并给出卖出评级 [8] 电动车行业挑战 - 2024年全球电动车销量占比达20%,但补贴退坡、充电设施不足、油价下跌及关税导致的涨价抑制需求 [3] - 2025年KraneShares电动车ETF仅上涨2%,过去三年累计下跌15% [4] - 中国成为亮点,2024年电动车销量同比增长40%,占全球三分之二份额(2021年为50%) [5] 主要电动车企业动态 比亚迪 - 年内股价上涨53%,近一个月涨幅6%,通过降价22款车型策略维持竞争力 [10] - 麦格理和Erste Group维持买入评级,市场关注其未来进入美国市场的潜力 [11] Rivian - 过去三个月股价上涨23%,与亚马逊的配送车合作及大众58亿美元软件协议推动一季度净收入167亿美元 [12][13] - 低成本R2车型(4.5万美元)推动连续两季度毛利为正,但2025年交付量预期下调至4-4.6万辆(2024年为5.1万辆) [12][13] - Exane BNP Paribas给出20美元目标价,较当前股价潜在涨幅超40% [14] 政策与市场展望 - 行业依赖补贴、激励政策及贸易政策支持,中国车企面临全球保护主义挑战 [6] - 美国"Big Beautiful Bill"法案拟削减2022年通胀削减法案中的电动车税收优惠,可能冲击特斯拉等企业 [7]
摩根大通:汽车行业现状
摩根· 2025-06-04 09:5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32 条款汽车行业关税不受国际贸易委员会裁决影响,行业格局上租赁 > 供应商 > 原始设备制造商,供应商在估值上具有吸引力 [1] - 相关立法威胁特斯拉约 52% 的利润,预计其盈利预测将再次大幅下调 [1] - 特斯拉股价与基本面恶化脱节,负面盈利预测调整并非新鲜事 [1] - 中国电动汽车价格战和中国汽车制造商崛起,是相比原始设备制造商更看好供应商的关税相关原因之一,众多纯电动汽车车型、无处不在的机器人和普及的自动驾驶使特斯拉不再特别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宏观更新 - 第一年行业成本约 590 亿美元(约占美国平均交易价格的 8.2%),由汽车制造商、经销商和消费者共同承担,基本情景下新车价格约上涨 4.1%,美国轻型车季节性调整年化销售率下降 4.1% [3] - 汽车制造商处境最差,无法完全转嫁直接关税成本,需求破坏导致的经营杠杆下降幅度大于供应商 [3] - 供应商处境较好,但股价受影响程度超过原始设备制造商,行政命令显著有利于供应商,其营运资金具有反周期性,而原始设备制造商具有顺周期性 [3] - 汽车租赁行业处境最佳,核心业务面临的逆风被较高残值带来的较低折旧所抵消 [3] - 近期及待实施的立法威胁特斯拉 52% 的息税前利润,包括 2025 年底取消 7500 美元联邦税收抵免(约占特斯拉 2024 年息税前利润的 19%)和禁止加州空气资源委员会零排放车辆信用交易计划(约占特斯拉 2024 年息税前利润的 33%) [3] - 特斯拉股价与日益恶化的基本面完全脱节,负面盈利预测调整并非新鲜事 [3] - 中国电动汽车价格战和中国汽车制造商崛起,是相比原始设备制造商更看好供应商的关税相关原因之一,众多纯电动汽车车型、无处不在的机器人和普及的自动驾驶使特斯拉不再特别 [3] 全球轻型车季节性调整年化销售率 - 展示了 2018 - 2025 年不同地区的全球轻型车季节性调整年化销售率及销售数据 [5] - 呈现了 2018 - 2025 年不同地区的全球轻型车季节性调整年化销售率同比变化情况 [7] 金砖国家市场季节性调整年化销售率趋势 - 展示了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的轻型车季节性调整年化销售率趋势 [9][10][11][12][14] 北美行业展望 - 涉及美国轻型车报废率、平均车龄、密歇根大学车辆购买条件指数和消费者信心指数等数据 [20][21][23] - 展示了美国轻型车季节性调整年化销售率零售/车队组合情况 [28][29] - 呈现了美国轻型车季节性调整年化销售率和销售密度数据 [31] - 分析了 4 月和年初至今各汽车品牌的市场份额变化趋势 [34][35][36][37] - 展示了美国按细分市场的销售情况,包括轻型卡车、乘用车、电动汽车等的占比 [40][41][42] - 分析了美国经销商库存情况,包括按原始设备制造商的库存和供应天数数据 [44][45][47] - 展示了美国零售激励措施情况,包括月度促销成本、同比和环比变化等 [53][57][58][59] - 指出美国零售平均交易价格 4 月同比上涨 1.5%,高于 3 月的 1.4% [65] - 展示了汽车关键大宗商品价格数据,包括热轧钢、冷轧钢、铝等的价格及同比、环比变化 [67] - 呈现了加权大宗商品指数同比变化情况 [68] - 展示了美国二手车价格数据,包括曼海姆指数和全国汽车经销商协会指数及同比变化 [72][74] 西欧季节性调整年化销售率 - 展示了 2023 - 2025 年西欧不同国家的季节性调整年化销售率数据 [75] - 呈现了 2023 - 2025 年西欧不同国家的季节性调整年化销售率同比变化情况 [77] 全球轻型车生产预测 - 给出了 2021 - 2026 年不同地区的全球轻型车生产预测,包括同比和环比变化 [79] - 展示了北美和欧洲各汽车制造商的生产预测同比变化情况 [81] - 分析了北美关键卡车平台的生产预测同比变化情况 [83] - 对比了 1 月中旬和当前全球轻型车生产的展望情况 [85][86][87] - 指出 2025 年第二季度全球轻型车生产预计同比下降 1.1%,全年预计同比下降 1.4%,2026 年全球生产预期下调至 8890 万辆,增长率为 0.8% [88] 按动力系统推进类型的轻型车生产预测 - 对比了 2024 年 5 月和 2025 年 5 月全球按动力系统推进类型的轻型车生产预测,包括电动、燃料电池、混合动力等类型的产量和渗透率 [89] - 对比了 2024 年 5 月和 2025 年 5 月北美按动力系统推进类型的轻型车生产预测,包括电动、燃料电池、混合动力等类型的产量和渗透率 [91][92][93]
【行业深度】洞察2025:中国混合动力汽车行业竞争格局及市场份额(附市场集中度、企业竞争力等)
前瞻网· 2025-05-05 11:13
中国混合动力汽车行业区域竞争格局 - 混合动力汽车代表性企业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 [1] - 外资车企在华布局集中在北京和上海 造车新势力在北京、上海、广东均有分布 [1] - 内陆地区有少量混合动力造车企业 如重庆的长安汽车、安徽的奇瑞汽车、广西的上汽通用五菱 [1] - 行业在一线城市和发达地区发展较有活力 [1] 中国混合动力汽车细分市场竞争格局-油电混合动力车 - 日系车型占据主要市场份额 [3] - 2024年8月凯美瑞销量接近1.14万辆 赛那销量接近0.81万辆 [3] 中国混合动力汽车细分市场竞争格局-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 2024年比亚迪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量遥遥领先约190万辆 [4] - 其他品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量均低于15万辆 [4] 中国混合动力汽车细分市场竞争格局-增程式电动车 - 2024年理想增程式电动车销量49万辆 AITO问界销量36万辆 [8] - 其余品牌增程式电动车销量相对较少 [8] 中国混合动力汽车行业竞争状态总结 - 龙头企业先发优势明显 市场竞争激烈 [9] - 上游供应商主要是原材料和零部件企业 技术壁垒逐步消失 上游议价能力一般 [9] - 混合动力商用车不足1% 乘用车需求快速增长 下游议价能力较强 [9] - 行业技术密集型 市场准入限制严格 潜在进入者威胁较低 [9] - 混合动力技术最可能普及 替代品威胁较低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