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医学影像AI
icon
搜索文档
新股消息 | 德适生物拟港股上市 中国证监会要求说明上市前后个人信息保护和数据安全的安排或措施
智通财经网· 2025-08-08 19:45
智通财经APP获悉,8月8日,中国证监会公布《境外发行上市备案补充材料要求(2025年8月1日—2025 年8月7日)》。中国证监会对德适生物等17家企业出具补充材料要求。其中,证监会要求德适生物说明 上市前后个人信息保护和数据安全的安排或措施等事项。据悉,德适生物已于2025年6月29日向港交所 主板提交上市申请,华泰国际为独家保荐人。 三、请说明本次拟参与"全流通"股东所持股份是否存在被质押、冻结或其他权利瑕疵的情形。 证监会请德适生物补充说明以下事项,请律师核查并出具明确的法律意见: 招股书显示,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资料,德适生物自主研发的iMedImage是世界上参数规模最大的通用 型医学影像基座模型,已成功实现商业化,而且被认定为世界上首个商业化跨模态医学影像基座模型。 德适生物一直专注医学影像AI行业。公司专有的iMedImage具有跨模态预训练架构,使单一统一模型能 支持19种医学影像模态(如染色体、CT、MRI、超声及病理),并覆盖超过90%的临床医学影像场景,包 括生殖健康、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及放射卫生。凭借统一基础能力、强大的泛化能力及可延伸架构工具, iMedImage为多模态、多任务及多场 ...
德适生物拟港股上市 中国证监会要求说明上市前后个人信息保护和数据安全的安排或措施
智通财经· 2025-08-08 19:43
一、请结合备案材料所述主营业务情况,说明公司及下属公司经营范围、实际业务是否涉及"人体干细 胞、基因诊断与治疗技术开发和应用"或其他外商投资准入限制或禁止领域及相关判断依据,本次发行 上市前后是否持续符合外商投资准入政策要求。 8月8日,中国证监会公布《境外发行上市备案补充材料要求(2025年8月1日—2025年8月7日)》。中国证 监会对德适生物等17家企业出具补充材料要求。其中,证监会要求德适生物说明上市前后个人信息保护 和数据安全的安排或措施等事项。据悉,德适生物已于2025年6月29日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华 泰国际为独家保荐人。 证监会请德适生物补充说明以下事项,请律师核查并出具明确的法律意见: 三、请说明本次拟参与"全流通"股东所持股份是否存在被质押、冻结或其他权利瑕疵的情形。 招股书显示,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资料,德适生物自主研发的iMedImageTM是世界上参数规模最大的 通用型医学影像基座模型,已成功实现商业化,而且被认定为世界上首个商业化跨模态医学影像基座模 型。 德适生物一直专注医学影像AI行业。公司专有的iMedImageTM具有跨模态预训练架构,使单一统一模 型能支持19种医学影 ...
新股前瞻| AI医学影像龙头细分龙头,德适生物何以打破国外巨头垄断?
智通财经网· 2025-07-28 14:41
公司概况 - 杭州德适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华泰国际为独家保荐人 [1] - 公司成立于2016年,总部位于浙江杭州,核心产品为iMedImage™医学影像基座模型,已实现商业化落地 [1] - IPO前完成多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宁波嘉缘、国中投资等,2025年6月最新一轮增资后投后估值达25.60亿元 [1] 核心技术与产品 - 公司专注于医学影像AI行业,通过AI技术实现从数据处理到诊断能力的端到端升级 [2] - 拥有多元化产品组合,覆盖六款分析系统、三台智能医疗器械、四款试剂耗材及两类大模型服务 [4] - 核心产品iMedImage™医学影像基座模型支持19种医学影像模态,覆盖90%以上临床医学影像场景 [4] - AI AutoVision®已获中国"三类创新医疗器械"认证并提交注册,预期成为全球首个AI驱动的染色体核型分析辅助诊断系统 [4] - MetaSight®自动细胞显微图像扫描系统为全球首个AI驱动染色体扫描系统,已获国家药监局、FDA及CE认证 [5] 商业化进展 - 2023年收入5284.4万元,2024年收入7035.2万元,同比增长33.1% [5] - 2024年综合毛利润率达65.5%,在医疗器械行业位居前列 [5] - 模型服务业务2024年收入1954万元,占总营收27.8%,成为新增长引擎 [5] - 已建立覆盖31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的400多家医疗机构的销售网络,包括三甲医院、产前诊断中心等 [6] 行业地位与竞争格局 - 染色体核型分析系统市场长期由卡尔蔡司和徕卡垄断,合计占95%市场份额 [10] - 公司2024年在中国染色体核型分析系统市场份额达30.6%,超越国际巨头跃居行业首位 [10] - iMedImage™是全球参数规模最大的医学影像基座模型,具备高基准性能、低数据依赖性和低成本迁移三大优势 [11] 市场前景 - 中国不孕不育夫妇数量从2019年5610万增至2024年5990万,出生缺陷总发病率约5.6% [7] - 生殖健康医疗器械市场规模2024年达71亿元,预计2035年突破173亿元 [7] - 公司从AI工具供应商转型为覆盖全模态的医疗AI基础设施服务商,打造完整医疗AI生态系统 [11]
德适生物冲刺港股IPO:自研跨模态基座模型,打造全新医学影像AI平台
证券时报网· 2025-07-28 05:58
公司概况 - 杭州德适生物基于自主研发的iMedImage通用医学影像大模型推动AI医学诊断发展 已递交港股IPO申请 最新估值达25 6亿元 [1] - 公司构建"基座模型-智能器械-大模型服务"全流程解决方案 涵盖6款AI+分析系统 3台AI+智能医疗器械 4款试剂耗材及2类大模型服务 [5] - 产品覆盖31个省 自治区及直辖市的400多家医疗机构 包括三甲医院 产前诊断中心及保健中心 [6] 核心技术 - iMedImage是全球参数规模最大 首个商业化跨模态医学影像基座模型 支持19种医学影像模态 覆盖90%临床医学影像场景 [5][6] - 相比传统AI模型 该基座模型将开发周期从3-5年压缩至60天 AI研发投入减少90%以上 并扩展高级诊断功能 [1] - 仅需200例影像数据和数天训练即可构建专科模型 染色体分析准确率从行业平均50%提升至99 45% [3][6] 市场表现 - 2023年和2024年收入分别为5284 4万元和7035 2万元 模型云服务营收同比增长33 1% 毛利率超65% [7] - 2024年市场份额达30 6% 打破国际巨头垄断95%市场的格局 [5] - 2025年上半年智能医学装备系统中标数量及金额同比出现3位数增长 [7] 行业前景 - 中国医学影像设备市场规模预计2030年达1800亿元 医学影像AI是增长最快的细分市场之一 [1] - 基座模型市场规模预计2030年72亿元 2035年519亿元(CAGR48 5%) MaaS市场2030年40亿元 2035年143亿元(CAGR29 1%) [5] - 行业临床误诊率高达21% 影像数据激增与医生数量失衡导致工作负荷剧增 [1] 战略规划 - 募集资金将用于核心产品研发 全球化业务扩展 战略收购及投资 实现向"全模态医疗AI基础设施架构师"转型 [8] - 推出iMed MaaS平台 提供"即用即取"云端AI服务 采用无代码操作环境降低使用门槛 [6] - 与腾讯 云尖 新华三集团 迈瑞医疗建立多层次合作 共建"云+端+生态"系统 [6]
德适生物IPO:低“AI含量”产品贡献主要营收 裁员、缩减研发仍难止血现金储备仅剩500余万
新浪证券· 2025-07-25 16:15
公司概况 - 德适生物成立于2016年9月,专注医学影像AI行业,在中国染色体核型分析领域市场份额达30.6%(2024年)[1] - 公司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华泰国际为独家保荐人[1] - 核心产品包括通用型医学影像基座模型iMedImage及染色体核型分析辅助诊断系统AI AutoVision[2] 行业前景 - 中国AI驱动的医学影像市场规模从2019年1亿元增长至2024年24亿元,预计2030年达401亿元(2024-2030年CAGR 60.2%)[1] - 染色体核型分析细分市场规模从2019年1.199亿元增至2024年1.659亿元(CAGR 6.7%),增速缓慢[9] - 截至2024年底,NMPA已批准107张AI三类证[8] 产品结构 - 2024年基于iMedImage的分析系统及器械贡献58%营收(7035万元),模型服务占27.8%(1950万元)[6][7] - 主要收入来源为获得Ⅱ类/Ⅰ类证的AutoVision®、MetaSight®、KayoFlow®等低技术含量器械[7] - AI AutoVision正在申报三类医疗器械注册,预计2025年底获批,为全球首个AI驱动的染色体核型分析辅助诊断系统[2][8] - 非医疗器械产品包括智能一体化设备及云端AI服务平台iMed MaaS(2025年3月上线)[4][5] 财务表现 - 2023-2024年收入分别为5284万元(+33.1%)、7035万元,亏损5612万元、4338万元[10] - 毛利率从71%降至65.5%,主因低毛利器械收入占比提升(核心业务毛利率从76.6%降至56.7%)[10] - 2024年裁员30%(员工从206人减至145人),研发支出从2864万元降至2552万元[10] - 经营活动现金流持续净流出(2023年-4740万元,2024年-2978万元),2025年4月底现金储备仅557万元[11] - 应收账款从610万元激增至3210万元(周转天数从41天延长至99天)[11]
全球首个AI医学影像大模型技术与商业化先行者!年收增速超30%
财富在线· 2025-07-23 17:16
公司概况 - 德适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通过18A方式冲刺港交所上市,公司是全球医学影像AI领域的领跑者[1] - 公司创始人宋宁博士拥有计算机科学、生命科学和临床医学的复合背景,曾执教于日本国立长崎大学医学部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1] - 公司创立9年,经历5轮融资,估值达25.6亿元人民币,股东包括杭州紫金港、国中投资、美鸿投资等知名机构[1] 创始人及股权结构 - 创始人宋宁今年43岁,拥有计算机科学和医学遗传学的复合背景,获中南大学生物工程学士学位和医学遗传学硕士学位、日本长崎大学医学博士学位[2] - 公司创立时注册资本100万元,经过多轮融资后宋宁持股降至47.95%,但通过回购股份和员工持股平台等方式,目前直接持股30.04%,合计控制52.06%的投票权[2][3] - 2021年宋宁以100万元向杨曦转让2%股份作为激励,后因业绩目标未达成以228万元溢价回购[4] 业务聚焦与战略调整 - 2025年公司转让旗下两家子公司100%股权,以专注核心AI业务[5] - 医学检验实验室行业利润率普遍偏低,国内某头部ICL机构2024年营收71.90亿元,净利润为-3.81亿元,净利率为-5.77%[5] - 通过剥离低效业务,公司更加聚焦高价值AI主业[5] 行业前景与市场机会 - 中国AI医疗器械市场近年保持年均超50%的增长率,AI驱动的医学影像细分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的24亿元增长至2030年的40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60.2%[6] - 到2035年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增长至781亿元[6][7] - 医学影像AI将在临床诊断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市场空间数百倍扩容[7] 产品与技术优势 - 公司搭建了"基座模型+智能医疗器械+试剂耗材+模型服务"的完整生态体系[7] - 推出AutoVision®、MetaSight®等多款全球领先的智能设备,MetaSight®智能染色体扫描系统获得中国NMPA、美国FDA及欧盟CE三大认证[7] - 2024年推出的iMed MaaS云平台上线后短短数月即贡献收入1,954万元[7] - 截至2025年6月,公司产品已进入全国400多家医疗机构,染色体核型分析系统2024年中国市场占有率达30.6%,排名第一[8] 财务表现与运营效率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约7,035万元,同比增长33.1%,云平台服务收入1,954万元,贡献27.8%的营收[9] - 2024年综合毛利润率为65.5%,净亏损约4,337.5万元,相比2023年的5,611.6万元减少近23%[9] - 2024年末员工人数为145人,较2023年末减少30%,同期营收增长33.1%,人均产出接近翻倍[10] - 截至2025年4月30日,公司持有超过6,000万元高流动性金融资产,计入pre-IPO轮融资后可用资金余额超过1亿元[10] 上市计划与未来发展 - 公司拟将上市募集资金用于AI AutoVision®市场推广、iMedImage多模态医学影像大模型的迭代开发及全球市场布局[11] - 公司正从"AI工具提供商"向"全模态医疗AI基础设施架构师"战略转型,引领全球医学影像AI产业变革[11][12]
IPO周报 | 云知声成为「港股AGI第一股」;摩尔线程科创板IPO获受理
IPO早知道· 2025-07-06 21:13
云知声 - 公司于2025年6月30日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股票代码"9678",成为"港股AGI第一股"[2] - 作为中国AGI技术先行者,拥有自研大语言模型山海大模型(600亿参数),在MedBench评测中综合得分82.2位列第一,SuperCLUE报告总分72位居全球第一梯队[3]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6.01亿元、7.27亿元和9.39亿元,复合年增长率25.0%,毛利率维持在38.8%-40.5%区间[4] - 智算集群计算能力达184 PFLOPS,存储容量超10PB,技术商业化进程领先,2024年成为中国第四大AI解决方案提供商[3][4] 拨康视云 - 公司于2025年7月3日在港交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码"2592",专注眼科创新疗法[6] - 核心产品CBT-001有望成为翼状胬肉全球首创药物,已在中美启动III期临床试验,并与参天制药达成授权协议[6] - 另一核心产品CBT-009针对青少年近视,已完成I/II期临床试验,2024年7月向FDA提交IND申请[7] 摩尔线程 - 公司于2025年6月30日递交科创板招股书,计划募资80亿元用于GPU芯片研发[8][12] - 自主研发四代GPU架构,MTT S80显卡性能接近英伟达RTX 3060,千卡集群效率超国外同代产品[10] - 2022-2024年营收从0.46亿元增至4.38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超200%,累计研发投入38亿元[11] 镁信健康 - 公司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为中国最大医药多元支付平台,2024年营收20.35亿元[14][16] - 截至2024年底累计为患者节省67亿元,服务160万患者,覆盖40%中国已上市1类新药[14] - 2024年毛利率35.8%,经调整净亏损率从2022年41.8%收窄至3.9%[16][17] 翼菲科技 - 公司递交港交所18C上市申请,2024年中国轻工行业工业机器人供应商排名第五[20] - 全球客户覆盖28个国内省份及20多个海外国家,2024年海外收入2550万元占比9.5%[21] - 截至2025年6月在手订单超4亿元[22] 镁佳 - 公司递交港交所招股书,专注汽车域控解决方案,2024年每十辆智能座舱新车中有一辆使用其技术[25] - 2024年交付63.43万件产品,累计交付量最快达百万,毛利率从2023年12.1%回升至21.8%[25][28] 海拍客 - 公司递交港交所招股书,专注低线市场家庭护理及营养产品,2024年平台交易额110亿元[30] - 中国低线市场最大服务平台,市场份额10.1%,连接4200家卖家和29万家买家[30] - 2024年自有品牌业务拥有3.8万付费买家,销售SKU超1000个[32] 瑞为技术 - 公司递交港交所18C上市申请,中国民航视觉智能产品市场排名第一,份额8.9%[38] - 2022-2024年营收复合增长率124.6%,2024年实现净利润828万元[39][40] 德适生物 - 公司递交港交所招股书,拥有全球首个商业化跨模态医学影像基座模型iMedImageTM[42] - 中国染色体核型分析领域市场份额30.6%,2024年营收7035万元,毛利率65.5%[47][48] 百力司康 - 公司递交港交所招股书,专注ADC药物开发,核心产品BB-1701针对HER2阳性乳腺癌[51] - 管线包含4个临床阶段ADC候选药物,BB-1701为全球临床阶段最靠前的HER2 ADC之一[52] 普祥健康 - 公司递交港交所招股书,华北地区医养结合服务商排名第二,2024年营收5亿元[55][57] - 2022-2024年经调整净利润从0.39亿元增至0.59亿元,老年患者比例在同行中最高[56][57]
德适生物冲刺港交所:已打造全球首个商业化的跨模态医学影像基座模型
IPO早知道· 2025-06-29 21:27
公司概况 - 杭州德适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25年6月29日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拟主板挂牌上市,华泰国际担任独家保荐人 [2] - 公司成立于2016年,专注医学影像AI行业,核心产品为iMedImageTM跨模态预训练架构 [2] - 截至2025年6月21日,公司试剂和耗材产品组合包括3款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试剂、6款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耗材及18款一类医疗器械备案试剂 [5] 核心技术 - iMedImageTM是全球参数规模最大的通用型医学影像基座模型,支持19种医学影像模态,覆盖90%临床医学影像场景 [2] - 该模型是全球首个商业化跨模态医学影像基座模型,已实现商业化应用 [2] - 基于iMedImageTM,公司提供"基座模型-智能医疗器械-试剂及耗材-大模型服务"全流程AI医学影像解决方案 [3] 核心产品 - AI AutoVision®预计成为全球首个AI驱动的染色体核型分析辅助诊断系统,可实现L3级智能染色体异常自动识别 [4] - 公司开发了染色体分析智能无人值守流水线,包含AutoVision®、MetaSight®、KayoFlow®等系统,实现全流程自动化 [4] - MetaSight®是全球首个AI驱动染色体扫描系统,具备内置识别AI算法 [4] 市场地位 - 按2024年销售收入计算,公司在中国染色体核型分析领域市场份额达30.6%,排名第一 [6] 财务数据 - 2023年营收5284万元,2024年增至7035万元 [7] - 2023年毛利率71.0%,2024年降至65.5% [7] 融资与估值 - IPO前最后一轮股权转让后估值为25.6亿元人民币 [8] - 已获得紫金港资本、远翼投资、国中资本等多家机构投资 [7] 募资用途 - 主要用于AI AutoVision®研发和商业化 [8] - 加强iMedImageTM基座模型技术及服务组合 [8] - 扩大全球市场业务及寻求战略收购 [8]
新股消息 | 德适生物递表港交所 公司自研iMedImage通用型医学影像基座模型已成功实现商业化
智通财经网· 2025-06-29 20:19
公司上市动态 - 杭州德适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华泰国际为独家保荐人 [1] 核心技术优势 - 自主研发的iMedImage是世界上参数规模最大的通用型医学影像基座模型,且为全球首个商业化跨模态医学影像基座模型 [3] - iMedImage支持19种医学影像模态,覆盖超过90%的临床医学影像场景,包括生殖健康、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及放射卫生 [3] - 核心产品AI AutoVision预期将成为全球首个AI驱动的染色体核型分析辅助诊断系统,已获国家药监局"三类创新医疗器械"认定 [3][5] - AI AutoVision预计成为全球首个实现AI驱动的染色体异常自动识别提示及L3级智能的系统 [5] 商业模式 - 提供"基座模型-智能医疗器械-试剂及耗材-大模型服务"全流程端到端AI医学影像解决方案组合 [3] - 解决方案显著降低研发成本及上市时间,解决医疗资源分布不均问题,提高诊断效率 [3] 监管进展 - AI AutoVision于2025年5月完成临床试验并向国家药监局提交三类医疗器械注册申请 [5] - 2025年6月收到国家药监局出具的《受理通知书》,注册申请已获正式受理 [5] 财务表现 - 2023年收入5284.4万元人民币,2024年增长至7035.2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3.1% [5][6] - 2023年年内亏损5611.6万元人民币,2024年收窄至4337.5万元人民币 [5][6] - 毛利率从2023年的71.0%下降至2024年的65.5% [6] - 研发成本占比从2023年的54.2%降至2024年的36.3% [6] - 行政开支占比从2023年的56.6%降至2024年的36.4% [6] - 销售及分销开支占比从2023年的41.5%降至2024年的35.5% [6]
融资3.6亿!又一医学影像AI公司完成A轮
思宇MedTech· 2025-02-01 23:07
公司融资情况 - 西班牙AI医学影像公司Quibim完成5000万美元(约3.6亿人民币)A轮融资,2024年下半年估值超3亿美元 [1] - 融资由Asabys Partners和Buenavista Equity Partners领投,新投资者包括UI Investissements、GoHub Ventures,现有投资者Amadeus Capital Partners等跟投 [2] - 资金将用于扩展产品管线、基础AI模型及加速全球商业化,重点布局美国医疗市场 [2] - 公司累计融资额达7000万美元,2020年曾获800万欧元融资(Amadeus Capital Partners领投) [12] 核心技术及产品 - 核心技术为AI驱动的医学影像分析,通过MRI、CT等数据提取成像生物标志物(如肿瘤体积、脑萎缩率、脂肪沉积量等) [1] - 旗舰产品QP-Prostate获FDA 510(k)、CE及UKCA认证,提升前列腺癌检测率,已应用于多国医疗机构 [3] - QP-Brain量化早期脑萎缩及病灶,辅助阿尔茨海默病、多发性硬化症等神经疾病诊断 [6] - QP-Liver自动化分析肝脏脂肪和铁含量,减少临床医生手动分割时间 [7] - QP-Insights平台管理超1亿医学影像,支持临床试验及真实世界数据研究 [10] 市场及客户 - 客户涵盖诺华、强生、默克、飞利浦等药企及全球170多家医院(包括斯坦福大学、麻省总医院) [1][12] - 产品覆盖肿瘤学、神经学、免疫学和代谢疾病领域 [3] - 计划开发"数字双胞胎"技术,模拟人体对治疗的反应以推动医学研究 [12] 创始人背景 - 创始人兼CEO Dr Ángel Alberich-Bayarri为生物医学工程博士,专攻MRI算法,获ICT领域最佳博士论文奖 [14] - 曾任职La Fe大学医院及Quirónsalud医疗集团,主导成像生物标志物研究 [14] - 发表100+篇SCI论文,H指数29,拥有6项影像AI专利(涉及肝脏铁定量等) [15] 投资者评价 - Asabys Partners认为公司AI+成像生物标志物技术解决肿瘤学、神经病学未满足需求 [16] - Buenavista Equity Partners称其技术为精准医疗典范,与默克、飞利浦合作验证价值 [16] - Amadeus Capital Partners肯定其放射组学与深度学习结合的标准化平台策略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