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胜创建(00896)

搜索文档
兴胜创建(00896) - 2025 - 年度业绩
2025-06-27 12:21
收入和利润表现 - 收入为19.853亿港元,同比增长23.1%[3] - 公司拥有人应占综合亏损为2.953亿港元,同比扩大36.7%[3] - 每股基本亏损27.5港仙,同比扩大38.2%[4][7] - 公司年度亏损从2024年2.160亿港元扩大至2025年2.953亿港元,增幅36.7%[23][24] - 公司总收入为19.85亿港元,较上年的16.13亿港元增长23.2%[28]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2.95亿港元,每股基本亏损0.275港元[36] - 公司收入为19.85亿港元,较上一年度增长23.1%[64] - 公司拥有人应占综合亏损为2.953亿港元,较上一年度亏损扩大[64] 成本和费用 - 毛利率为6.3%,同比下降1.8个百分点[7] - 投资物业公平值变动亏损1.407亿港元,同比扩大97.9%[7] - 投资物业公平值变动亏损达1.407亿港元[26] - 预期信贷亏损模式下减值亏损净额达9779万港元[26] - 撇减发展中的待售物业亏损4970万港元,较上年2174万港元增长128.5%[33] - 合营企业贷款减值亏损净额9704万港元[33] - 除税前亏损已扣除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1444万港元[33] - 香港利得税支出427万港元[34] - 合营企业贷款减值亏损为9703.7万港元,较去年8821万港元增长10.0%[38] - 利息支出约为5120万港元[64] - 集团员工成本为225.6百万港元(2024年:212.8百万港元)[80] - 公司及合营企业持有物业重估净亏损约为2.787亿港元[64] 各业务线表现 - 建筑工程收入从2024年11.229亿港元增至2025年15.374亿港元,增幅36.9%[21] - 装饰及维修工程收入从2024年2.590亿港元下降至2025年1.912亿港元,降幅26.2%[21] - 物业投资租赁收入从2024年7127万港元下降至2025年6128万港元,降幅14.0%[21] - 物业投资分类业绩亏损从2024年1.010亿港元扩大至2025年2.125亿港元[23][24] - 建筑部收入达15.38亿港元,较去年11.24亿港元大幅增长36.8%[44] - 建筑部手头合约价值总额为37.84亿港元[44] - 装饰及维修部收入为2.046亿港元,较去年2.933亿港元下降30.2%[47] - 装饰及维修部手头合约价值为1.076亿港元[48] - 建筑材料部收入为1.788亿港元,较去年1.434亿港元增长24.7%[53] - 建筑材料部手头合约价值为2560万港元[54] - 物业投资部收入为7030万港元,较上一年度8020万港元下降[61] - 物业代理及管理部收入为2160万港元,较上一年度1800万港元增长[62] - 健康产品部收入为1360万港元,较上一年度1130万港元增长[63] - 主要客户甲贡献收入5.25亿港元,占集团总收入26.4%[31] 现金流和财务状况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777亿港元,同比增长8.2%[9] - 银行贷款总额19.31亿港元,其中11.384亿为一年内应付款项[9][10] - 合營企業贷款为10.854亿港元,同比增长4.7%[9] - 发展中之待售物业为11.974亿港元,同比增长15.2%[9] - 非流动资产总额为25.77亿港元,较上年31.36亿港元减少17.8%[29] - 应收账款总额为9683.2万港元,较去年6292.4万港元增长53.9%[41] - 应付款项总额为8307.7万港元,较去年5917.1万港元增长40.4%[42] - 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总额为4.777亿港元,占流动资产20.8%[66] - 可动用银行融资总额为30.11亿港元,其中19.31亿港元已提取[66] - 公司营运业务现金净流出港币3.579亿元,主要因发展中待售物业增加、合约资产增加及支付利息所致[67] - 公司投资业务现金净流入港币3.442亿元,主要来自出售投资物业及持作出售资产所得款项[67] - 公司融资业务现金净流入港币5000万元,主要来自新借银行贷款[67] - 公司银行借贷净额为港币14.533亿元,较去年港币14.366亿元略增[67] - 公司资本负债比率达42.0%,较去年38.1%上升3.9个百分点[67] - 公司流动比率改善至1.39倍,去年为0.85倍[67] - 公司银行贷款总额达港币19.31亿元,其中港币11.384亿元需一年内偿还[70] - 合营企业未确认贷款承担为1,259,229千港元(对比期初1,378,340千港元)[78] 资产和负债 - 资产净值为34.616亿港元,同比下降8.1%[4][9][10] - 合营企业贷款总额达10.854亿港元[26] - 公司股东资金减少港币3.049亿元至港币34.616亿元,主要因年度亏损所致[69] - 公司每股资产净值降至港币3.23元,去年为港币3.51元[69] - 公司对合营企业贷款减值亏损净额达港币9700万元,涉及四家合营企业[74] 会计政策和准则 - 公司采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修订本处理售后租回的租赁负债[12] - 公司应用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2020年修订本对负债分类为流动或非流动无重大影响[12][15] - 公司应用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2022年修订本对附有契约的非流动负债无重大影响[12][15]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修订本将于2026年1月1日生效[16][17][19]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7号修订本要求披露指定为透过其他全面收益按公平值列账的权益工具投资[19] - 香港会计准则第21号修订本将于2025年1月1日生效[16][17]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将于2027年1月1日生效[16][17]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修订本澄清金融资产和负债的确认与解除确认标准[18] - 新准则要求对基于或然因素的合约现金流量进行定性和定量披露[19] - 供应商融资安排相关修订已在本年度采用[12]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将于2027年1月1日生效,预计影响损益表呈列方式[20]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董事会不建议派发年度股息[35] - 香港楼价2023年下跌反映需求减弱及经济放缓[78] - 内地买家占核心地段新物业交易高达三分之一[78] - 多个住宅及工业项目预计未来数年竣工[78] - 九龙塘住宅项目及葵涌工业项目将于下财年推出[78] - 美联储预计2024年底降息推动香港成交量回升[78] - 集团优先发展公营建设项目以应对市场挑战[79] - 集团采取审慎风险意识策略维持市场竞争力[79] 人力资源 - 雇员人数减少至512名(2024年:543名)[80]
兴胜创建(00896) - 2025 - 中期财报
2024-12-20 10:18
收入与利润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录得未經審核綜合收入港幣984.3百萬元,較去年同期的港幣659.8百萬元增加49.2%,主要來自建築部[12][14] - 截至2024年9月30日,物业投资部录得收入港币3560万元,较2023年同期的港币3720万元有所减少[54] - 收入为984,330千港元,同比增长49.2%[155] - 毛利为61,624千港元,同比增长30.3%[155] - 期内亏损为193,082千港元,相比去年同期亏损108,083千港元[155] - 每股基本亏损为18.0港仙,去年同期为9.9港仙[155] - 投资物业的公平值变动亏损为94,558千港元,去年同期为21,157千港元[155] - 期内全面支出总额为191,037千港元,去年同期为112,872千港元[164] 财务状况 - 公司貸款總額為港幣1,931.0百萬元,其中港幣1,128.4百萬元須於一年內償還,港幣688.4百萬元須於第二年內償還,港幣114.2百萬元須於第三年內償還[30]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的資本負債比率為44.2%,高於2024年3月31日的38.1%[30]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贷款为港币14.31亿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港币14.21亿元略有增加[35]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银行结余及现金总额为港币3.513亿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港币4.415亿元有所减少[48]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流动比率从2024年3月31日的0.85倍增加至1.51倍[48]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可动用银行融资总额为港币30.91亿元,其中港币19.31亿元已提取,港币1.656亿元用于发出履约保证[48]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为港币34.11亿元,流动负债为港币42.54亿元,非流动负债为港币5.854亿元,净负债为港币2.572亿元[53]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向合营企业提供的贷款总额为9.87亿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10.366亿港元有所减少[57] - 其中3.928亿港元的贷款按年利率3%计息,其余贷款为无息贷款[57] - 公司根据预期信贷亏损模式对合营企业贷款进行减值评估,主要考虑物业的账面值与合营企业持有的物业估值[58]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对合营企业A及其附属公司的贷款减值亏损为13,241千港元,合营企业B为34,458千港元,合营企业C为87,330千港元,合营企业D及其附属公司为54,049千港元,总计238,013千港元[200]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对合营企业A及其附属公司的贷款账面净额为76,891千港元,合营企业B为114,499千港元,合营企业C为278,291千港元,合营企业D及其附属公司为186,653千港元,总计656,334千港元[200] - 流动负债总额为1,645,956千港元,相比3月31日的2,413,371千港元有所减少[158] - 流动资产净额为839,499千港元,相比3月31日的负365,632千港元有所改善[158] - 非流动资产总额为3,589,603千港元,相比3月31日的4,178,381千港元有所减少[166] - 现金及现金等值为351,334千港元,相比3月31日的441,485千港元有所减少[166] 项目与投资 - 公司計劃將位於葵涌偉倫街22號的West Castle項目重建為全新的工業物業,該項目正在進行中,預計明年完成[26] - 公司擁有50%權益的合營企業項目Johnson Place將重建為全新的工業物業,規劃申請及建築圖則已獲批准,清拆工作將展開[27] - 公司于2024年4月出售九龙官涌街38号“The Austine Place”住宅物业的若干店铺,交易已于2024年7月完成[54] - 公司于2024年9月推出荷李活道222号Hollywood Hill的分层出售,截至中期报告日期,已签订33份买卖协议,剩余15个住宅单位及地下店铺正在出售[54] - 公司的投资物业包括长沙湾的PeakCastle、上环的The Mercer、荷李活道222号的Hollywood Hill等,均在报告期内为公司贡献租金收入[54] - 公司对合营企业的资本承诺将按其股权比例出资,涉及金额分别为2.5亿港元、10亿港元、5.35亿港元和5亿港元[67][68][69][70] - 公司对联属公司的财务资助、承诺注资及担保总额为1.6亿港元和6.37亿港元[61][62] 政府政策与市场环境 - 香港政府計劃未來十年提供約410,000個公共住房單位,超過預計需求的308,000個單位[28] - 香港北部都會區發展預計將提供約210,000個新住房單位[28] - 香港公園項目將在未來五年內提供數百萬平方米的總樓面面積[28] - 香港政府推出的吸引全球人才和企业政策,包括延长签证有效期和扩大租户计划名单,预计将吸引更多专业人才和学生[196] - 2024年2月取消额外印花税后,香港住宅市场在2024年4月交易量达到高峰,9月利率下调进一步预示本地经济和房地产市场逐步复苏[196] - 建筑材料部门前景乐观,预计政府未来十年的公屋计划和私人住宅市场回暖将带动建筑材料需求上升[197] 公司治理与股东权益 - 公司于2024年8月獲得第30屆「公德地盤嘉許計劃」的「公德地盤獎-非工務工程(新建工程–A組)」優異獎[18][19] - 公司董事及首席执行官在公司及其关联公司的股份、相关股份和债券中无任何权益或空头头寸[63] - 公司董事通过其持股50%的公司持有本公司4,270,975股股份[84] - 公司前购股权计划(2011年购股权计划)于2024年10月18日到期,所有未行使的购股权自动失效[87] - 截至2024年9月30日,CCM Trust持有487,702,041股,占已发行股份的45.44%[104] - 截至2024年9月30日,Mingly Corporation持有104,243,301股,占已发行股份的9.71%[104] - 截至2024年9月30日,LBJ Regents (PTC) Limited持有67,829,571股,占已发行股份的6.32%[104]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林澤宇及其配偶共同持有2,458,000股,占已发行股份的0.22%[93] - 截至2024年9月30日,陈伯佐持有2,830,100股,占已发行股份的0.26%[93]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刘子耀持有5,110,950股,占已发行股份的0.47%[93] - 截至2024年9月30日,2011购股权计划下的购股权变动为22,146,000股,其中748,000股失效,剩余21,398,000股[101] - 截至2024年9月30日,现有股份期权计划下可供授予的股份期权数量为109,092,467股[97]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已发行股份总数为1,073,074,676股[109]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未收到其他股东在股份及相关股份中的权益通知[118]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1,073,074,676股[144] - 王雷国慧女士个人持有5,485,487股股份,并拥有世濤投資有限公司的50%股权,该公司持有本公司4,270,975股股份[125][143] - 王雷国慧女士被视为拥有其配偶实益拥有的48,704,157股股份[125][143] - 查懋聲(辭世)先生拥有54,437,427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的5.07%[139] - 王雷国慧女士拥有58,460,619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的5.44%[139] - 公司及其子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内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149] - 公司已遵守上市规则附录C1所载的《企业管治守则》的所有适用守则条文[150] - 公司已聘请德勤会计师事务所协助审计委员会审查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财务报表[153] - 公司所有董事确认在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六个月内遵守了证券交易行为守则[176] - 公司股份权益包括已故查懋声先生实益拥有的26,537,925股股份,以及通过Accomplished Investments Limited和Kola Heights Limited间接持有的14,189,502股和13,710,000股股份[172] 员工与成本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不包括合营企业)拥有548名员工,员工成本为9120万港元(不包括董事酬金)[120][127]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员工成本为8880万港元[120][127] 高管变动 - 陈繁昌博士于2024年8月31日完成其在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校长任期,并辞去沙特阿拉伯多个科技相关职务,于2024年10月起担任杭州西湖大学国际咨询委员会成员和沙特阿拉伯Beta Lab风险合伙人[173]
兴胜创建(00896) - 2025 - 中期业绩
2024-11-12 19:03
收入与利润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综合收入为984,300,000港元,同比增长49.2%[1] - 同期,公司录得未经审核综合亏损为193,100,000港元,去年同期亏损为108,100,000港元[2] - 公司未计入重估净亏损及利息支出的经营业绩为溢利23,000,000港元,去年同期为12,300,000港元[2] - 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18.0港仙,去年同期为9.9港仙[2]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入为984,330千港元,同比增长49.2%[10] - 建筑合约工程收入为735,651千港元,同比增长65.2%[10] - 装饰及维修工程合约收入为125,971千港元,同比增长8.5%[10] - 健康产品销售收入为6,109千港元,同比增长18.2%[10] - 物业投资固定租赁收入为31,147千港元,同比下降4.7%[10]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期内亏损为193,082千港元,去年同期亏损为108,083千港元[12] - 建筑分部业绩为12,816千港元,装饰及维修分部业绩为-9,238千港元[12] - 物业投资分部业绩为-147,714千港元,物业发展分部业绩为-33,213千港元[12]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港币193,082元,去年同期为港币108,083元[21] - 物業發展部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无收入[37] - 物業投資部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個月收入為港幣35,600,000元,去年同期為港幣37,200,000元[39] - 物業代理及管理部收入為港幣7,400,000元,去年同期為港幣3,100,000元[40] - 健康產品部收入為港幣6,100,000元,去年同期為港幣7,600,000元[41] 资产与负债 - 公司流动资产净额为839,499,000港元,去年同期为负365,632,000港元[5] - 公司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4,429,102,000港元,去年同期为3,812,749,000港元[5] - 公司非流动负债为853,613,000港元,去年同期为46,223,000港元[6]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综合资产为6,075,058千港元,综合负债为2,499,569千港元[15]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1,073,075千股,去年同期为1,089,471千股[21]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投資物業公平值为港币2,197,980,000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港币2,743,080,000元减少20%[22][23]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物業、廠房及設備添置金额为港币3,308,000元,去年同期为港币1,157,000元[24]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使用權資產为港币1,919,000元,去年同期为港币1,561,000元[25]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合營企業權益为港币98,745,000元,去年同期为港币88,648,000元[26]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合營企業貸款为港币987,026,000元,去年同期为港币1,036,628,000元[27]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合營企業貸款減值虧損为港币102,984,000元,去年同期为港币17,054,000元[28]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應收款項为港币92,459,000元,去年同期为港币62,924,000元[29]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應付款項为港币106,275,000元,去年同期为港币59,171,000元[30] - 公司于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回購17,964,000股股份,总代价约港币19,999,000元,并已注销[31]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已发行及缴足股份为1,073,074,676股,面值为港币107,307,000元[31] - 公司附属公司期内无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32] - 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本公司之上市证券[58] 投资与项目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投资物业的公平值变动亏损为94,558,000港元,去年同期为21,157,000港元[3] - 建筑部收入为港币736,200,000元,同比增长65.0%,手头合约价值为港币4,652,000,000元[34] - 装饰及维修部收入为港币129,400,000元,同比下降8.5%,手头合约价值为港币73,500,000元[35] - 建筑材料部收入为港币80,300,000元,同比增长38.9%,手头合约价值为港币66,700,000元[36] - 公司拥有50%权益的九龍塘衙前圍道第57A号土地项目预计将于来年完成施工[37] - 公司拥有50%权益的葵涌業成街22号合營企業項目West Castle预计将于来年完成施工[38] - 公司出售位于九龙官涌街38号「The Austine Place」的住宅物業之若干店舖[52] 财务与融资 - 亏损主要由于物业重估净亏损约189,900,000港元及利息支出约26,200,000港元[2] - 董事会决定不宣派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2] - 公司銀行結餘及現金總額为港幣351,300,000元,流動比率由0.85倍增加至1.51倍[46] - 公司可動用銀行融資總額为港幣3,091,000,000元,其中港幣1,931,000,000元已提取[46] - 公司获得来自银行的港币贷款达港币1,931,000,000元,用于融资收购物業及一般營運資金,其中港币1,128,400,000元须于一年内偿还[48] - 公司向合营企业提供的贷款为港币987,000,000元,用于香港物業發展及投資項目[49] - 公司资本负债比率为44.2%,较上一期增加6.1个百分点[48] - 公司确认合营企业贷款的减值亏损净额为港币103,000,000元,主要由于利率上升及香港物業市场下行[51] - 公司港币贷款为港币1,431,000,000元,以若干租赁土地及楼宇及投资物业作第一抵押[53] - 公司就建筑工程合约尚未支付的履约保证约为港币165,600,000元[54] - 公司提供贷款承担为港币1,283,690,000元[55] 市场与政策 - 香港政府未來十年計劃提供約410,000個公營房屋單位,超過308,000個單位的預計需求[43] - 北部都會區發展項目預計將提供約210,000個新住宅單位[43] - 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香港園區未來五年將提供數百萬平方米的建築面積[43] - 中國2024年上半年實質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5%[42] - 香港住宅市場交易量於2024年4月達到高峰,9月減息進一步顯示本地經濟及樓市復甦[42] 公司治理与审核 - 公司已委托德勤•关黄陈方会计师行协助审核委员会按照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香港审阅准则第2410号审阅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之未經審核簡明綜合財務報表[59] - 董事會包括非執行主席查懋德先生、執行董事王世濤先生(董事總經理)、戴世豪先生(總經理)、周嘉峯先生及郝荃女士[59] - 非執行董事包括林澤宇博士,獨立非執行董事包括陳伯佐先生、劉子耀博士及陳繁昌博士[60] 成本与支出 - 公司员工成本为港币91,200,000元,较上一期增加2.7%[56]
兴胜创建(00896) - 2024 - 年度财报
2024-07-24 15:42
财务表现 - 集团实现收入16.127亿港元,同比增加约30.8%,主要来自建筑部门[48] - 本公司擁有人應佔綜合虧損為2.16億港元,主要由於投資物業估值虧損、發展中待售物業撇減以及利息支出增加所致[48] - 每股基本虧損及每股攤薄虧損分別為19.9港仙及19.9港仙[49] - 於2024年3月31日,集團資產淨值為37.665億港元,每股資產淨值為3.51港元[50]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每股基本及攤薄虧損分別为港币19.9仙[53] - 集团于2024年3月31日的资产净值为港币37.665亿元,每股资产净值为港币3.51元[54] - 董事会决定不宣派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第二次中期股息,第一次中期股息为每股港币1.0仙[55] 宏观经济环境 - 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为2024年3.2%,与2023年持平[56] - 中国经济2024年第一季同比增长5.3%,超出预期[57] - 香港经济2023年增长3.2%,低于预期[61] 建筑业务表现 - 建築部門收入增加帶動集團整體收入上升[48] - 集团主要集中承接香港政府的公共房屋及政府楼宇建设项目[64][65] - 集团建筑业务表现良好,手头合同约47亿港元,为未来几年提供可持续收入[69] - 建造相關業務於年內表現理想,於本財政年度結束時贏得更多項目及手頭合約達約港幣47億元[70] - 新項目通常為期至少兩至三年,為未來幾年提供強勁的可持續收入來源[70] - 政府項目一般會為營運成本波動提供較好的補償條款,因此利潤率獲得較大保障[70] - 本集團獲得香港房屋委員會有關興建公營房屋項目、政府部門、半政府或相關機構的項目[70] - 本集團於二零二三年底完成啟德過渡性房屋項目的設計及興建,該項目預計將可為公眾提供超過10,000個單位[70] - 建筑部收入为11.24亿港元,较去年增加21.4%[102] - 建筑部手头合约价值总额为44.01亿港元[107] - 完成東華三院啟德過渡性房屋及北角渣華道公共房屋發展項目[104,105] - 承接多個新建築項目,包括堅尼地城、屯門、九龍塘及葵涌等地的住宅及商業發展[112,113,118,120] - 建築部於二零二三年底完成啟德過渡性房屋項目的設計及興建[153] - 政府計劃未來十年提供約410,000個公營房屋單位以滿足308,000個單位的需求[155] - 政府推出「私人興建資助出售房屋先導計劃」,首兩幅招標土地提供至少2,000個單位[155] - 「北部都會區」發展將包括約500,000個新房屋單位[155] - 政府將善用現有土地如紅磡站、前南丫島石礦場及「綠化地帶」以釋放發展潛力[155] 成本管控及人才培养 - 物業市場下行導致投資物業估值虧損及發展中物業撇減[48] - 利率上升令利息支出增加[48] - 集團資產淨值及每股資產淨值有所下降[50] - 持續投資於工程及建模軟件等數碼化技術,致力解決勞動力短缺問題[70] - 大學招募及同事培訓計劃,可持續確保本集團內部團隊穩定[70] - 持續實施有效的成本控制及增效措施,以提升生產力及盈利能力[70] - 管理層計劃增加在吸引及挽留人才方面的投資,因為員工是最寶貴的資產[77] - 建築部將提高響應客戶需要的能力,進一步加強其作為值得信賴的建築合作夥伴地位[158] - 建築部將繼續使用創新建築技術及數碼化以提高營運效率、加強質量並降低成本[158] - 建築部將透過多種方式擴大其建築勞動力,包括吸引更多人才入行及加強培訓[158] 裝飾及維修業务 - 裝飾及維修部年內錄得收入2.933億港元,較去年增加[162] - 裝飾及維修部手頭合約價值總額為2.017億港元[168] - 公司在香港房屋委員會港島及離島區(二)保養、改善及空置單位翻新工程的分區定期合約中承接主要工程[173][174] - 公司承接領展旗下天水圍、屯門、新界北及馬鞍山(區域1)購物中心、停車場、街市及熟食檔之建造工程定期合約[179] - 公司承接領展旗下香港島、九龍東、新界東及將軍澳(區域2)購物中心、停車場、街市及熟食檔之兩年定期工程合約[180] - 公司承接香港浸會大學的維修保養定期合約[181][186] - 公司承接香港浸會大學的廁所翻新工程[182][187] - 公司承接北角衛理堂重建項目的指定室內裝修分包合約[190] - 公司承接多個購物中心的洗手間改善工程[191][192] - 公司旗下興勝室內及維修有限公司榮獲領展頒發的「領展承辦商工地安全獎勵計劃2023-銅獎」[195] - 公司旗下興勝室內及維修有限公司榮獲香港建造商會頒發的「香港建造商會積極推動安全承建商獎2022」[196] - 公司裝飾及維修部雖受經濟衰退影響,但繼續參與公共房屋領域的多個工程項目,展現韌性及應變
兴胜创建(00896) - 2024 - 年度业绩
2024-06-28 18:01
收入与亏损 - 公司年度收入为港币1,612,700,000元,同比增长30.8%[2] - 公司拥有人应占综合亏损为港币216,000,000元,主要由于利率上升及物业市场下行导致投资物业估值亏损及发展中待售物业撇减约港币187,400,000元[2] - 公司截至2024年3月31日的年度收入为1,612,660,000港元,同比增长30.8%(2023年:1,232,803,000港元)[65] - 公司截至2024年3月31日的年度净亏损为216,014,000港元,较2023年的38,432,000港元大幅扩大[65] - 公司2024年收入为1,612,660千港元,同比增长30.8%,2023年为1,232,803千港元[117] - 公司2024年全面开支总额为220,870千港元,较2023年的45,789千港元显著增加[122] - 公司2024年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216,014千港元,较2023年的38,432千港元大幅增加[140] - 公司2024年未分配支出为32,057千港元,导致年度亏损216,014千港元[159] - 公司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收入为16.127亿港元,同比增长30.8%,主要来自建筑部门[180] - 公司拥有人应占综合亏损为2.16亿港元,主要由于利率上升及物业市场下行导致投资物业估值亏损及发展中待售物业撇减约1.874亿港元[180] 资产与负债 - 公司非流动资产中投资物业为港币2,743,080,000元,较去年减少约9.6%[5] - 公司资产净值为港币3,766,500,000元,较去年减少约7.5%[28] - 公司每股资产净值为港币3.51元,较去年减少约5.4%[28] - 公司流动资产中发展中之待售物业为港币1,039,000,000元,较去年增长约11.5%[32]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港币441,485,000元,较去年增长约10.5%[32] - 公司截至2024年3月31日的资本负债比率为38.1%,较2023年的27.6%有所上升[66] - 公司截至2024年3月31日的流动比率为0.85倍,较2023年的1.85倍下降[66] - 公司截至2024年3月31日的股东资金为3,766,500,000港元,较2023年的3,963,100,000港元减少5.0%[68] - 公司2024年流动负债净额为365,632千港元,较2023年的774,587千港元有所改善[119] - 公司2024年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3,812,749千港元,较2023年的5,248,132千港元下降27%[151] - 公司若干租赁土地及楼宇、投资物业及分类为持作出售资产的账面值约为26.165亿港元,已抵押给银行以获得14.211亿港元贷款[185] 地区与部门收入 - 公司香港地区收入为港币3,065,608,000元,较去年减少约8.8%[16] - 公司中国内地收入为港币70,805,000元,较去年减少约15.1%[16] - 公司客户甲收入为港币640,417,000元,较去年增长约24.3%[17] - 公司截至2024年3月31日的建筑部门收入为143,400,000港元,较2023年的59,500,000港元大幅增长140.8%[57] - 公司截至2024年3月31日的物业投资部门收入为80,200,000港元,较2023年的64,100,000港元增长25.1%[61] - 公司2024年建筑工程合约收入为1,122,883千港元,同比增长24.1%,2023年为904,847千港元[128] - 公司2024年装饰及维修工程合约收入为259,022千港元,同比增长36.2%,2023年为190,219千港元[128] - 公司2024年安装建筑材料收入为140,772千港元,同比增长147.1%,2023年为56,967千港元[128] - 公司2024年物业投资固定租赁收入为71,267千港元,同比增长29.4%,2023年为55,086千港元[128] - 公司2024年建筑部门收入为11.24亿港元,较2023年的9.064亿港元增长24%[144] - 公司物业代理及管理部收入为1800万港元,较去年1450万港元有所增长[178] - 公司健康产品部收入为1130万港元,与去年持平[179] - 装饰及维修部收入同比增长27.6%,从港币229,900,000元增至港币293,300,000元[171] 合约与项目 - 建筑部手头合约价值总额为港币4,400,700,000元[80] - 建筑材料部手头合约价值总额为港币141,200,000元[84] - 装饰及维修部手头合约价值总额为港币201,700,000元[172] - 公司拥有50%权益的香港柴湾利众街14号至16号合营企业项目将重建为全新工业物业,规划申请及建筑计划已获批准[176] - 公司拥有50%权益的九龙九龙塘衙前围道57A号土地将发展为优质住宅项目,地盘施工预计将于来年完成[193] - 公司拥有50%权益的香港柴湾利众街18号合营企业项目将重建为全新工业物业,清拆工作已于2022年4月完成,地盘施工正在进行中[194] - 公司投资物业包括位于长沙湾的PeakCastle、上环的The Mercer等,均在本财政年度内贡献租金收入[195] 融资与贷款 - 公司获得银行贷款达港币1,878,100,000元,用于一般营运资金及物业发展[94] - 公司成功延长港币700,000,000元银行贷款的到期日至2026年6月22日[94] - 2024年提供贷款承担为港币1,378,340千元,较2023年的港币1,515,461千元有所下降[96] - 公司成功与银行达成补充协议,延长7亿港元贷款的到期日至2026年6月22日[125] - 公司可动用银行融资总额为31.795亿港元,其中18.781亿港元已提取,主要用于发出履约保证[198] 股息与股份 - 2024年第一次中期股息为每股港币1.0仙,较2023年的每股港币2.5仙有所下降[103] - 2024年第二次中期股息为每股港币5.0仙,与2023年持平[103] - 公司2024年未宣派第二次中期股息,而2023年派发每股5.0仙[147] - 公司2024年已回购及注销股份23,212,000股,总价值2,322千港元[143] 其他财务数据 - 公司截至2024年3月31日的每股基本亏损为19.9港仙,较2023年的3.5港仙显著增加[65] - 公司2024年毛利为119,855千港元,同比增长4.4%,2023年为114,826千港元[117] - 公司2024年每股基本亏损为19.9港仙,较2023年的3.5港仙大幅增加[120] - 公司2024年应收账款总额为59,171千港元,较2023年的59,994千港元略有下降[142] - 公司2024年建筑部门业绩为19,540千港元,而物业投资和物业发展部门分别亏损100,965千港元和84,750千港元[159] - 公司2024年分类业务间销售总额为57,561千港元,参考市价计算[160] - 公司2024年首次应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修订,明确会计估计与会计政策变动的区别[155] - 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总额为港币16,929,000元[162] - 投资物业公平值变动亏损为港币20,494,000元[162] - 合营企业贷款总额为港币1,027,814,000元[162] - 添置非流动资产总额为港币36,559,000元[162] - 合营企业权益总额为港币106,268,000元[162] - 物业发展部撇减发展中之待售物业为港币10,411,000元[162] - 利息收入总额为港币21,001,000元[162] - 所得税支出总额为港币2,481,000元[162] 行业与市场 - 香港建筑业预计在2025至2028年间每年增长2.3%,政府预留港币10,000,000,000元用于建筑工程[97] - 公司计划专注于争取更多公共建设项目,并增加在吸引及挽留人才方面的投资[72] 流动资金与融资需求 - 公司定期评估流动资金及融资需求[91] - 公司现金盈余主要存入信誉良好的金融机构,以港币计值[93]
兴胜创建(00896) - 2024 - 中期财报
2023-12-05 15:11
财务表现 - 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六个月内,公司及其子公司录得未经审计的综合收入为6.598亿港币,较去年同期增长16.5%[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六个月内,集团未经审计的综合虧損为1.081亿港币,较2022年同期的净虧損77.6百万港币增加了39.3%[6] - 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六个月内,每股基本虧損和每股攤薄虧損分别为9.9港仙,较去年同期分别为7.0港仙[8] - 董事会决定向于2023年9月30日结束的六个月支付每股1.0港仙的中期股息,名册上的股东将于2023年11月27日收到[9] - 集团的流动资金和融资需求定期进行评估,截至2023年9月30日,银行余额和现金总额从2023年3月31日的39.95亿港元减少至34.6亿港元,流动比率从1.85倍下降至0.79倍[65] - 集团从银行获得了总额为34.79亿港元的融资额度,其中已提取了16.96亿港元的银行贷款,约1.25亿港元用于发行履约保证[66] - 集团的资本结构保持适当的股本和债务组合,截至2023年9月30日,根据净借款计算的资本负债比率为34.8%[73] - 公司在2023年上半年的收入为659,779,000港币,毛利为47,297,000港币[128]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的期内虧損为108,083,000港币[128]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产总额为4,399,454千港币,较3月31日略有下降[130] - 公司流动负债总额为2,190,578千港币,较3月31日大幅增加,净流动资产为负值,为-466,365千港币[131] - 公司股本为107,307千港币,储备为3,777,948千港币,总资本及储备为3,885,255千港币[132]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经营活动现金净额为112,345,000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了36,442,000港元[133] - 公司融资活动中,新借入银行贷款达到286,972,000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了113,972,000港元[134] - 公司董事认为,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有足够的营运资金满足未来十二个月的需求,因此簡明綜合財務报表以持续经营为基础编制[140] 业务表现 - 建筑部在2023年9月30日的六个月内收入为446.1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417.5亿港元增长了6.8%[11]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建筑部的手头合同价值为50.02亿港元[12] - 在回顾期间承接的主要建筑工程包括香港堅尼地城吉席街、北角渣華道和屯門顯發里等项目[13] - 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六个月内,公司装饰及维修部的收入为141.4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15.6亿港元增长了22.3%[16] - 截至2023年9月30日,装饰及维修部的手头合同价值为33.29亿港元[18] - 在回顾期间承接的主要合同工程包括香港城市大学的保养合同和香港浸会大学的維修保養定期合約等项目[19] - 建筑材料部在2023年9月30日的六个月内收入为57.8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20.5亿港元增长了182.9%[20]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建筑材料部的手头合同价值为20.88亿港元[21] - 本集团在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物业投资部录得收入为3720万港币[37] - 本集团与独立第三方签订了位于九龙深水埗的“西九公园”住宅物业的若干店舖、上落货区及广告牌的出售协议,预计将于2023年12月29日完成[38] - 本集团擁有50%权益的位於葵涌業成街22號的合營企业項目将重建为取得额外地積比率的全新工業物業,清拆工作已于2021年12月完成,地盤開發正在進行中[35] - 香港物业代理及管理部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收入为310万港币[41] - 健康产品部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收入为760万港币,较2022年同期增长25%[45] 股东情况 - 查懋德持有本公司股份约1415.55万股,占已发行股份的51.59%;王世濤持有本公司股份约4870.42万股,占已发行股份的5.44%[87] - 陈伯佐持有公司股份2,830,100股,占已发行股份的0.26%[88] - 劉子耀持有公司股份5,110,950股,占已发行股份的0.47%[88] - 孫大倫持有公司股份3,078,000股,占已发行股份的0.28%[88] - 王世濤通过持有Executive Plaza Limited 50%股权持有公司4,270,975股[89] - 王雷國慧持有公司股份[90] - 林澤宇和梅丽卿共同持有公司股份[91] - 已发行股份总数为1,073,074,676股[92]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董事和首席执行官在公司股份、相关股份和债券中无任何利益或空头头寸[95] - 2011年购股权计划项下的购股权数量为
兴胜创建(00896) - 2024 - 中期业绩
2023-11-07 16:31
财务表现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未經審核綜合收入為港幣659,800,000元,同比增長16.5%[4] - 公司同期未經審核綜合虧損為港幣108,100,000元,同比增加39.3%,主要由於利息開支增加及投資物業估值減少[5] - 公司每股基本虧損及每股攤薄虧損均為港幣9.9仙,去年同期為港幣7.0仙[6] - 公司將派發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個月的中期股息每股港幣1.0仙,去年同期為港幣2.5仙[7]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個月的毛利為港幣47,297,000元,去年同期為港幣53,796,000元[12]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個月的財務費用為港幣36,489,000元,去年同期為港幣17,799,000元[12]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個月的投資物業之公平值變動虧損為港幣21,157,000元,去年同期為港幣22,137,000元[12]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個月的流動負債超過流動資產港幣466,365,000元[33]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個月的銀行貸款總額為港幣1,696,441,000元,歸類為流動負債[33]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六个月总收入为659,779千港元,同比增长16.5%[52] - 公司分类业绩显示建筑业务盈利4,865千港元,而物业投资亏损37,496千港元[59] - 公司除税前亏损为110,136千港元,较去年同期有所扩大[59] - 公司2023年9月30日的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108,083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30,494千港元[83] - 公司2023年9月30日的香港利得税为828千港元,递延税项为2,881千港元[77][78] - 公司2023年9月30日的中期股息为每股1.0仙,合计不少于10,730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6,979千港元[81]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未经审核综合收入为港币659,800,000元,同比增长16.5%[114] 业务收入 - 建筑合约工程收入为445,397千港元,同比增长6.8%[50] - 装饰及维修工程合约收入为116,065千港元,同比增长29.6%[50] - 安装建筑材料收入为57,376千港元,同比增长195.3%[50] - 健康产品销售金额为5,169千港元,同比下降15.1%[51] - 物业投资租赁收入为32,698千港元,同比增长28.1%[52] - 建筑部收入为港币446,100,000元,同比增长6.9%,手头合约价值为港币5,002,300,000元[115] - 装饰及维修部收入为港币141,400,000元,同比增长22.3%,手头合约价值为港币332,900,000元[116] - 建筑材料部收入为港币57,800,000元,同比增长182%,手头合约价值为港币208,800,000元[121] - 物业投资部在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六个月内录得收入37,200,000港元,同比增长24.4%(2022年同期:29,900,000港元)[135] - 物业代理及管理部在回顾期内的收入为3,100,000港元,同比下降65.2%(2022年同期:8,900,000港元)[138] - 健康产品部在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六个月内录得收入7,600,000港元,同比增长24.6%(2022年同期:6,100,000港元)[141] 资产负债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综合资产总额为6,123,667千港元,综合负债总额为2,238,412千港元[68][70] - 公司2023年9月30日的投资物业公平值为2,949,650千港元,较期初减少84,330千港元[90][91] - 公司2023年9月30日的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7,876千港元,使用权资产折旧为872千港元[74][75] - 公司2023年9月30日的投资物业公平值变动为21,157千港元,转持为出售资产63,500千港元[90] - 公司2023年9月30日的商业物业公平值为1,736,750千港元(收入资本化法)和679,000千港元(直接比较法)[94] - 公司2023年9月30日的工业物业公平值为12,900千港元(收入资本化法),住宅物业公平值为521,000千港元(直接比较法)[94] - 公司2023年9月30日的物业、厂房及设备收购金额为1,157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大幅减少24,300千港元[96] - 公司确认使用权资产和租赁负债均为港币1,561,000元,较去年同期增长97.1%[97] - 合营企业权益中,非上市投资成本为港币242,424千元,分占收购后业绩及其他全面支出为港币(160,115)千元[99] - 应收款项账龄分析显示,30日内应收款项为港币53,143千元,占总应收款项的97.3%[103] - 应付款项账龄分析显示,30日内应付款项为港币39,138千元,占总应付款项的98.4%[106] - 公司银行结余及现金总额从2023年3月31日的港币399,500,000元减少至2023年9月30日的港币346,000,000元[151] - 公司流动比率从2023年3月31日的1.85倍下降至2023年9月30日的0.79倍[151] - 公司可动用银行融资总额为港币3,479,500,000元,其中已提取港币1,696,400,000元[152] - 公司资本负债比率从2023年3月31日的27.6%上升至2023年9月30日的34.8%[156] - 公司持有建筑工程合约的履约保证为港币125,900,000元[159] 公司运营 - 公司预计截至2024年3月31日的年度综合财务报表将应用新的香港会计准则修订[43] - 公司认为有足够营运资金满足未来12个月的运营需求[34] - 公司与中国海宁市的“尚东”项目已签订222份商品房买卖合同,所有单位已交付客户[128] - 公司计划将九龙九龙塘衙前围道第57A号土地发展为优质住宅项目,重建计划已获批准[130] - 公司正在研究并采用环保技术及绿色建材,以应对全球对环境保护及绿色建筑的关注[146] - 香港老旧工业建筑改造为现代化商业开发项目的建议预计将带来更多建筑材料和新建项目的需求[147] - 公司出售位于九龙深水埗「West Park」的住宅物业,预计于2023年12月29日完成[157] - 公司员工成本为港币88,800,000元,不包括董事酬金[164] - 公司在2023年6月至8月期间回购了17,964,000股股份,总代价为港币19,998,700元[168] 市场环境 - 香港住宅市场在2023年年初通关后出现短暂反弹,但受美联储加息影响,住宅楼宇买卖协议减少22%,协议代价减少12%[143] - 香港政府计划在未来十年内增加公营房屋供应至300,000个单位,并维持430,000个单位的房屋供应目标[145] - 公司预计未来五年内每年将有超过19,000个私人住宅单位落成,并推出新试点计划鼓励私营开发商建造补贴销售单位[145]
兴胜创建(00896) - 2023 - 年度财报
2023-07-25 12:41
公司概况 - 公司主席为查懋德先生,董事总经理为王世濤先生[2] - Deloitte Touche Tohmatsu为公司核数师[3] - 公司主要往来银行包括中银香港、恒生银行、工商银行(亚洲)、上海商业银行、渣打银行(香港)、东亚银行、汇丰银行[3] - 公司股份代号为896(普通股股份)[3] 集团架构 - 集团架构包括建筑业务、建筑材料业务、物业代理及装修业务、物业投资业务、物业发展业务、管理业务、健康产品业务等[4] 子公司 - 子公司包括興勝室內及維修有限公司、多奇有限公司、彩盛有限公司、偉眾有限公司、碧旺有限公司等[4] - 子公司包括卓誠有限公司、威建有限公司、定諾有限公司、萃業有限公司、騰傑企業有限公司等[5] - 子公司包括Ready Glory有限公司、Excel Chinese有限公司、Sunny Way有限公司、恩宇有限公司、Super Plus有限公司等[5] 财务状况 - 2023年截至3月31日,公司收入为12.328亿港元,较上一财政年度减少约14%[8] - 2023年公司擁有人應佔綜合虧損为3,840万港元,而上一财政年度为盈利1.543亿港元[8] - 每股基本虧損和每股攤薄虧損分别为3.5港仙,而上一财政年度每股基本盈利和每股攤薄盈利分别为14.0港仙和13.9港仙[11] 市场展望 - 政府每年基本工程开支目前超过港币1000亿元,房屋供应目标仍维持为430,000个单位[20] - 香港樓市前景不明朗,2022年住宅樓價指數较上一年度下跌15.6%[23] - 香港物业市场预计在2023年回暖,政府正在逐步实施政策鼓励买家及改善情绪[24] 全球经济展望 - 全球经济增长预期:2023年全球增长预计从2022年的3.4%下降至2.8%[33] - 中国实际GDP增长预期:2023年中国实际GDP增长将回升至4.3%[33] - 香港经济展望:预计2023年香港经济将在边境重新开放的支持下加强[36] 建筑业务 - 建筑部收入:2023年截至3月31日止年度,建筑部收入为港币906.4百万元[45] - 建筑部手头合同价值:2023年3月31日,建筑部手头合同总额为港币2,147.7百万元[46] - 完成的主要工程包括在屯门市地段第516号建议住宅发展项目[47] - 承接的主要工程包括在堅尼地城吉席街33-47号建议住宅及商业发展项目[47] - 完成的主要工程包括在北角渣华道公共房屋发展项目[48] - 完成的主要工程包括在屯门顯發里公共房屋发展项目[48] - 完成的主要工程包括在九龍塘衙前圍道57A号建议住宅发展项目[48] - 完成的主要工程包括在葵涌業成街22号建议工业重建项目[49] - 完成的主要工程包括在柴灣利眾街18号建议工业重建项目[49] - 完成的主要工程包括在元朗唐人新村丈量約份第2143号建议住宅发展项目[49] - 興建的过渡性房屋位于啟德沐安街第1B2区[49] - 公司获得了多个建筑奖项,包括香港建造商会颁发的环保大奖[50][51][52][53][54] - 建筑部门将采用创新的建筑技术和数字化来提高项目效率[63][63] 装饰及维修业务 - 装饰及维修部门在2022/2023年度录得收入为2.299亿港币,较去年的1.582亿港币有所增长[67][67] - 装饰及维修部门截至2023年3月31日手头合同总额为4.943亿港币[68][68] - 山顶嘉乐园翻新工程、香港浸会大学建造工程定期合同、香港岛、东九龙、新界东及将军澳购物中心等为已完成的主要工程[69][69] - 山顶嘉乐园翻新工程获得了“建造业安全奖励计划2021/2022 - 装修及维修工程 - 优异奖”[70][70] - 预计裝飾及維修部门的整体前景将会积极,随着建筑业的持续复苏[75][75] - 装饰及维修部门将努力成为知名的室内装修公司,推广持续改进的文化并超越客户期望[75][75] 建筑材料业务 - 建筑材料部在2023年截至3月31日的收入为5950万港币,较去年的8370万港币有所下降[80] - 建筑材料部截至2023年3月31日手头合同总额为2.679亿港币[81] - 建筑材料部已完成的主要工程包括港铁沙中线合同号1123项目和大围站物业发展项目[82] 物业市场 - 香港樓市在2022年低迷,住宅物業價格下跌超過15%,成交量大幅下跌[107] - 政府采取多方面措施确保房地产市场稳健,包括物色额外土地、重新发展棕地、简化规划和发展相关程序[109] - 香港与内地恢复免检疫旅游,提供更有利的市
兴胜创建(00896) - 2023 - 年度业绩
2023-06-20 12:24
财务表现 - 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的年度收入为12.328亿港元,较上一财年减少14%[1] - 公司拥有人应占综合亏损为3840万港元,而2022年为净溢利1.543亿港元[1] - 每股基本亏损及每股摊薄亏损均为3.5港仙,而上一财年每股基本盈利及每股摊薄盈利分别为14.0港仙和13.9港仙[1] - 公司年度毛利为1.148亿港元,较上一财年减少17.6%[5] - 公司年度全面开支收益总额为4.5789亿港元,较上一财年减少128.9%[6] - 公司2023年总收入为1,232,803千港元,较2022年的1,438,340千港元下降14.3%[24] - 公司2023年除税前亏损为35,951千港元,较2022年除税前溢利162,716千港元大幅下降[25] - 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的年度总收入为20,248,000港元,其中物业代理及管理业务贡献1,885,000港元[27] - 公司除税前溢利为16,929,000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0,248,000港元有所下降[32] - 公司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38,432,000港元,去年同期为盈利154,343,000港元[34] 资产与负债 - 公司资产净值为40.727亿港元,每股资产净值为3.71港元[1] - 公司流动负债为9.147亿港元,较上一财年减少30.6%[7] - 公司非流动资产总额为3,444,882,000港元,其中香港地区占83,410,000港元,中国内地占3,361,472,000港元[29] - 应收账款(扣除信贷亏损拨备)总额为6685万港元,较去年的1.008亿港元有所下降[36] - 应付款项总额为5933万港元,较去年的7949万港元有所下降[37] - 公司现金总额及银行结余为港币39.95亿元,占流动资产23.6%[57] - 公司银行借贷净额为港币112.59亿元,资本负债比率为27.6%[57] - 公司股东资金为港币40.73亿元,较去年减少港币1.43亿元[62] 股息与股份回购 - 公司派发第二次中期股息每股5.0港仙,全年共派发股息每股7.5港仙[2] - 公司将于2023年7月7日至7月11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以便厘定有权获派发第二次中期股息的股东身份[3] - 公司2023年第一次中期股息为每股2.5仙,总计27,692,000港元[33] - 公司2023年第二次中期股息为每股5.0仙,总计55,279,000港元[33] - 公司于2023年回购20,644,000股股份,总代价约为2366.6万港元[38] - 公司在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内回购了20,644,000股股份,总代价为23,866,520港元[72] 业务分类表现 - 建筑工程合约收入为904,847千港元,较2022年的1,197,468千港元下降24.4%[24] - 物业投资固定租赁收入为55,086千港元,较2022年的54,678千港元增长0.7%[24] - 物业投资分类业绩为73,031千港元,较2022年的159,306千港元下降54.2%[25] - 物业发展分类业绩为-86,213千港元,较2022年的10,040千港元大幅下降[25]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建筑部的收入为9.064亿港元,较去年的11.981亿港元有所下降[39] - 装饰及维修部2023年收入为2.299亿港元,较去年的1.582亿港元有所增长[42] - 建筑材料部2023年收入为5950万港元,较去年的8370万港元有所下降[44] - 物业投资部在2023财年录得收入6410万港元,较2022财年的6340万港元略有增长[49] - 物业代理及管理部在2023财年收入为1450万港元,较2022财年的850万港元大幅增长[53] - 健康产品部在2023财年收入为1130万港元,较2022财年的2260万港元大幅下降[54] 投资与合营企业 - 投资物业公平值变动亏损为20,494千港元[26] - 出售持作出售资产及相关负债收益为116,619千港元[26] - 联营公司权益为106,268千港元[26] - 合营企业权益为1,027,814千港元[26] - 公司出售分类为持作出售资产及相关负债的收益为116,619,000港元[32] - 公司拥有50%权益的九龙九龙塘衙前围道第57A号土地的重建项目已获批准,正在与地政总署磋商补地价[47] - 公司拥有50%权益的元朗唐人新村土地的土地转换申请已于2021年4月完成,地盘开发正在进行中[47] - 公司拥有50%权益的柴湾利众街14至16号合营企业项目的规划申请已获批准,现有建筑的清拆工作即将展开[47] - 公司拥有50%权益的葵涌业成街22号合营企业项目的清拆工作已于2021年12月完成,地盘开发正在进行中[47] - 公司拥有50%权益的柴湾利众街18号合营企业项目的建筑计划已获批准,清拆工作已于2022年4月完成[48] 财务报告与会计准则 - 公司综合财务报表根据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编制,符合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规则及香港公司条例的披露要求[9] - 公司董事认为集团有充足资源在可预见的未来继续经营,因此采用持续经营会计基础编制财务报表[10] - 公司首次采用2022年4月1日生效的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包括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三号、香港会计准则第十六号等,但对财务状况和表现无重大影响[11] - 公司未提前应用已颁布但尚未生效的新订及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包括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十七号、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十号等[12] - 2020年修订本和2022年修订本对负债分类为流动或非流动提供澄清和额外指引,但不会导致公司负债重新分类[13][14][15][16][17][18] - 香港会计准则第一号修订本以“重大会计政策”取代“主要会计政策”,并阐明会计政策资料的重大性判断[19][20]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实务报告第二号修订本增加指导意见和实例,说明如何应用四步法评估重要性流程[21] - 应用修订本预期不会对公司财务状况或表现产生重大影响,但可能影响重大会计政策的披露[22] - 公司已遵守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规则附录十四所载之《企业管治守则》的所有适用守则条文[71] - 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的综合财务报表已经由公司审核委员会审阅[73] - 德勤关黄陈方会计师行已同意初步公告所载之关于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的综合财务状况表、综合损益表、综合损益及其他全面收益表与相关附注之数字与公司本年度之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所载之数额一致[74] 现金流与融资 - 公司营运业务现金流出净额为港币14.26亿元,主要由于发展中待售物业增加及应付款项减少[57] - 公司投资业务现金流入净额为港币30.02亿元,主要由于出售持作出售资产及投资物业所得款项[57] - 公司融资业务现金流出净额为港币36.74亿元,主要由于支付股息及偿还银行贷款[57] - 公司获得银行贷款港币15.25亿元,用于一般营运资金及物业发展[63] - 公司出售沙田工业中心及柴湾工业中心物业,总收益为港币3.39亿元[64] 市场与行业展望 - 公司预计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将从2022年的3.4%下降至2.8%[68] - 公司预计2023年中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将回升至4.3%[68] - 香港经济预计在2023年转强,主要受经济正常化和利率见顶的支持[69] - 建造业将受益于政府推动经济增长的政策,包括加快公共房屋建设和扩建交通基础设施[69] - 房地产市场预计在2023年迎来租金及投资需求反弹,重新开关有望改善投资情绪[69] - 公司对未来数年的发展持乐观态度,专注于争取更多公营项目,并对房地产发展及投资保持审慎态度[70] - 公司面临技术工人及专业人才短缺的挑战,将投入更多努力吸引及挽留人才[70]
兴胜创建(00896) - 2023 - 中期财报
2022-12-08 14:49
财务表现 - 公司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未经审核综合收入为5.664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7.035亿港元减少19.5%[35] - 公司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未经审核综合亏损为7760万港元,而去年同期净利润为9340万港元[35] - 公司每股基本亏损及每股摊薄亏损分别为7.0港仙,去年同期每股基本盈利及每股摊薄盈利分别为8.5港仙和8.4港仙[35] - 公司本期净亏损主要由于投资物业估值减少及发展中待售物业减值亏损所致[35] - 公司整体截至2022年9月30日的六个月未经审核综合收入为5.664亿港元,同比下降19.5%(2021年同期为7.035亿港元)[40] - 公司银行结余及现金总额从2022年3月31日的6.093亿港元减少至2022年9月30日的5.783亿港元,流动比率从1.60倍增加至1.75倍[109] - 公司资本负债比率从2022年3月31日的28.0%下降至2022年9月30日的25.7%[117] 股息与股东权益 - 公司董事会决定派发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第一次中期股息每股2.5港仙,与去年同期相同[35] - 查懋德持有公司49.80%的已发行股份,总计553,656,461股[149] - 王世濤持有公司5.25%的已发行股份,总计58,460,619股[149] - 戴世豪持有公司1.56%的已发行股份,总计17,385,721股[149] - 周嘉峯持有公司0.21%的已发行股份,总计2,394,000股[149] - 林澤宇持有公司0.22%的已发行股份,总计2,458,000股[149] - 陳伯佐持有公司0.25%的已发行股份,总计2,830,100股[152] - 劉子耀持有公司0.45%的已发行股份,总计5,110,950股[152] - 孫大倫持有公司0.27%的已发行股份,总计3,078,000股[152] - CCM Trust持有公司487,702,041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的43.87%[170] - 名力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持有公司104,243,301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的9.37%[170] - LBJ Regents (PTC) Limited持有公司67,829,571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的6.10%[170] - 王雷国慧持有公司58,460,619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的5.25%[170]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1,111,682,676股[181] 业务部门表现 - 建筑部门截至2022年9月30日的六个月收入为4.175亿港元,同比下降32.7%(2021年同期为6.201亿港元)[39][41] - 建筑部门截至2022年9月30日的手头合约价值为15.544亿港元[39][41] - 装饰及维修部门截至2022年9月30日的六个月收入为1.156亿港元,同比增长106.1%(2021年同期为5610万港元)[43] - 装饰及维修部门截至2022年9月30日的手头合约价值为5.218亿港元[43] - 建筑材料部门截至2022年9月30日的六个月收入为2050万港元,同比下降36.5%(2021年同期为3230万港元)[54] - 建筑材料部门截至2022年9月30日的手头合约价值为2.836亿港元[54] - 物业发展部在截至2022年9月30日的六个月内未录得任何收入[58][59] - 物业投资部在截至2022年9月30日的六个月内录得收入2990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3410万港元有所下降[72] - 物业代理及管理部在回顾期间录得收入890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410万港元大幅增长[78][80] - 健康产品部在截至2022年9月30日的六个月内收入为61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410万港元下降56.7%[84][88] 项目与物业交易 - 公司在沙田工业中心和柴湾工业中心出售了若干单位和停车位,交易分别在2022年5月、9月和10月完成[72][73][75] - 公司在浙江省海宁市的项目已签订221份商品房买卖合同,其中212个单位已交付客户[61][66] - 公司在屯门扫管笏的住宅发展项目已完成土地转换申请并结清地价,开发正在进行中[62][67] - 公司在九龙塘衙前围道的优质住宅项目已获批准重建计划,正在与地政总署磋商补地价[63][67] - 公司在元朗唐人新村的住宅项目已于2021年4月完成住宅换地申请,开发正在进行中[64][67] - 公司在柴湾利众街的工业物业重建项目已获批准额外容积率,清拆工作已于2022年4月完成[65][71][74] - 公司在葵涌业成街的工业物业重建项目已完成清拆工作,计划开发为全新工业物业[70][74] - 公司于2022年4月13日以7900万港元出售位于香港的沙田工业中心部分单位及一个停车位,交易于2022年10月14日完成[118] - 公司于2022年5月3日以2.05亿港元出售其全资子公司Emwell Limited的100%股权,交易于2022年5月13日完成[119] - 公司以港币79,000,000元出售位于香港的「沙田工業中心」的工业物业若干单位及停车位,交易已于2022年10月14日完成[121] - 公司以港币205,000,000元出售其间接全资附属公司兴伟有限公司的100%权益,交易已于2022年5月13日完成[121] - 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得荣控股有限公司以港币55,000,000元出售位于香港的「柴灣工業中心」的工业物业若干单位及停车位,交易已于2022年9月26日完成[124][128] 融资与负债 - 公司可动用的银行融资总额为33.454亿港元,其中16.254亿港元已提取,1.379亿港元用于发出履约保证[110]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港币贷款为港币1,525,400,000元,较2022年3月31日的港币1,691,400,000元有所减少[125][129]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持有的建筑工程合约履约保证约为港币137,900,000元,较2022年3月31日的港币136,800,000元略有增加[126][130]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向联属公司提供的财务资助及担保总额约为港币3,082,000,000元,占公司总资产的48.8%[132][133] - 公司联属公司Great Splendor Enterprises Limited及其附属公司的资本承诺总额为港币250,000元[133] - 公司联属公司Flourishing Stable Limited及其附属公司的资本承诺总额为港币1,000,000元[133] - 公司联属公司Honour Advent Limited及其附属公司的资本承诺总额为港币535,000元[133] - 公司联属公司Protic Limited的资本承诺总额为港币500,000元[133] 公司治理与股东会议 - 公司董事确认在截至2022年9月30日的六个月内遵守了证券交易标准守则[190][193] - 公司董事会主席查懋德先生因其他事务未能出席2022年股东周年大会,由董事总经理主持会议并回应股东问题[185][187] - 公司于2022年9月在联交所回购2,568,000股股份,总代价为2,972,540港元,每股购买价介于1.15至1.16港元之间[191][195] 员工与薪酬 - 公司集团(不包括合资企业)截至2022年9月30日拥有422名全职员工,提供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薪酬和福利[199] 行业与市场展望 - 全球通胀压力和利率上升预计将导致全球经济放缓甚至衰退[86][89] -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已放宽社交距离限制至“0+3”政策,以促进社会经济活动[87][89] - 香港建筑行业面临原材料和建筑成本上升的挑战,但公司对行业前景持乐观态度[91][92] - 公司将通过创新和独特的设计服务,结合视觉吸引力和功能性,以具竞争力的价格提供装饰和维修服务[95][97] - 公司正在探索将环保技术融入绿色建筑,包括绿色建筑材料的研究和应用[95][97] - 香港政府计划在未来10年内建造约33万套公共住房单位,并确保约170公顷土地用于私人住房单位[96] - 公司预计随着建筑业的复苏,装饰和维修业务将迎来积极前景[95][97] - 公司将努力控制成本并提高运营效率,以应对原材料和建筑成本的上升[91][92] - 香港政府计划未来十年建造约330,000个公共住屋单位,并提供约170公顷土地用于建设约100,000个私人房屋单位,预计将推动建筑材料需求增长[98]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主要营业地点位于香港新界沙田石门安群街3号京瑞广场一期22楼[29] - 公司主要往来银行包括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恒生银行有限公司、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有限公司等[31] - 公司股份过户登记处为香港中央证券登记有限公司[32] - 公司法律顾问包括金杜律师事务所以及礼德齐伯礼律师行[32] - 公司网站为www.hanison.com[32] 购股权计划 - 公司于2020年8月25日采纳的新购股权计划(现行计划)尚未授出任何购股权[158] - 公司原有购股权计划(2011购股权计划)于2020年8月25日终止,终止前授出的购股权仍有效并可行使[157] - 公司董事查懋德持有的购股权在2022年9月30日结余为5,454,000股,占已发行股本的0.49%[161] - 公司董事戴世豪持有的购股权在2022年9月30日结余为5,454,000股,占已发行股本的0.49%[161] - 公司董事周嘉峯持有的购股权在2022年9月30日结余为1,898,000股,占已发行股本的0.17%[161] - 公司董事陈伯佐持有的购股权在2022年9月30日结余为1,090,000股,占已发行股本的0.09%[161] - 公司董事孙大伦持有的购股权在2022年9月30日结余为1,090,000股,占已发行股本的0.09%[161] - 公司雇员持有的购股权在2022年9月30日结余为10,226,000股,占已发行股本的0.91%[161] 公司荣誉与奖项 - 公司在2022年6月获得香港建造商会颁发的“香港建筑环保大奖-2021环保优异奖”[43] - 公司在2022年7月获得劳工处颁发的“建造业安全奖励计划2021/2022-装修及维修工程-优异奖”[50] 健康产品与线上销售 - 公司健康产品部将探索扩展线上销售渠道,并通过社交媒体推广吸引消费者,利用健康意识增强的趋势创造新机会[102] - 公司将继续开发电子购物渠道以吸引不同地区的顾客[8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