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讯传媒(00205)
搜索文档
财讯传媒(00205) - 致非登记股东之通知信函及申请表格
2025-09-30 21:52
SEEC MEDIA GROUP LIMITED 財訊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Incorporated in the Cayman Islands and continued in Bermuda with limited liability) (於開曼群島註冊成立並於百慕達存續的有限公司) (Stock Code 股份代號:205) NOTIFICATION LETTER 通知信函 Dear Non-registered Holder(s) (Note 1) , SEEC Media Group Limited (the "Company") Notification of publication of 2025 Interim Report (the "Current Corporate Communication") The English and Chinese versions of the Company's Current Corporate Communication are available on the Company's website at http://www.irasia.com/l ...
财讯传媒(00205)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30 21:51
收入表现 - 收入同比轻微增长2.7%至1574.4万港元[2] - 综合收入为1574.4万港元,较去年同期1533.1万港元增长2.7%[14][16] - 广告服务分部收入为1035.7万港元,较去年同期825.9万港元增长25.4%[14][16] - 放债分部收入为538.7万港元,较去年同期691.6万港元下降22.1%[14][16] - 证券经纪服务分部收入为0港元,去年同期为1.56万港元[14][16] - 广告及营销相关服务收入约为1040万港元,占总收入约65.8%[40] - 放债业务产生利息收入约为540万港元,占总收入约34.2%[4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广告服务收入约为104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830万港元增长25.4%[4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放债业务收入约为540万港元,去年同期为690万港元[50] 利润与亏损 - 期内亏损大幅收窄98.5%至37.6万港元,去年同期为亏损2570.1万港元[2] - 除税后综合分部亏损为367.8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分部亏损395.2万港元有所收窄[14][16]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从2024年的25167千港元大幅收窄至2025年的829千港元,亏损额减少96.7%[2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8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2520万港元减少96.7%[52] 毛利率 - 毛利率同比下降26.7%至764.4万港元,毛利率为48.6%[2] - 公司整体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约68.1%下降至约48.6%[50] 成本与费用 - 行政开支同比增加3.6%至1501.5万港元[2] - 融资成本为43.6万港元,较去年同期126.4万港元下降65.5%[14][20] - 公司行政开支由去年同期约1450万港元增加约3.6%至约1500万港元[51] - 物业、机器及设备折旧为1,000港元,使用权资产折旧为552,000港元[27] 投资相关收益 - 持作买卖之投资的公平值变动带来886.1万港元收益,而去年同期为亏损3496.2万港元[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持作买卖投资的公平值收益约为890万港元,去年同期为亏损约3500万港元[5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确认持作买卖之投资的公平值收益约8.9百万港元,而2024年同期为公平值亏损约35.0百万港元[61] 其他收益及亏损 - 其他收益及亏损净额为亏损135.5万港元,主要由于汇兑亏损,去年同期为收益2209.7万港元[14][17] 每股数据 - 每股基本亏损为0.001港元,去年同期为0.031港元[4] - 用于计算每股亏损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目为821,082千股,考虑潜在摊薄效应后为844,041千股[25] 现金流状况 - 经营业务所用现金净额为176.1万港元,而去年同期为现金所得687.5万港元,显示经营活动现金流恶化[10]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603.6万港元,较期初1954.8万港元减少18.0%[10] - 现金及银行结余同比下降18.0%至1603.6万港元[5] - 于2025年6月30日,公司银行及现金结余(信托及独立账户除外)约为25.9百万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约29.4百万港元减少[63] 资产与投资 - 持作买卖的上市证券投资公平值从74,049千港元增至83,918千港元,增长13.3%[31] - 公司持作买卖之投资(上市股本证券)于2025年6月30日约为83.9百万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约74.0百万港元有所增加[59] - 公司持有中国投融资集团13,000,000股股份,占其已发行股本3.2%,截至2025年6月30日市值为19,500千港元,占公司资产总值5.9%[60] 应收款项 - 应收贷款同比增加5.3%至1.55亿港元[5] - 应收款项总额从2024年末的44,301千港元下降至2025年中的39,025千港元,减少12.0%[28] - 广告服务业务产生的应收款项从8,875千港元降至3,599千港元,降幅59.4%,其中不超过三个月的部分占66.3%[28] - 证券买卖业务现金客户的应收款项为181,575千港元,但计提了146,142千港元的预期信贷亏损拨备[2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贷款组合总额约为1.551亿港元,其中有担保贷款约9410万港元,无担保贷款约6100万港元[46] - 公司最大及前五大借款人的应收贷款分别约为1880万港元和7660万港元,占应收贷款总额约12%和49%[46] 应付款项 - 应付款项总额从18,637千港元增至20,437千港元,增长9.7%,其中广告服务应付款项占10,609千港元[32] - 广告服务应付款项账龄一年以上的部分为4,492千港元,占42.3%[33] 资本与负债 - 资产净值同比下降0.9%至15.4亿港元[6] - 权益总额同比下降0.9%至15.4亿港元[6] - 于2025年6月30日,公司权益总额约为154.0百万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约155.4百万港元略有减少[62] - 于2025年6月30日,公司资本负债比率(负债总额除以资产总值)约为53.5%,较2024年12月31日的约51.9%有所上升[62] 筹资活动与资金用途 - 公开发售所得款项净额519,000千港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未动用结余为10,000千港元,预计于2025年12月31日前悉数动用[55] - 认购新股份所得款项净额约47.8百万港元,截至报告日期已动用46.6百万港元,余额1.2百万港元预计于2025年12月31日前动用[57] - 供股于2025年7月完成,筹集所得款项净额(扣除开支后)约39.5百万港元[65] - 报告期后,公司于2025年8月22日同意以38.22百万港元收购BFB Development Inc.的销售股份[66] 股息政策 - 公司未派付、宣派或建议任何中期股息[23] - 公司未就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派付任何中期股息[39] 管理层与董事会 - 主要管理层人员酬金总额为206,000港元,较去年同期380,000港元下降[37] - 董事李炜持有公司30,778,750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736,142,730股的5.17%[69] - 董事罗智鸿持有3,180,000股购股权,占已发行股份的0.43%[69] - 主要股东涌容(香港)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持有136,940,000股,占已发行股份的18.60%[71] - 公司薪酬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74] - 公司提名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75] - 公司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并已审阅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中期财务报[76] - 全体董事确认在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六个月内遵守了证券交易的行为守则[77] 购股权计划 - 购股权计划下尚未行使的购股权总计83,840,000份,占普通股加权平均数的约11.39%[3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未行使购股权总数从年初的1.1564亿股减少至8384万股[35] - 2020年授予的购股权因到期或没收,期内减少3180万股[35][38] - 2021年授予的购股权有2226万股未行使,行使价为每股0.1282港元[35] - 2023年授予的购股权有4380万股未行使,行使价为每股0.382港元[35] 业务运营与策略 - 公司已决定停止经营持续亏损的证券经纪业务并交还牌照[4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证券经纪业务未产生任何佣金及利息收入[42] - 公司所有贷款年利率介于6.4%至8.0%之间,有担保贷款期限为一年,无担保贷款期限为一至三年[46] - 公司就拖欠款项有规范程序,债务逾期3个月会发送催款函,逾期6个月将考虑聘请律师采取法律行动[45] - 公司雇员人数从2024年12月31日的55名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48名,减少约12.7%[68] 公司股本与证券 - 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736,142,730股[69][71] - 公司或其附属公司在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六个月内未购买、赎回或出售任何上市证券[72]
财讯传媒(00205) - 致登记股东之通知信函及回条
2025-09-30 21:51
报告发布 - 公司发布2025中期报告通知,中、英文版本已分别上载于公司网站和联交所网站[2][5] 接收方式 - 可填妥回条寄回或电邮申请印刷本[3][6] - 登记股东需提供有效电子邮箱地址[4][7] - 无有效邮箱视为选择邮寄接收[11] 通讯规则 - 甲部指示适用于所有公司通讯,有效期至2025年12月31日[11] - 继续收印刷本需书面请求[11] 咨询方式 - 对通知有查询可工作日9:00 - 18:00致电热线(852) 2980 1333[5][7]
财讯传媒(00205) - 截至2025年8月31日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9-04 19:13
股本信息 - 公司本月底法定/注册股本总额为10亿港元,股份数目为100亿股,面值0.01港元[1] - 本月底已发行股份总数为1.104214095亿股,库存股份数目为0[2] 购股权情况 - 2012年5月11日采纳之购股权本月底结存2226万股,可能发行或转让股份2226万股[3] - 2021年6月30日采纳之购股权本月底结存5840万股,可能发行或转让股份5840万股[3] - 本月内因行使期权所得资金总额为0港元[3] 股份变动 - 本月内已发行股份和库存股份增减总额均为0股[5]
财讯传媒(00205.HK)上半年亏损82.9万港元 同比收窄96.71%
格隆汇· 2025-08-29 22:17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益1574.4万港元 同比增长2.69% [1] - 股东应占期内亏损82.9万港元 亏损同比收窄96.71% [1] - 基本每股亏损0.001港元 [1]
财讯传媒发布中期业绩,股东应占亏损82.9万港元 同比减少96.7%
智通财经· 2025-08-29 21:41
核心财务表现 - 收入1574.4万港元,同比增长2.7%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82.9万港元,同比大幅收窄96.7% [1] - 每股亏损0.001港元 [1] 业务结构转型 - 广告及营销服务收入约1040万港元,占总收入比重65.8% [1] - 自2020年起积极拓展数字媒体营销服务及多渠道网络(MCN)业务以实现收入多元化 [1]
财讯传媒(00205)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29 20:46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收入同比增长2.7%至1574.4万港元(2024年:1533.1万港元)[3] - 公司总收入从15,331千港元增长至15,744千港元,增幅2.7%[10] - 广告服务收入同比增长25.4%至10,357千港元(2024年:8,259千港元)[10] - 放债业务收入同比下降22.1%至5,387千港元(2024年:6,916千港元)[10] - 证券经纪服务收入归零(2024年:156千港元)[10] - 广告服务收入增至10,400,000港元,同比增长25.4%[38] - 证券经纪业务收入降至0港元(去年同期为200,000港元)[38] - 放债业务收入降至5,400,000港元(去年同期为6,900,000港元)[38] - 毛利同比下降26.7%至764.4万港元(2024年:1043.4万港元)[3] - 整体毛利率下降至48.6%(去年同期为68.1%)[38] - 期内亏损大幅收窄98.5%至37.6万港元(2024年:亏损2570.1万港元)[3]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降至800,000港元,同比减少96.7%[40] - 每股基本亏损改善至829千港元(2024年:25,167千港元)[16]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销售成本大幅增长65.4%至810万港元(2024年:489.7万港元)[3] - 行政开支增至15,000,000港元,同比增长3.6%[39] - 融资成本同比下降65.5%至436千港元(2024年:1,264千港元)[13] - 汇兑净亏损1,355千港元(2024年:收益2,121千港元)[12] 各业务线表现 - 广告及营销相关服务收入约1040万港元,占集团总收入约65.8%[27] - 放债业务利息收入约540万港元,占集团总收入约34.2%[30] - 有担保贷款金额约9410万港元,无担保贷款金额约6100万港元[33] - 贷款年利率介于6.4%至8.0%[33] - 应收贷款涉及个人客户及一家企业客户[33] - 最大借款人涉及应收贷款约1880万港元,占应收贷款总额约12%[33] - 五大借款人涉及应收贷款约7660万港元,占应收贷款总额约49%[33] 投资表现 - 持作买卖投资之公平值变动实现收益886.1万港元(2024年:亏损3496.2万港元)[3] - 持作买卖投资公允价值变动带来收益8,861千港元(2024年:亏损34,962千港元)[10] - 持作买卖投资公平值收益约8,900,000港元(去年同期亏损35,000,000港元)[38] - 持作买卖之投资(香港上市股本证券)为8390万港元,较2024年末7400万港元增长13.5%[46][48] - 中国投融资集团投资市值1950万港元,占集团资产总值5.9%,期间实现公平值收益221万港元[48] - 其他证券投资市值6441.8万港元,占集团资产总值19.4%,期间公平值收益665.1万港元[48] - 集团总公平值收益886.1万港元(2024年同期:亏损3500万港元)[49] 财务状况 - 银行结余及现金减少18.0%至1603.6万港元(2024年末:1954.8万港元)[4] - 应收贷款增长5.3%至1.551亿港元(2024年末:1.472亿港元)[4] - 持作买卖投资增长13.3%至8391.8万港元(2024年末:7404.9万港元)[4] - 资产净值下降0.9%至15.397亿港元(2024年末:15.542亿港元)[5] - 权益总额1.54亿港元,较2024年末1.554亿港元下降0.9%[50] - 资本负债比率53.5%(2024年末:51.9%)[50] - 银行及现金结余2590万港元,较2024年末2940万港元下降11.9%[51] - 应付款项总额从1863.7万港元增至2043.7万港元,增长约9.7%[24] - 广告服务应付款项从880.9万港元增至1060.9万港元,增长约20.4%[25] - 广告服务应收账款降至3,592千港元(2024年末:8,868千港元)[18] - 证券业务现金客户应收账款维持35,433千港元(全额计提146,142千港元坏账准备)[18] 公司治理和股权 - 公司董事李煒實益持有30,778,750股並持有7,300,000購股權,佔已發行股份總數5.17%[66] - 薪酬委員會由三名獨立非執行董事組成(羅智鴻、方穎、郭輝)[67] - 提名委員會由三名獨立非執行董事組成(方穎、羅智鴻、郭輝)[68] - 審核委員會由三名獨立非執行董事組成(羅智鴻、方穎、郭輝)並審閱中期財務報表[69] - 董事會包含四名執行董事(周洪濤、李亮、李煒、李振)及三名獨立非執行董事[71] - 公司未完全遵守董事會會議通知期限規定,採用靈活召開方式[65] - 全體董事確認於2025年6月30日前六個月遵守證券交易行為守則[70] 融资和投资活动 - 公开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518,270,000港元[41] - 认购事项所得款项净额约47,800,000港元,拟用于扩大广告业务[43] - 供股筹资净额3950万港元(总筹资额4050万港元)[53] - 收购BFB Development Inc.交易金额3822万港元[55] 其他运营数据 - 非控股权益亏损收窄至1968.1万港元(2024年末:亏损1977.3万港元)[5] - 分占联营公司亚太金融投资亏损降至200,000港元(去年同期为5,300,000港元)[39] - 集团雇员48人,较2024年末55人减少12.7%[57] - 公司未派发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中期股息[26]
*ST威尔(002058.SZ):上半年净利润1.77亿元

格隆汇APP· 2025-08-28 18:05
财务表现 - 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093.21万元,同比下降26.71%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7亿元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52.76万元 [1] - 基本每股收益1.23元 [1]
*ST天喻(300205.SZ):上半年净亏损8582.44万元
格隆汇APP· 2025-08-25 20:07
公司业绩表现 - 营业收入8661.60万元 同比大幅减少85.63% [1] - 营业成本7123.23万元 同比下降83.90%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582.44万元 同比恶化126.52% [1] 经营环境状况 - 尚未从SDN制裁清单中移除 业务持续遭受重大影响 [1] - 公司资金冻结情况尚未完全解除 [1] 财务指标变化 - 营业收入与成本降幅基本匹配 分别下降85.63%和83.90% [1] - 净利润亏损幅度扩大 同比下降126.52% [1]
财讯传媒拟3822万港元收购BFB Development Inc.100%股权权益
智通财经· 2025-08-22 23:16
收购交易概述 - 财讯传媒全资附属公司Honor Fame以3822万港元代价收购目标公司BFB Development Inc 100%股权 [1] - 收购对价将以配发及发行代价股份方式支付 不会对集团现金流造成负面影响 [1][2] - 交易完成后目标公司财务业绩将综合并入财讯传媒财务报表 [1] 战略协同价值 - 目标集团运营知名健康保健品牌 长期稳居主流电商平台健康保健产品销量榜首 [1] - 目标集团通过多元电商平台与多渠道网络开展业务 与财讯传媒数字媒体营销业务形成协同 [1] - 收购有助于扩展市场覆盖范围 提升营运效率并推动业务创新 [1] 业务拓展影响 - 财讯传媒近年积极拓展广告业务 重点关注数字媒体营销和多渠道网络领域 [1] - 收购将扩展集团业务网络与客户基础 强化现有业务实力 [2] - 交易为集团开拓新收益来源 提升资源运用效率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