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华视集团控股(01111)
icon
搜索文档
华视集团控股(01111)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28 20:13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1.23245亿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的1.13637亿人民币增长8.5%[1][2] - 同期,公司毛利为7498.5万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的6907.8万人民币增长8.5%[1][2] - 除所得税前利润为4409.8万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的4064.7万人民币增长8.6%[1][2] - 期内利润为3590万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的3439.6万人民币增长4.4%[1][2] - 经调整净利润为3590万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的3660万人民币下降1.9%[1]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5.77718亿人民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4.94002亿人民币有所增长[3]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总负债为2.79209亿人民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2.31393亿人民币有所增长[4] - 2024年6月30日,公司资产净值为2.98509亿人民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2.62609亿人民币有所增长[4]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盈利(基本及摊薄)为4.66人民币分,2023年同期为5.33人民币分[2]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35,900千元,已发行股份加权平均数770,650,000股,每股基本盈利4.66分[21] - 2024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35,900千元,2023年为34,396千元;经调整溢利(非香港财政报告准则计量)2024年为35,900千元,2023年为36,563千元[58] - 2024年6月30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41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71亿元减少3000万元[52] - 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及报告期,集团溢利分别为3440万元和3590万元,净利率分别为30.3%和29.1%[54]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借款总额为1.75亿元,9.7%分类为非流动负债,90.3%分类为流动负债,资本负债率从2023年12月31日的48.3%增加至60.8%[56] 各业务线收益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上半年品牌服务收益50,004千元,2023年为52,222千元;活动执行及制作服务收益27,345千元,2023年为29,433千元;线上媒体广告服务收益19,942千元,2023年为19,129千元;广告投放服务收益18,635千元,2023年为6,966千元;来自媒体合作伙伴的返利7,319千元,2023年为5,887千元[11] - 2024年上半年随时间转移的服务收益77,349千元,2023年为81,655千元;于某一时间段转移的服务收益45,896千元,2023年为31,982千元[12] - 品牌服务2024年收益为5000.4万人民币,占总收益40.6%,2023年为5222.2万人民币,占比46.0%[43] - 活动执行及制作服务2024年收益为2734.5万人民币,占总收益22.2%,2023年为2943.3万人民币,占比25.9%[43] - 广告投放服务2024年收益为1863.5万人民币,占总收益15.1%,2023年为696.6万人民币,占比6.1%[43] - 来自媒体合作伙伴的返利2024年收益为731.9万人民币,占总收益5.9%,2023年为588.7万人民币,占比5.2%[43] - 线上媒体广告服务2024年收益为1994.2万人民币,占总收益16.2%,2023年为1912.9万人民币,占比16.8%[43] - 传统线下媒体广告服务2024年未产生收益,公司转型聚焦线上媒体广告和广告投放服务[44] - 广告投放服务和来自媒体合作伙伴的返利业务收益同比增长,活动执行及制作服务和品牌服务收益同比小幅下降[44] 其他收入及成本费用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上半年利息收入355千元,2023年为151千元;政府补助354千元,2023年为237千元;进项增值税盈余抵扣0千元,2023年为2,461千元;汇兑收益净额487千元,2023年为0千元[13] - 2024年上半年借款利息2,992千元,2023年为788千元;租赁负债利息175千元,2023年为56千元[15] - 2024年上半年核数师薪酬380千元,供应商服务成本44,217千元,无形资产摊销583千元,厂房及设备折旧2,654千元等[16] - 2024年上半年即期税项本年度税项7,143千元,递延税项扣除自年内损益1,055千元,所得税开支共8,198千元[18][19] - 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及报告期,广告投放服务的员工成本及折旧分别约为90万元和100万元[45] - 集团服务成本从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4460万元增加至报告期的4830万元[46] - 集团其他收入从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280万元减少至报告期的120万元,增值税加计抵减减少250万元[49] - 集团销售及营销开支从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470万元增加至报告期的590万元[50] - 集团行政开支从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2140万元减少至报告期的1990万元,上市开支减少约220万元[51] - 集团中国企业所得税开支从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630万元增加至报告期的820万元[5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共有235名全职员工,全部位于中国;报告期员工薪酬开支总额为870万元,2023年同期为730万元[60] - 集团资本开支从2023年上半年的10万元增加至报告期的560万元,主要因办公室装修资本开支增加[61] 公司业务相关信息 - 公司主要于中国从事提供品牌、广告及营销服务,以及广告投放服务[5] - 截至2024年和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所有收益均产生自中国,所有非流动资产业均位于中国[10] - 截至2024年和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无外部客户收益占公司总收益超10%[11] - 2019年4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可抵免增值税进项当期额外获10%增值税抵免,2022年实施期间延长至12月31日,202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可额外获5%增值税抵免,2024年1月1日起不再享受加计抵减政策[14] - 中国附属公司税率25%,华视传媒2023 - 2024年享15%优惠所得税税率[19] - 2024年上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0%[32] - 报告期内,集团总收益为人民币123.2百万元,与客户签订之合同总金额为人民币434百万元[33] - 合同中94.9%(约人民币412百万元)的服务已向客户提供[33] - 中国品牌咨询服务行业市场规模从2018年的433.1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549.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6.6%,预计2027年将达593.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5.3%[34] - 报告期内及直至公告日期,公司共新获授六项服务商及代理商资质及授权[35][38] - 公司提供的线上媒体广告形式主要有展示广告和搜索引擎广告[35] - 公司提供的广告投放服务收费包括媒体合作伙伴收取的费用、投放广告及相关服务的服务费、向客户提供的返利[38] - 公司提供的线下媒体广告空间主要有电视广告空间、广播广告空间、户外广告空间[39] - 报告期内公司总收入从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1.136亿人民币增加8.5%至1.232亿人民币,主要因广告投放服务新客户数量增长[42] - 公司报告期内超过50%的收入来自湖北省,计划加快湖北省外业务发展和办事处建设并探索海外业务机会[40] - 公司将通过建设品牌数据平台及研发数据库、提升线上媒体广告业务竞争力、提升品牌知名度、加强人才团队培养及建设等增强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40][41] - 集团业务主要在中国经营,大部分交易以人民币计值及结算,报告期未使用金融工具作对冲用途[59] 公司财务状况相关信息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272,133千元,减值亏损拨备18,373千元,净额253,760千元[23]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未到期248,473千元,90天内5,287千元[24]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30天内37,856千元,31 - 60天10,034千元等,共73,707千元[25] - 2024年6月30日银行及其他贷款(有担保)164,960千元,银行贷款(有抵押及有担保)10,000千元,借款共174,960千元[27] - 2024年6月30日借款一年内应偿还158,000千元,超过1年但不超2年16,960千元[27] - 2024年6月30日和2023年12月31日借款加权平均实际利率分别为2.54%和4.01%[27] - 2024年6月30日和2023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融资总额分别为人民币196百万元和人民币121百万元,分别动用人民币175百万元和人民币119百万元[28] 公司股本及上市相关信息 - 2023年10月9日,公司法定股本由人民币322,000元增至人民币358,855,000元,增设999,000,000股每股0.05美元的股份[29] - 2023年11月10日,公司上市后按每股1.04港元价格配發及發行125,000,000股每股0.05美元的股份,所得款项总额约为人民币119,556,000元[30] - 2023年11月10日,公司从股份溢价账拨充资本人民币231,336,000元,用于按面值缴足配發及發行644,650,000股新股[30] - 公司于2023年11月10日上市,全球发售125,000,000股股份,发行价为每股1.04港元,已收到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7210万港元[63] 公司治理及合规相关信息 - 报告期内,除偏离企业管治守则之守则条文第C.1.8条及第C.2.1条外,公司已遵守企业管治守则所有适用守则条文[64] - 公司未就董事法律诉讼投保,认为董事被起诉风险低,保险利益可能超成本[65] - 公司主席兼行政总裁为陈继承先生,董事会认为其承担两角色符合集团最佳利益,此管理架构有效[65] - 集团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3所载标准守则作为董事及相关雇员证券交易行为守则,董事确认上市日期至报告期遵守规定[66] - 报告期公司及其附属或合并联属实体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2024年6月30日无库存股份[67] - 董事会根据相关规则设立审核委员会并采纳书面职权范围,报告期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何威风博士任主席[68] - 审核委员会审阅集团报告期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认为报表遵照适用上市规则编制,反映财务状况及业绩[6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简明综合财务报表未经审核,但由独立核数师根据香港审阅准则第2410号进行审阅[69] - 中期业绩公告登载于联交所及公司网站,2024年中期报告将适时寄发股东并登载于上述网站[70] - 公告日期董事会包括四名执行董事和四名独立非执行董事[70] 公司其他相关信息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并无任何重大或然负债、重大收购或出售附属公司等情况,也无重大投资[62] - 报告期后至公告日期,无任何重大事项;董事会建议不宣派报告期任何中期股息[63]
华视集团控股(01111)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25 16:42
公司上市信息 - 公司于2023年11月10日在联交所主板上市[3] - 公司于2023年11月10日上市,全球发售1.25亿股股份,发行价每股1.04港元,所得款项净额约为7210万港元[56] - 公司于2023年11月10日在联交所主板上市,股份代码为1111[96]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公司收益为2.347亿人民币,较2022年的2.072亿人民币增长13.3%[4] - 2023年公司毛利为1.499亿人民币,较2022年的1.033亿人民币增长45.1%[4] - 2023年公司除所得税前利润为7880万人民币,较2022年的5560万人民币增长41.7%[4] - 2023年公司年内利润为6500万人民币,较2022年的4570万人民币增长42.2%[4] - 2023年公司经调整净利润为8070万人民币,较2022年的5040万人民币增长60.1%[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非流动资产为7140万人民币,流动资产为4.226亿人民币,流动负债为2.066亿人民币,非流动负债为2480万人民币[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总权益为2.626亿人民币[4] - 2023财年总收益2.34747亿元,2022财年为2.07167亿元,品牌服务、活动执行及制作服务、广告投放服务及来自媒体合作伙伴的返利业务收益同比显著增长[27] - 2023财年服务成本从2022财年的1.039亿元降至0.849亿元,主要因广告投放服务及线上媒体广告服务按净额法确认收益,大部分成本已扣除[32] - 2023财年毛利从2022财年的1.033亿元增至1.499亿元,毛利率从49.9%增至63.9%,因广告投放服务业务收入增加且成本扣除[34] - 2023财年其他收入从2022财年的40万元增至400万元,主要因广告投放服务购买服务增加致增值税加计抵减增加360万元[35] - 2023财年销售及营销开支从2022财年的640万元增至1070万元,因业务扩展增加雇员薪金及办公设备开支[36] - 2023财年行政开支(含上市开支)从2022财年的3430万元增至5480万元,因业务增长及上市专业费用增加[37] - 2023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71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90万元增加1.681亿元,因上市所得款项、借款增加及贸易应收款项回款[39] - 2023财年中国企业所得税开支从2022财年的880.2万元增至1258万元,所得税开支从1000.1万元增至1379.5万元,因除所得税开支前利润增加[41] - 2022财年和2023财年年内溢利分别为4570万元和6500万元,净利率分别为22.1%和27.7%[41] - 2023财年广告投放服务员工成本及折旧约340万元,2022财年约170万元,列作销售成本[30]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法定股本为5000万美元,已发行股本为3853.25万美元[42]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借款总额为人民币1.189亿元,其中9.2%为非流动负债,90.8%为流动负债[43] - 集团资本负债率从2022年12月31日的43.3%增至2023年12月31日的48.3%[44] - 2023财年,年内溢利为人民币6498.3万元,经调整溢利为人民币8072.8万元;2022财年,年内溢利为人民币4565.9万元,经调整溢利为人民币5039.4万元[50] - 2023财年员工薪酬开支总额为人民币2070万元,2022财年为人民币1480万元[52] - 集团资本开支从2022财年的人民币1590万元减至2023财年的人民币390万元[53] - 2023财年集团最大客户占收益总额的8.0%(2022年:6.6%),五大客户占收益总额的27.6%(2022年:26.8%)[117] - 2023财年集团最大供应商占采购总额的16.5%(2022年:9.4%),五大供应商占采购总额的66.3%(2022年:42.1%)[117]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7.7065亿股[149][155]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概无储备可供分派给股东,2022年12月31日为零[124] - 2023财年,公司未订立或存续任何股票挂钩协议[125] 公司业务相关 - 公司自2016年起连续七年获中国国家广播电视总台指定为授权广告代理商[7] - 2023年12月,公司成立全资附属公司武汉华颜天成科技有限公司,聚焦线上媒体广告服务及广告投放业务[10]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与客户签订的合同总金额为人民币8.832亿元[1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约人民币8.592亿元(占比97.3%)的服务已向客户提供[17] - 公司提供品牌、线上媒体广告、活动执行及制作、广告投放、传统线下媒体广告等服务[17][18][19][20][22][24] - 媒体合作伙伴按CPC、CPT及CPM的混合模式基准向公司收取费用[22] - 集团为位于中国湖北省的品牌、广告及营销服务供应商[97] - 集团客户包括品牌商、广告主及广告代理商,来自多个行业[105] - 集团供应商主要包括研究机构、广告资源供应商及广告代理商[106] 公司未来发展策略 - 公司未来将建立品牌数据平台和研发数据库,提供综合品牌策略及服务方案[14][25] - 公司会继续加强及加深与头部网络平台的合作[14][25] - 公司将增强线上媒体广告平台的行业竞争力,发展内部内容制作能力[14][25] - 公司会继续扩大服务的地域覆盖范围,提升品牌知名度、加大营销力度[14][25] - 公司会选择性寻求战略合作及投资机会[14][25] 公司人员信息 - 执行董事陈继承现年34岁,于2011年2月23日加入集团,负责整体运营等工作[61] - 王书锦女士36岁,2013年5月12日加入集团,2023年10月9日调任执行董事并任高级副总裁,有超13年广告及媒体行业经验[64][65] - 张备先生34岁,2018年3月1日加入集团,2023年10月9日调任执行董事并任财务总监,有超12年会计及金融行业经验[66][67] - 薛玉春女士34岁,2014年12月1日加入集团,2023年10月9日调任执行董事并任企业规划部总经理,有超10年品牌、广告及营销行业经验[69][70] - 李光斗先生58岁,2023年10月9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有超21年品牌形象及营销行业经验,持有福建南平25%股权、北京青创10%股权[72][73][75] - 彭礼堂先生58岁,2023年10月9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有超22年教育行业经验,自2010年4月起任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教授[77][78] - 何威風博士45歲,2023年10月9日獲委任為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在會計行業有約15年經驗[80][81] - 侯思明先生47歲,2023年10月9日獲委任為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在投資銀行等行業積累逾20年經驗[84][85] - 劉西女士31歲,2018年3月1日加入公司,任企業規劃部副總經理,在廣告及媒體行業有逾8年經驗[87][88] - 傅雪琴女士32歲,2017年2月13日加入公司,為行政人事部主管,在行政人事事務方面有逾11年經驗[89][90] - 賴天恩女士自2023年3月30日起獲委任為公司秘書,在公司秘書及合規服務領域有逾12年經驗[93] - 何博士於2001年6月獲江漢石油學院會計學學士學位,2005年6月獲武漢大學會計學碩士學位,2008年6月獲華中科技大學工商管理博士學位[82] - 侯先生1999年5月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取得專業會計學工商管理學士學位,2005年2月成為香港會計師公會會員,2008年5月成為英國特許公認會計師公會資深會員[86] - 劉女士2014年6月畢業於湖北大學,獲新聞採編與製作大專學位[88] - 傅女士2013年7月畢業於武漢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獲工程造價大專學位[91] - 何博士在多家上市公司任職,如2019年2月起任湖北省廣播電視信息網絡股份有限公司獨立董事等[8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共有198名全职员工,全部位于中国[102] - 2023财年员工薪酬开支总额(包括董事薪酬)为人民币2070万元,2022财年为人民币1480万元[103] 股息与股份相关 - 董事会不建议就2023财年派付任何末期股息[59] - 董事会不建议就2023财年派付任何末期股息[100] - 公司有一类每股面值为0.05美元的股份[120] 公司风险信息 - 集团面临无法挽留客户、预测消费者喜好转变等多种主要风险[108][109][110][111][112][113][114][115][116] 公司合约与权益信息 - 2023年10月9日,执行董事陈继承、王书锦、张备及薛玉春与公司订立服务合约,初步固定任期三年;同日,公司与各独立非执行董事订立委任函,初步固定任期三年[12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概无董事于与集团业务构成或可能构成竞争的业务中拥有须披露的权益[130] - 2023财年,公司或其附属公司与控股股东或其附属公司无重大合约及服务相关重大合约[131] - 控股股东订立不竞争契据,保障集团免受潜在竞争,有关期间自上市日期开始,至较早者届满[132][135] - 若控股股东或其紧密联系人获新商机,须在10个营业日内发要约通知,若30个营业日内未接公司通知或接拒绝通知,方可争取新商机[134] - 独立非执行董事审阅不竞争契据履行情况,满意承诺人已遵守[136] - 本年度末或年内,无公司附属公司等订立的重大交易、安排及合约,公司董事或有关连实体于其中有重大权益[138] 股权结构信息 - 陈继承先生通过佳艺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间接持有公司4.96334398亿股股份,占比64.40%[147][150][154][155] - 王书锦女士通过源锦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间接持有公司4274.655万股股份,占比5.55%[147][151][154][155] - 薛玉春女士通过湖北嘉映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间接持有公司653.075万股股份,占比0.85%[147][152] - 聂星通过友鑫资本有限公司间接持有公司3873.9万股股份,占比5.03%[154][155] - 佳艺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直接持有公司4.96334398亿股股份,占比64.40%[154][155] - 源锦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直接持有公司4274.655万股股份,占比5.55%[154][155] - 友鑫资本有限公司直接持有公司3873.9万股股份,占比5.03%[154][155] - 陈继承先生实益拥有佳艺文化传媒有限公司100%已发行股本[153] 购股权计划信息 - 购股权计划于2023年10月9日获有条件采纳[160] - 上市日期及2023年12月31日,可供授出的购股权数目分别为77,065,000份及7,706,500份[161] - 自上市日期起至2023年12月31日,无根据购股计划授出购股权[161] - 2023年12月31日,购股计划余下年期约为9.8年[161] - 购股计划旨在激励合资格参与者,吸引及挽留人才[162] - 合资格参与者包括雇员参与者、关联方参与者和服务提供者[164] - 董事可在采纳日期起至十周年前一日营业结束期间提呈授出购股书面要约[171] - 评估雇员参与者资格考虑技能、表现、贡献等因素[166] - 评估关联实体参与者资格考虑对业务影响、合作时间等因素[167] - 评估服务提供者资格考虑业务往来规模、服务质量等因素[169] - 购股权计划由董事会管理,其决定具最终约束力[172] - 购股计划自采纳日期起10年内有效,期满后不得提呈或授出新购股权,但已授出的仍可按条款行使[174] - 授出购股权需股东通过普通决议案批准及联交所批准股份上市买卖[176] - 董事有权在10年内向合资格参与者提出购股要约,要约需书面作出,有效期最多30日[177][179] - 要约需注明股份数目、行使价、购股权期间等内容,接纳要约需支付1港元,不予退还[179][180][182] - 合资格参与者可部分接纳要约,接纳股份数需为一手单位或其完整倍数[183] - 购股股权期间不得超过要约日期起计10年[184] - 购股权不会在联交所上市或买卖[184] - 购股权归属期
华视集团控股(01111)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7 20:4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用于计算每股基础盈利的加权平均普通股为663,458,219股,2022年为645,650,000股[1] - 2023财年收益为人民币23470万元,2022财年为人民币20720万元,同比增长13.3%[13] - 2023财年毛利为人民币14990万元,2022财年为人民币10330万元,同比增长45.1%[13] - 2023财年除所得税开支前利润为人民币7880万元,2022财年为人民币5560万元,同比增长41.7%[13] - 2023财年年内利润为人民币6500万元,2022财年为人民币4570万元,同比增长42.2%[13] - 2023财年经调整净利润为人民币8070万元,2022财年为人民币5040万元,同比增长60.1%[13] - 2023年总资为人民币49400.2万元,2022年为人民币16266.8万元[15] - 2023年总负债为人民币23139.3万元,2022年为人民币6854万元[18] - 2023年资产净值为人民币26260.9万元,2022年为人民币9412.8万元[18] - 2023年利息收入79.1万人民币,较2022年的14.9万人民币增长[38] - 2023年政府补助72.9万人民币,较2022年的0.3万人民币大幅增长[38] - 2023年进项增值税盈余抵扣380.5万人民币,较2022年的25万人民币增长[38] - 2023年汇兑亏损128.7万人民币,2022年无汇兑亏损[38] - 2023年收益2.34747亿人民币,较2022年的2.07167亿人民币增长[42] - 2023年和2022年公司无香港利得税拨备,因无应课税溢利[46] - 2023年进项增值税盈余抵扣3805000元,2022年为250000元;2023年可额外获5%增值税抵免,2019 - 2022年分别为10% [48] - 2023年除所得税开支前溢利78778千元,所得税开支13795千元;2022年分别为55610千元和9951千元[52] - 2023年公司无派付或宣派股息[53] - 2023年公司普通股股东应占年内溢利64983千元,每股基本盈利9.79分;2022年分别为45659千元和7.07分[55] - 2023年贸易应收款项259426千元,减值亏损拨备后为243311千元;2022年分别为110756千元和102602千元[56] - 2023年90天内未逾期贸易应收款项227939千元,91 - 180天为15372千元;2022年分别为102554千元和48千元[64] - 2023年30天内贸易应收款项79265千元,超过90天为1867千元;2022年分别为3615千元和261千元[64] - 2023财年公司取得收益为人民币23470万元,较去年增长人民币2750万元,增长率为13.3%[72] - 2022财年及2023财年集团年内溢利分别为人民币4570万元及人民币6500万元[88] - 2022财年及2023财年集团净利率分别为22.1%及27.7%[88]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17100万元,较2022年12月31日增加人民币16810万元[87]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借款总额为人民币11890万元,9.2%分类为非流动负债,90.8%分类为流动负债[90]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资本负债率由2022年12月31日的43.3%增加至48.3%[90] - 2023财年年内溢利为6.4983亿元人民币,经调整溢利为8.0728亿元人民币;2022财年年内溢利为4.5659亿元人民币,经调整溢利为5.0394亿元人民币[9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共有198名全职员工,2023财年员工薪酬开支总额为2070万元人民币,2022财年为1480万元人民币[99] - 集团资本开支由2022财年的1590万元人民币减少至2023财年的390万元人民币[101] - 董事会不建议就2023财年派发任何末期股息[108] - 销售及营销开支从2022财年的人民币640万元增加至2023财年的人民币1070万元[130] - 行政开支从2022财年的人民币3430万元增加至2023财年的人民币5480万元[134] - 中国企业所得税开支从2022财年的人民币880万元增加至2023财年的人民币1260万元,所得税开支从2022财年的人民币1000万元增加至2023财年的人民币1380万元[135] - 服务成本从2022财年的人民币10390万元减少至2023财年的人民币8490万元[138] - 公司毛利从2022财年的人民币1.033亿元增长至2023财年的人民币1.499亿元,毛利率从2022财年的49.9%增长至2023财年的63.9%[139] - 公司其他收入由2022财年的人民币40万元增加至2023财年的人民币400万元,增值税加计抵减增加人民币360万元[140] - 2023财年中国企业所得税为12,580,2022财年为8,802[144] - 2023财年递延税项为1,215,2022财年为1,149[144] - 2023财年税务总计为13,795,2022财年为9,951[144]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集团与客户签订的合同总金额为人民币88320万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约人民币85920万元(97.3%)的服务已向客户提供[3] - 2023年品牌服务收益9450.3万人民币,较2022年的9050.2万人民币增长[42] - 2023年广告投放服务收益3407.8万人民币,较2022年的1651.5万人民币增长[42] - 2023财年“品牌服务”等业务收益同比显著增长,“线上媒体广告服务”业务收益同比减少,“传统线下媒体广告服务”业务收益为零[76] - 2022财年及2023财年提供广告投放服务的员工成本及折旧合共分别约人民币170万元及人民币340万元[78] - 2023财年品牌服务收益为人民币94503千元,占总收益约40.3%;2022财年为人民币90502千元,占总收益约43.7%[136] - 2023财年活动执行及制作服务收益为人民币47941千元,占总收益约20.4%;2022财年为人民币41380千元,占总收益约20.0%[136] - 2023财年广告投放服务收益为人民币34078千元,占总收益约14.5%;2022财年为人民币16515千元,占总收益约8.0%[136] - 2023财年来自媒体合作伙伴的返利为人民币15800千元,占总收益约6.7%;2022财年为人民币8421千元,占总收益约4.0%[136] - 2023财年线上媒体广告服务收益为人民币42425千元,占总收益约18.1%;2022财年为人民币48145千元,占总收益约23.2%[136] 公司业务及发展战略 - 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在中国提供品牌、广告及营销服务和广告投放服务[20] - 公司未来将巩固市场地位,建立品牌数据平台,加强与头部网络平台合作等[71] 财务报表编制及准则 - 财务报表按历史成本基准编制,以人民币呈列,金额约整至最接近千位数[22][23] - 2023年1月1日起采用新订及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25] 公司上市相关 - 公司于2023年11月10日在港交所主板上市,全球发售1.25亿股股份,发行价每股1.04港元,所得款项净额约7210万港元[96] 股东登记及企业管治 - 公司将在2024年6月24日至27日暂停办理股东登记手续,股份过户文件须在6月21日下午4时30分前提交[109] - 自上市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除偏离企业管治守则之守则条文第C.1.8条及第C.2.1条外,已遵守所有适用守则条文[110] - 公司主席兼行政总裁陈继承先生的角色未按企业管治守则区分,但董事会认为其能承担两个角色,符合集团最佳利益[115] 财务审阅及核数 - 2023财年公司会计原则及惯例、综合财务业绩及相关材料已由委员会审阅[112] - 本年度业绩公告所载数字已由核数师香港立信德豪同意与综合财务报表初稿金额一致,但核数师不发表保证[113] 或然负债及抵押资产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并无任何重大或然负债[95]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并无已抵押资产[91] 公司股本情况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法定股本为5000万美元,已发行股本为3853.25万美元[84] 企业所得税税率 - 中国附属公司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华视传媒2023年和2022年享15%优惠税率[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