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润燃气(01193)

搜索文档
华润燃气(01193) - 截至二零二五年七月三十一日止月份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8-01 18:25
股本信息 - 截至2025年7月底,公司法定/注册股本总额为10亿港元,股份数100亿股,面值0.1港元[1] - 截至2025年7月底,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股)23.14012871亿股,库存股0股,总数23.14012871亿股[2] 回购情况 - 2025年5月28日,公司回购并拟注销但未注销普通股27.31万股[4] - 截至2025年7月31日,5月28日、6月9日及6月11日回购拟注销的27.31万股未注销[5]
华润燃气(01193.HK)将于8月28日举行董事会会议以审批中期业绩
格隆汇· 2025-08-01 18:10
公司财务安排 - 华润燃气董事会会议将于2025年8月28日举行 [1] - 会议将审议批准公司及附属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未经审核中期业绩 [1] - 会议将考虑宣派中期股息事项 [1]
华润燃气(01193) - 董事会会议召开日期

2025-08-01 18:05
会议安排 - 华润燃气董事会会议2025年8月28日举行[4] - 会议将考虑及批准2025年上半年未经审核中期业绩[4] - 会议将考虑宣派中期股息(如有)[4] 人员信息 - 公告日期2025年8月1日公司有多名执行董事、非执行董事、独立非执行董事[5]
申万公用环保周报:6月用电增速回升,天然气消费维持正增长-20250727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7-27 22:2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6月规上工业发电同比增长1.7%,清洁能源发电量增幅显著,用电增速环比加快,三产及居民用电拉动增量显著 [2] - 6月全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同比增长1.4%,全球气价回落,我国天然气综合成本有望下降,城燃行业量利回升值得期待 [2][48] - 推荐关注电力、天然气、环保、热电联产+高股息、可控核聚变低温环节、氢能制氢环节等领域的相关公司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电力:6月用电增速环比加快 - 6月单月规上工业发电量796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7%,新能源贡献主要发电增量,发电结构持续改善 [2][7] - 6月单月全社会用电量867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4%,三产及居民用电拉动增量显著,产业向高端化方向稳步发展 [2][15] 燃气:全球气价回落 6月全国消费同比增长1.4% - 供给稳步回升,全球气价回落,美国、欧洲、东北亚等地天然气价格均有不同程度下跌 [21] - 6月全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350.5亿m³,同比增长1.4%,需求侧年内首次连续两月正增长,行业景气度有所回升 [48] - 建议关注港股城燃企业和天然气贸易商两条投资主线 [48] 一周行情回顾 - 本期公用事业板块、环保板块相对沪深300跑输,电力设备板块相对沪深300跑赢 [50] 公司及行业动态 - 2024年全国海水冷却用水量1883.36亿吨,海水淡化工程规模增加,沿海省市积极推进大型海水淡化工程建设 [53] - 截至6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36.5亿千瓦,同比增长18.7%,太阳能发电和风电装机容量增长显著 [53] - 多家公司发布公告,包括权益分派、激励计划调整、融资券发行等 [54] 重点公司估值表 - 提供了公用事业、环保及电力设备等板块重点公司的估值数据,包括收盘价、EPS、PE、PB等 [61][63]
从“卖气郎”到“能源管家”,城燃行业新一轮跑马圈地大幕拉开
第一财经· 2025-07-21 18:00
行业转型背景 - 城市燃气行业从"卖气郎"向综合能源服务商转型,转型综合能源、拥抱智能化、探索出海路径成为行业共识 [1] - 行业格局从"五大城燃+省燃气公司+数千家中小企业"分散格局进入深度调整期,面临市场化改革、安全监管加强、电气化竞争等挑战 [1] - "双碳"目标催生新机会,打破特许经营权牌照限制,新一轮竞争聚焦服务能力输出 [5] 企业转型案例 - 新奥能源通过为墩煌纺织实施直燃改造、屋顶光伏、设备节能改造和泛能微网,帮助客户用能成本下降14%,年节约400万元 [3] - 新奥计划将经验推广至肇庆纺织印染集中区,通过光伏+储能+节能改造助力传统工业绿色转型 [3] - 港华燃气更名为港华智慧能源,新增零碳场景构建服务;中国燃气提出以科技创新重塑运营模式 [5] - 申能集团展示生物天然气+生物质气化+绿氢CCUS"三步走"规划,推进10万吨级绿色甲醇项目 [5] 转型驱动因素 - 终端需求下滑:2025年1-5月全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同比下降1.3%,上海出现消费天花板迹象 [7] - 价格机制问题:湖北等地气价倒挂达0.5-1元/方,工商业用户转向电力冲击天然气需求 [7] - 接驳业务萎缩:燃气工程安装业务毛利明显下滑,多数城燃企业净利润增速降至个位数或负增长 [7] - 政策推动:2025年政府要求建立零碳园区,可再生能源占比需超50%,推动源网荷储一体化 [9] 市场空间与机遇 - 工业领域节能改造潜力巨大:工业部门减排投资潜力0.7-2.7万亿美元,建筑部门2.1-5.8万亿美元 [14] - 技术成本下降:中国风能、太阳能、电池技术成本过去十几年降幅近80%,四类技术成本全球最低 [10] - 电力市场革新:全国电力现货市场年底基本实现全覆盖,释放独立储能、虚拟电厂经济潜力 [10] 商业模式创新 - 华润燃气2024年综合能源收入同比增34%至3.6亿港元,新奥泛能销售量增20%至416亿千瓦时,营业额达152.73亿元 [12] - 主要商业模式包括固定价模式(约定更低供能价格)和分享型模式(节能收益分成,如新奥与客户3:2分成) [15] - 转向虚拟电厂模式:通过数字技术聚合负荷参与电力交易,在能量富余时售电,电网需求时参与需求响应 [16] 未来竞争焦点 - 运营和交易能力成为核心,大模型与专家系统融合、数据资产建设、多能融合系统优化是关键 [16] - 构建综合能源数据库形成竞争壁垒,解决电热气水多头管理导致的审批周期长(2-3年)等问题 [16]
申万公用环保周报:雅江水电正式开工,欧亚气价回落-20250721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7-21 15:4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有望推动多项投资需求释放,水电设备双寡头东方电气与哈尔滨电气将受益,同时给出电力、天然气、环保等多个领域的投资分析意见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电力:雅江下游水电站开工 世纪工程正式启动 - 雅鲁藏布江下游水能资源丰富,理论蕴藏量 1.13 亿千瓦,大拐弯地区技术可开发资源近 7000 万千瓦 [8] - 雅中已有多个水电站建成,十四五期间雅下项目稳步推进,7 月 19 日雅下工程开工,总投资约 1.2 万亿元,以截弯取直、隧洞引水开发,具有安全、生态友好、开发进度快等优点 [9][10] - 雅下工程开工推动水电设备需求释放,东方电气与哈尔滨电气有望受益,6 年维度各自带来 40 亿/年订单需求,相比 2024 年电源装备订单弹性分别为 6%及 11% [4][14] 燃气:气温走高全球供需各异 欧亚气价回落 - 夏季气温延续,供需格局不同致欧亚气价回落,美国天然气产量高但库存建设速度下降气价探涨,欧洲供给增加、可再生能源充足气电需求弱气价回落,亚洲库存稳定、价格高需求受抑制,东北亚 LNG 现货价格回落 [4][17][18] - 美国天然气活跃钻机数增加,库存增速放缓,气电需求增长,天然气价格回升 [20] - 欧洲天然气库存水平提升,供给回升,可再生能源出力强气电需求低,气价小幅回落 [26] - 东北亚 LNG 进口价格和中国 LNG 出厂价回落,LNG 综合进口价格小幅上涨 [33][35] - 建议关注港股城燃企业和天然气贸易商两条投资主线 [37] 一周行情回顾 - 2025/07/11 - 2025/07/18,公用事业、电力、电力设备、环保、燃气板块相对沪深 300 跑输 [41] 公司及行业动态 - 7 月 10 日,青岛印发方案,积极发展非化石能源,布局海洋新能源,推动氢能发展,利用核电资源,推进生物柴油应用,2025 年和 2030 年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分别达 700 万千瓦和 1200 万千瓦以上 [45] - 7 月 15 日,国家能源集团江苏常州公司二期扩建工程 3 号机组提前 44 天投入商业运营,有多项创新集成,可消化污泥,投产后年发电量 160 亿千瓦时 [47] - 7 月 15 日,云南能源局回复,全省投产并网新型储能 498.7 万千瓦,在建 230 万千瓦,下一步鼓励长时储能 [48] - 多家公司发布公告,包括新奥股份发行 H 股备案、青达环保获科技成果鉴定证书、广西能源业绩预亏、物产环能收购股权等 [49] 重点公司估值表 - 列出公用事业、环保及电力设备板块多家重点公司 2025 - 2027 年 EPS、PE、PB(lf)等估值数据 [52][53][55]
卡塔尔LNG专题研究:成本优势下的产能扩张
信达证券· 2025-07-16 14:0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卡塔尔天然气资源储量大,2026 - 2030 年产能将扩张,出口量年化增速有望达 13% [4] - 卡塔尔气田和全产业链优势使其成本低,出口至亚洲到岸成本低于 4 美元/百万英热 [4] - 卡塔尔 LNG 出口以长协为主,现货敞口或压低气价,油价 70 美元/桶以下时新签低斜率油价长协更具竞争力 [4] - 中国企业与卡塔尔长协签约量高,通过“长协 + 股权投资”锁定增量气源 [4] - 预计 2026 - 2030 年 LNG 供需宽松,气价下行,建议关注城燃企业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卡塔尔天然气资源禀赋优越,“十五五”LNG 产能步入扩张期 - 卡塔尔天然气储量居世界第三,截至 2020 年末已探明储量 24.7 万亿方,占全球 13.1%,2024 年产量 1794.5 亿方,占全球 4.35% [11] - 卡塔尔依托资源发展 LNG 出口,2024 年产能 77.1 百万吨/年,占全球 15%,出口量 1069 亿方,占全球 20% [22] - 2026 - 2030 年卡塔尔将新增超 6000 万吨产能,出口能力有望翻番,2025 - 2030 年年化增速或达 13% [4][30] 低成本竞争优势突出:气田资源优势和全产业链优势贡献极低的开采成本和有竞争力的液化成本 - 卡塔尔气田生产成本 0.3 - 0.5 美元/百万英热,低于其他主产国 [43] - 卡塔尔 LNG 单位液化成本低,新增产能约 1.8 美元/百万英热 [47] - 卡塔尔 LNG 运至亚洲到岸成本低于 4 美元/百万英热,为全球最低成本增量供给 [48] 卡塔尔 LNG 定价模式:长协为主锚定亚欧市场,现货敞口或将压低气价 - 卡塔尔 LNG 出口以亚洲、欧洲为主,2024 年占比 80%、14% [52] - 存量产能 90%以上锁定长协,新增产能约 32%为现货敞口,需求转弱或压低现货价 [58] - 油价低于 70 美元/桶时,近年新签低斜率油价长协较美国 HH 长协更具竞争力 [67] 中国企业长协签约量高,“长协 + 股权投资”锁定增量气源 - 2024 年中国进口卡塔尔 LNG 占比 24%,中国企业长协签约量 1590 万吨/年 [4][74] - 中国石油、中国石化通过“长协 + 股权投资”锁定 1100 万吨/年增量气源,预计 2026 - 2027 年释放 [74] 投资策略:气价下行周期关注城燃投资机遇 - 预计 2026 - 2030 年 LNG 供需宽松,气价下行,城燃企业经营向好 [81] - 建议关注 A 股新奥股份、佛燃能源、深圳燃气,H 股新奥能源、中国燃气、华润燃气、昆仑能源 [81]
新型电力系统系列报告之三:天然气行业全景梳理:气价波动供需重塑,天然气行业迎发展新机遇-20250706
华源证券· 2025-07-06 13:0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首次)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天然气作为清洁低碳、灵活高效的优质化石能源,是能源转型的重要桥梁,在较长时间内有望为全球能源转型提供支撑 [4] - “十四五”期间供给端发展成效显著,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消费增速较“十三五”有所放缓,价格机制逐步理顺 [4] - 价格是天然气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地产阴影对行业形成拖累 [4] - 展望2030年,天然气成本端下行趋势延续,需求仍将保持稳定增长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天然气作为能源转型的桥梁,“十四五”为发展窗口期 - 双碳目标下天然气是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目标的现实选择之一,作为过渡能源,有望为全球能源转型提供支撑 [7] - 我国规划到2030年天然气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15%左右,各省份“十四五”规划中天然气占比提升趋势明确 [7] - 《“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中天然气相关表述集中在能源安全、节能降碳、发展布局、体制改革、海外合作等方面 [8] 进展:基础设施持续完善 价格机制逐步理顺 - 增储上产成效显著,2024年我国天然气产量2464.51亿立方米,较2020年增长28%,国产气供应能力提升 [14] - 进口气量中枢抬升,2024年对外依存度略降至41.6% [19] - “全国一张网”和储气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截至2024年底全国已建成并运营LNG接收站31座,总接收能力超1.5亿吨/年 [25] - 新签LNG中长协规模增加,国内买家趋于多元化,预计2030年前每年都有新签协议落地 [31] - “十四五”期间天然气消费量增速较“十三五”有所下移,2023年以来重回较快增长,2024年全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4260.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8% [35] - 城市燃气用气量稳定增长,工业用气稳健增长,新兴产业拉动效果显著,发电用气较快增长,与新能源、水电协同作用增强 [40][41][43] - 政策推动天然气价格机制理顺,各地积极响应,居民端顺价持续推进,各城燃公司毛差及盈利水平有所修复 [49][51] 问题:价格为发展主要制约因素 地产阴影持续影响行业 - “十四五”前期高气价环境下,价格是天然气行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2022年我国进口天然气年均到岸价涨幅44.7%,抑制工商业用气需求增长和气电发展 [54] - 部分地区未实现居民端顺价,仍存在交叉补贴现象,影响工商业气价降幅 [56] - 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燃气接驳需求显著下滑,阻碍天然气行业持续扩张 [56] 展望:持续补位替位高碳能源 融合新能源促进转型升级 - 基于长期供需宽松格局,2025年起全球天然气价格有望走低,刺激下游需求增长 [59] - 天然气有望在下游各领域持续发挥重要作用,城市燃气需求预计2030年前保持稳定增长,交通领域用气或将迎来重要窗口期 [62][63][64] - 天然气将持续发挥“补煤替煤”作用,助力工业领域减污降碳,在新型电力系统领域持续发挥调节和支撑作用 [68][69] 投资分析意见 - 建议关注天然气上游开采标的,如新天然气等 [72] - 建议关注天然气产业链一体化标的,如新奥股份、九丰能源等 [72] - 建议关注下游城市燃气标的,如华润燃气、昆仑能源等 [72]
华润燃气(01193):股东回报加码,价值重估在即
华泰证券· 2025-06-05 18:2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1][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华润燃气出席2025年中期策略会,虽暖冬与关税冲击致零售气量下滑、综合服务受舆情影响,但综合能源表现亮眼,且公司重申通过分红+回购等提升股东回报,可持续利润占比上升、自由现金流提升带来价值重估,关注回调后布局窗口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零售气量与销气毛差情况 - 1 - 4月零售气量同比小幅下滑,降幅低于全国表观消费量降幅(同比 -2.2%),工业气量因关税冲击出口产业链下降,居民气量因接驳用户增长增长但暖冬致户均用气量下降 [2] - 1 - 4月综合毛差同比小幅改善,居民毛差修复贡献好于整体幅度、工商业毛差稳定,LNG现货价格下跌,25年购气成本有望进一步下降 [2] 接驳、综合能源与综合服务情况 - 1 - 4月新增居民接驳同比下降,预计25年新房接驳同比 -20%,25年全年旧房改造占比或将升至30%,旧房接驳或将压制利润率 [3] - 综合能源1 - 4月收入同比增长,新增布局香港与东南亚充电市场;综合服务1 - 4月收入同比持平,受舆情冲击与政府督导影响,网格员展业受限 [3] 股东回报与资本开支情况 - 公司启动回购计划,拟回购注销不超过3%股份,以6月4日收盘价计算需15亿港元;明确提升25年派息率,若25年DPS同比持平,分红支出不低于21亿港元 [4] - 资本开支优化,经常性支出向综合能源倾斜、管网置换与接驳新建相关支出压缩空间有限,战略性支出维持低位 [4] 盈利预测与目标价情况 - 维持公司25 - 27年归母净利为44/49/55亿港币,EPS为1.90/2.13/2.38港币(三年预测期CAGR10%) [5] - 维持目标价28.5港币,基于15x 25E PE,高于五年历史均值(12xPE),零售气与双综等可持续业务利润占比上升有望带来公司价值重估 [5][11] 经营预测指标与估值情况 |会计年度|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港币百万)|101,272|102,676|105,329|108,473|111,647| |+/-%|7.35|1.39|2.58|2.98|2.93|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港币百万)|5,224|4,088|4,407|4,935|5,500| |+/-%|10.36|(21.74)|7.81|11.98|11.45| |EPS(港币,最新摊薄)|2.26|1.77|1.90|2.13|2.38| |ROE(%)|13.05|9.98|10.42|11.05|11.66| |PE(倍)|9.57|12.23|11.34|10.13|9.09| |PB(倍)|1.23|1.21|1.15|1.09|1.03| |EV EBITDA(倍)|6.59|7.82|7.40|6.85|6.33|[10] 盈利预测详细情况 - 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等多方面对2023 - 2027年进行预测,如营业收入、销售成本、毛利润等指标变化 [16] - 业绩指标包括增长率、盈利能力比率、偿债能力等,估值指标包括PE、PB、EV EBITDA等,还有股息率、自由现金流收益率等情况 [16][17]
华润燃气(01193)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8 17:49
城市燃气项目布局 - 2024年末公司城市燃气项目达276个,分布于中国25个省份[4][8][12] - 项目覆盖15个省会城市和76个地级市[4][8][11][1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层面注册城市燃气项目数276个,遍布全国25个省份,包括15个省会城市,76个地级市[30][32] 燃气销售数据 - 2024年年燃气总销量约399亿立方米(39,907百万立方米)[4][8][12] - 公司总天然气销量较去年同期增长2.9%至399.1亿立方米,营业额较去年同期增长1.4%至1026.8亿港元[22][23] - 公司工业销气量204.2亿立方米,增长1.5%,占比51.2%;商业销气量85.2亿立方米,增长3.8%,占比21.3%;居民销气量增长6.3%至100.4亿立方米,占比25.2%[24][27] - 燃气总销量由387.8亿立方米增加2.9%至399.1亿立方米[70][72] - 2024年总销气量39,907百万立方米,较2023年增加2.9%;居民用户销气量10,038百万立方米,较2023年增加6.3%[130] - 2024年供气量399.1亿立方米,增长2.9%[133][136] 客户与接驳数据 - 2024年末客户数达6062万户[4][8][12] - 总接驳覆盖人口达9998万户[12] - 公司新开发工商业用户5.3万户,新开发居民用户269.3万户,其中新房接驳用户211.7万户,旧房接驳用户57.6万户[25][29] - 2024年新接驳住宅用户总数为269.3万户[76][77] - 2024年项目数目276个,与2023年持平;接駁可覆蓋戶數9998万户,较2023年增加3.0%[130] - 2024年管网长度327,029公里,较2023年增加20,074公里;接駁用户60,624,075户,较2023年增加2,844,377户[130] - 2024年新增接駁居民數(已收款)总数2,693,470户,较2023年减少619,112户;加气站307座,较2023年减少8座[130] 统筹气量与采购业务 - 公司统筹气量约40.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33%[24][26] - 公司完成首船6.3万吨自主国际现货采购,在香港买入首船6.4万吨现货,两船气采购价比国内市场价低100 - 200元/吨[24][26] 气合网业务 - 公司气合网已注册370余家成员企业及570余家供应商,全年交易规模超7亿方,交易金额达23亿元[24][26] 城市燃气项目气化率 - 公司在中国运营的城市燃气项目平均气化率由2023年同期的59.3%上升至60.4%[25][29] 新增项目情况 - 公司2024年新增签约项目7个,注册项目4个,增加特许经营区域2678平方公里,潜在销气量6.1亿方,新增居民用户9.8万户[30][31] 天然气消耗与生产复合年增长率 - 2000 - 2024年天然气消耗量复合年增长率为12.5%,生产量复合年增长率为9.64%[34] 综合服务业务数据 - 2024年综合服务业务用户覆盖提升至3776万户,企微累计添加用户2602万,服务热线覆盖用户3700万户[36][37] - 综合服务营业总额由40.4亿港元增长4.0%至42.1亿港元,分部溢利由13.7亿港元增长2.1%至14.0亿港元[36][38] 能源销售业务数据 - 2024年全年能源销售量37.4亿千瓦时,同比增加27.2%[41][42] - 累计签约装机规模4GW,累计投运装机规模3.1GW,其中分布式能源2.6GW,分布式光伏94.7MW,交通充能415MW[41][42] 销气量复合年增长率 - 2008 - 2024年销气量复合年增长率为23.45%[43] 超充站投产情况 - 2024年香港华润大厦与蓝塘汇超充站成功投产,成为全球首两个运行的欧标全液冷超充站[44][46] 公司培训与评级情况 - 2024年公司组织董事会成员及管理层进行反贪腐和环保方面的培训[49] - 2024年MSCI维持公司ESG评级A级[49] 公司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额1026.8亿港元,同比增长1.4%[50][53][57][59] - 2024年公司整体毛利率为17.8%,较去年同期下跌0.4个百分点[50][53] - 2024年接驳收入占比由去年同期的10.8%下降至9.0%[50][53] - 2024年公司经营性现金流为70.0亿港元[50][54] - 2008 - 2024年公司股价由3.4港元增长9.1倍至30.8港元[57][59] - 2008 - 2024年公司市值由30.8亿港元增长23.1倍至711.6亿港元[57][59] - 2008 - 2024年公司溢利由2.4亿港元增长17.0倍至40.9亿港元[57][59] - 2008 - 2024年公司营业额由29.9亿港元增长34.3倍至1026.8亿港元[57][59] - 2008 - 2024年公司总资产由37.1亿港元增长35.7倍至1324.8亿港元[57][59] - 2024年集团营业额上涨1.4%至1026.8亿港元,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40.9亿港元,较去年同期下降21.7%[70][71] - 公司经营溢利下降15.9%至77.4亿港元,经营业务产生的现金由2023年的101.6亿港元下降至2024年的70.0亿港元[70][71] - 集团收入来自销售及分销气体燃料及相关产品、燃气接驳、综合服务、设计与建设服务及加气站,分别占2024年收入的83.3%、9.0%、4.1%、0.4%及3.2%(2023年:分别为81.6%、10.8%、4.0%、0.4%及3.2%)[70][72] - 2024年营业额102,675,888千港元,较2023年增加1.4%;年内溢利5,748,294千港元,较2023年减少18.6%[123] - 2024年总资132,482,695千港元,较2023年减少3.9%;借贷总额23,000,859千港元,较2023年减少13.3%[126] - 2024年毛利率17.8%,较2023年下降0.4个百分点;净利率(年内)5.6%,较2023年下降1.4个百分点[126] - 2024年平均销气价3.42元/立方米,较2023年下降0.08元/立方米;平均成本2.89元/立方米,较2023年下降0.10元/立方米[130] - 2024年集团全年营业额为1026.8亿港元,较2023年的1012.7亿港元增长1.4%[132][133][135][136]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40.9亿港元,较2023年的52.2亿港元下降21.7%[132][133][135][137] - 2024年整体毛利率为17.8%,较上一年度下降0.4个百分点[134][138] - 2024年其他收入减少10.6亿港元,主要因2023年有一次性收益10.8亿港元[139][143] - 2024年财务开支减少2.0亿港元,因借贷总额下降及贷款结构调整[139][144] - 2024年税项为20.0亿港元,占除税前溢利25.8%(2023年为20.8%)[140][145] - 2024年底银行结余及现金为75.3亿港元,贷款总额为230.0亿港元,资产负债率为51.7%(2023年为54.0%)[141][146] - 2024年城市燃气分销业务股本回报率为9.9%,较2023年减少2.9个百分点[142][147] - 2024年税后经营业务现金流入净额为70.0亿港元(2023年为101.6亿港元)[150][153] - 公司本年度资本支出0.22亿港元用于收购扩张,升级和扩展现有城市燃气管道及相关设施花费42亿港元(2023年为51.5亿港元)[154] - 年末公司银行结余及现金和其他存款为75.3亿港元(2023年为99.8亿港元),其中1.97%为港元,93.64%为人民币,4.39%为美元[154] - 年末公司总借款为230亿港元(2023年为265.3亿港元),62.0%(2023年为32.8%)为流动负债需一年内偿还,人民币、港元、美元和日元借款分别占总借款的78.3%、11.7%、8.8%和1.1%(2023年为76.2%、14.8%、7.6%和1.4%),59.3%(2023年为23.7%)为浮动利率计息借款[155] - 年末公司银行结余及现金为75.3亿港元,资产负债率为17.4%(2023年为19.2%)[156] - 公司获授总额832.1亿港元、521亿人民币、82.9亿日元、5.2亿美元和22.5亿港元(2023年为203.3亿港元、389.8亿人民币、82.9亿日元和5.2亿美元)的银行备用额,年末已使用54%的港元备用额(2023年为16%)、50%的人民币备用额(2023年为90%)、70%的美元备用额(2023年为99%)和64%的日元备用额(2023年为30%)[157][162]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抵押1.395亿港元银行存款作为应付天然气供应商贸易账款的担保[158][16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城市燃气分销业务在厂房、机器及设备方面支出138.2亿港元,在建工程方面支出49亿港元[159][165]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无重大或然负债[160][166] 公司项目投资情况 - 2024年集团为11个城市燃气项目投资或支付2.2亿港元[76][77] 区域中心设置情况 - 集团在中国多个战略性位置设有84个区域中心[78][80] 公司管理举措 - 集团推行“学标杆”举措,持续深化34项量化指标[79][84] - 集团对多个城市燃气项目的业务和管理流程进行系统性梳理,预计提高整体运营效率[89][91] - 公司推广价值导向管理系统,加强现金集中管理,削减整体借贷成本并采取税务优化措施[97][99] - 公司改进员工招聘、考核、薪酬及挽留政策,加强人力资源管理[93][107][108] - 公司持续完善制度体系,构建“强内控、防风险、促合规”内部控制体系[111][114] 公司采购集中化情况 - 截至2024年末集中采购开支占材料采购开支总额85.54%[89] - 截至2024年底,公司大部分材料采购已集中化,占总材料采购支出的85.54%[92] 公司老旧管网改造与培训情况 - 2024年公司投入23.94亿港元,完成老旧管网改造2168.2公里[102][103] - 2024年公司注册安全工程师培训累计培训41.25万人次[102][104] 公司安全审核与宣传活动 - 公司全年完成79家区域公司和120家成员公司的安全审核及飞行安全检查[102][103] - 公司开展安全和环保意识宣传活动,应用新技术探索燃气智能监控和调度管理[102][103] 公司员工聘用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共聘用约57522名员工[107][108] 公司审计情况 - 公司在全国设立6个审计中心,针对集团及成员企业共完成内部审计项目26个[111][113] 公司环保与慈善情况 - 截至2024年底,公司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万元营业收入(可比价)综合能耗较2020年底分别下降61.28%、35.59%[116][118] - 2024年公司慈善捐赠总额310.36万港元,累计志愿服务人次7.41万[116][119] 公司管理层变动 - 杨平先生,50岁,2021年12月23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2024年8月16日获委任为董事会主席[173][174] - 秦艳女士,47岁,2024年12月17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及总裁[177][178] - 王高强现年55岁,2021年9月15日任公司非执行董事,2024年11月29日任审核与风险管理委员会成员,有超30年相关工作经验[182][183] - 葛路现年54岁,2023年9月27日任公司非执行董事,2024年11月29日任提名委员会成员,在医药行业有逾30年工作经历[187][188] - 李巍巍现年58岁,2024年11月29日任公司非执行董事及ESG委员会成员,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