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隽泰控股(00630)
icon
搜索文档
隽泰控股(00630.HK)预期中期扭亏为盈
格隆汇· 2025-08-18 18:37
财务表现 - 公司预期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录得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约100万港元,而2024年同期录得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2540万港元,实现扭亏为盈 [1] - 收入增加约500万港元,毛利增加约160万港元,推动盈利改善 [1] - 持作买卖投资公允价值由2024年同期亏损2290万港元转为收益340万港元,对盈利产生显著正面影响 [1]
隽泰控股(00630) - 正面盈利预告
2025-08-18 18:28
业绩总结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预计溢利约100万港元,2024年同期亏损2540万港元[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入增加约500万港元,毛利增加约160万港元[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持作买卖投资公允价值亏损约2290万港元,2025年同期转为收益约340万港元[4] 未来展望 - 2025年8月底前刊发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业绩[5]
隽泰控股(00630) - 董事会召开日期
2025-08-11 19:00
业绩相关 - 公司将批准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未经审核综合中期业绩公告[4] 会议安排 - 2025年8月29日举行董事会会议[4] 股息事项 - 董事会会议将考虑宣派中期股息(如有)[4] 人员信息 - 公告日期执行董事为贾明晖、张亨鑫[4] - 公告日期独立非执行董事为叶梦美、欧阳铭贤、郭镇辉[4]
隽泰控股(00630) - 截至2025年7月31日止月份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8-01 16:07
股本信息 - 本月底法定/注册股本总额为4亿港元,股份80亿股,每股面值0.05港元[1] - 本月底已发行股份967,551,792股,库存股份0股[2] 股票期权 - 股票期权采用2015年6月30日方案,行使价每股0.373港元[3] - 上月底及本月底结存股份期权数目均为48,360,000股[3] - 2021年6月29日股东大会通过方案,授予日期为2022年4月21日[3]
智通港股52周新高、新低统计|7月18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7-18 16:43
52周新高股票表现 - 截止7月18日收盘,共有160只股票创52周新高 [1] - 中国新经济投资(00080)以288.89%的创高率位居榜首,收盘价0.440港元,最高价0.700港元 [1][2] - 澳亚集团股权(02905)和中安控股集团(08462)分别以55.28%和50.00%的创高率位列第二、三位 [1][2] - 创高率超过30%的股票还包括华联国际(00969)40.13%、中科生物(01237)37.25%、万马控股(06928)30.43% [2] 52周新高股票列表 - 乐普生物-B(02157)收盘价7.940港元,创高率24.54% [2] - 指尖悦动(06860)收盘价0.238港元,创高率17.14% [2] - 中国金典集团(08281)收盘价0.090港元,创高率17.12% [2] - 富誉控股(08269)收盘价0.540港元,创高率16.07% [2] - 加科思-B(01167)收盘价6.700港元,创高率15.31% [2] 52周新低股票表现 - XI二南CO-U(09311)以-16.10%的创低率位居榜首,收盘价0.930港元,最低价0.896港元 [6] - XI二南CO(07311)创低率-12.62%,收盘价7.360港元,最低价7.025港元 [6] - 昊天国际建投(01341)创低率-5.70%,收盘价0.228港元,最低价0.182港元 [6] - 协同通信(01613)创低率-4.00%,收盘价0.242港元,最低价0.240港元 [6] - 新达控股(08471)创低率-3.45%,收盘价0.086港元,最低价0.084港元 [6]
隽泰控股(00630.HK)7月16日收盘上涨11.67%,成交30.26万港元
搜狐财经· 2025-07-16 16:28
市场表现 - 7月16日隽泰控股股价上涨11.67%至0.335港元/股,成交量90.19万股,成交额30.26万港元,振幅15.0% [1] - 最近一个月累计涨幅316.67%,年内累计涨幅150%,显著跑赢恒生指数22.58%的涨幅 [1] 财务数据 - 2024年营业总收入3499.69万元,同比增长10.07% [1] - 归母净利润-114.18万元,同比减亏55.21% [1] - 毛利率36.89%,资产负债率62.26% [1] 行业估值 - 医疗保健设备和服务行业市盈率(TTM)平均-3.39倍,中值1.17倍 [1] - 隽泰控股市盈率-235.41倍,行业排名第56位 [1] - 同业对比:巨星医疗控股0.26倍、京玖康疗0.38倍、医汇集团1.96倍、环球医疗5.24倍、瑞慈医疗5.35倍 [1] 公司背景 - 1996年在港交所主板上市,注册地为百慕大 [2] - 主营业务包括医疗设备制造销售、塑料模具产品及数据媒体产品 [2] - 2011年通过收购Titron集团拓展医疗设备和塑料模具业务 [2]
隽泰控股(00630.HK)7月11日收盘上涨9.62%,成交32.15万港元
金融界· 2025-07-11 16:33
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7月11日上涨0.46%至24139.57点,隽泰控股当日股价上涨9.62%至0.285港元/股,成交量111万股,成交额32.15万港元,振幅13.46% [1] - 隽泰控股最近一个月累计涨幅465.22%,年初至今累计涨幅116.67%,显著跑赢恒生指数同期19.78%的涨幅 [1] 财务数据 - 公司2024年营业总收入3499.69万元,同比增长10.07%,归母净利润-114.18万元但同比改善55.21%,毛利率36.89%,资产负债率62.26% [1] - 医疗保健设备和服务行业平均市盈率(TTM)为-2.68倍,中值1.17倍,隽泰控股市盈率-204.03倍,行业排名第56位 [1] - 同业对比显示巨星医疗控股市盈率0.28倍、京玖康疗0.38倍、医汇集团1.96倍、环球医疗5.24倍、瑞慈医疗5.4倍 [1] 公司背景 - 隽泰控股为百慕大注册公司,1996年在港交所主板上市,通过附属公司从事医疗设备、塑料模具及数据媒体产品的制造销售 [2] - 2011年10月通过收购Titron集团拓展医疗设备和塑料模具业务 [2]
隽泰控股(00630.HK)6月12日收盘上涨39.13%,成交1.42万港元
搜狐财经· 2025-06-12 16:35
市场表现 - 6月12日隽泰控股股价上涨39.13%至0.064港元/股,成交量25万股,成交额1.42万港元,振幅28.26% [1] - 恒生指数同期下跌1.36%至24035.38点 [1] - 公司年内累计跌幅达61.67%,显著跑输恒生指数21.47%的涨幅 [1] 财务数据 - 2024年营业总收入3499.69万元,同比增长10.07% [1] - 归母净利润亏损114.18万元,但同比改善55.21% [1] - 毛利率36.89%,资产负债率62.26% [1] 行业对比 - 医疗保健设备和服务行业平均市盈率-21.87倍,中值0.4倍 [2] - 隽泰控股市盈率-36.1倍,低于同业京玖康疗(0.38倍)、巨星医疗(0.42倍)等企业 [2] - 公司业务涵盖医疗设备制造、塑料模具及数据媒体产品,2011年通过收购Titron集团拓展医疗板块 [2] 公司背景 - 注册于百慕大,1996年在港交所主板上市(代码00630) [2]
隽泰控股(00630.HK)5月23日收盘上涨42.86%,成交3840港元
金融界· 2025-05-23 16:30
市场表现 - 5月23日隽泰控股股价上涨42 86%至0 06港元/股 成交量6 53万股 成交额3840港元 振幅0 0% [1] - 最近一个月累计跌幅16% 今年以来累计跌幅65% 同期恒生指数上涨17 37% [1] 财务数据 - 2024年12月31日营业总收入3499 69万元 同比增长10 07% 归母净利润-114 18万元 同比减亏55 21% [1] - 毛利率36 89% 资产负债率62 26% [1] 行业估值 - 医疗保健设备和服务行业市盈率TTM平均值-19 66倍 中值0 31倍 [1] - 隽泰控股市盈率-32 96倍 行业排名第65位 低于同业巨星医疗控股0 25倍 京玖康疗0 38倍 永胜医疗4 01倍 环球医疗4 58倍 瑞慈医疗5 4倍 [1] 公司背景 - 1996年在港交所主板上市 注册地为百慕大 股票代码00630 [2] - 主营业务包括医疗设备制造销售 塑料模具产品制造销售 数据媒体产品制造分销 [2] - 2011年10月通过收购Titron集团拓展医疗设备和塑料模具业务 [2]
隽泰控股(00630)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30 17:07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4年公司总收入为3.78亿港元,较2023年的3.43亿港元增加350万港元,增幅为10.2%[17] - 2024年年度亏损为123.3万港元,2023年为275.3万港元[6] - 公司2024年总收入为3780万港元,较去年增加350万港元或10.2%,主要因医疗产品和塑胶模具产品销售增加[26][31] - 公司2024年毛利为1390万港元,较2023年减少90万港元或6.1%,毛利率下降6.2个百分点至36.9% [27][31] - 公司2024年其他收入及其他收益或亏损录得亏损160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810万港元减少 [28][31] - 公司2024年拥有人应占整体亏损为120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亏损减少160万港元或57.1% [30][32] - 公司医疗产品2024年录得收入2560万港元,较去年增加370万港元或16.9%,占集团总收入67.6% [35][37] - 公司医疗产品2024年业务利润为420万港元,2023年为330万港元,因ECL下减值亏损拨回所致 [39] - 2024年医疗产品分部溢利420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330万港元,溢利增长因预期信贷亏损下拨回减值亏损[4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采血仪管件及设备收入为11024千港元,用于医疗设备的定制部件收入为14542千港元,总额为25566千港元[60] - 塑料产品收入较去年的60万港元增加66.7%或40万港元至100万港元,占集团回顾年度总收入的2.7%[108][111] - 塑料产品2024年亏损约154.6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亏损约82.9万港元增加71.7万港元[109][112] - 2024年集团放贷贷款利息收入1120万港元,较去年减少60万港元或5.1%,占回顾年度集团总收入的29.7%[114][116] - 放贷业务2024年分部溢利730万港元,2023年为1470万港元[114][116] - 2024年因预期信贷亏损及撇销应收贷款及利息产生减值亏损净额分别约300万港元(2023年:拨回约550万港元)和约零港元(2023年:零港元)[120][122] - 2024年证券投资业务实现和未实现的亏损为180万港元,2023年亏损为850万港元[136] - 2024年证券投资业务分部亏损为180万港元,2023年亏损为880万港元[136] - 截至2024年10月31日止六个月,汇隆控股未经审核持续经营业务拥有人应占溢利净额为3050万港元[143]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公司2024年分销及行政开支为1370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30万港元或2.1%,主要因分销成本减少 [29][31] - 公司2024年财务成本为120万港元,2023年为230万港元 [29][32] 医疗业务线表现 - 公司医疗设备制造业务起始于2011年,生产厂位于中国东莞,获美国FDA认证 [40] - 2024年大部分客户是中国用户或分销商,包括零售商、贸易公司和其他用户[51] - 集团拥有一支由执行董事领导的团队处理医疗产品业务,部分高级管理层成员有逾10年制造业及医疗产品行业经验[55] - 自2011年开展医疗产品业务,销售及制造采血仪设备的塑胶管是业务收入主要驱动力[57] - 2024年集团提供采血仪管道部件和设备、医疗设备定制部件等产品及解决方案[58] - 集团实施严格质量控制制度确保产品符合质量标准[45] - 集团通过识别客户需求、供应设备、提供解决方案、采购产品开展医疗产品业务,还提供售后等服务[46] - 集团在香港及中国有广泛客户群和庞大销售网络,持续寻找新客户[50] - 部分业务关系始于业务活动及展览,稳定产品质量和供货能力使集团获经常性订单[53] - 采血仪设备主要用于糖尿病患者、孕妇等人群监测血糖,集团以OEM及ODM模式生产,部分部件可能外包[62][63] - 客户还订购用于自身医疗设备的定制部件,集团会先展示样品,按订单开发原型并经客户确认后生产[65] - 销售及市场推广部负责联络客户、跟进订单等,销售人员与产品开发部紧密合作[71] - 产品开发部按客户规格开发新产品设计,根据生产实际情况对产品规格修改提建议[73] - 客户满意样品后,公司提供报价,双方达成一致后客户下采购订单[79] - 采购部定期监控原材料消耗及采购,计划经管理层审批后由采购人员执行[80] - 为有效利用资源,公司采用即时生产模式,按需采购原材料,降低库存过时风险[85] - 公司筛选供应商,仅使用采购部批准的供应商,对原材料抽样检查[86] - 产品开发阶段,各部门合作估计生产成本,根据成本部分部件可能外包[78] - 工厂最大产能约为每年500万件,取决于产品生产复杂度[88][9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厂房及机器账面价值约为零港元(2023年:零港元)[89][91] - 工厂现有15名全职员工维持运营,可能雇佣兼职员工协助生产[88][91] - 2024年医疗产品业务总收入为2556.6万港元,其中客户A贡献1102.5万港元,客户B贡献108万港元,其他贡献1346.1万港元[101] 塑料业务线表现 - 塑料产品收入较去年的60万港元增加66.7%或40万港元至100万港元,占集团回顾年度总收入的2.7%[108][111] - 塑料产品2024年亏损约154.6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亏损约82.9万港元增加71.7万港元[109][112] 放贷业务线表现 - 集团放贷业务由建信财务经营,贷款申请需经董事会最终审查及批准[115][117] - 集团将继续努力发展放贷业务,平衡业务增长与风险管理[114][116] - 2024年集团收到71份贷款续期申请,均获成功批准和续期[121] - 建信财务调整业务策略,提高贷款授予要求,降低贷款利率[119][122] - 2024年公司收到71项贷款重续申请且均获批[123] - 2024年底贷款组合有71名借款人,包括69名个人客户和2名公司客户,应收贷款及利息净额均无抵押[124][126] - 2024年底贷款本金额介于约10万港元至1000万港元,年利率介于4.0%至12.0%,贷款1年内到期[124][126] - 2024年底应收最大借款人的应收贷款及利息净额约为450万港元,占公司应收贷款及利息净额的6%[124][126] - 2024年底应收五大借款人的应收贷款及利息净额占公司应收贷款及利息净额的25.9%[124][126] - 公司放贷款业务按JS Finance的借贷指引和程序手册开展[125][127] 证券投资业务线表现 - 2024年证券投资因香港上市股本证券公允价值变动录得已变现及未变现亏损180万港元,2023年亏损850万港元;证券投资分部亏损180万港元,2023年亏损880万港元[139]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持有29只香港上市股本证券公允价值为5940万港元[139] 汇隆控股投资表现 - 集团对汇隆总投资约4550万港元,2024年12月31日拥有19720万股,占汇隆1.4%股权,权益账面价值约690万港元,占公司资产总值约4.3%[145][146]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贾明晖34岁,2016年9月30日加入公司任执行董事,2023年10月5日任公司主席[163][165] - 张亨鑫41岁,2016年9月6日加入公司任执行董事,2017年1月31日任公司董事总经理及提名委员会主席[164][165] - 欧阳铭贤49岁,2018年3月15日加入公司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同日获委任为审核委员会主席及薪酬委员会成员[167][16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遵守上市规则附录十四所载企业管治守则所有守则条文,除本报告披露的若干偏离外[175][179] - 公司采用上市规则附录十所载标准守则作为董事证券交易行为守则,全体董事2024年全面遵守规定标准[176][180] - 董事会由2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78][181] - 董事会计划每年至少举行4次定期会议,2024年举行了5次会议[183][185] - 召开董事会定期会议应发出至少14天通知,一般提前3天向董事传阅资料[183][185] - 2024年董事会主席与独立非执行董事在其他董事避席时举行了1次会议[183][185] - 三分之一董事须于公司每届股东周年大会上轮值退任,每名董事至少每3年退任一次,退任董事可膺选连任[189][193] - 董事会成员无重大相关关系,超三分之一成员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90][193] - 各董事出席2024年董事会会议和6月24日股东大会的比例均为100%[195][196] - 公司为董事提供集团业务表现更新,鼓励董事参加持续专业发展培训并记录培训情况[197][198] - 公司定期向董事更新集团业务表现资料[199] - 公司确保董事获得上市规则及其他适用法定规定的最新发展资料[199] - 公司鼓励董事参与持续专业发展[199] - 公司保存培训记录协助董事记录培训情况[199] - 公司要求董事按年提交培训记录[199] - 2024年内各位董事参加了与专业和职责相关的培训课程、研讨会或阅读相关资料[200]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血糖水平低于或等于5.55 mmol/L (100 mg/dL)时,采血仪设备测量结果偏差须于±0.83 mmol/L (±15 mg/dL)范围内;高于5.55 mmol/L时,偏差须于±15%范围内[42] - 若债务逾期3个月,公司会发催款信;逾期超6个月,必要时会考虑采取法律行动[135] - 产品由第三方根据客户设计包装,包装材料由客户提供[95][98] - 公司将产品交付外包给第三方物流商,不承担运输风险,不投保[96][99] - 2021年20 - 79岁成年人中10.5%患有糖尿病,预计到2045年,八分之一成年人(约7.83亿人)将患糖尿病,增长46%[103] - 2021年中国约有1.4亿人患有糖尿病[10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有967551792股每股面值0.05港元的已发行普通股[149][153] - 2024年和2023年12月31日,集团从金融机构的借款总额为零;2024年12月31日现金及银行结余为460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770万港元减少310万港元[150]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应付债券为3090万港元,为向独立第三方发行的非上市债券[150]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负债率为43.8%,2023年12月31日为37.8%[151]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比率为2.3,2023年12月31日为2.2[152] - 2024年和2023年12月31日,集团来自金融机构的总借贷为零[154]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银行结余总额为460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770万港元减少310万港元[154]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应付债券为3090万港元[154]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负债比率为43.8%,2023年12月31日为37.8%[154]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比率为2.3,2023年12月31日为2.2[155] - 2024年和2023年12月31日,集团无抵押资产作银行信贷及其他借贷担保,并无重大或然负债[156][159]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有30名雇员,与2023年12月31日持平[158][16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安迪工程停止经营,2024年被出售[1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