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天下(00524)

搜索文档
长城天下(00524) - 2022 - 中期财报
2022-09-07 16:42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注册于百慕达,普通股于香港联交所上市[23] 财务报表编制信息 - 2022年上半年中期财务报表未审核,按香港会计准则第34号及上市规则编制[25] 收益相关数据 - 2022年上半年客户合约收益43,906千港元,租赁收益672千港元,收益总额44,578千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68,380千港元下降34.81%[9] - 2022年上半年客户合约收益43,906千港元,2021年为68,380千港元[27] - 2022年上半年电讯服务收益43,297千港元,2021年为68,326千港元[27] - 2022年上半年资讯科技及分销服务收益609千港元,2021年为54千港元[27] - 2022年上半年香港市场收益15,331千港元,2021年为12,267千港元[33] - 2022年上半年新加坡市场收益29,247千港元,2021年为56,113千港元[33] - 集团收益从2021年上半年约6840万港元减少约34.8%至2022年上半年约4460万港元[59] - 电讯业务收益从2021年上半年约6830万港元减少约36.6%至2022年上半年约4330万港元,毛利率从约3.3%上升至约3.7%[61] - 香港资讯科技业务2022年上半年收益约600000港元,2021年上半年仅约54000港元[65] - 集团收益由上期约6840万港元减少约34.8%至本期约4460万港元[75] - 电讯业务收益由上期约6830万港元减少约36.6%至本期约4330万港元[75] - 香港资讯科技业务收益由上期约5.4万港元增加至本期约60万港元[75] 成本、毛利及亏损相关数据 - 2022年上半年服务成本41,983千港元,毛利2,595千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2,300千港元增长12.83%[9] - 2022年上半年其他收入、收益及亏损为 - 2,337千港元,而2021年同期为13,104千港元[9] - 2022年上半年经营亏损10,711千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2,666千港元亏损扩大301.76%[9] - 2022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11,522千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10,457千港元亏损扩大10.18%[9] - 2022年上半年期内亏损11,622千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10,457千港元亏损扩大11.14%[9] - 2022年上半年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0.7港仙,2021年同期为1.0港仙(经重列)[9]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期内亏损11,622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10,457千港元[17] - 2022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11,522千港元,2021年为10,457千港元[31] - 2022年上半年其他收入、收益及亏损为 - 2,337千港元,2021年为13,104千港元[35] - 2022年上半年财务费用97千港元,2021年为948千港元[36] - 2022年上半年每股亏损基于归属公司拥有人亏损约1162.2万港元及已发行普通股数目15.7542亿股计算,2021年同期分别约为1045.7万港元及加权平均股数约10.90715亿股[42] - 归属于公司拥有人的亏损从2021年上半年约1050万港元增加约10.5%至2022年上半年约1160万港元[60] - 集团毛利由上期约230万港元增加约13.0%至本期约260万港元,整体毛利率由上期约3.4%上升至本期约5.8%[76] - 集团其他收入、收益及亏损方面,本期录得亏损净额约230万港元,上期则录得收益净额约1310万港元[76] - 集团销售及分销开支由上期约30万港元减少约74.3%至本期约7.7万港元[76] - 集团经营及行政开支由上期约1770万港元下跌约38.4%至本期约1090万港元[77] - 集团财务费用本期主要包括租赁负债利息开支约9.7万港元,上期约为90万港元[77] - 归属公司拥有人亏损由上期约1050万港元增加约10.5%至本期约1160万港元[78] 资产相关数据 - 2022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55,526千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55,564千港元略有下降[15] - 2022年6月30日流动资产32,042千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39,871千港元下降19.63%[15] - 2022年6月30日资产净值54,962千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66,548千港元下降17.41%[15] - 2022年6月30日公司权益总额为54,962千港元,较2022年1月1日的66,548千港元减少11,586千港元[17] - 2022年6月30日综合资产总值87,568千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95,435千港元[31] - 2022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总额为1347.7万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872.2万港元[45] - 2022年6月30日其他应收账项中含中国附属公司应收款项约1086.7万港元及出售金融资产应收第三方款项约430.4万港元,过往年度已全额计提亏损备抵[46] - 2022年6月30日应收一间附属公司非控股权益贷款及利息约1251.5万港元,按固定年利率4.35%计息,过往年度已全额计提亏损备抵[46] - 2022年6月30日集团有已质押银行存款约65.6万港元,已向供应商开立约53.9万港元银行担保并已动用[47] - 2022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总额为2874.6万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2781.6万港元[49] - 2022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为8457千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8327千港元[50] - 2022年6月30日,集团来自前董事赵锐勇先生及张嘉恒先生的未偿还贷款分别约为237.8万港元及333.2万港元[50] - 2022年6月30日,按公平值计量资产总计2079千港元,其中第1级别15千港元,第3级别2064千港元;2021年12月31日总计2227千港元,其中第1级别163千港元,第3级别2064千港元[52] - 按公平值透过损益列账的香港上市股权投资,2022年6月30日公平值为15千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163千港元;指定按公平值透过其他全面收益列账的非上市股本证券,2022年6月30日和2021年12月31日均为2064千港元[52][53] - 2022年6月30日及2021年12月31日,集团按摊销成本列账的金融资产及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公平值无重大差别[54] - 集团投资物业2022年6月30日及2021年12月31日公平值均为5300万港元,本期损益确认投资物业公平值无变动[43] - 2022年6月30日集团净资产约为5500万港元,2021年12月31日约为6650万港元[80] 现金流量相关数据 - 2022年上半年公司经营业务所用现金净额为11,365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19,493千港元[20]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投资业务所产生现金净额为186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21,406千港元[20] - 2022年上半年公司融资业务所用现金净额为1,219千港元,2021年同期产生现金净额为31,581千港元[20] - 2022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值项目减少净额为12,398千港元,2021年同期增加净额为33,494千港元[20] - 2022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值项目为18,206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66,697千港元[20] 税务相关数据 - 2022年上半年香港利得税按估计应课税溢利的16.5%计算,当期香港利得税为9.6万港元,递延税项为0.4万港元,所得税开支总额为10万港元[37][38] - 公司新加坡全资附属公司按17%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中国附属公司按25%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38][39] 股息相关数据 - 董事会不建议就2022年及2021年上半年派付股息[40] - 2022年董事会不建议派付中期股息(2021年6月30日:无)[107] 股本相关数据 - 法定股本方面,2021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2022年1月1日及2022年6月30日股份数目为120亿股,金额为120000千港元;已发行及缴足股本方面,2021年1月1日股份数目为10.5028亿股,金额为10503千港元,经两次供股发行后,2021年12月31日、2022年1月1日及2022年6月30日股份数目为15.7542亿股,金额为15755千港元[51] - 2021年5月公司按每持有4股获发1股供股股份,配发26257万股新普通股,认购价每股0.15港元;2021年12月按每持有5股获发1股供股股份,配发26257万股新普通股,认购价每股0.10港元[51] - 2021年5月公司按每4股获发1股供股股份,以每股0.15港元发行262,570,000股供股股份,6月25日完成[97] - 2022年初五月供股所得款项净额余额约为11,900,000港元[97] - 2021年11月供股按每5股获发1股,发行262,570,000股供股股份,认购价每股0.10港元,所得款项净额约14,200,000港元[100] - 购股计划有效期至2028年6月27日,可授出购股数目上限为157,542,000份,相当于已发行股份10%[101] 关联交易及其他收支相关数据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一名董事贷款利息开支为0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595千港元;应收一名关联方共用办公室收入为557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0千港元[51] 供股款项用途相关数据 - 拟用五月所得款项净额偿还结欠张先生产生的1020万港元贷款及借款,含1000万未偿本金及12%年利率累算未付利息[97] - 拟用五月所得款项净额偿还结欠独立第三方持牌放债公司的510万港元贷款及借款,含500万未偿本金及15%年利率累算未付利息[97] - 拟用五月所得款项净额偿还结欠张嘉恒先生330万港元贷款及借款,实际未使用,余额330万港元[97] - 拟用五月所得款项净额偿还结欠赵先生240万港元贷款及借款,实际未使用,余额240万港元[97] - 拟用五月所得款项净额1700万港元作一般营运资金,实际使用1700万港元[97] - 2022年7月5日,董事会决定更改约7,000,000港元所得款项净额用途,用于开发及维护葡萄酒电商平台[100] 员工相关数据 - 2022年6月30日,集团在香港及新加坡聘用20名雇员(2021年12月31日为23名),总员工成本约6,100,000港元(2021年6月30日约10,100,000港元)[113] 股权结构相关数据 - 2022年6月30日,董事张少辉通过受控制法团权益持有公司983,080,417股股份,持股约62.40%[87] - 2022年6月30日,Beta Dynamic Limited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公司983,080,417股股份,持股约62.40%[94] - 张少辉为Beta Dynamic Limited实益拥有人,持有130,000股,权益百分比为100%[90] 法律诉讼相关数据 - 浙江省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2022年5月裁定集团收回逾期应收款项申索败诉,另一法院聆讯未裁决[64] 市场环境相关数据 - 香港在2022年3月3日第五波COVID - 19疫情确诊个案达76991宗新高[57] - 亚太经合组织成员国与经合组织成员国整体通胀率从2021年第一季的1.8%及1.9%上升至2022年第一季的4.5%及7.9%[58] - 新加坡2022年第一季GDP按季扩张0.9%,第二季按季零增长;香港2022年第一季GDP按季下跌2.9%,第二季按季增长0.9%[59] 公司业务计划相关数据 - 中国资讯科技及分销业务自2020年起无收益,集团将精简业务[63] 公司态度相关数据 - 集团对克服疫情挑战持审慎乐观态度[69] 公司证券交易相关数据 - 2022年期间公司或附属公司无买卖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11
长城天下(00524) - 2021 - 年度财报
2022-04-26 16:40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公司收益为103,513千港元,较2020年的72,376千港元增长约43.0%[5][16] - 2021年公司年内亏损21,973千港元,2020年为溢利16,884千港元[5] - 2021年公司资产净值为66,548千港元,2020年为21,497千港元[5] - 2021年公司银行结余及现金为30,663千港元,2020年为33,238千港元[5] - 集团收益从去年约7240万港元增加约43.0%至本年度约1.035亿港元[30] - 集团毛利从去年约580万港元下跌约17.2%至本年度约480万港元,整体毛利率从去年约7.9%下跌至本年度约4.7%[30] - 集团其他收入、收益及亏损从去年约4170万港元下跌约65.2%至本年度约1450万港元[31] - 集团销售及分销开支从去年约90万港元减少约44.4%至本年度约50万港元,经营及行政开支总额从去年约2520万港元上升约23.8%至本年度约3120万港元[32] - 集团财务费用从去年约20万港元上升约550%至本年度约130万港元[32] - 本年度归属公司拥有人之亏损约为2200万港元,去年为溢利约1690万港元[33]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净值约为6650万港元(2020年:约2150万港元)[35] - 本年度资本开支约为2.4万港元,去年约为20万港元[36]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结余及现金(不包括已质押银行存款)约为3070万港元(2020年:约3320万港元),已质押银行存款约为70万港元(2020年:约80万港元)[38]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负债资产比率约为8.6%(2020年:约73.1%)[39] - 2021年审核服务酬金为1124千港元,较2020年的1323千港元有所下降[93] - 2021年其他服务酬金为805千港元,较2020年的125千港元大幅上升[93] - 2021年核数师酬金总计1929千港元,2020年为1448千港元[93] 各地区失业率变化 - 新加坡失业率从2021年1月的3.2%回落至12月的2.4%[16] - 香港失业率从2021年2月的7.2%下降至12月的3.9%[16] 公司业务变动 - 2021年公司完成出售表现欠佳的旅游业务[12] - 2021年公司通过购买一间物业控股公司全部已发行股本收购一项物业[12] - 集团去年因损失索偿录得一次性其他收入约3720万港元,本年度因回拨应付款项录得其他收入约1240万港元[19] - 集团本年度出售丝路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录得亏损约600万港元[19] - 中国资讯科技及分销业务去年和本年度均无收益贡献[20] - 香港资讯科技业务本年度收益约110万港元[21] - 集团本年度就宏利高收购事项订立临时协议,总代价为5175万港元[24] - 宏利高主要资产工业物业估值约5300万港元,占集团总资产约55.5%[24] - 该物业本年度产生租金收入约30万港元[24] 公司人员委任与辞任 - 张少辉自2021年3月2日起获委任为公司主席兼代理行政总裁[3] - 梁容恩自2021年4月30日起获委任为公司秘书[3] - 许振威45岁,2021年3月2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47] - 周晓东50岁,2021年3月12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会计及内部监控逾24年经验[50] - 张诗敏52岁,2021年3月12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多间公众上市公司近20年工作经验[51] - 许振威、刘伟锐于2021年3月2日获委任为董事,刘伟锐于2021年3月12日辞任[69] - 赵锐勇、张嘉恒于2021年3月2日调任为非执行董事,于2021年5月31日被罢免[69][70] - 张晓东、张诗敏于2021年3月12日获委任为董事[69] - 黄涛于2021年3月2日辞任董事,梁伟基、林植信于2021年3月12日辞任董事[69] - 张少辉于2021年3月2日获委任为主席兼代理行政总裁[70] - 罗凯程于2021年4月30日辞任公司秘书,梁容恩同日获委任[97]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电讯业务本年度收益约1.021亿港元,较去年约7240万港元增长约41.0%[18] - 资讯科技及分销业务本年度收益约110万港元,去年无收益[30] 公司业务发展策略 - 集团预计来年维持电讯业务发展,定期调整业务策略[25] - 集团将专注提供优质服务扩大香港资讯科技业务市场占有率[26] 董事会相关情况 - 年报日期董事会包括2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各董事任期3年,可提前1个月书面通知终止[58] - 董事会于2013年采纳多元化政策,2021年11月25日修订[60] - 提名委员会至少每年检讨董事会架构、规模及组成,每年检讨多元化政策[61] - 本年度董事会举行17次会议,各董事会议及股东大会出席情况有详细记录[64][65] - 时任非执行董事赵锐勇和张嘉恒未出席2021年3月股东特别大会和2021年股东周年大会,2021年3月特别大会无独立非执行董事出席,所有独董出席2021年股东周年大会[55] - 公司细则规定不少于三分之一董事须轮席退任,每董事最少每三年轮席退任一次[59] - 董事会负责集团整体策略、目标、业务计划制定,承担企业管治责任,监察运营及财务表现[66] - 董事会会议前董事获足够最新资料,会议纪录和书面决议由公司秘书保存,董事可合理查阅[63] 各委员会相关情况 - 审核委员会于本年度举行2次会议,成员方伟豪、周曉東、张诗敏出席率均为100%[76][78] - 薪酬委员会于本年度举行3次会议,方伟豪出席率100%,周曉東、张诗敏出席率100%,林植信出席率100%,黄涛出席率0%,赵锐勇出席率0%,梁伟基出席率100%[79][81] - 审核委员会由方伟豪、周曉東、张诗敏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方伟豪为主席[76] - 薪酬委员会由方伟豪、周曉東、张诗敏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方伟豪为主席[79] - 董事会成立审核、薪酬、提名三个常设委员会[74] - 提名委员会于2011年12月9日成立,本年度举行三次会议[83] - 张少辉、方伟豪、周晓东、张诗敏、林植信、梁伟基会议出席率为100%,赵锐勇、黄涛出席率为0%[85] 股东相关规定与会议 - 持有公司缴足股本(附有公司股东大会表决权权利)不少于十分一之股东,有权要求董事会召开股东特别大会[98] - 提出要求所必要之股东人数应为相当于在提出要求日期有表决权之全体股东总表决权不少于二十分之一之任何股东人数,或不少于一百名股东[105] - 要求发出决议案通告,需于大会举行不少于六个星期前递呈;其他要求需于大会举行不少于一个星期前递呈[105] - 公司于2021年5月31日举行股东周年大会,于2021年3月17日举行股东特别大会[103] 公司内部监控与风险管理 - 董事会全面负责维持集团内部监控机制及风险管理以及检讨其成效[106] - 集团采用风险管理机制管理业务及运营相关风险,基于本年度风险评估,除未遵守上市规则情况外,无重大风险[106] - 公司设有内部监控机制,包括识别、评估、管理等阶段[107] - 内部监控机制主要特点包括监控环境、风险评估等方面[108] - 集团采用并实施内幕消息政策及程序,确保公开披露真实、准确、完整及及时[110] - 本年度集团未设内部审核职能,委任内部监控顾问检讨机制,顾问于2022年3月提交报告[111] - 审核委员会每年检讨集团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机制成效并向董事会汇报[112] 公司绿色认证与ESG相关 - 公司连续七年获香港绿色机构认证颁发「减废证书-卓越级别」[121] - 公司需成功实施香港绿色机构认证所有适用强制措施并汇报相关成就[123] - 公司需成功实施香港绿色机构认证至少80%之适用非强制措施[123] - ESG报告涵盖本年度集团在香港及新加坡主要业务营运公司在环境及社会范畴整体绩效[114] - ESG报告资料通过集团内部监控政策等多渠道收集整理[115] - 董事会承担监察ESG事项全部责任[116] - 集团ESG方针是为持份者创造长远价值并保护支援多元价值社区[118] - ESG报告按照重要性、量化、平衡、一致性原则编制[123] - 持份者可通过电邮、网址等渠道向集团提供ESG反馈[124] 公司环境指标数据变化 - 2021年集团排放17.18吨二氧化碳当量,较2020年的16.26吨上升5.7%[130][133] - 2021年范围2购买电力排放15.68吨二氧化碳当量,较2020年的14.01吨上升11.9%[133] - 2021年范围3乘坐飞机公干排放0吨二氧化碳当量,较2020年的0.63吨下降100.0%[133] - 2021年范围3弃置到堆填区的废纸排放1.50吨二氧化碳当量,较2020年的1.62吨下降7.4%[133] - 2021年集团产生0千克有害废弃物,与2020年持平[136] - 2021年集团产生0千克无害废弃物,与2020年持平[138] - 2021年温室气体排放密度为每平方米0.06吨二氧化碳当量,2020年为每平方米0.04吨[130] - 2021年每名雇员温室气体排放密度为0.75吨二氧化碳当量,2020年为每名雇员0.68吨[130] - 公司定下2022年目标,温室气体排放维持于2021相近水平[142] - 2021年集团能源耗量为22,083千瓦时,2020年为17,291千瓦时,同比上升[150] - 2021年能源密度为每平方米74.28千瓦时,2020年为每平方米39.07千瓦[150] - 2021年每名雇员能源耗量为960.13千瓦时,2020年为每名雇员720.46千瓦[150] - 公司定下2022年目标,能源消耗维持在2021年相近水平[153] 公司雇佣与员工情况 - 公司制定健全雇佣政策,涵盖招聘要求及标准[162] - 公司承诺基于表现及效率公平施行薪酬分配原则[162] - 公司每年评估并调整薪酬,参考相关经营地点平均薪金、物价水平及行业惯例[162] - 公司为雇员提供多项激励,包括具竞争力薪金及恰当保险保障[165] - 公司为雇员提供额外福利,如医疗及牙科津贴、有薪侍产假及产假以及培训及教育资助[165] - 本年度无有关雇佣法律法规的不合规个案[167]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有23名雇员,2020年为24名,2021年全部为全职,2020年全职占比95.83%[169] - 2021年有17名雇员离职,2020年为15名,2021年流失率为73.9%,2020年为62.5%[174] - 按性别划分,2021年男性辞职雇员13人,流失率100.0%;女性4人,流失率40.0%[175] - 按年龄划分,2021年26 - 35岁辞职雇员5人,流失率125.0%;36 - 45岁6人,流失率120.0%[175] - 按地区划分,2021年香港辞职雇员13人,流失率86.7%;中国2人,流失率100.0%;新加坡2人,流失率25.0%[175] - 2021年员工受训时数合共为115.8个小时[183] - 按性别划分,2021年男性受训雇员百分比为30.8%,女性为10.0%[183] - 按雇员类别划分,2021年高级管理层受训雇员百分比为20.0%,中级管理层为40.0%,前线及其他员工为0%[183] - 按性别划分,2021年男性雇员平均受训时数为5.7小时,女性为4.2小时[183] - 按雇员类别划分,2021年高级管理层雇员平均受训时数为4.4小时,中级管理层为9.4小时,前线及其他员工为0小时[183] 公司供应商情况 - 2021年按地区划分的供应商数目:新加坡56家、香港13家、马来西亚2家、泰国2家、保加利亚1家、缅甸1家、新西兰1家、瑞士1家,总计77家[189] 公司投诉处理情况 - 2021年公司处理合共381宗投诉,解决366宗,其余投诉年末仍在处理[197] 公司知识产权与产品责任情况 - 本年度未发现重大知识产权问题,公司在香港就新标志及商标办理正式知识产权申请手续[192] - 本年度未因安全与健康理由回收产品,未侵犯或违反与产品责任有关的法律法规[194] 公司客户资料隐私与反贪污情况 - 公司制定资料隐私措施保障客户资料隐私,本年度未发现客户个人资料遭盗窃、篡改、损坏或泄露情况[195][196] - 公司设有并执行内部监控系统和反贪污政策,遵守适用反贿赂及贪污法律[198] - 公司将聘用第三方的期望、程序及反贿赂和反贪污准则载入反贪污及贿赂政策[200] 公司供应商合作情况 - 公司重视供应商环保意识,属意委聘减少碳排放的供应商[191] - 公司重视与供应商沟通合作,不知
长城天下(00524) - 2021 - 中期财报
2021-09-09 16:34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1年上半年收益为6.84亿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4.04亿港元增长69.19%[9] - 2021年上半年毛利为230万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312.8万港元下降26.47%[9] - 2021年上半年经营亏损为254万港元,而2020年同期经营溢利为2903.3万港元[9] - 2021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为1045.7万港元,而2020年同期除税前溢利为2795.9万港元[9] - 2021年上半年期内亏损为1045.7万港元,而2020年同期期内溢利为2805.9万港元[9] - 2021年上半年每股亏损为1.0港仙,而2020年同期每股盈利为2.6港仙[9] - 2021年上半年电讯服务收益68326千港元,资讯科技及分销服务收益54千港元,总计68380千港元;2020年同期电讯服务收益40439千港元,资讯科技及分销服务无收益[28] - 2021年上半年电讯服务分部业绩为亏损1312千港元,资讯科技及分销服务亏损53千港元,总计亏损1365千港元;2020年同期电讯服务亏损240千港元,资讯科技及分销服务盈利178千港元,总计亏损62千港元[28] - 2021年上半年香港市场收益12267千港元,新加坡市场56113千港元,总计68380千港元;2020年同期香港1468千港元,新加坡38971千港元,总计40439千港元[33] - 2021年上半年其他收益及收入总计13230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38384千港元[35] - 2021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10457千港元,2020年同期溢利27959千港元[28] - 2021年上半年应收一间附属公司非控股权益贷款之利息收入为0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243千港元[58] - 2021年上半年一名董事贷款之利息开支为595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0[58] - 2021年3月19日公司完成出售丝路投资100%股本权益,代价为约56288千港元,出售亏损为5962千港元[61] - 2021年出售丝路投资产生的现金流入净额为28212千港元[61] - 本期间集团收益增加约69.3%至约6840万港元,去年同期约为4040万港元[72] - 本期间公司录得归属於公司拥有人亏损约1050万港元,去年同期为溢利约2800万港元[73] - 电讯业务总收益约683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4040万港元增长约69.1%[74] - 2020年首六个月集团因索偿录得其他收入约3720万港元[76] - 本期间集团因回拨应付款项录得其他收入约1240万港元[76] - 本期间集团出售丝路投资全部已发行股本录得亏损约600万港元(计入汇兑亏损后)[76] - 本期毛利由去年同期约310万港元下跌约25.8%至约230万港元,整体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约7.7%下跌至约3.4%,因零售客户流失[84] - 本期其他收入由去年同期约3840万港元下跌约65.6%至约1320万港元,因无去年损失索偿收入[84] - 出售附属公司丝路投资亏损约600万港元,去年同期无出售收益/亏损[85] - 本期归属公司拥有人亏损约1050万港元,去年同期溢利约2800万港元,因无损失索偿收入[85]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2021年上半年财务费用948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23千港元[36] - 2021年上半年员工成本总额10082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7627千港元[36] - 经营及行政开支总额由去年同期约1250万港元增加约44.8%至约1810万港元,源于企业行动及人员成本上涨[85] 各条业务线表现 - 2021年上半年电讯服务收益68326千港元,资讯科技及分销服务收益54千港元,总计68380千港元;2020年同期电讯服务收益40439千港元,资讯科技及分销服务无收益[28] - 2021年上半年电讯服务分部业绩为亏损1312千港元,资讯科技及分销服务亏损53千港元,总计亏损1365千港元;2020年同期电讯服务亏损240千港元,资讯科技及分销服务盈利178千港元,总计亏损62千港元[28] - 2021年6月30日电讯服务分部资产35089千港元,资讯科技及分销服务650千港元,总计35739千港元;2020年12月31日电讯服务15943千港元,资讯科技及分销服务484千港元,总计16427千港元[30] - 2021年6月30日电讯服务分部负债29930千港元,资讯科技及分销服务1794千港元,总计31724千港元;2020年12月31日电讯服务12862千港元,资讯科技及分销服务1033千港元,总计13895千港元[30] - 电讯业务总收益约683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4040万港元增长约69.1%[74] - 集团预计电讯业务利用云端交换平台扩充批发业务,流量理想时提高毛利[79] 各地区表现 - 2021年上半年香港市场收益12267千港元,新加坡市场56113千港元,总计68380千港元;2020年同期香港1468千港元,新加坡38971千港元,总计40439千港元[33] - 2021年6月30日香港非流动资产(不包括金融工具)账面金额32千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154千港元[33]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自2021年3月2日起,张少辉先生出任董事会主席兼代理行政总裁,直至物色到合适候选人,董事会将持续检讨管理层架构[112] - 许振威先生3月2日起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周晓东先生及张诗敏先生3月12日起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按公司细则于5月31日股东周年大会上退任及接受重选[113] - 董事会决定不就本期宣派中期股息(2020年6月30日:无)[116] - 集团预计电讯业务利用云端交换平台扩充批发业务,流量理想时提高毛利[79]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2021年6月公司按每持有4股股份获发1股供股股份的基准配發262570000股新普通股,认购价每股0.15港元[57] - 2021年6月30日,指定按公平值透過其他全面收益列賬的非上市股本證券公平值為2037千港元,按公平值透過損益列賬的香港上市股權投資公平值為176千港元;2020年12月31日,前者為2123千港元,後者為896千港元[63][65] - 2021年6月30日,公司已支付776.3萬港元作為購買目標公司的訂金,未付代價結餘約4398.7萬港元[68] - 2020年12月31日,公司向絲路投資聯營企業注資的資本承擔為人民幣7000萬元(相當於8260萬港元),本期間已出售相關權益解除該承擔[68] - 公司有條件同意以5175萬港元(可作調整)收購目標公司全部已發行股本及待售貸款,交易尚未完成[69] - 2021年6月30日集团资产净值约5300万港元,较2020年12月31日约2150万港元增加,源于供股所得款项[87] - 公司按每4股获发1股供股股份,每股0.15港元完成供股,所得款项总额约3940万港元,约2100万用于偿还贷款[87] - 公司有条件同意以5175万港元购买目标公司全部已发行股份及待售贷款,目标公司主要从事物业持有及租赁[82] - 2021年6月30日,银行结余及现金(不包括已质押银行存款)约为6670万港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约3320万港元增加[88] - 2021年6月30日,已作为银行存款质押约60万港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约80万港元减少;发出银行担保约50万港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约80万港元减少[88] - 2021年6月30日,集团取得无抵押其他借款500万港元,实际年利率约为15.0%;来自两名前任董事的贷款约570万港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约1570万港元减少[88] - 2021年6月30日,集团租赁负债约120万港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约160万港元减少[89] - 2021年6月30日,集团负债资产比率约为22.5%,较2020年12月31日的约80.5%有所改善[89] - 2021年6月30日,集团并无重大或然负债,也未进行任何相关货币对冲[88][90][93] - 2021年,集团除完成丝路投资出售事项以及购买目标公司外,无其他重大收购或出售[94] - 2021年5月11日公司宣布供股,按每4股获发1股的基准,以每股0.15港元发行最多262,570,000股供股股份,市值48,575,450港元,6月25日供股完成,取得所得现金款项净额约38,000,000元[107] - 供股所得款项净额拟定用途中偿还集团贷款及借款,结欠张先生1020万港元(含本金1000万港元及年利率12%累算未付利息)、结欠独立第三方持牌放债公司510万港元(含本金500万港元及年利率15%累算未付利息)、结欠张嘉恒先生330万港元、结欠赵先生240万港元,一般营运资金1700万港元;实际用途为1750万港元,余额2050万港元[107][108] - 公司于2018年6月28日采纳购股计划,有效期10年,可授出购股数目上限为105,028,000份,分别相当于购股计划采纳当日及报告日期公司已发行股份的10%及8%,期间无购股尚未行使或授出[110][111] - 执行董事张少辉于2021年4月19日起任中滔环保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123] - 许振威于2021年6月30日辞任黑马资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职务[123] - 公司英文名和第二中文名于2021年6月11日分别由「Great Wall Belt & Road Holdings Limited」和「长城一带一路控股有限公司」更改为「Great Wall Terroir Holdings Limited」和「长城天下控股有限公司」[124] - 公司股东于2021年5月31日股东大会批准更改公司名称[124] - 百慕达公司注册处2021年6月11日发出更改名称证书及第二名名称证书[124] - 香港公司注册处2021年7月13日发出注册非香港公司变更名称注册证明书[124] - 公司股份简称英文和中文自2021年7月29日起分别由「GREAT WALL B&R」和「长城一带一路」改为「GW TERROIR」和「长城天下」[124]
长城天下(00524) - 2020 - 年度财报
2021-04-26 16:5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0年收益为72,376千港元,2019年为79,210千港元,同比下降约8.6%[6][16][173] - 2020年年内溢利为16,884千港元,2019年为亏损225,172千港元[6][173][184] - 2020年整体毛利率约为7.9%,2019年约为17.0%[16] - 集团本年度收益约7240万港元,较去年减少8.6%[25] - 集团本年度整体毛利率为7.9%,去年为17.0%,毛利由去年约1350万港元减少57.0%至本年度约580万港元[25] - 集团本年度经营开支总额约2610万港元,去年约为5610万港元[25] - 集团经营溢利约2300万港元,去年亏损约4080万港元[26] - 2020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净值约2150万港元,2019年12月31日约为190万港元[27] - 2020年毛利为5,753千港元,2019年为13,491千港元[173] - 2020年经营溢利为23,028千港元,2019年经营亏损为40,813千港元[173] - 2020年除税前溢利为16,781千港元,2019年除税前亏损为234,115千港元[173][186] - 2020年基本及摊薄每股盈利为1.6港仙,2019年为亏损20.9港仙[177] - 2020年全面收益总额为19,598千港元,2019年为开支226,846千港元[179][184] - 2020年非流动资产为2,277千港元,2019年为58,665千港元[181] - 2020年流动资产净值为19,934千港元,2019年为负债净额56,766千港元[181] - 2020年资产净值为21,497千港元,2019年为1,899千港元[6][181] - 2019年其他全面开支总额1,674千港元,2020年其他全面收益总额2,714千港元[184] - 2020年经营业务所用现金净额12,801千港元,2019年为8,104千港元[186] - 2020年投资业务所产生现金净额27,901千港元,2019年为962千港元[189] - 2020年融资业务所产生现金净额10,061千港元,2019年为96千港元[189] - 2020年现金及现金等值项目增加净额25,161千港元,2019年减少7,238千港元[189] - 2020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值项目为33,342千港元,2019年为6,672千港元[189] - 2020年银行结馀及现金为33,238千港元,2019年为6,672千港元[6][189]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于2021年3月完成出售旅游业务[12] - 电讯业务总收益约7240万港元,较去年约7510万港元微跌约3.6%[17] - 资讯科技及分销业务去年收益约420万港元,本年度未产生收益[25] - 公司终止丝路投资出售旧协议,新协议代价为人民币4750万元,于2021年3月19日完成出售[20] - 2020年按公平值透过损益列账之金融资产未变现亏损净额约600,000港元,2019年未变现亏损净额约54,500,000港元及已变现亏损净额约60,600,000港元[16][25][33] - 2020年因索偿产生其他收入约37,200,000港元[16]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2021年3月公布物业收购建议[13] - 公司正物色科技、媒体及电讯界别业务发展机遇[12] - 2021年3月3日公司拟5175万港元收购物业控股公司股份及待售贷款[22] - 宜宾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200,000,000元,集团承诺出资人民币70,000,000元,相当于35%股本权益[31] - 公司拟5175万港元购买宏利高发展有限公司全部已发行股本[150] 公司治理相关 - 赵锐勇66岁,2017年11月1日任执行董事,2021年3月2日调任非执行董事[40] - 张嘉恒48岁,2017年9月1日任执行董事,2021年3月2日调任非执行董事[41] - 方伟豪40岁,2020年2月20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审计及商业咨询服务超16年经验[43] - 周晓东49岁,2021年3月12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会计及内部监控逾23年经验[44] - 张诗敏51岁,2021年3月12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国际核数师事务所及上市公司逾20年工作经验[45] - 本年度举行三次董事会定期会议及八次董事会紧急会议,未达每年至少四次定期会议要求[47] - 本年度仅一次召开董事会定期会议发出至少14天通知[47] - 本年度主席未与独立非执行董事举行无其他董事出席的会议,报告日期新主席已举行[48] - 时任董事会主席兼提名委员会主席赵锐勇及薪酬委员会主席黄涛未出席2020年股东周年大会[48] - 时任执行董事兼董事会副主席张嘉恒及审核委员会主席方伟豪出席2020年股东周年大会并回答提问[48] - 本年度董事会举行了十一次会议[55] - 截至年报日期,董事会有两名执行董事、两名非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51] - 张少辉自2021年3月2日起任主席兼代理行政总裁,此前赵锐勇为主席,张嘉恒为副主席,李冰为行政总裁至2020年11月9日辞任[51][62] - 新委任董事获入职培训,公司为董事提供持续专业发展安排[60] - 提名委员会最少每年检讨一次董事会架构、规模及组成[52]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十所载标准守则作为董事证券交易行为守则,全体董事本年度全面遵守[49] - 董事会于2013年采纳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无制定可计量目标[52] - 董事会将定期检查多元化政策确保有效,并在年报企业管治报告披露[52] - 董事会转授权力予不同委员会处理特定事宜,日常管理交执行董事及高级管理层[58] - 董事在董事会会议召开前获足够及最新资料,会议纪录由公司秘书保存[54] - 独立非执行董事任期为三年,可提前一个月书面通知终止任期[63] - 审核委员会于1999年9月29日成立,本年度举行4次会议,其中3次有外部核数师列席[67] - 审核委员会成员方伟豪、赵光明、黄涛、梁伟基出席会议次数分别为4/4、3/3、4/4、2/2[69] - 薪酬委员会于2001年12月18日成立,本年度举行1次会议[70] - 薪酬委员会成员黄涛、赵锐勇、赵光明、梁伟基出席会议次数分别为1/1、1/1、不适用、1/1[72] - 提名委员会于2011年12月9日成立,本年度举行1次会议[73] - 提名委员会成员赵锐勇、赵光明、黄涛、梁伟基出席会议次数分别为1/1、不适用、1/1、1/1[75] - 董事会负责制定及检讨公司企业管治政策及常规等多项职责[75] - 制定企业管治政策着重董事会素质、有效内部监控等方面[76] - 董事认为自己是集团唯一高级管理层,本年度各董事薪酬详情见综合财务报表附注11[78] - 本年度应付公司核数师酬金约为144.8万港元,其中审核服务约132.3万港元,非审核服务约12.5万港元[79] - 公司秘书罗凯程先生本年度接受不少于15个小时相关专业培训[82] - 持有公司缴足股本(附有公司股东大会表决权利)十分之一的股东有权要求召开股东特别大会[83] - 公司于2020年6月30日举行股东周年大会[88] - 提出要求的股东人数应为相当于在提出要求日期有权于大会上就有关要求表决的全体股东总表决权不少于二十分之一的任何股东人数,或不少于100名股东[90] - 要求发出决议案通告需在大会举行不少于6个星期前递呈,其他要求需在大会举行不少于1个星期前递呈[90] 其他重要内容 - 核数师对2020年1月1日4,196,000港元之若干贸易应收款项、16,691,000港元之其他应收款项以及付予数名债务人合共约5,090,000港元之款项之年初结余发表保留意见[36] - 本年度集团五大客户应占总营业额占集团总营业额约59.8%,最大客户占约27.8%[102] - 本年度集团五大供应商应占总采购额占集团总采购额约75.3%,最大供应商占约29.5%[103] - 董事会不建议就本年度派付股息(2019年:无)[107] - 购股计划于截至2028年6月27日止10年内有效,可授出购股数目上限为105,028,000份,相当于购股计划采纳当日及报告日期公司已发行股份的10%[115] - 基于2020年风险评估,除未遵守上市规则情况外,未识别出任何重大风险[91] - 公司设有符合COSO 2013框架的内部监控机制[92] - 本年度董事会检讨集团内部监控机制成效,除未遵守上市规则情况外,未识别出任何重大监控缺失[94] - 本年度集团未设立内部审核职能,委任外部顾问检讨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机制[95] - 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机制至少每年检讨一次[96] - 公司为投资控股公司,附属公司主要业务为提供电讯及相关服务、金融支付处理解决方案及软件开发服务以及分销业务[99] - 2020年及2019年12月31日,并无可供分派予公司股东之储备[109] - 本年度内,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概无买卖或赎回公司任何上市证券[112] - 公司不知悉股东可因其持有股份而获得之任何税务宽免[113] - 公司细则或百慕达法例并无有关优先购买权之规定[114] - 董事赵锐勇在公司222,820,000股股份中拥有权益,持股约21.22%[122] - 赵锐勇在乌苏丝路小镇文旅有限公司人民币150,000,000元注册资本中拥有权益,持股约75.00%[124] - 袁子俊、何丽贞、谭毓桢在公司533,500,000股股份中拥有权益,持股约50.80%[128] - 香港长城、长城集团、赵非凡在公司222,820,000股股份中拥有权益,持股约21.22%[128] - 彭明在公司65,900,000股股份中拥有权益,持股约6.27%[128] - 曹晖在公司61,420,000股股份中拥有权益,持股约5.85%[128] - 黄学文在公司53,330,000股股份中拥有权益,持股约5.08%[128] - 2020年12月31日集团在中国、香港及新加坡聘用20名雇员,2019年为35名[130] - 2020年集团总员工成本约为14,400,000港元,2019年约为18,800,000港元[130] - 2020年12月31日公司董事或最高行政人员无公司相关股份或债权证[123] - 2017年9月8日丝路投资与长城集团成立合营企业乌苏公司,双方分别持股25%和75%,注册资本2亿元,丝路投资注资5000万元[135] - 2020年10月19日公司与张少辉先生订立贷款协议,获最多1000万港元无抵押贷款,年利率12%,2020年12月31日已提取全部贷款[138] - 公司与赵鋭勇先生订立贷款协议,本金不超3800万港元,免息,2020年12月31日已提取约237.8万港元[142] - 公司与李冰女士订立贷款协议,本金不超50万港元,免息,2020年12月31日已提取44万港元[142] - 公司与张嘉恒先生订立贷款协议,本金最终提至320万港元,免息,2020年12月31日已提取全部贷款并透支13.3万港元[142] - 公司全部已发行股本至少25%由公众持有,符合上市规则规定[145] - 2021年1月18日Beta Dynamic Limited收购5.335亿股股份,占公司全部已发行股本约50.80% [146] - 截至报告日期,Beta Dynamic Limited持有5.56762589亿股股份,占公司全部已发行股本约53.01% [146] - 2020年5月13日公司拟出售丝路投资全部已发行股本,代价5000万元,后协议终止,没收按金250万元[148] - 2020年11月20日公司与新买方订立协议出售丝路投资,总代价4750万元,2021年3月19日完成出售[148] - 中审众环自2020年12月8日起辞任公司核数师,天健于2020年12月11日获委任为核数师[151] - 前任核数师对公司2019年财报发表保留意见,未能信纳419.6万港元贸易应收款项、1669.1万港元其他应收款项能否收回,及509万港元付予债务人款项是否有效及能否收回[158] - 上述金额已于2019年计提全数拨备,现任核数师无法取得充足审计凭证[159] - 2020年12月31日,集团已就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确认减值亏损(已扣除拨回)379.7万港元[162] - 评估应收款项各环节关键控制设计及运作成效、信贷评估流程等[164] - 评价管理层计算应收款项减值亏损所用假设的一致性和合理性[164] - 抽样审阅公司管理层编制的应收款项账龄分析[164] -
长城天下(00524) - 2020 - 中期财报
2020-09-29 16:43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收益为4043.9万港元,同比增长14.5%[8] - 公司2020年上半年总收益为40,439千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35,304千港元增长14.5%[31][35] - 公司收益增长14.4%至4040万港元,去年同期为3530万港元[92] - 公司收益约40,400,000港元,同比增长14.4%,主要由于电讯业务批发语音分部拓展[99] - 期内溢利为2805.9万港元,去年同期为亏损1.354亿港元[8] - 2020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2803.1万港元,而2019年同期为亏损1.35128亿港元[17] - 公司2020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为27,959千港元,较2019年同期除税前亏损136,296千港元大幅改善[31][35] - 公司2020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2803.1万港元,较2019年同期亏损1.3513亿港元实现扭亏为盈[54] - 归属于公司股权持有人综合溢利约28,000,000港元(去年同期亏损135,100,000港元)[101] - 经营溢利为2903.3万港元,去年同期为经营亏损1830.6万港元[8] - 经营利润扭亏为盈,实现2900万港元利润,去年同期亏损1830万港元[92] - 经营溢利约29,000,000港元(去年同期亏损18,300,000港元),主要由于对销收购Diamond Frontier未偿付代价约37,200,000港元[99] - 归属于股东利润为2800万港元,去年同期亏损1.351亿港元[92] - 每股基本盈利为2.7港仙,去年同期为亏损12.9港仙[8] - 公司2020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为0.0267港元,而2019年同期为每股亏损0.1286港元[54]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毛利为312.8万港元,同比下降66.0%[8] - 毛利下跌至约3,100,000港元,同比下降66.3%,毛利率降至7.7%(去年同期26.0%)[99] - 经营开支总额约12,500,000港元,同比减少56.6%,主要源于成本结构精简及无使用权资产折旧[99] - 员工总成本约690万港元同比下降25%[136] - 税项支出从2019年上半年的876千港元降至2020年同期的100千港元,降幅88.6%[51] 各条业务线表现 - 电讯服务收益从2019年上半年的31,076千港元增长至2020年同期的40,439千港元,增幅30.1%[31][35] - 电讯业务收益增长29.9%至4040万港元,去年同期为3110万港元[93] - 金融支付处理及软件业务收益从2019年上半年的4,228千港元降至2020年同期为零[31][35] - 信息科技及分销业务收益为零(去年同期约4,200,000港元),受COVID-19影响无商机落实[94] 各地区表现 - 新加坡市场收益从2019年上半年的10,500千港元增长至2020年同期的38,971千港元,增幅271.2%[45] - 香港市场收益从2019年上半年的20,576千港元下降至2020年同期的1,468千港元,降幅92.9%[45] 其他收益及收入 - 其他收益及收入为3838.4万港元,同比激增2913.5%[8] - 其他收益中可获补偿收入达37,172千港元,占其他收益总额的96.8%[47] 资产和负债变化 - 银行结余及现金为423.8万港元,同比下降36.5%[14] - 公司于2020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34.4万港元,较年初的667.2万港元减少34.8%[22] - 公司2020年6月30日已质押银行存款为71.6万港元,较2019年末73.8万港元减少3.0%[55] - 银行结余及现金约4,200,000港元(2019年末约6,700,000港元),已质押银行存款700,000港元[104] - 贸易应收款项净额从2019年末622.7万港元下降至2020年6月30日458.7万港元,减少26.3%[58] - 贸易应付款项从2019年末392.5万港元下降至2020年6月30日302.0万港元,减少23.1%[63] - 收购附属公司应付现金对价从2019年末3717.2万港元降至0,减少100%[63] - 应付前任董事杨俊伟款项余额为12,393,000港元,对应其持有的8,500,000股已分拆星亚股份[67] - 持作出售之出售组别负债总额为183千港元,全部为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72] - 未偿还浙江宏澜垫款总额为人民币38,099,466元[129] - 2017年向浙江宏澜提供垫款人民币17,516,161元[129] - 2018年新增垫款人民币20,583,305元[129] 权益和投资 - 权益总额为2891.5万港元,较期初189.9万港元大幅增长1422.3%[14] - 2020年6月30日权益总额为2891.5万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9387万港元下降69.2%[17] - 资产净值约28,900,000港元(2019年末约1,900,000港元),主要因对销未偿付代价增加净资产[104][105] - 于联营企业之权益从5607.9万港元降至0港元[14] - 分类为持作出售之出售组别之资产为5518.4万港元[14] - 持作出售之出售组别资产总值为55,184千港元,其中于联营企业之权益为55,078千港元[69] - 公司非控股权益于2020年6月30日为负303.2万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272.1万港元恶化211.4%[17] - 截至2020年6月30日,FVPL之金融资产中香港上市股权投资公平值为397千港元[76]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指定FVOCI之非上市股本证券公平值为2,318千港元[76] - 香港上市证券投资市值从2019年12月31日的140万港元下降至2020年6月30日的40万港元,降幅约71.4%[110]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未变现公平值变动亏损净额约110万港元,较2019年同期亏损1.103亿港元大幅收窄[110] - 出售上市证券亏损及未变现公允价值亏损大幅减少99%至110万港元[92] - 第3级别非上市股本证券公允价值从238.4万港元降至231.8万港元,减少6.6万港元(2.8%)[79] - 第3级别非上市投资基金从12.3万港元降至零,因期间赎回17.8万港元[79] - 第3级别资产总额从250.7万港元降至231.8万港元,减少18.9万港元(7.5%)[79] - 投资组合中星亚控股有限公司未变现公平值变动亏损最大,达23.9万港元,占总投资组合亏损的22.7%[111] - 新源万恒控股持股数量100万股,持股比例0.01%,期末公平值13万港元较期初17万港元下降23.5%[111] - 中国赛特集团持股504万股全部平仓,期初公平值79.6万港元全部亏损[111] - 海天能源国际持股257.6万股,期间无公平值变动,期末公平值为零[111] - 汉港控股集团持股100万股,期末公平值12.9万港元较期初14.1万港元下降8.5%[111] - 董事赵锐勇通过控股公司持有2.228亿股公司股份,持股比例21.22%[113][114] - 主要股东彭明持有6590万股公司股份,持股比例6.27%[119] - 股东谭毓桢持有5.435亿股公司股份的保证权益,持股比例约51.7%(按总股本10.5亿股计算)[120] - 购股权计划上限为105,028,000份占公司已发行股份10%[123]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无任何未行使或已授出购股权[124] 减值准备 - 其他应收款项及关联方应收款项计提减值准备3055.5万港元,减值率高达80.5%[58] - 对公众公司管理费应收款计提减值准备324.4万港元,减值率66.4%[60] - 对联营企业应收款项226.7万港元计提减值准备117.5万港元,减值率51.8%[62] - 对附属公司非控股股东贷款1171.7万港元计提全数减值准备1161.4万港元[62] - 商誉减值亏损从2019年上半年的4,485千港元降至2020年同期为零[35][31] 现金流 - 公司经营业务所用现金净额为负140.7万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负88.8万港元扩大58.4%[22] - 融资业务所用现金净额为负94.5万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负172.6万港元改善45.3%[22] - 投资业务所产生现金净额为2万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359万港元下降99.4%[22] - 应收一间附属公司非控股权益贷款之利息收入为243千港元[74] 累计亏损和储备变动 - 2020年上半年累计亏损为3.40229亿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2.84361亿港元扩大19.6%[17] - 2020年上半年汇兑储备变动为负103.3万港元,而2019年同期为正10.2万港元[17] - 2020年上半年投资重估储备变动为负6.6万港元,而2019年同期为正44.7万港元[17]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确认对宜宾公司7000万人民币的出资承诺,占其35%股权[87] - 拟出售联营公司25%股权的交易对价为5000万人民币[88] - 公司承诺出资人民币70,000,000元持有宜宾公司35%股本权益,截至报告期末尚未出资[108] - 公司就星亚股份交易对杨俊伟提起法律程序,要求其履行转让股份义务并赔偿因股价下跌导致的公平值亏损[67] - 公司收取主要出售事项按金人民币2,500,000元(约2,750,000港元)[67] - 宋晓东提供人民币20,583,000元弥偿保证[130] - 宏澜垫款适用百分比率高于5%但低于25%[130] - 管理账目因COVID-19未按月提供予董事会[126] 其他重要内容 - 公司非流动资产从2019年末的202千港元降至2020年6月的109千港元,降幅46.0%[45] - 负债资产比率降至27.3%(2019年末310.3%),主要因净资产增加[105] - 员工人数从41名减少至23名同比下降43.9%[136] - 公司法定股本为12,000,000,000股,面值0.01港元,总面值120,000千港元[73] - 已发行及缴足股本为1,050,280,000股,总面值10,503千港元[73]
长城天下(00524) - 2019 - 年度财报
2020-05-17 18:2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19年收益为7921万港元,较2018年的6792万港元增长16.6%[6][17] - 公司2019年年内亏损为2.25172亿港元,较2018年的1614.8万港元大幅扩大[6][17] - 公司2019年经营亏损为4080万港元,较2018年的4680万港元减少12.8%[17] - 公司录得归属于股权持有人亏损约2.19亿港元,主要由于出售证券亏损及投资减值[17] - 公司整体收益为7920万港元,较去年增长16.6%[25] - 毛利为1350万港元,较去年3080万港元减少56.2%[25] - 经营亏损4080万港元,较去年亏损4680万港元收窄12.8%[27] - 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亏损2.19亿港元,较去年亏损1170万港元扩大1771.8%[28] - 公司2019年度蒙受亏损225,172,000港元[151] - 公司收益为79210千港元,同比增长16.6%[165] - 毛利为13491千港元,同比大幅下降56.2%[165] - 经营亏损为40813千港元,较去年46754千港元有所改善[165] - 年内亏损总额达225172千港元,同比大幅扩大1294%[165] - 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20.9港仙,较去年1.2港仙大幅恶化[166] - 公司2019年录得净亏损219,027千港元,相比2018年净亏损11,727千港元,亏损额扩大了1,768%[175][178] - 2019年度净亏损约2.25172亿港元[196]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公司整体毛利率从2018年的45.3%下降至2019年的17.0%[17] - 整体毛利率为17.0%,相比去年45.3%下降28.3个百分点[25] - 经营开支总额为5610万港元,较去年8190万港元减少31.5%[25] - 贸易应收款项坏账备抵4784千港元,同比激增760%[165] - 其他应收款项备抵31349千港元,同比减少31.4%[165] - 无形资产减值亏损32393千港元,去年无此项减值[165] - FVPL金融资产公平值变动净亏损54523千港元,去年为收益54431千港元[165] - 所得税抵免8943千港元,去年为所得税开支1025千港元[165] - 已付所得税为204.7万港元,较上一年1127.3万港元减少81.8%[180] - 已付利息为10.9万港元,上一年为零[180] 各条业务线表现 - 电讯业务2019年收益为7510万港元,较2018年的4610万港元增长62.9%[18] - 资讯科技及分销业务总收益为420万港元,较上一年度2180万港元下跌80.7%[19]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正积极寻求出售表现欠佳的杭州苏颂科技业务及丝路投资控股的25%权益[14] - 公司正着力发展批发语音电讯分部并精简成本结构,同时在TMT领域寻求新机会[13][18] - 公司正采取措施确保持续经营能力包括检视未来12个月营运资金预测[103] - 公司与董事订立总额为4170万港元的贷款协议以缓解流动资金压力[104] - 2020年5月以人民币5000万元(约5500万港元)出售附属公司[104] - 出售事项预计带来净现金流入5489.2万港元[104] - 与董事订立总额4170万港元免息贷款协议[199] - 未提取董事借款总额约3886万港元[199] - 计划出售附属公司预计带来净现金流入5489.2万港元[199] 其他财务数据(资产、债务、借款等) - 公司资产净值从2018年的2.28745亿港元大幅下降至2019年的189.9万港元[6][9][10] - 银行结余及现金从2018年的1391.5万港元下降至2019年的667.2万港元[6][9][10] - FVPL金融资产未变现公平值变动亏损净额为5450万港元[26] - 出售及公平值变动亏损净额为6060万港元[26] - 商誉减值亏损730万港元,无形资产减值亏损3240万港元[26] - 公司资产净值从2018年约228.7百万港元大幅下降至2019年约1.9百万港元,降幅超过99%[35] - 2019年负债资产比率(借款总额占资产净值百分比)激增至310.3%,而2018年仅为0.1%[36] - 银行结余及现金(不包括已质押银行存款)从2018年约13.9百万港元减少至2019年约6.7百万港元[36] - 持有作买卖的香港证券投资市值从2018年约129.8百万港元暴跌至2019年约1.4百万港元[41] - 2019年就FVPL金融资产录得未变现公平值变动亏损净额约54.5百万港元及出售亏损净额约60.6百万港元[41] - 星亚控股有限公司股份投资占资产净值26%,其公平值从127.4百万港元暴跌至0.5百万港元[41] - 中国赛特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占资产净值41.92%,公平值从1.9百万港元降至0.8百万港元[41] - 资本开支从2018年约62.7百万港元大幅缩减至2019年约0.1百万港元[36] - 2019年新增来自董事的贷款约2.8百万港元及租赁负债约3.1百万港元[36] - 承诺出资人民币70百万元于宜宾仙源湖小镇文旅有限公司,相当于其35%股本权益[39] - 公司于2019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净额为56,766,000港元[151] - 公司总资产净值从2018年的228,745千港元大幅下降至2019年的1,899千港元,降幅超过99%[170][173] - 累计亏损从2018年的149,233千港元激增至2019年的368,260千港元,增幅达147%[175][178] - 流动资产总额从2018年的189,585千港元锐减至2019年的21,846千港元,降幅达88%[170] - 流动负债净额从2018年的122,293千港元资产变为2019年的56,766千港元净负债[170] - 非控股权益从2018年的3,017千港元转为2019年的-3,116千港元[173][178] - 储备总额从2018年的215,225千港元转为2019年的-5,488千港元[173][178]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从2018年的43,531千港元减少至2019年的12,813千港元,降幅达71%[170] - FVPL金融资产从2018年的131,254千港元大幅减少至2019年的1,571千港元,降幅达99%[170] - 银行结余及现金从2018年的13,915千港元减少至2019年的6,672千港元,降幅达52%[170] - 经营业务所用现金净额为负810.4万港元,较上一年负4284.8万港元减少81.1%[180] - 投资业务所产生现金净额为96.2万港元,较上一年所用现金净额负6325.1万港元改善101.5%[180] - 向一間聯營企業出資為零,較上一年出資負6224.8萬港元減少100%[180] - 融資業務(所用)所產生現金淨額為負9.6萬港元,較上一年產生5064.7萬港元減少100.2%[180] - 現金及現金等值項目減少淨額為負723.8萬港元,較上一年負5545.2萬港元減少86.9%[180] - 於呈報期末之現金及現金等值項目為667.2萬港元,較上一年1391.5萬港元減少52.1%[180] - 向董事籌集之貸款為284萬港元,上一年為零[180] - 償還租賃負債為282.7萬港元,上一年為零[180] - 公司采纳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导致使用权资产初始计量为581.5万港元[194] - 租赁负债初始确认金额为586.5万港元[194] - 2018年12月31日经营租赁承担总额为717.6万港元[194] - 流动负债超出流动资产约5676.6万港元[196] - 银行结余及现金约为667.2万港元[196] - 截至2019年末董事借款余额约284万港元[199] 公司治理和董事会变动 - 李冰于2017年9月1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并于2017年11月1日任行政总裁[45] - 张嘉恒于2017年9月1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并于2017年11月1日任董事会副主席[47] - 张少辉于2020年2月20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持有香港中文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48] - 赵光明于2017年8月16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任审核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及提名委员会成员[49] - 黄涛于2017年11月1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任薪酬委员会主席及审核委员会提名委员会成员[51] - 方伟豪于2020年2月20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任审核委员会主席[52] - 梁伟基于2020年2月20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曾任野村国际及雷曼兄弟亚洲投资有限公司[53] - 张嘉恒曾于2009年10月至2010年11月任鼎亿集团投资有限公司执行董事[47] - 张少辉曾为美林策略证券方案部亚太区主管及花旗环球金融亚洲策略证券方案部亚太区主管[48] - 方伟豪自2013年3月起创办桦卓会计师事务所任执业会计师[52] - 公司管理层自2019年7月起每月向董事会提供集团表现、财务状况及前景的更新资料[56] - 2019年1月至6月期间公司管理层未向董事提供集团附属公司管理账目[56] - 董事会主席及薪酬委员会主席因身处香港境外缺席2019年股东周年大会[57] - 冯伟成辞任后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人数不足3人,违反上市规则第3.10条[58] - 审核委员会主席空缺期间违反上市规则第3.21条[58] - 2020年2月20日新增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方伟豪、梁伟基、林植信)后重新符合上市规则[58] - 2019年度董事会举行11次会议[64] - 全体董事确认2019年度完全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59] - 董事会自2013年起采纳成员多元化政策[62] - 执行董事赵锐勇持有长城集团66.67%权益[61] - 董事会会议总次数为11次,股东大会议总次数为1次[65] - 董事张嘉恒董事会会议出席率100%(11/11),股东大会出席率100%(1/1)[65] - 董事赵光明董事会会议出席率100%(11/11),股东大会出席率0%(0/1)[65] - 董事黄涛董事会会议出席率91%(10/11),股东大会出席率0%(0/1)[65] - 审核委员会在2019年度举行3次会议,成员赵光明和黄涛出席率均为100%(3/3)[76] - 薪酬委员会在2019年度举行1次会议,主要职责是确定执行董事薪酬待遇[77] - 新委任董事(2020年2月20日)包括张少辉、方伟豪、梁伟基和林植信[65][69] - 独立非执行董事赵光明和黄涛任期两年,方伟豪、梁伟基和林植信任期三年[71] - 5位董事(赵锐勇、李冰、张嘉恒、赵光明、黄涛)接受了监管最新资料或企业管治相关培训[69] - 公司设有明确的主席(赵锐勇)、副主席(张嘉恒)和行政总裁(李冰)职责分工[70] - 薪酬委员会成员黄涛、赵锐勇、赵光明各出席1/1次会议[79] - 提名委员会成员赵锐勇、赵光明、黄涛各出席1/1次会议[82] - 公司秘书接受不少于15小时专业培训[88] - 提名委员会举行1次会议检讨董事会架构、规模及组成[80] 审计和内部监控 - 委聘内部监控顾问进行年度内部监控机制检讨但受COVID-19影响延迟至2020年6月完成[98] - 公司未设立内部审核职能但委任外部顾问通过访谈和测试检阅风控机制[99] - 风险管理和内部监控机制至少每年审阅一次并通过审核委员会向董事会汇报[100] - 公司采用符合COSO 2013框架的内部监控机制包含识别评估管理监控五部分[96][97] - 董事会全权负责维持内部监控机制并就重大错误或亏损提供合理鉴证[95] - 审计师对财务报表出具保留意见,涉及应收款项可收回性和付款凭证问题[146][148][149] - 核数师对估值师胜任能力及模型准确性进行验证[155] - 核数师无法取得贸易应收款项亏损备抵的充分审核凭证[157] - 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因素需披露[159] 股东和股权结构 - 公司董事赵锐勇通过受控法团持有222,820,000股股份,持股比例为21.22%[126] - 主要股东香港长城实益持有222,820,000股股份,占比21.22%[131] - 股东彭明实益持有65,900,000股股份,占比6.27%[131] - 股东曹晖实益持有61,420,000股股份,占比5.85%[131] - 股东黄学文实益持有53,330,000股股份,占比5.08%[131] - 赵锐勇在乌苏丝路小镇文旅有限公司持有150,000,000元注册资本,权益比例75%[127] - 谭毓桢女士持有543,500,000股股份的保证权益[132] - 公司未订立任何董事股份收购安排[130] - 持有不少于十分之一表决权股份的股东可要求召开股东特别大会[89] - 股东可向董事会提出书面查询,地址为香港中环皇后大道中5号衡怡大厦14楼1402室[91] - 要求股东提案需由持有不少于二十分之一表决权的股东或不少于一百名股东联合提出[94] - 公司确认公众持股量符合上市规则要求,至少25%由公众持有[142] 关联方交易和董事贷款 - 公司从董事赵锐勇获得最高38,000,000港元免息无抵押贷款,偿还日期为2021年3月31日[139] - 公司从董事李冰获得最高500,000港元免息无抵押贷款,偿还日期为2019年12月31日[139] - 公司从董事张嘉恒获得最高3,200,000港元免息无抵押贷款,偿还日期为2020年2月29日[139]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董事借款余额为284万港元[104] 资产减值和投资亏损 - 商誉账面金额为734.1万港元(扣除减值亏损前)[154] - 软件无形资产账面金额为768.9万港元(扣除减值亏损前)[154] - 客户关系无形资产账面金额为1634.9万港元(扣除减值亏损前)[154] - 技术知识无形资产账面金额为835.5万港元(扣除减值亏损前)[154] - 联营企业权益账面金额为5607.9万港元,占集团总资产约70%[156] - 联营企业权益可收回性评估涉及重大管理层判断[156] - 商誉及无形资产减值评估使用现金流预测和折现率等关键假设[154] 员工和薪酬成本 - 公司员工总数35名,较2018年41名减少14.6%[135] - 年度总员工成本约18,800,000港元,较2018年23,000,000港元下降18.3%[135] - 高级管理人员薪酬范围在0港元至1,000,000港元之间,涉及4名执行董事[84] - 核数师总酬金约为2,335,400港元,其中审计服务费用约2,065,000港元,非审计服务费用约270,400港元[85] - 非审计服务费用包括中期报告程序约145,000港元、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顾问服务约100,000港元、税务合规及顾问服务约25,400港元[85] 应收款项和坏账准备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中应收两名客户款项4,196,000港元已全额计提亏损备抵[148]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中应收数名债务人款项16,691,000港元已全额计提亏损备抵[148] - 其他应收款项中银行付款5,090,000港元缺乏凭证文件且已全额计提亏损备抵[149] 客户和供应商集中度 - 五大客户销售额占总营业额59.2%[109] - 最大客户占比33.6%的总营业额[109] - 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占总采购额68.3%[109] - 最大供应商占比39.7%的总采购额[109] 股息和资本变动 - 公司未就2019年度派发股息[113
长城天下(00524) - 2019 - 中期财报
2019-09-27 17:39
Great Wall Belt & Road Holdings Limited 長城一帶一路控股有限公司 (於百慕達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524) 中期報告 2019 INTERIM REPORT 2019 目錄 | 公司資料 | 2 | | --- | --- | | 簡明綜合損益表 | 3 | | 簡明綜合損益及其他全面收益表 | 4 | | 簡明綜合財務狀況表 | 5 | | 簡明綜合權益變動表 | 6 | | 簡明綜合現金流量表 | 7 | | 簡明綜合中期財務報表附註 | 8 | | 業務回顧及前景 | 28 | | 財務回顧 | 30 | | 其他資料 | 35 | 01 長城一帶一路控股有限公司 二零一九年中期報告 目錄 公司資料 Great Wall Belt & Road Holdings Limited 長城一帶一路控股有限公司 (Incorporated in Bermuda with limited liability) (Stock Code: 524) 董事會 執行董事 趙銳勇 (主席) 李冰 (行政總裁) 張嘉恒 (副主席) 陳志遠 獨立非執行董事 馮偉成 趙光明 黃 ...
长城天下(00524) - 2018 - 年度财报
2019-04-29 21:16
Great Wall Belt & Road Holdings Limited 長城一帶一路控股有限公司 (前稱e-Kong Group Limited) (於百慕達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524) 2 0 1 8 年 報 年 報 2018 長城一帶一路控股有限公司 Great Wall Belt & Road Holdings Limited 長城一帶一路控股有限公司 香港中環 皇后大道中5號 衡怡大廈 14樓1402室 電話: +852 2522 3800 傳真: +852 2111 2665 網址: www.gwbrhk.com 目錄 | 公司資料 | 2 | | --- | --- | | 財務摘要 | 3 | | 主席報告書 | 4 | | 業務回顧 | 5 | | 財務回顧 | 7 | | 董事會 | 12 | | 企業管治報告 | 15 | | 董事會報告書 | 25 | | 獨立核數師報告書 | 38 | | 綜合損益表 | 43 | | 綜合損益及其他全面收益表 | 45 | | 綜合財務狀況表 | 46 | | 綜合權益變動表 | 48 | | 綜合現金流量表 | 5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