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岛(01105)
搜索文档
星岛(01105) - 审核委员会之职权范围
2025-08-27 17:01
审核委员会人员构成 - 成员不少于3人,多数为独立非执行董事,至少1名有专业资格或专长[4] - 主席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4] - 前合伙人2年内不得担任成员[4] 会议安排 - 每年最少举行2次会议[4] - 会议通知提前5天发出,可豁免[7] - 议程及文件提前3天发出[7] 职责 - 向董事会建议外聘核数师委任等,批准薪酬及条款[6] - 每年与核数师开会2次[10] - 会后向董事会报告工作[11] - 检讨财务、风险及内部监控系统[9]
星岛(01105.HK)拟8月27日举行董事会会议批准中期业绩
格隆汇· 2025-08-14 17:57
公司公告 - 公司将于2025年8月27日举行董事会会议 [1] - 会议议程包括批准刊发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业绩公布 [1] - 董事会将考虑派发中期股息(如有) [1]
星岛(01105) - 董事会会议召开日期
2025-08-14 17:53
公司信息 - 星岛新闻集团有限公司股份代号为1105[2] 董事会会议 - 2025年8月27日举行董事会会议[3] - 会议将批准刊发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中期业绩公布[3] - 会议将考虑派发中期股息(如有)[3] 董事会成员 - 公告日董事会执行董事有郭英成等4人[3] - 公告日董事会独立非执行董事有胡定旭等3人[3]
星岛(01105) - 截至2025年7月31日止月份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8-06 16:36
股份發行人及根據《上市規則》第十九B章上市的香港預託證券發行人的證券變動月報表 截至月份: 2025年7月31日 狀態: 新提交 I. 法定/註冊股本變動 | 1.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 不適用 |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註1) | | 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證券代號 (如上市) | 01105 | 說明 | | | | | | | | | | | 法定/註冊股份數目 | | | 面值 | | | 法定/註冊股本 | | | 上月底結存 | | | 2,354,256,546 | HKD | | 0.2 | HKD | | 470,851,309.2 | | 增加 / 減少 (-) | | | | | | | HKD | | | | 本月底結存 | | | 2,354,256,546 | HKD | | 0.2 | HKD | | 470,851,309.2 | | 2. 股份分類 | 優先股 | 股份類別 | 不適用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註1) | | 否 | ...
星岛(01105) - 2025 - 年度业绩
2025-07-31 16:35
购股权计划授权与规模 - 购股权计划授权限额为88,054,301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10%[7] - 2024年度可供授出购股权数目保持88,054,301股[15] 购股权授予审批要求 - 向单一独立非执行董事或主要股东授股若超已发行股份0.1%需股东大会批准[8] - 向任一参与者授股若12个月内超已发行股份1%需股东大会批准[8] 购股权行使价格规定 - 购股权行使价不得低于要约日收市价、前5日平均收市价或面值中最高者[13] 购股权计划有效期 - 计划有效期至2033年5月11日,剩余期限约8年1个月[14] 购股权授予历史记录 - 自2023年计划采纳以来未授出任何购股权[15] - 2024年度未授出任何购股权或奖励[15] 购股权接纳条件 - 购股权接纳需支付1.00港元作为代价[12] 购股权计划覆盖范围 - 计划涵盖集团董事及雇员(含全职与兼职)[6]
星岛(01105)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2 21:04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份代號為1105[11] 公司业务发展规划 - 2024年公司加速紙媒與新媒體融合,拓展數碼平台[14][15] - 2025年公司将秉持「創新求變、專業不變」理念,拓展新業務模式[17][19] - 2025年公司将鞏固傳統媒體市場領先地位,提升盈利能力[17][19] - 2025年公司将加速《英文虎報》媒體平台及海外業務的新媒體轉型[17][19] - 2025年公司将實踐綠色低碳營運模式,推進可持續發展[17][19] - 公司将巩固传统媒体市场领先地位,深化新媒体布局,拥抱技术变革[128][131] 公司活动举办情况 - 2024年公司成功舉辦「傑出領袖選舉」30周年慶典等一系列活動[14][15] - 2025年首季度公司成功舉辦「ArtCan藝術文化論壇暨頒獎禮2024」等活動[14][15] - 2024年6月21日举办“2023杰出领袖选举”颁奖典礼,为该活动30周年且首次于香港和深圳两地同步举行[22][23] - 集团年内举办“星岛房地产发展动向论坛2024”等一系列大型活动[25] - 2025年初举办首届“ArtCan艺术文化论坛暨颁奖礼”[27][28] - 《头条日报》为庆祝20周年在报庆月举办送礼品活动,年内举办“Chill缤纷旅游嘉年华2024”等活动,在香港报章类别位居前列及公众品牌信任度排名第二[31][32] - 《英文虎报》举办“国际学校教育展”等教育活动,举办“第八届故事写作比赛暨第十二届英语写作比赛”[33][34] - “星岛头条”2023年3月推出“星岛申诉王”,2024年3月推出“我要讚佢 – 最值得表扬学生奖励计划”[35][36] - 集团举办“首届香港高等教育博览会”,汇聚12所香港高校于深圳,还举办“第二届深港澳青少年创意设计大赛”[37][38] - 《星岛日报》及《英文虎报》合办“星岛第三十九届全港校际辩论比赛”,《星岛日报》举办“星岛第二届全港华文双语菁英问答比赛”等活动[39][40] - 《东周刊》年内举办“香港服务大奖2024”等活动[43] - 《星岛日报》副刊“艺文荟”举办首届“ArtCan艺术文化论坛暨颁奖礼”,市场反应热烈[110][113] - 集团年内成功举办“首届香港高等教育博览会”,推广香港高等教育优势[110][113] - 《JobMarket求职广场》举办“卓越雇主大奖2023”颁奖典礼,增设大湾区相关奖项[123][125] - 2025年集团将举办一系列高影响力的论坛、颁奖典礼及赛事活动[129][131] 公司人员感谢 - 公司感謝全體員工、股東、讀者和用戶的支持[18][20] 公司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综合收入约7.772亿港元,较2023年的约8.199亿港元减少4270万港元[93][96]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综合亏损约8430万港元,较2023年的约4910万港元亏损扩大3520万港元[93][96] - 2024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费用约6000万港元,2023年约6090万港元[93][9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余额和现金(包括银行抵押定期存款)为5.207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5.243亿港元,且无债务[94][97] 市场环境相关数据 - 2024年香港广告开支(不包括搜索引擎广告)为298亿港元,按年下跌1.3%[90][92] - 2024年数码媒体在香港整体广告开支中的占比达56.2%[95][98] - 2024年香港经济整体呈稳定向上趋势,但私人消费略有下降[83][87] 公司新媒体业务数据 - 2024年公司新媒体全平台总用户人数和浏览量持续大幅增长[100][102] 公司人员规模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共有约1202名员工[86] 公司投资情况 - 2024年集团无重大投资、重大收购及出售附属公司及联属公司[85] 公司旗下媒体荣誉 - 2018 - 2024年,“Oh!爸妈”连续七年获《Marketing Magazine》评选为“最佳亲子数码媒体”,《亲子王》杂志自2013年起连续十二年荣获“最佳亲子杂志”[104][106] - “Oh!爸妈”连续七年(2018 - 2024)获《Marketing Magazine》评为“最佳亲子数码媒体”,《亲子王》连续十二年(2013 - 2024)获“最佳育儿杂志”称号[47][48] 公司旗下媒体社交数据 - 截至2024年12月底,“Oh!爸妈”、“廿四孝父母”及《亲子王》于Facebook及Instagram的总追踪人数已超920,000人[104][106] 各报章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收费报章广告开支同比下降约3.9%,《星岛日报》广告收入略胜市场表现[109][112] - 2022 - 2024年,《星岛日报》“星岛学习平台”吸引约80,000名师生登记使用[111][113] - 2024年免费报章广告开支总额同比大幅下跌20.8%,《头条日报》广告收入维持稳定[114][116] - 《头条日报》市场占有率持续领先,发行量和广告量居香港免费报章之首[114][116] - 《英文虎报》2024年整体广告收入下降,但仍大幅跑赢免费报章广告市场[115] - 《英文虎报》2024年广告收入下降,但表现远胜整体免费报章市场[117] - 《英文虎报》推出新的《赛马指南》,是香港目前唯一的免费赛马报[115] 杂志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香港杂志市场广告开支下跌12.1%,集团旗舰杂志《东周刊》广告收入逆市升9.2%[120][122] 招聘刊物业务线情况 - 集团招聘刊物在印刷招聘媒体市场持续保持领先地位,《JobMarket求职广场》拥有全港最大铁路派发网络,覆盖七条港铁线[123][125] 公司海外业务策略 - 2024年全球经济受压,《星岛日报》持续调整海外业务,通过控制成本等策略巩固在海外华人媒体市场领导地位[119][121] 公司旗下网站升级情况 - 《东周刊》旗下“东周网”2023年中全新升级,提升用户体验并推出多元化内容及节目[120][122] 公司业务拓展合作情况 - 集团与香港人才服务办公室、劳工及福利局合作拓展多元业务,开展中港人才配对猎头业务[123][125] - 集团旗下《进修生活》持续拓展本地、内地及海外高等教育广告市场[123][125] 公司管理层信息 - 郭英成先生60岁,自2021年起任公司主席兼执行董事,2022年5月30日起任公司联席主席兼执行董事,同时担任多家上市公司主席及执行董事[133][138] - 蔡加讚先生39岁,自2021年起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2022年5月30日起任执行董事及联席主席,旗下旭日为全球最大玩具生产商[135][139] - 郭晓亭女士31岁,自2021年起任公司副主席、执行董事兼联席行政总裁及多间附属公司董事,毕业于英国杜伦大学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143][144][148][149] - 蔡晋先生38岁,自2021年起任公司执行董事兼联席行政总裁及多间附属公司董事,在传媒及金融领域有逾15年经验[145][150] - 吴廷煜先生70岁,自2021年起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在多家上市公司担任董事职务[153] - 郭晓亭女士是郭英成先生女儿[134][139][144][150] - 蔡加讚先生毕业于美国南加州大学,2023年10月获香港大学颁授名誉大学院士衔[137][141] - 蔡晋先生担任香港理工大学等院校教授及顾问,拥有多个学位及专业会员身份[145][147][150][152] - 吴廷煜先生担任多家机构顾问、主席等职务,是多个专业会计师组织成员[154][155] - 郭英成先生自1999年佳兆业集团成立起担任其董事会主席兼董事,负责整体战略等[133][138] - 胡定旭先生70岁,自2021年起担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还在多家上市公司任职[156] - 韩永红女士48岁,自2021年起担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是教授、法学博士等[160][164] - 范骏华先生46岁,自2022年起担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有18年以上香港执业会计师经验[162][165] - 邝景廉先生69岁,2003年加入集团,任中国业务总裁等职[166][169] - 汤锦标先生63岁,1985年毕业,2002年加入集团,2021年12月任《星岛日报》等总编辑[167][169] - 吴伟光先生58岁,2003年加入集团,现任集团新闻总监[168][170] 公司企业管治理念 - 公司认为良好企业管治可有效管理风险,股东将受益[172] 公司守则遵循情况 - 公司采用《企业管治守则》,在审核期内遵守该守则,部分条文有偏差并作解释[173] - 公司采用《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董事确认年内遵守该守则[174] - 公司已采纳《企业管治守则》和《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179][180] 董事会组成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董事会由7名董事组成,包括4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75] - 2024年12月31日,董事会由7位董事组成,包括4位执行董事和3位独立非执行董事[181] 董事任期情况 - 两位独立非执行董事任期至2025年6月2日,一位独立非执行董事任期至2026年5月29日,任期届满可选择连任[185][187] - 根据公司细则,三分之一董事每届股东周年大会轮值退任,每位董事最少每三年轮值退任并膺选连任一次[186][187] - 获委任填补临时空缺的董事任期至获委任后公司首届股东大会,须经股东重选方可连任[186][187] 董事会会议情况 - 因效益考虑,董事会2024年举行3次定期会议,而非规定的4次[190][191] - 2024年董事会、审核委员会、薪酬委员会、提名委员会、企业管治委员会和股东周年大会分别举行会议3次、3次、1次、1次、1次和1次[194] - 郭英成、蔡加赞、郭晓亭、蔡晋等董事2024年董事会会议出席率均为3/3[194] - 胡定旭、韩永红、范骏华等独立非执行董事2024年董事会会议出席率均为3/3[194] 董事专业发展情况 - 公司鼓励董事参与持续专业发展,费用由公司支付并提供相关材料[188][189] 薪酬委员会情况 - 薪酬委员会由三名委员组成,大部分为独立非执行董事,主席为胡定旭先生[195][196] - 薪酬委员会主要职能包括向董事会提薪酬政策建议、审查批准管理层薪酬建议、确定个别董事及高管薪酬待遇[197] - 薪酬委员会在该年度批准了执行董事和高级管理层基于绩效的酌情奖金[198] - 公司采用薪酬政策支持集团战略和长期愿景,激励董事和员工追求集团长期增长和成功[198] - 各董事的薪酬列于本年报第133至135页[199] 提名委员会情况 - 提名委员会由五名委员组成,大部分为独立非执行董事,主席为郭应成先生[200] 委员会职权范围情况 - 薪酬委员会和提名委员会的职权范围可在公司及联交所网站获取[195][200]
星岛(01105)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4 19:57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入为777,164千港元,较2023年的819,863千港元下降5.21%[2] - 2024年公司毛利为224,925千港元,较2023年的252,479千港元下降10.91%[2] - 2024年公司除税前亏损为86,541千港元,较2023年的46,861千港元扩大84.68%[2] - 2024年公司基本每股亏损为9.57港仙,较2023年的5.57港仙增加71.81%[3]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度全面亏损总额为69,574千港元,较2023年的26,918千港元扩大158.47%[5] - 2024年非流动资产总值为1,203,093千港元,较2023年的1,236,046千港元下降2.66%[7] - 2024年流动资产总值为735,011千港元,较2023年的775,163千港元下降5.18%[7] - 2024年流动负债总值为162,571千港元,较2023年的163,420千港元下降0.52%[7] - 2024年资产净值为1,631,294千港元,较2023年的1,700,868千港元下降4.09%[8] - 2024年已发行股本为176,109千港元,与2023年持平[8] - 2024年综合收入约7.772亿港元,较2023年的约8.199亿港元同比减少4270万港元[46]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综合亏损约8430万港元,较2023年的约4910万港元亏损同比扩大3520万港元[46] - 2024年末银行余额和现金(包括银行抵押定期存款)为5.207亿港元,2023年末为5.243亿港元[47] - 2024年应收账款账面净值为1.582亿港元,2023年为1.90118亿港元[40] - 2024年应付账款合计2593万港元,2023年为2930.6万港元[43] - 2024年每股基本亏损金额按年内公司普通股权持有人应占亏损8425.1万港元及年内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8.80543017亿股计算[38] 不同收入来源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来自客户合约收入为766,146千港元,2023年为813,183千港元;2024年经营租约租金收入总额为11,018千港元,2023年为6,680千港元;2024年合计收入为777,164千港元,2023年为819,863千港元[22] - 2024年广告收入为497,451千港元,2023年为543,671千港元;发行收入2024年为132,959千港元,2023年为141,597千港元等[22] - 2024年来自中国(包括香港)收入为613,895千港元,2023年为646,853千港元;北美2024年为150,111千港元,2023年为163,395千港元;欧洲2024年为2,140千港元,2023年为2,935千港元[22] - 2024年银行利息收入为22,153千港元,2023年为20,153千港元;投资收入2024年为5千港元,2023年为2千港元等[30] - 2024年其他总收入及收益净额为27,018千港元,2023年为54,128千港元[30] 投资相关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净额为417千港元,2023年收益为6,365千港元;按公平值记入损益表之财务资产2024年收益为486千港元,2023年亏损为472千港元等[30] 成本与费用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租赁负债利息为876千港元,2023年为1,244千港元[32] - 2024年已出售存货成本为71,553千港元,2023年为92,382千港元;物业、厂房及设备项目折旧2024年为59,979千港元,2023年为60,874千港元等[33] - 2024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费用约6000万港元,2023年约6090万港元[46] - 2024年香港广告开支(不包括搜索引擎广告)为298亿港元,按年下跌1.3%[46] 税收相关信息 - 2023年公司美国子公司获取美国政府2019新冠病毒的“员工留任税收抵免”相关补贴,确认金额约为19,516,000港元[30] - 香港利得税一般按16.5%税率拨备,一间附属公司首200万港元应课税利润按8.25%税率课税,其余按16.5%课税[35] 客户收入占比情况 - 年内无单一外界客户收入超过公司收入的10%(2023年:无)[20] 广告市场及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数码媒体在香港整体广告开支中的占比达56.2%[49] - 2024年收费报章广告开支同比下降约3.9%,《星島日報》广告收入略胜市场表现[54] - 2024年免费报章广告开支总额同比大幅下跌20.8%,《頭條日報》广告收入维持稳定[56] - 2024年香港杂志市场广告开支下跌12.1%,集团旗舰杂志《東周刊》广告收入逆市录得9.2%的升幅[60] 平台用户数据 - 截至2024年12月底,“Oh!爸媽”、“廿四孝父母”及《親子王》於Facebook及Instagram的總追蹤人數超過920,000人[51] - 2022 - 2024年,“星島學習平台”吸引约80,000名师生登记使用[55] 员工数量信息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约有1202名员工[65] 公司登记及过户处变更信息 - 自2024年12月31日起,公司在百慕达的主要股份登记及过户处变更为Conyers Corporate Services (Bermuda) Limited[67] 股息分配信息 - 董事会不建议就本年度派发现金末期股息,本年度也无中期股息(2023年均无)[68] 股东登记手续信息 - 为确定股东出席2025年股东周年大会资格,公司将于2025年5月13日至5月16日暂停办理股东登记手续[69] 证券交易信息 - 年内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回、出售或赎回公司任何上市证券[70] 董事会会议信息 - 因效益考虑,董事会本年度举行三次定期会议,而非守则规定的四次[71] 董事证券交易守则遵守情况 - 全体董事确认年内已遵守《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72] 财务报表审核信息 - 本初步公告所载集团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相关报表数字获核数师同意[74] - 公司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年度综合财务报表[75] 业绩公告及年报发布信息 - 本业绩公告登载于联交所网站及公司网站,2024年年报将适时寄发股东并登载于上述网站[76]
星岛(01105)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11 16:29
财务表现 - 2024年上半年收入为37.96亿港元,同比下降2.3%[4] - 2024年上半年毛利为10.94亿港元,同比增长3.4%[4] - 2024年上半年税前亏损为4.68亿港元,同比扩大11.2%[4] - 2024年上半年每股基本亏损为5.32港仙,同比增加9.7%[4] - 2024年上半年其他全面亏损为360.6万港元,主要由于外币换算差额[5] - 2024年上半年综合亏损总额为5.04亿港元,同比扩大26.8%[5] - 2024年上半年销售成本为27.02亿港元,同比下降4.4%[4] - 2024年上半年行政开支为10.55亿港元,同比下降0.8%[4] - 2024年上半年融资成本为482万港元,同比下降31.0%[4] - 2024年上半年所得税抵免为12万港元,去年同期为所得税开支591万港元[4]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综合收入为3.796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3.885亿港元有所下降[43] - 公司拥有人应占综合亏损为4680万港元,去年同期为4270万港元(包括1930万港元的海外补贴)[43] 资产负债状况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非流动资产总值为1,204,775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236,046千港元有所下降[6]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流动资产总值为741,626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775,163千港元有所下降[6]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流动负债总值为155,849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63,420千港元有所下降[6]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资产净值为1,650,458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700,868千港元有所下降[6]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股权总额为1,650,458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700,868千港元有所下降[6]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期内全面亏损总额为50,410千港元,其中包括与海外业务有关的汇兑差额亏损3,606千港元[7] - 公司2024年上半年保留利润为673,178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719,870千港元有所下降[7]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综合储备为1,474,349千港元,较2023年6月30日的1,511,930千港元有所下降[8]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期内全面亏损总额为39,747千港元,其中包括与海外业务有关的汇兑差额收益2,928千港元[10] - 公司2023年上半年保留利润为725,963千港元,较2023年1月1日的766,133千港元有所下降[10]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应收账款减值损失为776,000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2,234,000港元大幅下降65.3%[17]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未产生香港应课税溢利,因此未就香港利得税作出拨备[19]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普通股持有人应占每股亏损为46,804,000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42,675,000港元增加9.7%[21] - 公司2024年6月30日应收账款账面净值为147,110,000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90,118,000港元下降22.6%[27] - 公司2024年6月30日按公平值计入损益账的财务资产总额为12,513,000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2,350,000港元增加1.3%[29] - 公司应付账款及票据总额为2.5381亿港元,较2023年底的2.9306亿港元有所减少[31] - 公司厂房及机器的合同承诺为199.6万港元,较2023年底的315.1万港元有所减少[37] - 公司已发行及缴足股本为17.6109亿港元,与2023年底持平[34] - 公司现金余额截至2024年6月30日为5.294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5.243亿港元略有增加[74][79] - 公司资本负债比率从2023年12月31日的0.8%下降至2024年6月30日的0.6%[74][79] 现金流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经营业务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为10,522千港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1,904千港元有显著改善[11] - 2024年上半年投资活动使用的现金净流量为-97,267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07,545千港元有所减少[11] - 2024年上半年融资活动使用的现金净流量为-7,209千港元,略低于2023年同期的-7,991千港元[11] - 2024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减少93,954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17,440千港元减少[11] 收入与支出 - 2024年上半年来自客户合约的收入为374,297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385,311千港元略有下降[13] - 2024年上半年广告收入为246,649千港元,占客户合约收入的66%,较2023年同期的257,244千港元有所下降[14] - 2024年上半年银行利息收入为11,165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8,671千港元有所增加[15] - 2024年上半年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为15,410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29,256千港元大幅减少[15]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租赁负债利息为482,000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699,000港元下降31%[16]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29,933,000港元,使用权资产折旧为8,013,000港元,较2023年同期分别下降2.8%和11.2%[17] 广告市场表现 - 2024年上半年香港广告总支出达143亿港元,与去年持平,第一季度同比下降4.9%[48][51] - 数码媒体广告支出占香港广告总支出的56.4%,主导市场[49][52] - 星岛日报广告收入与市场表现一致,旅游、银行、保险和娱乐行业广告收入增长,但房地产广告收入受市场疲软影响[58] - 头条日报广告收入逆市增长,主要得益于旅游、餐饮和零售行业的广告收入增加[59] - 2024年上半年香港收费报章广告开支同比下降1.2%,《星島日報》广告收入与市场表现相若[60] - 2024年上半年香港免费报章广告开支同比下降24.8%,《頭條日報》广告收入逆市录得轻微增长[61] - 2024年上半年《The Standard》广告收入下降,但仍优于免费报章整体市场表现[62] - 2024年上半年香港杂志广告开支大幅下跌35.7%,《東周刊》广告收入逆市增长8.4%[64] - 《英文虎報》2024年上半年广告收入下降,但优于免费报章整体市场表现[65] 新媒体与数字化转型 - 公司新媒体平台用户数量和浏览量显著增长,星岛环球网完成升级并扩展大湾区及内地市场[50][52] - 公司旗下Ohpama.com和24parent.com在Facebook和Instagram上的粉丝总数超过76万,成为香港最受欢迎的亲子社交媒体平台[54][56] - 公司推出全新申诉平台“星岛申诉王”,并推出“区区有申诉”计划,深入社区解决公众问题[53][56] - 公司持续优化新媒体平台,运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提升广告收益[49][52] - 《東周刊》通过数码转型推出全新面貌的「東周網」,提升用户体验[67] - 公司积极整合人工智能技术,优化用户体验和广告商转化率[70] 公司活动与计划 - 公司计划在下半年举办“ESG认证计划暨嘉许礼2024”和“中国宏观经济暨大湾区融合论坛2024”等大型活动[71][72] - 公司将继续推进媒体创新和数码转型,并整合人工智能技术以优化用户体验和增强广告客户转化[72] - 公司上半年成功举办了“深港澳青少年创意设计大赛”、“全港校际辩论比赛”和“杰出领袖选举”等大型活动[71][72] - 公司将继续推广可持续发展理念,提升企业管治水平,减少环境足迹和扩大社区参与[72] - 头条日报在2024年庆祝成立20周年,推出多项促销活动以回馈公众[59] - 公司旗下ArtCan杂志积极推广文化艺术活动,吸引众多艺术团体和企业参与[58] 股东与股权结构 - 公司董事蔡加讚先生和郭曉亭女士各自通过全资公司持有1.25亿股公司股份,各占公司已发行有投票权股份的14.20%[84][85][86] - 威巨控股有限公司持有公司14.20%的已发行有投票权股份,共计125,000,000股[87] - 宏源國際有限公司持有公司14.20%的已发行有投票权股份,共计125,000,000股[87] - Stagelight Group Limited持有公司9.31%的已发行有投票权股份,共计81,959,500股[87] - 連浩民先生持有公司5.41%的已发行有投票权股份,共计47,674,000股[87] - 其他员工持有的购股权在2024年1月1日至6月30日期间减少了300,000股,剩余7,300,000股[91] - 报告期末后,购股权失效共计1,550,000股[95] 公司治理与合规 - 公司未在报告期内购回、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99] - 公司已采纳并遵守《企业管治守则》的守则条文[100] - 公司全体董事已确认在报告期内遵守《标准守则》的规定标准[101] - 公司审核委员会已审阅本期内的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并讨论了风险管理、内部监控系统及财务报告事宜[102] 员工与薪酬 - 公司员工总数截至2024年6月30日为1,218人[76][80] - 公司主要管理人员的总薪酬为311.6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02.2万港元有所增加[40] 股息与分红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未派发中期股息,与2023年同期一致[22] - 公司董事会决定不派发2024年中期股息[77][81] 宏观经济环境 - 香港2024年第二季度GDP同比增长3.3%,超过第一季度的2.8%[45] - 私人消费支出在2024年第二季度下降1.6%,为2022年第三季度以来首次下降[45] - 政府消费支出在连续五个季度下降后,2024年第二季度增长2.0%[45] 其他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未产生香港应课税溢利,因此未就香港利得税作出拨备[19] - 公司2024年6月30日上市权益性投资按公平值计为47,000港元,与2023年12月31日持平[26] - 2024年上半年《JobMarket求職廣場》在印刷招聘媒体市场中占据最大份额[69]
星岛(01105)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29 19:12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为379,577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388,470千港元有所下降[1] - 2024年上半年毛利为109,402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05,755千港元[1] - 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为46,816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42,084千港元[1][2] - 2024年上半年期内亏损为46,804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42,675千港元[2][3] - 2024年上半年本公司普通股权持有人应占每股亏损基本及摊薄均为5.32港仙,2023年同期为4.85港仙[2] - 2024年上半年总收入3.79577亿港元,2023年为3.8847亿港元[8] - 2024年上半年来自客户合约收入3.74297亿港元,2023年为3.85311亿港元[8] - 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2993.3万港元,2023年为3080.2万港元[9] - 2024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抵免)总额为 - 12000港元,2023年为591万港元[11]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普通股权持有人每股应占亏损0.05315港元(4680.4万港元÷8.80543017亿股),2023年为0.04846港元(4267.5万港元÷8.80543017亿股)[12] - 2024年上半年综合收入约3.796亿港元,2023年同期约3.885亿港元[16]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综合亏损约4680万港元,2023年同期约4270万港元[16] 公司资产与负债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总值为1,204,775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236,046千港元有所减少[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总值为741,626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775,163千港元有所减少[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总值为155,849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63,420千港元有所减少[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1,650,458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700,868千港元有所减少[5] - 2024年6月30日应收账款账面净值1.4711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90118亿港元[14] - 2024年6月30日应付账款及票据合计2538.1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930.6万港元[15] 公司股息与证券交易情况 - 2024年公司宣布上半年不派中期股息,2023年同期也无[13] - 董事会决议本期内不派发任何中期股息,去年同期也无[28] - 本期内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回、出售或赎回公司任何上市证券[29] 公司治理与合规情况 - 公司于本期内采纳并遵守香港联合交易所《企业管治守则》的守则条文[30] - 公司采纳《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全体董事确认本期内遵守规定标准[31] - 公司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本期内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等事宜[32] 公司活动举办情况 - 公司今年上半年成功举办多项大型活动,下半年“ESG认证计划暨嘉许礼2024”及“中国宏观经济暨大湾区融合论坛2024”将举办[26] 香港市场整体经济与广告市场数据 - 2024年上半年香港广告开支总值达143亿港元,与去年相若,Q1按年下跌4.9%[17] - 2024年上半年数码媒体广告开支在香港整体广告开支的占比达56.4%[18] - 2024年首6个月收费报章广告开支总额较去年同比下降约1.2%,《星岛日报》广告收入与市场表现相若[20] - 2024年首6个月免费报章广告开支总额较去年同比大幅下降24.8%,《头条日报》广告收入逆市录得轻微增长[21] - 2024年第二季香港本地生产总值按年增长3.3%,增幅超首季的2.8%[17] - 2024年香港私人消费开支由首季升1.2%转跌1.6%,政府消费开支由连跌五季转升2.0%[17] - 2024年上半年香港杂志市场广告开支大幅下跌35.7%,集团旗舰杂志《东周刊》广告收入逆市升8.4%[24] 公司社交平台与员工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底,“Oh!爸妈”及“廿四孝父母”于社交平台的追踪者总数超76万人[18]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共有约1218名员工[27] 公司业务线刊物情况 - 集团招聘刊物在印刷招聘媒体市场中占据最大份额,《JobMarket求职广场》拥有全港最大铁路发行网络,派发点覆盖七条港铁线[25] 公司财报公布情况 - 2024年中期业绩公布登载于联交所网站及公司网站,中期报告也将登载并寄发股东[33] 公司客户收入占比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期间内,无来自单一外界客户的收入超过集团收入的10%(2023年同期:无)[7]
星岛(01105)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23 16:46
公司发展历程 - 《星島日報》1938年8月1日創刊,報社位於灣仔道117至179號,同年《星島晚報》及《星島晨報》出版[3][8] - 1964年公司於三藩市成立首個海外辦事處[4][9] - 1972年7月12日「星島報業有限公司」股票公開發售,正式上市[6] - 1972年7月12日,星岛报业有限公司股票公开发售,正式上市[14] - 1986年「星島有限公司」於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3][8] - 1989年推出全港首份中文學生報《陽光校園》[4][9] - 1994年《頭條日報》創刊面世,成為全港發行量及派發量No.1的免費報章[6] - 1982年,《头条日报》创刊,成为全港发行量及派发量第一的免费报纸[14] - 2007年《英文虎報》轉型為免費報章,成為香港發行量最大的免費英文報章[3][8] - 2022年將軍澳總部正式啟用,總樓面面積擴大至3.3萬平方米[5][10] - 2023年《星島頭條》網站強勢上線,公司舉辦活動慶祝星島85周年[7] - 2023年,公司举办一系列活动庆祝“星岛”85周年[20] - 2023年6月21日公司举办「2022年傑出領袖選舉」頒獎典禮,同年是星島85周年[28] - 2023年公司举办「ESG認證嘉許禮暨永續發展論壇2023」及「中國宏觀經濟暨大灣區融合論壇2023」[29][31] 公司业务活动 - 公司举办「星島第三十八屆全港校際辯論比賽」等多项辩论、教育相关活动[34][35] - 2023年《星島日報》革新「藝文薈」,举办「星鑽服務大獎2023」;《頭條日報》改版,举办多个颁奖礼并向16个品牌颁奖,为18周年举办抽奖活动[36][37] - 《東周刊》举办「香港經典品牌2023」等多项活动[38][39] - 为庆祝星岛85周年,公司旗下汽车板块与五大汽车品牌举办「香港汽車文化共成長」展览[39][40] - 《英文虎報》举办「國際學校教育展」等教育及学生相关活动[41] - 「Oh!爸媽」举办「第3届国际学校教育博览2023」等多项活动,连续6年(2018 - 2023)获「年度最佳育儿数字媒体」;《親子王》连续11年(2013 - 2023)获「最佳育儿杂志」称号[42] - 《JobMarket求職廣場》举办「优秀企业毕业生招聘大奖2023」等颁奖礼,与香港劳工及福利局合作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举行招聘巡礼[42] 公司获奖情况 - 《星島日報》、《頭條日報》及《英文虎報》於香港報業公會「2021年香港最佳新聞獎」勇奪21個獎項[6][12] - 《星島日報》在2023香港最佳新聞獎中獲最佳新聞報道冠軍、亞軍、季軍,最佳新聞寫作(中文組)冠軍、優異,最佳圖片(新聞組)冠軍、季軍、優異等多個獎項[45] - 《星島日報》在最佳科學新聞報道、最佳新聞版面設計(單版組)、最佳標題(英文組)、最佳新聞短視頻、最佳新人、最佳文化藝術新聞報道等獎項中獲亞軍、優異等獎[46] - 《星島日報》在《前線·焦點2022》新聞攝影比賽自然與環境類獲亞軍,在第二十三屆消費權益新聞報道獎調查報道類獲亞軍[47] - 《星島日報》在第七屆恒大商業新聞獎獲優異獎,在最佳商業新聞系列報道獎(文字組)獲銀獎[47] - 《星島日報》在第八屆傳媒轉型大獎中為十大傑出傳媒,在傳媒轉型大獎—報章類別(網站)獲銀獎[48] - 《親子王》雜誌連續十一年(2013 - 2023)榮獲「最佳育兒雜誌」[43] - 「Oh!爸媽」連續第六年(2018 - 2023)獲MARKETING - INTERACTIVE媒體報告中選為「最佳親子數碼媒體」[43] - 星電視在加州少數族裔媒體獎社論和評論類獲冠軍[48] - 星島中文電台在剖析報道類獲冠軍,其「星島中文電台27周年晚宴」是公司海外辦事處組織的文化活動之一[43][48] - 星島新聞集團有限公司旗下《星島日報》在香港最優秀企業大獎中獲年度最佳傳媒及出版社大獎[48] 公司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公司综合收入约8.199亿港元,去年约8.15亿港元;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4910万港元,去年约1.388亿港元[52][53] - 2023年公司就购买物业、厂房和设备支付约1520万港元[56]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结余约5.243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约4.725亿港元[56]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资本负债比率为0.8%,2022年12月31日为1.4%[5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并无抵押任何资产[5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并无重大或然负债或索偿[59] - 2023年公司并无重大投资、重大收购及出售附属公司及联属公司[6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约有1220名员工[61] - 2023年公司综合收入约8.199亿港元,略高于2022年的约8.15亿港元[69] - 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综合亏损从2022年约1.388亿港元大幅减少至约4910万港元,2023年折旧费用约6090万港元,2022年约6660万港元[71] 市场环境数据 - 2023年香港本地生产总值按年实质增长3.2%[63][64] - 2023年香港广告支出的季度增长较往年大幅波动[64] - 2023年香港广告开支总值达301亿港元,按年上升5.4%,第一季度同比增长21%,第二季度增长放缓至5.5%,第三季度同比下跌2.6%,第四季度同比增长1.3%[65][66][68] - 2023年数码媒体广告开支占比为40.8%,按年增长2.0个百分点[73] - 2023年房地产行业广告开支按年录得5%跌幅[69][70] - 2023年香港杂志市场广告开支同比下降19.1%,集团旗舰杂志《东周刊》占最大份额[92] - 2024年外围环境复杂,香港政府推动经济发展措施有望为香港经济注入动力[97]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初公司推出全新“星岛头条网”,持续优化“星岛头条”应用程式,新媒体平台总用户人数和浏览量创新高[75] - “星岛环球网”进行全新升级,扩展大湾区和内地市场,促进两地资讯互通[75][76] - 公司在内地各大社交媒体平台开设“星岛”官方账号,打造多元化媒体传播矩阵[76] - 2023年公司推出“星岛申訴王”申诉平台,年末推出“區區有申訴”项目[77][78] - 2023年公司新媒体业务收入显著增长[74] - 截至2023年12月底,Ohpama.com及其社交媒體賬戶訂閱者超過760,000人[79] - 2023年收費報章廣告開支總額與2022年持平,《星島日報》廣告收入與市場表現相若[83] - 2022 - 2023學年「星島學習平台」推出學習計劃,超過60,000名師生登記使用[83][84] - 《頭條日報》是香港發行量最高的免費報章,2023年廣告收入同比雙位數增長[85][86] - 2023年免費報章廣告開支總額按年上升約3.7% [86] - 《英文虎報》2023年整體廣告收入同比輕微下跌,數碼廣告收入呈上升趨勢[88] - 2023年《星島日報》海外業務受全球經濟等因素影響,廣告收入承壓[90] - 2023年公司海外業務因收到美國政府約19,500,000港元抗疫補助而盈利[90] - 2023年海外业务因巴以冲突等因素广告收入承压,但因获美国政府约1950万港元抗疫补贴仍保持盈利[91] - 集团招聘刊物在印刷招聘媒体市场招聘广告数额占最大份额,《JobMarket求职广场》收益稳定增长[94] - 《JobMarket求职广场》拥有全港最大铁路发行网络,派发点覆盖七条港铁线[94] - 《JobMarket求职广场》举办的“内地名校香港‘高才通’招聘巡礼”广东站活动单日吸引超3000人次参与[95][96] 公司未来发展策略 - 公司将巩固传统媒体市场地位,拓展新媒体赛道潜能[18][19][24] - 公司将关注行业动态,优化及拓展业务版图,加强创新能力[22] - 公司将营造良性循环、和谐发展的市场气氛,践行绿色低碳运营模式[22] - 公司将促进香港与内地在多方面的合作,推动大湾区协同发展[22] - 公司将巩固传统媒体市场地位,拓展新媒体赛道潜能,推进媒体创新和数码转型[97][98] 公司管理层信息 - 郭英成先生59岁,自2021年起任公司主席兼执行董事,2022年5月30日起任联席主席[103] - 郭英成先生是佳兆业集团等三家上市公司主席兼执行董事,1999年起任佳兆业集团董事会主席兼董事[103] - 郭英成先生负责佳兆业集团整体战略等,在房地产开发等方面经验丰富,是公司副主席郭晓亭女士之父[103][104] - 蔡加讚先生38岁,2021年起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2022年5月30日起任执行董事及联席主席[105] - 郭晓亭女士30岁,2021年起任公司副主席、执行董事兼联席行政总裁等职,2016年6月毕业于英国杜伦大学,2017年12月取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学位[111][113] - 蔡晋先生37岁,2021年起任公司执行董事兼联席行政总裁等职,在传媒及金融领域有逾15年经验[115] - 胡定旭先生69岁,2021年起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出任多间联交所上市公司董事职务[121] - 郭晓亭女士为公司联席主席兼执行董事郭英成先生之女[114] - 蔡晋先生为香港新闻工作者联会副主席等多个职务,持有香港理工大学等学位[117][119] - 胡定旭先生为三菱东京日联银行首席顾问等多个职务,曾任香港总商会常务委员会成员等[123][124] - 胡定旭先生是香港会计师公会等公会资深会员及澳洲管理会计师公会香港区荣誉主席[125] - 蔡先生于2023年10月获香港大学颁授荣誉大学院士衔[110] - 郭女士曾担任佳兆业美好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等职[111] - 韩永红女士47岁,自2021年起担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127] - 范骏华先生45岁,自2022年起担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有超16年香港执业会计师经验[130][132] - 邝景廉先生68岁,2003年加盟集团,任中国业务总裁(刊物)等职[134][135] - 汤锦标先生62岁,1985年毕业于香港浸会大学,2002年加盟集团,2021年12月任《星岛日报》及《头条日报》总编辑[136][137] - 吴伟光先生57岁,2003年加盟集团,任集团新闻总监[138] 公司企业管治情况 - 公司秉承「创新求变、专业不变」精神,专注可持续发展[141] - 董事认为良好企业管治是有效风险管理,股东将受益[143] - 公司已采纳并遵守《企业管治守则》,有部分条文偏离[145] - 公司已采纳《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全体董事本年度已遵守规定[14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董事会由7位董事组成,包括4位执行董事和3位独立非执行董事[149] - 两位独立非执行董事任期至2025年6月2日,一位独立非执行董事任期至2024年5月29日,任期届满后可选择连任[156] - 根据公司细则,三分之一的董事应在每年股东大会上轮值退任,每位董事须最少每三年轮值退任并膺选连任一次[157] - 因效益考虑,董事会2023年举行3次定期会议,而非守则条文规定的4次[159] - 2023年董事会会议举行3次,审核委员会会议3次,薪酬委员会会议2次,提名委员会会议1次,企业管治委员会会议1次,股东大会1次[161] - 薪酬委员会由3名委员组成,大部分委员为独立非执行董事,主席为胡定旭先生,委员包括郭晓亭女士及范骏华先生[161] - 郭英成、蔡加赞为董事会联席主席,郭晓亭、蔡晋为集团联席行政总裁,角色分开且职责书面界定[154] - 公司为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购买责任保险,保障履职可能引起的法律责任[152] - 公司鼓励董事参与持续专业发展,董事2023年参与了出席培训课程等项目[159] - 董事会将集团日常业务工作委派给公司管理层负责[153] - 薪酬委员会已按执行董事及高级管理层表现批准其酌情花红[164] - 提名委员会由五名委员组成,大部分为独立非执行董事,主席为郭英成先生[166] - 企业管治委员会由三名委员组成,主席为胡定旭先生[178] - 报告日期公司董事会由七名董事组成,三名是独立非执行董事,两名是女性董事[176] - 2023年12月31日,香港员工(不含公司董事)男女比例为45:55[177] - 薪酬委员会主要职能是就薪酬政策等向董事会提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