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aS平台及定制服务

搜索文档
蚂蚁、美团、小米都投过的独角兽,要去IPO了
搜狐财经· 2025-08-08 12:24
公司发展历程与业务模式 - 公司创始人林喆于1996年创立广东川田科技 推出中国首款民营POS机 价格仅为进口设备的十分之一[1] - 2013年成立上海我有信息科技公司 推出"我有外卖"O2O智能硬件系统 2016年正式更名为商米科技并推出首款智能POS机V1[2] - 公司三年内实现全球收入突破1亿美元 产品销往100个国家和地区 海外出货量占比近一半[2] - 2018年公司转型支付端口 发布首款支持金融级别的人脸支付收银产品 并与支付宝达成合作[2] - 公司采用智能设备销售和PaaS平台及定制服务两大业务板块 智能设备销售占比高达98%[7][10] 市场地位与合作伙伴 - 按2024年收入计 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安卓端BIoT解决方案提供商 市场份额超过10%[4] - 公司端到端BIoT解决方案已服务全球约6.1万个商业合作伙伴[4] - 与支付宝、美团、小米等巨头建立深度合作关系 蚂蚁集团持股37.56% 美团持股11.29% 小米持股10.72%[6] 融资历程与股权结构 - 2014年完成天使轮融资(暴龙投资)和A轮融资(小米科技、深创投等联合注资8000万元人民币)[6] - 2015年完成B轮融资(小米科技、深创投、美团联合投资2亿元人民币)和B+轮融资(微店追加1亿元投资)[6] - 2017年完成C轮融资(中民投与光速中国联合投资) 2019年完成D轮融资(蚂蚁科技领投 农银国际参与 投资总额达数亿元人民币)[6] - 采用同股不同权架构 林喆持有100%的A类股和15.78%的B类普通股 拥有79.04%的投票权[6] 财务表现与经营数据 - 营收从2022年34.04亿元下滑至2023年30.71亿元 2024年回升至34.56亿元 三年净增长仅约5200万元[9] - 净利润分别为2022年1.60亿元、2023年1.01亿元和2024年1.81亿元 综合毛利率分别为28.1%、26.7%和28.9%[9] - 智能设备销售收入从2022年33.89亿元降至2023年30.08亿元 其中智能移动设备收入从2022年9.94亿元大幅下滑至2023年6.60亿元[10][11] - 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波动较大 2022年42.3%、2023年28.8%、2024年41.1% 客户数量从2022年2506名持续下降至2024年2262名[13] 产品结构与市场风险 - 智能台式设备收入从2022年12.83亿元降至2023年9.54亿元和2024年9.59亿元[12] - 智能金融设备收入持续增长 从2022年8.63亿元增至2023年12.23亿元和2024年14.64亿元[12] - PaaS平台及定制服务收入占比极低 2023年仅6275万元(占比2%)2024年降至1838万元(占比0.5%)[12] - 业务高度依赖智能设备销售 存在收入结构单一性隐患[10][13] 上市计划与资金用途 - 公司曾于2021年6月申请A股科创板上市 2022年3月撤回申请 现转战港股[1] - 拟将募集资金用于BIoT软硬件解决方案研发、加强供应链及生产运营、实施全球市场扩张计划以及营运资金[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