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Workday软件平台
icon
搜索文档
Workday (NasdaqGS:WDAY) 2025 Conference Transcript
2025-09-11 00:12
公司及行业 * 公司为Workday (纳斯达克代码 WDAY) 一家提供人力资本管理(HCM)和财务软件的企业级云应用公司[1] * 行业涉及企业级SaaS软件、人工智能(AI)应用及平台[1][9][25] 核心观点与论据 **1 公司战略与增长举措** * 公司过去三年专注于多项增长战略 包括深化合作伙伴生态系统(现称为Workday经济) 国际扩张(目前25%收入来自美国以外 近100亿美元) 并进入印度等新市场 积极开拓美国联邦政府市场(已成立Workday Government子公司) 以及大力推动财务业务以实现全套装(HCM加财务)销售[6][7][8][9] * 公司已从应用公司转型为应用加平台公司 拥有行业领先的应用程序和强大平台 客户可在此基础上进行整合[9] * 公司定位为五年后头号企业AI平台 管理客户的员工 资金和智能体[11] * 公司是人才磁石 在销售 产品和公司各职能领域吸引了优秀人才[10] **2 人工智能(AI)战略与优势** * 公司认为其在AI领域具有独特优势 拥有超过11000家客户 gross保留率达97%至98% 拥有行业最干净 最庞大的HR和财务数据集 并服务于7300万用户 同时拥有数据存在的背景和交互关系 并深度嵌入工作流[20][21] * AI战略是一个差异化技术栈 包括自主研发面向HR和财务领域的企业级智能体(已发布13个) Workday智能体记录系统(作为智能体入职企业的安全合规编排层) 以及通过收购Flowize获得的低代码/开源智能体构建平台[25][27] * 公司专注于智能体的质量(驱动真实业务价值)而非数量 并提供了具体案例 如招聘智能体(HiredScore)可提升招聘人员生产率50% 新员工入职加速40%至50% 合同谈判智能体(Eversort)可自动化合同审阅 以及业务流程 薪酬管理和财务审计智能体等[50][51][52] * 公司AI解决方案业务年增长达100% 部分业务季度增长达100%[40][84] **3 市场叙事与席位增长辩论** * 公司CEO强烈反驳了关于SaaS公司及席位制公司因AI而陷入困境的市场叙事 认为其被完全夸大[33][40] * 认为当前的企业人员优化是疫情后(2021至2024年)过度招聘后的业务调整 而非 primarily由于AI[33][40] * 公司客户群中的总人数仍在增长 年增长虽有所缓和但在上个季度再次加速[34][36] * 认为AI带来的总市场扩张机会远大于席位增长放缓的影响 对公司而言是顺风 公司拥有巨大的安装基础 可通过向其销售AI创新来驱动增长[37][40][41] * 引用与一家财富10强公司CIO的对话 其软件开发者因AI获得30%生产率提升 但公司是让员工转向更具创造性的工作而非裁员[45] **4 AI货币化与定价策略** * 公司决定不将基本的AI功能作为溢价出售(如每席位提价20%-25%) 而是将其作为平台订阅的一部分 这为公司赢得了客户的好感 目前75%的客户已在使用了平台内置的AI功能[82][83][84] * 对于能驱动真实业务价值的新智能体 采用多种定价模式 包括基于席位 基于使用量(消费)和基于量级 该策略被证明是有效的[84] * 计划在接下来的财务分析师日进一步披露AI增长和货币化策略[49][85][89] **5 技术合作与基础设施** * 公司正从自建数据中心快速迁移至公有云 目前支持亚马逊云科技(AWS)和谷歌云 并与微软(虽未在其Azure上运行)等超大规模云厂商合作 这些伙伴同时也是其客户[66][67] * 在LLM(大语言模型)层面 公司可使用所有主流模型 它们是可互换的[70][76] **6 并购策略** * 公司在过去一年半收购了四家AI公司 包括HiredScore(招聘) Eversort(合同谈判) Paradox(面向一线员工的对话式AI)和Flowize(开源智能体构建平台) 以整合技术并利用其庞大的分销渠道进行扩展[108][109][111] 其他重要内容 * 公司即将在旧金山举行盛大的用户大会(Rising) 预计首日现场参与人数达25000人[114][116] * 公司强调其与客户之间建立了深厚的信任关系 客户视其为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并倾向于在其平台上进行整合 而非寻求零散的解决方案[24][116] * 公司收购了开源公司Flowize 但计划继续保持其开源社区的活力 并将其视为潜在客户线索的来源 同时会确保其符合公司的安全与合规标准[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