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i68
icon
搜索文档
对理想25年10月交付31767辆的分析
自动驾驶之心· 2025-11-03 08:04
2025年10月交付表现分析 - 2025年10月公司交付31767辆汽车,被定性为低水平的交付数字[2] - 交付量不佳的原因大致可拆分为L系列订单表现不佳、i68车型产能不足、以及MEGA车型正常发挥[3] - 准确的分车型交付预期需等待11月10日或之后几天公布[2] i8车型产能问题分析 - i8车型面临产能不足的核心原因是其低配版选装率过低,仅为2%左右,导致电池供应商宁德时代难以临时提升产能[4][9] - i8车型的配置选择策略与L78系列不同,其顶配与中配价差更小(2万元对3万元),但配置差距更大[4] - 最终i8的配置选择分布为约2%低配、20%中配、80%高配,这与L78系列(L7低配22%、L8低配37%)的配置选择模式完全不同,是产能问题的直接原因[8][9] i6车型产能问题分析 - i6车型同样面临产能不足,原因是公司主动决定在2025年不交付采用欣旺达电池的版本,而宁德时代也难以临时提升产能[10] - 有推测认为,i6车型7万辆的订单可能超出了公司预期,若公司提前知晓此情况,可能会选择提供2025年交付欣旺达电池版本的选项[11] 电池供应商决策背景分析 - 公司在电池供应商选择上可能面临连续误判的困境,包括L系列焕新销量、i8低配选装率、MEGA销量预期等,同时需应对舆情对选择宁德时代的强烈呼吁[13] - 在连续误判后,坚持非共识看法需承担较大责任,而顺应舆情则属于集体责任,这种氛围下难以主张使用欣旺达电池[13] - 预期公司未来几年在电池问题上的思路可能是采用“宁德时代+理想欣旺达合资公司”并在工信部申报使用理想品牌电池的方案[13] L系列订单不佳原因假说 - L系列订单不佳存在多种解释假说,包括竞品迭代快公司迭代慢、竞品过多、未及早采用大电池、明年换代导致今年购买意愿低、经济大环境不佳、销售管理水平不佳等[14] - 其他假说还包括公司进入阶段性负向循环周期、增程技术落后、理想纯电车型性价比过高、以及组织整体混乱和价值观稀释等[14] - 高维度抽象来看,这些假说核心指向产品力不足、价值传递不佳、以及组织出现问题三个方面[15] 未来季度交付量传闻 - 有未经证实的传闻称,公司在2025年第四季度预计交付约10万辆汽车,2026年第一季度的交付量表现尚可[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