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Light vehicles
icon
搜索文档
GlobalData (DATA) Update / Briefing Transcript
2025-07-17 17:00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亚太地区(除中国)汽车行业 - **公司**:GlobalData、Hyundai、Kia、GM Korea、BYD、Sherry、Geely、Renault Korea、Toyota、Daihassu、Mazda、Suzuki、WinFast、Tata、Mahindra、Maruti Suzuki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亚太地区汽车市场整体情况** - 亚太地区(含中国)预计有3%的适度增长,主要由中国和印度的扩张驱动;亚太地区(不含中国)今年生产与去年持平,日本无增长,韩国和东盟下降[4] 2. **美国关税影响** - 美国新关税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影响最大,其次是日本和韩国,尤其明年影响更明显,去年日本和韩国占美国汽车销售的17%[6] - **日本**:预计日本产汽车销量较美国关税前预测下降17 - 18%;2025 - 2028年生产累计影响约110万辆,此前预测每年约810万辆,未来三年预计每年770万辆;影响分直接(出口关税增加)和间接(影响经济和可支配收入)两方面[6][7][8] - **韩国**:一半出口到美国,现代和起亚受影响大;现代能更好缓冲影响,其新工厂今年新增约30万辆产能,潜在可提升至40 - 50万辆;起亚受影响大,计划将部分出口转向加拿大和欧洲;2025 - 2028年生产和出口累计影响约每年20 - 30万辆,出口减少约100万辆;4 - 5月出口已下降16%,今年预计下降9%,明年预计下降13%;美国市场韩国产汽车销量去年接近140万辆,今年预计下降约8%,明年可能高达20%;今年生产预计下降6%,明年预计下降7%[8][10][11][16] 3. **各国家市场情况** - **日本**:今年前四个月销售增长13%,此前受供应问题和生产中断影响;长期受人口老龄化和成熟市场影响,需求和销售将下降;出口目前未受关税影响,但中长期面临全球市场向电动化和BEV转型挑战;今年4月生产增长8%,但受出口影响后期将下降[19][20][22] - **韩国**:市场有韧性,混合动力汽车销售旺盛,BEV销售开始反弹;政府提供消费税减免和报废激励政策;但美国高关税影响经济和市场,出口面临风险[14][15] - **印度**:市场仍在扩张,得益于SUV高需求、低利率和农业收入增加;政治紧张局势缓解,无美国关税直接影响;但存在高库存、政府预算赤字等问题;今年预计生产约600万辆轻型汽车,出口占比14 - 15%,主要运往中东[23][24][26][28][29] - **东南亚市场** - **泰国**:市场自去年以来疲软,主要因经济恶化、信贷缺乏(不良贷款和违约率高);今年销售预计约55万辆,为2009年2月以来最弱;政治不稳定,缺乏政策刺激;农业产出低影响皮卡需求,旅游业下滑;中国品牌销售增加和生产扩张影响未来出口;今年生产预计略低于140万辆[29][30][31][32][33][40] - **印度尼西亚**:信贷收紧影响车辆可负担性,国内经济疲软,车辆价格涨幅高于收入;生产依赖国内市场,市场未从疫情中完全恢复;领导层变更影响消费者和企业信心[33][34] - **马来西亚**:过去三年市场强劲,因政府税收减免和激励政策;今年激励政策到期,市场增速将放缓;融资期限延长至九年,影响长期市场替换周期[35][36][37] - **越南**:销售旺盛,得益于VinFast的政府支持、大幅降价和激励措施;但大量销售流向政府和自身车队,存在可持续性风险;经济表现良好,与美国达成20%的关税协议[37][38] 4. **电动化情况** - 今年BEV销售在去年放缓后有所反弹,全球BEV销售放缓部分因充电基础设施问题和电池价格未下降;混合动力汽车销售在多数市场旺盛,有利于日本制造商;印度BEV今年扩张最快,明年起Maruti Suzuki新BEV将产生显著影响;东盟和日本混合动力汽车占比高,泰国等地区BEV份额增长快于日本;韩国制造商短期内缩减BEV投资,但长期BEV将增长,到本世纪末电动化车辆占比将达80%[42][43][44][45][46][47]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会议结束后将分享幻灯片和会议记录,并进行投票收集反馈[2] - GM Korea受美国关税影响大,90%出口到美国,占其韩国生产的85%,且难以转移生产[12] - 印度市场批发和零售数据差距扩大需关注[28] - 马来西亚税收结构计算变更推迟到明年1月,可能导致今年第四季度销售提前拉动[36]
中国轻型车排放标准: 从借鉴到创新的绿色进阶之路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5-07 16:37
我国轻型车排放标准发展历程 - 2000年实施第一阶段排放标准,全面参照欧盟模式,采用ECE15+EUDC驾驶循环测试,排放采样时间1180秒,汽油车一氧化碳等污染物排放量降幅超80% [2][3][4] - 第一阶段推动行业技术变革:淘汰化油器改用燃油喷射技术,加装三效催化器(铂/铑/钯),推广无铅汽油,安装活性碳罐燃油蒸发控制系统 [4] - 2005年第二阶段限值加严,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限值降至第一阶段50%,主要通过优化空燃比控制和高效率催化剂实现 [5] 技术突破与标准升级 - 2008年第三阶段取消40秒热机怠速不采样规定,要求冷启动即刻测试,采用紧密耦合催化器(提高载体孔密度/贵金属含量),新增-7℃低温冷启动测试(限值15g/km CO和1.8g/km HC) [6] - 第三阶段首次引入车载排放监控系统(OBD),实时监测催化转换器效率等故障 [6] - 第五阶段将排放达标寿命期从8万公里提升至16万公里 [7] 国六标准的自主创新 - 2016年第六阶段不再参照欧盟,基于中国实际需求构建体系,实现七大创新:燃料中立原则、WLTC测试循环替代NEDC、新增RDE实际道路测试、修订蒸发测试规程等 [8][9] - 国六a/b分阶段实施:国六b限值严于欧盟同期标准,要求三元催化器载体目数达600目以上,缸内直喷汽油机必须配备颗粒捕集器(GPF) [10] - RDE测试覆盖-7℃~40℃环境温度及2400米海拔,要求市区/市郊/高速路段各测16公里 [11] 排放控制技术演进 - 燃油蒸发控制强化:昼间实验时间从24小时延长至48小时,限值从2g降至0.7g,要求增大碳罐容积并优化活性炭性能 [12] - OBD系统升级为COBD框架,新增燃油蒸发系统小孔泄露诊断(1mm/0.5mm)及IUPR率监测频率要求 [12] - 技术发展路径:从化油器→电控三效催化器(200-300目→600目),扩展到颗粒物质量/数量联合控制,GPF成为直喷汽油车标配 [13] 未来发展方向 - 第七阶段标准将引入CO₂排放控制,实现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协同管控 [13]
Prediction: Trump's Tariffs Would Cause These Stocks to Be Big Losers in 2025
The Motley Fool· 2025-02-26 17:49
特朗普关税政策 - 特朗普对从中国进口商品征收10%关税 计划对所有美国贸易伙伴实施对等关税 还打算对铝、钢、汽车、药品和电脑芯片等进口商品征收25%关税 对加拿大和墨西哥的25%关税虽暂时推迟但会推进 [2] 受影响公司 通用汽车(General Motors) - 股价年初至今两位数下跌 尽管1月公布的第四季度业绩好于预期 [3] - 向美国出口的墨西哥产轻型汽车比其他汽车制造商多 12%资产在墨西哥 且在加拿大和中国有主要工厂及合资企业 [4] - 首席执行官称正采取措施减轻关税短期影响 但预计该汽车股将因特朗普关税举措成为大输家 [5] 联想集团(Lenovo Group) - 是全球最大个人电脑制造商 今年股价已上涨超30% 但因其为中国公司 未来前景可能不佳 [6] - 约34%总收入来自北美 大部分可能来自美国 11个制造地中有4个在中国、2个在墨西哥 特朗普关税可能造成冲击 [7][8] - 特朗普曾承诺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60%更高关税 若实施对联想业务影响可能更糟 但联想首席执行官认为关税对公司影响不大 [9][10] 麦格纳国际(Magna International) - 今年已让投资者失望 股价年初至今下跌约8% 过去12个月暴跌约30% 预计2025年因特朗普关税情况会更糟 [12] - 在2024年第三季度更新中强调“贸易保护主义加剧”是风险因素 作为多家汽车制造商的主要供应商 汽车巨头受关税影响也会波及麦格纳 [13] 不确定性 - 预测这三家公司因特朗普关税在2025年成为大输家的前提是关税持续实施 但该假设可能错误 [14] - 若经济学家预测关税导致通胀上升正确 特朗普政府可能改变贸易保护主义策略 此前已推迟对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关税 很多关税可能是暂时的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