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PTC(价格成交额相关性)指标
icon
搜索文档
技术指标在中国“Alpha”远超美国,尤其在小盘股
华尔街见闻· 2025-09-05 11:33
技术指标在中国A股市场的有效性 - 基于价格和成交量动态的技术指标在中国A股市场展现出惊人的有效性 其产生的超额收益在回报幅度和有效广度上均显著超越成熟的美国市场[1] - 技术指标分为五大类别:动量、波动率、日内形态、成交量和量价结合[1] 技术指标分类及表现 - 动量类指标中 SLOPE指标实现31%的年化多空回报 风险调整后收益为1.4[4][5] - 波动率类指标中 NATR指标15年累计收益率达300% 年化回报为20%[6] - 日内形态类指标中 KSFT因子以39%的年化多空回报率独占鳌头 风险调整后收益达1.7[3][8] - 成交量类指标中 VMA年化多空回报为16% 其中2010年收益高达34% 2016年为30% 2019年为29%[10][11] - 价量互动类指标中 PTC因子实现27%的年化多空回报 风险调整后收益高达1.7 最大回撤仅为-15%[17] 小盘股溢价现象 - 技术指标的有效性在小盘股中被显著放大 KSFT因子在中证2000指数中的年化回报接近50% 远高于在中证300中的33%[3] - PTC因子在小盘股中的风险调整后收益达到惊人的3.6 而大盘股中仅为1.2[18] - 做空小盘股组合能够产生显著回报 表明技术指标在识别被高估或存在投机泡沫的小市值股票方面尤为有效[15] 中美市场对比 - 在美国市场 表现最好的KSFT因子年化回报仅在7%-15%之间 风险调整后回报介于0.3-0.9[19] - PTC指标在美国市场的年化回报仅为7%-9%[19] - 在中国市场 五大类指标中均有多个信号能产生超额收益 而在美国市场 NATR和VMA等指标甚至产生负回报[20] 市场结构性差异 - 中国市场更高的散户参与度和极高换手率(A股小市值股票年化换手率可达1900%以上 而美股仅为200-400%)放大了技术指标的有效性[21] - 美国市场更为机构化 价格发现效率更高 技术信号的套利空间更小[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