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瑞国际(00822)

搜索文档
嘉瑞国际(00822) - 2021 - 年度财报
2022-04-26 16:50
财务表现 - 2021年公司收入为1,714,549千港元,同比增长16.7%[9] - 2021年公司净利润为131,139千港元,同比增长5.8%[9] - 2021年每股基本盈利为14.67港仙,同比增长5.8%[9] - 2021年每股总股息为4.0港仙,派息比率为27.3%[9] - 2021年EBITDA为248,716千港元,同比下降1.4%[9] - 嘉瑞2021年收入同比增长16.7%至17.145亿港元,净利润同比增长5.8%至1.311亿港元[30] - 嘉瑞2021年派发末期股息每股3.0港仙,全年派息率为27.3%[31] - 公司2021年整体收入同比增长16.7%至17.145亿港元,主要得益于塑料、锌合金和铝合金业务的销售增长[47] - 2021年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5.8%至1.311亿港元,毛利率为28.5%[47] - 公司宣派了中期股息每股1.0港仙,并建议派付末期股息每股3.0港仙[166][170] - 公司可供分派储备约为209,117,000港元(2020年:208,099,000港元)[169][172] 业务收入构成 - 2021年镁合金压铸业务收入占比为24.2%,同比下降4.2个百分点[20] - 2021年铝合金压铸业务收入占比为56.3%,同比增长3.0个百分点[20] - 2021年塑胶注塑业务收入占比为8.3%,同比增长0.7个百分点[20] - 2021年锌合金压铸业务收入占比为2.8%,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20] - 2021年其他业务收入占比为8.4%,同比增长0.7个百分点[20] - 塑料业务收入增长23.1%至9.645亿港元,占公司整体收入的56.3%[50] - 镁合金业务收入保持稳定,为4.152亿港元,占公司整体收入的24.2%[51] - 铝合金业务收入增长28.0%至1.444亿港元,占公司整体收入的8.4%[52] - 锌合金业务收入增长27.8%至1.425亿港元,占公司整体收入的8.3%[58] - 其他业务收入增长9.0%至4785万港元[59] 技术与创新 - 嘉瑞在轻合金和创新技术应用方面具有专长,为个人电脑和汽车行业主要品牌提供解决方案[32] - 嘉瑞拥有4000T和5000T大型压铸机,积极拓展新能源商用车市场[32] - 嘉瑞将继续投资新材料技术研发,以满足客户需求并保持竞争优势[41] - 公司将继续在新材料技术研发上投入更多资源,以保持竞争优势[43] - 公司计划扩大生产应用和多元化业务模式,以满足不同行业的需求[43] - 公司将继续探索镁合金在新能源汽车中的应用,以实现未来增长潜力[51] - 公司将继续开发轻量化镁合金和铝合金材料,应用于汽车仪表板、车身结构件、底盘零部件及三电系统[66][67] - 公司自主开发的高导热镁合金已扩展应用于5G基站、电动汽车零部件、智能设备和大型户外LED屏幕[70][71] - 公司的不含生物杀灭剂的斥菌塑料产品自2020年疫情爆发以来深受市场欢迎,并已设立在线销售平台[70][71] - 公司的微弧氧化(MAO)技术在汽车零部件和笔记本电脑外壳镁合金部件的试产中取得成功[74][77] - 公司已应用3D打印技术于汽车和航空零部件的开发,并计划进一步探索该技术在其他领域的应用[74][77] - 公司将继续投资工业4.0智能制造系统,以提升生产效率、减少浪费并实现数据管理[75][78] 财务资源与负债 - 公司保持审慎的财务资源管理政策,维持适当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水平,以支持日常运营和业务发展[82] - 公司截至2021年12月31日的银行及现金结余约为282,712,000港元,较2020年的258,661,000港元有所增加[83][85] - 公司2021年的计息借款总额约为144,161,000港元,较2020年的153,458,000港元有所减少[88][91] - 公司2021年的净现金为138,551,000港元,较2020年的105,203,000港元有所增加[89][91] - 公司2021年的流动资产净值为520,446,000港元,较2020年的467,632,000港元有所增加[90][92] - 公司2021年的流动比率为2.1,与2020年持平[90][92] - 公司未签订任何金融工具用于对冲外汇风险,但将密切监控汇率波动并采取适当措施[95][96] - 公司未有任何重大或然负债及资产抵押[97] - 公司未进行任何重大投资、收购或出售[97] 员工与薪酬 - 公司2021年的全职员工人数为4,200人,较2020年的4,400人有所减少[100][102] - 公司提供具竞争力的薪酬待遇,包括退休金计划、医疗福利和花红奖赏,以吸引和保留优秀员工[100][102] - 公司员工薪酬政策包括薪资和奖金,符合当地市场惯例,并设有股票期权和股票奖励计划以激励员工[159] - 公司香港员工参与强制性公积金计划(MPF Scheme),中国大陆员工参与国家管理的退休计划[160] - 公司定期审查员工薪酬待遇,并根据市场惯例进行必要调整[151] - 公司董事会认为员工是公司未来成功的重要资产,并重视与客户及供应商的关系[151] 环境与社会责任 - 公司致力于绿色和可持续制造,以减少环境影响并提高能源和自然资源的使用效率[41] - 公司环境政策包括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建立环境管理体系、推行清洁生产、节约资源及减少废物[152] - 公司2021年度在所有重大方面均按照环境政策进行运营,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153] - 公司2021年度无重大违反适用法律法规的情况[150][155] - 公司于年度内作出慈善及其他捐款合共约322,000港元(2020年:49,000港元)[175] 客户与供应商 - 最大客户占公司总销售额的42.8%,五大客户合计占69.3%[175] - 最大供应商占公司总采购额的8.3%,五大供应商合计占32.9%[175] 融资与贷款 - 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嘉瑞製品有限公司于2018年12月21日与银行签订融资协议,获得最高1亿港元的定期贷款,贷款期限为18个月,需从提取日期起第15个月开始分八期按季偿还[193] - 嘉瑞製品有限公司于2018年11月30日与银行签订融资协议,获得最高8000万港元的贸易相关融资和循环贷款,其中循环贷款子限额为2000万港元,进口发票融资子限额为4000万港元,外汇对冲子限额为500万港元[198] - 嘉瑞製品有限公司于2018年11月30日签订的融资协议中,获得4000万港元的定期贷款,贷款期限为36个月,用于集团营运资金支出,该贷款已于2021年2月全额偿还[198][199] - 公司控股股东及执行董事李先生需在任何时候实益拥有嘉瑞製品有限公司及公司不低于50%的股权和权益,并维持对两者的管理控制权,违反此义务将构成2018年12月融资协议项下的违约事件[193] - 公司控股股东及执行董事李先生需保持作为公司单一最大股东的地位,违反此义务将构成2018年11月融资协议项下的违约事件[199] - 公司与银行签订2018年11月融资协议,总融资额度为80,000,000港元,其中包括20,000,000港元循环贷款融资、40,000,000港元以中国增值税发票作为进口发票融资、以及5,000,000港元外汇对冲资金交易信贷限额[200] - 定期贷款融资为40,000,000港元,用于集团营运资本支出,贷款期限为36个月[200] - 公司控股股东及执行董事李先生需继续为公司单一最大股东,否则将构成融资协议违约[200] - 公司已于2021年2月全额偿还40,000,000港元定期贷款融资[200] 管理层与董事会 - 李先生拥有超过40年的压铸行业经验,并持有中国燕山大学材料工程硕士学位[105][106] - 黄永铨先生拥有超过37年的模具设计与制造及压铸行业经验,现任集团制造总监[110][112] - 初维民先生于2021年2月加入集团,现任集团首席执行官,负责整体管理及监督业务策略的执行[115][117] - 陈素华女士拥有超过35年的销售、市场推广及管理经验,现任集团运营总监及财务总监[116][118] - 李先生为香港铸造业总会的创办人之一,并于1989年出任该会会长[109][111] - 黄永铨先生于1988年加入集团,并于2017年1月1日被任命为公司副主席[110][112] - 初维民先生持有美国南加州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及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工程硕士学位[115][117] - 陈素华女士于2019年4月1日被任命为公司执行董事,负责监督集团的人力资源及财务投资活动[116][118] - 李先生现任中国铸造协会压铸分会轮值理事长及广东省铸造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109][111] - 初维民先生曾担任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创新暨自动化部副总裁及生产技术部副总裁[115][117] - 孙启烈教授拥有超过40年的家居用品制造业经验,现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121][122] - 卢伟国博士在电子及电源供应业拥有超过40年经验,现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125][126] - 陆东先生在香港及中国股票市场资产投资分析领域拥有超过30年经验,现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129][130] - 江启全先生拥有约30年的会计、审计、企业财务和项目管理经验,现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133] - 陈善荣先生负责公司研发及新业务发展,拥有香港大学工业工程及工业管理硕士学位[134] - 陈文富先生拥有超过25年的审计、财务及资金管理经验,现任公司财务总监[135] 业务与市场 - 公司主要业务为生产及销售锌、镁及铝合金、塑胶产品及零部件,主要客户为家居用品、3C产品、汽车零部件及精密部件行业[142][146] - 公司致力于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及专业服务,同时关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144][147] - 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352万辆,同比增长1.6倍,预计2022年销量将达到500万辆[66][67] 财务报告与披露 - 公司2021年度的财务业绩详见合并损益表第118页[161]
嘉瑞国际(00822) - 2021 - 中期财报
2021-09-09 16:5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份编号为822[9] - 每手股数为2000股[9] - 公司注册办事处位于开曼群岛[7] - 香港主要营业地点为九龙湾宏光道一号亿京中心B座29楼A室[7] - 公司核数师为罗申美会计师事务所[7] - 公司于2005年1月7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股份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25][28] - 集团主要从事锌、镁、铝合金压铸和塑料注塑产品及零部件的生产和销售,客户主要来自家居用品、3C产品、汽车零部件和精密部件行业[26][28] - 截至2021年6月30日,Precisefull Limited为最终母公司,李先生为最终控股方[27][28] 业绩公布与股息信息 - 2021年中期业绩公布日期为2021年8月30日[9] - 2021年中期股息除净日期为2021年9月9日[9] - 2021年中期股息派发日期为2021年9月23日[9] - 2020年度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3.0港仙,2019年度为2.0港仙;2021年中期股息每股普通股1.0港仙,与2020年相同,总额约893.8万港元[85][86][89] 管理层变动 - 李远发于2021年2月1日起退任行政总裁[5] - 初维民于2021年2月1日获委任行政总裁,于2021年9月1日获委任执行董事及授权代表、提名委员会和薪酬委员会成员[5] 财务数据 - 整体业绩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为7.20389亿港元,2020年同期为6.16265亿港元[13] - 期内溢利为5041万港元,2020年同期为5081.8万港元[13][15] - 基本每股盈利为5.77港仙,2020年同期为5.71港仙[13] - 2021年上半年综合收入720,389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616,265千港元[56][63] - 2021年上半年综合溢利50,410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50,818千港元[59] - 2021年上半年公司收入约7.20亿港元,同比增长约16.9%,毛利约2.06亿港元,同比增长约12.1%,毛利率为28.6% [131][133] - 2021年上半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综合溢利约5152.7万港元,EBITDA约1.10亿港元 [132][133] 财务数据 - 资产负债 - 截至2021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7.81624亿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7.96024亿港元[17]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9.23504亿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9.01021亿港元[17]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4.3711亿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4.33389亿港元[17]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流动资产净值为4.86394亿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4.67632亿港元[17] - 截至2021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为6624.1万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8434.8万港元[19] - 截至2021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12.01777亿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11.79308亿港元[19]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权益总额为12.01777亿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11.79308亿港元[19]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保留盈利增加51,527千港元,权益总额增加49,282千港元,已付末期股息26,813千港元[21] - 2021年6月30日贸易及票据应收款项373,367千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394,276千港元[66] - 2021年6月30日合约资产16,225千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12,598千港元[66] - 2021年6月30日合约负债17,680千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14,031千港元[66] - 期初合约负债约14,031,000港元于2021年上半年确认为收入[67][69] - 截至2021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为366,529千港元,票据应收款项为6,838千港元,总计373,367千港元;截至2020年12月31日,贸易应收款项为390,881千港元,票据应收款项为3,395千港元,总计394,276千港元[94] - 截至2021年6月30日,一年內到期償還貸款为80,928千港元,一年後到期償還貸款为31,500千港元;截至2020年12月31日,对应数据分别为106,958千港元和46,500千港元[108] - 公司法定股本为500,000千港元,已发行及缴足股本为89,376千港元,截至2021年6月30日和2020年12月31日无变化[113]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已訂約但未撥備的资本承担为57,620千港元;截至2020年12月31日为44,222千港元[115] - 2021年6月30日,公司拥有有限制银行存款和银行及现金结余约2.44871亿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2.58661亿港元[160] - 2021年6月30日,公司计息借款全为银行贷款,总额约为1.12428亿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1.53458亿港元[162] - 2021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净额约为1.32443亿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1.05203亿港元,净借贷比率不适用[162] - 2021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净值约为4.86394亿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4.67632亿港元[162] - 2021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约为9.23504亿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9.01021亿港元[162] - 2021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约为4.3711亿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4.33389亿港元,流动比率约为2.1 [162] 财务数据 - 现金流 - 2021年上半年经营业务所得现金净额为93,251千港元,较2020年的119,264千港元有所下降;投资活动所耗现金净额为34,040千港元,融资活动所耗现金净额为71,800千港元[23] - 2021年上半年现金及等同现金项目减少12,589千港元,期末现金及等同现金项目为242,893千港元[23] 财务数据 - 各业务板块 - 2021年上半年锌合金压铸收入75,441千港元,溢利2,444千港元;2020年同期收入47,986千港元,溢利1,668千港元[56] - 2021年上半年镁合金压铸收入193,469千港元,溢利25,088千港元;2020年同期收入210,027千港元,溢利28,311千港元[56] - 2021年上半年铝合金压铸收入63,694千港元,溢利3,732千港元;2020年同期收入48,796千港元,溢利2,994千港元[56] - 2021年上半年塑胶注塑收入365,082千港元,溢利38,522千港元;2020年同期收入286,170千港元,溢利39,753千港元[56] - 2021年上半年塑胶注塑业务收入约3.65亿港元,同比增长约27.6%,占总收入约50.7% [136][139] - 2021年上半年镁合金压铸业务收入约1.93亿港元,同比减少约7.9%,占总收入约26.9% [137][140] - 2021年上半年锌合金压铸业务收入约7544.1万港元,同比增长约57.2%,占总收入约10.5% [138][141] - 2021年上半年铝合金压铸业务收入约6369.4万港元,同比增长约30.5%,占总收入约8.8% [143] - 2021年上半年其他业务收入约2270.3万港元,同比减少约2.5% [144] - 铝合金压铸业务收入增加约30.5%至6369.4万港元,占集团整体收入约8.8%[146] - 其他业务收入减少约2.5%至2270.3万港元[147] 财务数据 - 其他收支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利息收入68.4万港元,客户报销收回410.8万港元,废料销售561.1万港元,政府补助金349.9万港元,其他收入1664.9万港元;2020年同期分别为44.7万港元、367.3万港元、124.6万港元、761.8万港元、1386.3万港元[72] - 2021年上半年银行借款利息开支213.6万港元,租赁负债利息开支35.8万港元;2020年同期分别为418.9万港元、18.2万港元[74] - 2021年上半年香港利得税本期拨备594万港元,香港以外所得税本期拨备613.2万港元;2020年同期分别为585.5万港元、 - 51.7万港元[77] - 2021年上半年物业、机器及设备折旧3740.8万港元,使用权资产折旧790.9万港元,出售物业、机器及设备亏损108.8万港元,物业、机器及设备撇销152.3万港元;2020年同期分别为3655.6万港元、584.5万港元、51万港元、33.7万港元[82] - 2021年上半年研究及开发支出1978.1万港元,2020年同期为1692.8万港元[82] 财务数据 - 物业设备处置 - 2021年上半年公司处置账面价值约230.1万港元的物业、机器及设备,所得款项约121.3万港元,处置亏损约108.8万港元;2020年全年处置账面价值207.4万港元,所得款项56.7万港元,处置亏损150.7万港元[91] - 2021年上半年公司撇销账面价值约152.3万港元的物业、机器及设备,2020年全年为330.9万港元;2021年上半年购置约3748.7万港元的物业、机器及设备,2020年全年为6161万港元[92]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出售账面价值约2,301,000港元的物业、机器及设备,所得款项约1,213,000港元,产生出售亏损约1,088,000港元;2020年全年出售账面价值约2,074,000港元的相关资产,所得款项约567,000港元,产生出售亏损约1,507,000港元[95]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撇销账面价值约1,523,000港元的物业、机器及设备;2020年全年撇销账面价值约3,309,000港元[95]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购入物业、机器及设备约37,487,000港元;2020年全年购入约61,610,000港元[95] 财务数据 - 租赁相关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修改仓库租赁协议延长3年,重新计量使用权资产约94.7万港元,租赁负债约92.2万港元[93]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使用权资产及租赁负债分别重新估值为约947,000港元及922,000港元[96] 财务报表编制 - 简明综合财务报表按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香港会计准则第34号及港交所证券上市规则适用披露规定编制[30][33] - 编制简明综合财务报表的会计政策和计算方法与2020年全年综合财务报表一致[31][33] - 集团已采纳自2021年1月1日起生效的新订及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但对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32][34] 金融负债计量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按公平值计入损益账的金融负债(衍生工具—交叉货币利率掉期合约)总额为2486千港元,其中第二层级为2486千港元[39][40] - 2020年12月31日,按公平值计入损益账的金融负债(衍生工具—交叉货币利率掉期合约)总额为1341千港元[39] - 公司财务总监负责财务报告所需的资产及负债的公平值计量,并直接向董事会汇报,每年至少两次检讨讨论估值程序及结果[41][42] - 公司采用折现现金流的估值技术,参数为利率贴现率来计量按公平值计入损益账的金融负债(衍生工具—交叉货币利率掉期合约)的公平值,且采用的估值方法无变动[47][49][50] 业务分部信息 - 公司目前运营分为七个(2020年:七个)运营部门,构成五个可报告分部,其他运营分部信息计入“其他”栏[52][53] - 可报告分部为提供不同产品的战略业务单元,因各业务需要不同技术和成本计量而分开管理[52] - 分部利润或亏损不包括利息收入、联营公司亏损份额、公司费用、融资成本和所得税费用
嘉瑞国际(00822) - 2020 - 年度财报
2021-04-21 17:36
财务数据 - 2020年公司收入为1469237千港元,2019年为1554364千港元[9] - 2020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为123991千港元,2019年为88705千港元[9] - 2020年每股基本盈利为13.87港仙,2019年为9.92港仙[9] - 2020年每股总股息为4.0港仙,2019年为2.0港仙[9] - 2020年派息比率为28.8%,2019年为20.2%[9] - 2020年镁合金压铸业务收入占比28.4%,2019年为31.9%[17][18] - 2020年铝合金压铸业务收入占比53.3%,2019年为46.0%[17][18] - 2020年塑胶注塑业务收入占比7.6%,2019年为10.2%[17][18] - 2020年锌合金压铸业务收入占比7.7%,2019年为9.0%[17][18] - 2020年其他业务收入占比3.0%,2019年为2.9%[17][18] - 2020年公司收入按年下跌5.5%至14.69237亿港元,2019年为15.54364亿港元[29][32] - 2020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按年增加39.8%至1.23991亿港元,2019年为8870.5万港元[29][32] - 董事会建议2020年派付末期股息每股3.0港仙,2019年为2.0港仙;连同期中股息每股1.0港仙,2020年派息比率约为28.8%,2019年为20.2%[30][33] - 2020年公司整体收入较去年下跌约5.5%至14.69亿港元,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综合溢利按年增长39.8%至1.24亿港元[53][55] - 2020年公司毛利增加约4.8%至4.47亿港元,毛利率约为30.4% [53][55] - 2020年公司EBITDA为2.52亿港元,2019年为2.02亿港元[54][56] - 塑料注塑业务收入因疫情需求增加约9.6%至7.84亿港元,占公司整体收入约53.3% [58] - 镁合金压铸业务收入因疫情下降约15.9%至4.17亿港元,占公司整体收入约28.4% [59] - 铝合金压铸业务2020年收入约1.13亿港元,较2019年减少约19.8%,占集团总收入约7.7%[60][63] - 塑胶注塑业务2020年收入约7.84亿港元,较2019年增长约9.6%,占集团总收入约53.3%[61] - 镁合金压铸业务2020年收入约4.17亿港元,较2019年下降约15.9%,占集团总收入约28.4%[62] - 锌合金压铸业务2020年收入约1.11亿港元,较2019年减少约29.8%,占集团总收入约7.6%[65][68] - 其他业务2020年收入约4388.5万港元,较2019年减少约0.2%,占集团总收入约3.0%[66][69]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集团受限银行结余、银行及现金结余约2.59亿港元[80] - 2020年12月31日,集团有限制银行存款和银行及现金结余约2.58661亿港元,2019年为2.64087亿港元[82] - 2020年12月31日,集团计息借款总额约为1.53458亿港元,2019年为2.59046亿港元[84] - 2020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净额为1.05203亿港元,2019年为504.1万港元[84] - 2020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净值约为4.67632亿港元,2019年为3.51936亿港元[84] - 2020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比率约为2.1,2019年为1.7[84] - 2020年12月31日,集团约有4400名全职雇员,2019年12月31日为3500名[88][92] - 2020年12月31日,公司可供分派储备约为2.08099亿港元,2019年为2.26852亿港元[154][158] - 最大客户占总销售额43.4%,五大客户合计占77.7%;最大供应商占总采购额11.3%,五大供应商合计占41.7%[160] - 公司于2020年慈善及其他捐款约4.9万港元,2019年为5.5万港元[160] 业务发展战略 - 公司将支持中国“双循环战略”,把握国内市场增长潜力,开拓中国市场以平衡业务组合[35][37] - 公司与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合作,提供镁及铝合金零部件[36][38] - 公司研发高散热效能新材料,应用于笔记本电脑底盖[36][38] - 公司将应用斥菌技术microbeFENCE®开展个人健康护理产品[36][38] - 公司将通过创新推动新材料和新技术发展,提升产品质量和效率[40] - 公司将利用材料解决方案经验加大研发,加快在中国生产基地实施工业4.0,扩展工业物联网[47][49] - 公司将继续扩大塑料注塑业务客户群和产品解决方案,保持业务增长[58] - 公司致力于镁合金材料和成型技术开发,挖掘新能源汽车领域镁合金压铸业务增长潜力[59] - 预计2021年各行业将复苏,公司将巩固创新竞争优势,为业务反弹做准备[67][70] - 公司将投入更多资源研发,满足耐用和轻材料解决方案需求,巩固行业领导地位[72][75] - 对2021年个人电脑市场需求保持审慎乐观,5G网络推动智能设备更换趋势[73][75] - 公司致力于推动绿色生产技术,预计今年逐步推向市场[74][76] - 集团将应用不含生物杀灭剂、斥菌和安全的塑胶抗菌材料用于个人健康护理产品[81] - 集团将通过实施“工业4.0”达到数据管理和智能制造的目标[81] 技术成果 - 公司的Micro - arc Composite Ceramic Technology用于生产车轮,增强其耐腐蚀性[40] - 公司的“Metal Liquid Die Casting Cum Forging Dual Forming Method”和“Fiber Reinforced Magnesium Alloy Luggage Case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获“Asia International Innovative Invention Award”[40] - 公司自主研发的MCC技术用于生产车轮,提高耐腐蚀性,两项技术获“亚洲国际创新发明大奖”[41] - 公司参与起草《塑料制品表面排斥细菌粘附能力的测试方法》,该标准2019年9月实施;参与制定《压铸机能耗测定方法JB/T12554–2016》,获相关科技奖二等奖[43][44] 公司管理层信息 - 李远发65岁,1980年创办集团,负责制定整体业务策略,有逾40年压铸业经验[95] - 黄永铨59岁,1988年加入集团,负责集团制造业务,有逾35年相关经验[100][102] - 陈素华62岁,1999年加入集团,负责集团人力资源及行政事宜,有逾35年相关经验[101][103] - 孙启烈67岁,2007年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在家居用品制造业有逾40年经验[105][106] - 李远发是香港压铸学会(现香港铸造业总会)创办人之一,1989年出任会长[97][98] - 李远发分别于2008年及2011年被选为香港铸造业总会和香港创新科技及制造业联合总会首任会长[97][98] - 陈素华2019年9月获亚洲知识管理学院授予“亚洲杰出女领袖奖”[101][103] - 孙启烈2003年7月获香港特区政府颁发太平绅士荣誉,2006年7月获颁铜紫荆星章[105][106] - 孙启烈曾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深圳市、宁波市及浙江省委员逾20年[105][106] - 孙启烈现为香港联交所上市之睿见教育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105][106] - 卢伟国博士工程师于2007年6月2日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在电子及电源供应业有超40年经验[108][109] - 陆东先生于2009年12月16日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在香港及中国股票市场资产投资分析有逾30年经验[111][113] - 江启铨先生于2015年5月11日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在会计等领域有超27年经验[112][114] - 初维民先生于2021年加入集团任行政总裁,曾在力丰(集团)任职[116][118] - 罗显辉先生于2012年加入集团任财务及企业策略总监,在银行等领域有超25年经验[117][119] - 陈善荣先生于2004年加入集团任企业发展总监,曾在香港生产力促进局任高级顾问超9年[121] - 陈文赋49岁,2016年加入集团,现任财务总监,有超20年审计、财务与财资管理经验[122][124] - 陈善荣48岁,2004年加入集团,任企业拓展总监,负责研发及新业务发展[123] - 2020年及截至报告日期公司执行董事为李远发、黄永铨、陈素华,独立非执行董事为孙启烈、卢伟国、陆东、江启铨[165][169] - 回顾年度内无董事因公司事务相关理由辞职或拒绝参选连任,卢伟国、陆东、孙启烈将在即将举行的股东周年大会上退任并愿膺选连任[166][170] 公司运营与管理 - 集团主要从事锌、镁及铝合金压铸、塑胶注塑产品及零部件的生产与销售,客户涉及家居、3C、汽车零部件等领域[127][129] - 集团业务回顾、面临风险、未来发展等分别载于年报第14 - 15页、第60页、第15 - 17页[130][132] - 集团致力于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和专业服务,关注环保,管理将检讨环保常规并考虑实施新措施[131][132] - 年内集团无重大违反适用法律法规影响业务运营的情况[135][140] - 集团重视员工、客户和供应商关系,提供有竞争力薪酬并定期调整[136][140] - 集团环境政策包括遵守法规、建立管理体系、推行清洁生产等[137][140] - 集团薪酬政策符合当地惯例,有股份期权和奖励计划激励员工[144] - 集团在香港加入强积金计划,内地子公司员工参与国家管理退休计划[145] - 集团薪酬政策符合当地惯例,有购股权计划及股份奖励计划[147] 股息派发与股份登记 - 年内宣派中期股息每股1.0港仙,董事会建议末期股息每股3.0港仙,待股东批准后于2021年6月18日或前后派发[151][156] - 公司将在2021年5月26日至31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以确定出席股东大会资格[152][156] - 公司将在2021年6月7日至10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以确定获派末期股息资格[153][157] 证券与交易相关 - 公司及附属公司年内未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164] - 公司不知股东因持有证券可享有的税务减免和豁免[163] - 公司组织章程细则及开曼群岛公司法无股份优先购买权条文[160] 董事相关规定与安排 - 公司为董事订立的准许弥偿条文在财政年度一直生效,年内办理并续保董事责任保险[173][178][179] - 拟在即将召开的股东周年大会上膺选连任的董事,无集团不可于一年内毋须赔偿(法定补偿除外)而终止的服务合约[174][180] - 公司、控股公司、附属公司或同系附属公司无董事及控股股东直接或间接拥有重大权益且年内或年终仍有效的重大交易、安排或合约[175][181] 融资协议 - 2018年12月21日,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嘉瑞制品与银行订立2018融资协议,获最高1亿港元定期贷款融资,控股股东李先生须实益拥有借方及公司不少于50%股权和权益并维持管理控制权[186][187] - 2017年9月22日,借方与银行订立第一份融资协议,2018年11月30日修订,经修订协议下贸易相关及循环贷款融资最高8000万港元,1笔4000万港元定期贷款已在2018年11月30日前还清,另1笔4000万港元定期贷款用于集团营运资金支出,期限36个月[187][188][190] - 经修订第一份融资协议规定控股股东李先生须为公司单一最大股东[191] - 贸易相关融资及循环贷款融资总额最高为8000万港元,其中循环贷款融资2000万港元,进口发票融资未偿还总额4000万港元,资金交易信贷限额最高达500万港元[192] - 借方于2018年11月30日前全额偿还第一笔定期贷款融资4000万港元[192] - 第二笔定期贷款融资4000万港元维持不变,用于集团营运资本支出,贷款期限36个月[192] - 2015年1月2日,借方与银行订立融资协议,取得最高1.5亿港元定期贷款融资,分两期,2020年5月已全额偿还[195][198] - 2017年6月20日,借方与银行订立融资协议,取得最高1.3亿港元定期贷款融资,用于营运资金,需36个月内偿还[196][198] - 2017年6月20日融资协议要求李先生(含家族信托股份)维持公司至少50%持股量成为主要股东[196][198]
嘉瑞国际(00822) - 2020 - 中期财报
2020-09-09 16:41
财务报告日期与股息信息 - 2020年中期业绩公布日期为2020年8月24日,中期股息除净日期为2020年9月7日,派息日期为2020年9月18日[9] - 2020年上半年已付末期股息为17,875千港元,2019年同期为31,282千港元[24] - 2020年上半年建议中期股息每股普通股1.0港仙,总额约893.8万港元,2019年无[75][76] - 董事会决议宣派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股息每股1.0港仙,将于2020年9月18日或前后派付[191][192] - 公司将于2020年9月9日至11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193]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份编号为822,每手股数为2000股[9] - 公司注册办事处位于开曼群岛,香港主要营业地点为九龙湾宏光道一号亿京中心B座29楼A室[7] - 公司主要从事锌、镁、铝合金压铸、塑胶注塑产品及零部件的生产销售,照明产品和家居器具贸易,以及汽车维修服务[28][32] - 2020年公司运营分为七个(2019年为六个)运营部门,作为五个报告分部的基础[37][38] - 法定股本为5亿股每股面值0.1港元的普通股,已发行及缴足股本为8937.614万股每股面值0.1港元的普通股[97] 收入与盈利情况 - 2020年上半年收入为6.16265亿港元,2019年同期为7.12507亿港元[13] - 2020年上半年销售成本为4.45776亿港元,2019年同期为5.71617亿港元[13] - 2020年上半年毛利为1.70489亿港元,2019年同期为1.4089亿港元[13] - 2020年上半年经营溢利为6960.5万港元,2019年同期为2911万港元[13] - 2020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为6472.1万港元,2019年同期为2239.5万港元[13] - 2020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5081.8万港元,2019年同期为1425.7万港元[13] - 2020年上半年基本每股盈利为5.71港仙,2019年同期为1.62港仙[13] - 2020年上半年公司期内溢利为50,818千港元,2019年同期为14,257千港元[15] - 2020年上半年公司期内全面收益总额为36,704千港元,2019年同期为19,231千港元[15] - 2019年上半年总收入7.12507亿港元,2020年上半年为6.16265亿港元[45][52] - 2019年上半年综合溢利1425.7万港元,2020年上半年为5081.8万港元[46] - 2020年上半年利息收入44.7万港元,高于2019年上半年的22.4万港元[46][61] - 2020年上半年银行借款利息开支418.9万港元,低于2019年上半年的606.5万港元[62] - 2020年上半年政府补助761.8万港元,高于2019年上半年的75.6万港元[61] - 2020年上半年废料销售124.6万港元,低于2019年上半年的195.5万港元[61] - 2020年上半年香港以外所得税拨备为585.5万港元,2019年为404.2万港元[65] - 2020年上半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约5102.6万港元,2019年为1448万港元[78] - 2020年上半年集团收入约6.16亿港元,较去年同期下降约13.5% [119] - 2020年上半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综合溢利约5103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约252.4% [119] - 2020年上半年集团毛利约1.70亿港元,较去年同期上升约21.0% [119] - 2020年上半年集团EBITDA约1.11亿港元,2019年上半年为7521万港元[119] 资产与负债情况 - 截至2020年6月30日,物业、机器及设备为486,767千港元,较2019年12月31日的504,054千港元有所减少[17]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存货为172,886千港元,较2019年12月31日的215,957千港元有所减少[17] - 截至2020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为309,441千港元,较2019年12月31日的340,524千港元有所减少[17] - 截至2020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为152,995千港元,较2019年12月31日的209,014千港元有所减少[19] - 截至2020年6月30日,银行借款为132,143千港元,较2019年12月31日的201,532千港元有所减少[19]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资产净值为1,026,784千港元,较2019年12月31日的1,007,955千港元有所增加[19]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流动净资产为436,740千港元,较2019年12月31日的351,936千港元有所增加[19] - 2020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为3.09441亿港元,较2019年12月31日的3.40524亿港元有所下降[55] - 2020年6月30日合约资产为1308.6万港元,较2019年12月31日的1773.1万港元减少[55] - 2020年6月30日合约负债为821.7万港元,2019年12月31日为100.5万港元[55] - 2020年上半年期初合约负债中约100.5万港元已确认为收入[56][58] - 2020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为3.09441亿港元,2019年12月31日为3.40524亿港元[89] - 2020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为1.52995亿港元,2019年12月31日为2.09014亿港元[92] - 2020年6月30日银行借款为2.2217亿港元,2019年12月31日为2.59046亿港元[94] - 2020年6月30日资本承担已订约但未拨备为4360.1万港元,2019年12月31日为4732.1万港元[99] - 2020年6月30日,公司拥有有限制银行存款和银行及现金结余约2.95384亿港元,较2019年12月31日的2.64087亿港元有所增加[143][145] - 2020年6月30日,公司计息借款总额约为2.2217亿港元,较2019年12月31日的2.59046亿港元有所减少[144][146] - 2020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净额为7321.4万港元,较2019年的504.1万港元大幅增加,净借贷比率不适用[148] - 2020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净值约为4.3674亿港元,较2019年12月31日的3.51936亿港元有所增加,流动比率约为2.1,高于2019年12月31日的1.7[148] - 2020年6月30日,公司无重大或然负债,银行借贷以香港物业租金转让、物业及企业担保作抵押[148] 现金流情况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经营业务所得现金净额为1.19264亿港元,2019年同期为7313.8万港元[26]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投资活动所耗现金净额为2829万港元,2019年同期为1317万港元[26]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融资活动所耗现金净额为5756.7万港元,2019年同期为1.06713亿港元[26]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等同现金项目为2.93583亿港元,期初为2.62252亿港元;2019年期末为2.03777亿港元,期初为2.50606亿港元[26] 各业务板块情况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来自外来客户的收入为6.16265亿港元,其中锌合金压铸4798.6万港元、镁合金压铸2.10027亿港元、铝合金压铸4879.6万港元、塑胶注塑2.8617亿港元、其他2328.6万港元[41]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分部溢利为7293.1万港元,其中锌合金压铸166.8万港元、镁合金压铸2831.1万港元、铝合金压铸299.4万港元、塑胶注塑3975.3万港元、其他20.5万港元[41] - 2020年上半年塑胶注塑业务收入约2.86亿港元,较去年同期下降约8.6%,占集团总收入约46.4% [121][123] - 2020年上半年镁合金压铸业务收入约2.10亿港元,较去年同期下降约9.5%,占集团总收入约34.1% [122][124] - 锌合金压铸业务收入较去年同期下降约32.2%至4798.6万港元,占集团总收入约7.8% [126] - 铝合金压铸业务收入下降约31.3%至4879.6万港元,占集团总收入约7.9% [126] - 其他业务收入减少约9.2%至2328.6万港元 [126] 公司发展策略 - 公司将争取更多塑胶注塑产品和精密零部件客户订单,并研发新生产技术[121][123] - 公司将探索镁合金在精密零部件、汽车和建筑行业的应用以扩大客户基础[122][124] - 2020年第二季度全球个人笔记本电脑出货量达6480万台,比2019年同期增长2.8%,有望带动公司电脑零部件销售 [131][133] - 公司预计2020年更多新5G智能手机型号推出,将刺激下半年移动装置更换,公司会加大技术研发 [132][133] - 公司将自主研发专利技术microbeFENCE®应用于个人健康护理产品,建立线上销售平台推广抗疫产品 [135][136] - 公司未来将探索不含生物杀灭剂的斥菌塑料在医疗和健康护理领域的潜在应用 [135][136] - 公司先进测试设施将继续研发适合汽车和通信组件的金属合金及生产技术 [138] - 公司已开展新能源汽车电池外壳合作项目,并将寻找其他行业新产品应用 [138] - 公司自研发的AOMR环保表面处理技术预计下半年用于大规模生产 [138] - 公司先进测试设备促进合金研发和生产技术,启动新能源汽车电池外壳合作项目,改进型模外装饰技术预计下半年批量应用[139] - 2020年余下时间全球经济环境充满挑战,公司将审慎监控市场并制定策略,增强竞争力寻找潜力项目[141][145] - 公司财务资源管理审慎,营运资金主要来自经营业务现金流及银行借款,控制借款在健康水平[142][145] 人员与薪酬情况 - 2020年上半年董事薪金、津贴及酌情花红为314.1万港元,退休福利计划供款为2.7万港元[104] - 梁景国先生于2019年7月23日获委任为公司行政总裁[106]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行政总裁薪酬为969000港元[108] - 2020年6月30日,公司有全职员工约4600人,较2019年12月31日的3500人增加,提供有竞争力薪酬和激励计划[151] - 截至2020年6月30日,集团约有4600名全职雇员,2019年12月31日为3500名[153] 股权结构 - 执行董事李远发先生通过受控制公司权益持有4.8亿股,占公司权益53.71%[158] - 执行董事李远发先生作为全权信托之创立人持有1.2798亿股,占公司权益14.32%[158] - 执行董事黄永铨先生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1105万股,占公司权益1.24%[158] - 独立非执行董事陆东先生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880万股,占公司权益0.98%[158] - 独立非执行董事卢伟国博士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100万股,占公司权益0.11%[158] - 截至2020年6月30日,Precisefull持有4.8亿股,占公司权益约53.71%;Beautiful Crystal持有7798万股,占比8.73%;Beautiful Colour持有5000万股,占比5.59%;UBS TC持有1.2798亿股,占比14.32%[165] - 李先生持有Precisefull全部已发行股本,被视为拥有Precisefull的控制性权益及该公司所持有的本公司权益[167][172] - Beautiful Crystal及Beautiful Colour由YF Lee Family Trust全资拥有,该信托由李先生作为信托委托人及UBS TC作为受托人于2014年2月20日成立[168][172] 购股与股份奖励计划 - 公司于2017年5月19日采纳购股计划,有效期至2027年5月18日,每股购股权代价为10港元[170][173] - 购股计划参与者包括集团或集团持有权益公司或其附属公司的董事、雇员等[171][173] - 购股计划可能授出的购
嘉瑞国际(00822) - 2019 - 年度财报
2020-04-29 16:35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9年公司收入为1554364千港元,2018年为1852329千港元[27] - 2019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为88705千港元,2018年为113556千港元[27] - 2019年EBITDA为201650千港元,2018年为221115千港元[27] - 2019年每股基本盈利为9.92港仙,2018年为12.71港仙[27] - 2019年每股总股息为2.0港仙,2018年为3.5港仙[27] - 2019年派息比率为20.2%,2018年为27.5%[27] - 2019年公司收入同比下降16.1%至15.54364亿港元,2018年为18.52329亿港元[37][38] - 2019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同比下降21.9%至8870.5万港元,2018年为1.13556亿港元[37][38] - 2019年公司整体收入约15.54亿港元,较2018年下跌约16.1%[61][64] - 2019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综合溢利约8870.5万港元,较2018年减少约21.9%[62][64] - 2019年公司EBITDA为2.0165亿港元,2018年为2.21115亿港元[62][64] - 2019年公司毛利率为25.5%,2018年为24.2%[63]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有限制银行存款和银行及现金结余约2.64087亿港元,2018年为2.56123亿港元[95]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计息借款全为银行贷款,总额约为2.59046亿港元,2018年为3.24702亿港元[95]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净现金为504.1万港元,2018年净负债率为7.2% [98]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资产约为8.89093亿港元,2018年为9.34389亿港元[99]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负债约为5.37157亿港元,2018年为6.51286亿港元[99]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净流动资产约为3.51936亿港元,2018年为2.83103亿港元,流动比率约为1.7,2018年为1.4 [99] - 2019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净额为504.1万港元,2018年净资产负债比率为7.2%[103] - 2019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净值约为3.51936亿港元,2018年为2.83103亿港元[103] - 2019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约为8.89093亿港元,2018年为9.34389亿港元[103] - 2019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负债约为5.37157亿港元,2018年为6.51286亿港元[103] - 2019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比率约为1.7,2018年为1.4[103]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可供分配储备约为2.15977亿港元,2018年为2.48451亿港元[172] - 2019年12月31日,公司可供分派储备约为2.15977亿港元,2018年为2.48451亿港元[175] - 2019年,集团慈善及其他捐款约为5.5万港元,2018年为18.5万港元[180][186] 各业务线收入占比变化 - 2019年镁合金压铸业务收入占比2.9%,2018年为2.9%[31] - 2019年塑胶注塑业务收入占比9.0%,2018年为8.7%[31] - 2019年锌合金压铸业务收入占比10.2%,2018年为9.1%[31] - 2019年铝合金压铸业务收入占比46.0%,2018年为49.0%[31] - 2019年塑料注塑业务收入约7.14815亿港元,较2018年减少约21.2%,占公司整体收入约46.0%[66] - 2018年塑料注塑业务收入占公司整体收入约49.0%[66] - 2019年镁合金压铸业务收入约4.96168亿港元,较2018年下跌约11.7%,占公司整体收入约31.9%[67] - 2018年镁合金压铸业务收入占公司整体收入约30.3%[67] - 锌合金压铸业务收入较2018年下降5.7%至1.58745亿港元,占集团整体收入10.2%(2018年:9.1%)[68][71] - 塑胶注塑业务收入下跌约21.2%至7.14815亿港元,占集团整体收入约46.0%(2018年:49.0%)[69] - 镁合金压铸业务收入下降约11.7%至4.96168亿港元,占集团整体收入约31.9%(2018年:30.3%)[70] - 铝合金压铸业务收入约为1.40665亿港元,较上年减少约12.8%,占集团整体收入约9.0%(2018年:8.7%)[73][76] - 其他业务收入减少约18.7%至4397.1万港元(2018年:5408万港元)[74][77] 股息相关信息 - 董事会建议派发2019年末期股息每股2.0港仙,2018年为每股3.5港仙[40][44] - 2019年派息比率为20.2%,2018年为27.5%[40][44] - 2019年末期股息除净日期为2020年6月11日,派发日期为2020年6月26日[34] - 董事会建议向2020年6月18日在册股东派付2019年度末期股息每股2.0港仙,待2020年6月8日股东大会批准后,预计于6月26日或前后支付[162][166] 业绩公布及股份相关信息 - 2019年未经审核全年业绩于2020年3月30日公布,经审核全年业绩于2020年4月23日公布[34] - 公司股份代号为822,每手股数为2000股[34] - 公司将于2020年6月3日至6月8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用于确定出席股东大会股东;6月15日至6月18日暂停办理,用于确定获派末期股息股东[163][166][171][174] - 为符合出席股东大会并投票资格,股份过户文件等须于2020年6月2日下午4:30前登记;为获派末期股息,须于6月12日下午4:30前登记[163][166][171][174] 公司业务合作与发展 - 公司在轻合金及压铸技术应用方面与个人电脑和汽车行业主要品牌开展业务,高精密注塑解决方案加强与移动设备配件和个人护理领域客户合作[43][45] - 公司积极探索将不含杀菌剂的斥菌塑料应用于医疗和个人护理等领域以创造新收入来源[47][50] - 2020年智能手机全球销量预计达15.7亿部,更换需求或为公司带来商机[80][81] - 全球约有450万座4G基站,预计5G需要1350万座,2025年需求量将达6500万座[80][81] - 公司已开始为5G基站散热器零部件提供解决方案,5G相关零部件市场潜力大[80][81] - 公司探索将无杀菌剂抗菌塑料应用于医疗保健等领域[84] - 公司正与东盟国家当地伙伴合作扩大生产能力,中国生产将朝工业4.0升级[89][91] - 公司将探索将不含生物杀伤剂的斥菌塑料应用于医疗及个人护理等领域[86] - 公司改进型模外装饰技术(AOMR)可减少有毒废水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88][91] 公司荣誉与资质 - 公司子公司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和“广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49] - 2019年公司附属公司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及“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51] - 2019年8月公司两间附属公司被评为“高新技术企业”,有效期至2021年11月[51][53] 疫情影响 - 新冠疫情使2020年上半年供应链中断,影响公司业绩表现[75][78] 公司人员信息 - 李远发先生64岁,1980年创办集团,有逾40年压铸业经验[113][115] - 黄永泉先生58岁,1988年加入集团,有逾35年模具设计制造及压铸业经验[118] - 陈素华女士61岁,1999年加入集团,有逾35年销售、营销和管理经验[119] - 孙启烈教授66岁,2007年6月2日获任独立非执行董事,有逾40年家居用品制造业经验[120] - 黄永铨58岁,1988年加入集团,2007年6月2日及2017年1月1日分别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及副主席,拥有逾35年相关行业经验[121] - 陈素华61岁,1999年加入集团,2019年4月1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拥有逾35年销售、市场推广及管理经验[121] - 孙启烈教授66岁,2007年6月2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在家居用品制造业拥有逾40年经验,曾任政协委员逾20年[122][123][125] - 卢伟国博士67岁,2007年6月2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在电子及电源供应业积累超40年经验[124][126] - 陆东55岁,2009年12月16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在香港及中国股票市场资产投资分析累积逾30年经验,曾于2001 - 2003、2005 - 2007年获《亚洲货币》杂志相关殊荣[128][130] - 江启泉56岁,2015年5月11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在会计等领域积累逾27年经验[129] - 孙启烈于2009年9月 - 2017年7月任华南城控股非执行董事,2007年7月 - 2016年3月任明辉国际控股独立非执行董事[123][125] - 陆东于2010年9月 - 2016年9月任TCL通讯科技控股独立非执行董事,2014年9月 - 2016年12月任民生珠宝控股独立非执行董事,2017年4月 - 2018年12月任高伟电子控股独立非执行董事[128][130] - 卢伟国现为辉煌科技(控股)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124][126] - 陆东现为鸿福堂集团、中信资源控股、香港医思医疗集团独立非执行董事[128][130] - 江啟銓56歲,2015年5月11日獲委任為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有超過27年相關經驗[131] - 梁敬國56歲,2019年加入集團任行政總裁,曾在香港貿易發展局任職超過15年[133][136] - 溫樹坤62歲,2018年加入集團任營運總裁,有超過35年工程及項目管理經驗[134][137] - 羅顯輝57歲,2012年加入集團任財務及企業策略總監,有超過25年銀行、企業財務及投資經驗[135][137] - 陳善榮47歲,2004年加入集團任企業拓展總監,加入前曾任香港生產力促進局高級顧問逾9年[139][142] - 陳文賦48歲,2016年加入集團任財務總監,有超過20年審計、財務與財資管理經驗[140][142] - 李國強57歲,2019年加入集團任技術總監,有超過34年工程及製造技術經驗,曾在香港生產力促進局工作接近27年[141][142] - 李先生于2019年7月23日起退任行政总裁,陈素华女士于2019年4月1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192][193] - 李先生、黄永铨先生及江启铨先生将在即将举行的股东周年大会上退任并愿膺选连任[194][196] 公司业务及报告相关 - 集团主要从事锌、镁及铝合金压铸、塑胶注塑产品及零部件生产销售,以及照明产品及家居器皿贸易[145][149] - 集团业务回顾、主要风险、未来发展等内容分别载于报告第13 - 14页、第57页、第14 - 18页[146] - 公司董事会提呈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年度董事会报告及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144][148] - 集团年内业绩载于第103页综合损益表内[161][165] - 集团储备变动载于第107页综合权益变动表内[172] - 集团物业、厂房及设备变动详情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19[173] - 集团为香港雇员参与强积金计划,内地附属公司参与国营退休计划,按规定比率供款[160][164] - 本集团于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过往五个财政年度之业绩以及于2015 - 2019年12月31日之资产及负债的概要载于第268页[177][184] - 公司股本于2019年内之变动详载于财务报表附注34[178][18
嘉瑞国际(00822) - 2019 - 中期财报
2019-09-12 16:41
财务表现 - 公司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收入为712,507千港元,同比下降17.6%[12] - 公司期内溢利为14,257千港元,同比下降30.7%[12] - 每股基本盈利为1.62港仙,同比下降27.0%[12] - 公司经营溢利为29,110千港元,同比下降18.4%[12] - 公司销售成本为571,617千港元,同比下降17.1%[12] - 公司毛利为140,890千港元,同比下降19.2%[12] - 公司所得税开支为8,138千港元,同比下降8.3%[12] - 公司融资成本为6,280千港元,同比增加9.1%[12] - 公司摊分联营公司损失为435千港元,同比下降9.6%[12] - 公司非控股权益应占溢利为223千港元,同比下降130.9%[12] - 公司期内溢利为14,257千港元,同比下降30.7%[14] - 公司期内全面收益总额为19,231千港元,同比增长11.6%[14] - 公司2019年上半年综合溢利为14,257千港元,较2018年同期的20,584千港元有所下降[98] - 公司2019年上半年利息收入为224千港元,摊分联营公司损失为435千港元,融资成本为6,280千港元[98] - 公司2019年上半年企业开支为4,789千港元,所得税开支为8,138千港元[98] - 公司2019年上半年收入同比下降17.6%至712,507,000港元,主要受中美贸易纠纷影响[160][166] - 公司2019年上半年毛利同比下降19.2%至140,890,000港元[166] - 公司2019年上半年归属于股东的利润同比下降27.1%至14,480,000港元[160][166] - 公司2019年上半年EBITDA为75,209,000港元,同比下降2.7%[166] 资产负债情况 - 公司非流动资产总额为765,546千港元,同比下降2.5%[16] - 公司流动资产总额为767,810千港元,同比下降17.8%[16] - 公司流动负债总额为503,528千港元,同比下降22.7%[18] - 公司资产净值为945,809千港元,同比下降1.3%[18] - 公司股本为89,376千港元,保持不变[18] - 公司储备为838,945千港元,同比下降1.4%[18] - 公司非控股权益为17,488千港元,同比下降0.7%[18] - 公司权益总额为945,809千港元,同比下降1.3%[18] - 公司截至2019年6月30日的计息借款总额为253,888,000港元,较2018年12月31日的324,702,000港元有所下降[195] - 公司截至2019年6月30日的净借贷比率为4.9%,较2018年12月31日的7.2%有所改善[196][199] - 公司截至2019年6月30日的有限制银行存款和银行及现金结余为207,567,000港元,较2018年12月31日的256,123,000港元有所减少[198] - 公司截至2019年6月30日的一年内到期的银行借款为204,955,000港元,较2018年12月31日的221,491,000港元有所下降[195][198] - 公司截至2019年6月30日的第二至第五年到期的银行借款为48,933,000港元,较2018年12月31日的81,848,000港元有所减少[195][198] 现金流 - 公司经营业务所得现金净额为71,091千港元,相比去年同期的-60,761千港元有显著改善[27] - 公司投资活动所耗现金净额为13,170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35,209千港元大幅减少[27] - 公司融资活动所耗现金净额为104,666千港元,去年同期为19,787千港元所得现金净额[27] - 公司期末现金及等同现金项目为203,777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72,178千港元有所增加[27] 业务收入 - 公司主要业务为生产及销售锌、镁及铝合金压铸、塑胶注塑产品及零部件,主要客户为从事家居用品、3C产品、汽车零部件及精密部件的客户[29] - 公司2019年上半年来自外部客户的收入为712,507千港元,分部溢利为33,675千港元[96] - 公司2019年上半年压铸产品收入为371,242千港元,塑胶注塑产品收入为239,711千港元[104] - 公司2019年上半年模具收入为75,899千港元,其他收入为25,655千港元[104] - 公司2019年上半年收入确认时间中,于某一时点转移产品收入为626,820千港元,于一段时间转移产品收入为85,687千港元[104] - 塑胶注塑业务收入同比下降14.8%至312,938,000港元,占总收入的43.9%[170] - 镁合金压铸业务收入同比下降21.5%至232,091,000港元,占总收入的32.6%[171] - 镁合金压铸业务收入减少21.5%至232,091,000港元,占集团整体收入的32.6%[173] - 锌合金压铸业务收入减少23.7%至70,805,000港元,占集团整体收入的9.9%[176] - 铝合金压铸业务收入减少15.9%至71,018,000港元,占集团整体收入的10.0%[177] - 其他业务收入增长5.9%至25,655,000港元,主要来自美国LED照明产品销售[178] 会计准则调整 - 公司于2018年1月1日初始应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5号,对2018年6月30日的财务数据进行了追溯调整[37] - 公司2018年6月30日的存货调整为231,994千港元,较先前报告的240,480千港元有所减少[41] - 公司2018年6月30日的收入调整为864,234千港元,较先前报告的865,007千港元略有下降[41] - 公司自2019年1月1日起采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租赁,确认使用权资产和租赁负债[45][46] - 使用权资产在2019年6月30日的账面价值为10,030千港元,较2019年1月1日的11,749千港元有所下降[59] - 公司选择不将低价值资产(如办公设备)的租赁确认为使用权资产和租赁负债,而是按直线法确认租赁付款为开支[56][57] - 租赁负债初始按未支付的租赁付款现值计量,使用租赁内含利率或公司增量借款利率折现[62] - 公司采用修订追溯法应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初始应用的累计影响在2019年1月1日的保留盈利中确认[46] - 公司确认了额外的使用权资产和租赁负债,截至2019年1月1日,使用权资产和租赁负债均为11,749千港元[77] - 公司在过渡至HKFRS 16时,使用2019年1月1日的增量借款利率4.1%贴现租赁付款[79] - 截至2019年6月30日,公司确认了约10,030千港元的使用权资产和约10,145千港元的租赁负债[84] - 公司在2019年上半年确认了约1,974千港元的折旧费用和约215千港元的财务成本[85] - 公司在过渡时对短期租赁和低价值资产租赁进行了豁免,分别减少了4,381千港元和164千港元的资本化[82] - 公司在过渡时对租赁负债进行了重新计量,使用增量借款利率贴现剩余租赁付款[68] - 公司在应用HKFRS 16时,对租赁期少于12个月的租赁不确认使用权资产和负债[69] - 公司在过渡时对租赁负债的利息成本和已付租赁付款进行了调整[65] - 公司在过渡时对租赁负债的重新计量考虑了指数或利率变动、剩余价值担保的预期变动以及选择权的行使评估[65] - 公司确认使用权资产约10,030,000港元及租赁负债约10,145,000港元,因应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88]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确认折旧开支约1,974,000港元及融资成本约215,000港元[88] 应收应付款项 - 截至2019年6月30日,公司应收款项为302,699千港元,较2018年12月31日的376,785千港元有所下降[107] - 合约资产从2018年12月31日的14,670千港元减少至2019年6月30日的11,722千港元[107] - 合约负债从2018年12月31日的1,500千港元增加至2019年6月30日的8,522千港元[107] - 期初确认的1,500,000港元合约负债已在2019年上半年确认为收入[108][110] - 公司贸易应收款项账龄分析显示,0至30天的应收款项为159,661千港元(截至2018年12月31日:140,160千港元)[134] - 公司贸易应付款项账龄分析显示,0至30天的应付款项为98,201千港元(截至2018年12月31日:66,541千港元)[137] 其他财务信息 - 2019年上半年其他收入为9,050千港元,较2018年同期的5,109千港元增长77%[113] - 2019年上半年融资成本为6,280千港元,较2018年同期的5,758千港元有所增加[115] - 2019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为8,138千港元,较2018年同期的8,873千港元有所减少[118] - 2019年上半年公司支付了31,282千港元的末期股息,较2018年同期的8,938千港元大幅增加[125] - 2019年上半年公司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14,480千港元,较2018年同期的19,862千港元有所下降[128] - 公司对物业、机器及设备的减值为零港元(截至2018年12月31日:3,861,000港元)[130] - 公司撇销物业、机器及设备的账面值约为3,399,000港元(截至2018年12月31日:238,000港元)[130] - 公司购入物业、机器及设备约为14,103,000港元(截至2018年12月31日:107,566,000港元)[130] - 公司确认使用权资产约170,000港元及租赁负债约154,000港元[130] - 公司银行借款总额为253,888千港元(截至2018年12月31日:324,702千港元)[137] - 公司已发行及缴足的普通股为893,761,400股,每股面值0.1港元[141] - 公司资本承担中已订约但未拨备的金额为25,404千港元(截至2018年12月31日:26,292千港元)[143] 战略与展望 - 公司将加强研发能力,以获取更多塑胶注塑及精密产品的新项目订单[170] - 公司将继续探索镁合金在汽车和精密组件行业的应用,以扩大市场份额和客户群[171] - 公司将实施严格的成本控制措施,增加生产自动化,并开发新产品和创新技术[161] - 公司将继续密切监控市场形势,并在必要时调整策略和运营[161] - 集团预计全球商业环境将持续存在不确定性,将利用材料应用、先进技术等专业知识应对市场不利环境[184] - 集团正在探索5G等新技术带来的商机,特别是在轻量、散热和环保解决方案方面[185] - 集团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利用多元材料应用(塑料、合金及稀土合金)扩展产品供应和节能环保解决方案[188] - 集团通过智能铸造产业轻合金创新中心推动智能技术与产业发展的结合,缩短产品周转周期[189] - 集团受益于中国政府的“一带一路”倡议,积极在东盟国家寻求潜在投资和商业项目[190]
嘉瑞国际(00822) - 2018 - 年度财报
2019-04-18 17:41
财务数据 - 2018年公司收入为18.52亿港元,2017年为17.39亿港元[11] - 2018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为1.14亿港元,2017年为3400万港元[11][12] - 2018年每股基本盈利为12.71港仙,2017年为3.80港仙[11] - 2018年每股总股息为3.5港仙,2017年为1.0港仙[11] - 2018年派息比率为27.5%,2017年为26.3%[11] - 2018年镁合金压铸收入占比2.9%,2017年为1.8%[15] - 2018年铝合金压铸收入占比8.7%,2017年为11.6%[15] - 2018年塑胶注塑收入占比9.1%,2017年为11.7%[15] - 2018年其他业务收入占比49.0%,2017年为41.0%[15] - 2018年锌合金压铸收入占比30.3%,2017年为33.9%[15] - 2018年公司收入同比增长6.5%,达18.52亿港元,2017年为17.39亿港元[20] - 2018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同比增长234.0%,达1.14亿港元,2017年为3399.8万港元[20] - 2018年毛利同比上升至4.48亿港元,2017年为3.10亿港元,毛利率增加6.4个百分点至24.2%,2017年为17.8%[20] - 董事会建议派发2018年末期股息每股3.5港仙,2017年为每股1.0港仙,2018年派息比率为27.5%,2017年为26.3%[20] - 2018年公司整体收入约增长6.5%,达18.52亿港元[39][42] - 公司整体毛利率从2017年的17.8%提升至24.2%[40][42] -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增加234.0%,达1.14亿港元[40][42] - 公司EBITDA为2.21亿港元,2017年为1.85亿港元[40][42] - 塑胶注塑业务收入显著增长约27.3%,达9.07亿港元[41][43] - 塑胶注塑业务收入占集团整体收入约49.0%,2017年为41.0%[41][43] - 2018年镁合金压铸业务收入减少约4.6%至5.61695亿港元,占集团整体收入约30.3%[45] - 2018年锌合金压铸业务收入减少约17.3%至1.68382亿港元,占集团整体收入约9.1%[45] - 2018年铝合金压铸业务收入下降约20.1%至1.61303亿港元,占集团整体收入约8.7%[45] - 2018年其他业务收入增加约68.6%至5408万港元[45] - 2018年12月31日,公司受限银行存款、银行及现金结余约2.56亿港元,2017年为2.47亿港元[57] - 2018年12月31日,公司计息借款总额约3.25亿港元,2017年为3.68亿港元[57] - 2018年12月31日,公司净借贷比率约为7.2%,2017年为14.0%[57] - 2018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资产净值约2.83亿港元,2017年为1.59亿港元[59][63] - 2018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资产约9.34亿港元,2017年为9.85亿港元[59][63] - 2018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负债约6.51亿港元,2017年为8.26亿港元[59][63] - 2018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比率约为1.4,2017年为1.2[59][63] - 2018年12月31日,公司可供分派储备约为2.48451亿港元,2017年为2.45739亿港元[120][124] - 公司最大客户占销售比例为37.8%,五大客户合计占比74.1%;最大供应商占采购比例为11.3%,五大供应商合计占比37.5%[117][118] - 2018年公司慈善及其他捐款约为18.5万港元,2017年为92.7万港元[129][136] 业务发展 - 公司塑料注塑分部产品范围广泛且持续录得增长[23][26] - 公司正探索开发镁合金应用及先进成型技术,捕捉业务增长潜力[45] - 公司将继续进行塑胶注塑业务产品创新,满足知名品牌客户需求[48][50] - 公司成立智能铸造产业轻合金创新中心,推动轻合金发展[52][54] - 公司将实施工业4.0标准,加入物联网解决方案降低运营成本和生产时间[53][55] - 公司主要从事锌、镁及铝合金压铸、塑胶注塑产品及零部件的生产与销售,产品主要售予家居用品、3C产品、汽车零部件及精密部件等领域客户,还涉及照明产品及家居器皿贸易[98][100] - 公司企业拓展总监负责监督研发及新业务发展,营销总监负责销售及市场推广,项目总监负责资讯科技及物业管理,财务总监负责财务相关工作[95] 技术与荣誉 - 公司两项技术AOMR和新型镁合金超强复合材料在第46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获金奖[24][27] - AOMR可减少有毒废水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新型镁合金超强复合材料可提高金属产品强度等且更环保[24][27] - 2018年12月公司获“香港创新科技成就大奖”及“亚洲国际创新发明大奖”[27] - 2018年1月成立的智能铸造产业轻合金创新中心将推广智能技术与产业应用[27] - 公司荣获联想集团“捍卫质量奖”及Bose集团“认可证书”[31][32] - 公司于2018年成为香港首家获“工业4.0‘1i成熟度等级认可’”证书的企业[35][36] - 公司2018年12月获“2018香港工商业奖:睿智生产力奖”[35][36] 行业展望 - 未来智能手机出货量预计将恢复按年增长2.6%达15.6亿台[48][50] - 2018年个人电脑全球出货量轻微下降,2019年出货量或因2018年需求受压制而上升[52][54] 人员情况 - 2018年12月31日,公司约有4100名全职雇员,2017年为4600名[68][70] - 李远发63岁,1980年创办集团,负责制定整体业务策略,有逾35年压铸业经验[74] - 黄永铨57岁,1988年加入集团,负责制造业务,有逾35年相关经验[77][80] - 陈素华60岁,1999年加入集团,负责监督人力资源及行政事宜,有逾30年相关经验[78][80] - 孙启烈教授65岁,2007年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在家居用品制造业有逾35年经验[79][80] - 罗伟国66岁,2007年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在电子和电源行业有逾35年经验[83] - 陈素华于2019年4月1日被委任为执行董事[76][78][80] - 孙启烈曾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深圳市、宁波市及浙江省委员逾20年[80][82] - 罗伟国1992年获“香港青年工业家奖”和“十大杰出青年选举”奖项[83] - 罗伟国2001年获香港政府“荣誉勋章”,2004年获委任“太平绅士”[83] - 罗伟国2009年获香港政府“铜紫荆星章”,2015年获“银紫荆星章”[83] - 盧偉國博士66歲,2007年6月2日獲委任為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有超過35年電子及電源供應業經驗[85] - 陸東先生54歲,2009年12月16日獲委任為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有逾25年香港及中國股票市場資產投資分析經驗[87][88] - 江啟銓先生55歲,2015年5月11日獲委任為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有超過26年會計、審計等經驗[90][92] - 羅顯輝先生56歲,2012年加入集團,現為集團財務及企業策略總監,有超過25年銀行、企業財務及投資經驗[91][93] - 陸東先生曾於2001、2002、2003、2005、2006及2007年獲《亞洲貨幣》雜誌頒發「香港最佳策略員」及「最佳分析師」殊榮[87][88] - 江啟銓先生於2017年11月至2018年6月出任富通科技發展控股有限公司首席財務總監及聯席公司秘書[90][92] - 陸東先生現為投融長富集團有限公司資產管理業務首席投資總監[87][88] - 陸東先生現為鴻福堂集團有限公司、中信資源控股有限公司及香港醫思醫療集團有限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87][88] - 江啟銓先生現為意達利控股有限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90][92] - 羅顯輝先生主要負責監督集團財務、投資、策略發展及資本市場融資事宜[91][93] 公司管理与政策 - 管理层将不时检讨集团环保常规,考虑实施更多环保措施以促进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102][103] - 年内集团无重大违反适用法律法规而对业务及运营造成重大影响的情况[106][110] - 集团提供具竞争力薪酬待遇吸引、激励及留聘雇员,董事会定期审阅并调整[107][110] - 集团重视与客户及供应商维持良好关系,认为对达成长期目标至关重要[107][110] - 集团薪酬政策包括薪金及花红,符合经营地惯例,还采用购股期权计划及股份奖励计划激励员工[109][112] - 公司薪酬委员会就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薪酬政策及架构向董事会推荐意见,并审核确定薪酬待遇等[109][112] 年报信息 - 集团业务回顾、面临的主要风险及不确定性、未来发展展望分别载于年报第11 - 12页、第56页、第13 - 15页[101][103] - 使用关键财务绩效指标的分析载于年报第196 - 200页的“分部资料”及第264页的“五年财务概要”[101][103] - 本集团过去五个财政年度业绩及2014 - 2018年资产负债概要载于第264页[126][133] 股息与股份 - 董事会建议向2019年6月10日名列公司股东名册的股东派付2018年末期股息每股3.5港仙,待股东周年大会批准后,将于2019年6月17日或前后支付[114] - 公司将在2019年6月4日至6月10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为获末期股息,股份过户文件等须在6月3日下午4时30分前送交指定地点[119][123] - 本年度内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132][139] 董事相关 - 陈素华、孙启烈教授、卢伟国博士及Andrew Look先生将在即将召开的股东周年大会上退任并参选连任[142] - 公司已为董事购买并维持董事责任保险[143] - 公司组织章程细则及开曼群岛公司法无股份优先购买权条文[130][137] - 陈素华女士、孙启烈教授、卢伟国博士及陆东先生将在即将举行的股东周年大会上退任,但均符合资格并愿意膺选连任[145] - 公司年内办理并续保董事责任保险,为集团董事提供保障[146] - 拟在即将召开的股东周年大会上膺选连任的董事,无集团不可于一年内毋须赔偿(法定补偿除外)而终止的服务合约[149] - 除“持续关连交易”披露外,公司及相关方无董事及控股股东有重大权益的重大交易、安排或合约[150][152] 融资协议 - 2018年11月30日修订第一份融资协议,贸易相关及循环贷款融资总额最高8000万港元,第一笔4000万定期贷款已偿还,第二笔4000万定期贷款用于营运资本支出,期限36个月[160][162] - 经修订第一份融资协议要求李先生为公司单一最大股东,违约则协议及担保文件下应付贷款立即到期[161][163] - 2015年2月2日的融资协议提供最高1.5亿港元定期贷款,分两笔,李先生须维持对借方重大持股权益,违约则协议终止且贷款立即到期[166] - 2015年11月9日的融资协议提供最高5000万港元定期贷款,已在2018年12月31日前还清,李先生须维持对借方重大持股权益,违约则协议终止且贷款立即到期[167] - 2015年1月2日,公司与银行订立融资协议获1.5亿港元定期贷款融资用于资本支出,分十六期按季等额偿还,李先生须维持主要控股权益[168] - 2015年11月9日,公司与银行订立融资协议获5000万港元定期贷款融资用于现有贷款再融资,分十一期按季等额偿还,李先生须维持主要控股权益,2018年12月31日前已还清[169] - 2017年6月20日,公司与银行订立融资协议获1.3亿港元定期贷款融资用于营运资金,36个月内偿还,李先生须维持至少50%持股量[168][169] 股权结构 - 李先生通过受控制公司持有4.8亿股公司股份,占比53.71%[178] - 李先生作为全权信托创立人,关联公司持有1.2798亿股公司股份,占比14.32%[178] - 黄永铨先生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1105万股公司股份,占比1.24%[178] - 陆东先生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880万股公司股份,占比0.98%[178] - 卢伟国博士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