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瑞安建业(00983)
icon
搜索文档
瑞安建业(00983) - 2022 - 年度业绩
2023-03-24 19:21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公司总营业额为63亿港元,高于2021年的53亿港元[5] - 2022年公司股东应占亏损2.32亿港元,2021年则录得溢利7600万港元[5] - 2022年人民币兑港元贬值9.3%,产生净汇兑亏损2.32亿港元[5] - 2022年公司资产总值为91亿港元,2021年为96亿港元[1] - 2022年公司净负债比率为60.9%,2021年为46.9%[1] - 2022年公司营业额大幅上升19.7%,至港币63亿元(2021年:港币53亿元)[27] - 2022年公司业务录得股东应占净亏损港币2.32亿元(2021年:溢利港币7600万元),主要因人民币兑港币贬值9.3%产生净汇兑亏损港币2.32亿元,2021年确认的净汇兑收益为港币7300万元[27] - 2022年营业额为63.07亿港元,2021年为52.67亿港元[114] - 2022年除税前亏损4000万港元,2021年溢利2.53亿港元[114] - 2022年年度亏损1.22亿港元,2021年溢利1.75亿港元[114] - 2022年基本每股亏损为0.62港元,2021年每股盈利为0.20港元[114] - 2022年年度其他全面支出为3.75亿港元,2021年其他全面收益为5600万港元[115] - 2022年年度全面支出总额为4.97亿港元,2021年全面收益总额为2.31亿港元[115] - 2022年12月31日非流动资产为44.83亿港元,较2021年的49.38亿港元有所下降[116] - 2022年12月31日流动资产为46.26亿港元,2021年为46.44亿港元[116] - 2022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为43.50亿港元,2021年为47.84亿港元[116] - 2022年12月31日流动资产(负债)净值为2.76亿港元,2021年为 - 1.40亿港元[116] - 2022年12月31日本公司持有人应占股本权益为26.29亿港元,2021年为32.64亿港元[116] - 2022年12月31日非流动负债为18.26亿港元,2021年为12.64亿港元[116] - 2022年来自外界客户的分部收入总额为63.07亿港元,2021年为52.67亿港元[123][124] - 2022年须予呈報分部損益为1.51亿港元,2021年为4.61亿港元[123][124] - 2022年综合除稅前虧損为4000万港元,2021年综合除稅前溢利为2.53亿港元[123][124] - 2022年其他收入中政府補助为3000万港元,2021年为1000万港元[125] - 2022年稅項支出为8200万港元,2021年为7800万港元[126] - 董事会不建议派發2022年末期股息,2021年为每股0.07港元[128] - 2022年本公司持有人應佔年度虧損为2.32亿港元,2021年溢利为7600万港元[129] - 2022年末經扣除信貸虧損撥備後的應收賬款为14.74亿港元,2021年末为13.9亿港元[131] - 2022年末未到期或90天以內的應收貿易賬款为4.62亿港元,2021年末为4.38亿港元[131] - 2022年12月31日,其他应收账款中中华汇房地产有限公司欠款5.29亿港元,2021年为5.28亿港元,其中1.34亿港元按现行市场利率计息,2021年为1.47亿港元[132] - 2022年集团应付账款及应计费用中应付账款6.49亿港元,2021年为4.14亿港元,账龄分析显示各阶段金额有变化[133] - 2022年12月31日,担保项下贷款尚未偿还本金人民币5.42亿元(6.07亿港元),2021年为人民币5.42亿元(6.63亿港元),相关利息人民币7.48亿元(8.37亿港元),2021年为人民币6.81亿元(8.33亿港元)[135] - 2022年12月31日,天津发展项目估计罚款不超1400万元人民币,2021年为1400万元人民币,每日按土地出让金0.02%征收罚款[137] - 集团2022年业绩亏损2.32亿港元,营业额63.07亿港元,2021年溢利7600万港元,营业额52.67亿港元,2022年亏损因人民币兑港元贬值9.3%致汇兑亏损2.32亿港元[138] - 董事会不建议派发2022年末期股息,2021年为每股0.07港元[139] - 2022年总营业额63.07亿港元,2021年为52.67亿港元,建筑及保养工程营业额升22%,国内房地产业务收入减至1.33亿港元[140] - 2022年股东应占亏损2.32亿港元,2021年溢利7600万港元,建筑业务平均除税前溢利率为9.0%,去年为10.4%[141]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投资物业价值为41.99亿港元,撇除人民币兑港元贬值影响,投资物业组合公平值总减值为2.7%[143] - 2022年1月到期的1.8亿美元6.25%优先票据,到期时以13亿港元银行贷款再融资,香港银行同业拆息自6月起大幅上升,总财务费用净额维持去年水平[144] - 2022年人民币兑港元贬值9.3%,导致汇兑亏损净额5.67亿港元,去年分别录得汇兑收益7300万港元及1.18亿港元[145]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总值91亿港元,较2021年的96亿港元减少;持有人应占股本权益26.29亿港元,较2021年的32.64亿港元减少;每股资产净值7.0港元,较2021年的8.7港元减少[147] - 2022年12月31日,建筑、房地产、企业及其他业务资产总值占比分别为27%、66%、7%,房地产资产减少因人民币贬值及投资物业组合公平值调整[148]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及其他贷款净额16.01亿港元,2021年为15.30亿港元;净负债比率由46.9%增至60.9%[150][152] - 2022年公司以118万港元在联交所购回944,000股股份并注销,2022年1月23日到期的1.574亿美元优先票据已偿还[157] 建筑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公司取得多项新建建筑合约,总值79亿港元[8] - 2022年古洞北特建福利服务综合大楼项目完成安装1764件独立组件,落成后提供1750个宿位[12] - 2022年7月,瑞安承建取得元朗锦田过渡性房屋设计与建造合约,预计13个月内竣工,2023年8月落成后提供1020个单位[39] - 2022年集团建筑业务意外率为每千名工人3.1宗[58] - 2022年集团建筑业务溢利为5.41亿港元,较2021年的5.11亿港元增加5.9% [65] - 2022年集团建筑业务营业额为60亿港元,较2021年的49亿港元大幅上升22% [65] - 2022年集团建筑业务除税前溢利率自2021年的10.4%回落至9% [65] - 2022年集团新签合约总值为79亿港元,2021年为38亿港元[65][66]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手头合约总值为244亿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238亿港元[65][67]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未完成合约总值为162亿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150亿港元[65][67] - 自2021年10月1日起,瑞安承建工作量上限提高至2.1万个房屋单位[68] - 2022年瑞安承建及盛贸取得新合约总值约71亿港元[69] - 多个项目将在2023 - 2025年落成,提供多个房屋单位及配套设施[69][70] - 瑞安承建年底后取得建筑署批出的三年期装修工程设计及建造定期合约,价值5.70亿港元[73] - 瑞安合营公司2022年1月获建築署批出8.60亿港元新合约,后合约终止,正商讨赔偿事宜[76] - 德基2022年从香港商业及机构客户取得多项新合约,总值7.85亿港元[78] - 德基年内于香港和澳门分别完成价值4.27亿港元和4000万港元的合约[80] - 德基年后取得香港机场管理局两份合约,分别为2.10亿港元和6000万港元[81] - 瑞安建業与控股股東订立框架协议,2022 - 2024年可承接瑞安中心大型优化工程,最高合约总额3.72亿港元[84] - 瑞安承建及盛貿年内完成柴湾道公营房屋建造项目,提供828个公营房屋单位及配套设施[72] - 瑞安合营公司完成古洞北特建福利服务综合大楼,提供1750个安老宿位[75] 房地产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集团房地产业务亏损1.30亿港元,2021年亏损1.26亿港元;2022年营业额2.75亿港元,2021年为3.31亿港元[90]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物业组合总楼面面积39.72万平方米,其中已竣工物业占38.03万平方米,发展中的南京瑞安翠湖山物业占1.69万平方米[91] - 2022年集团中国内地零售及办公室物业租赁收入9900万港元,较2021年的1.14亿港元下跌13%,并提供300万港元租金及物业管理费宽减[93] - 成都瑞安城中汇零售2022年12月31日出租率71%,2021年为77%;办公室出租率2022年为78%,2021年为79%[94] - 重庆创汇首座零售2022年12月31日出租率82%,2021年为85%;沈阳天地零售2022年出租率93%,2021年为91%;天津威尼都一期零售2022年出租率69%,2021年为81%[94] - 成都瑞安城中汇电影院2023年1月开业,可提高商场出租率约12.5%[95] - 2022年集团物业销售所得收入3400万港元、亏损900万港元,2021年分别为8100万港元及溢利500万港元[99] - 2022年集团完成出售南京瑞安翠湖山最后两个总面积822平方米的别墅式楼房单位及14个车位,销售总额2100万元人民币,项目所有别墅式楼房单位已售罄[100]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天津威尼都二期已完成销售195个零售铺位及167个家居式办公单位,总面积分别为7160平方米及11338平方米,销售总额3.82亿元人民币[101] 其他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泓建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取得房委会1.6亿港元及市区重建局3700万港元的物业管理合约,营业额1.42亿港元[102][103] 公司业务发展举措 - 公司为瑞安中心安装人工智能控制供冷系统,目标节省超30%电力消耗[16] - 2023年3月,公司与广州万友合作,为香港建筑项目供应MiC组件[34] - 公司拥有全面建造价值链,旗下各建造团队加大力度创造协同效益,增强实力及提高生产力[35] - 公司扩大珠海办公室职能范围,为香港和澳门建筑营运提供设计和技术服务[35] - 公司在粉岭设立区域办事处,为瑞安承建上水新项目提供支援,把握北部都会区发展商机[35] - 公司积极于香港业务投放更多资源,推进项目管理流程数字化、扩大安健环技术应用范畴和培育人才[20] - 公司持续推进资产优化措施、重塑租户组合,增加旗下商场吸引力[17] - 2021年第四季公司成立附属公司睿进服务有限公司,以配合建筑业未来高速增长[37] - 公司成立智能建筑部,探索发掘最新创科技术用于建筑项目[52] - 公司旗下商场推进资产优化措施,推行商场管理营运架构重组[107] - 公司加大力度加强供应链管理,扩充建筑团队,建立更高安全标准[111] - 公司在运营中引入数字化和创新技术已渐见成效[112] - 公司将善用专业知识及经验,为公司扩展业务寻求增长[113] 行业及政策环境 - 特区政府计划未来五年兴建30000个简约房屋单位[10] - 未来十年,香港的建筑总开支预计每年可达港币3000亿元[32] - 建造业失业率由2021年12月的5.2%回落至2023年1月的3.4%[47] - 香港特区政府将在未来十年(2023 - 24至2032 - 33)满足30.1万个公营房屋单位预计需求,未来五年兴建约3万个简约公屋单位,未来五年整体公营房屋建屋量增至约15.8万个单位[48] - 香港特区政府推进港币2000亿元的第一个十年医院发展计划(2017 - 2026),拟备港币3000亿元的第二个十年医院发展计划(2027 - 2036),提供超1.5万个
瑞安建业(00983) - 2022 - 中期财报
2022-09-19 16:38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公司及附属公司营业额为27.54亿港元,应占合营企业营业额为100万港元,合计27.55亿港元[9] - 2022年股东应占溢利亏损6000万港元,每股基本亏损为0.16港元[9] - 截至2022年6月30日,资产总值为93亿港元,资产净值为30亿港元,每股资产净值为8.01港元[9] - 2022年6月30日净负债比率为45.9%[9] - 2022年上半年公司股东应占净亏损6000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净溢利2000万港元[16] - 2022年上半年公司营业额为28亿港元,较2021年同期增加15%[16] - 2022年上半年溢利为3.02亿港元,2021年同期则为2.14亿港元[31][3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业绩亏损6000万港元,营业额27.54亿港元,去年同期溢利2000万港元,营业额23.97亿港元[75] - 2022年上半年集团营业额27.54亿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23.97亿港元增加[98] - 2022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5500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9400万港元减少[98] - 2022年上半年期间溢利100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6500万港元大幅减少[98] - 2022年上半年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均为0.16港元,2021年同期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均为0.05港元[98] - 2022年上半年期间其他全面支出1.78亿港元,2021年同期为收益3200万港元[100] - 2022年上半年期间全面支出总额1.77亿港元,2021年同期为收益9700万港元[100] - 2022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47.89亿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49.38亿港元下降3.02%[102] - 2022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44.94亿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46.44亿港元下降3.23%[102] - 2022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35.27亿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47.84亿港元下降26.28%[102] - 2022年6月30日流动资产(负债)净值为9.67亿港元,而2021年12月31日为 - 1.4亿港元[102] - 2022年6月30日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57.56亿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47.98亿港元增长19.97%[104] - 2022年6月30日本公司持有人应占股本权益为29.99亿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32.64亿港元下降8.12%[104] - 2022年6月30日非控股股东权益为3.03亿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2.7亿港元增长12.22%[104] - 2022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为24.54亿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12.64亿港元增长94.14%[104] - 2022年期间全面(支出)收益总额为 - 1.77亿港元[106] - 2022年6月30日股本权益总额为33.02亿港元,较2022年1月1日的35.34亿港元下降6.56%[106] - 2021年1月1日公司综合数据合计33.51亿港元,2021年6月30日为34.35亿港元[111] - 2022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为3.51亿港元,2021年同期为0.59亿港元[115] - 2022年上半年投资活动使用的现金净额为0.28亿港元,2021年同期产生0.25亿港元[115] - 2022年上半年融资活动使用的现金净额为0.99亿港元,2021年同期为0.96亿港元[115] - 2022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同项目增加净额为2.24亿港元,期末为13.4亿港元;2021年减少0.12亿港元,期末为10.94亿港元[115] - 2022年上半年流動資金變動前的經營現金流量为1.69亿港元,2021年同期为2.34亿港元[115] - 2022年上半年待售物业减少0.19亿港元,2021年同期减少0.56亿港元[115] - 2022年上半年已缴纳税项为0.39亿港元,2021年同期为0.3亿港元[11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来自外界客户的收入为27.54亿港元,2021年同期为23.97亿港元[124][127] - 2022年上半年综合除税前溢利为5500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9400万港元[132] - 2022年6月30日综合总资产为92.83亿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95.82亿港元[132] - 2022年6月30日综合总负债为59.81亿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60.48亿港元[132] - 2022年上半年利息收入为1100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1200万港元[134] - 2022年上半年政府补助为1900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200万港元[134] - 2022年上半年财务费用为6800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8100万港元[135] - 2022年上半年税项支出为5400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2900万港元[137] - 2022年上半年折旧及摊销为2900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2300万港元[139] - 2022年已向股东派付股息约2600万港元,2021年为零[140] - 2022年6月30日本公司持有人应占期间亏损6000万港元,2021年同期溢利2000万港元[142] 公司资产结构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资产组合中建筑占比24%,其他占比7%,房地产占比69%[9] - 2022年股本及负债中其他债务及非控股股东权益占比35%,股本及储备占比32%,银行贷款占比33%[9] - 2022年6月30日,集团资产总值92.83亿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95.82亿港元减少;资产净值29.99亿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32.64亿港元减少[84] - 2022年6月30日,集团投资物业价值44.90亿港元[84] - 2022年6月30日,公司股东股本权益由2021年12月31日的33亿港元减至30亿港元[88] - 2022年6月30日,集团银行及其他贷款净额为13.77亿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15.30亿港元[88] - 2022年6月30日银行贷款总额30.89亿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18.18亿港元增加[89] - 2022年6月30日银行及其他贷款净额13.77亿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15.30亿港元减少[89] - 集团净负债比率由2021年12月31日的46.9%降至2022年6月30日的45.9%[89] 宏观经济数据变化 - 2022年上半年中国内地国内生产总值按年增加2.5%,对比去年全年增长8.1%[13] - 2022年第一及第二季度香港本地生产总值分别按年实质收缩3.9%及1.3%[13] - 2022年首六个月中国内地消费品零售额同比下滑0.7%至21.0兆元,网上零售额微增3.1%至6.3兆元[46] - 香港特区政府8月起分批发放第二阶段总值300亿港元消费券,将今年本地生产总值增长预测从1%至2%下调至 - 0.5%至0.5%[68] 公司建筑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香港建筑业务溢利及营业额分别按年录得41%及18%增幅[15] - 2022年第一及第二季度,香港建造总开支分别增加1.1%及5.2%,公营工程增幅扩大,私营工程市场下跌[25] - 未来十年,香港建筑总开支预计每年可达3000亿港元[17] - 2022年上半年公司建筑业务营业额为26亿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22亿港元大幅攀升,除税前溢利率由2021年上半年的9.7%增加至11.6%[30][31][34] - 2022年上半年新签合约总值为30亿港元,2021年同期为22亿港元[32] - 2022年6月30日手头合约总值为249亿港元,未完成合约总值为152亿港元,2021年12月31日分别为238亿港元及150亿港元[32][33] - 瑞安承建及盛贸2022年首六个月取得新合约总值26.04亿港元[36] - 房委会上水第四及第30区(地盘二)第二期公营房屋建设等项目,2025年落成后将提供1556个公营房屋单位等,合约值13.29亿港元[36] - 房委会上水第四及第30区(地盘一)第一期公营房屋建设,2025年落成后将提供1463个公营房屋单位等,合约值12.43亿港元[36] - 瑞安承建期后取得元朗锦田过渡性房屋设计与建造合约,2023年8月落成后提供1020个房屋单位等,合约值5.19亿港元[36] - 瑞安承建取得房委安达臣道石矿场R2 - 6及R2 - 7用地公营房屋建设合约,2025年落成后提供1410个公营房屋单位等,合约值14.08亿港元[36] - 瑞安合营公司2022年1月取得建筑署总值8.6亿港元新合约,后合约终止,正商讨赔偿事宜[38] - 2022年上半年德基从香港商业及机构客户取得15份新合约,总值3.49亿港元[39] - 2022年上半年德基在香港和澳门分别完成价值3.77亿港元和2700万港元的合约[40] - 2022年上半年建筑业务营业额26.08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2.07亿港元升18%;房地产业务收入由去年中期的1.24亿港元减至7500万港元[76][77] - 2022年中期建筑业务平均除税前溢利率为11.6%,高于去年中期的9.7%[81]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建筑及楼宇保养工程、房地产、其他业务的分部收入总额分别为26.08亿港元、1.46亿港元、700万港元,合计27.61亿港元;2021年同期分别为22.08亿港元、1.9亿港元、400万港元,合计24.02亿港元[124][127]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建筑及楼宇保养工程、房地产、其他业务的须予呈报分部损益分别为3.06亿港元、-1.4亿港元、-2000万港元,合计1.46亿港元;2021年同期分别为2.17亿港元、-4500万港元、2600万港元,合计1.98亿港元[124][127] - 2022年6月30日,建筑及楼宇保养工程、房地产、其他业务的须予呈报分部资产分别为24.98亿港元、64.53亿港元、9.9亿港元,合计99.41亿港元;2021年12月31日分别为24.03亿港元、68.47亿港元、9.65亿港元,合计102.15亿港元[129][130] - 2022年6月30日,建筑及楼宇保养工程、房地产、其他业务的须予呈报分部负债分别为19.26亿港元、8.12亿港元、4.51亿港元,合计31.89亿港元;2021年12月31日分别为19.77亿港元、8.85亿港元、4.32亿港元,合计32.94亿港元[129][130]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建筑合约收入为26.07亿港元,2021年同期为22.07亿港元[124][127] 公司房地产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人民币兑港元贬值4.6%,2022年上半年公司房地产物业产生净汇兑亏损1.22亿港元,去年同期为净汇兑收益2900万港元[16] - 2022年上半年集团房地产业务亏损3600万港元,2021年同期亏损5000万港元[47] - 2022年上半年集团总营业额1.46亿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1.9亿港元减少23%[47] - 截至2022年6月30日,集团内地物业组合总楼面积40.02万平方米,竣工物业占38.33万平方米[50] - 2022年首六个月集团零售及办公室物业总租金收入2600万元,较2021年同期减少19%[52] - 集团向受影响租户提供120万元租金宽减[52] - 天津威尼都一期因防疫停业16天,沈阳天地商店关闭1 - 3个月,成都瑞安城中汇教育租户停业35天[56] - 2022年6月30日,成都瑞安城中匯零售出租率69%,办公室77%;重庆创汇首座零售85%;沈阳天地零售93%;天津威尼都一期零售76%[58] - 成都瑞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