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L GENIUS(00033)

搜索文档
INTLGENIUS(00033) - 2022 Q4 - 年度财报
2022-10-31 21:46
财务表现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收益为295,561千港元,同比下降12.9%[2] - 公司全年经营溢利为15,656千港元,相比去年亏损32,543千港元实现扭亏为盈[2] - 公司全年净利润为40,701千港元,相比去年亏损67,797千港元大幅改善[3] - 公司每股基本盈利为7.70港仙,相比去年每股亏损28.55港仙显著提升[6] - 公司年内溢利为40,701千港元,较去年同期亏损63,249千港元有显著改善[16][18] - 公司税前溢利为41,375千港元,相比去年同期的亏损67,786千港元有显著改善[45] - 公司2022年股权持有人应占纯利为4138万港元,去年同期亏损6779万港元[76] - 公司在报告期内成功扭亏为盈,尽管面临新冠疫情挑战[97] 资产与负债 - 公司流动资产总额为226,150千港元,同比下降39.9%[7] - 公司资产总值为239,639千港元,同比下降39.4%[7] - 公司股东应占权益为188,336千港元,同比增长26.0%[8] - 公司非控股权益为-760千港元,相比去年-11千港元有所扩大[8] - 公司非流动负债中租赁负债为1,427千港元[9] - 公司流动负债中应付贸易账款为15千港元,应计费用及其他应付款为13,254千港元和31,687千港元[9] - 公司流动负债中租赁负债为2,181千港元[9] - 公司其他贷款及可换股债券为41,852千港元和114,248千港元[9] - 公司应付税项为4,941千港元[9] - 公司权益及负债总额为239,639千港元[9] - 公司流动资产净值为174,087千港元[9] - 公司资产总值减流动负债为187,576千港元[9] - 公司总资产从2021年的395,103千港元下降至2022年的239,639千港元,降幅约为39.4%[21][22] - 公司总负债从2021年的245,621千港元下降至2022年的52,063千港元,降幅约为78.8%[21][22]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净额为1.7409亿港元,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1.8758亿港元,流动比率为4.34,无资产负债[83] 业务表现 - 公司有六个报告分类,包括证券经纪及资产管理、借贷业务、信用担保及投资业务、派对产品贸易、金属及矿产贸易、商品贸易[1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总收益为295,561千港元,其中商品贸易收益最高,为133,227千港元[16] - 证券经纪及资产管理业务收益为46,491千港元,业绩为39,931千港元,表现较为稳健[16] - 信用担保服务及投资业务亏损2,697千港元,表现不佳[16] - 派对产品贸易收益为115,510千港元,但业绩亏损4,848千港元[16] - 金属及矿产贸易业务在2022年6月30日止年度无收益记录[16] - 2022年,A公司派对产品贸易业务应占客户收益为74,383千港元,B公司商品贸易业务应占客户收益为68,551千港元,C公司投资业务应占客户收益为46,302千港元[27] - 2022年,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总收益为295,561千港元,较2021年的339,436千港元有所下降[29] - 2022年,派对产品贸易收益为115,510千港元,商品贸易收益为133,227千港元,资产管理费用收入为46,302千港元[31] - 派对产品贸易收益为1.1551亿港元,同比下降33.87%[77] - 证券经纪及资产管理收益为4649万港元,同比增长94.36%[78] - 公司为独立投资组合实现7.4%的投资回报,并产生4649万港元收益[78] - 商品贸易收益为1.3323亿港元,同比下降5.86%,按比例影响增长41.21%[80] 融资与资本运作 - 公司获得2亿美元免息融资,已提取1.61亿美元用于外汇交易[78] - 公司控股股东Neo Tech Inc.授予公司2亿美元的免息融资,截至2022年6月30日无未偿还贷款[83] - 公司通过供股及股份认购事项筹集到2.84亿港元,显著改善了流动资金及财务资源[83] - 公司于2020年4月20日,公司成功配售181,463,440股普通股,配售价为每股0.1港元,所得款项净额为17,965千港元[52] - 公司于2020年8月4日,公司成功配售223,852,128股普通股,配售价为每股0.105港元,所得款项净额为22,960千港元[53] - 公司于2021年1月14日以每股0.71港元的价格配发及发行118,259,944股供股股份,其中79,794,000股由吴氏一致行动集团接纳,总代价约为83,965,000港元[54] - 公司于2021年1月25日以每股0.71港元的价格向Neo Tech Inc.配发及发行284,673,884股认购股份,总代价约为202,118,000港元[54] - 公司于2021年7月5日赎回本金为100,000,000港元的2020年可换股债券,年利率为5厘,违约利息年利率为2.5厘[55] - 公司于2021年10月5日赎回本金为5,000,000港元的2020年可换股债券,年利率为5厘,违约利息年利率为10厘[56] - 供股及股份认购筹集所得款项总额约为2.86亿港元,净额约为2.84亿港元[87] - 供股获认购约29.35%,未获认购供股股份为284,673,884股,占总供股股份的70.65%[87] - 公司配发及发行284,673,884股认购股份予Neo Tech Inc.,总代价为2.02亿港元[87] - 所得款项净额2.84亿港元中,2,400万港元用于一般营运资金[89] - 所得款项净额中,5,000万港元用于偿还集团逾期外债,4,000万港元用于偿还股东贷款[89] - 所得款项净额中,1.10亿港元用于偿还逾期可换股债券[89] - 所得款项净额中,3,000万港元用于派对产品贸易业务的额外资金[89] - 所得款项净额中,1,500万港元用于证券经纪及资产管理业务的额外流动资金[89] - 所得款项净额中,1,500万港元用于集团借贷业务的额外资金,已动用200万港元[89] 地区收益 - 香港地区收益从2021年的102,964千港元下降至2022年的54,979千港元,降幅约为46.6%[24] - 中国内地收益从2021年的141,519千港元下降至2022年的133,227千港元,降幅约为5.9%[24] - 马来西亚收益从2021年的55,625千港元增长至2022年的107,022千港元,增幅约为92.4%[24] 成本与费用 - 公司融资成本为996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4,466千港元大幅减少[16][18] - 公司2022年经营成本为4775万港元,同比下降31.23%[76] - 公司员工成本中,薪金、工资及其他福利为21,076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2,802千港元有所下降[38] - 公司计入销售及服务成本的存货成本折旧为244,735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306,568千港元减少[38] - 公司所得税开支总额为2,710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355千港元有所增加[41] - 公司资本开支总计5,802千港元,其中证券经纪及资产管理业务占比最高,为3,340千港元[19] - 公司折旧总计4,848千港元,其中未分配部分占比最高,为4,163千港元[19] - 公司使用权资产折旧总计403千港元,其中未分配部分占比最高,为201千港元[19] - 公司应收贸易账款减值亏损净额为1,239千港元,其中商品贸易业务占比最高,为1,217千港元[19] - 公司已付按金减值亏损净额为5,855千港元,全部来自未分配部分[19] 应收与应付账款 - 公司应收贷款从去年同期的122,555千港元大幅减少至2,000千港元,且全部已逾期[47][48] - 应收贸易账款总额从2021年的125,351千港元降至2022年的23,142千港元,降幅达81.5%[49] - 派对产品贸易产生的应收贸易账款从2021年的104,246千港元大幅减少至2022年的19,995千港元,降幅为80.8%[49] - 应收贸易账款的减值从2021年的16,353千港元降至2022年的3,082千港元,降幅为81.1%[49] - 2022年6月30日,90日以上的应收贸易账款为16,708千港元,较2021年的4,702千港元大幅增加255.3%[50] - 预付款项、按金及其他应收款总额从2021年的66,055千港元增至2022年的106,991千港元,增幅为61.9%[51] - 预付款项、按金及其他应收款的减值从2021年的47,649千港元降至2022年的11,556千港元,降幅为75.7%[51]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应付贸易账款总额为13,254千港元,其中派对产品贸易产生的应付贸易账款为12,434千港元[57]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派对产品贸易产生的应付贸易账款中,90日以上的账款为12,434千港元[58] 出售附属公司 - 公司出售附属公司收益为30,427千港元,对整体业绩有积极贡献[16] - 公司于2021年9月29日出售附属公司Market Season及亚投财务的100%股权,出售事项已于2021年12月31日完成[59] - 公司于2022年6月28日以1港元的价格出售附属公司协高集团有限公司的100%股权,出售事项已于2022年6月28日完成[61] - 公司出售附属公司Market Season及亚投财务的总代价为1,158千港元,应收代价为1,159千港元[62] - 公司出售附属公司总收益为30,427千港元,其中Market Season贡献9,333千港元,亞投財務贡献1,733千港元,協高贡献19,361千港元[64] - 出售附属公司产生的现金流入净额为781千港元,其中Market Season贡献425千港元,亞投財務贡献724千港元,協高贡献-368千港元[65] - 公司出售亞投匯金的收益为13,444千港元,代价为人民币12,000,000元(约13,679,000港元)[67] - 出售國際安全網的收益为4,440千港元,代价为8,750,000港元[66] - 出售德威可信的亏损为3,952千港元[67] - 公司已收取的出售附属公司总代价为26,908千港元,其中亞投匯金贡献13,679千港元,國際安全网贡献7,629千港元,德威可信贡献5,600千港元[68] - 公司出售附属公司的净负债为29,979千港元,其中Market Season贡献8,482千港元,亞投財務贡献267千港元,協高贡献21,230千港元[63] - 出售附属公司国际安全网、德威可信和亚投汇金的总收益为26,908千港元[69] - 出售附属公司产生的现金流入净额为2,947千港元[70] 终止经营业务 - 终止经营业务的年内亏损为5,036千港元[72] - 终止经营业务的收益为784千港元[73] - 终止经营业务的经营亏损为1,692千港元[73] - 终止经营业务的融资成本为762千港元[73] - 终止经营业务的应收贸易账款减值亏损为4,410千港元[73] - 终止经营业务的其他应收款项减值亏损为130千港元[73] 其他 - 公司报告期间结算日由12月31日改为6月30日,以避免财报高峰期与其他上市公司争夺市场资源[12] - 公司未分配公司支出为16,924千港元,对整体业绩产生负面影响[16] - 公司2022年收益为2.9556亿港元,同比下降12.93%[76] - 公司向一名独立第三方借款人发放了200万港元贷款,但该贷款已逾期并违约,导致200万港元减值亏损记入损益[81] - 公司计划将供股及股份认购事项所得款项中的1500万港元用于借贷业务,未来将向有能力提供担保或抵押品的借款人提供较高金额的贷款[82]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为9919万港元,较2021年6月30日的2.4878亿港元有所下降[84] - 公司法定股本为100亿港元,已发行股本为5372.451万港元,资本结构在2022年6月30日止年度无变动[85] - 公司于2020年8月4日完成配售223,852,128股新股,每股发行价为0.105港元[86] - 公司于2020年12月1日完成股份合并,法定股本为100亿港元,已发行股本为1343.11276万港元[86] - 报告期间内公司无重大合并、收购或出售,仅完成两笔附属公司出售[91] - 公司员工数量从2021年6月30日的32名增加到2022年6月30日的42名,增长31.25%[95] - 公司预计随着疫苗接种率提高和疫情得到控制,全球经济将复苏,公司将处于有利位置以把握未来机遇[97] - 公司在报告期内未进行任何重大资本承担[96] - 公司未在报告期内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98] - 公司已成立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负责监督财务报告程序、内部监控及风险管理系统[101] - 公司全年业绩已获审核委员会审阅,符合适用会计准则和规定[101] - 公司股东周年大会将于2022年12月15日在香港举行[103] - 公司全年业绩公告已刊登在公司网站及联交所网站,年报预计于2022年11月15日或之前寄发给股东[104]
INTL GENIUS(00033) - 2022 - 中期财报
2022-03-17 16:45
收益情况 - 报告期内公司收益2.1551亿港元较2020年同期4686万港元增加360%[7] - 2021年上半年收益为215510千港元2020年为46864千港元[37] - 2021年总计收益为215510千港元2020年为46864千港元[49] - 派对产品贸易收益大幅增加至9793万港元2020年同期为1715万港元[8] - 2021年派对产品贸易收益为97927千港元2020年为17152千港元[48] - 2021年派对产品贸易收益97927千港元2020年为17152千港元[68] - 证券及商品经纪及资产管理收益为4630万港元2020年为842万港元[9] - 2021年资产管理业务投资收益为46302千港元2020年为8016千港元[49] - 2021年证券经纪及资产管理收益46491千港元2020年为8424千港元[68] - 商品贸易分类二零二一年收益7096万港元二零二零年同期2103万港元[11] - 2021年商品贸易收益为70959千港元2020年为21033千港元[48] - 2021年商品贸易收益70959千港元2020年为21033千港元[68] - 借贷业务二零二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借出贷款200万港元二零二零年同期为零定期贷款收入约13.3万港元二零二零年同期为零[12] - 2021年借贷业务利息收入为133千港元[49] - 2021年借贷业务收益133千港元[68] - 2021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香港收益为189千港元2020年为17407千港元[74] - 2021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中国内地收益为168886千港元2020年为21033千港元[74] - 2021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A来自资产管理客户收益为47813千港元[79] - 2021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B收益为46302千港元[79] - 2021年12月31日出售Market Season Limited及亚投财务有限公司100%股权[81] 盈利情况 - 报告期内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纯利为4891万港元2020年同期为净亏损[7] - 2021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为48938千港元2020年为亏损15209千港元[37] - 2021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48909千港元2020年为亏损15212千港元[37] - 2021年上半年本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期内全面收入总额为49423千港元2020年为亏损14520千港元[41] - 截至二零二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六个月本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溢利为48909千港元二零二零年为亏损15212千港元[56] - 截至二零二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六个月本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每股基本及摊簿盈利按本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溢利48909千港元普通股加权平均数537245104股计算二零二零年按本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亏损15212千港元普通股加权平均数130174879股计算[56] - 二零二一年期内溢利48909千港元二零二零年为 -15212千港元[68] 经营开支与成本 - 报告期内经营开支较2020年同期增加22.6%至2576万港元[7] - 2021年上半年毛利为48167千港元2020年为8875千港元[37] - 2021年上半年经营溢利为37154千港元2020年为亏损11418千港元[37] - 截至二零二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六个月减值亏损拨回总计1288千港元二零二零年减值亏损总计5948千港元[52] - 截至二零二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六个月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2499千港元使用权资产折旧597千港元总计3096千港元二零二零年总计1646千港元[52] - 截至二零二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六个月中国所得税拨备按估计应课税溢利25%计算二零二零年也为25%[54] - 截至二零二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六个月本集团无应课税溢利故无就香港利得税计提拨备二零二零年也为零港元[53] 资产与负债情况 - 二零二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流动资产净额1.8341亿港元二零二一年六月三十日1.3253亿港元[13] - 二零二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总资产减流动负债2.0034亿港元二零二一年六月三十日1.5091亿港元[13] - 二零二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流动比率1.13二零二一年六月三十日1.54[13] - 二零二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资产负债比率7.17%二零二一年六月三十日23.46%[13] - 二零二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向第三方提供贷款约2040万港元二零二一年六月三十日4185万港元[13] - 二零二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现金及银行结余13.9145亿港元二零二一年六月三十日2.4878亿港元[13] - 二零二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公司法定股本10000000000港元已发行股本5.372451港元[14] - 二零二零年十二月一日公司法定股本10000000000港元已发行股本1343.11276港元[15] - 2021年12月31日非流动资产为16936千港元6月30日为18384千港元[39] - 2021年12月31日流动资产为1589349千港元6月30日为376719千港元[39] - 2021年12月31日非流动负债为1379千港元6月30日为1427千港元[40] - 2021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为1405941千港元6月30日为244194千港元[40] - 二零二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集团无尚未转换之可换股债券[65] - 二零二一年七月五日公司赎回本金1亿港元可换股债券[64] - 二零二一年十月五日公司赎回本金500万港元可换股债券[65]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交易证券中上市股本证券为200千港元 截至2021年6月30日为174千港元[94]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期间第1级别与第2级别之间无转换 第3级别无转入或转出情况[94] 资金使用与分配 - 用5000万港元偿还集团逾期外债[18] - 用4000万港元偿还欠付吴博士的股东贷款[18] - 用1.10亿港元偿还逾期可换股债券[18] - 3000万港元用作派对产品贸易业务额外资金[18] - 1500万港元用作证券经纪及资产管理业务额外流动资金[18] - 集团借贷业务原计划1500万港元额外资金受疫情影响已动用200万港元[18] - 2400万港元用作一般营运资金[18] - 2021年11月19日公司与Neo Tech Inc.订立2亿美元循环贷款协议[90] 人员相关情况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共有34名雇员较2021年6月30日增加2名[21] - 吴宇博士通过受控法团持有公司72.74%股份个人直接持有0.05%总计72.79%[24] - Neo Tech Inc.持有公司72.74%股份其由吴宇博士全资拥有[26] - 林烽先生于二零二一年八月二十五日获委任相关职位[34] - 韦伟成先生黄邵隆先生于二零二一年八月二十五日辞任相关职位[34] - 艾秉礼先生于二零二二年二月六日辞世不再担任相关职位[34]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主要管理人员酬金为1841千港元2020年为1483千港元[91] 公司治理与合规 - 二零一七年六月二十六日股东周年大会批准新购股权计划自当日起生效有效期10年[28] - 根据二零一九年六月十八日股东周年大会更新及续期的现有计划授权上限可就9327172股股份授出购股权[28] - 报告期间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买卖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30] - 艾秉礼先生辞世后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人数少于三人且无符合要求的人员导致未遵守上市规则第3.10条规定[31] - 艾秉礼先生辞世后公司审核委员会成员减至两名且无符合要求人员主席悬空未遵守上市规则第3.21条规定[31] - 公司正在物色合适人选填补空缺并将尽快且在二零二二年二月六日起计三个月内委任[32] - 全体董事确认报告期间遵守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规定准则[33] 财务报表相关 - 董事会于2022年2月25日批准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中期简明综合财务报表[95]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23707千港元2020年为(17906)千港元[42]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46)千港元[42]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118344千港元2020年为22926千港元[42]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现金及现金等值项目增加净额为1142005千港元[42] - 截至二零二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六个月应收账款110760千港元减减值2748千港元后为108012千港元二零二一年六月三十日应收账款125351千港元减减值16353千港元后为108998千港元[58] - 截至二零二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六个月应付贸易账款66865千港元二零二一年六月三十日为53436千港元[62] - 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二零二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及二零二零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六个月派付中期股息[55] 其他业务情况 - 为资产价值约1.8亿美元的独立投资组合提供服务[9] - 独立投资组合实现约7.4%的投资组合回报[9] - 资产管理服务收益约4600万港元[9] - 股东贷款1.61亿美元用于即期外汇交易等[10] - 出售公司A相关附属公司及业务情况[82] - 出售公司A取消合并附属公司情况[84] - 出售公司A产生现金流出净额等情况[87]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后至报告日期无影响公司及其附属公司的重大事项[95]
INTL GENIUS(00033) - 2021 - 年度财报
2021-10-29 16:53
公司概况 - 公司于2007年3月20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同年11月19日于香港联交所上市,主要从事证券及商品经纪等多项业务[8] - 公司为投资控股公司,主要从事派对产品、金属及矿产贸易、证券经纪及资产管理等业务[192] 财政年度变更 - 2020年12月31日,公司宣布将财政年度结算日由12月31日更改至6月30日,报告期为2020年1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8] - 本财政期间,公司报告期间结算日由12月31日改为6月30日[194] 宏观经济环境 - 2020年中国实际GDP增长率为2.3%,是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唯一正增长国家,香港实际GDP下降6.1%,失业率升至16年最高[6] - 2020年恒生指数全年下跌3.4%,恒生科技指数飙升78.7%,港股IPO金额达十年之最,市值超47万亿港元[6] - 2021年6月至9月,恒生指数从高位相对低位下跌20%[7] - 香港特区政府2020年推出高达810亿港元的“保就业”计划[6] - 香港2021年第一季本地生产总值按年飙升至7.8% [30] 公司经营业绩 - 2020年1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十八个月期间,公司持续经营收益相对2019年十二个月期间上升532.19%[7] - 报告期内集团持续经营收益3.3944亿港元,较2019年上一期间增加532.19%[10] - 报告期内经营开支6943万港元,较2019年上一期间增加14.09%,经营亏损3254万港元[10] - 报告期内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亏损净额6779万港元,每股亏损28.56港仙[10] - 派对产品贸易收益增至1.7467亿港元,因亚洲市场业务扩张,公司将投入3000万港元拓展业务[11] - 证券经纪及资产管理收益2392万港元,集团已重新进行相关受规管活动,将拓展业务及应用创新科技[12] - 商品贸易收益1.4152亿港元,2020年下半年恢复业务,预计扩大业务[14] - 借贷业务报告期无收益,公司拟动用1500万港元提供资金,发展大额垫款业务[15][16] - 保安产品贸易及提供保安服务业务已终止经营[17] - 集团取消中国信用担保及投资业务相关附属公司业绩合并,已展开法律行动[18] - 公司出售相关附属公司全部已发行股本,代价包括241万港元现金及买方所得现金款项80%[18]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十八个月,持续经营业务收益为339,436千港元,2019年为53,692千港元[178]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十八个月,毛利为32,868千港元,2019年为12,632千港元[178]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十八个月,经营亏损为32,543千港元,2019年为41,407千港元[178]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十八个月,除税前亏损为60,894千港元,2019年为382,217千港元[178]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十八个月,期内持续经营业务之亏损为63,249千港元,2019年为382,227千港元[178]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十八个月,期内终止经营业务之亏损为4,548千港元,2019年为1,171千港元[180]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十八个月,期内亏损为67,797千港元,2019年为383,398千港元[180]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十八个月,期内其他全面亏损总额为871千港元,2019年为1,968千港元[184]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十八个月,期内全面亏损总额为66,926千港元,2019年为385,366千港元[184]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十八个月,公司应占期内全面亏损总额为66926千港元,2019年为385366千港元[185]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基本每股亏损为28.55港仙,2019年为406.82港仙[185] - 2021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18384千港元,2019年为64073千港元[186] - 2021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376719千港元,2019年为86949千港元[186] - 2021年6月30日,资产总值为395103千港元,2019年为151022千港元[186] - 2021年6月30日,本公司股东应占权益为149479千港元,2019年为 - 110147千港元[186] - 2021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为1427千港元,2019年为55687千港元[187] - 2021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244194千港元,2019年为196653千港元[187] - 2021年6月30日,权益及负债总额为395103千港元,2019年为151022千港元[187] - 2021年6月30日,流动资产/(负债)净额为132525千港元,2019年为 - 109704千港元[187] - 截至2021年6月30日股本为5372千港元,股份溢价为4317787千港元,累计亏损为4159205千港元[188]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十八个月,持续经营业务除税前亏损为60894千港元,终止经营业务除税前亏损为4548千港元[190] - 2021年6月30日止十八个月无形资产摊销为14千港元,使用权资产折旧为403千港元[190] - 2021年6月30日止十八个月利息收入为185千港元,融资成本为14590千港元[190] - 2021年6月30日止十八个月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4848千港元[190] - 2021年6月30日止十八个月(拨回)/权益结算以股份形式付款开支为546千港元[190] - 2021年6月30日止十八个月出售交易证券已实现(收益)/亏损为62千港元[190] - 2021年6月30日止十八个月商誉减值亏损为43235千港元,无形资产减值亏损为28681千港元[190] - 2021年6月30日止十八个月应收贸易账款增加97438千港元,应付贸易账款增加46052千港元[190] - 2021年6月30日止十八个月营运资金变动前经营亏损为31130千港元[190]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十八个月,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13亿港元,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510.7万港元,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3.53498亿港元[191]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2.35391亿港元,年终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48778亿港元[191]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十八个月,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亏损约6778.6万港元[195] 财务状况指标 - 2021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资产净额为1.3253亿港元,2019年12月31日为流动负债净额1.0970亿港元[19] - 2021年6月30日集团总资產减流动负债净额为1.5091亿港元,2019年12月31日为4563万港元[19] - 2021年6月30日集团流动比率为1.54,2019年12月31日为0.44[19] - 2021年6月30日集团资产负债比率为 - 23.46%,2019年12月31日为106.58%[19] 资金募集 - 2021年1月供股及认购事项后集团筹集所得款项净额2.84亿港元[19] - 2021年1月供股获认购约29.35%,余下约70.65%未获认购供股股份获配售[22] - 2020年7月至2021年1月资金募集活动所得款项净额约2.84亿港元,2020年通过配售新股份分别募集约2296万港元和约1797万港元[23] - 2021年1月完成供股及股份认购,筹集所得款项净额约2.84亿港元[30] 资产出售 - 2021年3月26日出售目标公司全部股权,总代价为人民币1188万元,目标公司持有Sunrise Insurance Brokers Limited 21.6%股权[25] - 2020年6月30日出售国际安全网有限公司全部已发行股本及其他应收款项,保安产品贸易及服务业务于2020年终止[25] - 2021年9月29日,集团与买方订立出售协议,预期于2021年10月31日或之前完成出售附属公司权益[38] - 2021年9月29日,集团与买方订立出售协议,出售相关公司全部已发行股本,现金总代价为人民币200万元(约241万港元)[198] 人员情况 - 2021年6月30日集团有32名雇员,2019年12月31日为27名[29] - 2021年6月30日,香港办公室全职雇员为32名,2019年12月31日为27名[94] - 雇员中女性12名,男性20名[95] - 30岁或以下雇员5名,31 - 50岁雇员22名,51岁或以上雇员5名[95] - 高级管理层雇员13名,中级管理层雇员8名,普通员工11名[95] - 女性雇员流失率为25.0%,男性雇员流失率为25.0%[95] - 30岁或以下雇员流失率为20.0%,31 - 50岁雇员流失率为22.7%,51岁或以上雇员流失率为40.0%[95] 企业管治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十八个月,公司遵守企管守则,但主席与行政总裁角色未区分、非执行董事未出席股东大会、董事会定期会议通知期不足[39] - 除黄邵隆先生及赵红梅女士外,全体董事于本期全面遵守董事证券交易标准守则[40] - 2020年1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举行九次董事会会议、四次股东特别大会及一次股东周年大会[41] - 各董事在董事会会议和股东大会议有不同的出席情况[42] - 公司已向全体独立非执行董事发送年度独立性确认书,认为现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属独立[43] - 非执行董事黄邵隆先生与公司无服务合约[43] - 董事会于2009年7月15日设立执行委员会,本期执行委员会举行一次会议[44] - 审核委员会于2007年10月30日成立,本期举行5次会议,成员出席率均为100%[45][46][47] - 薪酬委员会于2007年10月30日成立,本期举行2次会议,成员出席率均为100%[48][49] - 高级管理人员(不包括董事)薪酬范围为500,001 - 2,000,000港元[49][50] - 提名委员会于2012年3月27日成立,本期举行1次会议,王军生、艾秉礼、韦伟成出席率为100%[51][52] - 董事会于2013年8月采纳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53] - 提名委员会按性别、年龄、工作经验及种族设定可计量目标执行多元化政策[53] - 风险管理委员会于2015年12月28日成立,本期举行两次会议,各成员出席情况良好[54][55] - 公司委聘专业公司为独立顾问进行年度内部监控检讨[56] - 因未成立企业管治委员会,董事会负责执行企业管治职能[57] - 当时三分之一董事须于每届股东周年大会上轮值退任,吴宇博士及戴承延先生将在应屆股东周年大会退任并愿重选连任[58] - 董事会按需举行会议,确保会议记录及时准确提供必要资料[59] - 新委任董事获就职介绍,公司建议董事出席相关座谈会提升技能[60] - 董事确认负责编制综合财务报表,确保按规定编制并适时刊发[64] - 持有不少于公司缴足股本十分之一的两名或以上股东等有权要求召开股东特别大会,普通决议案需发最少14个整日及不少10个完整营业日通知,特别决议案需发最少21个整日及不少10个完整营业日通知[71] - 股东有权书面形式向董事会提出查询,邮件寄至公司香港主要营业地点,收件人注明公司秘书[72] - 股东于股东特别大会添加决议案须遵守公司组织章程细则第79条,提名参选董事通知须在特定七日期间呈交公司秘书[73] - 公司与股东等设立包括股东大会、年报等一系列沟通渠道[74] 环境、社会及管治(ESG) -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披露2020年1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期间相关事宜及关键绩效指标表现[75] -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遵照联交所相关指引编制,原则包括重大性、量化、平衡、一致性[75] - 已更新基于持份者的重大性评估,确认重大环境、社会及管治事宜清单[80] - 持份者识别的重大环境、社会及管治事宜包括排放、废弃物、资源使用等[81] - 报告期内公司无违反废气、温室气体排放等相关法规并造成重大影响的情况[83] - 公司业务主要碳排放源为办公室电力使用,推行了办公室节能措施[84] - 2021年氮氧化物排放7103.5千克、硫氧化物排放222.55千克、颗粒物排放18.65千克[85] - 2021年范围1直接排放198.53吨、范围2“能源间接”排放4.86吨、范围
INTL GENIUS(00033) - 2021 - 中期财报
2021-03-17 19:01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报告期为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集团收益7178万港元,同比减少47%[6] - 报告期经营开支较2019年同期减少49%至4025万港元,经营亏损1477万港元[6] - 报告期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亏损净额为5264万港元,2019年同期为3.8038亿港元[6] - 报告期公司每股亏损为45.51港仙,2019年同期为406.83港仙[6] - 2020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负债净额为1.3692亿港元,2019年12月31日为1.0970亿港元;负债净额为1.2115亿港元,2019年12月31日为1.1015亿港元;资产负债率为112%,2019年12月31日为107%[14] - 2020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银行结余为2560万港元,2019年12月31日为1353百万港元[14] - 2020年收益为7.1778亿港元,2019年为13.5613亿港元,同比下降47.07%[42] - 2020年毛利为2.3305亿港元,2019年为3.0509亿港元,同比下降23.61%[42] - 2020年经营亏损为1.4773亿港元,2019年经营溢利为1.2451亿港元,同比转亏[42] - 2020年除税前亏损为5.2632亿港元,2019年为38.3826亿港元,亏损幅度收窄86.29%[42] - 2020年期内亏损为5.2635亿港元,2019年为38.3398亿港元,亏损幅度收窄86.27%[42] - 2020年资产总值为12.335亿港元,2019年为15.1022亿港元,同比下降18.32%[44] - 2020年权益总额为 -12.122亿港元,2019年为 -10.1318亿港元,亏损扩大19.64%[44] - 2020年非流动负债为54.1万港元,2019年为5568.7万港元,同比下降99.03%[45] - 2020年流动负债为24.4029亿港元,2019年为19.6653亿港元,同比上升24.09%[45] - 2020年基本每股亏损为45.51港仙,2019年为406.83港仙,亏损幅度收窄88.81%[43] - 2020年1月1日股本为938千港元,股份溢价为3,995,137千港元,累计亏损为4,130,843千港元,权益为8,829千港元[47] - 2020年股份发行及购股权失效使股本增加405千港元,股份溢价增加40,596千港元[47] - 2020年出售附属公司使权益减少8,899千港元[47] - 2020年释放可换股债券储备使债券储备减少24,400千港元,累计亏损减少24,400千港元[47] - 2020年期内全面亏损总额为52,004千港元[47] - 2020年12月31日股本为1,343千港元,股份溢价为4,035,733千港元,累计亏损为4,143,508千港元,权益为 - 70千港元[47] - 2020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52,247千港元,2019年为所得281千港元[48] - 2020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1,708千港元,2019年为9,198千港元[48] - 2020年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75,504千港元,2019年为所用245千港元[48] - 2020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11,549千港元,2019年为减少9,162千港元[48]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12个月,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亏损约5263.5万港元,集团流动负债净额及负债净额分别约为1.36924亿港元及1.2115亿港元[54] - 2020年销售派对产品、经纪佣金收入及资产管理收入为2.6463亿千港元,2019年为4.0965亿千港元[58] - 2020年买卖商品收入为2.1033亿千港元[58] - 2020年销售保安产品收入为1千港元,2019年为7.9502亿千港元[58] - 2020年提供保安服务收入为784千港元,2019年为2419千港元[58] - 2020年总收益为4.828亿千港元,2019年为12.2962亿千港元[58] - 资产管理业务投资收益为22,742千港元,借贷业务利息收入为12,001千港元,总计71,778千港元和135,613千港元[59] - 2020年租赁负债拨回1,390千港元,2019年汇兑(亏损)/收益净额为 - 15千港元,利息收入119千港元,股息收入1千港元,杂项收入639千港元和11,057千港元,出售物业、厂房及设备收益39千港元,2020年其他收益及其他收入净额为2,173千港元[61] - 2020年融资成本总计14,169千港元,2019年其他非经营开支总计7,392千港元和117,699千港元,2020年减值亏损总计16,298千港元,2019年为268,290千港元[63] - 2020年所得税(开支)/抵免总额为 - 3千港元,2019年为428千港元,中国所得税按25%计算[64][65] - 2020年本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综合亏损为 - 52,635千港元,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115,646,512股;2019年分别为 - 380,376千港元和93,498,580股[67] - 2020年和2019年每股摊薄亏损与每股基本亏损相同[68] - 2020年12月31日应收贸易账款为56,514千港元,2019年12月31日为18,654千港元[69] - 2020年12月31日应收贸易账款为56,514千港元,2019年12月31日为18,654千港元,其中30日内分别为35,094千港元和5,265千港元,31至60日分别为969千港元和5,294千港元,61至90日分别为2,872千港元和4,056千港元,90日以上分别为17,579千港元和4,039千港元[70] - 2020年12月31日应付贸易账款为15010千港元,2019年12月31日为7764千港元[77][78] - 2020年12月31日派对产品贸易产生的应付贸易账款为9874千港元,2019年为2796千港元[77] - 2020年12月31日资产管理产生的应付贸易账款为1880千港元[77] - 2020年12月31日客户款项产生的应付贸易账款为819千港元,2019年为1924千港元[77] - 2020年12月31日商品贸易产生的应付贸易账款为2437千港元[77] - 2020年可换股债券总计114261千港元,2019年为110094千港元[79] - 2021年可换股债券总计77290千港元[79] - 2019年可换股债券本金由1亿港元增加至1.05亿港元[79] - 2019年可换股债券重组亏损169.3万港元,交易成本49.9万港元[80] - 2020年可换股债券负债部分实际年利率为11厘[80] - 2020年可换股债券本金1亿港元于2019年11月6日转让,逾期利息按年利率10厘计算,新债券持有人同意按年利率2.5厘收取[81] - 2020年可换股债券兑换价由每股1港元调整为10港元,按此转换发行股份上限为1050万股;后又调整为7.91港元,发行股份上限为1327.4336万股[81] - 2020年12月31日,2020年可换股债券尚未偿还利息为777万港元[82] - 2021年可换股债券本金7000万港元分三批发行,分别为875万、2625万及3500万港元[83] - 2021年可换股债券负债部分实际年利率为15.34厘,兑换价由每股0.1港元调整为1港元,兑换时发行股份上限为7000万股[84] - 2020年总综合资产为123350千港元,2019年为151022千港元;2020年总综合负债为244570千港元,2019年为252340千港元[91][94] - 2020年香港地区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5号范围内来自客户合约的收益为27247千港元,2019年为43460千港元[96] - 2020年中国内地地区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5号范围内来自客户合约的收益为21033千港元,2019年为79502千港元[96] - 2020年香港地区其他来源之收益为23498千港元,2019年为12651千港元[96] - 2020年公司总收益为71778千港元,2019年为135613千港元[96] - 特定非流动资产方面,2020年12月31日总计15,845千港元,2019年12月31日为29,443千港元,其中香港2020年为15,254千港元,2019年为16,875千港元,中国内地2020年为591千港元,2019年为12,568千港元[98] - 2020年客户乙收益22,681千港元,客户丙收益21,033千港元,客户丁收益9,912千港元,2019年客户甲收益32,556千港元[99]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报告期派对产品贸易收益减至2646万港元,2019年同期为4997万港元[7] - 报告期证券及商品经纪及资产管理分类录得2350万港元收益,2019年同期为73万港元[8] - 报告期内,商品贸易分类产生收益203万港元,2019年同期无[10] - 报告期内,借贷业务无收益,2019年同期为1200万港元[11] - 2020年派对产品贸易收益为26463千港元,2019年为40965千港元;2020年分类业绩亏损8995千港元,2019年亏损4541千港元[89] - 2020年证券经纪及资产管理收益为23498千港元,2019年为726千港元;2020年分类业绩盈利19296千港元,2019年亏损36237千港元[89] - 2020年商品贸易收益为21033千港元,2019年无相关数据;2019年分类业绩亏损11241千港元[89] - 2020年借贷业务收益数据缺失,2019年为12001千港元;2020年分类业绩亏损611千港元,2019年亏损130671千港元[89] - 2020年保安产品贸易及提供保安服务收益为784千港元,2019年为81921千港元;2020年分类业绩亏损5173千港元,2019年亏损1600千港元[89] 业务投资与发展计划 - 公司拟从供股及认购事项所得款项中额外投资约3000万港元于派对产品贸易业务[7] - 公司拟将供股及认购事项所得款项中约1500万港元用于增强流动资本及支持证券、商品经纪和资产管理业务发展,另1500万港元用于借贷业务[9][11] 市场规模信息 - 2019年中国派对产品市场规模约达5.284亿美元[7] 订单情况 - 报告日期公司已就派对产品业务取得第一批总值约2600万港元的确认订单[7] 牌照情况 - 集团证券牌照及资产管理牌照于2019年被暂停,正等待证监会批准恢复申请[8] 股本相关信息 - 2020年12月1日股份合并生效,公司法定股本为100亿港元,已发行股本为1343112.76港元[15] - 2020年4月20日,公司按每股0.1港元成功配售181463440股每股面值0.001港元的股份[15] - 2020年8月4日,公司按每股0.105港元成功配售223852128股每股面值0.001港元的股份[15] - 2020年7月17日及8月4日,根据一般授权配售所得款项净额约2296万港元,已悉数用于拟定用途[16] - 2020年9月11日宣布并于2021年1月完成的供股及认购事项,筹集所得款项净额合共约2.84亿港元[22] - 2020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本总数为134311276股[25] - 2020年12月31日法定每股面值0.01港元普通股股份数目为1,000,000,000千股,金额为10,000,000千港元;已发行及缴足股份数目为134,311千股,金额
INTL GENIUS(00033) - 2020 - 年度财报
2020-07-10 16:47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前称中国云铜股份有限公司,现名安山金控股份有限公司,股份代号0033,于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上市[1][4] - 公司授权代表为韦伟成,吴宇为其替代授权代表[4] - 公司主要股份过户及登记处为加拿大皇家银行信托(开曼)有限公司,香港股份过户及登记分处为卓佳证券登记有限公司[4] - 公司主要往来银行为中国银行(香港),核数师为郑郑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4] - 公司网站为www.ahfh.com.hk,注册办事处位于开曼群岛[4] - 公司香港主要营业地点为香港中环干诺道中62–63号中兴商业大厦5楼A室[4] - 公司为投资控股公司,主要附属公司业务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15[114] 董事及高管变动 - 2019 - 2020年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有多项人事变动,如吴宇2019年12月23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等[3] - 2019年1月9日赵红梅获委任为执行董事,李鑫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115] - 2019年12月9日李鑫、王大勇辞任非执行董事,金馨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115] - 2019年12月23日吴宇、韦伟成获委任为执行董事[115] - 2020年1月10日林烽、黄邵隆获委任为执行董事,黄邵隆于3月19日调任非执行董事[115] - 2020年3月19日劳恒晃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15] - 2020年4月6日陈志明获委任为执行董事[115] - 2019年有多起董事任免及调任情况[115] - 2019 - 2020年有多名董事获委任、辞任或被罢免[50][51][52][53] - 2019 - 2020年多位董事有委任、调任、重选、辞任、罢免等变动[141][142][143] - 2011年1月10日起公司无行政总裁,职能由执行委员会承担,2020年4月6日陈志强获委任为行政总裁[31] 业务收益情况 - 2019年集团证券经纪及资产管理收益减至73万港元,2018年为121万港元,因下半年证监会牌照业务暂停[8] - 2019年集团派对产品贸易收益为4097万港元,2018年为5148万港元,因中美贸易纠纷及需求下降[9] - 2019年无新贷款授出,贷款组合与2018年相同,就应收贷款及利息减值拨备1.1113亿港元及1153万港元[10] - 2019年集团信用担保及投资业务无收益,2018年为21万港元,2020年2月内地业务许可证终止[11] - 本年度集团总收益为1.3561亿港元,较去年的6693万港元增加103%,主要因保安业务收益增加[15] - 本年度集团毛利为3051万港元,较去年的1638万港元增加86%,毛利率为22.5%(二零一八年:24.5%)[15] - 2019年公司收益为4.01亿港元,2018年为6693.3万港元[158] - 2019年公司毛利为3050.9万港元,2018年为1637.7万港元[158] - 2019年公司经营溢利为1245.1万港元,2018年经营亏损为8010.1万港元[158] - 2019年公司除减值及税项前亏损为1.16亿港元,2018年为9759.9万港元[158] - 2019年公司商誉减值亏损为4323.5万港元[158] - 2019年公司无形资产减值亏损为2868.1万港元[158] - 2019年公司应收贷款减值亏损净额为1.11亿港元,2018年为1370.7万港元[158] - 2019年公司应收贸易账款减值亏损净额为1824.5万港元,2018年为130.8万港元[158] - 2019年年内全面亏损总额为3.85366亿港元,2018年为1.1133亿港元[159] - 2019年本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年内亏损为3.80376亿港元,2018年为1.03031亿港元[159] - 2019年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均为40.68港仙,2018年为11.05港仙[159] 业务发展规划 - 集团正申请恢复相关证监会牌照,预计第4及9类最早2020年第三季度末恢复,第1、2及5类最早2021年上半年恢复[8] - 新管理层将继续努力收回贷款,审视新业务机遇以带来稳定收入[10] - 公司将继续发展派对产品贸易业务[9] - 2020年公司将以灵活方式审慎管理业务,探讨应用金融科技解决方案[5] - 公司目标是成为世界一流金融机构,打造非凡客户体验[5] - 出售国际安全网后,保安业务将于二零二零年终止,利于集团集中资源发展其他业务[13] - 集团进行业务重组,包括注入营运资金、重组不良资产及业务、加强内部监控[24] - 集团将探索应用先进技术可能性,寻找为股东带来回报的商机[24] 财务指标情况 - 本年度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亏损净额增加269%至3.8038亿港元,去年为1.0303亿港元[15] - 本年度公司每股亏损为40.68港仙(二零一八年:11.05港仙)[15] - 本年度集团经营开支下降至7919万港元,去年为8666万港元[15] - 本年度融资成本为1568万港元(二零一八年:743万港元),增加因可换股债券利息[16] - 二零一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流动负债净额为1.0970亿港元(二零一八年:流动资产净值1.2070亿港元),流动比率为0.45(二零一八年:1.68)[16] - 二零一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集团资产负债率为317%(二零一八年:34%)[16] - 二零一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集团有其他贷款1300万港元,现金及银行结余为1353万港元(二零一八年:2291万港元)[16] - 2019年非流动资产为6407.3万港元,2018年为2.24273亿港元[160] - 2019年流动资产为8694.9万港元,2018年为2.98006亿港元[160] - 2019年资产总值为1.51022亿港元,2018年为5.22279亿港元[160] - 2019年权益总额为 - 1.01318亿港元,2018年为2.92618亿港元[160] - 2019年非流动负债为5568.7万港元,2018年为5235万港元[160] - 2019年流动负债为1.96653亿港元,2018年为1.77311亿港元[161] - 2019年流动(负债)/资产净值为 - 1.09704亿港元,2018年为1.20695亿港元[161] - 2019年12月31日股本为938,股份溢价为3,995,137,累计亏损为4,130,843[164] - 2019年可换股债券重组使储备减少11,170,累计亏损减少11,114[164] - 2019年股份发行使股本增加5,080[164] - 2019年取消合并附属公司使法定储备减少3,420,非控股权益减少13,170[164] - 2019年出售附属公司使非控股权益减少1,484[164] - 2019年年内全面亏损总额为382,151(公司层面)和3,215(非控股权益层面)[164] - 2019年经营活动除税前亏损为383,826千港元,2018年为102,899千港元[165] - 2019年无形资产摊销为5,411千港元,使用权资产折旧为11,083千港元[165] - 2019年应收或然代价之公平值收益为54,510千港元[165] - 2019年商誉之减值亏损为43,235千港元,无形资产之减值亏损为28,681千港元[165] - 2019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28.1万港元,2018年为-6345.7万港元[166] - 2019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919.8万港元,2018年为503.5万港元[166] - 2019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24.5万港元,2018年为361.3万港元[166] - 2019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916.2万港元,2018年为-5480.9万港元[166] - 2019年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亏损约3.80376亿港元[170] - 2019年末集团流动负债净额及负债净额分别约为1.09704亿港元及1.01318亿港元[170] 股本及债券情况 - 2019年3月18日公司拟发行3亿股新股,认购事项所得款项净额约2990万港元,后调整,最终发行5080万股,所得款项净额约490万港元用作营运资金[18] - 股本重组前购股期权行使价为每股0.15港元,可发行股份8.36亿股,重组后行使价调整至每股1.50港元,可发行股份调整至8360万股[19] - 2019年2月18日,公司与原有债券持有人订立变更契据,可换股债券到期日延至2020年2月18日,年利率从0增至5厘,本金从1亿港元增至1.05亿港元,并额外发行500万港元可换股债券[124] - 可换股债券重组于2019年6月25日完成,公司确认重组亏损169.3万港元,2020年可换股债券负债部分实际年利率为11厘[124] - 2020年可换股债券兑换价自2019年7月24日起由每股0.1港元调至每股1.0港元,全部兑换时发行股份上限为1.05亿股[125] - 2019年11月6日,本金1亿港元的2020年可换股债券转让给Neo Tech. Inc.,公司主席吴宇为实益拥有人[126] - 2020年3月25日,新债券持有人承诺将1亿港元可换股债券到期日由2020年2月18日延至2022年2月18日,待独立股东及港交所批准[126] 公司治理相关 - 2019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公司遵守企管守則,除第A.2.1條、第A.6.7條及第E.1.2條外[25] - 年内执行、薪酬和审核委员会会议次数未达职权范围规定,公司将审阅并确保未来合规[25] - 全体董事确认2019年全面遵守董事证券交易标准守则[26] - 三名执行董事、两名非执行董事和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未出席2019年股东周年大会[27] - 2019年公司举行12次董事会会议、2次股东特别大会和1次股东周年大会[28] - 赵红梅董事会会议出席率为11/12,股东大会出席率为0/3;张军董事会会议出席率为8/11,股东大会出席率为3/3等[29] - 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未出席2019年5月23日股东特别大会和6月18日股东周年大会[31] - 公司向全体董事发送年度独立性确认书,现任独立非执行董事被认为独立[32] - 非执行董事与公司未签订服务合约[32] - 执行委员会于2009年7月15日设立,本年度未举行会议[33] - 审核委员会于2007年10月30日成立,本年度举行1次会议,审核相关财务报表[34] - 薪酬委员会于2007年10月30日成立,本年度举行1次会议,检讨薪酬待遇等[37][38] - 提名委员会于2012年3月27日成立,本年度举行2次会议,检讨董事会架构及推荐董事人选[40][42] - 审核委员会成员艾秉礼、王军生出席会议率为100%,劳恒晃、黄邵隆因委任时间不合资格出席[34][35][36] - 薪酬委员会成员王军生、艾秉礼出席会议率为100%,王大勇出席率为0%,吴宇因委任时间不合资格出席[37][38] - 提名委员会成员艾秉礼出席会议率为100%,王军生出席率为50%,金馨、张军出席率为100%,韦伟成、凌献革因委任或辞任时间不合资格出席[40][42] - 董事会于2019年1月1日采纳[提名政策],规定提名董事候选人的考虑准则[40] - 公司可在股东大会以普通决议案委任董事,提名委员会经特定程序向董事会推荐新委任人选[40] - 董事会于2013年8月采纳成员多元化政策,提名委员会按四重点范畴设定可计量目标[43] - 风险管理委员会于2015年12月28日成立,本年度举行一次会议[44][45] - 本年度集团委聘专业公司为独立顾问进行年度内部监控检讨[46] - 因未成立企业管治委员会,董事会负责执行企业管治职能[47] - 公司组织章程细则订明董事委任、重选及罢免程序,三分之一董事须每年轮值退任[48] - 执行董事赵红梅及独立非执行董事艾秉礼、王军生将在应届股东大会退任并愿重选连任[48] - 董事会按需举行会议,会提前发送议程和文件,确保会议记录及时准确[49] - 每名董事会成员可获取公司秘书意见和服务,有权查阅相关资料[49] - 各新委任董事获就职介绍,公司建议董事出席座谈会提升知识技能,全体董事了解持续专业发展重要性并参与合适培训[55] - 董事负责编制本年度集团综合财务报表,确保按规定及准则编制并适时刊发,确认不知悉重大不明朗事件致集团不可持续经营[57] - 集团追求业务多元化卓越,采用灵活业务模式及策略和审慎风险及资本管理框架维持盈利及资产增长[58] - 董事会负责集团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