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冠军科技集团(00092)
icon
搜索文档
冠军科技集团(00092) - 截至2025年7月31日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8-01 14:19
FF301 股份發行人及根據《上市規則》第十九B章上市的香港預託證券發行人的證券變動月報表 截至月份: 2025年7月31日 狀態: 新提交 | 1.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 不適用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註1) | | 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證券代號 (如上市) | 00092 | 說明 | | | | | | | | | | 法定/註冊股份數目 | | | 面值 | | 法定/註冊股本 | | | 上月底結存 | | | 160,000,000,000 | HKD | | 0.01 HKD | | 1,600,000,000 | | 增加 / 減少 (-) | | | | | | HKD | | | | 本月底結存 | | | 160,000,000,000 | HKD | | 0.01 HKD | | 1,600,000,000 | 本月底法定/註冊股本總額: HKD 1,600,000,000 第 1 頁 共 10 頁 v 1.1.1 FF301 II. 已發行股份及/或庫存 ...
证券代码:000929 证券简称:*ST兰黄 公告编号:2025(临)-42
股份回购方案 - 公司于2025年3月7日及3月21日分别通过董事会和股东大会决议 批准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用于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 [1] - 回购资金总额范围为人民币2000万元至3000万元 回购价格上限为人民币9.70元/股 [1] - 回购实施期限为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12个月内 [1] 首次回购执行情况 - 2025年5月13日首次通过集中竞价回购股份259,600股 占总股本的0.14% [2] - 回购成交价格区间为人民币7.10元/股至7.25元/股 成交总金额为人民币1,860,460元 [2] - 回购资金来源于自有资金和自筹资金 未超过既定价格上限9.70元/股 [2] 合规性说明 - 回购操作未在重大事项敏感期及监管规定的禁止期间内进行 [3] - 集中竞价交易符合委托价格限制要求 未在开盘集合竞价 收盘集合竞价及无涨跌幅限制交易日进行委托 [4] - 公司承诺后续将继续实施回购方案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4]
*ST兰黄(000929.SZ):2025年一季报净利润为723.27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5-01 09:42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4767.17万元,同比下降11.49%(减少618.56万元),同业排名第14 [1] - 归母净利润723.27万元,同业排名第10 [1] -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出1940.73万元,同比减少1860.80万元,同业排名第14 [1] 盈利能力指标 - 毛利率15.25%,同业排名第16 [3] - ROE(净资产收益率)1.47%,同业排名第9 [3] - 摊薄每股收益0.04元,同业排名第9 [4] 资产运营效率 - 总资产周转率0.05次,同业排名第15 [4] - 存货周转率0.38次,同比下降13.20%(减少0.06次) [4] - 资产负债率16.38%,环比上升0.20个百分点,同比上升1.82个百分点 [3] 股权结构 - 股东总户数1.95万户,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41.52% [4] - 第一大股东兰州黄河新盛投资有限公司持股21.50% [4] - 境外机构股东J.P.Morgan Securities PLC持股0.75% [4]
冠军科技集团(00092)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3-27 20:2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下半年收益为2.17亿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8.93亿港元下降75.75%[8] - 2024年下半年毛利总额为143.3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650.5万港元下降77.97%[8] - 2024年下半年除税前亏损为2499.8万港元,而2023年同期溢利为5109.2万港元[8] - 2024年下半年期内亏损为2499.9万港元,而2023年同期溢利为5079.8万港元[8] - 2024年下半年全面支出总额为3006.1万港元,而2023年同期收益为541.8万港元[1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非流动资产为4405.1万港元,较6月30日的4238.3万港元增长3.93%[1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流动资产为2.12亿港元,较6月30日的2.2亿港元下降3.43%[1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为1.56亿港元,较6月30日的1.58亿港元下降1.06%[1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资产净值为8974.3万港元,较6月30日的9646.9万港元下降6.97%[16] - 2024年下半年每股亏损为2.67港仙,而2023年同期每股盈利为7.36港仙[11] - 2024年7月1日公司拥有人应占股本为6,838千港元,2024年12月31日为8,206千港元[19] - 2024年7月1日公司拥有人应占股份溢价为2,235,132千港元,2024年12月31日为2,257,099千港元[19] - 2024年截12月31日止6个月除税前亏损24,998千港元,2023年同期溢利51,092千港元[23] - 2024年截12月31日止6个月经营业务所使用现金净额为15,857千港元,2023年为108,869千港元[23] - 2024年截12月31日止6个月投资业务所使用现金净额为14,646千港元,2023年产生现金净额53,653千港元[23] - 2024年截12月31日止6个月融资运作产生现金净额为27,793千港元,2023年为58,334千港元[25] - 2024年截12月31日止6个月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2,710千港元,2023年增加3,118千港元[25] - 2024年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4,699千港元,期末为7,202千港元[25] - 2023年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9,147千港元,期末为8,527千港元[25] - 2024年截至12月31日止6个月总收益为21,662千港元,2023年为89,336千港元[42] - 2024年截至12月31日止6个月分类业绩为亏损16,336千港元[44] - 2024年截至12月31日止6个月除税前亏损为24,998千港元[4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分类业绩为亏损19,825千港元,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除税前收益为51,092千港元[48] - 2024年和2023年截至12月31日止六个月,持续经营业务计入一般及行政支出内的折旧分别为840千港元和745千港元[51] - 2024年和2023年截至12月31日止六个月,持续经营业务的所得税支出分别为1千港元和294千港元[53] - 2024年和2023年截至12月31日止6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期间内(亏损)╱收益分别为-21,607千港元和50,590千港元[68] - 2024年和2023年截至12月31日止6个月,每股(亏损)╱盈利分别为-2.67港仙和7.36港仙[68] - 物业、厂房及设备于2024年7月1日账面价值为7,045千港元,12月31日为6,260千港元[74] - 投资物业于2024年7月1日账面价值为34,262千港元,12月31日为34,192千港元[76] - 2024年12月31日和6月30日,贸易应收款分别为134,555千港元和150,366千港元,减值亏损拨备分别为14,960千港元和7,529千港元[83] - 2024年12月31日和6月30日,其他应收款分别为60,712千港元和45,584千港元,减值亏损拨备均为6,676千港元[83] - 按发票日期,2024年12月31日和6月30日0 - 60日贸易应收款(扣除预期信贷亏损)分别为14,830千港元和93,427千港元[87] - 2024年12月31日应收贷款(扣除预期信贷亏损)为1246万港元,6月30日为662.4万港元,借款人从3名增至5名,固定年利率6% - 8%,到期日为贷款提取后6 - 12个月[92][93] - 2024年12月31日香港上市证券投资为1515.8万港元,6月30日为1042.1万港元[96] - 2024年12月31日应付贸易账款为8234.5万港元,6月30日为8677万港元;应付其他账款12月31日为6602.2万港元,6月30日为6447.5万港元[99] - 应付贸易账款0 - 60日账龄12月31日为616.6万港元,6月30日为56.1万港元;91 - 365日账龄12月31日为314.9万港元,6月30日为8519.5万港元;超一年账龄12月31日为7303万港元,6月30日为106.4万港元[100] - 2024年12月31日和6月30日就提供服务预收客户款项均为84.7万港元[104] - 2024年7月1日及12月31日公司法定股本结余为16亿股,金额16亿港元[111] - 2024年7月1日公司已发行及缴足股本结余为683.831万股,金额6.83831亿港元[111] - 2024年7月19日公司以每股0.175港元配售1.36764亿股,募集资金2393.4万港元[111]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及缴足股本结余为820.595万股,金额8.20595亿港元[11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主要管理人员薪金及其他福利3348万港元,退休福利计划供款18万港元[115] - 2024年12月31日投资物业公允价值3.4192亿港元,均为第三层级;上市股本证券公允价值1.5158亿港元,均为第一层级[123] - 2024年6月30日投资物业公允价值3.4262亿港元,均为第三层级;上市股本证券公允价值1.0421亿港元,均为第一层级[123] - 2024年下半年公司总营收约2170万港元,较上期约8930万港元减少约75.8%[12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6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2160万港元,去年同期溢利约5100万港元[129][134] - 集团于该期间确认其他收入约60万港元,2023年约160万港元[130][13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6个月,一般及行政支出增加约52.8%至约1760万港元,2023年约1150万港元[131][136] - 集团于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总收益约217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8930万港元减少约75.8%[133] - 回顾期内,集团确认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公允价值收益约350万港元,去年同期为公允价值亏损约1770万港元[137][139] - 财务成本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6个月增加至约8.9万港元,去年同期约2.5万港元[138][14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香港上市权益投资公允价值约1520万港元,6月30日约为1040万港元[171]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分类为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之香港上市证券投资公允价值约为1520万港元,2024年6月30日约为1040万港元[17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持有凯升250万股股份,该投资期间累计未实现亏损231.7万港元[19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六个月,中国星集团录得约1.933亿港元收入和约1.335亿港元总综合开支[200]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截至12月31日止6个月,科技—智慧城市解决方案收益为15,833千港元,2023年为73,962千港元[42] - 2024年截至12月31日止6个月,科技—设计及销售可再生能源产品及方案收益为5,829千港元,2023年为15,374千港元[42] - 2024年截至12月31日止6个月,各业务于某一时点确认的对外销售及总收益为21,349千港元,随时间确认的为313千港元[4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对外销售及总收益为89,336千港元,其中某一时点确认88,903千港元,随时间确认433千港元[48] 财务报表编制相关 - 公司未经审核的简明综合财务报表按照香港会计师公会发布的香港会计准则编制[28] - 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应与集团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年度的年度财务报表一并阅读[29][32] - 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按历史成本基准编制,部分按公允价值或可变现净值列示,以港元计值,金额四舍五入至最接近千位[30][33] - 集团首次应用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于本期生效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若干修订本[31][33] - 已发布的某些新会计准则和解释在2024年12月31日报告期内非强制,集团未提前采用,预计无重大影响[35][37] 税务相关 - 香港利得税按源自香港的估计应课税溢利的16.5%计算[55] - 中国附属公司在回顾期间因业务规模税率为5%,境外注册附属公司在中国收入预扣税为10%[56] 附属公司出售相关 - 2023年5月2日,公司订立协议出售廉城企业有限公司所有权益,代价45900千港元,交易于2023年10月30日完成[58][60][64] - 出售附属公司收益为76305千港元,出售产生的现金流入净额为45897千港元[63][6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期内没有出售附属公司产生的收益或亏损[64] 股息派发相关 - 董事会决定不就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6个月派发任何中期股息(2023年12月31日:无)[69][71] - 董事会决议不派发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6个月中期股息,2023年也无[132] 业务运营及市场情况相关 - 集团主要商业模式为“技术商业模式”,智慧城市和可再生能源业务是关键组成部分[143][144] - 公司选择财务稳定的客户,主要是国有企业,供应商给予延长信贷期[147][148] - 回顾期内,中国数据中心业务因芯片和系统短缺及地缘政治制裁而停滞[151] - 公司智慧城市解决方案业务主要客户为政府实体,可降低违约风险,但中国内地付款周期较长[152] - 2018年起公司在太阳能光伏技术产品研发投入大量资源,2020 - 2024年初可再生能源业务面临诸多挑战[155][158] - 香港上网电价计划预定2033年12月终止,太阳能光伏业务内部收益率进入回报递减阶段[156][158] - 回顾期内,因欧洲市场和地缘政治变化,逆变器销售暂停[157][159] - 回顾期内,公司成功启动对东南亚客户的SPV系统销售、设计和安装,并提供储能系统[161][166] - 2024年8月公司技术获中国政府审查机构认证,首套氢氧混合气体制气系统9月交付广州客户并开始生产[162][163][167] - 公司对文化产品采取谨慎管理策略,关注市场并在网站展示产品[164][168] - 2024年公司证券投资整体录得金融资产公允价值收益约350万港元,2023年为亏损约1770万港元[165][169] - 紫荆金融集团截至2024年6月30日中期报告显示,收入约为2080万港元,总综合亏损约为300万港元[174][179] - 凯升集团通过东隽有限公司60%股本权益开展博彩及酒店业务,并收取按G1 Entertainment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总博彩收益(扣除回赠)3%计算的管理费收入[190] - 2023年上半年,凯升集团位于俄罗斯远东的综合度假村水晶虎宫殿维持强劲国内业务运营,是集团主要收入来源[191][195] - 2023年7月,凯升集团完成收购日本冲绳县宫古岛市地块,用于发展豪华饭店[193][196] - 凯升自2024年1月11日起
冠军科技集团(00092)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2-27 22:48
整体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公布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6个月未经审核简明综合业绩,2024年收益为21,662千港元,2023年为89,336千港元[7][9] - 2024年毛利总额为1,433千港元,2023年为6,505千港元[9] - 2024年除税前亏损为24,998千港元,2023年溢利为51,092千港元[9][25] - 2024年期内亏损为24,999千港元,2023年溢利为50,798千港元[9] - 2024年其他全面支出为5,062千港元,2023年为45,380千港元[12] - 2024年期内全面支出总额为30,061千港元,2023年收益为5,418千港元[12] - 2024年每股亏损为2.67港仙,2023年每股盈利为7.36港仙[12][7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6个月期内亏损24,999千港元,其中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21,607千港元,非控股权益亏损3,392千港元[20] - 2024年经营业务所使用现金净额为15,857千港元,2023年为108,869千港元[25] - 2024年投资业务所使用现金净额为14,646千港元,2023年为产生现金净额53,653千港元[25] - 2024年发行股票所得净款项为23,335千港元,2023年为0[27] - 2024年向第三方借款为5,000千港元,2023年为58,810千港元[27] - 2024年融资运作所产生之现金净额为27,793千港元,2023年为58,334千港元[27] - 2024年现金及现金等值(减少)╱增加净额为 - 2,710千港元,2023年为3,118千港元[27] - 2024年期初现金及现金等值为14,699千港元,2023年为9,147千港元[27] - 2024年期末现金及现金等值为7,202千港元,2023年为8,527千港元[2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对外销售及总收益为2.1662亿港元,除税前亏损为2499.8万港元[4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对外销售及总收益为8933.6万港元,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除税前收益为5109.2万港元[54] - 2024年和2023年截至12月31日止六个月,持续经营业务计入一般及行政支出内的折旧分别为84万港元和74.5万港元[58] - 2024年和2023年截至12月31日止六个月,持续经营业务的所得税支出分别为1000港元和29.4万港元[60] - 2024年截至12月31日止6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21,607千港元,2023年同期收益为50,590千港元[7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6个月公司总收益约217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8930万港元减少约75.8%[139][14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6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2160万港元,去年同期溢利则约为5100万港元[140][145] - 2024年回顾期间公司确认其他收入约60万港元,2023年约160万港元[141][14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6个月一般及行政支出增加约52.8%至约1760万港元,2023年约1150万港元[142][147] - 回顾期间公司确认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公允价值收益约为350万港元,去年同期为公允价值亏损约1770万港元[148][150][175][179] - 财务成本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6个月增加至约8.9万港元,去年同期约2.5万港元[149][151] - 2024年下半年公司金融资产公允价值收益约350万港元,2023年为损失约1770万港元[175] 资产负债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非流动资为44,051千港元,截至2024年6月30日为42,383千港元[1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流动资为212,443千港元,截至2024年6月30日为220,006千港元[1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为156,147千港元,截至2024年6月30日为157,820千港元[14] - 2024年12月31日非流动负债为10,604千港元,较2024年6月30日的8,100千港元增加约30.91%[17] - 2024年12月31日资产净值为89,743千港元,较2024年6月30日的96,469千港元减少约7%[17] - 2024年12月31日股本为8,206千港元,较2024年6月30日的6,838千港元增加约20%[17] - 物业、厂房及设备于2024年7月1日账面价值为7,045千港元,12月31日为6,260千港元[80] - 投资物业于2024年7月1日账面价值为34,262千港元,12月31日为34,192千港元[82] - 存货在2024年12月31日和6月30日价值均为7,407千港元,其中制成品含文化产品约1,260,000港元[87][88] - 2024年12月31日应收贸易账款为134,555千港元,减值亏损拨备14,960千港元,净额119,595千港元;6月30日分别为150,366千港元、7,529千港元、142,837千港元[91] - 2024年12月31日应收其他账款为60,712千港元,减值亏损拨备6,676千港元,净额54,036千港元;6月30日分别为45,584千港元、6,676千港元、38,908千港元[9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贸易应收款为119,595千港元,6月30日为142,837千港元[9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应收贷款(扣除预期信贷亏损)为12,460千港元,6月30日为6,624千港元,固定年利率为6% - 8% [10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中香港上市证券投资为15,158千港元,6月30日为10,421千港元[10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应付贸易及其他账款为151,245千港元,6月30日为148,367千港元[10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应付贸易账款中0 - 60日为6,166千港元,6月30日为561千港元[11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应付贸易账款中91 - 365日为3,149千港元,6月30日为85,195千港元[11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应付贸易账款中超过一年为73,030千港元,6月30日为1,064千港元[11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应收贷款来自5名借款人,6月30日为3名[10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及6月30日,就提供服務之預收客戶款項均為847,000港元[11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投资物业公允价值为3419.2万港元,上市股本证券为1515.8万港元[13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投资物业公允价值为3426.2万港元,上市股本证券为1042.1万港元[134] - 两个期间内第一层级、第二层级及第三层级之间并无转拨[134][135] - 2024年12月31日,香港上市证券投资公允价值约1520万港元,2024年6月30日约1040万港元[182][18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持有紫荆国际金融控股有限公司156.1万股,占已发行股本0.29%,投资成本1272.4659万港元,累积未变现亏损1262.9438万港元,公允价值9.5221万港元,占持作买卖投资总额0.63%[18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持有国富创新有限公司142.34万股,占已发行股本0.02%,投资成本233.4376万港元,累积未变现亏损120.989万港元,公允价值112.4486万港元,占持作买卖投资总额7.42%[18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持有盛良物流有限公司18万股,占已发行股本0.03%,投资成本228.6万港元,累积未变现亏损227.34万港元,公允价值1.26万港元,占持作买卖投资总额0.07%[18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持有凯升控股有限公司250万股,占已发行股本0.06%,投资成本243.45万港元,累积未变现亏损231.7万港元,公允价值11.75万港元,占持作买卖投资总额0.78%[18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持有中国星集团有限公司1224万股,占已发行股本0.50%,投资成本988.5445万港元,累积未变现亏损376.5455万港元,公允价值611.999万港元,占持作买卖投资总额40.38%[18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持有看通集团有限公司1543.5万股,占已发行股本4.94%,投资成本585.3705万港元,累积未变现亏损29.7105万港元,公允价值555.66万港元,占持作买卖投资总额36.66%[18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持有中国环境资源集团有限公司234万股,占已发行股本0.48%,投资成本51.8156万港元,累积未变现亏损5.0156万港元,公允价值46.8万港元,占持作买卖投资总额3.09%[18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紫荆金融集团收入约为2080万港元,总综合亏损约为300万港元[19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持有紫荆集团1561000股股份,该投资累计未实现亏损为12629438港元[190]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国富创新集团收入约为2200万港元,总综合支出约为770万港元[19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持有国富创新集团1423400股股份,该投资累计未实现亏损为1209890港元[19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盛良物流集团收入约为3600万马来西亚令吉,总综合亏损约为690万令吉[195][20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持有盛良物流集团180000股股份,该投资累计未实现亏损为2273400港元[196][200] 各业务线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科技—智慧城市解决方案收益为15,833千港元,2023年为73,962千港元[46] - 2024年科技—设计及销售可再生能源产品及方案收益为5,829千港元,2023年为15,374千港元[46] - 2024年总收益为21,662千港元,2023年为89,336千港元[46] 税务相关信息 - 香港利得税按源自香港之估计应课税溢利的16.5%计算(2023年:16.5%)[62][66] - 中国附属公司在回顾期间因业务规模税率为5%,正常税率为25%;境外注册附属公司在中国收入预扣税为10%(2023年:10%)[63][66] 附属公司出售信息 - 2023年5月2日,公司出售廉城企业有限公司所有权益,代价为4590万港元[65][67] - 出售廉城企业有限公司已收现金代价为4590万港元,已出售净负债为7885.3万港元[68] - 出售附属公司收益为76,305千港元,出售产生的现金流入净额为45,897千港元,交易于2023年10月30日完成[70][71] 股息政策 - 董事会决定不就2024年截至12月31日止6个月派发中期股息,2023年同期也未派发[77][78] - 董事会决议不派发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6个月之中期股息,2023年也无[138][143] 股本相关信息 - 2024年7月1日及12月31日,法定股本結餘為160億股,金額1.6億港元[122] - 2024年7月1日,已發行及繳足股本股份數目683.8萬股,金額6.83831億港元[122] - 2024年7月19日,公司配售1.36764
冠军科技集团(00092) - 2024 - 年度财报
2024-10-30 18:0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份代号为92[1][8] - 公司是投资控股公司,主要从事系统销售、软件开发、贸易及战略投资等业务[79][8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入为208,612千港元,2023年为25,292千港元[4] - 2024年公司应占亏损为12,420千港元,2023年为12,183千港元[4] - 2024年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4,699千港元,2023年为9,147千港元[4] - 2024年公司总资产为262,389千港元,2023年为174,030千港元[4] - 2024年公司权益为96,494千港元,2023年为111,252千港元[4] - 2024年公司流动比率为1.39,2023年为3.51[4] - 2024年公司资产权益比为2.72,2023年为1.56[4] - 2024年公司销售资产比为0.80,2023年为0.15[4] - 2024年每股亏损为1.82港元,2023年为1.78港元[4] - 公司2024年总收益约为2.09亿港元,2023年约为2500万港元,增加约736%,主要因数据中心业务显著增幅[17]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1240万港元,2023年约1220万港元,亏损增加主要因业务贡献、金融资产公平值亏损及存货减值亏损变化[18][20] - 本年度毛利率由去年同期16%下跌至5.5%,主要因数据中心利润率较低[18][20] - 每股亏损为1.82港仙,2023年为1.78港仙[18][20] - 集团确认其他收入约220万港元,2023年约320万港元,收入下降主要因本年度利息收入下跌[21] - 一般及行政开支上升约16.9%至约2300万港元,2023年约1900万港元,上升因业务量增加[21] - 集团确认金融资产公平值亏损约1950万港元,2023年公平值收益约1100万港元[18][20][21] - 本年度财务成本维持于低水平约4万港元,2023年约17.2万港元,主要由租赁负债衍生之利息支出所致[2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资产约2.2亿港元(2023年约1.31亿港元)[5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负债约1.58亿港元(2023年约3700万港元)[5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资产净值约6200万港元(2023年约9400万港元)[5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借贷权益比率为零,无短期或长期负债(2023年无负债)[56] - 2024年度财务成本约4万港元(2023年约17.2万港元)[5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资金约1470万港元(2023年约910万港元)[5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年度,公司慈善捐款为10,500港元,2023年为11,200港元[10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年度,公司向五大客户销售占年度销售总额约88%,向最大客户销售占约52%;向五大供应商购货占年度购货总额约90%,向最大供应商购货占约26%[141]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全球聘用约41名全职及兼职员工,2023年为34名;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年度雇员成本约为1270万港元,2023年约为1190万港元[143][145]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智慧城市解决方案业务营业额从2023年的1200万港元增至2024年的1.79亿港元,增长近14倍[10] - 可再生能源业务营业额从2023年的1300万港元上升至2024年的2800万港元,较去年增长一倍多[10] 公司业务发展动态 - 2024年6月公司决定收购广东创之荣科技有限公司51%股权[11][51] - 2024年8月公司获政府检验机构技术正式认证,9月底首组氢氧混合可燃气体系统交付广州企业并开始生产[11][51] - 公司计划在未来12至36个月内,根据预期合约价值建立较具规模的生产基地[51] - 2023年5月2日公司签订协议,以4590万港元代价出售出售公司全部权益及出售贷款,出售公司主要资产为东莞一块约25235.63平方米土地及约38873平方米酒店[48] - 2023年7月18日出售事项决议案获超50%赞成票通过,出售于2023年10月30日完成[48] - 公司打算将出售所得约4490万港元作为一般营运资金,用于现有项目开发及潜在业务和投资机会[48] - 2023年6月,公司全资子公司拟以约3368万港元收购广东智慧少年宫教育发展有限公司约51.15%已发行股份[55] - 2023年6 - 9月,公司就收购事宜收到港交所书面、口头询问及要求澄清信函[55] - 2023年9月,港交所上市科裁定收购构成反向收购;11月上市委员会维持原判[55] - 2024年3月28日,港交所上市审核委员会重申收购构成反向收购[55] 公司业务战略与市场环境 - 公司管理团队聚焦获政府支持行业,优先与国有企业、中央企业及地方政府控股企业合作[10][13][16] - 近期会计准则要求根据结算时间提取减值准备,对公司整体表现有负面影响[10] - 全球经济挑战使亚太地区受影响,国内企业资金流转缓滞[10][12][16] - 中国财政刺激措施预计提升金融体系流动性,有望加快公司智慧城市解决方案业务资金流动循环[10][15][16] - 公司将低成本绿色能源列为首要议程以创造价值[11] - 公司主要商业模式为“技术商业模式”,智慧城市解决方案和可再生能源业务是关键组成部分[22][23] - 业务包括可再生能源、智慧建筑解决方案、物联网、互联网数据中心等业务,各有不同业务模式和收入来源[25] - 公司智慧城市解决方案业务包括智慧建筑、物联网、数据中心销售安装及租赁业务,回顾期取得显著进展,签订多个重要服务合约[26] - 数据中心业务专注提供培训计算平台、AI模型和教育云平台及配套设施,以满足市场需求[26] - 公司选择财务稳健的政府实体客户,降低违约风险,供应商也提供较长信用期限[26] - 公司客户主要为国有企业和知名上市公司,彰显其在内地市场的良好信誉与可信度[26] - 自2018年公司在太阳能光伏技术产品研发投入大量资源[27] - 2020 - 2024年初可再生能源业务面临诸多挑战,包括审批延迟、电力公司要求变化及香港政府下调上网电价[27] - 香港上网电价计划2033年12月终止,太阳能光伏业务内部收益率进入回报递减阶段[27] - 可再生能源业务包括SPV销售、逆变器相关和上网电价收益分成业务,SPV销售和逆变器相关是核心业务[27] - 回顾期内,因欧洲市场和地缘政治变化,逆变器销售暂时停止[27] - 下半年公司成功启动对东南亚客户的SPV系统销售,以扩大市场影响力[27] - 公司决定全力专注绿色能源,不再涉足化石燃料领域相关活动[28] - 公司原计划销售华为逆变器,但因西方地缘政治冲突面临挑战,美国和欧盟对华为产品实施制裁[52] - 鉴于香港上网电价计划剩余期限缩短,公司将业务重点转向中大型项目,并计划扩大太阳能光伏系统及组件国际市场销售[52] - 公司正与中国、英国及东南亚国家潜在合作伙伴就太阳能光伏业务进行谈判[52] - 国家重视数据中心产业发展,出台相关政策及实施“东数西算”工程[52] - 公司把握数据中心产业发展机会,致力于扩展智慧城市解决方案业务[52] - 公司正与中国内地不同城市多个潜在客户就智慧城市解决方案业务进行谈判[52] 公司投资情况 - 星空华文股价因《中国好声音》事件下跌超75%,公司出售其所有股份以降低风险,去年投资公允价值收益为1740万港元[28][29][31] - 2024年6月30日,香港上市证券投资公允价值约为1040万港元,2023年6月30日约为3400万港元[30][31] - 2024年6月30日投资组合含8间香港联交所上市证券,2023年6月30日为8间;其中6项于联交所主板上市,2023年6月30日为5项;2项于联交所GEM上市,2023年6月30日为3项[30][3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持有紫荆国际金融控股有限公司156.1万股,占已发行股本1.74%,投资成本1272.4659万港元,累积未变现公允价值亏损1250.768万港元,公允价值21.6979万港元,占持作买卖投资总额2.08%[3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持有中国富强金融集团有限公司142.34万股,占已发行股本0.02%,投资成本233.4376万港元,累积未变现公允价值亏损91.0976万港元,公允价值142.34万港元,占持作买卖投资总额13.66%[3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持有凯升控股有限公司18万股,占已发行股本0.03%,投资成本228.6万港元,累积未变现公允价值亏损227.628万港元,公允价值9720港元,占持作买卖投资总额0.09%[3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持有中国星集团有限公司250万股,占已发行股本0.06%,投资成本243.45万港元,累积未变现公允价值亏损231.7万港元,公允价值11.75万港元,占持作买卖投资总额1.13%[3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持有鼎丰集团汽车有限公司1224万股,占已发行股本0.5%,投资成本988.5455万港元,累积未变现公允价值亏损229.6655万港元,公允价值758.88万港元,占持作买卖投资总额72.82%[3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紫荆金融集团收入约为2080万港元,总综合亏损约为300万港元[3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持有紫荆金融156.1万股股份,该投资累计未实现亏损为1250.768万港元[33] - 截至2024年3月31日,中国富强集团收入约为4960万港元,总综合支出约为3710万港元[3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持有中国富强142.34万股股份,该投资累计未实现亏损为91.0976万港元[3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盛良物流集团收入约为3600万马来西亚令吉,总综合亏损约为690万令吉[3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持有盛良物流18万股股份,该投资累计未实现亏损为227.628万港元[34] - 凯升集团透过持有东隽有限公司60%股本权益进行博彩及酒店业务[34] - 凯升集团收取按东隽全资附属公司G1 Entertainment总博彩收益(扣除回赠)3%计算的管理费收入[3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持有凯升集团250万股股份,该项投资累计未实现亏损为231.7万港元[36] - 2023年中国星集团收益约2.062亿港元,全面支出约2.893亿港元[36] - 2022年中国星集团财务成本为240万港元,2023年大幅上升至1.43亿港元[36] - 2022年中国星集团营销、销售和分销费用为1110万港元,2023年增加到7910万港元[3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国星集团收益约1.933亿港元,全面支出约1.335亿港元[36] - 凯升集团主要项目水晶虎宫殿在2023年上半年是集团主要收入来源,当地业务呈上升趋势[35] - 因地缘政治紧张,俄罗斯联邦入境游客人数大幅下降,凯升集团采取行动减轻影响[35] - 继续投入资金建设水晶虎宫殿二期可能不符合凯升集团股东利益[35] - 2023年7月凯升集团完成收购日本冲绳县宫古岛市地块,用于发展豪华酒店[35] - 凯升自2024年1月11日起暂停交易,截至2024年6月30日无法获取其最新市场价值[3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持有中国星12240000股股份,该投资录得未变现亏损2296655港元[37] - 鼎丰集团主要从事汽车电商、资产管理、金融相关服务及商品贸易业务,自2023年6月中旬起积极筹备负债重组计划[37] - 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鼎丰集团收入约为人民币22.516亿元,其他总综合支出约为人民币25.477亿元[38] - 2024年6月,香港高等法院颁令鼎丰就建议债务安排召开债权人会议,原定于8月16日举行,已延迟至待定日期[3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中期报告显示,鼎丰集团收入约为人民币190900000元,总综合支出约为人民币118400000元[3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持有鼎丰集团3000000股股份,本年度该投资累计未实现亏损为6176100港元[38] - 看通集团2023/24年中期收入约为8360万港元,综合收益约为630万港元[3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持有看通集团150万股,该投资累积未实现收益为14.3万港元[39] - CER集团2023/24年中期收入约为4050万港元,综合亏损约为4030万港元[3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持有CER集团234万股,该投资累积未实现亏损为5.0156万港元[39] 公司放贷
冠军科技集团(00092) - 2024 - 年度业绩
2024-10-01 18:07
收益与成本 - 2024年收益为208,612千港元,销售成本为197,212千港元[3] - 2023年集团收益为25,292千港元,其中智慧城市解决方案业务收益为12,181千港元,可再生能源业务收益为13,111千港元[21] - 集团总收益约为209,000,000港元,较2023年增加约736%,主要由于数据中心业务有显著增幅[35] 毛利与毛利率 - 2024年全年毛利为11,400千港元[2] - 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16%下跌至5.5%,主要由于数据中心较低的利润率所致[36] 资产减值 - 2024年就应收贸易及其他账款确认减值损失10,410千港元[2] - 2024年使用权资产减值损失1,890千港元[2] 公允价值变动 - 2024年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公平值损失19,453千港元[4] - 2024年投资物业公平值损失3,533千港元[4] - 集团整体录得金融资产方面约19,500,000港元之亏损,主要由于市场对大部分股票的悲观情绪[47] - 集团对星空华文的投资公允价值收益为17,400,000港元,但该公司股价下跌超过75%,受到《中国好声音》停播事件的影响[47] 出售附属公司 - 2024年出售附属公司获得收益32,136千港元[2] - 出售附属公司廉城企業有限公司全部100%股權,現金代價為45,900千港元[24] - 出售附屬公司產生收益32,136千港元[25] - 出售附屬公司產生現金流入淨額45,897千港元[26] 业务分类与分部业绩 - 集团按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8号列出了五个经营及可报告分类[15][16] - 集团的分类业绩指各可报告分类的除税前溢利或亏损[16] - 集团的分类业绩不包括利息收入、出售附属公司收益、投资物业公平值变动和未分配开支等[17][22] - 2024年集团除税前亏损为12,776千港元,主要由于策略性投资业务亏损36,578千港元[17] - 2023年集团除税前亏损为11,675千港元,主要由于成品油贸易及相关业务亏损6,838千港元[21] 应收账款 - 2024年应收贸易及其他账款余额为180,671千港元[6] - 应收貿易賬款(扣除預期信貸虧損)為142,837千港元[31,32] - 本集團就其貿易客戶實行明確之信貸政策,給予客戶介乎30日至180日信貸期[31] - 本集團就銷售文化產品之信貸政策為貨到付款[31] - 應收其他賬款(扣除減值虧損撥備)為38,908千港元[31] 放贷业务 - 2024年应收贷款余额为6,624千港元[6] - 集团的放贷业务仅涉及固定利率的定期贷款,且仅從閒置資金中發放,並未進行市場推廣[50] - 集团的放贷业务並非公司的主要或核心業務[50] 流动资金 - 2024年流动资产净值为62,186千港元[7] - 集團於2024年6月30日的流動資金總額約為14,700,000港元,流動資產淨值約為62,000,000港元,貸款權益比率為零,財務狀況維持良好[61] - 集團一直遵從審慎理財政策,主要透過內部營運資源、資本市場財務工具及銀行借貸作為營運及業務開發資金[65] - 集團並無進行任何投機性衍生工具或結構性產品之交易,並透過配對外幣收支直接管理外匯風險[65] 业务发展 - 集团在智慧城市解决方案业务方面取得显著进展,成功签订多个重要服务合同[42] - 集团選擇財務穩健的政府擁有實體作為主要客戶,降低了違約風險[42] - 集团致力於與大型客戶建立長期合作關係,提高客戶滿意度[43] - 集团將繼續推動智慧城市解決方案業務的增長,並把握數據中心和技術服務市場的新機遇[43] - 集团對在智慧城市解決方案業務實現可持續且盈利的增長充滿信心[43] - 集团在太陽能光伏(SPV)技術產品的研究和發展方面投入了大量資源[44] - 香港政府突然下調的上網電價(FiT)使得部分客戶放棄了他們的訂單[44] - 集團在下半年成功啟動了對東南亞客戶的SPV系統銷售[45] - 集團決定全力專注於綠色能源,不再在化石燃料領域進行進一步的探索[45] - 集團決定收購一家新能源公司51%股權,投入514萬元人民幣作為實繳資本[57] - 集團的首台水能制氣機已於2024年9月開始生產「創之榮氣體」[57] - 管理層預期綠色能源項目在可預見的未來將為集團帶來可觀的利潤[57] - 集團正積極與浙江省一個主要潛在客戶洽談,計劃在未來12-36個月內建立較具規模的生產基地[57] - 受到美國和歐盟對華為產品的制裁,集團面臨在歐盟市場銷售產品的挑戰[58] - 集團正將重點轉向中大型太陽能光伏(SPV)系統及其關鍵組件的國際市場銷售[58] - 集團正積極拓展智慧城市解決方案業務,並與中國不同城市的多個潛在客戶進行洽談[59] - 集團在新項目及潛在合約上的擴展,反映了其在智慧城市解決方案行業的專業實力和良好聲譽[59] - 集團對IDC業務的收入前景持樂觀態度,
冠军科技集团(00092) - 2024 - 年度业绩
2024-09-30 22:59
财务数据 - 2024年全年毛利为11,400千港元[2] - 2024年出售附属公司获得收益为32,136千港元[2] - 2024年就应收贸易及其他账款确认减值损失为10,410千港元[2] - 2024年6月30日应收贸易及其他账款为180,671千港元[6] - 2024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额为14,699千港元[6] - 2024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96,469千港元[7] - 2024年6月30日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96,494千港元[7] - 2024年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1.82港仙[5]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净值为62,186千港元[7]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为8,100千港元[7] - 2023年集团收益为25,292千港元,其中智慧城市解决方案业务收益为12,308千港元,可再生能源业务收益为13,111千港元[21] - 2024年集团收益为208,612千港元,其中智慧城市解决方案业务收益为179,878千港元,可再生能源业务收益为28,734千港元[14] - 2024年集团除税前亏损为12,776千港元,主要由于策略性投资业务亏损27,078千港元[17] - 2023年集团除税前亏损为11,675千港元,主要由于成品油及其他贸易业务亏损6,838千港元[21] - 本年度本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12,420千港元[29] - 本年度未派发或建议派发任何股息[28] - 集团总收益约为209,000,000港元,较2023年增加约736%,主要由于数据中心业务有显著增幅[35] - 本公司拥有人应佔虧損約為12,200,000港元,較2023年略有增加[36] - 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16%下跌至本年度的5.5%,主要是由于数据中心较低的利润率所致[36] - 確認金融資產公平值虧損約為19,500,000港元[39] 业务发展 - 集团的智慧城市解决方案业务包括智慧建筑、物联网和互联网数据中心业务[41] - 集团选择与财务稳健的客户合作,主要为政府拥有的实体,降低了违约风险[42] - 集团专注于培养与大型客户的长期合作关系,目前主要客户为国有企业和知名上市公司[43] - 集团将继续推动智慧城市解决方案业务的增长,并把握数据中心和技术服务市场的新机遇[43] - 集团对在智慧城市解决方案业务实现可持续且盈利的增长充满信心[43] - 集团在太阳能光伏(SPV)技术产品的研究和发展方面投入了大量资源[44] - 香港政府突然下调的上网电价(FiT)使得部分客户放弃了他们的订单[44] - 集团成功启动了对东南亚客户的SPV系统销售,这是集团扩展市场影响力的一项重要举措[45] - 集团决定全力专注于绿色能源,不再在化石燃料领域进行进一步的探索[45] - 集团充分把握國家大力發展資料中心產業的機遇,積極拓展智慧城市解決方案業務[59] - 集團在新項目及潛在合約上取得顯著進展,反映了其在智慧城市解決方案行業的專業實力和良好聲譽[59] - 集團對IDC業務的收入前景持樂觀態度,相信這些項目將提升財務表現並鞏固其作為可信賴的數據中心解決方案和技術服務提供商的地位[59] - 集團將繼續致力於提供高品質的智慧城市解決方案,擴大市場影響力,確保為利益相關者創造長期的利潤和價值[59] - 集團對於智慧城市解決方案業務和IDC中心的前景非常看好,擁有強大的項目管道和與潛在客戶的持續洽談[59] 资产处置 - 集团于2023年1月收购北京明信智联技术有限公司,并于2023年6月出售该公司股权[15] - 集团于2024年出售附属公司股权获得收益32,136千港元[17] - 出售附属公司廉城企業有限公司全部股权,現金代價為45,900千港元[24] - 出售附屬公司產生收益32,136千港元[25] - 出售附屬公司產生現金流入淨額45,897千港元[26] - 公司收購了北京明信智聯技術有限公司的全部股權,涉及電池管理和充電業務[53] - 公司於2023年6月30日以750萬元人民幣的代價出售了北京明信的全部股權[53,54] - 公司停止了電池管理和充電業務,該業務不再產生任何收入[54] - 公司於2023年5月2日簽訂協定,有條件同意以45,900,000港元的代價出售東莞酒店項目[55] - 該出售事項已於2023年7月18日經公司特別股東大會以無記名投票方式正式通過[55] - 公司計劃將出售所得約44,900,000港元作為集團的一般營運資金,用於現有項目開發及未來業務投資[55] - 公司於2017年收購了東莞酒店項目的間接權益,但一直未有大量投資進行翻新[55] - 董事會認為該出售事項為集團變現、改善流動資金和整體財務狀況的良好機會[55] 投资与融资 - 集團決定收購一家新能源公司51%股權,投入514萬元人民幣作為實繳資本[57] - 集團的首台水能制氣機已順利投入生產,初步數據顯示能以極低成本產生高效能源[57] - 集團正積極與浙江省一個主要潛在客戶洽談,計劃在未來12-36個月內建立較大規模的生產基地[57] - 集團完成融資措施,籌得所得款項淨額約205
冠军科技集团(00092)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3-25 18:15
财务表现 - 2023年上半年收益为89,336千港元,相较于2022年的3,538千港元增长了2,425%[6] - 毛利总额为6,505千港元,较2022年的712千港元增长了813%[6] - 期内溢利为50,798千港元,而2022年同期为亏损5,768千港元,转亏为盈[6] - 期内利润为50,590千港元,较上年同期的亏损5,963千港元大幅增长[19] - 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实现除税前溢利为51,092千港元,相较于2022年的亏损5,768千港元,表现显著改善[24] - 期内每股盈利为港仙1.84,相较于2022年的每股亏损港仙0.22[9] - 期内全面收益总额为5,418千港元,较上年同期的-5,420千港元有所回升[19] - 期末累计亏损为4,546,915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4,591,285千港元有所减少[19] 资产与负债 - 流动资产从2023年6月30日的93,944千港元增加至181,807千港元,增长了93%[12] - 应收贸易及其他账款从2023年6月30日的40,765千港元增加至149,807千港元,增长了267%[12] - 2023年12月31日的总资产减去流动负债为124,294千港元,较2023年6月30日的136,547千港元下降了9%[12]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8,527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3,190千港元减少[26]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的应收贸易账款为85,529千港元,较2023年6月30日的8,369千港元大幅增加了923.5%[92] - 应付贸易账款在2023年12月31日为13,266千港元,较2023年6月30日的4,560千港元增加约191.4%[106] 现金流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108,869千港元,较上年同期的-2,835千港元显著恶化[24]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53,653千港元,较2022年的-6,765千港元大幅改善[26] - 融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58,334千港元,较2022年的-3,422千港元显著改善[26] 未来展望 - 未来展望中,公司计划继续扩展市场并研发新技术,以提升竞争力和市场份额[4] - 集团在智慧城市解决方案业务中签署了10个新项目,预计将推动未来收入增长[172] 项目与合同 - 冠军科技集团在智慧城市解决方案业务中取得显著进展,获得多项重大服务合同,并与主要客户建立了牢固关系[155] - 兰州项目合同价值约为人民币100.2百万元,预计于2024年6月底分阶段完成[158] - 甘肃项目合同价值约为人民币38.9百万元,预计于2024年6月全面竣工[159] - 与广东智慧青少年宫教育发展有限公司签订的合同价值约为人民币0.9百万元,体现了扩展服务产品的承诺[160] 其他收入与支出 - 期内确认的其他收入约为160万港元,主要来自于可再生能源业务的收入约86万港元[135] - 一般及行政支出增加约22%至约1100万港元,主要由于法律及专业费用的增加[136] 投资与市场 - 集团在2022年录得的公允价值损失为约140万港元,显示出市场环境的显著恶化[185] - STAR CM的股价因《唱!中国》节目停播事件下跌超过75%,导致集团在回顾期内出售所有相关股份以降低风险[185] - 集团对成品油交易业务持谨慎态度,尚未制定具体恢复计划[176] 股息与股本 - 公司董事会决定不支付2023年中期的任何股息,2022年同期也未支付股息[77] - 2023年12月31日的股本为27,353千港元,股份溢价为2,214,617千港元,总额为3,335,009千港元[113]
冠军科技集团(00092)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2-28 22:37
财务数据 - 冠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2023年12月31日的收入为89,336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3] - 毛利总额为6,505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显著[3] - 出售附属公司带来的收益为76,305千港元,对公司业绩有积极影响[3] - 除税前溢利为51,092千港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 - 公司2023年12月31日的股本为27,353千港元,储备为88,922千港元,总资产净值为116,245千港元[6] - 公司股本及储备的权益为116,275千港元,非控股股东权益为-30千港元,总权益为116,245千港元[6] - 公司2023年12月31日的股本为27,353千港元,股份溢价为2,214,617千港元,总权益为116,275千港元[7] - 公司2023年12月31日期间盈利为50,590千港元,汇兑差额为-7,961千港元,综合收益为5,418千港元[7] 资产负债 - 冠軍科技集團有限公司2023年12月31日的非流动资产总额为42,680,000港元[4] - 冠軍科技集團有限公司2023年12月31日的流动资产总额为181,807,000港元[5] - 冠軍科技集團有限公司2023年12月31日的流动负债总额为100,193,000港元[5] - 冠軍科技集團有限公司2023年12月31日的非流动负债为8,049千港元[6] 业务情况 - 公司收入主要包括智慧城市解决方案、可再生能源产品销售和成品油贸易等[19] - 智慧城市解决方案收入为73,962千港元,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19] - 可再生能源产品销售收入为15,374千港元,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19] - 冠軍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577千港元,使用权资产折旧为168千港元[22] 投资活动 - 投资活动所产生的现金净额为53,653千港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0] - 向第三方借款的款项为58,810千港元,较上年同期有所增加[10] - 向第三方贷款的款项为-2,702千港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0] - 现金及现金等值减少淨额为3,118千港元,较上年同期有所增加[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