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集团控股(00413)

搜索文档
南华集团控股(00413)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15 16:36
目錄 | | 頁次 | | --- | --- | | 公司資料 | 2 | | 主席報告、管理層討論及分析 | 3 | | 董事履歷 | 17 | | 董事報告 | 21 | | 企業管治報告 | 37 | | 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 | 55 | | 獨立核數師報告 | 79 | | 綜合損益表 | 85 | | 綜合損益及其他全面收益表 | 86 | | 綜合財務狀況表 | 87 | | 綜合股本權益變動表 | 89 | | 綜合現金流量表 | 91 | | 財務報表附註 | 94 | | 財務摘要 | 200 | | 主要物業詳情 | 201 | 南華集團控股有限公司 二零二四年年報 1 公司資料 於二零二五年一月一日 董事會 執行董事 吳鴻生先生 (主席) 張賽娥女士 (副主席及聯席行政總裁) 吳旭洋先生 (執行副主席及聯席行政總裁) 非執行董事 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 根據會計及財務匯報局條例註冊之公眾利益實體核數師 吳旭茉女士 余沛恒先生 獨立非執行董事 甘耀成先生 龐愛蘭女士,BBS • 太平紳士 黃進達先生,太平紳士 審核委員會 甘耀成先生 (委員會主席) 龐愛蘭女士,BBS • 太平紳士 黃進達 ...
南华集团控股(00413)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18 22:30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入为3231529千港元,2023年为2887385千港元[2] - 2024年销售成本为2755686千港元,2023年为2408028千港元[2] - 2024年毛利为475843千港元,2023年为479357千港元[2] - 2024年经营溢利为298314千港元,2023年为231813千港元[2] - 2024年财务费用为248252千港元,2023年为266745千港元[3] - 2024年除税前溢利为50062千港元,2023年亏损35189千港元[3] - 2024年本年度溢利为12177千港元,2023年亏损42439千港元[3] - 2024年基本每股盈利为0.01港仙,2023年亏损0.25港仙[3] - 2024年其他全面收益为 - 184530千港元,2023年为 - 162411千港元[5] - 2024年全面收益总额为 - 172353千港元,2023年为 - 204850千港元[5] - 2024年集团除税前溢利为50062千港元,2023年亏损为35189千港元[20]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本年度溢利为696000港元,2023年亏损为31846000港元[23]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696千港元,2023年为亏损31,846千港元[25] - 2024年度公司总收入32.32亿港元,较2023年增加约12%,除税后溢利1200万港元,2023年除税后亏损4200万港元[34] - 2024年度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基本盈利约为0.01港仙,2023年每股亏损0.25港仙[34] 公司资产负债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12月31日物业、机器及设备为430,689千港元,2023年10月31日为464,063千港元[7] - 2024年12月31日投资物业为9,192,767千港元,2023年10月31日为9,427,871千港元[7] - 2024年12月31日非流动资产总值为9,790,196千港元,2023年10月31日为10,128,064千港元[7] - 2024年12月31日存货为720,711千港元,2023年10月31日为786,864千港元[7] - 2024年12月31日发展中物业为237,229千港元,2023年10月31日为242,854千港元[7] - 2024年12月31日应收贸易账款为399,041千港元,2023年10月31日为372,774千港元[7] - 2024年12月31日预付账款、按金及其他应收款项为1,138,155千港元,2023年10月31日为1,146,005千港元[7] - 2024年12月31日按公平值经损益入账计量的金融资产为6,643千港元,2023年10月31日为5,680千港元[7] - 2024年12月31日现金及银行结存为621,514千港元,2023年10月31日为538,644千港元[7] - 2024年12月31日流动资产总值为3,175,772千港元,2023年10月31日为3,127,221千港元[7] - 2024年12月31日应付贸易账款为699,173千港元,2023年为498,135千港元[9] - 2024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总值为3,414,216千港元,2023年为3,261,882千港元[9] - 2024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净值为(238,444)千港元,2023年为(134,661)千港元[9] - 2024年12月31日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9,551,752千港元,2023年为9,993,403千港元[9] - 2024年12月31日非流动负债总值为3,434,290千港元,2023年为3,703,588千港元[9] - 2024年12月31日资产净值为6,117,462千港元,2023年为6,289,815千港元[9] - 2024年12月31日本公司拥有人应占股本权益总额为5,827,541千港元,2023年为5,997,284千港元[9] - 2024年12月31日非控股权益为289,921千港元,2023年为292,531千港元[9] - 2024年12月31日股本为134,413千港元,与2023年持平[9] - 截至2024年结算日,应收贸易账款扣除亏损拨备后为399,041千港元,2023年为372,774千港元[30] - 截至2024年结算日,应付贸易账款为699,173千港元,2023年为498,135千港元[31]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比率为0.93,资本负债比率为26%(2023年12月31日分别为0.96及27%)[46] 各业务线对外销售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贸易及制造分部对外销售为3007310千港元,2023年为2644312千港元;2024年物业投资及发展分部对外销售为223328千港元,2023年为240851千港元;2024年农林业务分部对外销售为891千港元,2023年为2222千港元;2024年其他分部对外销售为0千港元,2023年为0千港元;2024年集团总收入为3231529千港元,2023年为2887385千港元[20] - 2024年中国地区对外收入为333570千港元,2023年为312391千港元;2024年美国地区对外收入为1866954千港元,2023年为1692028千港元;2024年欧洲地区对外收入为731234千港元,2023年为623293千港元;2024年日本地区对外收入为21721千港元,2023年为21354千港元;2024年其他地区对外收入为278050千港元,2023年为238319千港元[20] - 2024年度贸易及制造分部收入增加约14%至30.07亿港元,经营溢利增加约9%至2.026亿港元[36] - 2024年度OEM玩具业务收入27.25亿港元,较2023年增加约11%[37] - 2024年度鞋类产品贸易收入大幅增加约53%至2.69亿港元,经营溢利增幅约36%至1030万港元[39] - 2024年度中国内地本地市场品牌球类产品销售收入减少约25%至1090万港元[40] - 物业投资及发展分部收入减少约7%至2.23亿港元,经营溢利(含投资物业公平值变动)为1650万港元,不计公平值变动经营溢利为9840万港元,较2023年增加约12%[41] - 物业投资及发展分部本年度租金收入为1.719亿港元,相比2023年轻微减少不足1%[42] - 农业业务收入减少至90万港元,本年度经营亏损为1070万港元,经营亏损较2023年减少34%[45] 公司折旧与出售收益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集团物业、机器及设备与生产性植物折旧约为99760000港元,2023年为110593000港元[21] - 2024年集团出售附属公司收益约为121793000港元,2023年为105413000港元[2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出售持有约10,599,000港元的物业、机器及设备和约46,242,000港元的一项投资物业的若干附属公司权益[28] - 2024年10月24日,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出售三家公司全部已发行股本,代价为1.85亿港元,出售所得收益约为1.21793亿港元[50] 公司税务相关情况 - 香港利得税按年内香港估计应课税溢利以税率16.5%(2023年:16.5%)计提拨备[22] - 中国企业所得税按年内中国估计应课税溢利以税率25%(2023年:25%)计提拨备[22] 每股盈利相关数据 - 计算每股盈利的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12982892000股(2023年:12982892000股)[23] - 用于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亏损)计算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2024年为13,202,843千股,2023年为12,982,892千股[25] - 截至2024年及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购股权无摊薄影响,具有反摊薄作用[2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每股摊薄亏损与每股基本亏损相同[26] 股息相关情况 - 截至2024年及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均未宣派或派发任何股息,董事会也不建议派发末期股息[27] - 董事会不建议派发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之末期股息[92] 公司业务运营相关情况 - 集团与客户贸易主要赊账,赊账期一至三个月不等,对未偿还应收账款严格监控[29] - 应付贸易账款不计息,预期一年内偿还[31] - 集团在中国大陆及香港的物业投资组合总建筑面积分别约为62.6万平方米及2.6万平方米[41] - 集团旗舰物业项目“中环广场”住宅大楼及服务式公寓可售面积总额约68%已售出[44] - 集团有新订立银行贷款融资,若干投资物业已质押予银行,同时一间附属公司获授银行贷款融资项下投资物业质押已获解除[52] - 公司一间间接全资附属公司就中环广场物业独立买家向金融机构提供总额约1.634亿港元的担保[52] - 集团在中国大陆多个省份长期承租逾290,000亩(约193,000,000平方米)林地、农地、鱼塘及湖面[69] 市场环境与经济形势 - 受地缘政治影响,全球经济在2025年预计持续不明朗,可能增加成本压力并扰乱双边贸易往来[55] - 预计2025及2026年全球经济增长3.3%,低于2000 - 2019年历史平均数3.7%[56] - 美国年度通胀稳定于约3%,2025年美联储将逐步减息[56] - 2025年2月美国通胀按年持续接近2.8%[59] - 美国市场气氛改善,为集团OEM玩具生产分部创造商机,但关税上调带来成本压力[57] - 房地产市场面临挑战,中央政府推出降低按揭利率、首付款要求及调整税务政策等措施振兴物业市场,预计市场在2025年或之前稳定下来[66] 公司未来发展策略 - 集团将通过业务重组、扩大越南制造规模等提升竞争力[60] - 集团将探索多元化生产工序至低成本地区,投资资讯科技基建[61] - 集团将人工智能融入制造设施作为未来策略投资[62] - 集团继续与不同国家推介人合作,扩大鞋类产品客户群[63] - 集团将鞋类生产基地进一步多元化以控制成本[63] - 集团实施物业租赁策略,多元化租户组合提升租金收入[65] - 集团对中环广场住宅单位销售保持审慎乐观态度,因其位于黄金地段且连接零售平台、地铁和繁华步行街[66] - 中环广场第二期初步工程将在与余下居民达成解决方案后动工,主题定位与第一期一致[67] - 集团将研究将南京及天津部分土地储备资产由工业用途转为商业用途的可行性[67] 公司面临的风险 - 集团设计及制造各类玩具、鞋和其他皮革产品,财务业绩取决于非必需品消费水平,经济衰退等会影响客户订单[71] - 原料成本上涨、运输、最低工资立法或监管要求导致的成本增加会影响集团利润率,还可能面临产品责任诉讼或召回[72] - 集团大部分物业组合位于中国大陆,面临政策变更、汇率和利率变动、供需失衡及整体经济状况等风险[73] - 香港经济和物业市场状况、立法和监管变更、政府政策与政治环境影响集团在港物业收益,租金水平受第一产业供应竞争影响[75] - 集团农林业务易受自然灾害及恶劣天气状况影响,可能导致产量减少或生产延误[76] 公司法律诉讼相关情况 - 南华擎天要求南京擎天就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侵权行为赔偿损失暂定2.104亿元[80] - 江苏高院一审判定13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归南华擎天所有[81] - 最高法院撤销一审判决,将案件发回江苏高院重审[82] - 公司认为其余18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也应属南华擎天所有[83] - 2023年3月27日,江苏高院判决3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归南华擎天所有,公司不服上诉,最高法院已安排开庭审理,等待判决[85] - 2017年2月,江苏省中级人民法院冻结南京擎天银行账户内约2800万元[86] - 2024年10月18日,江苏高院终审判决维持原判,被告需向南华擎天支付损害赔偿约2800万元[86] - 南京擎天等被告应向南华擎天偿付22533377.09元[86] - 辛颖梅女士应向南华擎天偿付4392329.95元,汪
南华集团控股(00413)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12 16:44
财务表现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入为1,168,503千港元,同比增长2.7%[1] - 公司毛利润为152,076千港元,同比增长21.8%[1] - 公司期内亏损为80,876千港元,同比减少4.1%[1] - 公司投资物业公平值净亏损为18,708千港元,同比减少26.5%[1] - 公司经营溢利为44,842千港元,同比减少18.0%[1] - 公司财务费用为124,374千港元,同比减少10.1%[1]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对外销售总收入为1,168,503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137,892千港元增长2.7%[17]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经营溢利贡献为44,842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54,717千港元下降18%[17]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销货成本为959,982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911,102千港元增长5.4%[21]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折旧费用为50,248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59,050千港元下降14.9%[21]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确认出售附属公司收益约78,197千港元[21] - 公司本期收入为1,169,000,000港元,同比增长3%[39] - 公司本期除税后亏损为80,900,000港元,较去年同期大幅缩减50%[39] - 贸易及制造分部收入增加2%至1,062,000,000港元,经营收益为31,800,000港元[41] - OEM玩具业务收入增加4%至965,000,000港元[42] - 鞋类产品贸易收入减少17%至90,000,000港元,但经营溢利增加30%至7,300,000港元[43] - 物业投资及发展分部收入增加11%至106,900,000港元,经营溢利为41,400,000港元[45] - 公司2024年6月30日的每股基本亏损为79,142千港元,与2023年同期的79,281千港元基本持平[28] 资产负债 - 公司非流动资产总值为9,970,510千港元,同比减少1.6%[7] - 公司流动资产总值为3,282,785千港元,同比增长5.0%[7] - 公司流动负债总值为3,495,745千港元,同比增长7.2%[9] - 公司资产净值为6,074,180千港元,同比减少3.4%[9] - 公司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的股本权益总值为6,074,180千港元[11]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资产总额为13,252,056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3,254,169千港元基本持平[20]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负债总额为7,179,115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6,086,995千港元增长18%[20] - 公司2024年6月30日的应收贸易账款为474,221,000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72,774,000港元增长27.2%[33] - 公司2024年6月30日的应付贸易账款为590,425,000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498,135,000港元增长18.5%[34] - 公司流动比率为0.94,资本负债比率为28%[47] 现金流 - 公司二零二四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耗现金净额为68,349千港元[12] - 公司二零二四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耗现金净额为2,134千港元[12] - 公司二零二四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41,579千港元[12] - 公司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的现金及现金等值为473,517千港元[12] - 公司二零二四年上半年新增银行贷款为1,929,460千港元[12] - 公司二零二四年上半年偿还银行贷款为1,779,867千港元[12] - 公司二零二四年上半年支付利息及其他借贷费用为119,805千港元[12] - 公司二零二四年上半年支付租赁租金的资本部分为34,570千港元[12] - 公司二零二四年上半年支付租赁租金的利息部分为10,895千港元[12] 区域收入 - 公司在中国(包括香港及澳门)的收入为170,503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31,160千港元增长30%[17] - 公司在美国的收入为598,360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594,463千港元增长0.7%[17] - 公司在欧洲的收入为281,128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286,021千港元下降1.7%[17] 物业投资 - 公司在中国大陆及香港的物业投资组合总建筑面积分别为626,000平方米和26,000平方米[45] - 公司对中环广场住宅单位的销售持审慎乐观态度,因其位于沈阳的黄金住宅地段[56] - 公司将继续研究将南京及天津的部分土地储备资产由工业用途转为商业用途的可行性[56] 农林业务 - 公司在中国大陆长期承租超过290,000亩(约193,000,000平方米)林地、农地、鱼塘及湖面,集中种植水果及农作物[57] - 公司将继续发掘种植高利润率品种的机会,并集中改善收成、销售分销管道及成本控制[57] - 公司农林业务易受干旱、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及恶劣天气的影响,可能导致产量减少或生产延误[61] 风险管理 - 公司通过远期合约管理外币汇兑风险,主要涉及人民币和美元[48] - 公司在中国大陆的附属公司为中环广场物业提供担保,总金额约为人民币184,200,000元(约197,100,000港元)[50] - 公司面临与宏观经济环境相关的风险,包括经济衰退、信贷危机及其他经济低迷导致的客户订单减少[59] - 公司可能因原料、运输、中国大陆最低工资立法或监管要求导致的成本增加而影响利润率[60] - 公司大部分物业组合位于中国大陆,面临政策变更、人民币汇率变动、供需失衡及整体经济状况等风险[60] 人力资源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雇员总数为15,537人,较2023年同期的14,126人增加10%[51] - 2024年上半年雇员成本为393,500,000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374,600,000港元增加5%[51] 未来展望 - 公司预计2024年下半年将面临重大经济逆境,但美联储可能在2024年9月开始降息,有助于提升玩具产品需求并降低财务成本[52] - 公司积极寻求潜在新客户,并扩大其在广西和越南的产能[52] - 越南海阳的新厂房将于2024年下半年投产,以利用较低的劳工成本和日益增长的技术劳动力[53] - 公司将继续监控鞋类产品的生产成本,并向不同国家的工厂下订单以最大化回报[54] 公司治理 - 公司董事会决议不宣派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62] - 公司董事吴鸿生先生持有公司普通股总数8,754,759,715股,占总已发行普通股的66.22%[63] - 公司已发行普通股总数为13,221,302,172股[72] - 盈丽持有公司股份2,348,887,635股,占总已发行普通股的17.77%[71] - Bannock为盈丽全资附属公司,持有公司股份1,273,122,098股,占总已发行普通股的9.63%[71][73] - 吴丽琼女士持有公司股份8,754,759,715股,占总已发行普通股的66.22%[7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根据2012年购股权计划尚未行使的购股权总数为11,000,000股[75] - 2023年购股权计划可能发行的最高股份数为1,322,130,217股,占2023年6月20日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0%[77] - 2023年购股权计划项下购股权的每股行使价不得低于授出日期在联交所的收市价或紧接授出日期前五个营业日的平均收市价[77] - 2023年购股权计划下可供授出的购股权数目为1,322,130,217份,服务提供者分项限额为132,213,021份[78] - 公司将以不超过60,000,000港元从市场上购买股份用于雇员股份奖励计划[7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奖励股份数目为206,160,593份,价值61,075千港元[79] - 公司及其附属公司在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六个月内未进行任何上市股份的购买、出售或赎回[81] - 公司未能遵守企业管治守则的守则条文第F.2.2条及第C.1.6条[82] - 天津滨海土地案一审判决驳回公司诉讼请求,公司已提出上诉[84] - 南沙土地仲裁案公司于2024年4月18日向仲裁庭提出撤回申请[85] - 吴旭峰先生于2024年6月27日辞任非执行董事[86] - 李远瑜女士和谢黄小燕女士于2024年6月27日退任非执行董事[87] - 庞爱兰女士于2024年6月27日获委任为薪酬及提名委员会主席[87] - 公司董事包括执行董事吴鸿生先生、张赛娥女士、吴旭洋先生,非执行董事吴旭茉女士、余沛恒先生,以及独立非执行董事甘耀成先生、庞爱兰女士和黄进达先生[90]
南华集团控股(00413)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20 19:04
财务表现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收入为1,168,503千港元,同比增长2.7%[1] - 2024年上半年毛利润为152,076千港元,同比增长21.8%[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经营溢利为44,842千港元,同比下降18.1%[1] - 2024年上半年期内亏损为80,876千港元,同比减少4.1%[2]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每股亏损为0.6港仙,与去年同期持平[2]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全面收益总额为-215,635千港元,同比减少35.5%[3]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投资物业公平值净亏损为75千港元,去年同期为收益5,352千港元[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现金及银行结存为483,866千港元,同比下降10.2%[4] - 公司2024年上半年非流动负债总值为3,683,370千港元,同比下降0.5%[5]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资产净值为6,074,180千港元,同比下降3.4%[5] - 公司流动负债总值从2023年2月31日的3,261,882千港元增加至2024年6月30日的3,495,745千港元[6] - 公司应付贸易账款从2023年2月31日的498,135千港元增加至2024年6月30日的590,425千港元[6] - 公司附息银行借贷从2023年2月31日的2,085,209千港元增加至2024年6月30日的2,188,265千港元[6] - 公司流动负债净值从2023年2月31日的(134,661)千港元减少至2024年6月30日的(212,960)千港元[6] - 公司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从2023年2月31日的9,993,403千港元减少至2024年6月30日的9,757,550千港元[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综合收入为1,168,503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137,892千港元增长2.7%[10][11] - 公司经营溢利为44,842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54,717千港元下降18%[10][11] - 公司财务费用为124,374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38,269千港元下降10%[14] - 公司除税前亏损为79,532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83,702千港元有所改善[10] - 公司确认出售附属公司收益约78,197,000港元[12] - 公司销货成本为959,982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911,102千港元增长5.4%[13] - 公司折旧费用为50,248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59,050千港元下降14.9%[13]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收入为11.69亿港元,同比增长3%[25] - 2024年上半年除税后亏损为8090万港元,相比2023年同期亏损8430万港元有所改善[25]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每股亏损为0.6港仙,与2023年同期持平[25] - 贸易及制造分部收入增长2%至10.62亿港元,经营收益为3180万港元,相比2023年同期亏损940万港元大幅改善[26] - OEM玩具业务收入增长4%至9.65亿港元[27] - 鞋类贸易业务收入减少17%至约90,000,000港元,经营溢利增加30%至约7,300,000港元[29] - 品牌球类产品销售收入减少9%至约5,800,000港元,主要由于人民币贬值[30] - 物业投资及发展分部收入增加11%至约106,900,000港元,经营溢利(包括投资物业公平值变动)约为41,400,000港元[31] - 农林业务收入减少至约62,000港元,经营亏损为2,900,000港元,相比去年同期大幅减少72%[33] 地区收入 - 公司在中国(包括香港及澳门)的收入为170,503千港元,同比增长30%[11] - 公司在美国的收入为598,360千港元,同比增长0.7%[11] - 公司在欧洲的收入为281,128千港元,同比下降1.7%[11] 会计准则与披露 - 公司采纳了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修订本,对负债分类为流动或非流动有所影响[7] - 公司采纳了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修订本,明确了售后租回的会计处理[9] - 公司采纳了香港会计准则第7号修订本,引入了供应商融资安排的新披露规定[9] 应收账款与应付账款 - 2024年6月30日应收贸易账款为4.742亿港元,相比2023年12月31日的3.727亿港元有所增加[20] - 2024年6月30日应付贸易账款为5.904亿港元,相比2023年12月31日的4.981亿港元有所增加[22] 物业投资与发展 - 中国大陆及香港物业投资组合总建筑面积分别为约626,000平方米及约26,000平方米[31] - 南京、沈阳及天津的租赁物业组合租金收入略微提升,租赁收入为88,300,000港元,较去年同期提升约2%[32] - 中环广场住宅大楼及服务式公寓可售面积总额约65%已售出[32] - 公司采取多元化租户组合策略,位于沈阳的星汇广场和中环广场分别以年轻家庭和青少年为目标客户群,以提升商业氛围和租金收入[42] - 公司对中环广场住宅单位的销售持审慎乐观态度,因其位于沈阳黄金地段并具备多种便利设施[43] 公司治理与人事变动 - 公司未宣派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51] - 公司及其附属公司在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股份[52] - 公司在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遵守了企业管治守则,但存在部分偏离情况[53] - 吴旭峰先生于2024年6月27日辞任非执行董事[57] - 李远瑜女士退任非执行董事,并退出审核委员会及薪酬及提名委员会[57] - 谢黄小燕女士退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并退出薪酬及提名委员会主席及审核委员会成员[57] - 庞爱兰女士获委任为公司薪酬及提名委员会主席[57] - 公司已成立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包括甘耀成先生(主席)、庞爱兰女士和黄进达先生[58]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的中期业绩,认为其编制符合适用的会计准则和规定[58] - 中期业绩公告已刊载于香港联合交易所网站和公司网站,并将适时寄发给股东[58] 法律与仲裁 - 天津滨海土地案一审判决驳回公司诉讼请求,公司已提出上诉[55] - 公司基于策略性考虑撤回南沙土地仲裁案件申请[56] 风险管理与未来展望 - 公司通过密切监测汇率走势及适时签订远期合约管理外币汇兑风险[35] - 公司预计2024年下半年将面临重大经济逆境,但美联储可能在2024年9月开始降息,有助于提升玩具产品需求并降低财务成本[38] - 公司正在扩大广西和越南的产能,越南海阳的新厂房将于2024年下半年投产,以利用较低的劳工成本和邻近供应链的优势[39] - 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5.3%,第二季度增长4.7%,预计中央政府将进一步推出刺激政策以实现5%的年增长目标[38] - 公司通过整合资源、优化生产流程、加强自动化和本地采购,提升成本效益和韧性[39] - 公司致力于提高客户忠诚度和工程能力,加强化工一体化以满足客户需求并提高生产成本效益[40] - 公司计划通过不同国家的推介人扩大鞋类产品客户群,并继续监控生产成本以最大化回报[41] 农林业务 - 公司在中国大陆长期承租超过290,000亩林地、农地、鱼塘和湖面,集中种植高利润率水果和农作物,并研究农业用地转换用途的机会[45] 担保与融资 - 公司附属公司提供总金额约人民币184,200,000元的担保,用于中环广场物业的独立买家[37] - 公司流动比率为0.94,资本负债比率为28%,长期银行借贷为1,716,000,000港元[34]
南华集团控股(00413)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23 16:46
公司治理与董事会结构 - 公司董事会将企业管治职能的职责委派给审核委员会,审核委员会负责检阅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的情况[23] - 公司董事会在执行董事及非执行董事人数比例上力求均衡,以便有效行使独立判断[27] - 公司董事的委任由薪酬及提名委员会建议,并需考虑其技能、经验、专长、可投入时间及利益冲突等因素[29] - 公司董事会及董事委员会会议前,高级管理层会提供有关集团营运及财务表现的完整可靠资料[36] - 公司所有董事(包括非执行董事)须根据章程细则每三年轮值退任一次[37] - 公司已接获各独立非执行董事就其独立性发出的年度确认书,全体独立非执行董事均属独立[38] - 公司董事会由11名董事组成,包括3名执行董事、4名非执行董事和4名独立非执行董事[56] - 公司董事会全权负责监察及维持稳健的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制度,并定期审阅其有效性[65] 股份奖励与购股权计划 - 公司于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内,股份奖励计划的奖励股份数目无任何变动[3] - 公司股份奖励计划项下可供授出的股份数目为206,160,593股,相当于已发行股本约1.56%[46] - 公司股份奖励计划的目的包括表彰选定雇员对集团的贡献、挽留选定雇员以支持集团营运及持续发展、以及吸引合适人员以配合集团进一步发展[40][41][43] - 2023年购股权计划获批准,计划期限为10年,至2033年6月20日届满[77] - 2023年购股权计划下可发行的股份上限为1,322,130,217股,占2023年6月20日已发行股份总数的约10%[77] - 任何12个月内,根据购股权可发行给各合资格参与者的股份数上限为任何时间已发行股份的1%[77] - 2023年购股权计划下购股权的每股行使价不得低于授出日期前5个营业日的平均收市价[78] - 2023年购股权计划下可供授出的购股权数目为1,322,130,217份[78] - 2023年公司未根据购股权计划授出、注销、行使或失效任何购股权[78] - 2023年公司未根据2012年购股权计划授出、行使、注销或失效购股权[100] - 2023年公司购股权计划项下尚未行使的购股权总数为11,000,000股[100] 财务表现与亏损原因 - 公司2023年总收入为2,887,000,000港元,较2022年减少约24%(2022年:3,814,000,000港元)[113] - 2023年除税后亏损为42,000,000港元,而2022年除税后溢利为66,000,000港元[113] - 亏损主要由于主要客户玩具产品采购订单减少、财务费用增加及出售船位债券收益减少[113] - 公司2023年财务费用增加主要由于香港银行同业拆息上升[113] - 公司整体财务、业务及贸易状况维持稳健[113] - 公司本年度每股基本亏损为0.2港仙,相比去年每股基本盈利0.6港仙[120] - 公司未派发本年度末期股息,与去年相同[121] 业务分部表现 - 贸易及制造分部收入减少25%至2,644,000,000港元,经营溢利减少21%至185,400,000港元[122] - OEM玩具业务收入减少25%至2,450,000,000港元[125] - 品牌球类产品销售收入略微减少6%至14,600,000港元[126] - 农林业务经营溢利(不包括投资物业公平值变动)减少44%至87,600,000港元[130] - 物业投资及发展分部收入减少12%至241,000,000港元[150] - 公司在中国大陆的租赁物业组合租金收入减少8%至173,000,000港元[150] - 公司在中国大陆的物业投资组合总建筑面积为614,000平方米[150] - 该分部收入增加至2,200,000港元,同比增长214%[151] - 该分部经营溢利为62,000,000港元,其中包括出售附属公司收益78,200,000港元[151] - 撇除出售收益后,该分部经营亏损减少6%至16,200,000港元[151] 资产出售与收益 - 出售Genius Year Limited的100%股本权益,总代价为89,840,000港元,确认收益78,197,000港元[154] - 出售昆山汇强鞋业有限公司的100%股本权益,代价为人民币61,500,000元(约68,333,000港元),确认收益27,216,000港元[155] 雇员与成本控制 - 公司雇员总数减少至9,714名,雇员成本减少至810,000,000港元[180] - 公司计划通过重组行动控制生产成本,包括扩充广西生产基地[162] - 公司将继续探索在低成本国家分散生产基地的机会,并物色更具竞争力的材料供应商[163] 市场展望与风险 - 公司预计2024年全球经济增速将从2023年的3%小幅下降,但对市场复苏持审慎乐观态度[161] - 公司对中环广场住宅单位的销售持审慎乐观态度,因其位于沈阳黄金住宅地段[165] - 美国年通胀率在2023年夏季下降后,逐渐趋于稳定,预计2024年年中开始降息,促进经济增长[183] - 公司在中国大陆房地产市场的复苏依赖于消费信心的恢复[186] - 公司预计美国市场气氛改善,将为其OEM玩具生产业务提供更多商机[183] - 公司面临的主要风险包括经济衰退、信贷危机及消费信心下降对订单的不利影响[190] - 公司的农林业务易受自然灾害及恶劣天气影响,可能导致产量减少或生产延迟[194] 环保与社会责任 - 公司将继续在OEM玩具生产中采用自动化设备,推动环保、社会及管治事宜[184] 法律事务 - 公司正在研究法律途径追究南京擎天及中国擎天的计算机软件侵权责任[200] 土地与物业发展 - 公司在中国大陆长期承租超过290,000亩林地、农地、鱼塘及湖面,集中种植水果及农作物[188] - 公司计划将南京及天津的部分工业用地转为商业用途,以提高土地价值及开发回报[188] 资本结构与股东信息 - 公司已发行普通股总数为13,221,302,172股[93] - 吴先生通过受控制法团持有6,828,729,326股公司股份,占已发行股份的51.65%[94] - 盈景丰为公司拥有70%的附属公司[95] - 公司资本负债比率为27%,较去年下降8个百分点[133] 退休福利计划 - 公司推行定额供款退休福利计划及强制性公积金计划,中国附属公司需按雇员薪金的一定百分比向国家退休福利计划供款[6] 信息披露 - 公司通过财务报告、公告及公司网站等途径向公众广泛披露信息,实施公平披露政策[85] 会议与股东大会 - 2023年公司举行了4次董事会会议、3次审核委员会会议、1次薪酬及提名委员会会议、1次股东周年大会和2次股东特别大会[59]
南华集团控股(00413)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19 22:06
财务数据 - 二零二三年度收入为2,887,385千港元,较二零二二年度下降[1] - 二零二三年度毛利为479,357千港元,较二零二二年度下降[1] - 二零二三年度经营溢利为231,813千港元,较二零二二年度下降[1] - 二零二三年度每股基本盈利为0.2港仙,较二零二二年度下降至虧損[2] - 二零二三年度全面收益总额为204,850千港元,较二零二二年度下降[3] - 二零二三年度非流动资产总值为10,128,064千港元,较二零二二年度下降[4] - 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流动负债总值为3,261,882千港元,较二零二二年同期增长17.7%[5] - 二零二三年股本为134,413千港元,储备为5,862,871千港元,本公司股本权益总额为5,997,284千港元[5] 业务表现 - 二零二三年度贸易及製造分部收入为2,644,312千港元,较二零二二年度的3,539,515千港元下降了25.3%[20] - 二零二三年度物業投資及發展分部收入为240,851千港元,较二零二二年度的273,504千港元下降了12%[20] - 二零二三年度农林业务分部收入为62,029千港元,较二零二二年度的(17,201)千港元增长了460.9%[20] - 二零二三年度其他分部收入为0千港元,较二零二二年度的0千港元持平[20] 未来展望 - 公司对美国市场氛围改善持乐观态度,特别看好OEM玩具生产业务[65] - 公司将通过重组行动控制生产成本,以增强竞争力[67] - 公司在长期客户忠诚度和工程能力方面具有竞争优势,有信心取得长期客户订单,并努力争取新客户[68] - 公司将继续扩大客户群,多元化客户群,并探讨在其他低成本国家分散生产基地的机会[68]
南华集团控股(00413)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14 12:18
财务表现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收入为1,137,892千港元,同比下降48.3%[3] - 2023年上半年毛利为124,861千港元,同比下降58.9%[3]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经营溢利为54,717千港元,同比下降56.4%[3] - 2023年上半年税前亏损为83,702千港元,去年同期为税前溢利36,749千港元[3]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期内亏损为84,315千港元,去年同期为溢利37,731千港元[4]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每股亏损为0.6港仙,去年同期为每股盈利0.4港仙[17]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全面收益总额为亏损334,197千港元,去年同期为亏损268,597千港元[34]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投资物业公平值净收益为5,352千港元,去年同期为亏损1,863千港元[3] - 公司2023年上半年财务费用为138,269千港元,同比增长56.0%[3]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应收贸易账款为545,466千港元,同比增长58.8%[43]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收入约为11.38亿港元,同比下降48%[89] - 2023年上半年公司除税后亏损约为8430万港元,而2022年同期为除税后溢利3770万港元[89]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每股亏损为0.6港仙,而2022年同期为每股盈利0.4港仙[90] - 公司2023年6月30日的应收贸易账款约为5.45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3.44亿港元有所增加[82] - 公司2023年6月30日的应付贸易账款约为5.54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5.76亿港元有所减少[84]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净额为250,779千港元,相比2022年同期的41,651千港元现金流入净额大幅下降[49]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净额为8,270千港元,相比2022年同期的42,888千港元现金流入净额大幅下降[49] - 公司2023年上半年融资活动现金流入净额为261,381千港元,相比2022年同期的43,826千港元现金流出净额大幅改善[49]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02,629千港元,相比2022年同期的621,926千港元有所下降[49] - 公司2023年上半年销货成本从1,725,076千港元减少至911,102千港元,竣工物业销售成本从65,996千港元减少至7,970千港元[100] - 公司2023年上半年财务费用从88,644千港元增加至138,269千港元,主要由于银行贷款、透支及其他借贷利息增加[101] 资产负债情况 - 公司流动负债总值从2022年12月31日的2,771,488千港元增加到2023年6月30日的3,349,512千港元[44] - 公司流动资产净值从2022年12月31日的422,203千港元减少到2023年6月30日的58,029千港元[44] - 公司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从2022年12月31日的10,765,738千港元减少到2023年6月30日的10,125,383千港元[44] - 公司非流动负债总值从2022年12月31日的4,276,533千港元减少到2023年6月30日的3,970,375千港元[44] - 公司资产净值从2022年12月31日的6,489,205千港元减少到2023年6月30日的6,155,008千港元[44] - 公司股本权益总值从2022年12月31日的6,489,205千港元减少到2023年6月30日的6,155,008千港元[44] - 公司总资产为13,474,895千港元,总负债为6,205,791千港元[60] - 公司递延税项负债为1,030,825千港元[60] - 公司资本负债比率为33%,较去年下降2个百分点[69] 业务表现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在中国(包括香港及澳门)的收入为131,160千港元,经营溢利贡献为65,145千港元[5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在美国的收入为230,897千港元,经营溢利贡献为23,310千港元[5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在欧洲的收入为1,353,565千港元,经营溢利贡献为69,681千港元[5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在日本的收入为8,916千港元,经营溢利贡献为-128千港元[5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在其他地区的收入为194,339千港元,经营溢利贡献为10,239千港元[59] - 鞋类贸易业务收入减少29%至约108,000,000港元[62] - 品牌球类产品销售收入减少12%至约6,400,000港元[63] - 物业投资及发展分部收入大幅下降48%至约96,400,000港元[64] - 物业投资组合总建筑面积在中国为约630,000平方米,在香港为约26,000平方米[64] - 租赁物业组合租金收入减少13%至86,500,000港元[65] - 中环广场住宅大楼及服务式公寓可售面积总额约60%已售出[67] - 农林业务收入增加至约698,000港元,经营溢利为67,700,000港元[68] - 贸易及制造分部收入减少48%至约1,041,000,000港元,经营亏损约9,400,000港元,而去年同期为经营溢利约107,700,000港元[92] - OEM玩具业务收入减少50%至约924,000,000港元,主要由于全球经济冲击和客户审慎订购策略[93] - 公司OEM玩具业务预计2023年下半年订单将多于上半年,业务表现有望改善[121] - 公司鞋类产品贸易将通过扩大客户群和控制生产成本来获取更多高利润率订单[122] - 公司物业投资业务预期中国经济反弹,零售业务将受益,尤其是星汇广场和中环广场的出租率提升[123] - 公司对中环广场住宅单位的销售持审慎乐观态度,因其地理位置优越且交通便利[124] - 公司计划将南京及天津的部分土地储备资产由工业用途转为商业用途,以提高土地价值和开发回报[124] - 公司在中国多个主要省份长期承租逾290,000亩林地、农地、鱼塘及湖面,集中种植高利润率水果及农作物[126] - 公司主要业务涉及玩具、鞋类和其他皮革产品的设计与制造,财务业绩受全球非必需品消费水平影响[128] 成本控制与风险管理 - 公司通过产能多样化及将供应链由广东省转移至广西省来控制成本[61] - 原材料、运输成本及中国大陆最低工资立法可能导致利润率下降[129] - 公司大部分物业组合位于中国大陆,面临政策变更、人民币汇率波动及供需失衡等风险[130] - 香港房地产市场的经济状况、立法变更及政府政策可能影响公司物业组合的收益[131] - 公司农林业务易受干旱、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影响,可能导致产量减少或生产延误[133] 公司治理与股东结构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董事吴鸿生先生持有公司66.22%的普通股[136] - 公司董事张赛娥女士持有公司0.31%的普通股[136] - 公司董事吴旭洋先生持有公司1.30%的普通股[136] - 公司董事吴旭茉女士持有公司1.29%的普通股[136] - 公司董事会决议不宣派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108] - 公司董事会决议不宣派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140] - 公司已发行普通股总数为13,221,302,172股[158] - 吴丽琼女士及其关联方持有公司66.22%的股份,总计8,754,759,715股[157][160] - 盈丽及其全资附属公司Bannock合计持有公司17.77%的股份,总计2,348,887,635股[157][15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根据2012年购股权计划授出尚未行使的购股权总数为13,000,000份[164] - 2023年购股权计划最高可发行股份数为1,322,130,217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0%[170] - 2023年购股权计划项下购股权的每股行使价不得低于授出日期或前五个营业日的平均收市价[172] - 2023年购股权计划的服务提供者分项限额为132,213,021份[172] - 公司股份奖励计划中,206,160,593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的约1.56%)可供授予选定雇员[179] - 公司将动用不超过60,000,000港元从市场上购买股份,用于股份奖励计划[185] - 股份奖励计划的剩余年期约为2.5年,计划将于2026年3月18日到期[190] - 公司持有的股份奖励计划相关股份价值为61,075千港元,股份数量为206,160,593股[190] - 公司在2023年上半年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股份[194] - 公司董事因处理其他重要事务,未能出席2023年1月11日的股东特别大会,偏离企业管治守则[195] - 公司董事因处理其他重要事务,未能出席2023年6月20日的股东周年大会及股东特别大会,偏离企业管治守则[196] 法律与诉讼 - 南京擎天科技有限公司不服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的判决,已于2023年4月15日提出上诉[197] - 环威投资有限公司决定撤诉南沙土地仲裁案,律师团队正在研究另立新案[199] 其他 - 公司预计2023年下半年将充满挑战,但中国放宽防疫措施和中央政府的经济增长目标可能带来有利影响[98] - 公司确认出售附属公司收益约78,197,000港元,出售其他非流动资产收益约980,000港元[99] - 香港利得税按16.5%税率计提,中国企业所得税按25%税率计提[102] - 公司每股基本亏损与摊薄亏损相同,原因是潜在普通股具有反摊薄作用[112]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将总价值约46,242,000港元的物业从投资物业转拨至列为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113] - 公司为中国附属公司提供担保,总金额约为1.71亿元人民币(约1.85亿港元)[77] - 公司法定股本总额为26亿港元,包括20亿股普通股和3亿股可赎回可换股优先股[85] -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贸易及制造、物业投资及发展与农林业务[91] - 公司雇员总数从21,578人减少至14,126人,雇员成本从682,900,000港元减少至374,600,000港元[97] - 出售附属公司Genius Year Limited获得收益约78,197,000港元[74] - 出售昆山汇强鞋业有限公司100%股本权益,代价为人民币61,500,000元[75]
南华集团控股(00413)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22 19:05
财务表现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收入为11.38亿港元,同比下降48.3%[1] - 2023年上半年毛利为1.25亿港元,同比下降58.9%[1]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经营溢利为5471.7万港元,同比下降56.4%[1]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净亏损8431.5万港元,去年同期为盈利3773.1万港元[2] - 公司每股基本亏损为0.6港仙,去年同期为每股盈利0.4港仙[2] - 公司2023年上半年除税后亏损为8430万港元,而2022年同期为除税后溢利3770万港元[31]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每股亏损为0.6港仙,而2022年同期为每股盈利0.4港仙[32]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79,281千港元,而2022年同期为盈利46,693千港元[22]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经营溢利为54,717千港元,同比下降56.4%[12]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除税前亏损为83,702千港元,去年同期为溢利36,749千港元[12] 现金流与负债 - 公司2023年6月30日现金及银行结存为4.35亿港元,较2022年底减少0.8%[4] - 公司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总额为33.5亿港元,较2022年底增加20.9%[5] - 公司2023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61.55亿港元,较2022年底减少5.1%[5]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应收贸易账款为5.45亿港元,较2022年底的3.44亿港元增加58.6%[25]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应付贸易账款为5.54亿港元,较2022年底的5.76亿港元减少3.9%[28] - 流动比率为1.0,资本负债比率为33%(2022年12月31日:分别为1.2及35%)[49] 投资物业与资产 - 公司投资物业公平值净收益为535.2万港元,去年同期为亏损186.3万港元[1] - 公司2023年6月30日投资物业价值为93.76亿港元,较2022年底减少2.9%[4]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投资物业及列为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总价值为4624.2万港元[24] - 中环广场住宅大楼及服务式公寓可售面积总额约60%已售出[47] 业务收入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贸易及制造业务收入为1,040,784千港元,同比下降48.3%[12]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物业投资及发展业务收入为96,410千港元,同比下降47.8%[12]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农林业务收入为698千港元,同比下降99.1%[12] - 公司2023年上半年贸易及制造分部收入减少48%至10.41亿港元,经营亏损为940万港元[34] - 公司2023年上半年OEM玩具业务收入为9.24亿港元,同比下降50%[35] - 鞋类贸易业务收入减少29%至约108,000,000港元(2022年:约152,700,000港元)[40] - 品牌球类产品销售收入减少12%至约6,400,000港元(2022年:约7,300,000港元)[42] - 物业投资及发展分部收入大幅下降48%至约96,400,000港元(2022年:约184,700,000港元)[43] - 租赁收入减少13%至86,500,000港元(2022年同期:约13%)[45] - 农林业务收入增加至约698,000港元(2022年:约77,000港元),经营亏损减少24%至约10,500,000港元(2022年:约13,800,000港元)[48] 地区收入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国地区收入为131,160千港元,同比下降43.2%[13]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美国地区收入为594,463千港元,同比下降56.1%[13]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欧洲地区收入为286,021千港元,同比下降30.6%[13] 财务费用与收益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财务费用为138,269千港元,同比增长56.0%[16]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确认出售附属公司收益约78,197千港元[14] - 出售Genius Year Limited的100%股本权益,总代价为89,840,000港元,确认收益约78,197,000港元[52] - 出售昆山汇强鞋业有限公司的100%股本权益,代价为人民币61,500,000元(约68,333,000港元)[53] 未来展望与策略 - 公司预期2023年下半年玩具及鞋类产品业务将因获得新客户而带来新机遇[57] - 公司通过重组行动控制制造成本,包括扩大广西省生产规模并缩小广东深圳及东莞等高成本地区生产规模[58] - 公司预计2023年下半年玩具业务订单将多于上半年,业务表现有望改善[59] - 公司计划在中国以外拓展多个生产基地以控制鞋类产品生产成本[60] - 公司预期中国经济反弹将利好零售业务,特别是位于沈阳的星汇广场和中环广场[61][62] - 公司对中环广场住宅单位销售持审慎乐观态度,因其位于黄金地段且交通便利[63] - 公司计划将南京及天津部分土地储备资产由工业用途转为商业用途以提高土地价值[65] - 公司在中国多个主要省份承租超过290,000亩林地、农地及鱼塘,集中种植高利润率的农产品[66] 风险与挑战 - 公司面临的主要风险包括宏观经济环境导致的非必需品消费水平下降及客户订单减少[68] - 公司可能因原料、运输及最低工资立法导致的成本增加而影响利润率[69] - 公司大部分物业组合位于中国大陆,面临政策变更、人民币汇率变动、利率变动、供需失衡及整体经济状况等风险[70] - 香港房地产市场的状况、立法和监管变更、政府政策与政治环境对公司自香港物业组合赚取收益有所影响[71] - 公司的农林业务易受干旱、洪水、地震与环境灾害等自然灾害及恶劣天气的影响[72] 公司治理与人事变动 - 董事会决议不宣派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之中期股息[73] - 公司及其任何附属公司在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未购买、出售或赎回本公司之任何上市股份[74] - 公司未能遵守企业管治守则之守则条文第F.2.2条及第C.1.6条,因部分董事未能出席股东特别大会[75][76] - 吴旭洋先生获委任为中国融众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之独立非执行董事及多个委员会成员[81] - 李远瑜女士于2023年7月7日获委任为公司审核委员会成员[82] 法律诉讼 - 南京擎天科技有限公司的著作权侵权案中,南华擎天不服判决并提出上诉[77] - 环威投资有限公司决定将天津滨海土地侵权案撤诉,律师团队正在研究另立新案[79]
南华集团控股(00413) - 2023 - 年度业绩
2023-07-06 17:16
股份奖励计划概述 - 股份奖励计划可供发行的股份总数为206,160,593股,相当于已发行股本的1.56%[4] - 股份奖励计划的剩余期限约为2.5年,自2011年3月18日起计15年有效[8] - 股份奖励计划的目的是表彰员工贡献、鼓励留任并吸引人才以支持公司未来发展[2] 股份奖励计划的归属与购买 - 股份奖励计划的归属期由董事会决定,退休或身故员工的奖励股份将提前归属[5] - 股份奖励计划的购买价由董事会在授出奖励时决定[7] 股份奖励计划的限制 - 股份奖励计划下,受託人不得对未归属股份行使投票权[9]
南华集团控股(00413) - 2022 - 年度财报
2023-04-24 17:16
公司财务表现 - 本年度公司总收入为3,814,000,000港元,较上一年减少约19%[4] - 本年度公司净利润为66,000,000港元,较上一年增加接近100%[4] - OEM玩具业务收入为3,246,000,000港元,较上一年减少约21%[9] - 鞋类产品贸易业务收入大幅增加至274,000,000港元,增幅约76%[12] - 品牌球类产品销售收入减少约33%至15,500,000港元,受疫情影响[14] - 物业投资及发展分部收入减少约33%至274,000,000港元[15] - 物业投资及发展分部經營溢利(不包括投资物业公平值变动)增加约48%至156,800,000港元[15] - 物业投资及发展分部租赁收入减少约20%至187,200,000港元,受疫情影响[17] - 本年度農林業務收入减少约74%,经营亏损增加约46%[20] - 公司流动比率为1.2,资本负债比率为35%[22] 公司战略规划 - 公司预计2023年将面临多重挑战和机遇,受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货币政策和中美关系等因素影响[33] - 公司计划通过将生产转移至广西和越南,控制生产成本和开支,扩大客户群,加强研发以迎合环境要求[34] - 公司将继续采用審慎及具成本效益的策略,降低风险[35] - 公司将扩大鞋类产品客户群,以获取更多利润率较高的订单[36] - 公司预期中国经济复苏将对租赁分部的零售业务带来利好[37] - 公司对中环广场住宅单元的销售持审慎乐观态度[38] - 公司将研究将部分土地储备资产转为商业用途,提高土地价值[40] 法律诉讼及风险管理 - 南京擎天在二零零零年至二零零三年期间基本无员工和固定资产,不具备开发软件的条件[53] - 南京擎天及擎天软件利用南华擎天的人员和技术条件开发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应归属南华擎天所有[53] - 南京擎天一直以来的行为严重违背诚信,公司认为其为一家空壳公司,无能力开发计算机软件[56] - 公司将研究法律途径争取31项计算机软件的所有权[56] - 公司认为中华擎天拥有的大部分计算机软件是基于南华擎天的软件发展而来,将考虑法律诉讼途径[57] - 南京擎天等被告应向南华擎天支付巨额赔偿,涉及金额达数千万元[58] - 江苏高院冻结了南京擎天的银行账户约2800万元人民币,等待最高人民法院再审[59] 公司治理与股东关系 - 公司的使命是提供卓越优质的客户服务,同时维持长期盈利能力、业务和资产增长[69] - 公司已建立各种方式加强客户与公司间的沟通,以提供卓越优质的客户服务,增加市场渗透和扩展业务[70] - 公司与主要服务供应商维持良好关系,有助于产生成本效益,促进长远商业利益[71] - 公司的企业目标之一是为股东提升企业价值,平衡业务发展和回报股东之间的关系[72] - 吴鸿生先生持有公司普通股约66.22%的股份[119] - 盈景丰有限公司持有公司普通股30%的股份[120] - 公司未在本年度派发中期股息,也不建议派发本年度末期股息[95] - 公司的股息政策旨在保留足够储备用于未来发展,并通过股息方式向股东分派纯利[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