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诺发集团(01360)
icon
搜索文档
诺发集团(01360) - 变更公司秘书、授权代表及法律程序文件代理人
2025-02-28 17:06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之內容概不負責,對其 準確性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表明概不就因本公告全部或任何部分內容而產生 或因倚賴該等內容而引起之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1 (於開曼群島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 : 1360) 變更公司秘書、授權代表及法律程序文件代理人 諾發集團控股有限公司(「本公司」)董事(「董事」)會(「董事會」)宣佈,黃嘉 華先生(「黃先生」)已辭任本公司之公司秘書(「公司秘書」)、根據香港聯合交易 所有限公司(「聯交所」)證券上市規則第 3.05 條的規定之授權代表(「授權代表」) 及根據香港法例第622章《公司條例》第16部的規定,代表本公司在香港接受法律程序文 件及通知之授權代表(「法律程序文件代理人」),自二零二五年三月一日起生效。 黃先生已確認彼與董事會概無意見分歧, 亦無有關彼辭任上述職位之事宜敦請聯交所及 股東垂注。 董事會欣然宣佈,鄺振忠先生(「鄺先生」)已獲委任為公司秘書、授權代表及法律程 序文件代理人,自二零二五年三月一日起生效。 鄺先生為香港公司治理公會會員及香港會計師公會資深會員。鄺先生於香港上市公司之 公司秘書、會計、 ...
诺发集团(01360) - 董事名单与其角色和职能
2025-01-09 20:07
胡蘭英女士( 主席 ) 鄧仲麟先生 黃嘉盛先生 (於開曼群島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1360) 董事名單與其角色和職能 諾發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之董事會(「董事會」)成員載列如下: 執行董事: 香港,二零二五年一月九日 獨立非執行董事: 曾永祺先生 黃江天博士太平紳士 杜振偉先生 董事會設有三個委員會。下表載列各董事會成員於該等委員會所擔任之職位資料: | | 董事委員會 | | | | | --- | --- | --- | --- | --- | | 董事 | | 審核委員會 | 薪酬委員會 | 提名委員會 | | 胡蘭英女士 | | – | M | C | | 鄧仲麟先生 | | – | – | – | | 黃嘉盛先生 | | – | – | – | | 曾永祺先生 | | C | M | – | | 黃江天博士太平紳士 | | M | C | M | | 杜振偉先生 | | M | M | M | 附註: C-有關董事委員會之主席 M-有關董事委員會之成員 ...
诺发集团(01360) - (1) 委任执行董事兼主席;(2) 执行董事、主席及行政总裁辞任;及 (...
2025-01-09 20:04
及 (3)變更授權代表、法律程序文件代理人、變更董事委員會的組成 及公司秘書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之內容概不負責,對其 準確性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表明概不就因本公告全部或任何部分內容而產生 或因倚賴該等內容而引起之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於開曼群島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 1360) (1)委任執行董事兼主席; (2) 執行董事、主席及行政總裁辭任; 董事會宣布,以下變動自二零二五年一月九日生效: (i) 胡女士已獲委任為執行董事、董事會主席、提名委員會主席及薪酬委員會成員;及 (ii) 黃先生已辭任執行董事、董事會主席、行政總裁、提名委員會主席、薪酬委員會成員; 並不再擔任法律程序文件代理人和授權代表;而林先生已辭任執行董事;及 (iii) 佟先生不再擔任本公司的公司秘書及授權代表。黃嘉華先生已獲委任為公司秘書、授 權代表、兼法律程序文件代理人。黃嘉盛先生已獲委任為授權代表。 1 委任執行董事和主席 諾發集團控股有限公司(「本公司」,連同其附屬公司統稱「本集團」)董事(「董事」) 會 (「董事會」)欣然宣佈,胡蘭英女士 ( 「胡女士」 ) 已獲委任為執 ...
诺发集团(01360) - (1) 復牌指引;(2) 復牌进展之季度更新资料;及 (3) 继续暂停买...
2025-01-03 20:04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之內容概不負 責,對其準確性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表明概不就因本公告全部或任何 部分內容而產生或因倚賴該等內容而引起之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於開曼群島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1360) (1)復牌指引; (2)復牌進展之季度更新資料; 及 (3)繼續暫停買賣 本公告乃由諾發集團控股有限公司(「本公司」及,連同其附屬公司,「本集團」) 根據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聯交所」)證券上市規則(「上市規則」)第 13.09條及13.24A條以及證券及期貨條例(香港法例第571章)第XIVA部項下內幕 消息條文(定義見上市規則)而作出。 茲提述(i)公佈於2023年9月29日本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年度之年度業績公 告(「年度業績公告」);(ii)公佈於2023年10月31日本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 日止年度之年報(「年報」);(iii)公佈於2023年10月3日有關根據上市規則第 13.50A條,本公司之股份暫停於聯交所買賣之公告;(iv)公佈於2023年12月19 日有關(其中包括)聯交所發給本公司的復牌指引(「初始復牌指引」) ...
诺发集团(01360) - 变更香港主要营业地点
2024-10-28 16:31
變更香港主要營業地點 諾發集團控股有限公司 (「本公司」) 董事 (「董事」) 會 (「董事會」) 謹此公 佈,本公司之香港主要營業地點將自二零二四年十月二十八日起變更如下: 香港九龍九龍灣宏照道 19 號金利豐國際中心 8 樓 E2 室 本公司之網址、電郵地址、電話號碼及傳真號碼將維持不變。 承董事會命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佈之內容概不負 責,對其準確性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表明概不就因本公佈全部或任何 部分內容而產生或因倚賴該等內容而引起之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於開曼群島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1360) 諾發集團控股有限公司 主席兼行政總裁 黃玉麟 香港,二零二四年十月二十八日 於本公佈日期,董事會由執行董事黃玉麟先生(主席兼行政總裁)、鄧仲麟先生、 林偉雄先生及黃嘉盛先生;及獨立非執行董事曾永祺先生、黃江天博士太平紳士 及杜振偉先生組成。 ...
诺发集团(01360)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3-27 16:32
公司业务范围 - 公司主要从事文化及娱乐综合服务平台经营和贷款及融资服务,已终止展览及活动业务[10][11] - 经营及须报告的持续经营业务分部包括文化及娱乐、融资[179][180]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报告期收益为6029千港元,2022年为30374千港元,同比下降约80.15%[12] - 2023年报告期集团分部亏损2616千港元,2022年亏损309771千港元[12] - 报告期内集团录得收益约60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3040万港元减少约80.2%[37][38] - 报告期内经营亏损约为49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3.16亿港元减少约98.4%[37][38] - 报告期内亏损净额约为72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3.296亿港元减少约97.8%[37][38] - 公司收益从去年同期约3040万港元减少约2440万港元或约80.2%至报告期约600万港元[43][45] - 其他收益及亏损从去年同期亏损约170万港元增加约260万港元或约152.9%至报告期收益约90万港元[44][46] - 公司销售开支从去年同期约400万港元减少约360万港元或约90.9%至报告期约40万港元[53][56] - 公司行政开支从去年同期约1370万港元减少约390万港元或约28.6%至报告期约980万港元[54][56] - 公司经营亏损从去年同期约3.16亿港元减少约3.111亿港元或约98.4%至报告期约490万港元,经营亏损率从约1040.4%降至约81.6%[57][60] - 财务成本从去年同期约200万港元增加约20万港元或约12.0%至报告期约220万港元,因报告期新增贷款900万港元[58][61] - 公司税项开支从去年同期约1140万港元降至报告期约10万港元[59][62] - 公司期间亏损从去年同期约3.296亿港元减少约3.224亿港元或约97.8%至报告期约720万港元[64] - 公司期间亏损由去年同期约3.296亿港元减少约3.224亿港元或约97.8%至报告期约720万港元[68] - 2023年总收益为6029千港元,较2022年的30374千港元下降约80.15%[145] - 2023年毛利为4269千港元,较2022年的27202千港元下降约84.30%[145] - 2023年持续经营业务经营亏损为4920千港元,较2022年的315998千港元大幅收窄[145] - 2023年期内亏损为7208千港元,较2022年的329644千港元大幅收窄[145] - 2023年其他全面收入为2737千港元,2022年为其他全面开支20841千港元[146] - 2023年每股基本亏损为0.33港仙,2022年为17.76港仙[146] - 2023年12月31日非流动资产为10294千港元,较2023年6月30日的216千港元大幅增加[148] - 2023年12月31日流动资产为190831千港元,较2023年6月30日的182905千港元有所增加[148] - 2023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为80596千港元,较2023年6月30日的58121千港元有所增加[14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流动资产净额为110,235千港元,较6月30日的124,784千港元有所下降[14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资产净额为120,529千港元,较6月30日的125,000千港元有所下降[149] - 2023年7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亏损6,693千港元,非控股权益亏损515千港元,总计亏损7,208千港元[152] - 2023年7月1日至12月31日,换算境外业务产生汇兑差额为2,737千港元[15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总权益为120,529千港元,较6月30日的125,000千港元有所下降[149] - 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额为2,752千港元,2022年为 - 63,982千港元[154] - 2023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 - 7,690千港元,2022年为 - 60千港元[154] - 2023年融资活动产生现金净额为5,074千港元,2022年为 - 1,089千港元[154] - 2023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136千港元,2022年为 - 65,131千港元[154] - 报告期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669.3万港元[139][167][16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银行结余约261.1万港元[139][167][169] - 集团未来十二个月内到期偿还的未偿还借款本金约900万港元,公司债券本金3600万港元[139][167][16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净额约1.20529亿港元,流动资产净额约1.10235亿港元[139][167][169] - 2023年持续经营业务外部客户收益为6029千港元,2022年为30374千港元[184] - 2023年持续经营业务除税前亏损为7129千港元,2022年为317970千港元[184] - 2023年持续经营业务期间亏损为7208千港元,2022年为329401千港元[184] 文化及娱乐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报告期文化及娱乐业务收益约600万港元,占集团收益约100.0%[15][17] - 新开展的会所业务收益约460万港元,占集团收益约76.1%[15][17] - 2023年报告期文化及娱乐业务亏损1859千港元,2022年亏损138294千港元[12] - 除新业务外,文化及娱乐业务其他业务收益约140万港元,占集团收益约23.9%[19] - 文化及娱乐业务除新业务外收益约140万港元,占集团收益约23.9%[2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品牌管理收益60万港元(2022年:90.6万港元),推广及咨询服务收益55.3万港元(2022年:248.7万港元),商品贸易收益28.4万港元(2022年:329.6万港元),会所及娱乐业务收益459.2万港元(2022年:无)[24] - 2023年客户合约收益中,品牌管理为600千港元,推广及咨询服务为553千港元,商品贸易为284千港元,会所及娱乐业务为4592千港元[192] 融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报告期融资业务无收益,2022年为23685千港元[12] - 2023年报告期融资业务亏损757千港元,2022年亏损171252千港元[12] - 报告期内融资业务无收益,去年同期约为2370万港元[31][3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信贷保理收益为0(2022年:2289.4万港元),融资租赁收益为0(2022年:51.3万港元),放债收益为0(2022年:27.8万港元)[35] - 2022年实际利率法项下利息中,信贷保理服务为22894千港元,融资租赁服务为513千港元,放债服务为278千港元[192] 公司资产相关数据 - 截至2023年6月30日,保理应收款项、融资租赁应收款项及应收贷款分别约为1.683亿港元、220万港元及40万港元,扣除减值拨备分别约3.379亿港元、1600万港元及110万港元[26][2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资产约为1.908亿港元(2023年6月30日:约1.829亿港元),流动负债约为8060万港元(2023年6月30日:约5810万港元),流动比率约为2.4倍(2023年6月30日:约3.1倍)[74][7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资本负债比率为25.7%(2023年6月30日:24.0%)[75][7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值项目约为260万港元(2023年6月30日:约240万港元)[75][7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借款约为900万港元(2023年6月30日:约320万港元),借款年利率为18%[80][8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保理应收款项、融资租赁应收款项及贸易应收款项账面价值分别约为1.71091亿港元、226.2万港元及651.7万港元[139][167][16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文化及娱乐分部资产为23914千港元,融资分部资产为175424千港元[18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须予报告分部资产总值为201125千港元,负债总额为80596千港元[189] 公司人员及薪酬相关数据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共有77名全职雇员(2023年6月30日:23名)[94][97] - 报告期内,公司总薪酬成本约为520万港元(2022年:约710万港元)[95][97] - 2023年截至12月31日止六个月员工薪金、津贴及其他福利为4762千港元,较2022年的6269千港元有所下降;退休福利计划供款为426千港元,较2022年的823千港元下降[197] - 2023年截至12月31日止六个月员工成本总计5188千港元,较2022年的7092千港元下降[197] 公司法律及诉讼相关数据 - 报告期内公司在一宗法律案件中胜诉,有权收回约810万港元,但债务未收回,还款方案在讨论中[30][32] - 2023年11月上海人民法院审理公司追收客户保理应收贷款约790万港元的两宗案件,报告期末未判决[30][32] 公司股权及股东相关数据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董事邓仲麟先生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相关股份1200万股,占公司权益约0.58%[10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除邓仲麟先生外,无其他董事或最高行政人员拥有须披露的权益及/或淡仓[104][106] - 邓仲麟先生的1200万股相关股份,是其根据购股期权计划获授购股期权获悉数行使时可能获配及发行的股份[107] - 报告期内,无授予董事或其配偶、未成年子女购入公司股份或债券获益的权利,也无相关权利被行使[108][11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股东陈超先生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股份1.63835亿股,占公司权益约7.98%[11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除陈超先生外,董事不知悉其他须披露权益或淡仓的人士[115][117] 公司购股期权计划相关数据 - 购股期权计划于2013年10月18日采纳,2019年5月10日更新[120] - 报告期内,无根据购股期权计划授出购股期权[120] - 执行董事邓仲麟于2018年6月1日获授1200万股购股权,每股行使价1.89港元,行使期为2018年12月31日至2028年5月31日[121] 公司管理层变动相关数据 - 黄玉麟于2023年4月6日获委任为董事会主席及公司行政总裁[128] - 黄玉麟于2024年2月6日辞任惠生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135] 公司股息及投资相关数据 - 董事会不建议支付报告期中期股息(2022年亦无)[66] - 除对子公司投资外,报告期公司无重大投资[67] - 董事会不建议就报告期派付中期股息(2022年:无)[7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并无重大投资或资本资产特定计划[72][76] - 报告期内,公司并无附附属公司、联营公司或合资企业的重大收购或出售事项[73][77] 公司会计政策及报表相关数据 - 报告期集团首次应用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多项HKFRSs修订编制报表,对业绩、财务状况及披露无重大影响[174][175] - 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于2024年2月27日获授权刊发[165] - 报告期中期简明综合财务报表所用会计政策及计算方法与编制年报相同,除应用新订HKFRSs及其修订导致的会计政策变动外[164][166] 公司其他财务费用及收支相关数据 - 2023年持续经营业务其他收入中,政府补贴为0千港元,利息收入为47千港元,杂项收入为51千港元[194] - 2022年持续经营业务其他收入为764千港元,
诺发集团(01360)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2-27 22:23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益为6029千港元,去年同期为30374千港元,同比下降约80.15%[3] - 该期间毛利为4269千港元,去年同期为27202千港元,同比下降约84.30%[4] - 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期间亏损为7208千港元,去年同期为329401千港元,亏损大幅收窄[4] - 期间全面开支总额为4471千港元,去年同期为350485千港元,同比下降约98.72%[4] - 基本每股亏损为0.33港仙,去年同期为17.76港仙,亏损大幅减少[5] - 报告期内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669.3万港元,现金及银行结余约261.1万港元,未来十二个月内到期未偿还借款本金约900万港元、公司债券本金3600万港元[15] - 2023年持续经营业务总收益6029千港元,2022年为30374千港元;2023年总亏损7208千港元,2022年为329644千港元[21] - 2023年持续经营业务利息收入47千港元,2022年为6千港元;离项收入51千港元,2022年为13千港元[28] - 2023年持续经营业务员工成本5188千港元,2022年为7092千港元[29] - 2023年持续经营业务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145千港元,2022年为74千港元;使用权资产折旧2022年为582千港元[31] - 2023年持续经营业务所得税开支79千港元,2022年为11431千港元;所得税开支总额2023年为79千港元,2022年为11449千港元[35] - 2023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来自持续经营业务亏损6693千港元,2022年为329401千港元;来自已终止经营业务亏损2022年为243千港元[38] - 2023年用于计算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之普通股数目加权平均数为2054153千股,2022年为1855903千股[3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6,029千港元,较去年同期30,374千港元减少;分部亏损为2,616千港元,较去年同期309,771千港元减少[63] - 报告期集团收益约60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3040万港元减少约80.2%;经营亏损约49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3.16亿港元减少约98.4%;亏损净额约72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3.296亿港元减少约97.8%[77] - 收益由去年同期约3040万港元减少约2440万港元或约80.2%至报告期约600万港元[80] - 其他收益及亏损由去年同期亏损约170万港元增加约260万港元或约152.9%至报告期收益约90万港元[81] - 集团销售开支由去年同期约400万港元减少约360万港元或约90.9%至报告期约40万港元[85] - 集团行政开支由去年同期约1370万港元减少约390万港元或约28.6%至报告期约980万港元[85] - 经营亏损从去年同期约3.16亿港元减少约3.111亿港元或约98.4%至报告期约490万港元,经营亏损率从约1,040.4%减至约81.6%[86] - 财务成本由去年同期约200万港元增加约20万港元或约12.0%至报告期约220万港元,因新增贷款900万港元[88] - 报告期税项开支约10万港元,去年同期约1,140万港元[89] - 期间亏损由去年同期约3.296亿港元减少约3.224亿港元或约97.8%至报告期约720万港元[90] - 报告期内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669.3万港元[115] - 截至报告日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约261.1万港元[115] - 公司未来十二个月内到期偿还的未偿还借款本金约900万港元[115] - 公司未来十二个月内到期偿还的公司债券本金3600万港元[115] 公司资产负债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12月31日,非流动资产为10294千港元,6月30日为216千港元,有所增加[7] - 2023年12月31日,流动资产为190831千港元,6月30日为182905千港元,有所增加[7] - 2023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为80596千港元,6月30日为58121千港元,有所增加[9] - 2023年12月31日,流动资产净额为110235千港元,6月30日为124784千港元,有所减少[9] - 2023年12月31日,资产净额为120529千港元,6月30日为125000千港元,有所减少[9]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净额约1.20529亿港元、流动资产净额约1.10235亿港元,主要由保理、融资租赁、贸易应收款项组成,账面价值分别约1.71091亿、226.2万、651.7万港元[15] - 2023年12月31日须报告分部资产总值201125千港元,负债总额80596千港元;2023年6月30日资产总值183121千港元,负债总额58121千港元[23] - 2023年12月31日贸易应收款项36971千港元,减值拨备30454千港元;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34934千港元,减值拨备29959千港元[40] - 2023年12月31日保理应收款项497460千港元,应收利息17102千港元,减值拨备343471千港元;6月30日保理应收款项489383千港元,应收利息16824千港元,减值拨备337894千港元[45] - 2023年12月31日保理应收款项实际年利率介乎2.11%至5.72%,6月30日相同[45] - 保理应收款项减值拨备于2023年12月31日为343,471千港元,较年初337,894千港元增加5,577千港元[46] - 售后回租交易租赁应收款项于2023年12月31日为18,480千港元,减值拨备为16,218千港元,实际年利率为2.78%[47] - 贸易应付款项于2023年12月31日为4,303千港元,较6月30日的2,573千港元增加[50] - 借款方面,2023年12月31日其他贷款为9,000,000港元,年利率18%;6月30日银行贷款为3,235,000港元,年利率3.8%[51][53] - 公司债券于2023年12月31日账面价值为42,639千港元,实际年利率为10.41%[55] - 股本方面,2023年发行198,250,000股普通股,截至12月31日已发行及已缴足普通股为2,054,153,277股,面值4,108千港元[56] - 2023年12月31日,流动资产约1.908亿港元(2023年6月30日约1.829亿港元),流动负债约8,060万港元(2023年6月30日约5,810万港元),流动比率约2.4倍(2023年6月30日约3.1倍)[97] - 2023年12月31日,资本负债比率为25.7%(2023年6月30日24.0%)[97] - 2023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值项目约260万港元(2023年6月30日约240万港元)[97] - 2023年12月31日,借款约900万港元(2023年6月30日约320万港元),借款年利率18%,由附属公司股份作抵押[98][100]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净额约1.20529亿港元[115]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资产净额约1.10235亿港元[115] - 2023年12月31日保理应收款项账面价值约1.71091亿港元[115] - 2023年12月31日融资租赁应收款项账面价值约226.2万港元[115] - 2023年12月31日贸易应收款项账面价值约651.7万港元[115] 文化及娱乐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文化及娱乐业务外部客户收益6029千港元,2022年为6689千港元[21] - 2023年12月31日文化及娱乐业务分部资产23914千港元,融资业务为175424千港元,总计199338千港元[23] - 2023年12月31日文化及娱乐业务分部负债25856千港元,融资业务为1991千港元,总计27847千港元[23] - 2023年客户合约收益中品牌管理600千港元、推广及咨询服务553千港元、商品贸易284千港元、会所及娱乐业务4592千港元,总计6029千港元;2022年为6689千港元[26] - 2023年确认收益于某一时间点为4876千港元,随时间为1153千港元,总计6029千港元;2022年分别为3878千港元、2811千港元,总计6689千港元[26] - 文化及娱乐业务收益约600万港元,占公司收益100.0%,其中约460万港元来自新会所业务,占比约76.1%[66] - 公司已终止展览会及活动业务,该业务在报告期无收益[63][65] - 文化及娱乐业务除新业务外收益约140万港元,占集团收益约23.9%[67] - 2023年文化及娱乐综合服务平台品牌管理、推广及咨询服务、商品贸易、会所及娱乐业务收益分别为600千港元、553千港元、284千港元、4592千港元,2022年对应数据为906千港元、2487千港元、3296千港元、0千港元[69] 融资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融资业务2023年无外部客户收益,2022年为23685千港元[21] - 2023年实际利率法项下利息融资收入无数据,2022年为23685千港元[26] - 报告期融资业务无收益,去年同期约为2370万港元[73] - 2023年融资业务信贷保理、融资租赁、放债收益均为0千港元,2022年对应数据为22894千港元、513千港元、278千港元[75] 人员相关数据变化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共有77名全职雇员(2023年6月30日23名),报告期总薪酬成本约520万港元(2022年约710万港元)[106][107] 企业管治及交易相关 - 黄玉麟于2023年4月6日获委任为董事会主席及行政总裁,偏离企业管治守则第C.2.1条[112] - 重大关联方交易中,2023年应付一名执行董事款项2,701千港元,应付非控股权益款项7,350千港元[57] 股份交易情况 - 公司股份自2023年10月3日上午9时起在联交所暂停买卖,继续暂停直至另行通知[119]
诺发集团(01360) - 2023 - 年度财报
2023-10-31 22:59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年度,公司总收益为41,219千港元,较2022年的112,161千港元下降63.25%[11][15] - 2023年毛利为35,591千港元,较2022年的78,934千港元下降54.91%[11] - 2023年经营亏损为486,091千港元,较2022年的116,815千港元亏损扩大316.12%[11] - 2023年年度亏损为506,497千港元,较2022年的122,867千港元亏损扩大312.22%[1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值为183,121千港元,较2022年的703,583千港元下降73.97%[1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负债总额为58,121千港元,较2022年的57,665千港元增加0.79%[1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资产净值为125,000千港元,较2022年的645,918千港元下降80.65%[11] - 报告年度公司录得收益约4122万港元,较去年约11216万港元减少约63.25%[91][94] - 报告年度公司持续经营业务经营亏损约48609万港元,去年约11557万港元[91][94] - 报告年度公司净亏损约50650万港元,较去年约12287万港元增加约4.12倍[91][94] - 其他亏损由去年约777万港元减少约420万港元或约54.03%至报告年度约357万港元[102][105] - 报告年度公司未确认修订保理贷款的亏损(2022年约463万港元)[102][106] - 报告年度公司确认商誉减值亏损约12903万港元,较去年约11142万港元增加[103] - 报告年度集团确认商誉减值亏损约1.2903亿港元,较去年约1.1142亿港元增加,其中约1.2651亿港元属华志集团现金产生单位、约209万港元属Fortune Selection集团现金产生单位、约33万港元及约10万港元分别属艾斯及汉安堂现金产生单位[107] - 销售开支由去年约890万港元减少约374万港元或约42.02%至报告年度约516万港元[143][148] - 报告年度行政开支约2368万港元,与2022年持平[144][148] - 报告年度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经营亏损约4.8609亿港元,去年约1.1557亿港元;经营亏损率报告年度约1179.29%,去年约103.04%[145][149] - 财务成本由去年约483万港元减少约82万港元或约16.98%至报告年度约401万港元[147][150] - 公司拥有人应占集团年度亏损从去年约1.2287亿港元增加约3.8363亿港元或约4.12倍至报告年度约5.065亿港元[152][159]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资产约1.8291亿港元(2022年约5.5947亿港元),流动负债约581.2万港元(2022年约565.1万港元),流动比率约3.15倍(2022年约9.90倍)[154] - 2023年6月30日集团现金及银行结余约240万港元(2022年约7176万港元)[155] - 2023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股本约411万港元(2022年约371万港元),已发行股份20.54153277亿股(2022年18.55903277亿股)[158]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资产约为1.8291亿港元(2022年:约5.5947亿港元),流动负债约为5812万港元(2022年:约5651万港元),流动比率约为3.15倍(2022年:约9.90倍)[161] - 2023年6月30日,集团现金及银行结余约为240万港元(2022年:约7176万港元)[161] - 2023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股本约为411万港元(2022年:约371万港元),已发行20.54153277亿股(2022年:18.55903277亿股)每股面值0.002港元的普通股[164]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借款及公司债券约为4391万港元(2022年:约4051万港元)[166][167] - 2023年6月30日,资本负债比率约为23.98%(2022年:约5.76%)[169][171] 各业务线收益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文化及娱乐收益为9,918千港元,较2022年的56,832千港元下降82.55%;融资收益为31,301千港元,较2022年的55,329千港元下降43.43%;展览会及活动收益为0,2022年也为0[11][15] - 文化及娱乐业务收益从去年约5683万港元减少约4691万港元或约82.54%至报告年度约992万港元,占总收益约24.06%(2022年:约50.67%)[26,28] - 报告年度文化及娱乐业务中,品牌管理及相关服务收入169.9万港元(2022年:493.2万港元),推广及咨询服务收入249.8万港元(2022年:1705.3万港元),商品贸易收入572.1万港元(2022年:3484.7万港元)[31] - 融资业务收益从去年约5533万港元减少约2403万港元或约43.43%至报告年度约3130万港元,占总收益约75.94%(2022年约49.33%)[46][47] - 收益减少主要因文化及娱乐分部收益减少约4691万港元、融资分部收益减少约2403万港元[99][100] 各业务线亏损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展览会及活动分部亏损为371千港元,较2022年的1,242千港元亏损收窄70.13%;文化及娱乐分部亏损为155,675千港元,较2022年的113,398千港元亏损扩大37.28%;融资分部亏损为315,626千港元,较2022年的盈利16,192千港元转盈为亏[15] - 2023年公司各业务分部总亏损为471,672千港元,较2022年的98,448千港元亏损扩大379.11%[15] 展览会及活动业务情况 - 2021 - 2022年因疫情和出行限制,展览会及活动业务无收入,2023年2月放松措施后仍暂停,报告年度决定终止该业务,报告年度该业务收入为0港元,占总收益0%(2022年:0%)[17,18,21,22] 文化及娱乐业务细分情况 - 商品贸易中,报告年度出售洋酒及酒类的收益占贸易业务约100%[34,37] - 贸易业务有超百名客户,大部分收益来自诺笛联盟会员和品牌管理客户,疫情后客户恢复时间或超预期,收回应收款时间可能长于正常信贷期[25,27] - 公司曾管理“PHEBE”“MT”“U.CLUB”等品牌,去年因疫情等影响停止运营[19,23] - 公司正挖掘新品牌加入诺笛联盟平台,期望吸引新会员,加强会员基础[20,23] - 文化及娱乐业务板块的Cheer Sino Group和Fortune Selection Group现金产生单元贡献约99%的商誉减值亏损[104] - 文化及娱乐业务分部(包括华志集团和Fortune Selection集团现金产生单位)占商誉减值亏损约99%[107] 融资业务情况 - 融资业务因疫情、上海封控和经济疲软受负面影响,客户出现违约等问题[39] - 报告年度集团记录预期信贷损失减值损失约3.595亿港元,回收能力低于预期信贷期[40] - 公司有信贷政策和贷款审批流程,报告年度因市场变化调整利率范围,未来将更谨慎审批新贷款[41] - 报告年度集团录得预期信贷亏损模式下之减值亏损(扣除拨回)约3.595亿港元[42]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有19名保理客户,主要从事融资租赁、批发及/或零售[59][6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按客户行业划分,融资租赁行业保理应收款项账面总值2080万港元占4.1%,批发及零售行业4.854亿港元占95.9%[61]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全部保理应收款项以总额约人民币7.787亿元(相当于约9.122亿港元)的应收账款及客户担保作抵押[61][62] - 保理业务年利率介乎5%至15%,融资租赁客户贷款期2至3年按季付本息,其他客户不超12个月按季付息到期付本金[61][62] - 信贷保理融资期4个月至3年,可释放多达80%发票价值[51][55] - 融资租赁专注拓展中小型售后回租业务,以文化和娱乐客户为主,融资期限1.25至3年[52][55] - 放债向个人提供有质押及无质押贷款,融资期限6至12个月[53][56] - 公司于2023年3月成立董事会信贷追收委员会以追收未偿还债务[45][46] - 成功申请保理服务,贷款与抵押品价值比率通常不得超80%[69][71] - 销售部对潜在客户尽调并提供初步建议信贷限额,风险管理部确定信贷限额后提交管理团队审批[70][72] - 管理团队在信贷风险评估时考虑客户背景、还款能力等多因素[69][71][73] - 获得管理团队审批后,销售部与客户确认保理协议条款,收集文件再经审批后编制协议[74][77] - 若申请金额触发港交所披露或股东批准义务,保理服务须获董事会进一步批准[75][78] - 公司密切监控应收款项收回,销售部和风险管理部负责监控客户后续财务状况[76][79] - 公司通常按月或按季度对客户进行检讨,检讨频次取决于客户行业和业务季节性[76][79] - 监控应收款项收回的措施包括检索公开信息、审查资产和财务资料、了解运营变化[80] - 若客户财务状况恶化影响还款能力,管理团队与客户沟通了解原因[81] - 客户财务状况严重恶化时,公司可能要求提供更多抵押或担保,必要时采取法律行动[8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有2名融资租赁客户,均为企业客户,贷款余额约1820万港元,利率10%[84][85][8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放债业务有1名个人客户,本金无担保贷款金额为800万港元,贷款余额约150万港元,年利率8%[90][93] - 报告年度,公司确认预期信贷亏损模式项下减值亏损(扣除拨回)约359,490,000港元[131][134] - 报告年度预期信贷亏损模式项下减值亏损(扣除拨回)中,约327,300,000港元或约91.0%为公司保理应收款项[132][13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所有保理应收款项均出现利息或本金支付违约[133] - 2023年6月30日逾期保理应收款项损失率约28%(未到期,违约概率38%,回收率28%)至约72%(已到期,违约概率100%,回收率28%),2022年为约0.1%至约10%[139][141] 公司收购情况 - 2017年4月7日公司以4802.4万港元收购Fortune Selection集团100%股权,通过发行零票息可换股债券偿还,7月13日完成收购[109][112] - 2017年11月24日公司以2.68亿港元收购华志集团100%股权,其中1.68亿港元以发行可换股票据偿付,1亿港元以现金偿付,2018年3月8日完成收购[110][113] 商誉减值相关估值情况 - 因疫情和内地商业经济疲软,客户或会员数量逐年减少,报告年度客户不续约致集团实际及Fortune Selection集团和华志集团预测收益大幅减少[111][114] - 采用贴现现金流量估值方法计算使用价值,选用使用价值作为现金产生单位可收回金额[116][119] - 现金产生单位可收回金额在独立估值师协助下按使用价值计算确定,计算使用集团批准财务预算的现金流量预测[117][119] - 集团根据过往表现、现有销售合同和市场发展预期确定预算毛利率,使用反映市场评估的税后贴现率[11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Fortune Selection和华志现金产生单位2026年后现金流量为0,估计终端增长率为0%,2022年6月30日为2%[118] - 董事会和审计委员会认为估值假设基于现有合同状况是公平合理的[118] - Fortune Selection集团现金产生单位2023年三年期收益平均值为565千港元,2022年为2,204千港元;华志集团现金产生单位2022年三年期收益平均值为22,559千港元,2023年未给出[122] - 2023年Fortune Selection集团现金产生单位及华志集团现金产生单位贴现率均为13.80%,2022年均为13.06%[122] - 2022年Fortune Selection集团现金产生单位及华志集团现金产生单位最终增长率均为2.00%,2023年因最终年度无正现金流不适用[122] - 公司根据现金产生单位过往表现及客户续约情况,修订未来三个财政年度预测,2024 - 2026年及之后预测收益大幅减少[126][129] 公司资金运用及股息情况 - 2022年12月30日及2023年1月20
诺发集团(01360) - 2023 - 年度业绩
2023-09-29 22:37
整体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总收益为-562.8万港元,2022年为-3322.7万港元[1] - 2023年毛利为95.3万港元,2022年为289.3万港元[1] - 2023年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经营亏损为-4.86091亿港元,2022年为-1.15573亿港元[2] - 2023年年度亏损为-5.06497亿港元,2022年为-1.22867亿港元[2] - 2023年年度全面开支总额为-5.3452亿港元,2022年为-1.36999亿港元[2] - 2023年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来自持续经营业务及已终止经营业务)为-26.06港仙,2022年为-6.62港仙[2] - 2023年非流动资产为19.5万港元,2022年为32.7万港元[3] - 2023年流动资产为1.82905亿港元,2022年为5.59465亿港元[3] - 2023年流动负债为1.24784亿港元,2022年为5.02955亿港元[4] - 2023年资产净额为1.25亿港元,2022年为6.45918亿港元[4] - 2023财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506,497,000港元,经营现金流出约75,969,000港元[1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约2,400,000港元,其中约57,000港元因诉讼被冻结[12] - 未来十二个月内到期偿还的未偿还借款本金约3,235,000港元,公司债券本金约36,000,000港元[12] - 2023年6月30日,公司资产净额约125,000,000港元,流动资产净额约124,784,000港元[12] - 2023年公司除税前亏损16,026千港元,年度亏损506,497千港元[18] - 2023年客户合约收益为1699千港元,2022年为4932千港元;2023年融资收入为30302千港元,2022年为48295千港元[20] - 2023年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除税前亏损扣除员工成本12986千港元、无形资产摊销265千港元等项目后达成,2022年对应数据分别为17406千港元、1153千港元[21] - 2023年预期信贷亏损模式项下的减值亏损为359493千港元,2022年为45632千港元[21] - 2023年持续经营业务的所得税开支为16009千港元,2022年为 - 50千港元;已终止经营业务的所得税开支2023年为17千港元,2022年为1271千港元[22] - 2023年已终止经营业务的年度亏损为405千港元,2022年为3784千港元[25] - 董事未建议派付2023年度末期股息,2022年为零港元[26] - 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506497千港元,2022年为122867千港元;用于计算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2023年为1943894千股,2022年为1855903千股[26] - 2023年无形资产(商标及品牌)成本为26999千港元,累计摊销及减值为26999千港元,账面价值为0;2022年对应数据分别为29327千港元、28292千港元、1035千港元[27] - 2023年商誉成本为291,416千港元,累计减值亏损为291,416千港元,账面价值为0;2022年商誉成本为291,416千港元,累计减值亏损为162,384千港元,账面价值为129,032千港元[28] - 2023年分配至若干现金产生单位组别的商誉产生约129,032,000港元的减值亏损,2022年约为111,418,000港元[29] - 2023年来自客户合约的贸易应收款项为34,934千港元,减值拨备为29,959千港元,净额为4,975千港元;2022年分别为42,642千港元、14,243千港元、28,399千港元[29] - 2023年已逾期但尚未减值之贸易应收款项为4,961千港元,2022年为21,975千港元[30] - 2023年贸易应收款项减值拨备年初为14,243千港元,年内确认金额净额为17,600千港元,年末为29,959千港元;2022年分别为838千港元、14,634千港元、14,243千港元[31] - 2023年保理应收款项为489,383千港元,应收利息为16,824千港元,减值拨备为337,894千港元,净额为168,313千港元;2022年分别为447,695千港元、1,113千港元、26,663千港元、422,145千港元[32] - 2023年保理应收款项实际年利率介乎2.11%至5.72%,2022年介乎8.57%至17.06%[32] - 2023年保理应收款项减值拨备年初为26,663千港元,年内确认金额净额为327,344千港元,年末为337,894千港元;2022年分别为468千港元、27,042千港元、26,663千港元[34] - 2023年售后回租交易之租赁应收款项为18,179千港元,减值拨备为15,954千港元,净额为2,225千港元;2022年分别为19,479千港元、3,343千港元、16,136千港元[35] - 2023年售后回租交易之租赁应收款项实际年利率为2.78%,2022年介乎7.17%至10.00%[35] - 2023年应收贷款为1500千港元,2022年为12000千港元;2023年实际年利率为2.22%,2022年为8.00%[38] - 2023年应收贷款减值拨备年末为1117千港元,2022年为20千港元[39] - 2023年贸易应付款项为2573千港元,2022年为3420千港元,平均信贷期介于0至180日之间[40] - 2023年6月30日公司债券总计66765千港元,2022年6月30日及7月1日为40507千港元[41] - 2022年12月30日和2023年6月23日,公司分别就36000000港元无抵押公司债券修订到期日,修订亏损分别约1216000港元及1982000港元[41]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年度,集团已提早赎回部分债券V,本金额为24000000港元[41] - 2023年6月30日法定普通股面值为10000千港元,已发行及已缴足普通股面值为4108千港元[42] - 2023年1月20日,公司成功配售及发行198250000股配售股份,配售价每股0.073港元[42] - 2022年11月2日附属公司被判向供应商支付约3380000港元违约赔偿金,2023年6月30日未付赔偿金计入其他应付款项,约57000港元银行结余因诉讼被冻结[4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财政年度,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506,497,000港元,经营现金流出约75,969,000港元[4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约2,400,000港元,其中因诉讼被银行冻结金额约57,000港元[4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未来十二个月内到期偿还的未偿还借款本金约3,235,000港元,公司债券本金36,000,000港元[46] - 2023年6月30日,公司资产净额约125,000,000港元,流动资产净额约124,784,000港元[46] - 2023年6月30日,保理、融资租赁及贸易应收款项分别约为168,313,000港元、2,225,000港元及4,975,000港元[46][4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年度,保理、融资租赁及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亏损分别约327,344,000港元、13,452,000港元及17,600,000港元[49] - 报告年度集团录得展览会及活动业务亏损15567.5万港元,文化及娱乐业务亏损31562.6万港元,融资业务亏损47167.2万港元[58] - 报告年度集团录得预期信贷亏损模式下之减值亏损(扣除拨回)约3.595亿港元[64] - 报告年度公司收益约4122万港元,较去年约1.1216亿港元减少约63.25%[69] - 报告年度持续经营业务经营亏损约4.8609亿港元,去年约1.1557亿港元,经营亏损率从去年的103.04%增至报告年度的1179.29%[69][70][77] - 报告年度净亏损约5.065亿港元,较去年净亏损约1.2287亿港元增加约4.12倍[69] - 收益减少主要因文化及娱乐分部减少约4691万港元、融资分部减少约2403万港元[71] - 其他亏损由去年约777万港元减少约420万港元或约54.03%至报告年度约357万港元[72] - 报告年度确认商誉减值亏损约1.2903亿港元,较去年约1.1142亿港元增加,主要因经营环境未改善[73] - 报告年度确认预期信贷亏损模式下减值亏损(扣除拨回)约3594.9万港元,因信贷风险增加且违约率未降[75] - 销售开支由去年约890万港元减少约374万港元或约42.02%至报告年度约516万港元,行政开支保持在约2368万港元[76] - 财务成本由去年约483万港元减少约82万港元或约16.98%至报告年度约401万港元[78]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资产约1.8291亿港元(2022年约5.5947亿港元),流动负债约581.2万港元(2022年约565.1万港元),流动比率约3.15倍(2022年约9.90倍)[81] - 2023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股本约为4,110,000港元,2022年约为3,710,000港元;已发行2,054,153,277股,2022年为1,855,903,277股,每股面值0.002港元[84]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借款及公司债券约为43,910,000港元,2022年约为40,510,000港元;约40,670,000港元公司债券为无抵押及固定利率计息债务证券;人民币3,000,000元(相当于约3,235,000港元)借款按年利率3.8%计息,无抵押,由一名董事及其配偶提供担保[85] - 2023年6月30日,资本负债比率约为23.98%,2022年约为5.76%[86] - 2022年12月30日及2023年1月20日配售普通股所得款项净额约13,500,000港元,22.22%用于偿还集团债务,18.52%用于机会出现时进行潜在投资,余额用于补充集团营运资金以支持业务营运[94] - 2023年6月30日,集团于香港及中国共有23名全职雇员,2022年为96名[96] - 报告年度,向雇员(包括董事)支付薪酬合共约为13,240,000港元,2022年约为18,395,000港元[97] - 董事不建议就报告年度派付末期股息,2022年为零港元[89] 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包括文化及娱乐、融资,已终止经营业务为展览会及活动[17] - 2023年文化及娱乐收益9,918千港元,融资收益31,301千港元,持续经营业务总计收益41,219千港元[18] - 2023年文化及娱乐业绩亏损155,675千港元,融资业绩亏损315,626千港元,持续经营业务总计业绩亏损471,301千港元[18] - 2023年文化及娱乐资产为6629千港元,2022年为172305千港元;融资资产2023年为172428千港元,2022年为520969千港元[19] - 2023年文化及娱乐负债为13109千港元,2022年为10733千港元;融资负债2023年为1824千港元,2022年为3407千港元[19] - 展览会及活动业务2023年收益为991.8万港元,2022年为5683.2万港元,占总收益比例均为0%,公司决定终止经营该业务分部[58][59] - 文化及娱乐业务收益由去年约5683万港元减少约4691万港元或约82.54%至报告年度约992万港元,占总收益约24.06%(2022年:约50.67%)[60] -
诺发集团(01360)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3-15 16:32
公司业务范围 - 公司主要从事文化及娱乐综合服务平台经营和贷款及融资服务,已终止展览及活动业务[10][11] 总收益变化 - 2022年报告期总收益3037.4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6689.7万港元[12] - 报告期集团录得收益约304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6690万港元减少约54.6%[57][58] - 收益减少约3650万港元或约54.6%,主要因文化及娱乐分部收益减少约3120万港元以及展览会及活动分部无收益[62][63] - 2022年总收益为30374千港元,2021年为66897千港元[193] 文化及娱乐业务收益变化 - 2022年报告期文化及娱乐业务收益668.9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3790.2万港元[12] - 文化及娱乐业务收益从去年同期约3790万港元减少约3120万港元或约82.3%至报告期约670万港元,占总收益约22.0%(2021年:56.7%)[25][26] - 2022年客户合约收益为6689千港元,2021年为37902千港元[193] 融资业务收益变化 - 2022年报告期融资业务收益2368.5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2899.5万港元[12] - 融资业务收益占集团收益约78.0%,收益下跌约18.3%,预期信贷亏损模式下减值亏损增加约1.914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5269.9%[34][35][37] - 融资业务收益从去年同期约2900万港元减少约530万港元或约18.3%至报告期约2370万港元,占总收益约78.0%(2021年:43.4%)[46][48] - 2022年实际利率法项下利息为23685千港元,2021年为28995千港元[193] 展览及活动业务收益情况 - 展览及活动业务在报告期和去年同期均无收益,占总收益0%(2021年:0%)[15][17] 诺笛联盟平台情况 - 超75%诺笛联盟客户和会员因经营亏损闭店[20] - 超过75%的诺笛联盟平台客户及会员无法解决营运亏损选择结业,集团客户群从100多个减至12个,商品贸易收益占比从约36.7%降至约10.9%,净额减少约86.6%[32][33] - 诺笛联盟平台会员数量减少超75%,公司拟将部分重心转移至香港及大湾区的酒吧和餐厅[109] 品牌管理及推广咨询服务业务情况 - 品牌管理业务23个合约期满未续约,客户从35个减至13个;推广及咨询服务约90%合约期满且无新合约,客户从20个减至9个[30][31][33] 商誉减值情况 - 报告期内,Cheer Sino CGU和Fortune Selection CGU分别产生约1.265亿港元和约210万港元商誉减值损失[21]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商誉账面价值约为40万港元[21] - 华志集团及Fortune Selection集团现金产生单位分别录得商誉减值亏损约1.265亿港元及约210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商誉账面价值约为40万港元[23] - 報告期間,公司確認華志現金產生單位及Fortune Selection現金產生單位的商譽減值虧損分別約1.265億港元及約210萬港元[65][68] - 2022年商誉减值亏损为128598千港元,2021年为34117千港元[193] 融资业务客户及收益占比情况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有19名信贷保理客户、2名融资租赁客户及1名放债客户,21名为企业客户,1名为个人客户[39][42] - 报告期内,信贷保理、融资租赁及放债收益分别占集团总收益约75.4%、1.7%及0.9%[40][43] - 报告期内,信贷保理、融资租赁及放债收益分别占集团融资业务总收益约96.7%、2.1%及1.2%[40][43] 融资业务贷款抵押情况 - 集团与信贷保理及融资租赁客户贷款安排分别以应收账款及租赁资产抵押,与放债客户贷款无抵押[41][43]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集团融资应收款项结余约5.422亿港元,约160万港元或约0.3%的总贷款无抵押品抵押[45][47] 融资业务客户贷款占比情况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融资业务最大客户、前3大客户、前5大客户、前10大客户贷款分别占贷款总额的8.5%、25.1%、41.2%、76.8%[46][48] 信贷保理业务情况 - 信贷保理加权平均保理贷款规模从去年同期约3.919亿港元增至报告期约4.058亿港元,增加约1390万港元或约3.6%,加权平均实际利率从约11.7%减至约7.9%,减少约3.8%,服务收益较去年同期减少约190万港元或约7.6%[50][51] 放债服务业务情况 - 放债服务收益较去年同期大幅减少,是因未偿还贷款结余从2021年12月31日约1620万港元减至2022年12月31日约150万港元[54][55] 亏损情况 - 2022年报告期总亏损30977.1万港元,2021年同期亏损384.5万港元[12] - 报告期经营亏损约3.16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约1270万港元增加约2388.2%[57][58] - 报告期亏损净额约3.296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约2160万港元增加约1425.9%,主要因商誉减值亏损约1.265亿港元及预期信贷亏损模式项下减值亏损(扣除拨回)约1.95亿港元[57][58] - 报告期经营亏损率为1040.4%,去年同期为19.0%[61] - 其他收益及虧損由去年同期虧損約120萬港元增加約50萬港元(41.7%)至報告期間虧損約170萬港元,主要因非重大修改公司債券虧損約120萬港元[64][67] - 集团经营亏损从去年同期约1270万港元增加约3.033亿港元或约2388.2%至报告期约3.16亿港元,经营亏损率从约19.0%增至约1040.4%[95][97] - 集团期间亏损由去年同期约2160万港元增加约3.08亿港元或约1425.9%至报告期约3.296亿港元[101][104] - 2022年期内亏损为329644千港元,2021年为21597千港元[193] - 2022年基本每股亏损(来自持续及已终止经营业务)为17.76港仙,2021年为1.16港仙[194]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期间亏损为329644千港元[200] 现金产生单位相关数据 - Fortune Selection現金產生單位2022年12月31日和6月30日三年期間平均收益分別為81.8萬港元和220.4萬港元,華志現金產生單位同期分別為無和2255.9萬港元[76] - Fortune Selection現金產生單位和華志現金產生單位2022年12月31日和6月30日貼現率均為13.20%和13.06%[76] - Fortune Selection現金產生單位和華志現金產生單位2022年6月30日最終增長率為2.00%,12月31日因無正現金流量不適用[76] 估值相关情况 - 2022年12月31日估值所用輸入數據及假設與先前相比,現金流量預測有重大變動,主要因中國多個城市自2021年起採取COVID - 19防控措施[77][78] - 因客戶暫停營業未續約,公司實際收益及Fortune Selection集團和華志集團2023 - 2025財年及之後預測收益大幅減少[80][82] - 截至2025年止三個財政年度之後,Fortune Selection現金產生單位及華志現金產生單位現金流量使用2022年12月31日估計最終增長率0%及6月30日2%計算為零[80][82] - 公司採用貼現現金流量之估值方法(收入法)計算使用價值,符合香港會計準則第36號規定[81][82] - 計算現金產生單位使用價值需考慮未來現金流估計、現金流變動預期和貨幣時間價值,可收回金額取公平值減處置成本和使用價值較高者,估值選用使用價值[84] 预期信贷亏损拨备情况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集团作出预期信贷亏损拨备2.114亿港元,其中1.847亿港元与报告期内预期信贷亏损模式下的保理应收款项减值亏损(扣除拨回)有关[85][88] - 特定预期信贷亏损拨备及一般预期信贷亏损拨备分别为约1.823亿港元及约2910万港元,分别占未偿还应收保理贷款约5.218亿港元的约34.9%及约5.6%[86][88] - 特定预期信贷亏损拨备涉及五名应收款项保理客户,截至2022年12月31日应收款项保理平均账面价值约为3650万港元[90][92] 成本及开支情况 - 集团销售开支由去年同期约550万港元减少约150万港元或约27.2%至报告期约400万港元[94][96] - 集团行政开支由去年同期约1400万港元减少约30万港元或约2.2%至报告期约1370万港元[94][96] - 财务成本由去年同期约280万港元减少约80万港元或约28.6%至报告期约200万港元[99][102] - 集团报告期录得税项开支约1140万港元,去年同期约420万港元[100][103] - 2022年销售成本为3172千港元,2021年为23175千港元[193] 公司扩张计划 - 2022年集团曾探讨在香港和大湾区收购酒吧和餐厅进行扩张,目前正联系各方进行收购[107] 股息情况 - 2022年报告期公司不建议派付中期股息,2021年为零港元[112][116] 公司财务比率及资金情况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资产约3.498亿港元,较6月30日的约5.595亿港元减少;流动负债约5670万港元,较6月30日的约5650万港元微增;流动比率约6.2倍,较6月30日的约9.9倍下降[121][124]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资本负债比率为12.3%,较6月30日的5.8%上升[122][124]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值项目约400万港元,较6月30日的约7180万港元减少约6780万港元,减幅约94.4%,主要因报告期保理应收款增加约8900万港元[122][123][124]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借款约4320万港元,较6月30日的约4050万港元增加[127][130] - 2022年12月31日非流动资产为2813千港元,较6月30日的144118千港元大幅减少[196] - 2022年12月31日流动资产为349754千港元,较6月30日的559465千港元有所减少[196] - 2022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为56660千港元,较6月30日的56510千港元略有增加[196] - 2022年12月31日流动资产净额为293094千港元,较6月30日的502955千港元减少[197] - 2022年12月31日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295907千港元,较6月30日的647073千港元减少[197] - 2022年12月31日非流动负债为474千港元,较6月30日的1155千港元减少[197] - 2022年12月31日资产净额为295433千港元,较6月30日的645918千港元减少[197] - 2022年12月31日总权益为295433千港元,较6月30日的645918千港元减少[200] 股本集资活动情况 - 报告期公司无其他股本集资活动[132][136] 或然负债及资本承担情况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无重大或然负债,2022年6月30日为零港元[133][137]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无已订约但未拨备的重大资本承担,2022年6月30日为零港元[134][138] 员工情况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有41名全职员工,较6月30日的96名减少;报告期薪酬成本约710万港元,2021年约900万港元[141][142]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于香港及中国共有41名全职雇员,较2022年6月30日的96名减少[143] - 报告期内公司总薪酬成本约为710万港元,2021年约为900万港元[143] 股份配售情况 - 2023年1月20日公司完成配售198,250,000股新股份,所得款项净额约为135