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Paxlovid(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
icon
搜索文档
医药健康新十年,为什么以美团为起点?
远川研究所· 2025-09-26 20:16
文章核心观点 - 互联网医疗行业经过二十五年发展,已从单纯的线上问诊买药,演进至深度融合本地生活服务、提升医疗资源可及性与普惠性的新阶段 [10][12][13] - 以美团为代表的平台通过优化药品供应链、拓展服务场景、建立信任机制,在应对公共卫生事件和满足日常健康需求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7][35][72] - 行业未来的突破点在于利用技术更好地解决医疗资源均等化和易得性问题,构建覆盖“检、医、药、院、养”的完整生态 [13][44][72] 互联网医疗行业发展历程 - 中国互联网医疗行业以2000年丁香园上线为开端,至今已发展二十五年 [10] - 2015年国务院规划纲要推动医疗服务模式信息化转型,线上化进程全面加速 [16][17] - 行业特殊性导致产业环节冗长割裂,用户利益与产业诉求难以平衡,线上化挑战重重 [11] - 2025年,外卖买药、线上问诊、医保支付已成为日常,服务范围扩展至体重、睡眠、近视管理等更广泛的健康领域 [12] 美团在药品供应与配送上的创新 - 新冠感染高峰期,美团通过员工驻守经销商仓库、自行搬运、空运发货等方式,将药品上架时间从3-4天缩短至最快8小时 [4][5][6][7] - 此举措保障了超10万用户获得Paxlovid,并以2300元出厂价稳定供应,应对了黄牛炒至数万元及假药横行的问题 [2][3][7] - 在2022年上海静默期间,美团“应急帮手”功能为特殊群体提供送药服务,一个月内处理超十万次需求 [29] - “小黄灯计划”启动时业内仅2000家24小时药店,至去年已超过1.5万家 [31] - 目前超过3亿人使用美团买药,实现“随时随地买到药”的日常体验 [34] 线上问诊与医生资源分配 - 在线问诊打破了区域对医生资源的限制,促进了医生多点执业,实现了医疗资源的重新分配和普惠 [23][24] - 美团平台拥有超过1.5万名来自全国三甲医院的医生,每年接待超千万名线上患者,包括跨越一万公里的国际问诊案例 [19][20][25] - 中国公立医院人事制度在2017年《“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后开始去编制改革,但区域差异仍大 [21][22] 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供应链能力 - 在甲流感染潮中,北京、上海、广州的甲流用药需求一周内分别上涨近50%、200%与250% [36] - 美团紧急联系上游供应商调货,帮助药店建立应对订单波动能力,通过快速补货和精准提升城市蜂窝覆盖,带动相关品牌销量同比增长超8倍 [38][39] - 越来越多的品牌将线上配额倾斜给美团,包括疫情期间的辉瑞、芬必得、美林以及甲流时的玛巴洛沙韦和奥司他韦 [40] 消费医疗的拓展与信任建立 - 平台价值的建立打开了消费医疗的想象空间,2024年国内医美消费人数与客单价同比分别增减十个百分点 [45] - 针对医美行业乱象,美团推出“放心美”服务,为2000余家机构铺设超4000套AIoT验真设备,覆盖全国100座城市 [47] - 在口腔种植牙领域,推出行业首个“服务+保险”交易模式,提供三重保障,上线不足两月成交近两万单 [48] - 通过将标准和保障嵌入消费场景,帮助用户建立长期信任,商家规范经营 [50][51] 医保支付与普惠服务 - 美团是首批接入医保支付的平台之一,打通了线上买药的最后一公里 [62] - 深圳坪山某医保定点药店开通线上医保结算后,线上日均订单环比增长20倍,其中医保订单占比20% [64] - 美团承诺在进口药关税威胁下不涨价,并成为首家对药品、保健品进行大面积空运的医药电商平台 [59] 数据应用与微创新 - 美团买药健康指数基于用户搜索、咨询、购药行为数据,可反映5种常见疾病趋势,并与中疾控及多地疾控中心合作,成为公共医疗服务的补充 [66][67] - 为保障GLP-1等对温度敏感药物的药效,投入数倍于行业的成本,采用特殊保温材料结合空运,确保运输过程恒温,包装盒显示温度 [68][69] - 这些微创新源于对用户具体需求的响应,如糖尿病患者对药品温度的关切 [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