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edImage

搜索文档
新股前瞻| AI医学影像龙头细分龙头,德适生物何以打破国外巨头垄断?
智通财经网· 2025-07-28 14:41
公司概况 - 杭州德适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华泰国际为独家保荐人 [1] - 公司成立于2016年,总部位于浙江杭州,核心产品为iMedImage™医学影像基座模型,已实现商业化落地 [1] - IPO前完成多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宁波嘉缘、国中投资等,2025年6月最新一轮增资后投后估值达25.60亿元 [1] 核心技术与产品 - 公司专注于医学影像AI行业,通过AI技术实现从数据处理到诊断能力的端到端升级 [2] - 拥有多元化产品组合,覆盖六款分析系统、三台智能医疗器械、四款试剂耗材及两类大模型服务 [4] - 核心产品iMedImage™医学影像基座模型支持19种医学影像模态,覆盖90%以上临床医学影像场景 [4] - AI AutoVision®已获中国"三类创新医疗器械"认证并提交注册,预期成为全球首个AI驱动的染色体核型分析辅助诊断系统 [4] - MetaSight®自动细胞显微图像扫描系统为全球首个AI驱动染色体扫描系统,已获国家药监局、FDA及CE认证 [5] 商业化进展 - 2023年收入5284.4万元,2024年收入7035.2万元,同比增长33.1% [5] - 2024年综合毛利润率达65.5%,在医疗器械行业位居前列 [5] - 模型服务业务2024年收入1954万元,占总营收27.8%,成为新增长引擎 [5] - 已建立覆盖31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的400多家医疗机构的销售网络,包括三甲医院、产前诊断中心等 [6] 行业地位与竞争格局 - 染色体核型分析系统市场长期由卡尔蔡司和徕卡垄断,合计占95%市场份额 [10] - 公司2024年在中国染色体核型分析系统市场份额达30.6%,超越国际巨头跃居行业首位 [10] - iMedImage™是全球参数规模最大的医学影像基座模型,具备高基准性能、低数据依赖性和低成本迁移三大优势 [11] 市场前景 - 中国不孕不育夫妇数量从2019年5610万增至2024年5990万,出生缺陷总发病率约5.6% [7] - 生殖健康医疗器械市场规模2024年达71亿元,预计2035年突破173亿元 [7] - 公司从AI工具供应商转型为覆盖全模态的医疗AI基础设施服务商,打造完整医疗AI生态系统 [11]
德适生物冲刺港股IPO:自研跨模态基座模型,打造全新医学影像AI平台
证券时报网· 2025-07-28 05:58
iMedImage基座模型:千亿级医学影像市场中的底层多模态、多任务、多场景通用模型 基于自主研发的iMedImage通用医学影像大模型,杭州德适生物("杭州AI十八罗汉"之一)正以创新引领 者之姿,推动AI医学诊断迈向新高度。2025年6月29日,德适生物正式递交港股IPO申请(18A章节),华 泰国际担任独家保荐人。最新一轮增资后,公司估值达25.6亿元。 据统计,医学影像占临床诊断信息的70%,而影像数据激增与医生数量失衡导致工作负荷剧增,一些医 学影像的临床误诊率高达21%。中研普华数据显示,到2030年,中国医学影像设备市场规模将达1800亿 元,其中医学影像AI是全球医疗健康领域增长最快的细分市场之一。 然而,该领域长期面临三大痛点:高门槛、长周期和低效率。单个病种模型开发通常需投入上千万元、 数十万张标注影像,研发耗时3-5年,且存在设备兼容性差、临床适应性弱等问题,严重制约行业发 展。 正因如此,德适生物自主研发的iMedImage跨模态医学影像基座模型为医学影像设备企业提供了一条高 效智能化升级路径,快速实现设备诊断智能化转型,带来三大核心优势: (1)开发周期从行业平均3-5年压缩至60天 ...
德适生物IPO:低“AI含量”产品贡献主要营收 裁员、缩减研发仍难止血现金储备仅剩500余万
新浪证券· 2025-07-25 16:15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近日,德适生物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拟于港交所主板上市,华泰国际为独家保荐人。资料显示,德 适生物成立于2016年9月,公司专注医学影像AI行业,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2024年的销售收 入计,德适生物在中国的染色体核型分析领域排名第一,市场份额为30.6%。 资料显示,AI医学影像被认为是目前人工智能商业化落地最有前景的赛道之一,国内AI驱动的医学影 像市场规模持续扩大,由2019年的人民币1亿元增加至2024 年的人民币24亿元。弗若斯特沙利文预计中 国AI驱动的医学影像市场规模将于2030年达到人民币401 亿元,2024年至2030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 60.2%。 然而,在对招股书等相关资料进行梳理后发现,德适生物虽身披AI医疗光环,但2024年其低技术含量 的Ⅱ类、Ⅰ类医疗器械贡献主要营收,核心AI产品商业化价值仍待验证。同时,染色体核型分析细分 市场规模不足2亿,年增速仅6.7%,天花板明显。此外,公司现金储备仅剩557万元,裁员30%仍难止 血,资金链濒临断裂。 核心产品商业价值待验证 低"AI含量"产品贡献主要营收 ...
德适生物递表港交所前,“80后”创始人套现超5000万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1 21:25
公司概况 - 德适生物是国内染色体核型分析龙头企业,市场份额达30.6%,正冲刺港交所上市 [1][7] - 公司创始人宋宁为"80后",拥有计算机科学和医学遗传学复合背景,曾执教于日本长崎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1][2] - 创始人通过员工持股平台及三家投资控股平台合计控制52.06%表决权,上市前已通过股权转让套现超6600万元 [1][3][4] 资本运作 - 2016年成立后经历多轮融资:杭州紫城、德清科技(2000万元)、余杭产业基金(1500万元)等相继入股 [3] - 创始人通过原价回购(德清科技2000万元、余杭产业基金1500万元)巩固控股权 [3] - 2025年6月最新一轮融资后投后估值达25.6亿元 [4] 业务表现 - 核心业务(iMedImageTM分析系统)收入从2023年4390万元降至2024年4084万元,毛利率下滑19.9个百分点至56.7% [8] - 耗材试剂业务毛利率从43.1%骤降至5.6%,拖累整体盈利 [8] - 产能利用率大幅下滑:医疗耗材产能利用率从18.41%降至7.2%,医疗试剂从59.12%降至22.47% [8][9] AI医疗布局 - 推出iMedImageTM医学影像基座模型,支持19种影像模态,覆盖90%临床场景,2024年贡献1954万元收入(占总营收27.8%),毛利率达97.2% [9] - AI AutoVision®系统已获"创新医疗器械"认定,三类医疗器械注册申请获受理 [11] - 中国AI医疗市场规模从2019年11亿元增至2024年95亿元,预计2030年达1382亿元 [9] 财务状况 - 2023-2024年净亏损分别为5611.6万元和4337.5万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净流出4739.5万元和2977.7万元 [10] - 现金储备从2023年2041.9万元降至2025年4月556.7万元,同期现金营运成本达9583.2万元和1.00亿元 [10] - 贸易应收款从2023年607.3万元激增至2024年3212.1万元,2025年4月仍有2093.2万元未收回 [10] 战略调整 - 递表前以1元转让两家子公司(含中标过900万元项目的杭州德佑)给第三方 [6][7] - 2024年员工数量减少30%(从206人降至145人)以降低成本 [10] - 计划将IPO募资优先投入AI AutoVision®商业化 [11]
递表前“80后”教授已套现超5000万元 现金吃紧、员工减少三成,押注AI的德适生物能否靠“未出生”产品翻盘?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6 20:42
公司概况 - 德适生物是中国染色体核型分析系统市场龙头,占据30.6%份额[11] - 公司正在冲刺港交所上市,创始人宋宁持股52.06%并已套现超6600万元[1][4] - 2025年6月最新一轮增资后投后估值达25.6亿元[4] 创始人背景 - 创始人宋宁43岁,拥有计算机科学和医学遗传学复合背景[2] - 曾执教于日本长崎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 - 通过一系列资本运作保持控股权,包括原价回购股份等操作[3] 财务表现 - 2024年总营收7035万元,但核心业务收入从4390万元降至4084万元[12] - 核心业务毛利率下滑19.9个百分点至56.7%[12] - 2023年和2024年净亏损分别为5611.6万元和4337.5万元[19] - 截至2025年4月末账面现金仅余556.7万元[19] 业务情况 - 原核心业务增长乏力,iMedImage分析系统营收占比从83.1%降至58%[12] - 医疗耗材和试剂产能利用率同比降幅超50%[16] - AI新业务iMed MaaS平台2024年贡献1954万元收入,毛利率高达97.2%[17] 战略布局 - 押注AI AutoVision®染色体核型分析辅助诊断系统[1] - 该系统已获"创新医疗器械"认定并提交三类医疗器械注册申请[20] - 计划将IPO募资优先投入AI AutoVision®商业化[20] 行业前景 - 中国染色体核型分析系统市场预计2030年达20.38亿元[12] - 中国医疗AI市场规模从2019年11亿元飙升至2024年95亿元[17] - 预计2030年医疗AI市场规模将达1382亿元[17] - 基座模型驱动的医学影像市场预计2035年达519亿元[18] 公司治理 - 递表前夕以1元转让两家具备资质的子公司[8] - 自然人股东杨曦持股两年获利78万元后退出[5] - 2024年员工人数减少30%至145人[19]
德适生物冲刺港交所:已打造全球首个商业化的跨模态医学影像基座模型
IPO早知道· 2025-06-29 21:27
公司概况 - 杭州德适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25年6月29日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拟主板挂牌上市,华泰国际担任独家保荐人 [2] - 公司成立于2016年,专注医学影像AI行业,核心产品为iMedImageTM跨模态预训练架构 [2] - 截至2025年6月21日,公司试剂和耗材产品组合包括3款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试剂、6款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耗材及18款一类医疗器械备案试剂 [5] 核心技术 - iMedImageTM是全球参数规模最大的通用型医学影像基座模型,支持19种医学影像模态,覆盖90%临床医学影像场景 [2] - 该模型是全球首个商业化跨模态医学影像基座模型,已实现商业化应用 [2] - 基于iMedImageTM,公司提供"基座模型-智能医疗器械-试剂及耗材-大模型服务"全流程AI医学影像解决方案 [3] 核心产品 - AI AutoVision®预计成为全球首个AI驱动的染色体核型分析辅助诊断系统,可实现L3级智能染色体异常自动识别 [4] - 公司开发了染色体分析智能无人值守流水线,包含AutoVision®、MetaSight®、KayoFlow®等系统,实现全流程自动化 [4] - MetaSight®是全球首个AI驱动染色体扫描系统,具备内置识别AI算法 [4] 市场地位 - 按2024年销售收入计算,公司在中国染色体核型分析领域市场份额达30.6%,排名第一 [6] 财务数据 - 2023年营收5284万元,2024年增至7035万元 [7] - 2023年毛利率71.0%,2024年降至65.5% [7] 融资与估值 - IPO前最后一轮股权转让后估值为25.6亿元人民币 [8] - 已获得紫金港资本、远翼投资、国中资本等多家机构投资 [7] 募资用途 - 主要用于AI AutoVision®研发和商业化 [8] - 加强iMedImageTM基座模型技术及服务组合 [8] - 扩大全球市场业务及寻求战略收购 [8]
新股消息 | 德适生物递表港交所 公司自研iMedImage通用型医学影像基座模型已成功实现商业化
智通财经网· 2025-06-29 20:19
公司上市动态 - 杭州德适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华泰国际为独家保荐人 [1] 核心技术优势 - 自主研发的iMedImage是世界上参数规模最大的通用型医学影像基座模型,且为全球首个商业化跨模态医学影像基座模型 [3] - iMedImage支持19种医学影像模态,覆盖超过90%的临床医学影像场景,包括生殖健康、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及放射卫生 [3] - 核心产品AI AutoVision预期将成为全球首个AI驱动的染色体核型分析辅助诊断系统,已获国家药监局"三类创新医疗器械"认定 [3][5] - AI AutoVision预计成为全球首个实现AI驱动的染色体异常自动识别提示及L3级智能的系统 [5] 商业模式 - 提供"基座模型-智能医疗器械-试剂及耗材-大模型服务"全流程端到端AI医学影像解决方案组合 [3] - 解决方案显著降低研发成本及上市时间,解决医疗资源分布不均问题,提高诊断效率 [3] 监管进展 - AI AutoVision于2025年5月完成临床试验并向国家药监局提交三类医疗器械注册申请 [5] - 2025年6月收到国家药监局出具的《受理通知书》,注册申请已获正式受理 [5] 财务表现 - 2023年收入5284.4万元人民币,2024年增长至7035.2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3.1% [5][6] - 2023年年内亏损5611.6万元人民币,2024年收窄至4337.5万元人民币 [5][6] - 毛利率从2023年的71.0%下降至2024年的65.5% [6] - 研发成本占比从2023年的54.2%降至2024年的36.3% [6] - 行政开支占比从2023年的56.6%降至2024年的36.4% [6] - 销售及分销开支占比从2023年的41.5%降至2024年的35.5% [6]
百余家AI企业齐聚中国(杭州)算力小镇 共链智能未来
中国新闻网· 2025-06-12 14:34
行业动态 - 浙江人工智能核心产业一季度营收达1427.7亿元 增速超22% 目标2027年实现万亿产业规模 [3] - 临平区集聚超百家人工智能新势力企业 涵盖算力服务、数据服务、算法模型等领域 拥有10个省级示范项目、2个市级标杆应用场景、12个市级典型案例 [3] - 中国(杭州)算力小镇聚焦集成电路设计、高端软件和人工智能两大主赛道 构建"数算模用"产业生态体系 落地浙江图灵算力研究院等创新平台 [3] 企业案例 - 德适生物自主研发医学影像通用AI大模型iMedImage® 具备少样本、低算力、快训练优势 推动全球约5000种医学影像诊断智能化 [7] - 迪安诊断开发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停药预测模型 融合"AI+功能医学"构建"研发生产+诊断服务+健康管理"全产业链 [7] - 星物种推出具身智能空间清洁机器人 实现3D场景清洁、复合清洁、24小时巡检 推动清洁模式向人机协同转型 [7] - 联汇科技发布基于VLM-R1大模型的OmAgent框架和OmDet模型 推出AI眼镜Homer 聚焦万物感知与智能体记忆技术 [8] 技术应用 - 企业可通过AI实现五大数字化转型方向:创新设计、工艺提升、质量强化、服务延伸、市场拓展 [4] - 具身智能技术应用于清洁机器人领域 实现空间感知与自主决策能力突破 [7] - 多模态智能体框架结合视觉语言大模型 推动智能硬件产品创新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