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顺豪控股(00253)
icon
搜索文档
顺豪控股(00253)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23 17:25
公司业务 - 公司主要收入来源包括办公室租金和酒店业务,其中酒店业务收入为488,000,000港元,较前一年增加了5%[7] - 公司拥有九家酒店,包括华美达盛景酒店、华美达海景酒店等,总共拥有约3,042间客房,是香港最大的酒店集团之一[8] - 公司旗下的华大酒店集团在2023年整体净利润为41,000,000港元,较前一年减少了138,000,000港元,主要是由于酒店运营成本增加[9] - 公司的商业物业租金收入主要来自英国的酒店物业和商舖,总收入为118,000,000港元,较前一年减少了30,000,000港元[11] 公司财务 - 公司名称为"順豪控股有限公司",2023年年度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的净利润为47,000,000港元,较前一年减少了71,000,000港元[4] - 本集团整体債务为1,075,000,000港元,较去年减少27,000,000港元[15] - 公司全年酒店平均入住率超过90%[15] - 公司於二零二零年以40,000,000英鎊收购位於倫敦市中心地带的木街警察局總部[16] - 公司於二零二三年收购物业总代价为207,000,000港元[22] 公司治理 - 公司主席为鄭啓文先生,亦为本公司提名委员会主席及本公司薪酬委员会成员[25] - 公司主席鄭啓文先生持有社会科学学士学位及伦敦大学法律学士学位[25] - 公司主席鄭啓文先生为本公司主席、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25] - 公司遵守企业治理守则和标准守则,确保董事会成员遵守证券交易规则[30] - 董事会负责制定公司的战略方向、目标和业务发展计划,监督高级管理层表现,确保股东价值提升[32][33]
顺豪控股(00253)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15 18:21
公司整体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除税後未计特定项目前净溢利4700万港元,较2022年的1.18亿港元减少7100万港元[2] - 2023年客户合约收入48.8325亿港元,租赁收入1.17665亿港元,股息收入45万港元,总收入6.06035亿港元,较2022年的6.12687亿港元略有下降[2] - 2023年销售成本165.8万港元,其他服务成本2.89759亿港元,物业等折旧1.20044亿港元,使用权资产折旧78.5万港元,毛利额1.93789亿港元,较2022年的2.79912亿港元减少[2] - 2023年投资物业公平值净减值9370万港元,出售附属公司无盈利,其他收入及支出等为3411.3万港元,行政费用8718.1万港元,财务成本6317.5万港元,除税前亏损1615.4万港元,较2022年的溢利6.88444亿港元大幅下降[2] - 2023年所得税费用7304万港元,本年度亏损8919.4万港元,较2022年的溢利6.47217亿港元大幅下降[2] - 2023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4501.8万港元,非控制性权益应占亏损4417.6万港元,每股基本亏损18.62港仙,较2022年的每股盈利106.72港仙大幅下降[2][3] - 2023年其他全面收益6327.8万港元,本年度全面支出总额2591.6万港元,本公司拥有人应占全面支出2053.4万港元,非控制性权益应占全面支出538.2万港元[5] - 2023年非流动资产94.85741亿港元,流动资产3.73141亿港元,流动负债2.88034亿港元,净流动资产8510.7万港元,总资产减流动负债95.70848亿港元[7] - 2023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42.23377亿港元,非控制性权益42.54651亿港元,总权益84.78028亿港元,非流动负债10.9282亿港元[7] - 2023年公司总收入为606,035千港元,2022年为612,687千港元,略有下降[11] - 2023年公司除税前亏损16,154千港元,2022年溢利688,444千港元[15] - 2023年财务成本63,175千港元,2022年为27,359千港元,主要是银行贷款利息增加[18] - 2023年所得税费用73,040千港元,2022年为41,227千港元[18] - 2023年每股基本亏损为0.186港元(45,018,000÷241,766,000),2022年每股基本盈利为1.067港元(258,021,000÷241,766,000)[19] - 2023年贸易及其他应收帐款为23,880千港元,2022年为23,573千港元[20] - 2023年贸易及其他应付帐款及预提帐款为53,957千港元,2022年为61,377千港元[21] - 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除税未计特定项目净溢利4700万港元,较2022年减少7100万港元[24] - 2023年底集团整体债务10.75亿港元,较2022年的11.02亿港元减少;资产负债率为13%(2022年:13%);负债比率为7%(2022年:8%)[32] - 2023年行政费用8300万港元,较2022年的5600万港元增加[31] 各业务线收入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酒店服务收入488,325千港元,2022年为462,692千港元;物业投资收入117,665千港元,2022年为149,953千港元;证券投资收入45千港元,2022年为42千港元[15] - 2023年香港地区收入566,077千港元,中国地区5,394千港元,英国地区34,564千港元;2022年香港地区559,045千港元,中国地区19,177千港元,英国地区34,465千港元[17] - 2023年最佳盛品酒店尖沙咀收入57,624千港元,2022年为29,922千港元;华大盛品酒店2023年收入83,829千港元,2022年为57,220千港元等[15] - 集团酒店业务收入4.88亿港元,较2022年增加5% [25] - 经营酒店净溢利7469.1万港元,较2022年减少45%;物业投资净溢利3234.6万港元,较2022年增加3%;证券投资收入45万港元,较2022年增加7% [28] - 华大酒店集团总收入较去年增加3%,从4.39亿港元增至4.52亿港元[30] - 商业物业租金收入1.18亿港元,较2022年的1.5亿港元减少[31] - 2023年公司酒店收入较去年增长6%,全年酒店平均入住率超90%[34] 公司股息政策 - 公司不建议派发2023年度末期股息(2022年:无)[22] 公司人员情况 - 2023年底集团有562名雇员,2022年为387名[32] 行业相关数据 - 2023年约有1700万访港过夜游客,其中约1200万来自中国,2019年同期为2300万人次[34] 公司收购情况 - 2023年12月公司收购华丽海湾酒店,有435间客房、180个有盖停车位,总面积216,314平方英尺[34] - 2020年1月29日公司以4000万英镑收购伦敦市中心木街警察局总部[35] - 2024年3月15日,公司附属公司拟以2.07亿港元收购香港薄扶林道物业[39] - 收购物业每平方呎21,112港元,总内部实用面积9805平方呎,总建筑面积12,288平方呎[40] 公司证券交易情况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无购入、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41] 公司管理层情况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主席与行政总裁由郑启文先生兼任[42] 公司财务审核情况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经审核财务业绩[45] 公司董事会情况 - 截至公告日期,公司董事会有5名执行董事、1名非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48] 会计准则影响 - 2023年应用新订及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对集团财务状况和业绩及报表披露资料无重大影响[9]
顺豪控股(00253)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13 11:40
盈利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除税後而未计及重估及土地、物业及设备折旧之淨溢利为240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6000万港元[4][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华大酒店拥有人应占公司除税後而未计及土地、物业及设备折旧之淨溢利为180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27亿港元[8] - 2023年上半年整体溢利减少主要因酒店收入减少,以及酒店营运成本、维修及保养成本及财务成本增加[9] - 本期溢利148.8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8903.5万港元下降98.33%[31] - 基本每股盈利1.27港仙,较2022年同期的12.88港仙下降90.14%[31] - 本期全面收益总额5457.4万港元,而2022年同期为支出4185.5万港元[32]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溢利为3069千港元,全面收益总额为54574千港元[37] - 2023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为6983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20819千港元大幅减少[40]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本期盈利3069000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31150000港元大幅减少[66] - 除税前溢利为698.3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20819亿港元下降94.21%[54] 收入情况 - 集团经营酒店收入为1.91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33%[6] - 华大酒店集团期内总收入较去年减少35%,由2.79亿港元减至1.82亿港元[10] - 商业物业租金收入为600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7700万港元减少[1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入25.1033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36.3594亿港元下降30.96%[31] - 经营酒店收入为1.90509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2.86391亿港元下降33.48%[49] - 物业租金收入为6047.9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7716.1万港元下降21.62%[49] - 股息收入为45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42万港元增长7.14%[49] - 酒店服务分类中,房租收入及其他配套服务收入为1.88518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2.64179亿港元下降28.64%;食物及饮料收入为199.1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2221.2万港元下降91.03%[49] - 市场地区分布上,香港收入为1.90509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2.76521亿港元下降31.09%;中国内地收入为0,2022年同期为987万港元[51] 租金情况 - 伦敦Royal Scot Hotel期内租金收入为176.8万英镑,与去年同期持平,其租金上涨未来前景乐观,年租上涨与英国零售价格指数挂钩,该指数在2023年6月达40年以来最高点10.7%[10] - 伦敦之Royal Scot Hotel年租上涨与英国零售价格指数挂钩,该指数2023年6月达10.7% [13] 费用情况 - 期内行政费用(不包括折旧)为557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580万港元增加,主要因华丽海湾酒店的开业费用、维修及保养费用达2900万港元[11] - 2023年上半年物业、机器及设备折旧为49320千港元,使用权资产折旧为394千港元[4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财务成本为28010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5645千港元大幅增加[6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所得税费用为5495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31784千港元明显降低[61] 债务与资产情况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整体债务为10.85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1.02亿港元减少,资产负债率为13%,与2022年12月31日持平;负债比率为7%,较2022年12月31日的8%下降[12]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95.89013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95.79244亿港元略有增加[34]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3.0742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3.27798亿港元有所下降[34]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1.68954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29351亿港元有所下降[34] - 2023年6月30日净流动资产1.38466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9844.7万港元有所增加[3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总权益为8558518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8503944千港元有所增长[35] - 2023年6月30日综合资产为9896433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9907042千港元略有下降[56] - 2023年6月30日综合负债为1337915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403098千港元有所减少[59] - 公司投资物业总帐面值约3597115000港元(2022年12月31日:3999692000港元),2023年上半年无公平值变动[68]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收帐款为885.3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357.3万港元[72]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付帐款及预提帐款为4322.1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6137.7万港元[73] - 2023年6月30日银行贷款为10.38272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0.56284亿港元,实际年利率为5.18%(2022年12月31日为5.88%)[7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期末欠最终控股公司之款项为4194.2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4039.3万港元[79] - 2023年6月30日投资物业帐面值约为39.47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39.07亿港元[80] - 2023年6月30日酒店物业帐面值为15.7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5.96亿港元[80] - 2023年6月30日若干附属公司已抵押股份之总资产净值约为40.72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39.97亿港元[80] 人员情况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有512名雇员,较2022年12月31日的387名增加[12] 游客情况 - 2023年上半年约1300万访港游客,其中约1000万来自中国,2019年同期为3500万人次[13] 酒店情况 - 2022年公司收购华丽海湾酒店,有435间客房、180个有盖停车位及216,314平方英尺总面积[13] - 华丽海湾酒店及上海华美国际酒店2023年8月1日开始营业[13] - 2020年公司以4000万英镑收购伦敦木街警察局总部,获批翻新为约216间客房的豪华酒店[13] - 公司持有九间带来收入的酒店及伦敦Wood Street Hotel翻新工程项目[14] 证券交易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无购入、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15] 股权持有情况 - 2023年6月30日,郑启文持有公司股份226,454,825股,约占74.40% [16] - 2023年6月30日,Trillion Resources (BVI)持有公司股份216,608,825股,约占71.20% [20] 业绩审核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业绩未经审核,已由德勤•关黄陈方会计师行审阅[23] 公司治理情况 - 公司未分别委任主席与行政总裁,郑启文先生兼任该两职位[24]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十所载的标准守则作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操守守则,所有董事期内遵守规定[25] 现金流量情况 - 2023年上半年经营业务产生的现金净额为42746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211634千港元减少[40] - 2023年上半年投资业务使用的现金净额为130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84868千港元[40] - 2023年上半年融资活动使用的现金净额为55534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来自融资活动的现金净额41879千港元[41] - 2023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14088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增加净额68645千港元[4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期终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81317千港元,较期初的286897千港元减少[41] 证券重估储备情况 - 2023年6月30日,证券重估储备包括应占证券价值变动减少金额12252000港元及累积公平值亏损1506000港元[39] 分类业绩情况 - 酒店服务分类业绩为2678.5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25953亿港元下降78.73%[54] - 物业投资分类业绩为5891.8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2268.2万港元增长160%[54] - 证券投资分类业绩为45万港元,与2022年同期持平[54] 物业买卖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购入物业、机器及设备4424000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6269000港元减少[6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出售物业、机器及设备帐面值为39000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638000港元大幅减少[67] 股息情况 - 2023年及2022年上半年均未宣派及支付股息,董事会亦不建议派发中期股息[65] 每股盈利计算情况 - 计算每股盈利所用股份数为241766000股,2023年与2022年相同[66] 其他费用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欠Trillion Resources Limited之款项之利息支出为155.9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82万港元[7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主要管理层人员之薪酬为994.5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090.7万港元[79] 公平值计量情况 - 第一级别公平值计量根据相同资产或负债于活跃市场报价(未经调整)得出[83] - 第二级别公平值计量根据直接或间接输入数据得出,不包含第一级别内可观察报价[83] - 第三级别公平值计量根据估值技巧得出,输入数据并非可观察市场数据[83] 已发行股份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已发行及已缴足普通股为30436.9万股,面值为1722.52万港元[78]
顺豪控股(00253)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18 22:3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除税後未计重估及土地、物业及设备折旧前净溢利240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8400万港元减少6000万港元[1] - 2023年上半年总收入25.1033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36.3594亿港元减少11.2561亿港元[1] - 2023年上半年毛利额8963.7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2.03503亿港元减少1.13866亿港元[1] - 2023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698.3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1.20819亿港元减少1.13836亿港元[1] - 2023年上半年本期溢利148.8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8903.5万港元减少8754.7万港元[1] - 2023年上半年基本每股盈利1.27港仙,较2022年同期12.88港仙减少11.61港仙[2] - 2023年上半年全面收益总额5457.4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 - 4185.5万港元增加9642.9万港元[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95.89013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95.79244亿港元增加976.9万港元[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1.68954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2.29351亿港元减少6039.7万港元[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总权益8.558518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8.503944亿港元增加545.74万港元[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为251,033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363,594千港元下降30.96%[12] - 2023年上半年分类业绩为85,748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48,677千港元下降42.32%[15] - 2023年上半年财务成本为28,010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5,645千港元增长396.2%,其中银行贷款利息从4,825千港元增至26,451千港元[16] - 2023年上半年所得税费用为5,495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31,784千港元下降82.71%,香港、中国、英国现行税项均有不同程度下降[16] - 2023年上半年本期溢利相关,使用权资产折旧394千港元,物业、机器及设备折旧49,320千港元,银行存款利息 -3,152千港元,出售物业等亏损 -7千港元[18] - 2023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为3,069,000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31,150,000港元下降90.15%,已发行股份均为241,766,000股[1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收帐款为8,853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3,573千港元下降62.44%[2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付帐款及预提帐款为43,221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61,377千港元下降29.58%[20] - 2023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为6,983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20,819千港元下降94.22%[15]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除税未计重估及折旧净溢利240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6000万港元[23] - 2023年上半年华大酒店拥有人应占除税未计折旧净溢利180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1.63亿港元[26] - 华大酒店集团期内总收入1.82亿港元,较去年减少35%[27] - 商业物业租金收入600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7700万港元减少[29] - 期内行政费用557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主要因华丽海湾酒店相关费用2900万港元[30]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整体债务10.85亿港元,资产负债率13%,负债比率7%[31][32]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酒店服务分类收入从2022年的286,391千港元降至2023年的190,509千港元,降幅33.48%;物业投资分类收入从77,161千港元降至60,479千港元,降幅21.62%;证券投资收入从42千港元增至45千港元,增幅7.14%[15] - 集团酒店业务收入1.91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33%[24] 公司运营与管理情况 - 公司不建议派发2023年中期股息,主要因办公室租金减少、酒店运营溢利下降、利息支出较高等[21]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有512名雇员,较2022年12月31日增加[34] - 2023年集团收购华丽海湾酒店,有435间客房等设施[36] - 新收购的华丽海湾酒店于2023年8月1日开始营业,入住率处于较高水平[41] - 集团位于英皇道633号办公室楼宇及顺豪商业大厦因中美贸易战和香港进出口量下滑,入住率受影响[42] 公司证券与治理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入、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4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未分别委任主席与行政总裁,郑启文先生兼任两职[44]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十所载标准守则作为董事证券交易操守守则,期内董事均遵守规定[45]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财务业绩[46] - 公告日期,公司董事会成员包括5名执行董事、1名非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46]
顺豪控股(00253) - 2022 - 年度财报
2023-04-25 17:12
财务业绩 - 2022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2.58亿港元,较2021年的3000万港元增加2.28亿港元[5][7] - 集团经营酒店收入为4.63亿港元,较2021年的3.46亿港元增加34%[8] - 2022年华大酒店拥有人应占溢利为5.93亿港元,较2021年的6600万港元增加5.27亿港元[9] - 2022年经营酒店净溢利为1.18828亿港元,较2021年的585.3万港元增加1930%[10] - 2022年物业投资净溢利为2590万港元,较2021年的9904.3万港元减少74%[10] - 2022年整体溢利增加主要由于酒店收入增加及出售一间附属公司之收益[10] - 华大酒店集团总收入较去年增加42%,由2.84亿港元增至4.03亿港元[11] - 商业物业租金收入为1.5亿港元,较2021年的1.68亿港元有所减少[12] - 2022年行政费用(不包括折旧)为5600万港元,较2021年的4600万港元增加,部分由于新收购成本所致[12]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整体债务为11.02亿港元,2021年为7.84亿港元,资本负债比率为13%,2021年为10%[13] - 2022年香港海外及中国游客人数仅60.5万人,下降超90%,对酒店业务产生重大影响[14] - 2022年客户合约收入462,692千港元,2021年为346,416千港元[147] - 2022年租赁收入149,953千港元,2021年为167,993千港元[147] - 2022年股息收入42千港元,2021年为1千港元[147] - 2022年总收入612,687千港元,2021年为514,409千港元[147] - 2022年毛利额279,912千港元,2021年为172,418千港元[147] - 2022年除税前溢利688,444千港元,2021年为108,407千港元[147] - 2022年本年度溢利647,217千港元,2021年为79,637千港元[147] - 2022年基本每股盈利106.72港仙,2021年为12.58港仙[147] - 2022年公司本年度溢利为647,217千港元,较2021年的79,637千港元大幅增长[149] - 2022年公司全面收益总额为502,828千港元,2021年为75,590千港元[149] - 2022年非流动资为9,579,244千港元,2021年为8,766,717千港元[151] - 2022年流动资为327,798千港元,2021年为300,611千港元[151] - 2022年流动负债为229,351千港元,2021年为882,391千港元[151] - 2022年净流动资产为98,447千港元,2021年为净流动负债581,780千港元[151] - 2022年总权益为8,503,944千港元,2021年为8,001,665千港元[153] - 2022年非流动负债为1,173,747千港元,2021年为183,272千港元[153] - 2022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全面收益总额为202,154千港元,2021年为28,622千港元[149] - 2022年非控制性权益应占全面收益总额为300,674千港元,2021年为46,968千港元[149] - 2022年除税前溢利为688,444港元[159] - 2022年经营业务产生的现金净额为283,420港元,2021年为216,035港元[159] - 2022年投资业务使用的现金净额为556,838港元,2021年为31,203港元[159] - 2022年融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为318,426港元,2021年为 - 98,826港元[159] - 2022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45,008港元,2021年为86,006港元[159] 物业与酒店业务 - 2022年公司以每平方英尺约6570港元价格收购汀兰居酒店,有435间客房等,总面积216314平方英尺[14] - 伦敦Royal Scot Hotel租金每年上涨与英国零售价格指数挂钩,2022年12月该指数达40年以来最高点13.4%[11] - 伦敦Royal Scot Hotel租金上涨前景乐观,2022年12月英国零售价格指数达40年最高点13.4%[16] - 2020年1月29日公司以4000万英镑收购伦敦木街警察局总部,获批翻新为含约216间客房等设施的豪华酒店[16] - 集团持有8间创收酒店及伦敦Wood Street Hotel翻新工程项目[17] - 预计本地酒店业务随疫情影响减弱及边境开放逐渐改善,但受经济和地缘政治影响,运营费用或大幅上升[17] - 预计汀兰居酒店大规模翻新后2023年夏季营业,435间客房及餐饮设施有望带来潜在收入[17] - 因中美贸易战及香港进出口量下滑,集团英皇道633号办公楼宇及顺豪商业大厦预计空置率上升[17] - 公司拥有并经营九间酒店,七间在香港,一间在伦敦,一间在中国,市场边际利润为酒店总收入的35%至40%[128]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拥有约47.33亿港元位于香港及英国的投资物业,该年度综合损益表确认的投资物业公平值净减值约为1300万港元[135] 公司治理 - 公司董事会采纳上市规则附录十四所载企业管治守则,截至2022年12月31日,除主席与行政总裁由一人兼任外,已遵守全部守则条文[30][31]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十所载标准守则作为董事证券交易操守守则,所有董事年内遵守规定[32] - 2022年12月31日,董事会由9位董事组成,包括5位执行董事、1位非执行董事及3位独立非执行董事,2位独董具备专业资格或财务专长[34] - 公司主席及行政总裁均由郑启文先生担任,董事会认为此举可提供稳健领导、节省成本[31] - 所有董事须每三年轮流告退,公司将定期检讨董事会组成[35] - 董事会职责包括制定集团策略、监督管理层表现及履行企业管治职责[36] - 2022年董事会共召开6次会议,部分董事出席率为100%,吕冯美仪出席率为67%[38][39] - 公司鼓励董事参与持续专业发展,董事接受了监管发展、董事职责等方面培训[38][39] - 新任董事就任时获提供董事职责资料及公司业务运作简介,有需要时更新资料[40] - 公司管理层每月向董事提呈集团表现及状况更新资料[38] - 2022年公司向执行董事支付酬金,1 - 500万港元有4人,1000.0001 - 1500万港元有1人[44]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核数师收取费用,核数服务约260万港元,税务与咨询服务30万港元[50] - 2022年审核委员会举行2次会议,成员陈俭辉、林桂璋、廖毓初出席率均为100%[53] - 2022年股东周年大会、8月16日和9月29日股东特别大会,执行董事郑启文、许永浩、刘金眉均出席[42] - 公司于2019年成立风险管理委员会,成员包括郑启文、刘金眉、许永浩[47] - 公司于2019年成立内部审核小组,成员包括郑启文、刘金眉、伍月莹[47] - 审核委员会主要职责为监察与核数师关系、审阅业绩公布、监察财务申报等系统[51] - 董事会负责评估及厘定集团风险性质及程度,维持健全有效的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45] - 内部审核小组对集团主要营运的内部审核及监察系统进行独立评审并向董事会汇报[48] - 集团风险管理综合“自上而下”策略观点及“自下而上”营运程序[49] - 公司于2019年成立环境、社会及管治委员会,负责相关数据收集、报告编制及风险汇报[54] - 薪酬委员会于2005年成立,2022年举行一次会议,成员出席率均为100%,建议董事年度薪酬低于市场可比薪酬[55][57] - 审核委员会职责包括审阅会计政策、中期及年度报告、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系统等[56] - 提名委员会于2012年成立,2022年举行一次会议,成员出席率均为100%,年内审阅董事会架构及评估独立董事独立性[59][60][61] - 公司采纳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甄选考虑商务经验、地域、年龄等因素,不允许单一性别董事会[62] - 目前女性占董事会及全体员工比例均约为44%,集团认为达最佳性别多元化[64] - 提名委员会将每年检讨提升董事会及全体员工性别多元化及替任计划的必要性[64] - 公司采纳提名政策,评定及甄选董事候选人考虑个性品格、专业资格等元素[65][67] - 提名委员会按特定程序及流程向董事会建议委任董事[68] - 公司采纳反贪污政策规管员工接受利益,采纳举报政策指引汇报不当行为[70] - 股东可要求召开股东大会,占全体有表决权股东总表决权最少5%的股东提出要求时,董事须在规定日期后21日内召开,大会须在通知发出后28日内举行[74] - 股东可在股东周年大会提呈议案,收到占全体有表决权股东总表决权最少2.5%或最少50名股东要求时,公司须发出决议通知[76] - 公司2022年采纳股东通讯政策,建立多种通讯渠道加强与股东通讯[78] - 董事会采纳派付股息政策,以提供稳定可持续回报为目标,派息考虑多因素且可随时调整[79][80][81] - 董事会不建议就2022年度派发现末期股息(2021年:无)[86] - 2022年公司股本无变动[87]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可供分派股东的储备含保留溢利2.31922亿港元(2021年:2.2595亿港元)[88] 股权结构与关联交易 - 郑启文持有公司226,454,825股股份,约占持股量74.40%[97] - 郑启文持有顺豪物业385,395,999股股份,约占持股量66.48%[99] - 郑启文持有华大酒店6,360,585,437股股份,约占持股量71.09%[99] - 郑启文持有Trillion Resources (BVI) 2股股份,约占持股量100.00%[99] - 华大酒店认股权计划因行使全部认股权发行的最高股份数目不得超447,352,566股,即2014年6月18日已发行股份数目的5%[102] - 截至授出认股日期止任何十二个月内,向每位参与人发行及须发行的华大酒店股份总数不得超授出当日已发行股份的1%[103] - 许永浩、吕冯美仪及林桂璋三名董事将在公司应届股东周年大会上轮席退任,均符合资格且愿意膺选连任[95] - 年内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93] - 自2013年采纳认股权计划以来未授出认股,预计2023年也无新认股授出[100] - 认股计划下可发行股份总数为447,352,566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5%[109] - 顺豪物业应付华大酒店酒店经营服务金额为716,000港元[114] - 公司提供给顺豪物业及其附属公司无抵押贷款,年末金额为6,379,000港元,年利率2%,年内收息136,000港元[117] - 公司应付华大酒店行政费用为150港元[117] - 顺豪物业附属公司租物业给华大酒店,本年度收租金净额1,040,000港元[117] - 顺豪物业及其附属公司提供给华大酒店及其附属公司无抵押借款,年末预缴金额为609,974,000港元,年利率2%,年内收息及清贷14,872,000港元[117] - 顺豪物业应付华大酒店行政费用金额为4,363,000港元[117] - 集团首五大供应商及客户的购买和销售总额分别低于集团总购买额及总销售额10%[119]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Mercury Fast等股东持股情况:Mercury Fast持股62,602,700股,占20.60%;Trillion Resources (BVI)持股216,608,825股,占71.20%;李佩玲持股226,454,825股,占74.40%[120] - 报告日期,公司已发行股份的公众持股不少于上市规则规定的25%[121] - 华大酒店由顺豪物业及其附属公司拥有71.09%权益,Trillion Resources (BVI)实益拥有股份154,006,125股(占比50.60%),李佩玲女士被视为拥有股份226,454,825股(占比74.40%)[125] 企业社会责任与经营理念 - 集团旨在将对环境的影响减至最低,已采取环保措施并定期检讨[122] - 公司确保遵守所有适用法律、规则及条例,旗下酒店已获得相关经营许可[123] - 公司重视人力资源,薪酬福利参照市场而定,提供健康安全管理系统和晋升机会[124] - 公司以“以客为尊”为核心价值,建立了顾客服务、支持及投诉机制[126] - 公司认为供应商重要,通过批准程序和送货时抽查确保供应商表现[126] 审计与财务报告准则 - 审计程序包括评估管理层提供给估值师资料的完整性、估值师资历等[136] -
顺豪控股(00253) - 2022 - 年度业绩
2023-03-17 17:51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2.58亿港元,较2021年的3000万港元增加2.28亿港元[1] - 2022年总收入为6.12687亿港元,2021年为5.14409亿港元[1] - 2022年毛利额为2.79912亿港元,2021年为1.72418亿港元[1] - 2022年除税前溢利为6.88444亿港元,2021年为1.08407亿港元[1] - 2022年本年度溢利为6.47217亿港元,2021年为7963.7万港元[1] - 2022年基本每股盈利为106.72港仙,2021年为12.58港仙[1] - 2022年全面收益总额为5.02828亿港元,2021年为7559万港元[2] - 2022年非流动资产为95.79244亿港元,2021年为87.66717亿港元[3] - 2022年流动负债为2.29351亿港元,2021年为8.82391亿港元[3] - 2022年总权益为85.03944亿港元,2021年为80.01665亿港元[3] - 2022年总收入6.12687亿港元,2021年为5.14409亿港元[8] - 2022年除税前溢利6.88444亿港元,2021年为1.08407亿港元[10] - 2022年财务成本2735.9万港元,2021年为977.4万港元[12] - 2022年所得税费用4122.7万港元,2021年为2877万港元[13] - 2022年每股基本盈利为1.07港元(2.58021亿港元÷2.41766亿股),2021年为0.13港元(3041.3万港元÷2.41766亿股)[14] - 2022年贸易及其他应收帐款2357.3万港元,2021年为1196.1万港元[15] - 2022年贸易及其他应付帐款及预提帐款6137.7万港元,2021年为4084.1万港元[15] - 公司2022年拥有人应占年内溢利为2.58亿港元,较2021年的3000万港元增加2.28亿港元[21] - 2022年行政费用(不包括折旧)为5600万港元,较2021年的4600万港元增加[28]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整体债务为11.02亿港元,较2021年的7.84亿港元增加,资本负债比率为13%,2021年为10%[29]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酒店服务收入4.62692亿港元,2021年为3.46416亿港元;物业投资收入1.49953亿港元,2021年为1.67993亿港元;证券投资收入4.2万港元,2021年为0 [10] - 集团酒店业务2022年收入为4.63亿港元,较2021年的3.46亿港元增加34%[22] - 华大酒店2022年拥有人应占溢利为5.93亿港元,较2021年的6600万港元增加5.27亿港元[24] - 华大酒店集团2022年总收入为4.03亿港元,较2021年的2.84亿港元增加42%[25] - 商业物业租金收入2022年为1.5亿港元,较2021年的1.68亿港元有所下降[27] - 伦敦Royal Scot Hotel 2022年租金收入为354.6万英镑,与2021年持平,其租金上涨与英国零售价格指数挂钩,该指数2022年12月达13.4% [26] 酒店收购与翻新相关 - 出售酒店附属公司收益用于收购汀兰居酒店,售价14.20695亿港元[16] - 预计需5000万港元翻新汀兰居酒店,整体债务11.02亿港元,来年需支付利息约5500万港元[17] - 公司以每平方英尺约6570港元价格收购汀兰居酒店,预计2023年夏季营业[33][38] - 2022年12月9日,公司附属公司顺豪建筑完成收购汀兰居酒店,代价14亿2069.5万港元(可予调整)[41] 市场环境相关 - 2022年香港海外及中国游客人数为60.5万人,下降超过90%[32] - 公司预计英皇道633号办公室楼宇及顺豪商业大厦空置率将显著上升,酒店业务和租金收入前景具挑战和不稳定性[39] 公司交易事项 - 2022年9月27日,公司附属公司Babenna完成出售华财投资有限公司全部已发行股本,代价9亿053.2万港元,收益5亿2185.7万港元[40]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入、出售或赎回任何本公司上市证券[42] 公司治理相关 - 自2022年1月1日起,香港联交所上市规则附录十四企业管治守则若干修订生效,公司董事会将加强企业管治[43]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未分别委任主席与行政总裁,郑启文先生兼任两职[44]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十所载标准守则作为董事证券交易操守守则,年内董事均遵守规定[45] 财务审核相关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经审核财务业绩[46] - 初步业绩公告中集团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相关报表数字经德勤·关黄陈方会计师行核对[47] 董事会成员相关 - 公告日期,公司董事会成员包括五名执行董事、一名非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47]
顺豪控股(00253) - 2022 - 中期财报
2022-09-26 16:53
财务业绩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310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2700万港元[4][6]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华大酒店拥有人应占溢利为1.06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9700万港元[10] - 华大酒店集团总收入较去年增加93%,由1.45亿港元升至2.79亿港元[12] - 集团经营酒店收入为2.86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97%[7] - 商业物业租金收入为770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8700万港元有所下降[1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入为363,594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232,345千港元[43]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毛利额为203,503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88,054千港元[43]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除税前溢利为120,819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27,820千港元[43]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本期溢利为89,035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12,994千港元[43]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基本每股盈利为12.88港仙,2021年同期为1.78港仙[43] - 本期其他全面(支出)收益为 -130,890千港元,去年同期为19,972千港元[50]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除税前溢利经调整后为120,819千港元,去年同期为27,820千港元[63]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投资物业之公平值净减值为53,700千港元,去年同期为34,470千港元[63]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由经营所产生之现金为214,808千港元,去年同期为125,245千港元[63]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用于投资业务之现金净额为 -184,868千港元,去年同期为 -441千港元[63] - 2022年上半年已付利息467.4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399万港元[65] - 2022年上半年新增银行贷款9.995亿港元,银行贷款还款9.4878亿港元;2021年同期还款3292.2万港元[65] - 2022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6864.5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8046.3万港元[65] - 2022年上半年经营现金流入2.11634亿港元[70] - 2022年上半年经营酒店收入2.86391亿港元,2021年同期为1.45436亿港元[76] - 2022年上半年物业租金收入7716.1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8690.9万港元[76] - 2022年上半年股息收入4.2万港元,2021年同期无股息收入[76] - 2022年上半年酒店服务收入28639.1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14543.6万港元;物业投资收入7716.1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8690.9万港元;证券投资收入42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0 [82] - 2022年上半年酒店服务业绩12595.3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157.4万港元;物业投资业绩2268.2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5201万港元;证券投资业绩42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0 [82] - 2022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12081.9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2782万港元 [82] - 2022年上半年银行贷款利息482.5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394.9万港元;欠最终控股公司款项利息82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110.4万港元 [92] - 2022年上半年香港现行税项2450.1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877.4万港元;中国现行税项20.9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0;英国现行税项310.8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402.9万港元 [96] - 2022年上半年所得税费用3178.4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1482.6万港元 [96]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本期盈利3115万港元,去年同期为429.3万港元;每股基本盈利按已发行股份24176.6万股计算[102] - 2022年上半年公司购入物业、机器及设备626.9万港元,去年同期为740万港元;出售物业、机器及设备账面价值为63.8万港元,去年同期为134.1万港元[103] - 截至2022年6月30日,集团投资物业总账面价值约41.6826亿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43.47647亿港元;上半年公平值变动所得亏损5370万港元,去年同期为3447万港元[10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使用权资产折旧为41.9万港元,物业、机器及设备折旧为5327.5万港元[99]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银行存款利息为20.4万港元,出售物业、机器及设备亏损44.9万港元[99] - 2022年及2021年上半年均未宣派及支付股息,董事会亦不建议派发中期股息[100] - 2022年6月30日贸易应收帐款(客户合约)为4830.7万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466万港元[109] - 2022年6月30日贸易应付账款为4814千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5351千港元有所下降;其他应付账款及预提账款为33221千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35490千港元有所下降[115] - 一年内偿还银行贷款账面价值,2022年6月30日为593597千港元,2021年为644277千港元[118] - 2022年6月30日已抵押银行贷款为765297千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738408千港元;实际年利率为1.28%,2021年12月31日为1.29%[119]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对最终控股公司利息开支为820千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1104千港元有所下降;期末欠最终控股公司款项为37272千港元,较2021年的43801千港元有所下降[131]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主要管理层人员薪酬为10907千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8602千港元有所上升[131] - 来自郑启文先生的租金收入为420千港元,期末欠郑启文先生款项为5088千港元[131] - 2022年6月30日,投资物业账面价值约3875000000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4044000000港元有所下降;酒店物业账面价值约2526000000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3214000000港元有所下降[135] - 2022年6月30日,若干附属公司已抵押股份总资产净值约3929000000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3992000000港元有所下降[135] - 2022年6月30日,于其他全面收益内呈列公平值之股权投资公平值为149.5万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130.8万港元[138] - 2021年12月31日,于损益表呈列公平值之金融资产公平值为1245万港元[138] 资产与负债 - 2022年6月30日,集团整体债务为8.08亿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增加2400万港元,资本负债比率为10%[1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物业、机器及设备为3,477,647千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3,944,647千港元有所减少[5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收帐款为58,342千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11,961千港元大幅增加[5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银行结余及现金为307,253千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262,453千港元有所增加[5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付帐款及预提帐款为38,035千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40,841千港元有所减少[57] - 截至2022年6月30日,银行贷款为765,297千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738,408千港元有所增加[57] - 2022年6月30日流动负债超出流动资产2.16727亿港元,但公司认为有多种财务来源维持运营[70] - 2022年6月30日未使用银行融资总额21.223亿港元[70] - 截至2022年6月30日,酒店服务资产394806.4万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384804.3万港元;物业投资资产470414.8万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479805.5万港元;证券投资资产153.6万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1501.7万港元 [8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酒店服务负债9570.7万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6067.1万港元;物业投资负债4678.5万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4868.2万港元;证券投资负债4万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1万港元 [88] 人员情况 - 2022年6月30日,集团有雇员475名,较2021年12月31日减少11名[15] 市场环境 - 香港海外及中国游客人数仅为7.6万人,下降99%,对酒店业务产生重大影响[16] - 2022年余下时间大量海外及中国游客返回香港可能性低,香港酒店和零售业将继续受低入住率和高运营成本困扰[19] 物业项目 - 集团于2020年1月29日收购伦敦木街警察局总部,拟翻新为豪华酒店,管理层正申请增加客房数量并准备翻新工程[18] - 集团持有九间带来收入的酒店,其中七间位于香港,一间位于上海,一间位于伦敦,还有伦敦Wood Street Hotel翻新工程项目[19] - 集团在香港及上海的六间酒店与政府签短期合约作隔离酒店运营,预计政府或缩短入境旅客隔离期,酒店将恢复与本地酒店竞争[19] - 2022年5月11日,集团附属公司Babenna拟出售华丽都会酒店,代价9亿港元,出售事项已获股东批准但未完成[21] - 2022年5月11日,集团附属公司顺豪建筑拟收购汀兰居酒店,代价14.20695亿港元,收购事项待股东批准且未完成[22] - 收购海滨汀兰居酒店预计可提高运营成本效益,有运营利润上升和资本收益潜力[22] - 2022年5月11日集团间接全资附属公司订立买卖协议,以14.20695亿港元代价购入海丽投资有限公司全数已发行股本等,截至6月30日已支付1.4207亿港元首期按金[111] - 2022年5月11日公司董事决议出售附属公司华财投资有限公司,其资产及负债归类为持作出售之出售组合,截至6月30日,持作出售之资产总额为38052.6万港元,相关负债总额为837.1万港元[112][113] - 2022年5月11日,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拟14.20695亿港元收购海丽全数已发行股本,代价可根据若干营运资金调整[139] - 2022年5月11日,公司附属公司拟出售华财全数已发行股本及转让贷款,现金代价9亿港元,经调整后买方应付代价不超9.2亿港元,预计9月完成[139] 证券交易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入、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23] 股权结构 - 2022年6月30日,董事郑启文持有公司股份226,454,825股,约占持股量74.40%[25] - 2022年6月30日,董事郑启文持有顺豪物业385,395,999股,约占66.48%;持有华大酒店6,360,585,437股,约占71.09%;持有Trillion Resources (BVI) 2股,约占100.00%[27] - 截至2022年6月30日,Trillion Resources (BVI)持有股份216,608,825股,约占持股量71.20%;李佩玲持有股份226,454,825股,约占持股量74.40%[30] - 普通股股份数目在2021年6月30日、2021年12月31日及2022年6月30日均为304369千股,金额为172252千港元[121] 认股期权计划 - 自华大酒店2013年采纳雇员认股期权计划至报告日期,无根据该计划授出认股期权,公司及其附属公司也无采纳其他认股期权计划[27] 财务审核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业绩未经审核,但已由德勤‧关黄陈方会计师行进行审阅[35] - 德勤根据审阅
顺豪控股(00253) - 2021 - 年度财报
2022-04-13 17:1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3000万港元,较2020年亏损9600万港元增加1.26亿港元[5] - 2021年公司不建议派发末期股息,2020年也无末期股息[5] - 2021年公司整体债务为7.84亿港元,较2020年的8.7亿港元减少,资本负债比率为10%,2020年为11%[10] - 2021年公司有雇员486名,2020年为566名[10] - 2021年香港海外及中国游客人数仅为9.1万人,显著下降97.4%,多数酒店和零售商铺营业额下降90%以上[10] - 2021年商业物业租金收入为1.68亿港元,2020年为1.7亿港元[10] - 2021年行政费用(不包括折旧)为4600万港元,2020年为4400万港元[10]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酒店拥有人应占溢利较2020年亏损增加2.68亿港元[7] - 2021年经营酒店收入为2.84082亿港元,较2020年的1.83859亿港元增加55%[7] - 2021年投资物业收入为4231.6万港元,较2020年的3949.8万港元增加7%[7]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可供分派予股东的储备包括保留溢利2.2595亿港元,2020年为2.18303亿港元[52]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所有投资物业重估减值约500万港元,已计入综合损益表[52] - 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派发末期股息,2020年也无末期股息[52] - 年内公司股本并无变动[52] - 年内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概无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本公司的上市证券[52] - 2021年客户合约收入为346,416千港元,2020年为217,608千港元[90] - 2021年租赁收入为167,993千港元,2020年为170,250千港元[90] - 2021年总收入为514,409千港元,2020年为387,911千港元[90] - 2021年毛利额为172,418千港元,2020年为120,183千港元[90] - 2021年除税前溢利为108,407千港元,2020年亏损222,817千港元[90] - 2021年本年度溢利为79,637千港元,2020年亏损238,220千港元[90] - 2021年基本每股盈利为12.58港仙,2020年亏损39.71港仙[90] - 2021年应占全面收益总额中本公司拥有人为28,622千港元,非控制性权益为46,968千港元;2020年分别亏损78,141千港元和113,909千港元[91] - 2021年因换算海外经营业务产生的汇兑差异为 - 3,767千港元,2020年为47,346千港元[91] - 2021年本年度全面收益总额为75,590千港元,2020年亏损192,050千港元[91] - 2021年非流动资产为8766717千港元,2020年为8862345千港元[93] - 2021年流动资产为300611千港元,2020年为210131千港元[93] - 2021年流动负债为882391千港元,2020年为309755千港元[93] - 2021年净流动负债为(581780)千港元,2020年为(99624)千港元[93] - 2021年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8184937千港元,2020年为8762721千港元[93] - 2021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4036257千港元,2020年为3886716千港元[94] - 2021年非控制性权益为3965408千港元,2020年为4043050千港元[94] - 2021年总权益为8001665千港元,2020年为7929766千港元[94] - 2021年非流动负债为183272千港元,2020年为832955千港元[94] - 2021年证券重估储备中集团应占累积公平值亏损为1602000港元,2020年为1495000港元[96] - 2021年经营业务除税前溢利为108,407千港元,2020年为亏损222,817千港元[101] - 2021年由经营所产生之现金为248,858千港元,2020年为191,623千港元[101] - 2021年来自经营业务之现金净额为216,035千港元,2020年为142,104千港元[101] - 2021年用于投资业务之现金净额为31,203千港元,2020年为33,408千港元[101] - 2021年用于融资活动之现金净额为98,826千港元,2020年为87,575千港元[101] - 2021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之增加净额为86,006千港元,2020年为21,121千港元[101] - 2021年年终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62,453千港元,2020年为178,469千港元[101]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负债超出流动资产5.8178亿港元,2020年为9962.4万港元[123] - 2021年集团经营现金流入为2.16035亿港元,2020年为1.42104亿港元[123] - 2021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为8600.6万港元,2020年为2112.1万港元[123]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未使用银行融资总额为9.105亿港元,2020年为9.185亿港元[123]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公司集团经营酒店收入为3.46亿港元,2020年为2.18亿港元,增加59%[5] - 2021年经营酒店收入为2.84082亿港元,较2020年的1.83859亿港元增加55%[7] - 2021年投资物业收入为4231.6万港元,较2020年的3949.8万港元增加7%[7] - 2021年商业物业租金收入为1.68亿港元,2020年为1.7亿港元[10] 公司股权与权益结构 - 公司拥有顺豪物业投资有限公司66.11%权益[5] - 顺豪物业拥有华大酒店投资有限公司71.09%权益[5] - 公司及华大酒店集团拥有九间酒店,约2821间酒店客房[5] - 郑启文持有公司股份223,626,825股,约占持股量73.47%[54] - Trillion Resources (BVI)持有公司股份154,006,125股,占比50.60%;Mercury Fast持有62,602,700股,占比20.60%;郑启文个人拥有股份7,018,000股[54] - 郑启文持有顺豪物业股份384,959,999股,约占持股量66.40%[56] - 郑启文通过所控制公司持有华大酒店股份6,360,585,437股,约占持股量71.09%[56] - 郑启文持有Trillion Resources (BVI) 2股,占比100%[56]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Mercury Fast、华大酒店、顺豪物业分别持有股份62,602,700股,约占持股量20.60%[64]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Trillion Resources (BVI)持有股份216,608,825股,约占持股量71.20%,其中实益拥有154,006,125股(50.60%),视为拥有62,602,700股(20.60%)权益[64][65]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李佩玲拥有股份223,626,825股,约占持股量73.47%[64] - 华大酒店由顺豪物业及其附属公司拥有71.09%的权益[65] - 报告日期,公司已发行股份的公众持股不少于上市规则规定的25%[65] 公司运营与管理安排 - 公司将在2022年5月13日至20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5] - 为符合出席股东大会及投票资格,股份过户文件及股票须在2022年5月12日下午4时30分前送达指定地点[5] - 公司于2020年1月29日以4000万英镑收购伦敦市中心木街警察局总部[10] - 郑启文60岁,1990年获委任为董事会成员,为公司主席、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12] - 许永浩59岁,1988年获委任为董事会成员,为公司执行董事[12] - 吕冯美仪70岁,1999年获委任为董事会成员,为公司非执行董事[12] - 陈俭辉63岁,2004年获委任为董事会成员,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12] - 刘金眉54岁,2017年获委任为董事会成员,为公司执行董事兼财务总监[12] - 伍月莹39岁,2020年获委任为董事会成员,为公司执行董事[12] - 郑慧君57岁,2020年获委任为董事会成员,为公司执行董事[12] - 林桂璋61岁,2017年获委任为董事会成员,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12] - 廖毓初61岁,2021年7月20日获委任为董事会成员,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12]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除部分偏离行为外,公司已遵守当时有效的企业管治守则全部守则条文[13] - 2021年1月1日至3月18日,提名委员会职权范围遵守守则条文第A.5.2条,但无责任挑选提名人士出任董事,3月19日起修订以完全符合规定[13] - 2021年1月1日至3月18日,薪酬委员会职权范围遵守守则条文第B.1.2条,但无责任批准管理薪酬等赔偿安排,3月19日起修订以完全符合规定[13] - 公司未分别委任主席与行政总裁,郑启文先生兼任两职,董事会认为此举可提供稳健领导、节省成本[13] - 除三位独立非执行董事外,公司所有董事无指定任期,每名董事须最少每三年轮流退任一次[13] - 2021年12月31日,董事会由9位董事组成,包括5位执行董事、1位非执行董事及3位独立非执行董事,2位独立非执行董事具备相关专长[15] - 公司主席、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郑启文先生是执行董事郑慧君女士兄长,其他董事无重大关系[17] - 所有董事须每三年轮流告退,公司将定期检讨董事会组成[17] - 董事会职责包括制定集团策略方向、监督管理层表现及履行企业管治职责[18] - 董事会执行企业管治职责包括制定检讨政策常规、监督培训发展、遵守法规政策等[19] - 2021年董事会共召开9次会议[20] - 执行董事郑启文、许永浩、刘金眉会议出席率为100%,伍月莹、郑慧君出席率为44%[20] - 非执行董事吕冯美仪会议出席率为56%[20] - 独立非执行董事郭志燊出席率为100%(7月8日辞任),陈俭辉出席率为78%,林桂璋出席率为89%,廖毓初出席率为75%(7月20日获委任)[20] - 股东周年大会于2021年5月21日举行[23] - 公司向高级管理人员(执行董事)支付酬金,1 - 5,000,000港元有4人,10,000,001 - 15,000,000港元有1人[25] - 公司由集团财务总监掌管会计部,确保财务报表编制符合法规及会计准则并适时刊发[27] - 董事会负责评估及厘定风险性质及程度,维持集团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28] - 审核委员会职责包括检讨风险管理和内部监控系统,并向董事会汇报[28] - 董事会透过审核委员会审核集团风险管理的充分性及有效性[28] - 公司于2019年成立风险管理委员会和内部审核小组[29]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核数师收取核数服务费约240万港元及税务与咨询服务费30万港元[29] - 审核委员会于1995年成立,目前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29] - 2021年审核委员会举行两次会议,陈俭辉、郑启文、林桂璋出席率100%,郭志燊0/0[37] - 薪酬委员会于2005年成立,目前由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和一名执行董事组成[31] - 2021年薪酬委员会举行两次会议,陈俭辉、林桂璋出席率100%[37] - 2021年薪酬委员会审议及建议董事会批准2021及2022年董事薪酬,知悉其低于市场可比薪酬[37] - 审核委员会在回顾年度内完成审阅集团会计政策、中期报告等多项工作[37] - 审核委员会建议续聘公司核数师,已审阅集团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年报[38] - 风险管理委员会成员每日、每周及每月进行指定范畴检视,内部审核小组对内部审核及监控系统进行每日、每周及每月检视[29] - 提名委员会于2012年成立,目前由1名执行董事和2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42] - 2021年提名委员会举行两次
顺豪控股(00253) - 2021 - 中期财报
2021-09-16 17:14
财务业绩: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40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亏损7700万港元增加8100万港元[8][10] - 华大酒店拥有人应占溢利为90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亏损1.54亿港元增加1.63亿港元[14] - 集团整体收入增长45%,从9978.7万港元增至1.447亿港元[17] - 收入同比增长70.3%至232,345千港元,其中客户合约收入增长70.4%至145,436千港元[54] - 本期溢利扭亏为盈,从去年同期亏损190,447千港元转为盈利12,994千港元[54] - 每股基本盈利为1.78港仙,去年同期为亏损31.67港仙[54] - 公司总税前利润为27.820百万港元,相比去年同期亏损187.046百万港元实现扭亏为盈[94] - 每股基本盈利为4,293,000港元,相比2020年同期的亏损76,562,000港元,实现扭亏为盈[116] 财务业绩: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行政费用为206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2170万港元下降5%[20] - 财务成本同比下降52.9%至5,053千港元[54] - 财务成本下降52.9%至5.053百万港元,主要因银行贷款利息减少60.1%[106] - 所得税费用增长335.9%至14.826百万港元,其中香港现行税项为8.774百万港元[110] - 使用权资产折旧增长9.2%至427千港元,物业机器设备折旧下降4.6%至52.840百万港元[113] - 公司已付香港利得税4,188千港元,去年同期为32,677千港元[67] - 公司物业、机器及设备折旧为52,840千港元[67] - 关联方Trillion Resources Limited利息开支为1,104千港元,同比增长35.96%[136] - 主要管理层人员薪酬为8,602千港元,同比增长9.41%[136] 业务表现:酒店业务 - 酒店业务收入为1.45亿港元,较去年同期8500万港元增长71%[11] - 经营酒店收入增长67%,从7146.3万港元增至1.1949亿港元[17]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酒店服务总收入为145,436千港元,较去年同期85,355千港元增长70.4%[88][89] - 酒店服务收入中房租收入及其他配套服务为144,204千港元,同比增长71.7%[88] - 食物及饮料收入为1,232千港元,同比下降9.7%[88] - 经营酒店收益为145,436千港元,同比增长70.4%[89] - 酒店服务收入同比增长70.4%至145.436百万港元,业绩由亏损60.657百万港元转为盈利1.574百万港元[94] - 公司六间酒店参与指定检疫酒店计划,对收入产生积极影响[75] - 酒店物业帐面值约为3,380,912,000港元,经评估未发生减值亏损[118] 业务表现:物业投资 - 投资物业收入增长22%,从1878.2万港元增至2298.3万港元[17] - 商业物业租金收入合计870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8500万港元略有增长[20] - 物业租金收益为86,909千港元,同比增长1.9%[89] - 物业投资收入微增1.9%至86.909百万港元,业绩由亏损99.878百万港元转为盈利52.010百万港元[94] - 英皇道633号物业投资收入下降2.1%至54.933百万港元,但业绩大幅增长191.3%至44.703百万港元[94] 地区表现 - 伦敦Royal Scot Hotel租金收入为176.8万英镑(约1884.6万港元),以港元计算增长8%[18] - 伦敦Royal Scot Hotel租金收入同比增长8%[24] - 香港地区酒店服务收入为137,859千港元,同比增长64.7%[91] - 中国内地酒店服务收入为7,577千港元,同比增长354.7%[91] 资产和负债 - 集团整体债务为8.37亿港元,较去年底8.7亿港元减少3300万港元,资本负债比率维持11%[21] - 银行结余及现金增长45.9%至260,395千港元[58] - 银行贷款总额从816,185千港元增至787,857千港元,其中流动部分大幅增加至416,424千港元[58][60] - 投资物业价值下降8.6%至4,776,650千港元[58] - 净流动负债恶化至272,060千港元,去年同期为99,624千港元[58] - 总权益微增0.5%至7,970,694千港元[60] - 公司流动负债超出流动资产272,060千港元[74] - 公司银行借款总额为787,857千港元,其中与香港银行同业拆息挂钩部分为518,923千港元,与伦敦银行同业拆息挂钩部分为268,934千港元[86] - 物业投资资产总值减少8.6%至4,782.512百万港元,其中商铺酒店及住宅物业资产下降27.4%[98] - 分类资产总额下降0.6%至8,687.260百万港元,未分配资产增长23.0%至404.372百万港元[100] - 投资物业总帐面值约为4,496,051,000港元,较2020年末的5,021,780,000港元下降10.5%[120] - 贸易及其他应收帐款总额为13,872,000港元,较2020年末的13,125,000港元增长5.7%[124] - 贸易及其他应付帐款及预提帐款总额为38,789,000港元,较2020年末的35,985,000港元增长7.8%[126] - 银行贷款总额为787,857,000港元,较2020年末的816,185,000港元下降3.5%[132] - 银行贷款实际年利率为0.98%,较2020年末的1.84%下降46.7%[133] - 投资物业抵押账面值为3,964百万港元,较2020年末3,960百万港元微增0.10%[139] - 酒店物业抵押账面值为3,257百万港元,较2020年末3,300百万港元下降1.30%[139] - 附属公司抵押股份总资产净值为3,909百万港元,较2020年末4,462百万港元下降12.39%[139] 现金流 - 公司经营业务产生现金净额114,674千港元,相比去年同期的10,574千港元大幅改善[67]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80,463千港元,期末余额达260,395千港元[69] - 公司新增银行贷款为零,去年同期为384,430千港元[69] - 公司出售附属公司部分权益所得款项为13,050千港元[69] - 物业、机器及设备购入额为7,400,000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29,438,000港元下降74.9%[117] 投资活动 - 公司以40,000,000英镑收购伦敦木街警察局总部,占地20,000平方英尺,可改建为约216间客房的豪华酒店[24] - 公司期内未购入、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27] - 股息收益为0千港元,去年同期为53千港元[89] - 证券投资收入从53千港元降至0,业绩相应降至0[94] - 按公允价值计量的股权投资收益为1,526千港元,较2020年末1,588千港元下降3.90%[141] - 金融资产公允价值计量采用第一级别估值技术,依据活跃市场买入报价[141] 公司治理和股权结构 - 董事郑启文通过个人及公司持有223,626,825股公司股份,占总股本73.47%[28] - Trillion Resources持有154,006,125股公司股份,占比50.60%[28][35] - Mercury Fast持有62,602,700股公司股份,占比20.60%[28][35] - 顺豪物业投资有限公司持有375,423,999股顺豪物业股份,占比64.76%[30] - 华大酒店投资有限公司持有6,360,585,437股华大酒店股份,占比71.09%[30] - 公司主席与行政总裁由郑启文一人兼任,未遵守上市规则A.2.1条[39] - 除三位独立非执行董事外,所有董事无指定任期,但需每三年轮换退任[40] - 提名委员会职权范围自2021年3月19日起修订以完全符合上市规则A.5.2条[41] - 薪酬委员会职权范围自2021年3月19日起修订以完全符合上市规则B.1.2条[43] - 独立非执行董事郭志燊于2021年7月8日辞任,导致独立董事占比降至不足三分之一[45] - 陈俭辉于2021年7月8日获任审核委员会及薪酬委员会主席[47] - 林桂璋于2021年7月8日获任薪酬委员会成员[48] - 廖毓初于2021年7月20日获任独立非执行董事,使公司重遵上市规则第3.10(1)/3.10A/3.21条[49] - 公司已发行股份数量为304,369千股,对应股本金额为172,252千港元[135] - 公司附属公司持有公司股份62,603千股,与2020年末持平[135] - 期末欠最终控股公司款项为43,801千港元,较2020年末53,709千港元下降18.45%[136] 审计和财报 - 德勤对截至2021年6月30日中期财务报告出具无保留审阅结论[53] - 简明综合财务报表涵盖2021年6月30日财务状况表及六个月期间损益表/现金流量表[51] 其他重要事项 - 香港旅游市场受疫情严重破坏,大多数酒店和零售商铺营业额下降超过90%[23] - 公司持有9间创收酒店(7间位于香港,1间位于上海,1间位于伦敦)及1个伦敦酒店翻新项目[25] - 投资物业公平值减损大幅改善,从去年同期的184,229千港元减少至34,470千港元[54] - 投资物业公平值减值34,470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84,229千港元显著减少[67] - 公司未使用银行融资总额为910,500千港元[74] - 公司未宣派及支付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114] - 投资物业公平值变动产生亏损34,470,000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184,229,000港元收窄81.3%[120]
顺豪控股(00253) - 2020 - 年度财报
2021-04-19 16:43
| --- | --- | |-------------------------------------------------------------------------------|-------| | | | | g Shun Ho Holdings Limited 順 豪 控 股 有 限 公 司 (Stock Code 股份代號: 253) | | | ANNUAL REPORT 2020 二 零 二 零 年 年 報 | | 日 錄 | --- | --- | |----------------------------------------|---------| | | 頁數 | | 公司资料 | 2 | | 股東週年大會通告 | 3-6 | | 主席報告 ... ... ... ...... | 7-9 | | 董事简介 ... .. | 10 | | 企業管治報告 ... . | 11-19 | | 董事會報告 ... ... ... ... ... | 20-26 | | 獨立核數師報告 | 27-31 | | 綜合損益表 ... .. | 32 | | 綜合總全面收益表 | 33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