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SeaLLM
icon
搜索文档
环球圆桌对话:三方峰会,创新亚洲跨区域合作范式
环球网· 2025-05-14 07:01
东盟—中国—海合会三方峰会背景 - 三方峰会将于5月底首次举行,由东盟轮值主席国马来西亚主办,旨在创新亚洲跨区域合作模式并推动全球南方发展[1][11] - 参与方包括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第五大经济体东盟和第九大经济体海合会,2024年三方贸易规模显著:中海贸易额2880.9亿美元,中国—东盟贸易额6.99万亿元人民币[11][12][13] 全球经济环境与三方合作动因 - IMF将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从3.3%下调至2.8%,主因美国单边关税政策冲击东盟经济发展并增加海合会国际投资风险[2] - 三方经济互补性强:中国具备制造业升级与技术转移能力,东盟拥有年轻人口与自然资源,海合会坐拥石油资本与产业投资优势[3] - 现有双边合作基础扎实:东盟—海合会2023年建立峰会机制,中国与海合会进行11轮自贸谈判,中国—东盟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12][13] 重点合作领域与机制建设 - 制度层面:填补三边机制空白,降低政策沟通成本,未来将在产业政策协同和国际议题发声方面形成合力[4] - 产业层面:聚焦清洁能源(中国新能源技术+东盟市场+海合会转型需求)、数字经济(中国数字支付与电商经验输出)、人工智能联合研发[4][5][7][8] - 基础设施:规划算力合作与数据中心建设,如DeepSeek运营沙特达曼数字中心,联想在利雅得建AI设备生产基地[8] 人工智能领域深度合作 - 中国推出SeaLLM东南亚语言大模型,打破地区本土模型空白,并与海湾国家达成AI设备制造合作[8] - 政策框架包括《中国—东盟AI合作倡议》和《东盟AI治理指南》,建立多层级合作机制推动技术标准共享[7][9] - 规划构建跨境数据流动安全体系,联合培养AI人才,2023年举办首届中国—东盟AI合作论坛[7][8][10] 经济协同效应与发展前景 - 三方商品有望形成"内循环":中国制造+东盟资源+海合会资本构成完整产业链[3] - 合作将助力东盟产业链升级(中国技术+海湾资金)、海合会经济多元化转型、中国技术输出[11] - 区别于西方附带政治条件的合作模式,中国提供平等伙伴关系,契合地区国家规避地缘风险的诉求[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