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华君(00377)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华君(00377) - 截至二零二五年八月三十一日止月份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9-01 17:14
致: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 公司名稱: 中國華君集團有限公司 呈交日期: 2025年9月1日 股份發行人及根據《上市規則》第十九B章上市的香港預託證券發行人的證券變動月報表 截至月份: 2025年8月31日 狀態: 新提交 I. 法定/註冊股本變動 | 1.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 不適用 |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註1) | | 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證券代號 (如上市) | 00377 | 說明 | 中國華君 | | | | | | | | | | 法定/註冊股份數目 | | | 面值 | | | 法定/註冊股本 | | | 上月底結存 | | | 400,000,000 | HKD | | | 1 HKD | | 400,000,000 | | 增加 / 減少 (-) | | | | | | | HKD | | | | 本月底結存 | | | 400,000,000 | HKD | | | 1 HKD | | 400,000,000 | 本月底法定/註冊股本總額: ...
中国华君发布中期业绩,股东应占亏损3.84亿元,同比收窄5.9%
智通财经· 2025-08-29 20:02
财务表现 - 总收益6.88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1.7% [1] - 公司股东应占亏损3.84亿元人民币 同比收窄5.9% [1] - 每股基本亏损6.24元人民币 [1]
中国华君(00377.HK)中期股东应占亏损约3.84亿元
格隆汇· 2025-08-29 19:49
财务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益为人民币687.7百万元 同比增加人民币72.2百万元或11.7% [1] - 报告期间公司股东应占亏损为人民币383.9百万元 较上年同期亏损人民币408.0百万元有所收窄 [1]
中国华君(00377)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29 19:33
总收益表现 - 报告期总收益为人民币687.7百万元,较上年同期的人民币615.5百万元增长72.2百万元或11.7%[17] - 公司报告期总收益为人民币6.877亿元,较上期人民币6.155亿元增长人民币7220万元或11.7%[32][35] - 总收益为人民币6.877亿元,同比增长11.7%[72] 分部收益表现 - 贸易及物流分部收益为人民币494.2百万元,较上年同期的人民币422.1百万元增长17.1%[18] - 印刷分部收益为人民币169.9百万元,较上年同期的人民币160.2百万元增长6.1%[19] - 物业开发及投资分部收益为人民币10.2百万元,占总收益1.5%[22] - 其他业务收益为人民币13.4百万元,占总收益1.9%[22] - 印刷业务收益为人民币1.699亿元,较上期人民币1.602亿元增长6.1%[32][34][36] - 贸易及物流业务收益为人民币4.942亿元,较上期人民币4.221亿元增长17.1%[32][33][36] - 物业开发及投资业务收益为人民币1020万元,较上期人民币1070万元下降4.7%[32][35] - 印刷分部收益同比增长6.1%,从160,164千元增至169,926千元[116][120] - 贸易及物流分部业绩实现扭亏为盈,从去年亏损2,455千元转为盈利6,852千元[116][120] - 物业开发及投资分部业绩亏损89,531千元,但较去年同期104,540千元亏损收窄14.4%[116][120] 分部收益占比 - 贸易及物流分部占总收益比例达71.9%,上年同期为68.6%[22] - 印刷分部占总收益比例为24.7%,上年同期为26.0%[22] - 公司报告分部总收益为674,335千元,其中贸易及物流分部贡献最大,达494,243千元[116] - 物业开发及投资分部资产占比最大,达2,614,819千元,占总资产55.4%[123] 收益增长驱动因素 - 基础油销量增加是贸易及物流分部增长的主要原因[18] - 美容及化妆品客户订单恢复推动印刷分部增长[19][24] 毛利率变化 - 公司毛利率为6.2%,较上期7.2%下降100个基点[37][41] 费用变化 - 销售及分销开支减少人民币130万元或4.5%至人民币2790万元[38][42] - 行政费用减少人民币1290万元或16.2%至人民币6670万元[39][43] - 财务费用增加至人民币2.585亿元,主要因贷款罚息增加[40][44] - 财务费用为258,461千元,较去年同期248,247千元增长4.1%[116][120] - 财务费用达人民币2.585亿元,同比增长4.1%[72] - 财务费用总额为人民币258,461千元,其中银行借款利息为人民币256,112千元[130] 其他收益净额 - 其他收益净额实现7,426千元,较去年同期亏损50千元大幅改善[124] 所得税费用 - 公司总所得税费用为人民币616千元,较去年同期的人民币422千元增长46.0%[126] - 中国企业所得税费用为人民币912千元(即期369千元 + 过往期间拨备不足543千元)[126] - 香港利得税拨备按估计应课税溢利的16.5%税率计算[127] - 中国附属公司适用25%的企业所得税率[128] 存货成本 - 已确认存货成本为人民币543,864千元,较去年同期的人民币475,375千元增长14.4%[132] 亏损表现 - 公司股东应占亏损为人民币3.839亿元,较上期亏损4.08亿元有所收窄[47] - 公司股东应占亏损为人民币3.839亿元,较上期亏损人民币4.08亿元收窄5.9%[53] - 公司本期亏损3.84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4.09亿元亏损收窄6.1%[74] - 公司整体除税前亏损为383,199千元,较去年同期408,403千元有所收窄[116][12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期间产生净亏损人民币3.838亿元[89]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3.83915亿元人民币[79][86] - 本期股东应占亏损为人民币383,916千元,较去年同期亏损人民币408,022千元收窄5.9%[135] - 公司每股基本亏损为6.24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6.63元改善5.9%[74] 现金流表现 - 公司经营现金流净额为625.2万元人民币[81]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为995.2万元人民币[81] - 融资活动现金流净流出352.4万元人民币[83]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4910万元,较2024年末人民币3630万元增长35.3%[55][56] - 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为0.49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0.36亿元增长35.7%[75]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9085亿元人民币[83][87] - 集团于2025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维持人民币4908.5万元[90] 资产负债状况 - 公司资产负债比率从2024年底103.7%升至2025年6月30日的106.1%[50] - 股东权益总额录得亏绌人民币79.662亿元,较2024年末人民币75.863亿元扩大5.0%[54] - 流动比率为0.17,与2024年末持平[55] - 资产负债比率达106.1%,较2024年末103.7%上升2.3个百分点[55] - 公司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负78.24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负74.42亿元恶化5.1%[77] - 公司净负债达79.66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75.86亿元增长5.0%[77][78] - 公司流动负债净额为负104.80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负102.41亿元扩大2.3%[77] - 集团于2025年6月30日负债净额约为人民币79.662亿元[90] - 公司总资产从4,834,511千元下降至4,721,542千元,减少2.3%[123] - 公司总负债达12,687,748千元,较去年末12,420,778千元增长2.1%[123] 借款及违约情况 - 计息银行借款及其他借款为人民币49.135亿元,较2024年末人民币49.166亿元微降0.07%[57][62] - 公司借款余额为49.14亿元人民币,与上年末49.17亿元基本持平[77] - 违约贷款本金约为49.0854亿元人民币[87] - 应付利息及罚金约为29.10603亿元人民币[87] - 逾期借款本金总额约人民币49.085亿元已违约[90] - 应付本金及利息分别约为人民币49.135亿元和29.106亿元[90] - 拖欠尚未偿还借款本金总额约为人民币49.085亿元[145] - 一笔本金为人民币14.4亿元的借款发生违约,其中人民币2.4亿元自2020年3月27日起拖欠[146] - 另一笔借款未偿还本金为2248.3万元人民币,违约总额为3179.6万元人民币[155] - 公司拖欠浙商银行借款本金2248.3万元人民币,自2020年6月8日起违约[156] - 拖欠辽沈银行两笔借款本金总额26.588亿元人民币,抵押的大连办公大楼于2022年10月及2025年7-8月司法拍卖但未售出[158][159][160] - 拖欠辽沈银行借款本金5670万元人民币自2021年9月4日违约,未付利息约3951.9万元人民币计入其他应付款[161][162][163] - 拖欠香港私人公司借款本金5734.6万元人民币,未付利息及罚息约1163.8万元人民币计入其他应付款[164] - 未偿还借款本金人民币57,346,000元(2024年12月31日:人民币58,407,000元)分类为流动负债[165][168] - 另一借款未偿还本金人民币199,659,000元(2024年12月31日:人民币199,659,000元)违约[168][169] - 第三笔借款未偿还本金人民币479,900,000元(2024年12月31日:人民币481,580,000元)违约[171][173] - 华君物流集团违约贷款本金3亿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应付利息罚息约1.883亿元[174][177] - 华君电力科技江苏违约贷款本金3.28065亿元,应付利息罚息约1.42005亿元[174][176] - 句容农商行贷款违约本金7900万元,应付利息罚息约3538.5万元[178][180] - 国富民丰实业违约贷款本金2.61668亿元,应付利息罚息约1.91741亿元[178][179] - 华君能源集团违约贷款本金1.06743亿元,应付利息约4710.8万元[181] - 华人电力江苏违约贷款本金1.9972亿元,应付利息罚息约1.59656亿元[181][182] - 违约贷款本金总额较2024年末保持稳定,无本金偿还记录[174][178][181] - 应付利息罚息较2024年12月31日平均增长约12%[174][178][181] - 公司子公司华君能源拖欠本金人民币106,743,000元借款,自2021年7月起违约,截至2025年6月30日应计利息约人民币47,108,000元[183] - 公司子公司华仁电力江苏拖欠本金人民币199,720,000元借款,自2022年4月起违约[183] - 公司子公司大连液压拖欠本金人民币109,420,000元借款,自2022年7月起违约,截至2025年6月30日应计利息罚息约人民币56,789,000元[184][186] - 公司子公司华君大酒店拖欠本金人民币48,992,000元借款,自2021年6月起违约,截至2025年6月30日应计利息罚息约人民币33,164,000元[184][186] 借款分类及利率 - 银行借款总额为人民币48.562亿元,占借款总额的98.8%[143] - 有抵押借款为人民币49.085亿元,占借款总额的99.9%[145] - 所有违约借款均被分类为流动负债[165][168][171][174][178][181] - 借款违约相关总利息(包括一般利息、罚息、复利及损害赔偿)年化利率不超过24%[148][149] - 该笔借款罚息和复利按年化8.34%计算[155] - 未偿还借款年利率为15.4%[168] - 公司发行年利率5%至6.5%的公司债券,一年内到期人民币98,237,000元[190] - 公司债券实际年利率范围为7.6%至10.9%,且所有债券均已逾期[190][191] 应付利息及罚息明细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司法拍卖剩余所得款项(扣除强制执行开支后)为5.11678亿元人民币,由上海金融法院保管[152][15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尚未偿还利息、罚息、复利及损害赔偿合计约5.58185亿元人民币,计入其他应付款项[152][154] - 截至2020年11月19日,该笔借款累计利息(含罚息和复利)约为132万元人民币[15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银行借款2248.3万元人民币分类为流动负债,未付利息10.8万元人民币及罚息约1123.9万元人民币计入其他应付款[158][16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26.588亿元人民币银行借款分类为流动负债,未付利息约10.77462亿元人民币(年利率10.725%)计入其他应付款[161][163] - 未偿还利息及罚息约人民币11,638,000元(2024年12月31日:人民币7,393,000元)计入其他应付款项[165][168] - 该借款相关未偿还利息、罚息及复利约人民币101,628,000元(2024年12月31日:约人民币91,329,000元)计入其他应付款项[171][173] - 该借款相关未偿还利息、罚息及复利约人民币132,967,000元(2024年12月31日:约人民币109,929,000元)计入其他应付款项[171][172] 资产抵押与处置 - 抵押资产账面总值人民币20.185亿元,其中投资物业抵押价值最高达人民币11.536亿元[59][64] - 2022年度司法拍卖部分抵押投资物业售得约1190.2万元人民币,已全部偿还银行[15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期间,进一步抵押的投资物业通过司法拍卖售得约2130万元人民币[155] - 2022年度司法拍卖抵押投资物业获约1190.2万元人民币,款项用于偿还浙商银行[156] - 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拍卖抵押投资物业获约2130万元人民币,应收款项将用于偿还浙商银行[156] - 公司大连投资物业司法拍卖获款人民币60,913,000元及人民币47,762,000元用于偿还贷款[171][173] - 司法拍卖所得款项总额为21.7亿元人民币,其中约16.52亿元用于偿还尚未偿还本金及相关利息[151][153] 贸易及其他应收应付款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总额为人民币1.197亿元,较2024年末的1.051亿元增长13.9%[141] - 账龄超过180天的贸易应收款为人民币674万元,占应收款总额的5.6%[141] - 公司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及负债为68.57亿元,较上年末65.63亿元增长4.5%[77]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总额为人民币2.255亿元,较2024年末的1.923亿元增长17.3%[143] - 账龄超过365天的贸易应付款为人民币1.353亿元,占应付款总额的60.0%[143] 投资物业价值 - 公司投资物业价值12.83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13.86亿元减少7.4%[75] 资本支出与投资 - 资本支出新增投资物业及物业厂房设备人民币170万元[58][63] - 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支出人民币1,586千元,较去年同期的人民币2,271千元下降30.2%[136][139] - 出售使用权资产获得收益人民币6,827千元[137][139] 合约负债 - 公司合约负债包含预售物业款项人民币166,739,000元及客户预收款人民币103,399,000元[187][188] - 公司客户预收款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131,372,000元下降至人民币103,399,000元[187][188] 持作出售物业 - 持作出售物业总额为人民币6.725亿元,与2024年末的6.726亿元基本持平[141] 资本承担 - 公司有资本及其他承担67.2514亿元人民币[86] - 集团于2025年6月30日拥有资本及其他承担人民币6.725亿元[89] 非控股股东权益 - 非控股股东权益为1.21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0.36亿元大幅增长239.6%[78] 汇兑储备 - 汇兑储备增加387.5万元人民币[79] 股本与期权 - 公司法定股本为400,000千股,已发行股本为61,543千股[193] - 公司于2017年10月25日采纳新股份期权计划以激励董事及员工[194] - 公司于2017年10月25日采纳新购股权计划以取代2007年旧计划[19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董事持有尚未行使购股权数量为0[198] - 2025年上半年董事购股权期内失效数量为38,735[198] - 2024年度董事持有尚未行使购股权年初数量为77,470[199] - 2024年度董事购股权期内失效数量为38,735[199] - 2024年度董事持有尚未行使购股权年末数量为38,735[199] 股息分配 - 公司未宣派任何中期股息[135] 债务重组与融资活动 - 债务重组计划获96.72%投票债权人批准,涉及金额7.385亿港元[96] - 公司于2025年6月23日签订协议发行1200万股新股,每股1港元[94] - 集团预计通过处置物业项目获取资金偿还借款[93] - 若重组计划失败,集团可能无法持续经营[101]
中国华君(00377.HK)拟8月29日举行董事会会议以审批中期业绩
格隆汇· 2025-08-19 17:21
公司公告 - 公司董事会将于2025年8月29日举行会议 [1] - 会议内容包括批准公司及附属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中期业绩及其公布 [1] - 会议将考虑派发中期股息(如有)建议 [1]
中国华君(00377) - 董事会会议日期
2025-08-19 17:14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之內容概不負責, 對其準確性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就因本公告全部或任 何部份內容而產生或因依賴該等內容而引致之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CHINA HUAJUN GROUP LIMITED 中國華君集團有限公司 ( 於 百 慕 達 註 冊 成 立 之 有 限 公 司 ) 董事會會議日期 中國華君集團有限公司(「本公司」)之董事會(「董事會」)謹此公佈,董事會將於 二零二五年八月二十九日(星期五)舉行董事會會議,旨在(其中包括)(i) 批准本 公司及其附屬公司截至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之中期業績及其公佈及(ii) 考慮派發中期股息(如有)之建議。 承董事會命 中國華君集團有限公司 主席、行政總裁兼執行董事 閆銳杰 香港,二零二五年八月十九日 於本公告日期,董事會由執行董事閆銳杰先生及陳雲女士、李大一博士及王曉梅 女士;及獨立非執行董事莫儀戈先生、丁興福先生及朱芳女士組成。 (股份代號:377) ...
中国华君(00377) - 有关实施解决不发表意见之行动计划的季度更新资料
2025-08-05 22:04
债务与股份 - 公司境外债务重组于2025年6月26日生效[2] - 2025年6月23日同意配发及发行1200万股新股份,认购价每股1港元[3] - 发行新股份所得款项净额1190万港元,用作营运资金及偿还债务[3]
中国华君(00377) - 截至二零二五年七月三十一日止月份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8-04 17:16
股本与股份 - 截至2025年7月底法定/注册股本总额4亿港元[1] - 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61,543,075股[2] - 库存股份数目为0股[2] 股份期权 - 截至2025年7月底上月底、本月底结存股份期权数目为0[3] - 本月内发行新股、自库存转让库存股份数目为0[3] - 本月底可能发行或转让股份数目为0[3] - 本月底可行使期权发行或转让股份总数6,066,920[3] - 2025年7月行使期权所得资金0港元[3]
中国华君(00377)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5-12 19:1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为中国华君集团有限公司,股份代号377[2] 年报发布信息 - 公司于2025年4月29日刊发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年报[2] 审核委员会决策 - 审核委员会同意公司核数师发表的“不发表意见”[3] - 审核委员会同意管理层立场,认为以持续经营基础编制综合财务报表是适当的[3] 董事会组成信息 - 公告日期董事会由执行董事闫锐杰先生、陈云女士及独立非执行董事莫仪戈先生、沈若雷先生及丁兴福先生组成[4]
中国华君(00377)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9 20:12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24年收益为人民币11.549亿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28.448亿元减少16.899亿元或59.4%[6][9] - 公司年度收益为人民币1154.9百万元,较上年2844.8百万元下降59.4%[15] - 总收益大幅下降至11.54944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59.4%[166] - 公司年度亏损为人民币12.64亿元,较2023年的26.79亿元减少52.8%[171] - 公司年度亏损为12.64365亿元人民币,较去年26.7118亿元有所收窄[166] - 2024年净亏损约为人民币12.64365亿元[155] - 公司年度净亏损约12.6437亿人民币[178] - 每股基本亏损20.53元人民币[167]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毛利率为1.2%(上年毛损率3.2%),剔除物业拨备影响后毛利率为7.0%[17] - 财务费用达5.57061亿元人民币[166] - 财务费用为人民币5.57亿元,较2023年的8.80亿元下降36.7%[173] - 投资物业公平值变动造成4.08054亿元亏损[166] - 投资物业公允价值变动带来收益人民币4.08亿元,较2023年的9.10亿元下降55.2%[173] - 其他应收款项减值亏损1.02479亿元[166] - 年度资本支出降至人民币6.1百万元(上年:18.0百万元)[28] 各条业务线表现 - 收益大幅减少主要因物业开发及投资分部收益下降,且2023年有一次性项目司法拍卖确认收益人民币12.993亿元,而2024年无此类收益[6][9] - 贸易及物流分部收益为人民币7.661亿元,较2023年的8.568亿元减少10.6%[6][9] - 印刷分部收益为人民币3.196亿元,较2023年的3.765亿元减少15.1%[6][9] - 按业务划分,贸易及物流分部贡献收益占比66.3%,印刷分部占比27.7%,物业开发及投资分部占比2.2%[10] - 印刷业务收益为人民币319.6百万元(上年:376.5百万元)[15] - 贸易及物流业务收益为人民币766.1百万元(上年:856.8百万元)[15] - 物业开发及投资业务收益大幅下降至人民币25.2百万元(上年:1562.0百万元)[15] - 公司所有物业开发项目因现金资源不足而暂停运营[180] 各地区表现 - 按地区划分,中国地区收益占比81.2%,达人民币9.381亿元[11] - 美国地区收益为人民币0.899亿元,占比7.8%[11] - 香港地区收益为人民币0.809亿元,占比7.0%[11] - 欧洲国家收益为人民币0.231亿元,占比2.0%[11]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2024年无投资或收购新物业项目,重点为出售物业资产偿还债务[6][9] - 公司正通过境外债务重组计划应对清盘呈请[89] - 董事会对未来12个月流动资金充足性持乐观态度[89] - 境外债务重组计划获债权人96.72%投票支持,涉及金额7.3856亿港元[183] - 公司于2023年9月6日收到香港高等法院的清盘呈请,并于2025年2月25日获债权人批准安排计划[156] 其他财务数据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下降至人民币36.3百万元(上年:65.4百万元)[25][26] - 流动比率为0.17(上年0.20),资本负债比率升至103.7%(上年89.9%)[25] - 计息借款总额为人民币4916.6百万元,其中4911.6百万元以资产抵押[27] - 股东权益亏损扩大至人民币7586.3百万元(上年亏损6314.2百万元)[24] - 公司资本承担总额约为人民币674.2百万元(2023年:人民币680.0百万元)[31] - 持作出售物业价值6.72576亿元[168] - 银行结余及现金降至3629.2万元人民币[168] - 投资物业账面价值降至13.85836亿元[168]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降至10.31713亿元[168] - 公司净负债从2023年的人民币631.42亿元增加至2024年的人民币758.63亿元,同比增长20.2%[169] - 流动负债总额从2023年的人民币1179.82亿元增至2024年的人民币1227.66亿元,增长4.1%[169] - 累计亏损从2023年的人民币1017.89亿元扩大至2024年的人民币1144.23亿元,增长12.4%[171] - 合约负债从2023年的人民币2.60亿元增至2024年的人民币2.95亿元,增长13.5%[169] - 非控股股东权益从2023年的人民币3657.6万元降至2024年的人民币3559.0万元,减少2.7%[170] - 公司债券(流动部分)从2023年的人民币8427.6万元增至2024年的人民币9775.3万元,增长16.0%[169] - 汇兑储备从2023年的人民币1.13亿元降至2024年的人民币1.06亿元,减少6.8%[171] - 公司经营所得现金为94.844百万人民币,较去年660.927百万人民币大幅下降[174] - 公司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2.19百万人民币,而去年同期为获得1.1876十亿人民币现金[174] - 公司融资活动现金净流出达1.1989亿人民币,主要用于偿还借款[175] - 公司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6.292百万人民币,较去年65.351百万人民币减少44.5%[175] - 公司流动负债净额约102.414亿人民币,净负债约75.8627亿人民币[178] - 公司应付违约本金约49.1159亿人民币,应付利息及罚款约26.5506亿人民币[178] - 公司涉及诉讼案件金额约75.6664亿人民币,均为到期应付款项[178] - 应付本金、利息及罚款分别约为人民币49.16585亿元及26.55059亿元,其中本金总额约49.11585亿元已违约[155] - 涉及诉讼案件的应付拖欠贷款及应计利息约为人民币75.66644亿元[155] 公司治理和董事会构成 - 公司董事会主席与行政总裁由同一人兼任(闫锐杰)违反联交所企业管治守则[39][42]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丁兴福于2024年11月21日获委任[37] - 公司首席财务官谭家龙为香港会计师公会会员及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资深会员[38]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沈若雷曾任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分行行长[35]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莫仪戈为香港执业会计师及审计委员会主席[36] - 公司执行董事陈云持有扬州大学财务管理学士学位[34] - 公司执行董事闫锐杰持有沈阳农业大学学位及一级建造师资质[34] - 公司董事会共有5名董事,其中3名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占比60%[48] - 本年度共举行4次董事会会议和1次股东周年大会[49][51] - 执行董事闫锐杰先生和陈云女士董事会会议出席率均为4/4(100%)[50] - 独立非执行董事沈若雷先生和莫仪戈先生董事会会议出席率均为4/4(100%)[50] - 独立非执行董事潘治平先生董事会会议出席率为3/4(75%)[50] - 丁兴福先生于2024年11月21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44][50] - 潘治平先生于2024年11月21日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50] - 公司主席与行政总裁角色由闫先生兼任,自2023年6月28日起生效[48] - 股东将以独立决议案形式批准沈若雷先生继续任职,其已服务超过九年[45] - 除沈若雷先生外,无其他独立非执行董事任职超过九年[46] - 董事会由5名董事组成其中3名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占比60%[57] - 董事会女性成员比例为20%即1名女性董事和4名男性董事[62] - 董事会年龄分布:30-45岁3人46-60岁1人60岁以上1人[60] - 董事会专业背景:财务背景3人工程背景2人管理背景5人[60] - 董事会任职年限:10年1人3年1人2年2人4个月1人[60] - 薪酬委员会由4名成员组成大部分为独立非执行董事[68] - 所有审核委员会成员均为独立非执行董事[57] - 公司为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购买了责任保险[55] - 高级管理层首席财务官任职6年[60] - 董事会委员会包括审核委员会提名委员会和薪酬委员会均由独立非执行董事担任主席[57] - 高级管理层薪酬在150万至200万港元区间人数为1人[69] - 薪酬委员会本年度举行1次会议[70] - 薪酬委员会成员出席率100%(莫仪戈1/1、沈若雷1/1、潘治平1/1、闫锐杰1/1)[71] - 提名委员会本年度举行2次会议[77] - 提名委员会成员出席情况:沈若雷2/2、闫锐杰2/2、莫仪戈2/2、潘治平1/2[80] - 审核委员会本年度举行2次会议[82] - 审核委员会成员出席率100%(潘治平2/2、莫仪戈2/2、沈若雷2/2)[85] - 董事会于2025年3月31日修订提名委员会书面职权范围[75] - 2025年3月31日陈云女士获委任为提名委员会成员[75] - 2024年11月21日丁兴福获委任为薪酬委员会主席[72] 审计和风险管理 - 核数师就持续经营能力及清盘呈请提出顾虑,核数师对综合财务报表出具不发表意见[89] - 公司核数师审计服务费用为人民币160万元,同比下降11.1%(2023年:180万元)[90] - 附属公司非审计服务费用为人民币50万元,同比增长150%(2023年:20万元)[90] - 公司秘书年度接受专业培训不少于15小时[91] - 公司为员工提供反贪污培训1次,未发现贿赂腐败违规案例[95] - 董事会认为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总体有效但存在改进空间[94] - 风险管理系统每年至少由董事会检讨1次[92] - 独立服务供应商协助进行年度风险管理和内部监控检讨[92] 股权结构和购股权计划 - 执行董事陈云女士实益持有880股公司股份,占已发行股本约0.01%[130] - 独立非执行董事沈若雷先生持有38,735份购股权,占已发行股本约0.06%[130] - 华君集团有限公司持有44,450,619股公司股份,占已发行股本约72.22%[134] - 孟广宝先生通过控股华君集团间接持有44,450,619股,另实益持有868,520股,总权益占比约73.63%[134] - 鲍乐女士(孟广宝配偶)被视为持有45,319,139股,占已发行股本约73.63%[134] - 欧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持有6,582,326股公司股份,占已发行股本约10.69%[134] - 潘治平先生辞任后,其38,735份购股权于2024年11月21日失效[132] - 购股权行使价为78.00港元,行使期至2027年2月6日[131] - 2024年12月31日未行使购股权数量为38,735份,较2023年同期的77,470份减少50%[140] - 未行使购股权占已发行股份比例从2023年12月31日的0.13%下降至2024年12月31日的0.06%[140] - 购股权计划可供发行股份总数为6,066,920股[139] - 任何12个月期间内,每名参与者通过行使购股权获得的股份不得超过公司已发行相关证券类别总数的1%[139] 其他重要事项 - 公司外汇风险涉及非功能货币计值的银行结余、现金、应收及应付款项[30] - 公司涉及多项在中国尚未裁决的法律程序但预计无重大财务影响[32] - 本年度无末期股息派付[111] - 公司可供分派储备为0元(2023年12月31日:0元)[120] - 本年度无需要披露的关联交易或持续关联交易[128] - 公司员工总数从2023年12月31日的1,676名减少至2024年12月31日的1,367名,降幅约为18.4%[148] - 慈善捐款为人民币227,000元[113] - 五大客户销售额占总销售额23.3%[116] - 最大客户销售额占总销售额6.1%[116] - 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占总采购额50.4%[116] - 最大供应商采购额占总采购额19.0%[116] - 公司采用多项新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包括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修订本和香港会计准则第7号修订本等自2024年1月1日起生效[184] - 应用新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对公司当期及过往期间财务表现和财务状况未造成重大影响[184] - 公司未提前应用已颁布但尚未生效的新订及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包括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和第19号等[185]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将于2027年1月1日或之后年度期间生效允许提前应用[186][187] - 预期应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不会对公司财务状况造成重大影响但将影响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呈列[186] - 公司综合财务报表按历史成本法编制投资物业及部分金融工具除外按公允价值计量[189] - 公允价值计量基于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有序交易中的价格[190] - 公司对附属公司控制权评估基于权力可变回报及影响回报能力三要素[192] - 附属公司收入及开支自取得控制权之日起计入综合损益表直至失去控制权[193] - 集团内交易相关资产负债权益收支及现金流量在综合账目时全额抵销[195] - 公司失去附属公司控制权时确认收益或亏损,并终止确认相关资产、负债及非控股权益的账面值[197] - 公司采用集中度测试评估收购活动,若收购资产公允价值基本集中于单一或类似可识别资产则视为非业务[198] - 资产收购中购买价优先分配至投资物业及金融资产(按公允价值计量),剩余部分按相对公允价值分配至其他可识别资产及负债[199] - 资产收购交易不会产生商誉或议价购买收益[199] - 业务合并采用收购法入账,对价按转让资产、产生负债及发行权益的公允价值总和计量[200] - 业务合并相关成本通常在产生时计入损益[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