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正道集团(01188)
icon
搜索文档
正道集团(01188)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23 12: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676.4万港元,去年同期为零收入[13] - 经营利润为23.6万港元,相比去年同期经营亏损585.4万港元实现扭亏为盈[13] - 期内净利润为23.6万港元,相比去年同期净亏损586.8万港元大幅改善[13]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为29.0万港元,去年同期为亏损584.2万港元[13] - 2025年上半年综合亏损236,000港元,较去年同期5,868,000港元亏损大幅收窄[38] - 公司实现净利润29万港元,相比2024年同期亏损584.2万港元扭亏为盈[57] - 公司期间利润扭亏为盈,达到约20万港元(2024年同期亏损590万港元)[91] - 期间股东应占利润约为30万港元(2024年同期股东应占亏损580万港元)[91] - 集团转亏为盈实现利润20万港元,对比上期亏损590万港元[94] - 股东应占溢利30万港元,对比上期亏损580万港元[94]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销售成本为405.8万港元,毛利率为40.0%[13] - 分銷成本及一般經營開支為247.1萬港元,較去年同期588.7萬港元下降58.0%[13] - 非控股權益應佔虧損為5.4萬港元,較去年同期2.6萬港元虧損擴大[13] - 已售存货成本为405.8万港元,占收入比重60.0%[55] - 员工成本总额为91.4万港元,同比下降67.8%[55] - 期间分销成本及一般营运开支降至约250万港元(2024年同期:590万港元)[90] - 期间员工福利开支约为90万港元(2024年同期:280万港元)[90] - 分销成本及一般经营开支减少至250万港元,对比上期590万港元下降57.6%[94] - 雇员福利开支减少至90万港元,对比上期280万港元下降67.9%[94] - 折旧开支降至0港元,对比上期5万港元实现100%减少[94]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于2025年第二季度恢复业务运营,实现分部总营收6,764,000港元[37][38] - 电池管理系统及备件业务贡献营收5,690,000港元,占分部总营收84.1%[37] - 高科技电动车业务分部亏损261,000港元,较去年同期1,993,000港元亏损收窄86.9%[37] - 电池管理系统及备品备件销售收入为569万港元,占总收入84.1%[43][46] - 车载影音及短剧业务收入为107.4万港元,占总收入15.9%[43][46] - 新业务布局车载影音及短剧业务,瞄准智能汽车娱乐市场[96][97][99] - 电动汽车开发已持续十年,具备主要领域技术能力但工业化进程受疫情影响停滞[98][99][102] - 计划通过翻新设施、采购机械臂等措施推进电动汽车工业化生产[103] 各地区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为676.4万港元,全部来自中国大陆市场[43][46]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25] - 公司依赖股东财务支持及新股认购维持运营[26] - 公司流动负债净额及负债净额均为216,617,000港元,显示持续经营存在重大不确定性[29] - 公司获得香港持牌放款人50,000,000港元贷款融资[35] - 股东同意延长101,014,000港元贷款期限至2027年7月14日[35] - 公司总部持有现金结余仅7,000港元,流动性高度紧张[41] - 公司未宣派任何股息,与2024年同期一致[56] - 公司给予贸易客户的平均信贷期为30至90天,并设有信贷额上限[67] - 2025年7月15日,股东同意将约1.01亿港元贷款的到期日延长至2027年7月14日[80] - 2025年7月获得香港持牌放债人5000万港元贷款融资[114] - 拟收购Best Knob International Limited以扩大电动汽车零部件制造能力[107][108] - 公司以3.92亿港元收购Best Knob International Limited全部股权,将通过发行承兑票据支付[117] - 收购Best Knob International Limited的代价经修订后降至2.28亿港元[118] - 修订后的收购代价分配为向卖方A支付1.6245亿港元,向卖方B支付6555万港元[118] - 公司发行1亿港元可换股债券,年利率5%,可转换为10亿股新股[122] - 可换股债券初始转换价每股0.10港元,较协议日收市价0.029港元溢价244.8%[122] - 可换股债券净转换价约为每股0.0995港元[122] - 公司获得5000万港元贷款融资[119] - 可换股债券净筹资额约9950万港元,50%将用于支付收购承兑票据[128] - 净筹资额的30%将用于业务发展营运资金,20%用于一般营运资金[128] - 公司计划以每股0.10港元配发20亿股新股,截止日期延至2025年6月30日[123] - 截至2025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无任何重大投资或资本资产计划[136] 其他财务数据 - 其他收入为1,000港元,较去年同期3.3万港元大幅减少[13] - 匯兌差額產生17.8萬港元損失,去年同期為收益137.7萬港元[13]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期末余额为209,000港元,较期初202,000港元仅增长3.5%[20] - 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额仅为14,000港元,同比大幅下降88%[20] - 股东贷款维持在1.010亿港元高位水平[16] - 累计亏损达43.594亿港元,权益总额为负2.126亿港元[18] - 贸易应收款大幅增至176.6万港元,较期初14.3万港元激增1135%[16] - 非控股权益为122.6万港元,较期初下降0.97%[18] - 外币汇率变动导致现金减少7,000港元[20] - 分部资产总额从2024年末287,000港元增至2025年6月1,875,000港元,增长553.3%[37][41] - 综合负债总额达214,592,000港元,其中公司及未分配负债占比92.1%[41] - 加权平均普通股数为203.53亿股,与2024年同期持平[57] - 应收贸易款项为161.8万港元,2024年末为零[66] - 融资成本为0港元,2024年同期为1.4万港元[4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0至60天账龄的贸易应收账款为161.8万港元[6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应付贸易款项为541.4万港元[7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应计费用及其他应付款为1.06亿港元[7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应付一名董事款项为207.1万港元[71] - 公司净流动负债为2.126亿港元,净负债为2.126亿港元[25] - 公司总权益亏绌为2.126亿港元[158] - 资本负债比率为100.9%[158] - 净流动负债为2.126亿港元[159]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0万港元[159] - 未偿还股东贷款为1.011亿港元[159] - 员工总数23人[165] - 员工成本为90万港元[165] - 未行使购股权总数4.25亿份[151] - 雇员购股权总数2500万份[151] - 其他合资格人士购股权4亿份[151] 公司治理和股权结构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无任何重大或然负债[13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无持有任何重大投资[13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Sun East LLC持有公司2,673,071,189股股份,占比13.13%[139][141] - 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20,352,872,747股(截至2025年6月30日)[141][148] - 仰融通过Sun East LLC及个人持有合计2,741,211,189股,占总股本13.47%[145] - 刘泉通过信托及个人持有291,760,000股,占总股本1.43%[145] - 陈晓持有25,000,000股,占总股本0.12%[145] - 公司购股权计划于2013年6月13日通过股东决议采纳[149] - 报告期间存在尚未行使的购股权[150] - 公司采纳标准守则作为董事证券交易行为准则[171][172] - 全体董事确认于本期间遵守标准守则规定标准[171][172]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并讨论本集团简明综合财务报表[172][173] - 审核委员会与公司管理层讨论期间财务报告无异议[172][173] - 公司致力于维持高水平企业治理确保透明度[170] - 公司遵守上市规则附录C1企业管治守则原则[170] - 董事会确保公司领导及监控有效性[170] - 公司持续保障股东整体利益并提升企业价值[170] - 财务报告审议于2025年8月29日完成[172][173] - 中期报告对应股份代号01188[175]
正道集团(01188) - 截至2025年8月31日止之股票发行人每月证券变动报表
2025-09-02 20:32
股本与股份 - 本月底法定/注册股本总额为800亿港元,股份800亿股,面值0.1港元[1] - 本月底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203.52872747亿股,库存为0,总数同[2] 期权情况 - 2013年6月13日购股权计划,上月底及本月底股份期权2500万股[3] - 本月行使期权所得资金总额为0港元[3]
正道集团(01188) - 2025 - 年度业绩
2025-09-01 22:33
公司结构与所有权 - 兆能集团有限公司为投资控股公司注册资本1港元公司拥有100%所有权[4] - 连港正道新能源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700万美元公司拥有60.21%所有权主要业务为开发先进电池材料[4] - 上海正道融资租赁有限公司注册资本3150万美元公司拥有100%所有权主要业务为提供融资租赁服务[4] 董事会组成 - 董事会由两名执行董事单传龙主席和孔凡先生组成[6] - 非执行董事包括阮健先生和郑宇先生[6] 报告与公告信息 - 公司于2025年6月5日刊发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报告[3] - 本公布为2024年报补充需与年报一并阅读[4] - 澄清公布于2025年9月1日在香港发布[6] 公司注册与标识 - 公司注册地位于百慕达股份代号1188[2] 财务报告修正 - 公司澄清2024年报第123页附属公司详情存在文书错误需修订[3]
正道集团(01188)公布中期业绩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29万港元 同比扭亏为盈
智通财经网· 2025-08-29 22:38
业绩表现 - 公司2025年中期收入为676.4万港元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29万港元 同比扭亏为盈 [1] - 每股盈利为0.01港仙 [1]
正道集团公布中期业绩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29万港元 同比扭亏为盈
智通财经· 2025-08-29 22:36
财务业绩表现 - 公司2025年中期收入达676.4万港元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29万港元 实现同比扭亏为盈 [1] - 每股盈利为0.01港仙 [1]
正道集团(01188)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29 21:46
收入和利润表现 - 收入为676.4万港元,去年同期为零[2] - 毛利为270.6万港元,毛利率为40.0%[2] - 经营溢利为23.6万港元,相比去年同期经营亏损585.4万港元实现扭亏为盈[2] - 期内溢利为23.6万港元,相比去年同期亏损586.8万港元显著改善[3] - 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0.01港仙,去年同期为亏损0.03港仙[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分部溢利1,957,000港元,较2024年同期亏损2,253,000港元改善4,210,000港元[13][14]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综合亏损236,000港元,较2024年同期亏损5,868,000港元大幅收窄5,632,000港元[14] - 公司期内溢利为290,000港元,相比去年同期亏损5,842,000港元实现扭亏为盈[25] 成本和费用控制 - 公司已售存货成本为4,058,000港元,去年同期为零[23] - 员工成本(含董事酬金)为914,000港元,同比下降67.8%(去年同期为2,836,000港元)[23] - 分銷及一般经营开支降至2,500,000港元,同比下降57.6%(去年同期为5,900,000港元)[41] - 僱員福利开支降至900,000港元,同比下降67.9%(去年同期为2,800,000港元)[41] - 员工成本约90万港元[66] 业务线收入构成 - 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恢复业务运营并录得营运溢利,电池管理系统及备件业务收入5,690,000港元,占总收入84.1%[11][1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6,764,000港元,其中车载影音及短剧业务收入1,074,000港元,占比15.9%[13][16] 地区市场表现 - 所有收入均在中国市场产生,且均在某一时间点确认[16][17] 资产和负债状况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0.9万港元,较期初20.2万港元略有增加[4][6] - 流动负债净额为2.126亿港元,财务状况仍面临重大挑战[4] - 权益总额为负2.126亿港元,公司处于资不抵债状态[4] - 公司于2025年6月30日流动负债净值和负债净值均为216,617,000港元,显示存在重大持续经营不确定性[9] - 公司2025年6月30日综合负债总额214,592,000港元,较2024年末213,020,000港元增加1,572,000港元[14] - 公司2025年6月30日综合资产总额1,975,000港元,较2024年末345,000港元增长472.5%[14] - 应收贸易款项为1,618,000港元,去年同期为零[28][31] - 应付贸易款项为5,414,000港元,较去年末增长3.4%(2023年末为5,234,000港元)[31] - 预付款项中供应商预付款为332,641,000港元,与去年末持平[28] - 公司权益亏绌总额约2.126亿港元[61] - 资本负债比率约为100.9%[61] - 流动负债净值约2.126亿港元[62]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0万港元[62] - 尚未偿还股东贷款1.011亿港元[62] 现金流情况 - 经营活动中产生的现金净额为14,000港元,相比去年同期119,000港元有所下降[6] 融资和贷款活动 - 公司2025年7月10日获得香港持牌放款人贷款融资50,000,000港元[11] - 股东同意将101,014,000港元贷款延期至2027年7月14日,且在公司具备财务能力前不要求还款[11] - 公司于2023年7月10日从香港持牌放债人获得5000万港元贷款融资[48] - 公司于2023年5月29日发行2年期可换股债券,本金1亿港元,年利率5%,可转换为10亿股新股,初始转换价每股0.10港元[52] - 可换股债券初始转换价较协议日收市价0.029港元溢价约244.8%,净转换价约每股0.0995港元[52] - 公司于2022年9月20日订立协议,以每股0.10港元认购价发行20亿股股份,截止日期延至2025年6月30日[53] - 认购事项所得款项净额约9950万港元[54] - 股东提供贷款101,014,000港元,还款期限延长至2027年7月[38] 收购和投资活动 - 公司于2022年8月28日订立协议,以3.92亿港元收购Best Knob International Limited全部股权,后于2024年2月1日修订代价至2.28亿港元[47][49][51] - 收购Best Knob的代价修订为向卖方A支付1.6245亿港元,向卖方B支付6555万港元[51] - 收购Best Knob International Limited的代价从3.92亿港元修订为2.28亿港元[54] 业务发展和战略 - 公司计划于2025年开展车载影音及短剧业务,把握新能源汽车增长带来的车载娱乐和数字媒体内容需求机遇[43] - 公司已从事电动汽车开发超过十年,自2017年起推出原型及概念车并参加国际车展[44] - 公司电动汽车工业化计划受COVID-19影响,国际研发协作受限,与业务伙伴建立生产基地的磋商暂停[44] - 公司积极探索融资机会,包括股权融资、债务融资、供股、公开发售或银行借款,以支持业务发展[48] 公司治理和股本 - 加权平均已发行普通股数为20,352,873,000股,与去年同期持平[25] - 公司共有约23名雇员[66] - 股份自2025年4月1日起暂停买卖[71]
正道集团发盈喜 预计中期取得股东应占净溢利约10万-50万港元 同比扭亏为盈
智通财经· 2025-08-22 20:44
业绩预期 - 公司预期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将取得拥有人应占净溢利约10万港元至50万港元 [1] - 2024年同期公司拥有人应占净亏损约580万港元 [1] - 业绩由净亏损转为净溢利主要由于车载影音及短剧业务与电池管理系统及备品备件的收入回升 [1] - 报告期内行政开支减少亦推动业绩改善 [1] 业务表现 - 车载影音及短剧业务收入出现回升 [1] - 电池管理系统及备品备件业务收入同步回升 [1] 交易状态 - 公司股票继续停牌 [1]
正道集团(01188)发盈喜 预计中期取得股东应占净溢利约10万-50万港元 同比扭亏为盈
智通财经网· 2025-08-22 20:42
业绩预期 - 公司预期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将取得拥有人应占净溢利约10万港元至50万港元 而2024年同期为净亏损约580万港元 实现扭亏为盈 [1] - 业绩改善主要由于车载影音及短剧业务与电池管理系统及备品备件的收入回升 [1] - 报告期内行政开支减少亦贡献盈利转正 [1] 业务表现 - 车载影音及短剧业务收入出现回升 [1] - 电池管理系统及备品备件业务收入同步回升 [1] 交易状态 - 公司股票继续停牌 [1]
正道集团(01188.HK)预计中期由亏转盈
格隆汇· 2025-08-22 20:36
财务表现 - 公司预计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录得拥有人应占净溢利0.1百万港元至0.5百万港元 而2024年同期录得净亏损5.8百万港元 [1] - 业绩由净亏损转为净溢利主要因车载影音及短剧业务与电池管理系统及备品备件收入回升 [1] - 业绩改善同时受益于报告期内行政开支减少 [1] 业务动态 - 收入回升涉及车载影音及短剧业务板块 [1] - 电池管理系统及备品备件业务贡献收入增长 [1]
正道集团(01188) - 正面盈利预告及继续暂停买卖
2025-08-22 20:27
业绩总结 - 预计2025年上半年股东应占净溢利约0.1 - 0.5百万港元,2024年同期净亏损约5.8百万港元[2] - 预期转盈因车载影音等业务收入回升和行政开支减少[3] 其他 - 股份自2025年4月1日起暂停买卖,继续暂停至达成复牌指引[4] - 截至2025年8月22日,董事会有2名执行董事等共7人[6] - 未经审核中期财务业绩预计2025年8月公布[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