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互联网+医疗
icon
搜索文档
从治疗到“智”疗 解码河南数智健康发展新图景
河南日报· 2025-08-16 08:33
科技浪潮奔涌,数智力量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融入卫生健康领域。"互联网+医疗""人工智能+医疗"迸发巨大 能量,催生众多医疗服务新模式。这不仅优化了医疗资源配置,也为患者带来了更优的就医体验。 河南的数智健康进展如何?数智技术带来了哪些就医新体验?近日,记者深入一线,探寻答案。 乡医坐诊有"智囊",基层诊疗更精准 8月13日上午9点,内黄县楚旺镇卫生院。全科医生韩志平正在诊室忙碌,堤上村村民卢海(化名)前来就 诊。 "就像坐诊时身边有位三甲医院的专家实时指导,特别踏实,感觉自己的诊疗水平明显提升。"韩志平这样形 容。 一次惊险经历让韩志平对系统更加信赖。去年深秋,一位70多岁的老人因手麻前来就诊。韩志平首先想到的 是脑血管病或颈椎病。然而,在问诊过程中,老人提到手麻伴随咽喉部不适,此时系统突然在电脑上弹出警 示:考虑心肌梗死可能。 韩志平立即联系卫生院心电图室检查,结果证实为急性心肌梗死。医护人员迅速为老人用药,并同步拨打120 急救电话。老人被及时转送至上级医院植入支架,成功转危为安。 "病情进展非常快,在120车上疼痛就加剧了。多亏智能助手提前预警,我们及时做了心电图并用上了药。"这 次经历让韩志平印象深刻。 ...
《医疗广告认定指南》为广告划红线 也为科普留空间
南方都市报· 2025-08-15 00:11
政策背景与行业痛点 - 互联网+医疗快速发展导致医疗广告、信息公示与健康科普形式趋同,监管难以有效区分[1] - 部分医疗机构因担忧合规风险主动减少必要信息发布,影响公众获取正规医疗信息渠道[1] - 违规机构利用边界模糊特征,通过短视频平台"专家讲解"和社交媒体病例分享等形式变相宣传医疗机构或疗法[1] 政策核心内容 - 首次系统性厘清医疗广告与医疗信息、健康科普的界限[2] - 严格限定医疗广告发布主体仅为依法设立的医疗机构,从源头遏制非正规机构误导公众[2] - 明确信息公示不构成广告的情形:机构在自身场所或官方平台发布基本信息且无主观推介行为[2] - 界定变相医疗广告特征:科普宣传中宣称诊疗技术优势或明示暗示疗效来推介具体医疗机构[2] 监管机制创新 - 建立市场监管部门与卫生健康、中医药部门的线索移送与情况通报制度性安排[3] - 明确分工:市场监管部门处置违法广告,卫生健康部门负责非广告类错误医疗信息的整改指导[3] - 通过协同监管打破部门壁垒形成治理合力,提升综合治理效能[3] 政策影响与行业意义 - 为监管部门提供明确执法依据,助力打击违法医疗广告[4] - 降低公众被违规广告误导风险,保障健康信息知情权[4] - 消除正规医疗机构合规困惑,有利于开展正常信息公示与科普活动[4] - 推动构建规范有序且充满活力的医疗信息生态,最终保障公众健康权益[4]
三部门发布《医疗广告认定指南》
经济日报· 2025-08-14 06:07
医疗广告监管新规 - 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医疗广告认定指南》,明确医疗广告发布主体仅限于依法设立的医疗机构,旨在防止违法广告误导群众[1] - 近年来"互联网+医疗"快速发展导致医疗广告与医疗信息、健康科普界限模糊,部分经营者假借科普名义发布虚假广告,虚构"名院""名医"吸引患者[1] 执法行动与成效 - 2025年上半年全国市场监管部门查处医疗广告违法案件1666件,罚没金额达1278万元[1] - 曝光3批次30起违法广告典型案例,涉及医疗美容、医疗器械等行业,形成震慑效应[1] 监管指南核心内容 - 严格限定医疗广告发布主体,禁止非医疗机构及个人发布医疗广告[2] - 明确区分医疗信息公示、健康科普与变相广告的具体情形,打击借科普名义的违法行为[2] - 建立市场监管部门与卫生健康、中医药部门的线索移送、联合执法机制,构建常态化会商机制[2] 政策配套措施 - 出台《医疗广告监管工作指南》后进一步制定《医疗广告认定指南》,提供更清晰的操作指引[1] - 地方市场监管部门与行业主管部门协同推进联合执法,强化医疗机构广告宣传规范[2]
杭州,又将诞生一个明星IPO
投中网· 2025-07-29 14:48
核心观点 - 浙大校友裘加林创立的微脉即将在港交所IPO,这是其继银江技术后打造的第二个上市公司 [4][7][9] - 公司通过连接医院、医生、患者及药企、保险等合作伙伴,提供线上+线下的全病程管理服务,覆盖治疗前到治疗后的整个健康管理过程 [4][8][11] - 中国全病程管理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614亿元增长至2030年3654亿元,复合年增长率34.6% [12] - 公司估值已达40亿元,获得包括元璟资本、IDG资本、经纬创投等多家知名机构投资 [3][15][16] 公司发展历程 - 创始人裘加林2009年以联合创始人身份带领银江技术成为首批创业板上市企业 [7] - 2015年抓住"互联网+医疗"机遇创立微脉,推出APP与公立医院合作 [7][8] - 2021年服务已覆盖30多个省份、2000多家医院,累计就诊超10亿人次 [8] - 2023年完成D+轮融资,估值达5.6亿美元(约40亿元) [16] 业务模式 - 设立157家医院专属全病程管理中心,配备360多名医疗助理提供线下服务 [11] - CareAI平台结合大语言模型提供线上健康管理,覆盖1000多种疾病方案 [11] - 与4700多家医院及医疗机构合作支付结算、病历调阅等基础服务 [11] - 收入主要来自全病程管理服务(占比73%)、医疗健康产品销售和保险经纪服务 [12]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5.12亿元、6.28亿元和6.53亿元 [12] - 同期净亏损分别为4.14亿元、1.5亿元和1.93亿元,经调整后净亏损收窄至0.3亿元(2024年) [12] 资本运作 - 获得元璟资本、IDG资本、经纬创投等连续多轮投资 [15] - 2020年获得BV百度风投等机构投资 [16] - 2025年与信银签订600万美元可换股承兑票据协议 [17]
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辉煌60载 魅力新西藏)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21 06:22
医疗援藏成效 - 那曲市人民医院通过援藏医疗队支持建成5个医疗救治中心,包括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住院分娩转出率从超10%降至今年上半年仅3例转出 [1] - 援藏医疗专家带来孕妇糖耐量检查、泌尿系统疾病诊断等成熟技术,并通过"师带徒"模式培养本地骨干,如3名妇产科医生已能熟练处理黑尔普综合征病例 [1] - 辽宁省7批援藏医疗队累计选派131人次,培育本土骨干225人,实现293项新技术突破和多例疑难手术成功 [4] 远程医疗发展 - 那曲市人民医院2022年建成远程会诊系统,累计完成83例上下级会诊,覆盖尼玛县、双湖县等偏远地区患者 [3] - 妇产科搭建"妇幼云端"小程序,提供产检预约、孕期管理等服务,提升孕产妇管理效率 [3] 医疗队伍建设 - 援藏医生王艳龙为保障科室梯队建设和技术落地效果,主动延长援藏任期 [2] - 通过"组团式"援藏模式,形成"带不走的医疗队",实现从"病有所医"到"病有良医"的转变 [4]
九安医疗收盘上涨2.71%,滚动市盈率10.82倍,总市值182.63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5-13 12:28
股价与估值 - 5月12日收盘价为38.6元,涨幅2.71%,总市值182.63亿元 [1] - 滚动市盈率PE为10.82倍,静态PE为10.94倍,市净率0.85倍 [1][2] - 行业平均PE为49.84倍,静态PE为45.68倍,市净率4.61倍,行业中值PE为36.59倍 [1][2] - 在医疗器械行业中,公司PE排名第32位 [1] 机构持仓 - 截至2025年一季报,共有36家机构持仓,包括32家基金、3家其他机构、1家社保 [1] - 合计持股17452.56万股,持股市值73.37亿元 [1] 业务概况 - 公司专注于家用医疗器械研发、生产及销售,以及云平台系统及服务 [1] - 逐步转型为互联网+医疗解决方案提供商 [1] - 主要产品包括Health系列产品、非自主品牌产品、传统硬件产品、互联网医疗产品及服务、新零售业务 [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报营业收入5.07亿元,同比下降33.49% [1] - 净利润2.66亿元,同比增长7.62% [1] - 销售毛利率为70.46% [1] 行业对比 - 行业总市值平均为105.51亿元,中值为46.93亿元 [2] - 同行业可比公司中,天益医疗PE(TTM)为-1742.06倍,澳华内镜PE(TTM)为-602.36倍,诺唯赞PE(TTM)为-409.62倍 [2] - 华大智造总市值最高,达318.43亿元 [2]
2024年扣非净利同比增182% 圣湘生物一季度再迎“开门红”
证券日报· 2025-04-29 16:42
财务表现 - 2024年全年实现营收14.58亿元,同比增长44.78% [2] - 归母净利润2.76亿元,扣非净利润2.02亿元,同比增长182% [2] - 2024年度累计分红超3亿元,完成董事长提出的年度分红承诺 [2][6] - 一季度实现营收4.75亿元,同比增长21.62%,归母净利润9173.55万元,同比增长13.22% [2]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2.74亿元,同比增长530.34%,年末货币资金达45.90亿元 [4] 研发与产品进展 - 全年研发投入3.61亿元,同比增长53.36%,占营收比24.79% [3] - 新获国内外注册准入证书、授权专利及软件著作权超200项,累计1600余项 [3] - 呼吸道类产品持续高速增长,HPV产品发货人份数同比增长近50% [3] - HBVRNA检测试剂获批上市,两款乙型肝炎病毒核酸检测产品完成性能升级 [3] - SansureSeq1000高通量测序仪2025年1月获批上市,tNGS/mNGS/WGS技术应用于结核诊断等领域 [3] - 药物基因组领域连续获批六款产品,免疫诊断子公司安赛诊断系列产品上市 [3] 资本运作与生态布局 - 拟8.075亿元收购中山海济100%股权,切入生物制药生长激素领域 [4] - 投资7560万元获得红岸基元54%股权,入局血球仪市场 [4] - 拟1.3亿元加码投资真迈生物,完善基因测序产业链 [4] AI医疗与创新服务 - 推出传染病数智化系统并通过国家数字化转型项目评审,2025年2月接入DeepSeek-R1模型 [5] - 与多省市医院合作推出呼吸道病原核酸检测上门服务,打造"互联网+医疗"模式 [5] 国际化拓展 - 整合法国代理商业务,增强西欧市场竞争力 [6] - 猴痘病毒核酸检测试剂入选非洲CDC推荐名单,开创"医疗队-企业合作"援外模式 [6] - 与印尼卫生部探讨本土化生产,与马来亚大学合作开展传染病诊断技术研发 [6]
扣非净利大增182%,圣湘生物2024年拟10派2.75元
证券之星· 2025-04-29 08:48
财务表现 - 2024年全年营收14.58亿元,同比增长44.78%,归母净利润2.76亿元,扣非净利润2.02亿元,同比增长182.25% [1] - 2025年一季度营收4.75亿元,同比增长21.62%,归母净利润9173.55万元,同比增长13.22%,扣非净利润9049.78万元,同比增长22.70% [1]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2.74亿元,同比增长530.34%,年末货币资金达45.90亿元 [4] 研发与产品进展 - 2024年研发投入3.61亿元,同比增长53.36%,占营收比24.79%,新获国内外注册准入证书、授权专利及软件著作权超200项,累计1600余项 [2] - 呼吸道领域新增副流感病毒1/2/3型、人偏肺病毒核酸检测试剂,完善"6+X"门急诊快速检测方案 [2] - 妇幼健康领域HPV产品发货量同比增长近50%,HPV13+2核酸检测试剂获国家宫颈癌筛查资质认证 [2] - 血源领域HBV RNA检测试剂获批,两款乙肝核酸检测产品完成性能升级 [3] - 测序领域SansureSeq1000高通量测序仪2025年1月获批,tNGS/mNGS/WGS技术应用于结核诊断 [3] - 药物基因组领域连续获批六款产品,覆盖MTHFR、ApoE等基因多态性检测 [3] - 免疫诊断领域子公司安赛诊断新增心肌标志物、AMH、Prog、HCG等检测试剂 [3] 战略并购与生态布局 - 2025年1月拟8.075亿元收购中山海济100%股权,切入生物制药生长激素领域 [4] - 2025年2月拟7560万元获得红岸基元54%股权,入局血球仪市场 [4] - 2025年3月拟1.3亿元加码投资真迈生物,完善基因测序产业链 [4] 数智化转型与AI医疗 - 2024年推出传染病数智化系统,通过国家数字化转型项目评审,2025年2月接入DeepSeek-R1模型 [5] - 2024年秋季建立"医院-社区-居家"三端合一医疗服务体系,2025年与多省市医院合作推出呼吸道病原核酸检测上门服务 [5] - 2024年iDASH国际隐私计算竞赛中获同态加密赛道全球第一名 [6] 国际化拓展 - 欧洲市场整合法国代理商业务团队 [7] - 非洲市场猴痘核酸检测试剂入选Africa CDC推荐名单,与援非医疗队合作启动宫颈癌筛查项目 [7][8] - 印尼市场与当地卫生部探讨本土化生产,马来西亚市场与马来亚大学合作传染病诊断项目获政府专项资金 [7] - 尼泊尔捐赠HPV检测物资及设备,蒙古开展PCR技术培训 [7][8] 股东回报 - 2024年累计分红超3亿元(中期1.43亿元+年度1.58亿元),兑现董事长承诺 [1][9][10] - 2024年分红方案为10派2.75元(含税),中期为10派2.5元(含税) [9][10]
九安医疗收盘下跌10.00%,滚动市盈率10.26倍,总市值176.75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4-07 17:30
公司股价表现 - 4月7日收盘价37.36元 单日下跌10 00% [1] - 滚动市盈率PE 10 26倍 总市值176 75亿元 [1] - 市净率0 92倍 静态市盈率14 12倍 [2] 行业对比 - 医疗器械行业平均市盈率43 33倍 行业中值27 80倍 [1] - 行业平均市净率4 56倍 行业中值2 16倍 [2] - 公司PE在行业内排名第28位 [1] 资金流向 - 4月7日主力资金净流出7187 83万元 [1] - 近5日累计净流出10078 57万元 [1] 公司业务 - 主营家用医疗器械研发生产及销售 [1] - 转型互联网+医疗解决方案提供商 [1] - 产品包括Health系列 非自主品牌 传统硬件 互联网医疗产品及服务 新零售业务 [1] 财务表现 - 2024年三季报营收20 92亿元 同比下滑23 79% [1] - 净利润13 69亿元 同比增长52 63% [1] - 销售毛利率71 68% [1] 同业估值对比 - 硕世生物PE -1656 84倍 总市值34 23亿元 [2] - 诺唯赞PE -492 44倍 总市值83 72亿元 [2] - 华大智造PE -52 90倍 总市值316 93亿元 [2]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关注医疗服务消费投资机会-2025-03-18
东海证券· 2025-03-18 13:1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超配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上周医药生物板块小幅上涨 周末中央出台《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 地方政府出台生育补贴等政策 医药医疗行业有望得到积极促进 前期受多因素影响复苏缓慢 未来随着利好政策落地推进 行业整体有望企稳向上 [6][3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表现 - 上周(3月9日 - 3月14日)医药生物板块整体上涨1.77% 在申万31个行业中排第15位 跑赢沪深300指数0.18个百分点 子板块涨幅前三为医药商业、中药Ⅱ、生物制品 涨幅分别为6.44%、2.63%、1.63% [3][13] - 年初至今 医药生物板块整体上涨3.99% 在申万31个行业中排第16位 跑赢沪深300指数2.17个百分点 子板块中医疗服务、医疗器械、化学制药实现上涨 涨幅分别为15.25%、4.16%、3.86% [3][14] - 截至2025年3月14日 医药生物板块PE估值为26.59倍 处于历史中低位水平 相对于沪深300的估值溢价为123% 子板块中医疗服务、化学制药等PE估值分别为33.23倍、29.88倍等 [17] - 上周上涨个股为353只(占比74.47%) 涨幅前五个股为金城医药(42.43%)、塞力医疗(34.47%)等 跌幅前五个股为双成药业(-16.56%)、海创药业 - U(-12.21%)等 [3][22] 行业要闻 - 3月12日 国家多部门印发《关于印发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信息化功能指引的通知》 规范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信息化建设 分为主要功能和建设模式两部分 涉及区域医疗、便民惠民等多方面信息化功能 [24][26] - 3月12日 国家药监局印发《国家药监局关于发布医疗器械临床试验项目检查要点及判定原则的公告》 提出统一判定原则 分述检查要点 细化检查内容和判定结果 [27] - 3月13日 呼和浩特市出台政策促进人口集聚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 医疗方面涉及新生儿免费筛查等 医保覆盖方面将分娩镇痛等纳入报销范围等 短期刺激母婴健康等赛道 中长期利好儿童健康等产业 [4][28] - 3月16日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 医药相关内容通过四大路径激活医疗健康产业 重点看好智能医疗设备等方向 [5][32]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医疗服务、连锁药店、二类疫苗、创新药链、器械设备等细分板块及个股的投资机会 [6][35] - 个股推荐组合为华厦眼科、老百姓、康泰生物、特宝生物、诺泰生物 个股关注组合为贝达药业、科伦药业、国际医学、开立医疗、安杰思等 [7][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