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铁公司(00066)

搜索文档
港铁公司(00066)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07 16:30
公司业绩 - 2023年截至12月31日止年度,MTR CORPORATION LIMITED总收入为56,982百万港元,较2022年增长19.2%[1] - MTR CORPORATION LIMITED經常性業務利潤为4,281百万港元,较2022年增长n/m[1] - MTR CORPORATION LIMITED物業發展利潤为2,083百万港元,较2022年下降80.1%[1] - MTR CORPORATION LIMITED本公司股東應佔淨利潤为7,784百万港元,较2022年下降20.8%[1] - MTR CORPORATION LIMITED建议末期普通股息为每股0.89港元,全年普通股息合共每股1.31港元,与2022年相同[1] 业务表现 - MTR CORPORATION LIMITED經常性業務受益于本地鐵路服務乘客量的持續回升,以及過境服務、高速鐵路(香港段)及相關免稅店業務的恢復營運[1] - MTR CORPORATION LIMITED重鐵網絡列車按照編定班次行走及乘客車程準時程度均超過99.9%的世界級水平[1] - MTR CORPORATION LIMITED票價調整機制的檢討已於2023年3月完成,为維修保養、更新及升級鐵路資產提供穩定的經常性收入來源,同時維持本公司的財務可持續性[1] 财务状况 - 2023年公司总营业支出为416.59亿港元,较2022年的397.87亿港元增加4.7%[3] - 公司现金、银行结余及存款为22,375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9.0%[6] - 公司负债总额为167,570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3.2%[6] - 公司股本为61,083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0.9%[6] 税务情况 - 2023年本期香港利得税为610百万港元,较2022年的989百万港元下降[22] - 2023年本期香港以外税项为377百万港元,较2022年的413百万港元下降[22] - 2023年遞延稅项中,超过相关折旧的折旧免税额为638百万港元,较2022年的383百万港元增加[22] 公司发展 - 公司展望继续在全球经济环境中前行,控制成本,利用智慧科技及创新应对挑战[2] - 预期为"海盈山"、"港島南岸"第五期、何文田站第一期和"瑜一"的物业发展利润入账[2] - 公司将在每个汇报期末重新评估所需承担的风险和责任[21]
港铁公司(00066)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07 16:34
总收入及利润 - 2023年中期总收入为276亿港元,同比增长19.7%[2] - 經常性業務利潤为7亿港元,较上年同期的7亿港元亏损有较大改善[2] - 投资物业公允价值计量收益为42亿港元,较上年同期的公允价值计量亏损24亿港元有显著增长[2] - 公司股东应占净利润为5.5十亿港元[96] - 2023年每股基本盈利为0.76港元,较2022年下降11.8%[96] - 2023年每股基本盈利为0.51港元,较2022年下降55.7%[96] - 公司股东应占净利润41.78亿港元,而2022年同期淨利潤則為47.32億港元[112] 公司经营业务 - 公司在发展中项目中涉及东涌线延线、机场铁路掉头隧道延展段等[5] - 公司在2023年上半年的乘客量逐步回升,本地铁路服务已达到疫情前水平90%以上的乘客量[22] - 公司将在未来五年内为铁路资产维修和更新投入超过650亿港元[23] - 公司计划继续推进位于东涌线的小蚝湾项目,提供约10,720个私人住宅单位,以满足香港市民的住房需求[26] - 公司期望通过参与多个新铁路项目,提升交通运力、释放发展潜力,加强与香港及大湾区的连接[30] - 公司将在未来五年投入超过650亿港元进行铁路资产维修保养及更新,推动智慧铁路的建设[38] - 公司在2023年首六个月提供的重铁和轻铁列车服务分别达到逾87万和逾46万班次,乘客车程准时程度达到99.9%[42] - 公司计划在2025年至2026年间在荃湾线投入新CBTC系统,以提升信号系统效率[42] - 公司在2023年5月起开始在13个车站安装约1,600对自动月台闸门,以提升乘客乘车体验[43] - 公司在2023年4月将智能洗手间管理系统扩展至香港站的所有洗手间,为乘客提供更舒适的使用体验[44] - 公司在2023年3月提升自动收费系统,更新共2,400个出入闸机,支持更多电子支付方式,提升乘客便利性[45] - 公司在2023年上半年的乘客量和收入均有增长,本地铁路服务乘客量为777.2百万计,收入为6,680百万港元[39] - 公司在2023年首五个月往返机场交通工具市场的市场份额从16.3%上升至20.1%[39] - 公司计划在今年年底前将13列全新配备SACEM信号系统的Q车投入观塘线,以提升服务质量[42] - 公司在2023年上半年推出了新的智慧车厂营运计划,以提高工作效率,并与阿里巴巴合作开发智慧列车计划[48] - 香港客运服务在2023年上半年取得了较大增长,车站商务收入和EBITDA边际比率均有显著提升[49] - 2023年上半年,车站商店的总收入增加63.1%,达到24.15亿港元,主要来自免税店业务的租金收入[50] - 车站商店的租户组合中,餐饮类别约占45%,饼店约占12%,便利店约占12%,乘客服务约占12%,其他类别约占19%[50] - 2023年上半年,广告收入增加18.2%,达到4.16亿港元,主要因为客户在防疫措施取消后增加了广告支出[51] 公司财务状况 - 公司现金、银行结余及存款为23,956百万港元,较上一年同期增长7,822百万港元[164] - 公司固定资产总额为235,748百万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增长6,257百万港元[164] - 公司总权益为177,661百万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减少1,251百万港元[164] - 公司股本为60,548百万港元,为行政人员股份獎励计划持有的股份为268百万港元[164] - 公司的组织章程细则已上载于公司网站和联交所网站,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间内未发生任何变动[148]
港铁公司(00066)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10 16:30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入275.74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230.33亿港元增长19.7%[3] - 经常性业务利润为24.2亿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6.78亿港元[3] - 公司股东应占净利润为41.78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47.32亿港元下降11.7%[3] - 2023年上半年期内利润43.53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49.28亿港元[10] - 2023年上半年期内全面收益总额35.86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42.6亿港元[1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固定资产中其他物业、机器及设备为974.32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916.71亿港元[1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现金、银行结余及存款为239.56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61.34亿港元[1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短期贷款为19.19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5.92亿港元[1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应付账项、其他应付款项及拨备为770.65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696.92亿港元[1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净资产为177.661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79.912亿港元[11] - 2023年上半年本公司股东应占期内利润41.78亿港元,2022年全年为98.27亿港元[14] - 2023年上半年建议及已批准股息55.2亿港元,2022年已宣派及已批准股息89.18亿港元[14] - 2023年6月30日保留溢利结余114.884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16.228亿港元[1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股东应占利润41.78亿港元,2022年为47.32亿港元[23] - 若按基本业务计算,2023年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均为0.51港元,2022年为1.15港元[23] - 2023年上半年经常性业务股东应占利润为24.20亿港元,2022年上半年(未计减值拨备)为2.84亿港元[54] - 期内物业发展利润下跌90.6%至7.32亿港元,基本业务利润减少55.7%至31.52亿港元[54] - 公司股东应占净利润按年减少11.7%至41.78亿港元,相当于每股盈利0.67港元,董事局宣派中期股息每股0.42港元[54] - 2023年上半年本地铁路服务总乘客人次777.2百万,2022年为570.5百万[49] - 2023年上半年过境服务总乘客人次28.1百万,2022年为0.2百万[49] - 2023年上半年财务EBITDA边际比率,包括中国内地及国际附属公司为26.3%,2022年为16.0%[49] - 2023年上半年EBIT边际比率,包括中国内地及国际附属公司为11.4%,2022年为 - 1.1%[49] - 2023年上半年公司股东应占来自基本业务的利润为3152百万港元,2022年为7108百万港元[49] - 2023年上半年港铁所有铁路和巴士服务总乘客量9.201亿人次,较2022年同期6.494亿人次上升41.7%[61] - 2023年首五个月港铁在香港专营公共交通工具市场整体占有率49.6%,2022年同期为47.2%[62] - 2023年首五个月港铁在过海交通工具市场占有率71.8%,2022年首五个月为67.1%[62] - 2023年首五个月港铁在过境交通业务市场占有率回升至53.5%,去年同期为0.0%[62] - 2023/2024年度整体票价调整幅度为+2.3%[63] - 2023年首六个月,重铁和轻铁网络分别提供逾87万及逾46万班次列车服务,公司可控因素致31分钟以上延误共五宗,重铁四宗、轻铁一宗[64] - 2023年上半年香港车站商务总收入按年增加63.1%至24.15亿港元,EBITDA按年增加74.6%至21.6亿港元,EBIT按年增加63.8%至17.98亿港元[68] - 2023年EBITDA边际比率为89.4%,较2022年增加5.9个百分点;EBIT边际比率为74.5%,较2022年增加0.4个百分点[68] - 2023年上半年,物业租赁业务收入增加6.2%至23.24亿港元,物业管理业务收入增加10.9%至1.32亿港元[71][72] - 昂坪360收入由2022年上半年的2200万港元增长至1.46亿港元,访客人数增至56万人次[74] - 公司应占八达通控股有限公司的利润增长36.4%至2.70亿港元,八达通卡及其他储值八达通产品总流通量达2370万张[74] - 2023年上半年内地和澳门铁路等业务收入8.63亿港元,同比增5.5%;国际业务收入122.16亿港元,同比降0.9%;总计130.79亿港元,同比降0.5%[81] - 2023年上半年内地和澳门铁路等业务EBITDA为1.52亿港元,同比增25.6%;国际业务为3.8亿港元,同比降52.6%;总计5.32亿港元,同比降42.4%[81] - 2023年上半年内地和澳门铁路等业务EBIT为0.22亿港元,同比降80.7%;国际业务为2.68亿港元,同比降60.4%;总计2.9亿港元,同比降63.3%[81]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应占联营公司和合营公司利润从2.92亿港元增至3.62亿港元,主要因内地业务改善[82] - 2023年上半年内地铁路、物业租赁及物业管理附属公司经常性业务亏损900万港元,因深圳地铁四号线业务贡献减少[82] - 2023年上半年国际铁路附属公司经常性业务亏损3200万港元,因斯德哥尔摩通勤铁路及Mälartåg运营有挑战[82] - 2023年上半年重铁和轻铁网络须呈报事故数目较2022年同期分别增加107%及70%,大部分与扶手电梯有关[9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总收入为275.74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上升19.7%[99][10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香港客运服务中香港车务营运和香港车站商务利润分别变动72.1%和63.8%[9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香港物业租赁及管理业务利润变动n/m,中国内地及国际铁路、物业租赁及管理业务利润变动6.7%[9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附属公司利润变动 - 63.3%,其他业务、项目研究及业务发展开支变动53.9%[9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应占联营公司及合营公司利润变动29.0%[9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录得经常性业务利润24.20亿港元,去年同期亏损6.78亿港元[99][10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股东应占净利润为41.78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下降11.7%[9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香港车务营运EBIT亏损7.74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大幅收窄20.01亿港元或72.1%[103] - 香港车站商务EBIT大增7.00亿港元或63.8%至17.98亿港元[103] - 香港物业租赁及管理业务EBIT增加1.25亿港元或6.7%至19.90亿港元[103] - 中国内地及国际铁路等附属公司EBIT大幅下跌5.01亿港元或63.3%至2.90亿港元[10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其他业务等EBIT亏损1.46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1.71亿港元或53.9%[104] - 未计减值亏损前总经常性EBIT上升26.38亿港元或229.0%至37.90亿港元,计入减值亏损则增加36.00亿港元至37.90亿港元[10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所得税增加3.98亿港元或232.7%至5.69亿港元[10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除税后物业发展利润为7.32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70.54亿港元[10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总负债增加11.5%至1,640.65亿港元,负债总额增加11.5%或54.84亿港元[112][113] - 于2023年6月30日,净负债权益比率为22.3%,较2022年12月31日减少1.0个百分点[11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38.70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37.75亿港元[116] - 收取与物业发展有关的款项净额为45.33亿港元,主要来自「柏傲莊」现金款项[117] - 投资活动的其他现金流出净额为49.95亿港元,包括52.00亿港元资本性开支[117]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安排85亿港元债务融资,含75亿港元年期2至3年中期票据和10亿港元3年期银行贷款[118] - 2023年6月底集团综合负债总额为533亿港元,现金和存款结余为240亿港元,未动用承诺信贷额超130亿港元[119] - 首六个月附息借贷加权平均成本为3.3%,2022年同期为2.2%[119] - 2023年6月底集团约68%的借贷为定息借贷,平均利率2.8%,平均还款期9.9年[119] 股息相关情况 - 宣派中期普通股息每股0.42港元(可选择以股代息)[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与期内有关的中期普通股息每股0.42港元,金额26.10亿港元,2022年金额26.04亿港元[2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与去年有关的末期普通股息每股0.89港元,金额55.20亿港元,2022年有关2021年度每股1.02港元,金额63.17亿港元[21] - 董事会决定派发中期股息每股0.42港元,预计2023年10月13日派发给2023年8月30日登记在册股东[22] 铁路业务运营情况 - 重铁网络列车按照编定班次行走和乘客车程准时程度维持于99.9%的世界水平[4] - 2023年上半年香港本地铁路服务乘客量达疫情前水平90%以上,列车按编定班次行走及乘客车程准时程度达99.9%[51] - 列车按编定班次行走和乘客车程准时程度保持99.9%的世界级水平[59] - 2023年首六个月香港车务营运收入93.42亿港元,较去年同期58.15亿港元增加60.7%[60] - 2023年首六个月香港车务营运EBIT亏损7.74亿港元,较2022年减少72.1%[60] 铁路资产投入计划 - 未来五年内投放逾650亿港元进行铁路资产更新及维修保养[4] - 未来五年公司将为铁路资产维修及更新投放超650亿港元,斥资13亿港元提升自动收费系统[51] - 未来五年内公司将投放逾650亿港元进行铁路资产更新及维修[64] - 2023年3月公司斥资13亿港元提升自动收费系统,更新2400个出入闸机[65] 铁路专营权情况 - 澳洲的墨尔本都市铁路服务及英国的South Western Railway之专营权分别获延长至2026年年中及2025年5月[5] - 2023年3月澳洲墨尔本都市铁路服务专营权获延长18个月至2026年年中,英国South Western Railway国家铁路合约获延长两年至2025年5月[53] - South Western Railway及墨尔本都市铁路专营权分别获延长至2025年5月及2026年年中[80] - 英国伊利沙伯线专营权延至2025年5月,2023年5月将Paddington站和Whitechapel站间繁忙时段班次从每小时22班增至24班[87] - 瑞典斯德哥尔摩地铁合约2025年到期,公司2023年7月已提交新服务合约标书,结果预计2024年上半年公布[88] - 斯德哥尔摩通勤铁路合约2026年期满后将不续期,Mälartåg业务若问题短期未解决或需考虑亏损拨备[89] - 墨尔本都市铁路网络专营权延长18个月至2026年年中,9公里地铁隧道预计2025年开通,开通后每周载客量增加50万人次[90] 物业发展业务情况 - 物业发展利润为7.32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77.86亿港元下降90.6%[3] - 预计未来12个月左右为约4000个单位招标,首先推出东涌东站第一期项目[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股东应占香港物业发展利润7.12亿港元,2022年为77.47亿港元;香港物业发展利润(除税前)7.83亿港元,2022年为92.77亿港元;所得税支出7100万港元,2022年为15.30亿港元[15] - 2023年上半年公司股东应占来自物业发展的利润7
港铁公司(00066) - 2022 - 年度财报
2023-04-13 17:51
香港业务 - 香港业务总乘客量超过15亿人次,乘客车程准时程度达到99.9%[6] - 香港核心业务充分发挥潜力,推动社会目标,物业发展项目包括百胜角通风楼和东涌牵引配电站[6] - 2022年香港客运服务收入为16481百万港元,同比增长0.6%[12] - 2022年香港物业租赁及管理业务收入为4779百万港元,同比下降5.1%[12] 中國内地及国际业务 - 中國内地及国际业务新增14个住宅物业项目,拓展业务新樞紐,预计"The Wai圍方"商场和"THE SOUTHSIDE"商场将于2023年开业[7] - 2022年中國內地及國際鐵路、物業租賃及管理業務附屬公司收入为26016百万港元,同比增长3.9%[12] 公司财务表现 - 公司股东应占净利润在2022年达到16.0十亿港元,较2021年的14.5十亿港元有所增长[14] - EBITDA边际比率在2022年为16.5%,较2021年的17.3%下降了0.8个百分点[14] - 每股基本盈利在2022年为1.55港元,较2021年的1.59港元下降了2.6%[14] 公司发展计划 - 公司计划在2025年至2026年间在荃灣綫投入新的信号系统,以提升列车服务和整体可载客量[53] - 公司计划在2023年展开建造工程,预计2030年完成屯门南延线和古洞站的新增工程[64] - 公司将在2030年提供约16,000个住宅单位,其中10,720个为私人住宅单位,政府提供的公共房屋单位将由政府提供[67] 可持续发展 - 公司承诺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社会共融、发展及机遇制定了10项承诺及35项关键绩效指标[99] - 公司承诺2030年的科学基础减碳目标,并致力于在2050年达致碳中和[101] 技术创新 - 公司通过不断更新车队,已订购93列全新八卡重铁列车,以提升乘客舒适体验[131] - 公司正进行可再生能源计划,全港65个车站将用节能LED灯替换传统照明设备[136] 市场表现 - 公司在2022年的市场份额增至48.3%,其中屯馬綫和東鐵綫過海段通车带动了乘客量增加[51] - 2022年,港鐵的重鐵和輕鐵网络提供了逾164万和逾89万列车班次,重鐵网络出现了八宗延误[52]
港铁公司(00066) - 2022 - 中期财报
2022-09-07 16:37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总收入为230亿港元,同比增长3.2%[2] - 经常性业务亏损7亿港元,2021年同期为利润9亿港元[2] - 公司股东应占净利润47亿港元,同比增长77.0%[2] - 中期普通股息为每股0.42港元,2021年为每股0.25港元[2] - 总资产为2,923亿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增长0.1%[2] - 净资产为1,779亿港元[2] - 净负债权益比率为1.2%,较2021年12月31日的12.7%下降5.4[2] - 2022年首6个月经常性业务股东应占利润下跌至2.84亿港元,未计深圳地铁四号线减值拨备9.62亿港元[21] - 计入物业发展业务利润77.86亿港元后,股东应占基本业务利润较去年上半年增加78.0%至71.08亿港元[21] - 包括投资物业公允价值计量亏损23.76亿港元后,公司股东应占净利润按年增长77.0%至47.32亿港元,每股盈利0.76港元[21] - 董事局宣派中期股息每股0.42港元,去年同期为每股0.25港元[21] - 2022年上半年,未计深圳地铁四号线减值拨备9.62亿港元,经常性业务利润下跌68.9%至2.84亿港元[32] - 2022年上半年,物业发展利润较去年同期增加152.7%至77.86亿港元[32] - 2022年上半年,来自基本业务的利润增加78.0%至71.08亿港元[32] - 2022年上半年,包括投资物业公允价值计量亏损23.76亿港元,公司股东应占净利润为47.32亿港元,每股盈利0.76港元[32] - 董事局宣布派发中期股息每股0.42港元,去年同期为每股0.25港元[32]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入为230.33亿港元,较2021年同期上升3.2%[76][78] - 香港车务营运EBIT录得27.75亿港元亏损,较2021年同期亏损扩大4.90亿港元,亏损幅度21.4%[76][78] - 香港车站商务EBIT微跌4700万港元至10.98亿港元,跌幅4.1%[76][78] - 香港物业租赁及管理业务EBIT下跌2.02亿港元至18.65亿港元,跌幅9.8%[76][78] - 中国内地及国际铁路、物业租赁及管理附属公司EBIT为7.91亿港元,较2021年同期增加3.46亿港元,增幅77.8%[76] - 公司对深圳地铁四号线作出9.62亿港元的减值拨备[76][77][78]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经常性业务录得6.78亿港元亏损,2021年同期则录得9.12亿港元利润[76][78] - 撇除减值拨备,公司经常性业务利润应为2.84亿港元,较2021年同期减少6.28亿港元,减幅68.9%[78] - 物业发展利润(除税后)为77.86亿港元,较2021年同期增加47.05亿港元,增幅152.7%[76] - 公司股东应占净利润为47.32亿港元,较2021年同期增加20.59亿港元,增幅77.0%[76]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EBIT利润增加3.46亿港元(77.8%)至7.91亿港元,主要因墨尔本客运业务及悉尼地铁项目表现改善[79]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EBIT亏损为3.17亿港元,2021年同期为2.94亿港元,主要因“昂坪360”暂停服务[79]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应占联营公司及合营公司利润下降4000万港元(7.5%)至4.90亿港元,受内地疫情影响但部分跌幅被抵消[79] - 2022年上半年,公司就深圳地铁四号线作出9.62亿港元的减值拨备[80] - 减值亏损前总经常性EBIT下跌4.56亿港元(28.4%)至11.52亿港元,若包括减值亏损则下跌14.18亿港元(88.2%)至1.90亿港元[81]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所得税增加6600万港元(62.9%)至1.71亿港元,因高税率地区利润占比增加[82]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除税后物业发展利润由30.81亿港元增至77.86亿港元,来自多个项目[84] - 投资物业重估亏损为23.89亿港元,除税后为23.76亿港元,较2021年底估值下跌约2.8%[8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股东应占净利润47.32亿港元,2021年同期为26.73亿港元[86] - 截至2022年6月30日,集团债务总额下跌10.2%至392.88亿港元,带息借贷加权平均借贷成本维持年率2.2% [92] - 2022年6月30日,净负债权益比率为12.7%,较2021年12月31日的18.1%下跌5.4个百分点[93] - 2022年6月30日,公司资产269.4亿港元、筹集资金369.5亿港元、现有铁路系统505亿港元等[9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扣除每年非定额付款为35.15亿港元,2021年同期为39.77亿港元[95] - 收取与物业发展有关的净额为111.52亿港元,主要来自“港岛南岸”和“日出康城”项目[96] - 投资活动的其他现金流出净额为42.70亿港元,其中资本性开支40.53亿港元[97] - 2022年上半年,公司经私人配售安排了7.5亿元的离岸人民币票据发行[99] - 截至2022年6月底,集团综合债务总额为392.88亿港元,现金和存款结余超260亿港元,未动用的承诺信贷额超120亿港元[99] - 2022年首六个月,集团带息借贷加权平均成本为2.2%,与2021年同期持平[99] - 2022年总收入为230.33亿港元,较2021年的223.17亿港元增长3.2%[111] - 2022年总EBITDA为129.59亿港元,较2021年的75.85亿港元增长70.9%[111] - 2022年总EBIT为95.16亿港元,较2021年的52.69亿港元增长80.6%[111] - 2022年除税前利润为66.69亿港元,较2021年的35.17亿港元增长89.6%[111] - 2022年期内利润为49.28亿港元,较2021年的27.82亿港元增长77.1%[111] - 2022年公司股东应占期内利润为47.32亿港元,较2021年的26.73亿港元增长77.0%[111] - 2022年中国内地物业发展收入为1.38亿港元,较2021年的0.32亿港元增长331.3%[111] - 2022年香港客运服务中香港车务营运收入为58.15亿港元,占比25.2%,较2021年下降3.1%[111] - 2022年香港物业租赁及管理业务EBITDA为18.73亿港元,占比14.5%,较2021年下降9.9%[111] - 2022年中国内地及国际铁路、物业租赁及管理业务附属公司EBIT增长77.8%[111] - EBITDA边际比率(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为16.0%,较2021年的17.6%下降1.6个百分点[115] - 每股基本盈利(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为0.76港元,较2021年的0.43港元增长76.7%[115] - 本地铁路服务总乘客人次(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为57050万人次,较2021年的64610万人次下降11.7%[115] - 本地铁路服务平均车费(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为8.08港元,较2021年的7.61港元增长6.1%[11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入为2.3033亿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2.2317亿港元增长3.21%[148] - 期内利润为4928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2782万港元增长77.14%[148][149] - 基本每股盈利为0.76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0.43港元增长76.74%[148] - 香港物业发展利润为9277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3654万港元增长153.89%[148] - 投资物业公允价值计量亏损为2389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1307万港元增长82.79%[148]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固定资产为21.7791亿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22.1032亿港元下降1.46%[150] - 截至2022年6月30日负债为11.4366亿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11.2045亿港元增长2.07%[150]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净资产为17.7928亿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18.0037亿港元下降1.17%[150] - 期内全面收益总额为4260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2769万港元增长53.85%[149] - 本公司股东应占期内全面收益为4073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2637万港元增长54.45%[149] 铁路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铁路网络长达271公里,现有99个车站[5] - 2022年首六个月,港铁在香港的重铁网络列车按照编定班次行走及乘客车程准时程度达99.9%[31] - 2022年首六个月,港铁铁路和巴士服务总乘客量为6.494亿人次,较2021年同期减少11.8%[38] - 2022年首五个月,公司在香港专营公共交通工具市场整体占有率为47.2%,高于2021年同期的46.2%[39] - 2022/23年度,推广活动为乘客节省超6亿港元车费开支,公司还提供约22亿港元恒常票价优惠[40] - 2022年上半年,重铁和轻铁路网分别提供逾78万及逾42万班次列车服务,可控因素致31分钟以上延误分别为四宗及零宗[42] - 2022年首六个月,香港车务运营收入为58.15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3.1%,EBIT亏损27.75亿港元[35] - 本地铁路服务乘客量5.705亿人次,较去年同期减少11.7%,收入47.82亿港元,减少4.4%[37] - 观塘线、荃湾线、港岛线、将军澳线及南港岛线列车按照编定班次行走实际表现为99.9%,目标为98.5%和99.5%[46] - 机场快线乘客车程准时程度实际表现为99.9%,目标为98.5%和99.0%[46] - 观塘线、荃湾线、港岛线、将军澳线及南港岛线列车服务准时程度实际表现为99.9%,目标为98.0%和99.0%[46] - 观塘线、荃湾线、港岛线、将军澳线、南港岛线、东涌线、迪士尼线及机场快线列车服务可靠程度实际为每4,439,889车卡公里遇到一次五分钟或以上延误,目标为850,000[46] - 观塘线、荃湾线、港岛线、将军澳线、南港岛线、东涌线、迪士尼线、机场快线、东铁线及屯马线车票可靠程度实际为每40,720次使用遇到一次车票失误,目标为11,500[46] - 观塘线、荃湾线、港岛线、将军澳线、南港岛线、东涌线、迪士尼线及机场快线自动售票机可靠程度实际表现为99.8%,目标为97.0%和99.0%[46] - 列车车厢(不包括轻铁)温度维持在摄氏26度或以下实际表现为99.9%,目标为97.5%[46] - 六个工作日内回复乘客查询实际表现为100%,目标为99.0%[46] - 2022年首六个月,公司为中国内地、澳门、欧洲及澳洲约8.15亿乘客人次提供运输服务[65] - 2022年上半年,中国内地和澳门的铁路、物业租赁及物业管理业务附属公司收入8.18亿港元,较2021年的8.79亿港元减少6.9%[65] - 2022年上半年,国际铁路业务附属公司收入123.32亿港元,较2021年的111.71亿港元增长10.4%[65] - 2022年首六个月,中国内地及澳门来自铁路、物业租赁及物业管理附属公司的经常性业务利润由1.54亿港元减少至9400万港元[66] - 2022年上半年,国际业务铁路附属公司经常性业务利润由1.04亿港元上升至2.70亿港元[67] - 今年首六个月,北京和深圳地铁相关线路列车服务准时程度均达99.9%[68] 物业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物业发展利润为78亿港元[2] - 投资物业公允价值计量亏损24亿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13亿港元亏损扩大152.7%[2] - 2022年4月和7月分别批出百勝角通風樓和東涌牽引配電站物
港铁公司(00066) - 2021 - 年度财报
2022-04-13 16:36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总收入为472.02亿港元,较2020年的425.41亿港元增长11.0%[1] - 2021年经常性业务中,香港车务营运收入13.177亿港元,占比27.9%,较2020年增长10.8%[1] - 2021年经常性业务中,中国内地及国际铁路、物业租赁及管理业务附属公司收入25.045亿港元,占比53.1%,较2020年增长16.9%[1] - 2021年物业发展业务收入46.849亿港元,占比99.3%,较2020年增长10.1%[1] - 2021年总EBITDA为19.245亿港元,较2020年的11.672亿港元增长64.9%[1] - 2021年总EBIT为14.523亿港元,较2020年的6.674亿港元增长117.6%[1] - 2021年投资物业公允价值计量亏损1.616亿港元,较2020年的9.19亿港元减少82.4%[1] - 2021年公司股东应占年内利润为9.552亿港元,2020年为亏损4.809亿港元[1] - 2021年公司股东应占年内利润中,物业发展业务为9.343亿港元,较2020年增长69.7%[1] - 2021年公司股东应占年内利润中,基本业务为11.151亿港元,较2020年增长154.5%[1] - EBITDA边际比率从2020年的12.2%提升至2021年的17.3%,增加5.1个百分点[32] - 来自基本业务的平均公司股东资金回报率从2020年的2.4%提升至2021年的6.3%,增加3.9个百分点[32] - 每股基本盈利从2020年的亏损0.78港元变为2021年盈利1.55港元[32] - 来自基本业务的每股基本盈利从2020年的0.71港元提升至2021年的1.80港元,提升153.5%[32] - 2021年12月31日市值为259,196百万港元,较2020年的267,943百万港元下降3.3%[32] - 本地铁路服务总乘客人次从2020年的1,145.0百万提升至2021年的1,421.7百万,增长24.2%[32] - 过境服务总乘客人次从2020年的7.6百万降至2021年的0.5百万,下降93.6%[32] - 本地铁路服务平均车费从2020年的7.82港元降至2021年的7.64港元,下降2.3%[32] - 过境服务平均车费从2020年的27.23港元降至2021年的9.85港元,下降63.8%[32] - 2021年经常性业务利润为18.08亿港元[56] - 物业发展业务利润增长69.7%至93.43亿港元[56] - 2021年基本业务利润为111.51亿港元,较2020年高154.5%[56] - 2021年公司股东应占净利润为95.52亿港元,每股盈利1.55港元[56] - 2021年全年股息将达到每股1.27港元,2020年为每股1.23港元[56] - 2021年公司在可持续融资框架下安排了48亿港元的绿色融资[57] - 2021年经常性業務利潤為18.08億港元,物業發展利潤增加69.7%至93.43億港元,基本業務利潤增加154.5%至111.51億港元,公司股東應佔淨利潤為95.52億港元,每股盈利為1.55港元[69] - 董事局建議末期普通股股息每股1.02港元,連同中期股息每股0.25港元,全年股息共每股1.27港元,較2020年增加3.3%[71] - 2021年香港车务运营总收入由2020年的118.96亿港元增加10.8%至131.77亿港元,EBIT亏损为42.62亿港元,较2020年减少21.2%[73] - 2021年港铁铁路和巴士服务总乘客量较2020年的13.108亿人次增加23.3%至16.163亿人次,总收入增加12.4%至131.07亿港元[74] - 2021年周日平均乘客量上升22.4%至475万人次[75] - 2021年公司在香港专营公共交通工具市场整体占有率由2020年的45.3%增至47.3%,过海交通工具市场占有率由66.1%增至67.6%,往返机场交通工具市场占有率由16.3%增至21.6%,高速铁(香港段)和过境服务在过境业务市场占有率为0%[76] - 本地铁路服务2021年乘客量为14.217亿人次,增加24.2%,收入为110.67亿港元,增加19.9%;过境服务乘客量为0.05亿人次,减少93.6%,收入为0.5亿港元,减少99.0%;高速铁(香港段)收入为13.63亿港元,增加6.7%;机场快线乘客量为0.22亿人次,减少30.0%,收入为0.89亿港元,减少36.4%;轻铁及巴士乘客量为1.919亿人次,增加24.6%,收入为5.83亿港元,增加21.2%[74] - 2021年香港车站商务总收入减少1.9%至32.08亿港元,EBITDA减少1.2%,EBIT减少0.6%[83] - 2021年车站零售设施收入减少21.1%至15.94亿港元,新订租金跌幅约为17.0%,平均出租率约为98.0%[83][84] - 2021年广告收入增加73.3%至8.94亿港元[83][85] - 2021年电讯业务收入为6.31亿港元,较2020年下跌1.4%[83][85] - 香港物业租赁业务收入为47.87亿港元,较2020年减少0.6%;物业管理业务收入为2.49亿港元,较2020年增加5.1%;总收入为50.36亿港元,较2020年减少0.4%[87][89] - 香港物业租赁及管理业务EBITDA为40.66亿港元,较2020年减少3.3%;EBIT为40.48亿港元,较2020年减少3.3%[87] - 香港物业租赁及管理业务EBITDA边际比率为80.7%,较2020年下降2.5个百分点;EBIT边际比率为80.4%,较2020年下降2.4个百分点[87] - 港铁商场新订租金跌幅为8.6%,平均出租率为98%;公司在“国际金融中心二期”的18层写字楼平均出租率为98%[87] - 香港物业发展利润为92.77亿港元,主要来自“日出康城”第七至九期分占盈余[90] - 2021年中國內地和澳門的鐵路、物業租賃及物業管理附屬公司收入26.86億港元,較2020年增長46.3%[97] - 2021年中國內地和澳門的鐵路、物業租賃及物業管理附屬公司經常性業務利潤1.57億港元,較2020年減少9.8%[97][98] - 2021年國際鐵路業務收入223.59億港元,較2020年增長14.1%[97] - 2021年國際鐵路業務經常性業務利潤1.55億港元,2020年為虧損400萬港元[97][99] - 2021年應佔聯營公司和合營公司利潤7.36億港元,較2020年增加73.6%[97][99] - 若不包括中國內地物業發展,公司於香港以外的相關業務2021年應佔除稅後淨利潤8.29億港元,較2020年增加101.7%[97] - 2021年公司总收入472.02亿港元,较2020年的425.41亿港元增加46.61亿港元,增幅11.0%[110] - 香港车务营运亏损从2020年的5.408亿港元减至2021年的4.262亿港元,减少1.146亿港元,减幅21.2%[110] - 中国内地及国际铁路、物业租赁及管理附属公司利润从2020年的2.61亿港元增至2021年的6.22亿港元,增加3.61亿港元,增幅138.3%[110] - 香港物业发展除税后利润从2020年的54.42亿港元增至2021年的92.77亿港元,增加38.35亿港元,增幅70.5%[110] - 基本业务利润从2020年的43.81亿港元增至2021年的111.51亿港元,增加67.7亿港元,增幅154.5%[110] - 投资物业公允价值计量亏损从2020年的91.9亿港元减至2021年的15.99亿港元,减少75.91亿港元,减幅82.6%[110] - 公司股东应占净利润从2020年亏损48.09亿港元转为2021年盈利95.52亿港元,增加143.61亿港元[110] - 2021年公司总收入较2020年增加11.0%至472.02亿港元,主要因香港车务、墨尔本客运、深圳地铁十三号线项目收入增加及汇率有利等,部分增幅被沙中线项目管理费用抵减[114] - 2021年公司经常性业务录得18.08亿港元利润,2020年为11.26亿港元亏损,主要因香港本地乘客量回升、内地和澳洲铁路业务改善及2020年一次性拨备[114] - 2021年香港车站商务EBIT微跌1400万港元(0.6%)至24.88亿港元,主要受疫情及租金宽减影响,跌幅被广告收入回升抵减[114] - 2021年香港物业租赁及管理业务EBIT下跌1.37亿港元(3.3%)至40.48亿港元,因租金宽减及续租、新订租约租金下跌,部分跌幅被新商场及物业收益权贡献抵减[114] - 2021年中国内地及国际铁路等附属公司EBIT较2020年同期上升3.61亿港元(138.3%)至6.22亿港元,因墨尔本、悉尼地铁及深圳地铁四号线业务表现改善[114] - 2021年其他业务及项目研究等EBIT亏损5.67亿港元,较2020年亏损19.49亿港元收窄13.82亿港元,因沙中线一次性拨备及“昂坪360”复苏[115] - 2021年应占联营公司及合营公司利润增加3.63亿港元(60.0%)至9.68亿港元,因杭州和北京业务改善、杭州地铁五号线利润贡献及八达通卡交易量上升[116] - 2021年除税后物业发展利润由2020年的55.07亿港元增至93.43亿港元,来自“日出康城”多期分占盈余及收入和出售存货单位[117] - 2021年投资物业公允价值计量亏损15.99亿港元,重估亏损20.65亿港元,部分被物业发展公允价值计量收益4.66亿港元抵减,重估亏损较2020年末估值下跌约2.5%[119] - 2021年公司股东应占净利润为95.52亿港元,2020年为净亏损48.09亿港元[120] - 总资产由2905.74亿港元微升0.5%至2920.82亿港元[125] - 总负债由1135.93亿港元微跌1.4%至1120.45亿港元[127] - 集团负债总额减少13.1%至2021年12月31日的437.52亿港元[128] - 集团带息借贷的加权平均借贷成本由2020年的年率2.3%跌至2021年的年率2.2%[128] - 2021年12月31日,净负债权益比率为18.1%,较2020年12月31日的22.5%下降4.4个百分点[129] - 2021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扣除相关付款)为64.84亿港元,2020年耗用现金净额25.61亿港元[130] - 收取与物业发展有关的净额为166.42亿港元[131] - 投资活动的其他现金流出净额为84.89亿港元,其中资本性开支77.85亿港元[132] - 2021年港鐵所有鐵路和巴士客運服務總乘客量提升23.3%至16.163億人次,周日平均乘客量上升22.4%至475萬人次[157] - 2021年本地鐵路服務總乘客量達14.217億人次,較去年同期上升24.2%,周日平均乘客量增加23.0%至420萬人次[158] - 2021年過境服務乘客量0.5百萬人次,減少93.6%,收入5百萬港元,減少99.0%[157] - 2021年高速鐵路(香港段)收入13.63億港元,增長6.7%[157] - 2021年機場快綫乘客量220萬人次,較去年同期減少30.0%,收入89百萬港元,減少36.4%[157][159] - 2021年青鐵及巴士乘客量1.919億人次,增長24.6%,收入5.83億港元,增長21.2%[157] - 公司在香港專營公共交通工具市場整體佔有率增至47.3%,2020年為45.3%[163] - 公司在過海交通工具市場佔有率為67.6%,2
港铁公司(00066) - 2021 - 中期财报
2021-09-08 16:3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经常性业务收入为223亿港元,同比增长3.2%[2] - 经常性业务利润为9亿港元,同比增长110.6%[2] - 公司股东应占净利润为27亿港元,2020年同期为净亏损3亿港元[2] - 中期普通股息为每股0.25港元,与2020年持平[2] - 总资产为2956亿港元,较2020年12月31日增长1.7%[2] - 净资产为1737亿港元,较2020年12月31日增长1.9%[2] - 净负债权益比率为15.4%,较2020年12月31日增加7.1个百分点[2] - 股东应占经常性业务利润较去年同期增加110.6%至9.12亿港元[7] - 包括投资物业重估亏损后,公司股东应占净利润为26.73亿港元,2020年同期净亏损3.34亿港元[8] - 计及投资物业重估亏损后每股盈利为0.43港元,董事局宣派中期股息每股0.25港元,与去年相同[8] - 2021年上半年公司安排了48亿港元的绿色融资支持可持续发展[8] - 经常性业务利润增加110.6%至9.12亿港元,物业发展利润减少39.5%至31.47亿港元,基本业务利润减少27.9%至40.59亿港元,公司股东应占净利润为26.73亿港元,每股盈利0.43港元[12] - 董事局宣派中期股息每股0.25港元,与去年同期相同[12] - 2021年上半年总乘客量为7.359亿人次,较去年同期上升15.5% [14] - 香港客运业务总收入较去年同期的62.34亿港元减少3.7%至60.04亿港元[15] - 香港客运业务EBITDA为2.51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06亿港元增长136.8% [15] - 香港客运业务EBIT亏损22.85亿港元,较去年同期亏损额减少11.4% [15] - 2021年上半年本地铁路服务乘客量6.461亿人次,增长16.7%,收入50亿港元,增长7.4%[16] - 2021年上半年过境服务乘客量20万人次,减少96.7%,收入200万港元,减少99.6%[16] - 2021年上半年机场快线乘客量100万人次,减少53.2%,收入5100万港元,减少52.3%[16] - 2021年首六个月港铁所有本地铁路和巴士客运服务总乘客量上升15.5%至7.359亿人次,周日平均乘客量上升15.1%至437万人次[16] - 2021年首五个月公司在香港专营公共交通工具市场整体占有率为46.2%,2020年同期为44.6%[18] - 2021年首五个月公司在过海交通工具市场占有率为66.7%,2020年首五个月为65.1%[18] - 2021年首五个月公司在往返机场交通工具市场占有率由16.3%上升至21.0%[18] - 2021/2022年度港铁车费调整幅度修订为 -1.85%,自2021年6月27日起生效[19] - 2021年上半年高速鐵路(香港段)收入6.51亿港元,减少1.1%[16] - 2021年上半年香港车站商务总收入按年减少17.3%至14.96亿港元,EBITDA按年减少17.6%至12.76亿港元,EBIT按年减少14.2%至11.45亿港元[28] - 2021年上半年车站零售设施收入为8.08亿港元,较去年同期下跌31.7%;广告收入增加61.5%至3.44亿港元;电讯业务收入减少17.3%至3.02亿港元[28][29][30] - 2021年上半年车站商店新订租金下跌17.5%,平均出租率为98.1%[29] - 2021年上半年香港物业租赁业务收入减少3.1%至23.92亿港元,物业管理业务收入增加5.3%至1.19亿港元[32][33][34] - 公司在香港的商场新订租金录得11.4%的跌幅,商场及“国际金融中心二期”18层写字楼平均出租率分别为98.5%及98.2%[33] - 2021年首六个月,昂坪360收入增加19.4%至4,300万港元,访客人次上升54.1%至约200,000[39] - 公司上半年应占八达通控股有限公司利润下跌2.0%至1.00亿港元[39]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附属公司经常性业务收入120.50亿港元,同比增15.1%;EBITDA为5.79亿港元,同比增87.4%;EBIT为4.45亿港元,同比增144.5%[46] - 中国内地及澳门铁路、物业租赁及物业管理附属公司经常性业务利润增至1.54亿港元,按年增67.4%[47] - 国际业务方面,铁路附属公司上半年经常性业务利润为1.04亿港元,2020年同期亏损1200万港元[47] - 2021年上半年,来自应占联营公司和合营公司的贡献由去年同期1.15亿港元增至4.30亿港元[47] - 若不包括中国内地物业发展,香港以外相关附属公司、联营公司和合营公司上半年应占除税后净利润为5.66亿港元,较2020年首六个月增298.6%[47] - 北京地铁四条线路2021年上半年列车服务准时程度平均为99.9%,乘客量增加,北京地铁四号线和大兴线总乘客量约1.53亿人次[48] - 深圳地铁四号线和北延线上半年运营稳定,列车服务准时程度为99.9%,乘客量较2020年同期增45%至9100万人次[48] - 杭州地铁一号及其延伸段首六个月乘客量较去年同期增66%至1.36亿人次,列车服务准时程度维持在99.9%[49] - 2021年上半年,杭州地铁五号总乘客量为8700万人次[49]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总收入为223.17亿港元,较2020年同期微升3.4%[56][57] - 2021年上半年香港客運業務EBIT亏损22.85亿港元,较2020年同期减少11.4%[56] - 2021年上半年香港車站商務業務EBIT为11.45亿港元,较2020年同期减少14.2%[56] - 2021年上半年中国内地及国际鐵路、物業租賃及管理業務附屬公司EBIT为4.45亿港元,较2020年同期增加144.5%[56]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经常性业务利润增加4.79亿港元至9.12亿港元[58] - 2021年上半年除稅後香港物業發展利潤为31.18亿港元,较2020年同期减少39.7%[56] - 2021年公司股东应占净利润为26.73亿港元,较2020年同期增加30.07亿港元[56] - 香港客运业务2021年上半年EBIT亏损22.85亿港元,较2020年同期改善2.94亿港元,过境服务乘客量减少近100%[59] - 中国内地及国际铁路等业务EBIT较2020年同期上升2.63亿港元(144.5%)至4.45亿港元[59] - 香港车站商务EBIT下跌1.89亿港元(14.2%)至11.45亿港元[59] - 香港物业租赁及管理业务EBIT下跌1.26亿港元(5.7%)至20.67亿港元[59]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投资物业重估亏损13.86亿港元或下跌1.6%[60] - 2021年上半年公司股东应占净利润为26.73亿港元,2020年同期为净亏损3.34亿港元[61] - 集团净资产由2020年12月31日的1769.81亿港元下跌1.9%至2021年6月30日的1736.72亿港元[63] - 集团总资产由2905.74亿港元上升1.7%至2955.63亿港元[64] - 集团总负债由1135.93亿港元上升7.3%至1218.91亿港元[64] - 集团债务总额下跌7.5%至465.56亿港元,带息借贷加权平均借贷成本降至年率2.2%[65]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扣除每年非定额付款增加58.58亿港元至39.77亿港元,2020年同期耗用18.81亿港元[67] - 收取与物业发展有关的净额为129.61亿港元,主要来自“港岛南岸”等项目[68] - 投资活动的其他现金流出净额为40.07亿港元,较2020年同期减少,主要因2020年有一次性付款[68] - 2021年首季10年期美国国库债券孳息率由0.91%急升至1.74%,6月底跌至1.47% [69] - 3个月港元香港银行同业拆息由年初的0.35%下跌至6月底的0.17% [69] - 2021年上半年公司融资总额相当于81亿港元,包括52亿港元票据发行及29亿港元银行贷款[69] - 截至2021年6月底,集团综合债务总额为465.56亿港元,现金和存款结余为297.93亿港元,未动用承诺信贷额超140亿港元[69] - 集团今年首六个月带息借贷加权平均成本为2.2%,去年同期为2.6% [70] - 2021年6月底,集团约65%的借贷为定息借贷,平均利率2.5%,平均还款期13.5年[70] - 2021年公司总收入为223.17亿港元,较2020年的215.92亿港元增长3.4%[78] - 2021年经常性业务收入为222.85亿港元,占比99.9%,较2020年增长3.2%[78] - 2021年内地及国际铁路、物业租赁及管理业务附属公司收入为12.05亿港元,占比54.0%,较2020年增长15.1%[78] - 2021年总EBITDA为76.64亿港元,较2020年的101.65亿港元下降24.6%[78] - 2021年总EBIT为53.48亿港元,较2020年的73.12亿港元下降26.9%[78] - 2021年利息及财务开支为4.45亿港元,较2020年下降10.8%[78] - 2021年投资物业重估亏损为13.86亿港元,较2020年下降76.8%[78] - 2021年除税前利润为35.17亿港元,较2020年增长315.7%[78] - 2021年公司股东应占期内利润为26.73亿港元,2020年为亏损3.34亿港元[78] - 2021年公司股东应占期内利润来自经常性业务为9.12亿港元,较2020年增长110.6%[78] - EBITDA边际比率(包括中国内地及国际附属公司)从2020年的18.5%降至2021年的17.6%,减少0.9个百分点[79] - EBIT边际比率(包括中国内地及国际附属公司)从2020年的4.3%升至2021年的4.9%,增加0.6个百分点[79] - 净负债权益比率从2020年的22.5%降至2021年的15.4%,减少7.1个百分点[79] - 每股基本盈利从2020年的亏损0.05港元变为2021年的盈利0.43港元[79] - 来自基本业务的每股基本盈利从2020年的0.92港元降至2021年的0.66港元,减少28.3%[79] - 香港本地铁路服务总乘客人次从2020年的55360万升至2021年的64610万,增加16.7%[79] - 香港过境服务总乘客人次从2020年的740万降至2021年的20万,减少96.7%[79] - 香港本地铁路服务平均车费从2020年的8.20港元降至2021年的7.61港元,减少7.2%[79] - 香港过境服务平均车费从2020年的27.85港元降至2021年的10.15港元,减少63.6%[79] - 2021年上半年總收入223.17億港元,2020年同期為215.92億港元[106] - 2021年上半年未計折舊、攤銷及每年非定額付款前經營利潤76.64億港元,2020年同期為101.65億港元[106] - 2021年上半年除稅前利潤35.17億港元,2020年同期為8.46億港元[106] - 2021年上半年期內利潤27.82億港元,2020年同期虧損3.11億港元[106] - 2021年上半年本公司股東應佔期內利潤26.73億港元,2020年同期虧損3.34億港元[106] - 2021年上半年每股基本及攤薄盈利0.43港元,2020年同期每股虧損0.05港元[106]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期内利润为27.82亿港元,2020年同期亏损3.11亿港元[107]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期内全面收益总额为27.69亿港元,2020年同期亏损7.71亿港元[107] - 2021年6月30日公司投资物业为848.5亿港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860.
港铁公司(00066) - 2020 - 年度财报
2021-04-15 16:41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0年公司总收入425.41亿港元,较2019年的545.04亿港元减少21.9%[15] - 2020年公司总EBITDA为116.72亿港元,较2019年的210.33亿港元减少44.5%[15] - 2020年公司总EBIT为66.74亿港元,较2019年的135.01亿港元减少50.6%[15] - 2020年利息及财务开支为 - 10.04亿港元,较2019年的 - 8.59亿港元增加16.9%[15] - 2020年投资物业重估亏损91.90亿港元,2019年为收益13.72亿港元[15] - 2020年公司除税前亏损35.20亿港元,2019年为利润140.14亿港元[15] - 2020年公司股东应占年内亏损48.09亿港元,2019年为利润119.32亿港元[15] - EBITDA边际比率为12.2%,较之前增加28.1个百分点;不包括中国内地及国际附属公司为22.1%,增加42.0个百分点[16] - EBIT边际比率为 -1.0%,较之前增加13.8个百分点;不包括中国内地及国际附属公司为 -3.2%,增加19.3个百分点[16] - 净负债权益比率为22.5%,较之前增加7.1个百分点[16] - 来自基本业务的平均公司股东资金回报率为2.4%,较之前减少3.4个百分点[16] - 每股基本(亏损)为 -0.78港元,较之前的1.94港元无法计算增减百分比;来自基本业务的每股基本盈利为0.71港元,较之前减少58.7%[16] - 每股普通股息为1.23港元,与之前持平[16] - 12月31日股價为43.35港元,较之前减少5.9%;市值为267,943百万港元,较之前减少5.5%[16] - 2020年公司来自经常性业务的股东应占亏损为11.26亿港元,物业发展业务利润减少1.3%至55.07亿港元[25] - 2020年公司来自基本业务的股东应占利润为43.81亿港元,较去年减少58.5%[25] - 2020年公司股东应占净亏损为48.09亿港元,每股亏损0.78港元[25] - 2020年董事局建议派发末期普通股息每股0.98港元,连同中期股息每股0.25港元,全年股息共每股1.23港元,与2019年相同[25] - 2020年来自经常性业务的亏损为11.26亿港元[35] - 2020年物业发展利润减少1.3%至55.07亿港元[35] - 2020年来自基本业务的利润减少58.5%至43.81亿港元[35] - 2020年公司股东应占净亏损为48.09亿港元,计及物业重估后每股亏损0.78港元[35] - 董事局建议派发末期普通股息每股0.98港元,连同中期股息每股0.25港元,全年股息共每股1.23港元[35] - 2020年香港客运业务总收入由2019年的199.38亿港元减少40.3%至118.96亿港元[36] - 2020年香港客运业务未计利息、财务开支和计及每年非定额付款后的亏损为54.08亿港元[36] - 港铁所有铁路和巴士客运服务的总乘客量较2019年减少31.5%至13.108亿人次[37] - 2020年公司在香港专营公共交通工具市场的整体占有率为45.3%,2019年为47.4%[39] - 2020年公司在过海交通工具市场的占有率为66.1%,2019年为67.5%[40] - 2020年港铁的过境服务和高速铁路(香港段)在过境业务的市场占有率由51.3%下跌至47.2%[40] - 2020年公司在往返机场交通工具市场的占有率由20.5%下跌至16.3%[40] - 2020年公司向长者、儿童、学生和残疾人士提供17亿港元的恒常车费优惠[40] - 香港车站商务中,2020年车站零售设施收入20.21亿港元,较2019年48亿港元减少57.9%[48] - 2020年广告收入5.16亿港元,较2019年11.3亿港元减少54.3%[48] - 2020年电讯业务收入6.4亿港元,较2019年7.43亿港元减少13.9%[48] - 2020年来自全港车站商务活动的总收入减少51.9%至32.69亿港元[48] - 2020年车站零售设施收入减少57.9%至20.21亿港元,新订租金升幅约为 -8%,平均出租率约为98.3%[49] - 2020年广告收入下降54.3%至5.16亿港元[50] - 2020年电讯业务收入下降13.9%至6.40亿港元[50] - 2020年物业租赁业务收入按年减少0.3%至48.17亿港元,物业管理业务收入减少22.0%至2.37亿港元[51] - 2020年港铁商场新订租金录得约21%的跌幅,商场(不计及“ The LOHAS康城”)及“国际金融中心二期”写字楼平均出租率分别为99%及98%[51] - 2020年香港物业发展录得54.42亿港元的利润[54] - 2020年公司经常性业务附属公司收入2.1428亿港元,较2019年增长1.6%;EBITDA为533万港元,较2019年减少59.8% [60] - 2020年中国内地及澳门铁路、物业租赁及物业管理附属公司经常性业务利润下跌63.1%至1.74亿港元 [60] - 2020年国际业务铁路附属公司出现400万港元经常性业务亏损,2019年录得2亿港元经常性业务利润 [61] - 2020年来自应佔联营公司和合营公司的贡献由2019年的5400万港元利润增至4.24亿港元 [61] - 若不包括中国内地物业发展,香港以外铁路、物业租赁及管理附属公司(扣除业务发展开支后)、联营公司和合营公司2020年应佔除税后净利润为4.11亿港元,较2019年减少21.7% [61] - 2020年集团总收入为425.41亿港元,较2019年下跌21.9%[71][72] - 2020年香港客运业务EBIT亏损54.08亿港元,较2019年亏损增加48.17亿港元,增幅815.1%[71] - 2020年香港车站商务EBIT为25.02亿港元,较2019年减少26.20亿港元,减幅51.2%[71] - 2020年香港物业租赁及管理业务EBIT为41.85亿港元,较2019年减少7900万港元,减幅1.9%[71] - 2020年中国内地及国际铁路、物业租赁及管理附属公司EBIT为2.61亿港元,较2019年减少8.28亿港元,减幅76.0%[71] - 2020年集团经常性业务亏损11.26亿港元,2019年为利润49.80亿港元[71][73] - 2020年香港物业发展除税后利润为54.42亿港元,较2019年减少8900万港元,减幅1.6%[71] - 2020年中国内地物业发展除税后利润为6500万港元,较2019年增加1600万港元,增幅32.7%[71] - 香港客运业务EBIT减少48.17亿港元,亏损54.08亿港元,总乘客量减少31.5%[74] - 香港车站商务EBIT下跌51.2%至25.02亿港元[74] - 香港物业租赁及管理业务EBIT微跌1.9%至41.85亿港元[74] - 中国内地及国际业务EBIT下跌76.0%至2.61亿港元[74] - 2020年应占联营公司及合营公司利润为6.05亿港元,如撇除2019年拨备,较2019年减少1.19亿港元或16.4%[75] - 2020年除税后物业发展利润微跌至55.07亿港元[76] - 2020年投资物业重估亏损为91.90亿港元,2019年为收益13.72亿港元[77] - 2020年公司股东应占净亏损48.09亿港元,2019年为净利润119.32亿港元[78] - 2020年净资产下跌5.3%至1769.81亿港元,总资产微升0.5%至2905.74亿港元,总负债上升10.9%至1135.93亿港元[79] - 2020年负债总额上升27.6%至503.40亿港元,净负债权益比率为22.5%,较2019年增加7.1个百分点[79] - 2020年经营活动耗用现金净额25.61亿港元,2019年产生现金净额139.88亿港元[85] - 2020年收取物业发展有关的净额为81.71亿港元[86] - 2020年投资活动的其他现金流出净额为93.26亿港元,其中资本性开支92.49亿港元[86] - 2020年本地铁路服务乘客量11.45亿人次,减少27.0%,收入92.29亿港元,减少27.4%[100][101] - 2020年过境服务乘客量760万人次,减少92.7%,收入5.16亿港元,减少83.7%[100][101] - 2020年高速铁路(香港段)乘客量100万人次,减少93.9%,收入12.77亿港元,减少39.1%[100][101] - 2020年机场快线乘客量310万人次,减少80.5%,收入1.4亿港元,减少86.2%[100][101] - 2020年轻铁及巴士乘客量1.54亿人次,减少25.8%,收入4.81亿港元,减少29.0%[100] - 2020年城际客运乘客量10万人次,减少94.5%,收入0.2亿港元,减少88.6%[100] - 2020年公司所有铁路和巴士客运服务总乘客量13.108亿人次,减少31.5%,总收入118.96亿港元,减少40.3%[100] - 公司在香港专营公共交通工具市场整体占有率从2019年的47.4%降至45.3%,过海交通工具市场占有率从67.5%降至66.1%[104] - 2020年港铁过境服务和高速铁路(香港段)在过境业务市场占有率从51.3%降至47.2%,往返机场交通工具市场占有率从20.5%降至16.3%[105] - 2019/2020年度港鐵票價整體調整幅度為+3.3%,但2019年6月30日至2020年4月4日提供八達通「程程3.3%車費扣減」,餘下+0.3%或於2021/2022年度實施[107] - 2020/2021年度票價調整幅度為+2.55%,因家庭月入中位數負增長不作調升,或於2021/2022年度及2022/2023年度分別實施+1.28%及+1.27%[107] - 2020/2021年車費推廣計劃包括將「程程3.3%車費扣減」延長至2021年1月1日等[107] - 2020年為長者等提供17億港元恆常車費優惠[107] - 2020年4月宣布連串支援措施,2020年7月1日至2021年1月1日期間,八達通「程程3.3%車費扣減」提高至「程程20%車費扣減」等[107][108]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0年香港客运业务经常性业务收入118.96亿港元,占比28.0%,较2019年减少40.3%[15] - 2020年香港车站商务经常性业务收入32.69亿港元,占比7.7%,较2019年减少51.9%[15] - 2020年香港客运业务EBIT为 - 54.08亿港元,占比 - 81.0%,较2019年减少815.1%[15] - 香港本地铁路服务总乘客人次为1,145.0百万,较之前减少27.0%;过境服务为7.6百万,减少92.7%;高速铁路(香港段)为1.0百万,减少93.9%;机场快线为3.1百万,减少80.5%;轻铁及巴士为154.0百万,减少25.8%[16] - 本地铁路服务平均车费为7.82港元,较之前减少3.6%;过境服务为27.23港元,减少6.4%;高速铁路(香港段)为86.44港元,减少2.6%;机场快线为45.52港元,减少29.1%;轻铁及巴士为3.12港元,减少4.4%[16] - 占专营公共交通载客量比率为45.3%,较之前减少2.1个百分点[16] - 2020年香港客运业务总收入由2019年的199.38亿港元减少40.3%至118.96亿港元[36] - 2020年香港客运业务未计利息、财务开支和计及每年非定额付款后的亏损为54.08亿港元[36] - 港铁所有铁路和巴士客运服务的总乘客量较2019年减少31.5%至13.108亿人次[37] - 2020年公司在香港专营公共交通工具市场的整体占有率为45.3%,2019年为47.4%[39] -
港铁公司(00066) - 2020 - 中期财报
2020-09-02 16:3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经常性业务收入为216亿港元,同比增长23.6%[2] - 经常性业务利润为4亿港元,同比增长83.8%[2] - 物业发展利润为52亿港元,同比增长571.0%[2] - 投资物业重估亏损60亿港元,2019年同期为收益21亿港元[2] - 公司股东应占净亏损3亿港元,2019年同期为净利润55亿港元[2] - 中期普通股息为每股0.25港元,与2019年持平[2] - 总资产为2876亿港元,较2019年12月31日增长0.6%[2] - 净资产为1800亿港元,较2019年12月31日增长3.6%[2] - 净负债权益比率为18.9%,较2019年12月31日增加3.5个百分点[2] - 2020年上半年公司股东应占经常性业务利润减少83.8%至4.33亿港元[18] - 2020年上半年物业发展利润由7.75亿港元增至52.00亿港元[18] - 2020年上半年基本业务利润上升63.8%至56.33亿港元[18] - 2020年上半年计及投资物业重估亏损59.67亿港元后,公司股东应占净亏损为3.34亿港元,2019年同期则录得净利润55.06亿港元[18] - 2020年首六个月,经常性业务利润减少83.8%至4.33亿港元[24] - 2020年首六个月,物业发展利润从7.75亿港元增加至52.00亿港元[24] - 2020年首六个月,基本业务利润增加63.8%至56.33亿港元[24] - 2020年首六个月,公司股东应占净亏损为3.34亿港元,2019年同期净利润为55.06亿港元[24] - 2020年上半年总乘客量为6.373亿人次,较去年同期下跌37.7% [27] - 2020年上半年香港客运业务总收入为62.34亿港元,较去年同期下跌41.7% [28] - 2020年上半年香港客运业务未计利息及财务开支和计及每年非定额付款后的经营亏损为25.79亿港元[28] - 2020年上半年香港客运业务EBITDA边际比率为1.7%,较去年同期下降39.0个百分点[28] - 2020年上半年香港客运业务EBIT边际比率为 - 41.4% [28] - 2020年上半年本地铁路服务乘客量为5.536亿人次,较去年同期下跌33.3% [29] - 2020年上半年过境服务乘客量为740万人次,较去年同期下跌87.2% [29] - 本地铁路服务乘客量下跌33.3%至5.536亿人次[31] - 机场快线乘客量下跌77.0%[31] - 2020年1月1日至6月30日,公司所有香港铁路和巴士客运服务总乘客量较2019年同期减少37.7%至6.373亿人次[31] - 2020年1月1日至6月30日,周日平均乘客量减少36.1%至379万人次[31] - 港铁票价2019/2020年度整体调整幅度为+3.3%[31] - 港铁票价2020/2021年度整体调整幅度为+2.55%,2020年不作变动,2021/2022年度调整+1.28%,2022/2023年度调整+1.27%[31] - 2020年首五个月公司在香港专营公共交通工具市场整体占有率为44.6%,2019年同期为48.8%[31] - 2020年首五个月公司在过海交通工具市场占有率为65.1%,2019年同期为68.2%[31] - 2020/2021年度车费优惠令顾客节省总金额超7亿港元[31] - 公司每年为各层面乘客群提供超26亿港元恒常优惠[31] - 香港车站商务总收入上半年下跌49.1%至18.09亿港元[37] - 车站零售设施收入下跌52.8%至11.83亿港元[38] - 广告收入减少64.9%至2.13亿港元[38] - 2020年上半年电讯业务收入减少2.9%至3.65亿港元[39] - 2020年首六个月物业租赁业务收入减少0.9%至24.69亿港元[41] - 2020年上半年香港商场新订租金录得17.6%的跌幅[41] - 2020年上半年香港商场及“国际金融中心二期”写字楼平均出租率分别为99.2%及99.8%[41] - 2020年首六个月,香港物业管理业务收入减少21.0%至1.13亿港元,港铁在香港管理住宅单位总数逾104,000个,管理的办公室及商用面积逾772,000平方米[44] - 2020年首六个月,昂坪360收入下跌85.3%至3,600万港元,访客量下跌85.2%至约13万人次[46] - 2020年首六个月,公司应占八达通控股有限公司的利润下跌15.0%至1.02亿港元,截至2020年6月30日,香港采用八达通的商户逾23,000家,八达通卡及其他储值八达通产品流通量达3,440万张,每日平均交易量及交易金额分别为1,130万宗及1.856亿港元[46] - 2020年上半年中国内地及国际铁路业务总乘客量约为6.03亿人次,周日平均乘客量约为400万人次[54] - 2020年中国内地和澳门的铁路、物业租赁及物业管理业务收入7.53亿港元,较2019年的8.73亿港元减少13.7%[55] - 2020年中国内地及国际业务国际铁路业务EBITDA为1.9亿港元,较2019年的3.83亿港元减少50.4%[55] - 2020年经常性业务附属公司收入总计104.65亿港元,较2019年的105.58亿港元减少0.9%[55] - 2020年经常性业务附属公司EBITDA总计3.09亿港元,较2019年的6.72亿港元减少54.0%[55] - 2020年公司股东应占利润来自经常性业务(扣除业务发展开支后)为1.42亿港元,2019年为0.04亿港元[55] - 2020年公司股东应占利润总计1.71亿港元,较2019年的0.29亿港元增长489.7%[55] - 中国内地及澳门铁路、物业租赁及物业管理附属公司经常性业务利润下跌64.3%至9200万港元[56] - 国际业务铁路附属公司期内经常性业务亏损1200万港元,2019年上半年为利润8200万港元[56] - 应占联营公司和合营公司的贡献由亏损1.94亿港元改善至1.15亿港元利润[56] - 2020年上半年香港以外相关业务应占除税后净利润为1.42亿港元,2019年上半年为400万港元[56] - 深圳地铁四号线上半年乘客量下跌46%至6300万人次,周日平均乘客量降至38.6万人次[57] - 杭州地铁一号及其延线乘客量下跌43.2%至8200万人次,周日平均乘客量为48.6万人次[57] - 杭州地铁五号线2020年上半年总乘客量为2700万人次,周日平均乘客量为16.4万人次[58] - 2020年上半年北京“银座Mall”商场及深圳“颂薈”商场平均出租率分别为83%及71%[59] - 集团2020年上半年总收入215.92亿港元,较2019年同期下跌23.6%[65][66] - 香港客运业务2020年上半年利润为 - 25.79亿港元,较2019年同期减少35.31亿港元[65] - 香港车站商务业务2020年上半年利润13.34亿港元,较2019年同期减少50.2%[65] - 香港物业租赁及管理业务2020年上半年利润21.93亿港元,较2019年同期减少1.6%[65] - 中国内地及国际铁路等附属公司2020年上半年利润1.82亿港元,较2019年同期减少67.5%[65] - 物业发展利润2020年上半年为52亿港元,较2019年同期增长571.0%[65] - 基本业务利润2020年上半年为56.33亿港元,较2019年同期增长63.8%[65] - 公司股东应占净亏损2020年上半年为3.34亿港元,较2019年同期减少58.4亿港元[65] - 2020年上半年经常性业务利润下跌83.8%至4.33亿港元,新冠疫情不利财务影响约50亿港元[67] - 2020年上半年EBIT下跌67.5%至1.82亿港元,香港客运业务EBIT下跌35.31亿港元,录得亏损25.79亿港元,总乘客量下降37.7% [67] - 2020年上半年香港车站商务EBIT下跌50.2%至13.34亿港元,香港物业租赁及管理业务EBIT微跌1.6%至21.93亿港元[67] - 2020年上半年应占联营公司及合营公司利润为2.17亿港元,2019年同期亏损7400万港元,撇除拨备2020年应占利润减少1.45亿港元或40.1% [67] - 2020年上半年物业发展利润由7.75亿港元增至52.00亿港元[67] - 2020年上半年投资物业重估亏损59.67亿港元,2019年同期重估收益20.66亿港元[68] - 2020年上半年公司股东应占净亏损3.34亿港元,2019年同期净利润55.06亿港元[69] - 2020年6月30日净资产1800.21亿港元,较2019年12月31日下跌3.6%;总资产2876.15亿港元,下跌0.6%;总负债1075.94亿港元,上升5.1% [70][71][72][73] - 2020年6月30日负债总额上升5.5%至416.20亿港元,带息借贷加权平均借贷成本为年率2.6%,2019年同期为年率2.7% [74] - 2020年上半年经营活动耗用现金净额18.81亿港元,2019年同期产生现金净额77.38亿港元[76] - 收取与物业发展有关的净额为33.23亿港元,主要来自“日出康城”项目[77] - 投资活动的其他现金流出净额为61.20亿港元,资本性开支63.06亿港元[77] - 2020年上半年公司筹集165亿港元融资,含42亿港元中期票据和123亿港元银行贷款[78] - 截至2020年6月底,集团有未动用的承诺信贷额85.04亿港元[78] - 2020年首六个月集团有息借贷加权平均成本为2.6%,去年同期为2.7%[78] - 6月底集团约63.4%的借贷为定息借贷,平均利率2.8%,平均还款期14.5年[78] - 2020年上半年总收入215.92亿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282.72亿港元减少23.6%[86] - 2020年上半年总EBITDA为101.65亿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92.99亿港元增长9.3%[86] - 2020年上半年总EBIT为73.12亿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51.27亿港元增长42.6%[86] - 2020年上半年利息及财务开支为4.99亿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4.42亿港元增长12.9%[86] - 2020年上半年除税前利润为8.46亿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67.51亿港元减少87.5%[86] - 2020年上半年公司股东应占期内亏损3.34亿港元,2019年同期为盈利55.06亿港元[86] - 公司股东应占期内利润来自经常性业务4.33亿港元,较2019年减少83.8%;来自物业发展业务52亿港元,较2019年增长571.0%[86] - EBITDA边际比率为18.5%,较之前减少11.2个百分点[87] - 来自基本业务的每股基本盈利为0.92港元,同比增长64.3%[87] - 市值为2473.1亿港元,较之前减少12.8%[87] - 香港本地铁路服务总乘客人次为5.536亿,较之前减少33.3%[87] - 香港过境服务总乘客人次为740万,较之前减少87.2%[87] - 香港本地铁路服务周日平均乘客人次为332.11万,较之前减少32.1%[87] - 香港过境服务每日平均乘客人次为4.06万,较之前减少87.2%[87] - 香港本地铁路服务平均车费为8.20港元,较之前增长0.8%[87] - 香港过境服务平均车费为27.85港元,较之前减少6.5%[87] - 公司占专营公共交通载客量比率(1月至5月)为44.6%,较之前减少4.2个百分点[87]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期内亏损3.11亿港元,而2019年同期利润为56.04亿港元[116]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期内全面亏损总额为7.71亿港元,2019年同期全面收益总额为57.3亿港元[116] - 2020年6月30日投资物业为890.17亿港元,较2019年12月31日的917.12亿港元有所下降[117] - 2020年6月30日其他物业、机器及设备为1019.28亿港元,较2019年12月31日的1026.32亿港元略有减少[117
港铁公司(00066) - 2019 - 年度财报
2020-04-09 16:33
公司业务发展历程与范围 - 公司自1979年一条铁路线起不断拓展,现经营多种业务[8] - 公司自2007年起在中国内地、欧洲及澳洲拓展铁路业务组合[8] 香港铁路网络基础数据 - 2019年香港铁路网络总长262.6公里,载客量超19亿人次[8] 车费调整情况 - 2020年余下时间港铁车费无实际调整[10] - 2019/2020年度港鐵票價調整幅度為+3.3%,公司推出「程程3.3%車費扣減」優惠至2020年6月底,使用八達通乘客無實際車費上調[40] - 2019/2020年度車費推廣計劃令顧客節省總金額由上年同期超過5億港元增至超過9億港元,回饋乘客車費優惠超過35億港元[40] - 2020年餘下時間港鐵車費無實際調整,使用八達通乘車票價自2019年1月至2020年底維持不變[40] - 2019年根据票价调整机制将票价上调3.3%,同时推出“程程3.3%车费扣减”优惠,2020年余下时间港铁车费无实际调整[98] - 2019/2020年度港铁票价整体调整幅度为+3.3%,为乘客提供的车费优惠超35亿港元[106] 铁路事故情况 - 不计公众活动导致的事故,重铁及轻铁网络须呈报事故减少2%[10] - 受香港公众活动影响,2019年香港重铁及轻铁网络须呈报事故增加16%,若不计公众活动导致的事故,须呈报事故数目应下降2%[85] - 2019年不计公众活动导致的事故,须呈报事故减少2%;计及公众活动,香港重铁及轻铁网络须呈报事故数目增加16%[94][100] 物业发展项目情况 - 公司批出3个物业发展项目[9] - 2019年公司批出“日出康城”第十一期及黄竹坑站第四期物业发展项目[31] - “日出康城”第十二期物业发展项目于2020年2月批出[31] - 公司计划在未来12个月左右推出三个物业发展项目招标,包括「日出康城」最后一期及黄竹坑站第五期及第六期,合共提供约4,050个住宅单位[127] - 未来12个月左右计划推出三个物业发展项目招标,提供约4050个住宅单位[92] - 预计未来12个月内预售“日出康城”第八期、第九C期“OCEAN MARINI”和第十期以及大围站物业发展项目[92] - 16个新建住宅项目处于发展阶段,落成后提供约22,000个新单位,未来六年左右交付[139] - 小蚝湾车厂地块将建约14,000个公私营住宅单位及30,000平方米商场[139] - 西铁沿线已批出物业发展项目土地面积共28.12公顷,待批出项目约28.73公顷,总额56.85公顷[141] - 香港物业已批出及落成项目中,何文田站第一期住宅总楼面面积69,000平方米,2016年12月批出,2022年落成[142] - 待批出物业发展项目中,康城站住宅总楼面面积约140,000平方米,黄竹坑站住宅105,900平方米,2020 - 2021年招标,2025 - 2026年预计落成[143]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9年总收入为5.4504亿港元,较2018年的5.393亿港元增长1.1%[12] - 2019年总EBITDA为2.1033亿港元,较2018年的2.1442亿港元下降1.9%[12] - 2019年总EBIT为1.3501亿港元,较2018年的1.481亿港元下降8.8%[12] - 2019年除税前利润为1.4014亿港元,较2018年的1.8481亿港元下降24.2%[12] - 2019年年内利润为1.2092亿港元,较2018年的1.6156亿港元下降25.2%[12] - 2019年公司股东应占年内利润为1.1932亿港元,较2018年的1.6008亿港元下降25.5%[12] - 按正常化基准计算,公司股东应占的经常性业务利润、基本业务利润和总利润本应分别增长7.7%、35.8%和4.1%[12] - 2019年EBITDA边际比率为28.1%,较之前减少6.9个百分点[13] - 2019年每股基本盈利为1.94港元,较之前减少26.5%[13] - 2019年每股普通股息为1.23港元,较之前增加2.5%[13] - 2019年12月31日股價为46.05港元,较之前增加11.8%[13] - 2019年12月31日市值为283,574百万港元,较之前增加12.1%[13] - 来自经常性业务的股东应占利润减少44.8%至49.80亿港元[26] - 物业发展业务利润增加148.8%至55.80亿港元[26] - 来自基本业务的股东应占利润下跌6.2%至105.60亿港元[26] - 公司股东应占净利润下跌25.5%至119.32亿港元[26] - 全年股息共每股1.23港元,较去年上升2.5%[26] - 经常性业务股东应占利润减少44.8%至49.80亿港元,物业发展利润增加148.8%至55.80亿港元,基本业务股东应占利润减少6.2%至105.60亿港元[32] - 2019年基本业务平均股东资金回报率为5.8%,2018年为6.5%;若包括投资物业重估收益,公司股东应占净利润下跌25.5%至119.32亿港元,每股盈利为1.94港元[32] - 不包括相关拨备及不利影响,经常性业务净利润本应上升7.7%至97.12亿港元,基本业务净利润应上升35.8%至152.92亿港元[32] - 公司股东应占净利润将上升4.1%至166.64亿港元,2019年基本业务平均股东资金回报率应为8.2%[33] - 董事局建议末期普通股息每股0.98港元,全年股息每股1.23港元,较去年上升2.5%[33] - 2019年集团总收入为545.04亿港元,较2018年微升1.1%[66][67] - 经常性业务利润下跌44.8%至49.80亿港元,撇除不利影响可上升7.7%至97.12亿港元[66][68] - 2019年投资物业重估收益为13.72亿港元,较2018年下跌71.1%,公司股东应占净利润较2018年下跌25.5%,撇除不利影响可上升4.1%至166.64亿港元[66][72] - 集团净资产由2018年12月31日的1806.19亿港元增至2019年12月31日的1867.98亿港元,上升3.4%[73][74] - 集团总资产由2746.87亿港元增至2892.14亿港元,上升5.3%[73][75] - 集团总负债由940.68亿港元增至1024.16亿港元,上升8.9%[73][76] - 集团负债总额下跌1.9%至394.56亿港元,带息借贷加权平均借贷成本维持年率2.8% [73][77] - 2019年12月31日净负债权益比率为15.4%,较2018年12月31日的18.1%下跌2.7个百分点[73][78] - 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扣除相关付款为139.88亿港元,较2018年增加57.21亿港元[79][80] - 收取与物业发展有关的净额为59.16亿港元[79][81] - 投资活动的其他现金流出为74.90亿港元,包括60.72亿港元资本性开支及14.16亿港元投资联营公司及合营公司[79][82] - 2019年公司股东应占年内利润总计5.74亿港元,较2018年减少11.7%[54] 香港客运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9年经常性业务香港客运业务收入为1.9938亿港元,占比36.6%,较2018年增长2.3%[12] - 2019年经常性业务香港客运业务EBITDA为5909万港元,占比28.1%,较2018年下降27.7%[12] - 2019年香港本地铁路服务总乘客人次为1,568.2百万,较之前减少6.1%[13] - 2019年香港高速鐵路(香港段)总乘客人次为16.9百万,较之前增加219.2%[13] - 2019年香港本地铁路服务平均乘客人次(周日)为4,658千,较之前减少4.2%[13] - 2019年香港本地铁路服务平均车费为8.11港元,较之前增加2.3%[13] - 2019年公司佔專營公共交通載客量比率为47.4%,较之前减少1.6个百分点[13] - 香港客运业务周日乘客量较2018年下跌4.5%至561万人次,2019年上半年总乘客量增长2.5%,下半年下跌14.8%[35] - 2019年香港客运业务总收入上升2.3%至199.38亿港元,EBITDA下降27.7%至59.09亿港元,EBIT亏损5.91亿港元[36] - 2019年本地铁路服务乘客量下跌6.1%至15.682亿人次,收入下跌3.9%至127.14亿港元;高铁(香港段)乘客量增长219.2%至1.69亿人次,收入增长249.7%至20.98亿港元[37] - 2019年公司所有铁路和巴士客运服务总乘客量减少6.4%至19.143亿人次[38] - 2019年公司在香港专营公共交通工具市场整体占有率为47.4%,2018年为49.0%[39] - 2019年香港客运业务EBIT亏损5.91亿港元,2018年盈利19.85亿港元,总乘客量下跌6.4%[66][69] - 2019年香港客运业务总收入上升2.3%至199.38亿港元[99] - 2019年香港客运业务EBITDA为5.909亿港元,较2018年减少27.7%[99] - 2019年香港客运业务EBIT为亏损5910万港元,2018年为盈利1.985亿港元[99] - 2019年香港客运业务EBITDA边际比率为29.6%,较2018年下降12.3个百分点;EBIT边际比率为 - 3.0%,较2018年下降13.2个百分点[99] - 2019年公司所有铁路和巴士客运服务总乘客量减少6.4%至19.143亿人次,收入增长2.3%至199.38亿港元[101] - 2019年本地铁路服务乘客量为15.682亿人次,较去年减少6.1%,收入为127.14亿港元,减少3.9%[101][102] - 2019年过境服务乘客量下跌11.3%至1.042亿人次,收入为31.64亿港元,减少8.9%[101][102] - 2019年高速铁路(香港段)乘客量为1690万人次,增长219.2%,收入为20.98亿港元,增长249.7%[101] - 2019年公司在香港专营公共交通工具市场整体占有率为47.4%,较2018年的49.0%下跌1.6%[104] - 2019年公司在过海交通工具市场占有率为67.5%,2018年为69.1%[104] - 2019年公司过境业务市场占有率由52.1%下跌至51.3%,往返机场交通工具市场占有率由22.0%下跌至20.5%[105] - 2020年1月和2月,集团在香港客运业务的铁路和巴士总乘客量较2019年同期下跌34%[90] 香港车站商务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9年经常性业务香港车站商务收入为6799万港元,占比12.5%,较2018年增长5.3%[12] - 2019年香港車站商務總收入67.99億港元,較上一年增加5.3%[120][121] - 2019年車站零售設施收入48.00億港元,增長8.5%,新訂租金升幅3.7%,平均出租率超過99%[120][121][122]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港鐵車站商店數目達1,492間,零售設施總面積67,337平方米,分別增加22間及1,045平方米[122] - 2019年公司以優惠租金租出10間車站商店[123] - 2019年廣告收入11.30億港元,下跌6.8%,截至12月31日,廣告點總數增至48,148個[120][124] - 2019年公司為51個非牟利組織提供免費廣告位[124] - 2019年電訊業務收入7.43億港元,上升6.8%[120][125] - 電訊營運商在31個車站展開全新商業電訊系統安裝工程,截至2019年12月31日,21個車站完成工程[125] - 2019年香港车站商务总收入67.99亿港元,同比增长5.3%,EBITDA为61.19亿港元,同比增长3.9%,EBIT为51.22亿港元,同比增长1.9%[44] - 2019年车站零售设施收入48亿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